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2024-05-14

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共9篇)

篇1: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随着现代教育网络的发展,校园网的发展有了一定规模,它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校园网的安全性也成为校园网能否正常、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从校园网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出发,提出保障校园网正常运行的安全措施。

1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使用各种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使得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网络系统可靠、连续不间断地运行。 而网络安全包含网络硬件安全、网络软件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信息,从源头的网络设备开始,到网络的传输过程,最后到网络的设备终端,都是涉及到网络安全保护的范围,最后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校园网面临的安全问题

校园网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中的计算机设备千差万别。比如学生宿舍的计算机、老师的计算机、学校机房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应用的安全策略都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就会造成校园网的安全责任难以区分。

(2)开放的校园环境。极大部分的高校处于一种开放式的校园,很难保证校园内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免收破坏。机房出入管理不严,使潜在的入侵者有机会接近重要的设备。所以硬件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校园网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高校必须重视设备的物理安全,完善学校的安保系统。

(3)“家贼难防”。校园网中的用户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有老师、学生和外来人员等,要使得校园网正常稳定运行,就要确保每个用户正确使用校园网。其中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一些新的网络知识,比如入侵和攻击技术,会让他们铤而走险,不考虑后果,以校园网作为对象去实施这些攻击。例如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器攻击),对服务器会造成很大的负载,导致校园网瘫痪。

篇2: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化时代,以媒体形式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正日益介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对学校教育、学生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当看到,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地、不可避免地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的统计,我国“网民”中13岁至24岁所占比例最多,约占41%,这表明目前上网人数最多的是青少年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校园网络安全应运而生。

校园网络安全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10月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制订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规划。会上陈至立部长指出:“高度重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认真研究校园网络安全,找出校园网络安全的规律,总结、创建校园网络安全的方式方法,就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责无旁贷的要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因此必须在观念、内容、方式、队伍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于是,推进青少年教育进网络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课题正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为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拓展新的空间,使网络应用成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成为推进青少年教育教育的重要动力,建构一种校园网络安全模式,指导学校校园网络安全实践。

二、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从课题名称来看,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中小学生,而研究重点是网络安全,即开展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的切入点、途径和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起步比我国早,在网络传播给青少年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研究的较多且较成熟。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专家小组,曾花了18个月时间进行网络调查,旨在呼吁社会抵制网络垃圾。这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我们决不能因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将其拒之于学校教育教育之外,也决不能止步于对网络负面影响的研究。而目前,国内对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教学、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于校园网络安全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提出问题较多,找出切实可行办法较少;理论探讨较多,实践研究较少。

校园网络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软件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和办公数据等信息的流畅传输和资源共享,指校园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中的`所有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因素而遭到破坏、瘫痪、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简言之:是指为了保护校园网络不受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危害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总和。校园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防范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管理方面则侧重于内部人为因素的管理和访问控制策略的实施。如何更有效地保护校园网络中重要的信息数据、提高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所有网络应用者和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网络管理角度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计算机安全,就是网络终端计算机安全问题。从应用层面上来看,校园网络安全的内涵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

篇3: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一、高校校园网的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高校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漏洞、病毒攻击、网络资源滥用、不良信息传播等几个方面, 师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拒绝服务器攻击、网络窃听、WEP破解、信息重放、MAC地址欺骗等。而且, 很多校园网初期设计并没有考虑到校区合并和校区拓展问题, 校区之间网络相互独立, 资源无法共享。这都亟需考虑安全控制机制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保障校园网的高安全性, 防范来自校园网的非法访问、网络入侵以及病毒防护, 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考虑体系化的安全防护, 避免安全孤岛, 规避校园网安全防护的木桶短板。

二、高校校园网的信息安全防护关键技术

1、物理安全防护

物理安全防护是保证高校校园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措施, 主要是通过辐射电磁防护、屏幕口令、应急恢复、状态检测等手段对计算机网络的环境、设备及设施、介质等的安全进行一定的防范, 防止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操作错误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被破坏, 保护网络服务器等计算机系统、网络交换路由等网络设备和网络线缆等传输介质, 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物理损坏、电磁泄漏、操作失误以及人为干扰和搭线攻击的破坏, 如将防火墙、核心交换机以及各种重要服务器等重要设备尽量放在学校的核心机房进行集中管理;将光纤等通信线路实行深埋、穿线或架空, 防止无意损坏;将核心设备、主干设备以及接入交换机等设备落实到人, 进行严格管理。物理安全防护是保障高校的内部网络系统正常工作、免受干扰或者破坏的最基本技术。

2、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VPN是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企业网络, 通过因特网建立临时专用连接组成的网络。数据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在连接中加密传输, 形象地称为隧道企业员工不管身处何地, 只要在互联网上通过VPN账号登陆, 即可接入企业内联网, 访问企业内网资源。虚拟专网VPN在高校中可以连接不同校区, 实现校园网地理空间的拓展, 或者教师可以在家中访问校园网资源。不同校区之间由于使用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接入公用网络, 内网IP转变为外网IP后网络拓扑互不透明, 也不能相互通信。VPN可以在校区之间建立专用虚拟通道实现校区内网互通, 当内网主机需要连接公用网络时, 通过NAT服务器转发至因特网, 当需要访问对方内网资源时, 经VPN服务器加密传输至对方内网。通常, NAT服务器和VPN服务器都由同一网关服务器或路由器充当, 其根据数据包目的IP网段选择性转发, 若目标IP属公用网段, 则转发至因特网中的下一个路由器, 若属于私有网段, 则转发至对方VPN网关。VPN根据服务类型可以分为远程访问虚拟专网、内部虚拟专网和扩展虚拟专网三种, 在校园网部署VPN服务器时,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当前的访问控制策略:校园网中哪些用户能访问哪些资源, VNP必须遵循该规则;

(2) 安全性:校园网安全等级要求越高, 数据传输限制则越多, VNP实现不同校区节点的互通, 必须遵循现有的安全级别;

(3) VNP部署方案兼容性和扩展性:必须基于不同校区现有网络拓扑结构, 选择恰当的VPN类型和安全协议, 并配置认证体系。

3、无线网的安全保护技术

高校校园网的无线网主要通过信息过滤、用户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措施保障信息安全。信息过滤是将未达到要求的信息屏蔽在网络之外, 主要方法有MAC地址过滤、协议端口过滤和SSID过滤。MAC地址过滤是网络管理员要在无线接入点AP中设置一组允许访问和禁止访问的MAC地址表, 根据列表确定用户的访问权限, 确保访问者的合法性;或者还可以利用RADIUS服务器实现MAC地址过滤。协议端口过滤是在较强的AP中设置过滤条件, 实现网络中的数据包过滤。SSID过滤是指用户的SSID需要与被访问的AP相匹配才可顺利进行数据通信。用户访问控制主要有开放式验证和共享密钥验证两种认证机制, 开放式验证是免去一切验证过程, 任意无线客户端具备正确的SSID均可与开放式验证的AP关联;共享密钥验证则需要双方有相同的密钥, 两个工作站均采取WEP机制, 这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4、数据备份技术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中的数据备份技术非常重要, 由于数据信息在加工、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多多少少的会发生一些数据丢失、损坏, 因此, 为了有效确保校园网内的数据信息安全, 需要不断提高数据备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 校园网络中的数据备份技术是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手段。随着大容量磁盘技术的迅速发展, 磁盘阵列数据备份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物理磁带备份技术, 很多高校开始采用磁盘阵列模拟虚拟磁带库的方式实现海量数据的备份功能。虚拟磁带库数据备份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软件方式, 利用虚拟磁带库模拟软件运行, 在数据备份服务器或专用服务器中安装磁带库软件;二是将虚拟磁带库模拟软件集成于专用硬件控制器设备中实现数据备份功能。

5、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校园网中常用的网络安全屏障, 在被保护的内网连接网点上作为内外网之间的过滤检测系统将内外网进行隔离, 从而使来自于因特网的信息和内部网络的传输信息都要通过防火墙的过滤服务, 进而降低网络信息的不安全风险, 在此过程中通过应用协议控制和相应的跟踪、日志来确保内网的安全, 防止信息外泄。

6、入侵监测系统技术

入侵监测系统可以在不影响网络运行性能的条件下, 对网络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实时动态监视和保护, 并及时记录或禁止一些非正规网络活动, 防止网络内外或误操作攻击和非法入侵, 同时产生相应的报警信息, 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检测未经授权用户访问网络的网络安全防护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与防火墙互相补充, 作为第二道安全阀门, 有效的防止了来自于网络内外的攻击, 确保了高校校园网络产品的安全。

7、网络防病毒技术

目前, 病毒的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多样的网络安全问题, 现今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文件等渠道进行传播, 且攻击手段也是包含了黑客、木马等多种形式, 一旦有计算机中毒, 则病毒迅速传播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尤其是校园网中计算机数量较大, 其危害更是不可估量, 所以, 在校园网中建立网络病毒控制、查杀服务器系统, 实现全网多功能病毒防范是及其必要的。

三、结语

总之, 高校校园网的安全防范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 为了避免各种网络安全事故, 各高校必须在校园网的安全管理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应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加强安全, 提高校园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切实保障师生的合理利益。

摘要:校园网是高校师生学习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校园网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总结了高校校园网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具体了物理安全防护、VPN等信息安全防护关键技术, 确保校园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校园网,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广山.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M].机械出版社, 2012.

篇4: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关键词】网络安全;校园网;安全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高校中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更加深入和普及,通过校园网络向师生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冲破了人与人之间在时间和空间分隔的制约,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在人们享受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1.校园网的安全隐患

1.1 网络部件的不安全因素

网络的脆弱性:系统的易欺骗性和易被监控性,加上薄弱的认证环节以及局域网服务的缺陷和系统主机的复杂设置与控制,使得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威胁和攻击。电磁泄露:网络端口、传输线路和处理机都有可能因屏蔽不严或未屏蔽而造成电磁泄露,目前大多数机房屏蔽和防辐射设施都不健全,通信线路也同样容易出现信息泄露。搭线窃听:随着信息传递量的不断增加,传递数据的密级也不断提高,犯罪分子为了获取大量情报,采用监听通信线路的手段,非法接收信息。非法终端:有可能在现有终端上并接一个终端,或合法用户从网上断开时,非法用户乘机接入并操纵该计算机,或由于某种原因使信息传到非法终端上。非法入侵:非法分子通过技术渗透或利用电话线侵入网络,非法使用、破坏或获取数据及系统资源,目前的网络系统大都采用口令来防止非法访问,一旦口令被窃,很容易打入网络。注人非法信息:通过电话线有预谋地截获所传信息,再删除原有信息或注入非法信息后再发送,使接收者收到错误信息。

1.2 软件的不安全因素

网络软件的漏洞及缺陷被利用,能对网络进行入侵和损坏。如网络软件安全功能不健全;应加以安全措施的软件未予标识和保护,要害的程序没有安全措施;错误地进行路由选择,为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之间通信选择不合适的路径;拒绝服务、中断或妨碍通信,延误对时间要求较高的操作和信息重播。包括人为地对网络设备进行破坏;处理中断过程中,通信方式留在内存中未被保护的信息段或通信方式意外弄错而传到别的终端上。计算机病毒可以多种方式侵入网络并不断繁殖,然后扩展到网上的计算机来破坏系统。黑客采用种种手段,对网络及其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侵占系统资源或对网络和计算机设备进行破坏、窃取或破坏数据和信息等。

1.3 校园网内部的安全隐患

高校学生(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是一个不安分、好奇心强的群体,他们会一方面把学校的网络当作一个实验环境,测试各种网络功能;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不断地寻找方法摆脱学校对学生网络资源使用的控制。

1.4 来自互联网的风险

几乎所有校园网络都是利用Internet技术构建的,同时又与Internet相连。网络用户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的资源,同样任何能上互联网的用户也可以直接访问校园网的资源,给校园网带来安全风险。

1.5 校园网络构架缺乏安全策略

多数校园网普遍采用基于IP技术且采用开放的网络架构,其本身就不具备必要的安全策略。且大多数校园网管还是采用一种单一、被动、缺乏主动性、灵活性的基于网络设备做集中式的安全策略,根本无法适应现行的网络规范。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没有对网络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得力的措施,以致造成各种重大事故。

2.校园网络安全解决策略

校园网络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学校领导和具体管理者、相对应的责任人应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为能彻底解决以上安全隐患和漏洞,结合校园网特点和现今网络安全的典型解决方案和技术,提出了以下校园网络安全解决策略。

2.1 建立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合理地划分VLAN

校园网络至少要采用两级结构:主干网和子网。校园网的主干采用成熟的1000M快速以太网,在校园网络中心机房设有一个总的出口(代理服务器)访问互联网,提供认证系统,所有进出校园网的数据都需要通过此出口检测过滤。由网络中心用光纤连到各座大楼的分节点,再经分节点的交换机联接到大楼的各个用户。这种配置结构既保证了主干网信息可靠、高速、无瓶颈地传输,又为用户计算机接入提供了灵活、方便的手段。同时将校园网划分为若干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可不受设备物理位置的限制,灵活性较大。校园网按网络功能划分为:接入网部分和内部局域网部分。内部局域网又按数据交换能力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将各种主要服务器(WEB、MAIL、FTP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放在一个虚拟网内,这样便于管理、维护,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减少外部入侵及破坏系统的可能性。另外划分一个教学管理子网,方便教师进行管理和教学;其余虚拟子网可按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图书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网上教学系统等划分。

2.2 重视网络安全规划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技术性很强的综合工程,一般需要经过:网络调研,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设备选型和工程招标,硬件施工,软件环境的建立,人员培训,联调测试,系统验收等九个阶段。所完成的工程应与用户的网络方案相结合,应考虑系统的容错设计,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有完善的标签和文档,便于管理和维护。用户在验收时,应进行相应的抽检,以验证工程质量。在工程完工后,可一次验收,也可分阶段验收。

2.3 制定网络中心配套设施配备方案

校园计算机网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而网络中心是校园网的核心,为加快校园网的建设和确保网络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促进校园网的健康发展,为学校信息化管理、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保障,应制定网络中心配套设施配备方案。

2.4 对网络设备进行基本安全配置

对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复杂的密码。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因此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特别是管理员Admini-strator密码);经常升级安全补丁,以防范未然;不在同一个服务器开多种服务,因为服务器上服务越多,安全漏洞就越多;关闭不需要的功能,遵守简单就是稳定,简单就是安全的原则;加强设备访问的认证与授权;使用访问控制列表限制访问和使用访问控制表限制数据包类型等等。

3.结束语

随着校园网络应用的深入,由于主观意识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或者是客观上Internet固有的开放性,与互联网一样,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也逐渐突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活动。校园网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数据的安全性和学校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能否保证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便成为校园网络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勇.试析高校校园网网络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2(02).

[2]高卫卫.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6).

篇5: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新学校校园网信息化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课 题 负 责 人:陈小亮王永利负责人所在单位: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七小学课题指导教师:王吟雪王琨填表日期:2014年6月10日

新学校校园网信息化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于2012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860人,学校所有教室、功能室、办公室都接入互联网,有微机室2间,其中1间有56台学生机,另一间48台学生机(红领巾图书电子阅览室)。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台电脑,完成“班班通”建设,10M光纤宽带接入。

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达到较先进水平,为正常教学提供了必须的硬件设施,但软件资源建设相对落后。由于现在网络比较通畅,教师大部分课件都由网络上下载,稍加修改或完全不改就拿来使用,而学校安装的“齐龙”电子白板在网络上也没有配套资源,只能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当普通投影幕布使用,没有真正用到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主要是由于上课准备时间较长,除了公开课必须要用外,其它时间基本处于闲置。而且教师们用过的课件都保存在自己家里或U盘上,用完也就找不见了,不能重复利用,资源不能共享,重复性工作较多。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80%左右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70%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只有15%左右的学生家里有电脑有网络。学生课外学习渠道闭塞,如果在学校没有掌握的知识,回家父母大多数在生计忙碌,有些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学生,学生成绩普遍较低。

(二)课题研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建立校园资源网,让每堂课更加充实,为教师查找资源节省时间,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让校本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校管理逐步走向无纸化、信息化、快捷化。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研究

“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2、国外研究

MOOC(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的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新国大是第一所与Coursera达成合作协议的新加坡大学,它2014年率先通过该公司平台推出量子物理学和古典音乐创作的课程。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整合已有农村远程资源、光盘资源,整理学校教师下载、修改、自创课程资源,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减少重复劳动,增大课堂实效。在此基础上陆续实现无纸化办公,学籍、图书、成绩等信息共享。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和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等文件。《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决定》对智育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做了专门论述,提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以上一系列论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另外,教育的信息化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推广与运用密切相关。因此,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我们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新学校: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没有校园资源库及学校网站的新建学校。

信息化资源:指的是现有的课程资源,如PPT、教案、教学设计等为教学服务的数字化资源。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选题旨在为各位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资源建设为每一位教师上课提供更多的素材,提高信息化教育设备利用率,为教学水平提升努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通过建立校园资源网,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2、文献法

从已有杂志、书籍和已有研究结果中总结、改进我校校园网资源。

3、调查法

根据教师及学生需要建立相当专题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1、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校本培训。

2、网络搜集素材、课件、下载技巧培训

3、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人负责本学期所教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音频、视频等资源存入自己的电脑,并于学期末将所有课件、素材及生成性资源交信息技术教师整理制作校内资源静态网站。

第二阶段:静态资源建设阶段(2014年7月-2015年1月)

1、将教师收集资源按年级、学科、目录整理成静态网站。

2、将小学阶段所有学科、所有挂图、学校已有光盘教学资源存入校园资源网中。

第三阶段:动态资源建设阶段(2015年1月-2015年7月)

1、开通学校门户网站,建立家长、社会、学校交互式网站,校内资源与互联网对接,使得学生可以在家查看校内资源,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学生学校表现、成绩、评价等。

2、无纸化办公。将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图书借阅管理、财务公开、校务公开等整合到校园网。

第四阶段:校本研发阶段(2015年7月-2016年7月)

1、建立微课录课室。逐步由从网络搜集资源过渡到自己建设资源。

2、自制课件、教学录像、数字故事等

3、总结改进学校网站架构。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与2014年7月前初步建成学校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可在通过学校所有计算机访问。

2、与2015年7月前建成学校门户网站,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校内资源。逐步建立学生网络学习记录、评价机制。

3、全程记录建立过程,撰写研究报告。

八、课题主要参考资料

1、首都师范大学 陆宏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

2、何克抗余胜泉陈玲刘禹《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效教学方案评析》

篇6: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1)系统的配置不当

校园网中计算机系统管理比较复杂:学员使用的电脑一般是自己购买的,教员使用的电脑有统一采购的,也有自己购买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要求所有的终端使用统一的安全政策。而且有的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在系统安全设置时没有遵守安全原则,用户名和口令过于简单,疏于系统的防护升级,病毒库常年不更新甚至不装杀毒软件等。

(2)软件漏洞

公用的系统软件都是存在缺陷和漏洞的,这给攻击者提供了攻击的.入口。而且虽然军网与因特网是物理隔绝的,但是由于我们也采用了通用网络技术,如TCP/IP协议,这就使我们的军网和因特网一样存在着安全隐患。

(3)校园网用户的规模大且活跃

用户接入点数量大,使用率高,有的学员对网络新技术充满好奇,勇于尝试各种技术,就有可能造成病毒泛滥、信息丢失、系统瘫痪的严重后果。

2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防控体系

信息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防控体系通过多种安全防范技术和措施的综合运用,在网络中的各个环节都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实现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防控。

2.1物理实体的安全防控

物理实体指的网络服务器、通信线路等网络设备。在硬件上,应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建设服务器机房,同时配备防火、防水、防雷、防震、防盗、防磁等设备。定期检修、维护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建立维护日志管理系统,指派专人负责主要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有应急预案,发生故障能确保及时修复,力求所有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在管理上,要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强化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加强校园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

2.2信息安全的隔离防控

信息安全隔离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1)路由器。处于网络架构的第一层,是xx攻击的首要目标。所以,路由器必须设置一定的过滤规则,用以滤掉被屏蔽的1P地址及服务。

(2)防火墙。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一个或一组系统,用于限制被保护校园网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进行信息存取、传递操作,防止“xx”进入。它处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根据连接网络的数据包来进行监控,掌管系统的各端口,对其进行身份核实,限制外部用户进入内部网,同时过滤掉危及网络的不安全服务,拒绝非法用户的进入。

(3)IDS(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它安装在计算机网络的关键部位,能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监测网络上所有的包,用来实时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访问的异常行为,能识别防火墙不能识别的攻击(如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4)网闸。是一种带有多种控制功能专用硬件在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并能在网络间进行安全适度的应用数据交换的网络安全设备。当内部网络对外网访问的需求影响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及可用性时,网闸能够阻断内外网络的物理连接,防止外部攻击,保护内部网络,提供比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更好的安全性能。

(5)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防控的核心策略之一,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根据网络安全的等级,网络空间的环境不同,可灵活地设置访问控制的种类和数量。传统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自主访问和强制访问,为考虑信息安全和传输流,目前采用的是基于对象和任务的访问控制。

3网络终端的安全防控

对于网络终端的计算机,首先要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及时扫描修复系统漏洞,其次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实时过滤可疑文件。另外可以使用信息加密技术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如水印系统。还可以使用虚拟机技术,虚拟网络环境。

4结论

篇7: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该校网络安全意识起步较晚,前期的网络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施老化,校园网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各个部门的网络设施、电脑设备、感知设备等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与先进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无缝对接,智慧校园的稳定性受到威胁,运营风险加大。

2.2软件及应用系统

该校前期校园网的服务器大部分采用的是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而且有少部分的办公电脑仍采用的windowsXP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如不经常修补漏洞就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使影响整个校园网络。另外该校的应用系统种类繁多,包括资产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系统等,目前还没有使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各系统涉及的部门多,各部门所涉及的系统也多,系统登录的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各个教学系部有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站,网站管理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且有个别网站安全措施不到位,很容易让别有动机的人有机可乘。

2.3安全管理

篇8: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1 高校校园网信息安全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国内高校校园网中所运行的应用也持续增多, 校园网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甚至很多高校把一些十分重要的科研成果、 科研课题以及很多关键的技术资料都存储于校园网中的 服务器内 。 现阶段校园网很容易受到诸如病毒、 黑客等攻击, 校园网中应用了大量的服务器, 安装了各种应用软件, 存储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数据, 其中主要有Web、 FTP、 邮件服务器以及办公自动化等。 这些服务器也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攻击的目标。

随着高校网络出口宽带的不断加大, 应用服务系统还会持续增多, 校园网用户的数量也持上升趋势, 与校园网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部分高校对校园网信息安全不是非常重视, 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员的防范意识薄弱, 这就导致攻击者有机可乘; 还有部分高校并未添置确保信息安全的硬件设备, 针对校园网信息安全的资金投入比 较缺乏 , 甚至根本没有预算, 校园网硬件设备陈旧老化, 软件系统漏洞百出, 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校园网内所安装的应用软件也存在漏洞, 这些漏洞很容易导致校园网的故障甚至瘫痪。 据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范围内基本上所有高校的服务器都曾经受到过黑客的入侵或不同程度的攻击, 可见校园网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2 校园网信息安全风险因素

校园网的网络连接形式相对复杂, 系统中涉及到的设备数量较多, 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校园网信息安全产生很多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通常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

(1) 互联网带来的风险 。 校园网的建 设基本上 都需要借助于Internet技术, 同时还需要与互联网相连接。 网络用户能够直接对互联网资源进行访问, 同理互联网用户也能够通过一些手段来访问校园网的资源。 互联网中的信息不能够百分之百确信, 因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是否会带来网络攻击也无法预料。 因此在使用校园网的过程中必须要真正抓好安全防范工作, 预防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 病毒带来的风险 。 病毒属于非法 程序 , 通常是为了 实现某些不法企图而编写的, 具有极强的复制能力。 病毒可能会对校园网造成毁灭性的损害。 特别是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邮件用户逐渐增多, 让互联网变成了病毒扩散的主要载体, 很多病毒都能够借助于互联网和计算机这一平台来肆意传播, 因此, 校园网中的数据信息在日益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受到病毒的破坏。

(3) 系统可能产生的 安全风险 。 这一风险因素 通常来源 于数据库系统、 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系统。 大部分校园网通常都会用到Linux、 Unix或者Windows系统, 最常见的为Win dows系统 。 任何操作 系统其自身 都不会做 到完美无 缺 , 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很多未知的安全隐患, 同时也有很多第三方软件或安全组织已经对其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了披露, 发布了一些修复补丁。 但黑客会利用一些未知的漏洞嵌入到校园网中, 对系统进行破坏[2]。

(4) 管理方面存 在的安全风险 。 管理工作在校 园网信息安全防范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 很多学校都把校园网的建设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其的安全管理。 产生安全隐患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便是学校并未建立全面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比如说校园网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校园网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校园网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用户口令设置不合理等, 这些都可能给校园网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3 校园网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3.1 网络层安全技术

确保网络层的安全是保障校园网基础设施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它能够有效防范外部非法接入。(1) 以技术实现架构的方向来说, 校园网网络框架的层次清晰, 采取核心层、 汇聚层以及接入层的结构; 其中的重要设备能够实现冗余设置;(2) 其网络边界必须明确, 必须与IATF的网络基础设施、 计算环境以及支撑基础设置防御原则相符合, 从而更加有助于进行安全控制。 从设备的方向上而言, 各个层次的设备所需求的安全实现方式是各不相同。

1) 校园网核 心设备的防护指的是 避免核心设备受 到物理损坏或者网络攻击所导致的设备性能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无阻塞交换设备; 2应用分布处理技术或QOS技术; 3节点关键设备冗余备份, 当系统产生故障现象之后能够第一时间切换备用模块; 4网络设备应用多极安全密码体系, 防止非法用户登录。

2) 汇聚层设备应当 强调其流 量控制以及 做好用户管理工作, 以实现如下功能: 1确保接入侧用户之间隔离, 避免IP地址被复制盗用, 避免用户之间进行相互攻击; 2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绑定, 端口或者MAC地址绑定 , 能够提供 追踪非法用 户的途径 ; 3能够限制 最大接入 的IP地址数 、 TCP/ UDP连接数等 , 从而避免DOS类攻击 ; 4能够对控 制列表进 行访问, 比如说在虚拟路由器内建立控制列表, 借助多种网络安全层业务支撑安全层、 网络监控以及身份认证系统、 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等主机、 操作系统、 设备、 网络线路等校园网信息安全层次模型过滤规则, 对于目标网络可以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还可以直接禁止一部分用户进行访问, 有选择性地对一些网络服务进行屏蔽等[3]。

对接入层设备来说, 可以通过用户隔离; 用户流量带宽控制等方式来对其进行安全防护。 网络边界可以选择使用防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以及VPN接入来确保其安全。

3.2 业务支撑层安全技术

业务支撑 层属于应 用层的基 础 , 其中主要 包含了主 机 ( 提供网络服务 的服务器 ) 、 资源 ( 提供可以 被用户使用的 系统设备和服务, 诸如CPU资源、 内存资源以及网络服务等)、 操作系统以及基础数据库 (诸如教学资源数据库、 教学管理信息库) 等。 业务支撑层的安全必须要根据校园网特性以及操作系 统的实际 情况 , 在用户与 主机之间 、 主机与主 机之间, 进行更加严格的访问控制, 利用加密技术构建更为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 能够实现不同用户在不受限制的时间地点对校园网内的资源进行不同权限访问。 另外, 主机还应当应用入侵检测技术, 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网络攻击和其他入侵行为并快速地进行响应, 比如说切断用户连接处理。 对于现阶段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网络病毒, 应当设置网络化的校园网防毒系统, 避免对系统内的数据造成损害。 此外, 还应当做好下面几点工作:(1) 操作系统漏洞的修复与完善; (2) 校园网内基础应用程序的升级与修复 ;(3) 数据库和 其他守护进程的完善修复;(4) 数据安全保护工 作 , 比如说数 据库的访问控制、 数据完整性、 数据监控与审计以及数据的备份安全等。

3.3 网络监控与身份认证

网络监控系统的本质属于技术安全手段, 它借助于完善的安保功能来确保网内安全, 其中主要包含漏洞管理、 威胁管理或者配置管理等。 网络监控系统通常来说是从网络交换设备、 安全设备、 主机系统、 应用系统或者数据库等方面进行部署。 利用分析路由器交换机的访问日志的方式来检查接入情况; 通过防护设备报警信息和防火墙非正常连接现象来判定校园网的实际安全状况; 对服务器的监控主要是利用性能检查、 日志和系统错误报警以及应用错误报警等进行识别; 对于关键应用以及核心数据的访问日志和报警来判定系统内的安全情况。

身份认证系统贯穿于整个校园网系统之内, 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处理访问者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一致性 的问题 。 因为校园网内存在诸多的应用系统, 每个系统具备独立的安全策略, 利用统一的身份认证, 选择单点登录机制, 应用单一帐号, 系统维护自动接驳到后台各个应用系统的帐号管理。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身份认证数据库, 把访问信息进行集中独立管理; 建立单一的目录来充当数据源; 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校园网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创建与销毁网络账户[4]。

3.4 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可以说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屏障, 只有被允许的应用协议才能够通过防火墙, 因此它能够保证校园网环境变得更加安全。 软件防火墙应当基于校园网的操作系统, 若操作系统受到影响, 则防火墙的运行便会失去稳定性。 软件防火墙会占用服务器资源, 而硬件防火墙属于专用设备, 其效率与性能更高, 且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所以学校在需要进行保护的服务器前应接入硬件防火墙。 在对防火墙策略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细化到服务器的各个端口。 Windows系统默认有很多服务端口, 可对部分不必要的端口予以关闭处理。 比如说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 在对其中某一台服务器进行设置时, 需要何种服务再开启什么端口, 选择最小授权的 方式 。 针对部分关键的应用来说, 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的过滤规则为:(1) 允许外网对校园网中WWW服务器的HTTP连接, 开放80端口 ;(2) 允许外网 对校园网 中电子邮 件服务的P0P3以及SMTP连接 , 开放22、 25、 110、 80连接 ; (3) 允许外网对校园网中DNS查询, 开放53端口; (4) 允许校园网中的用户使用FTP服务, 开放21端口。

4 结语

校园网信息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校园网的运行 环境是复 杂多变的 , 任何不安 全因素的 干扰 , 比如说人 为恶意破 坏 、 管理人员 操作失误 、 黑客侵入 、 操作系统 漏洞 、 网络环境 波动等 , 都可能会 对校园网 的安全稳 定运行产 生较大的 影响 。 随着计算 机信息技 术的飞速 发展 , 校园网信 息安全所 面临的威 胁也在逐 渐增多 , 所以我们 必须要努力 创新防范 管理技术 , 不断完善 校园网中 心管理制 度, 努力提升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还应当加快 校园网信 息安全技 术手段的 研究 , 真正确保 校园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摘要:信息安全指的是网络中的软硬件和系统内的数据安全,不会因为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受到损坏、泄漏,系统保证可靠稳定运行,信息服务持续不中断。信息安全一般关系到信息数据的存储、传输等环节。近年来国内高校信息化管理程度不断提升,校园网受到攻击的频率也持续上升,导致很多重要的数据文件被泄漏和破坏,甚至是系统的瘫痪。对校园网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篇9: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APP的技术特点的分析,研究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式及对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影响,推进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中的广范应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度较低,学校应加大校园APP的宣传力度,建立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园APP移动客户端,提高学生对学校校园服务的满意度;并且校园APP的应用在学习探讨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生活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关键词】校园APP ; 学生管理工作 ; 信息化 ; APP应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项目(学生工作专项)“APP应用对学生管理变革的影响研究”(1254235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01-04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专设一章,列为十个重大发展项目之一。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应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教育信息化将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共识。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通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带来新的切入点与发展思路,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收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实施学生管理的范围。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现在多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统称“移动应用”或“手机客户端”。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APP的上网方式。目前,手机APP已逐渐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APP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学校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辅导员、教师、学校学生管理相关部门四者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提高师生使用校园资源的效率,使得高校学生管理更加人文化、合理化。因此,研究校园APP应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事务管理”一词源自欧美。蔡国春[1]通过综合中美两国的不同情况,结合我国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把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界定为: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

罗立顺[2]等人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6个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国外学生管理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1)以人性化的理念管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2)学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采取多头并进、条状运行的方式;(3)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和学校合作管理学生事务;(4)重视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制建设;(5)推动学生管理手段的信息化;(6)对学生管理队伍进行专业化的训练,确保学生得到专业化、高效化的服务。综上所述,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立法和组织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

近年来,随着网络建设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及教学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校园APP是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促进高校信息化的必要条件。

孙静宇[3]等人对校园APP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目前校园APP功能设定分为校园资讯、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和本地交友。从现有的发展趋势看校园APP未来一段时间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已经推出一些校园APP应用,学生们利用这些应用不但可以查成绩,管理大学账户及查询校园公交路线,而且很多这类应用还会有紧急警报功能,保证学生在学校里安全。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都推出自己校园的APP,不过各个学校的侧重不同。清华大学推出的这款名为“At Tsinghua”的手机应用,共设9个功能模块,侧重于自习室的查找。

李燕萍[4]对福建省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渗透率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或者微信等APP应用率从2010年的84.3%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98.7%。

邱林润[5]等人发现了一体化的APP针对信息单一孤立服务的现状,认为整合异构系统资源,数据共享平台,能够为校园师生提供全方位、高效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務。

因此,研究校园APP应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2011级-2014级学生共400名作为调查对象,选取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课程教师及年级老师10人作为访谈对象。

2.2方法

2.2.1文献检索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利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了解并分析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作用,总结并借鉴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2.2.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级-2014级学生共4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个部分,共包括25个问题。问卷调查分两轮进行,包括预调查和正式调查。通过定量的方式收集数据。

2.2.3访谈法: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收集原始指标,编制调查问卷,约见了6位课程教师及4位年级老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定性的方式收集数据,编制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的调查问卷。endprint

2.2.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运用SPSS17.0和Excel软件包对相关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指标的计算、卡方检验。

2.3质量控制

问卷设计过程中,注意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按照问卷的结构正确设计问卷;按统一标准对问卷进行整理、编号和清除不合格的问卷,并做好记录。

3.结果

3.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3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2%。在调查的350位学生中,男性158人,女性192人,分别占45.14%和54.86%。被调查者中大一学生所占比重最大,为30.86%,临床专业学生192人,占54.86%。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常用手机APP一般情况

3.2.1常用手机APP类型的频率

被調查的350名学生中,团购类、购物类、通讯类APP的个案百分比分别占58.6%、66.3%、88.9%。其他类型详见表2。

表2 常用手机APP类型的频率

3.2.2登陆手机APP资料统计

被调查学生中,37%学生每天登陆2次或2次以上手机APP,25%学生登陆手机APP不常规,偶尔登陆。每天登陆一次的占18%,每周登陆一次的占1%。详细情况见图1。

图1 登陆手机APP资料统计

3.2.3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段的统计

图2 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段的统计

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大部分集中在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分别占29%和39%。其他详见图2。

3.2.4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统计

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集中在1个小时或1个小时以下,占53%,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1-3小时占34%。详见图3。

图3 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统计

3.2.5愿意在手机APP上公开信息统计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不愿意在手机APP公开自己信息占216人,愿意公开的占101人,其中愿意公开,但必须设置隐藏占88人。详见图4。

图4 愿意在手机APP上公开信息统计

3.3手机APP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252名学生认为手机APP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主要是因人而异。详见图5。

图5 手机APP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

3.4大学生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对校园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4.0%)、满意(19.2%)、一般(55.7%)、不满意(13.4%)、很不满意(7.7%)。详见表3。

表3 校园网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3.5大学生对校园APP的知晓度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APP的知晓度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463,P=0.000),37.4%的男性知晓校园APP,35.7%的女性知晓校园APP。详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情况

3.6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建立校园APP必要性的认知情况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建立APP的必要性认知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758,P=0.008),40.6%的男性认为有必要建立校园APP,42.0%的女性认为有必要建立校园APP。详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建立校园APP的必要性认知情况

3.7校园APP在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中的作用

调查学生中认为校园APP在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是学习探讨交流占52%, 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占10%,心理辅导占10%,就业指导占15%, 招聘占6%,生活事务管理占7%。详见图6。

图6 校园APP在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3.8校园APP发展的意义

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校园APP发展的意义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占25%,为大学生生活提供便利占46%,推动APP的开发占20%,其他占9%。详见图7。

图7 校园APP发展的意义

4.讨论

4.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350位学生中,男性158人,女性192人。大一学生所占比重最大,为30.86%,大五所占比重最小,为2.57%,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毕业生面临就业、完成毕业论文等参与度不高。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校园APP发展的现实意义是为大学生各方面提供便利,为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校园APP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服务。

4.2手机APP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购物类、通讯类APP的个案百分比分别占66.3%、88.9%。37%的学生每天登陆2次或2次以上手机APP,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集中在1个小时或1个小时以下,占53%,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大部分集中在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分别占29%和39%,其中,252名学生认为手机APP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主要是因人而异。

在手机APP使用上,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影响学习,还要注意防止手机依赖综合症的形成,胡欣欣[16]等人的研究证明每天花费过多时间玩手机可能形成手机依赖。应加大学习类APP的开发与宣传,提高学习类APP的使用率,促进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方面的交流。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学习和交流的可靠性较低。调查中不愿意在手机APP公开自己信息占216人,愿意公开的占101人,其中愿意公开,但必须设置隐私的占88人。因此,校园APP实名制有利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教师之间的全方位交流,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讨论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等。endprint

4.3校園APP的应用研究

调查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APP的知晓度有差异,37.4%的男性知晓校园APP,男性的知晓度高于女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建立APP的必要性认知有差异,40.6%的男性和42.0%的女性认为有必要建立校园APP。这显示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较低,应加大校园APP的宣传力度,促使学生了解校园APP的好处,进而促进校园APP的建立。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对校园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比重最大的为一般。校园APP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如校园APP可以提供图书查阅、自习室查询、学术活动查询等功能,学生通过查询校园APP发现空闲自习室,能够节约时间,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师生还可以通过校园APP对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进行查阅,使图书馆成为师生真正获取前沿知识的渠道。

调查学生中认为校园APP在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是学习探讨交流占52%, 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占10%,心理辅导占10%,就业指导占15%, 招聘占6%,生活事务管理占7%。校园APP为教师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只需关注公共主页即可,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今大学中都设有心理辅导,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个部门基本上形同虚设。而校园APP在心理辅导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师生可以通过更丰富的内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还可以看一些励志电影等,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通过校园APP使得心理教育的范围更广,使更多的师生受益;校园APP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传统就业辅导缺乏个性辅导,通过校园APP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的发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的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就业率。

4.4建议及对策

校园APP是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校园APP可能使学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校园APP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应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因此,校园APP运营管理团队应加大对校园APP应用的监管,确保校园APP为学校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交流环境;另外学校还需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进而建立和完善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园APP移动终端。

5.结论

本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较低,应加大校园APP的宣传力度;(2)建立和完善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园APP移动终端;(3)现学生对校园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比重最大的为一般,校园APP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4)校园APP在学习探讨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生活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中美两国高校学生工作术语之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56-59.

[2]罗立顺,李同果.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92-94.

[3]孙静宇,李澈,张震,等.高校校园APP发展现状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6):84-85.

[4]李艳萍.浅析基于手机终端的校园APP应用的发展趋势[J].武夷学院学报,2014,33(5):64-66.

[5]邱林润,李蓉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校园APP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4,(17):177.

[6]陈超.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4-28.

[7]黄丽.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5-30.

[8]罗立顺,李同果.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92-94.

[9]张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01-202.

[10]范伟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14-24.

[11]黄国英.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45-147.

[12]方明.我国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2,5-20.

[13]张良宾.智能手机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初探[J].科技视界,2013,(15):112-118.

[14]黎雷.幼儿教育出版的移动APP应用浅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4,(2):61-62.

[15]周作杰.掘金儿童APP市场[J].市场研究,2013,(3):6-7.

[16]胡欣欣,余丽玲,林竹,等.大学生手机依赖分析与对策[J].医药卫生与生命科学,2014,(3):87-89.

上一篇:全国爱耳日活动宣传标语下一篇:部门负责人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