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2022-05-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法之一。阅读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能力,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新课标中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篇: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摘要】高中语文学习中文学作品欣赏属于一大重难点内容,尤其是在阅读现代文和写作中,要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掌握阅读与写作语言词语和内容的技巧。通过赏析高中文学作品,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促使学生体会到文本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让自己与作者產生情感共鸣,从语言角度解读与欣赏文学作品,成为另外一种提高文学修养的方法。下面从高中语文出发,在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角度,为将来高中生学习语文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角度

对学生来说,根据语言角度来赏析文学作品属于一种最为方便快捷的渠道,此种渠道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写作主旨和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作者的精神世界。由此,在对高中文学作品赏析时,从语言角度入手,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来讲意义重大。文字和词语一同构成了文学作品,可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给作品带来不同的修饰作用。学生在赏析高中文学作品时,深入探究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品当中意境与情感的改变,迈入到作者所创建的文学世界中,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一)紧抓并理解结构句

一般来讲,主旨句与过渡句在文学作品当中发挥着优化文章结构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在语文学习或者文学作品赏析中,一定要在文章当中准确找到多种结构句,深入理解结构句所具有的含义。

(二)由浅入深理解含蓄句

文学作品中含蓄句作为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那些具备深刻内涵且很难理解的句子,采用委婉的方法进行表达,采用委婉的方法表达难懂的句子的过程即形成含蓄句的过程。作为高中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碰到这一类型的句子,要先了解文章的主旨,之后对含蓄句所表达的含义与思想进行推测,深化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还原句子本义理解修辞句

我们比较常见的一部分修辞手法包含比喻、拟人、排比等。想要良好理解这一类型的句子,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格,之后将句子还原为未运用修辞手法且意思清楚的句子。只有追根溯源,才能透彻理解句子内涵。

二、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

(一)语言的巧妙运用

巧妙运用语言,能够大大增强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强化情感的交流,为文章平添色彩。精准的语言,让沟通变得快捷;幽默的语言,让沟通变得更和谐。总体来讲,运用语言的角度十分重要,对赏析效果带来重要的作用。

第一,语言的美感。大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语言具备较强的艺术感,为读者提供美的体验。特别是在赏析诗歌时,经常会碰到含蓄的语句。比如《沁园春·长沙》这一文学作品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句话,含蓄地称赞了青年人昂扬的斗志、勇往直前,让整个文学作品变得更具感染力,更富有美感。

第二,词句的准确性。在非常多的汉语词汇当中,一个词语当中包含多重含义。赏析文学作品,一个词语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词,要具体放到语境当中具体展开分析,只有良好的体会到作者适当的用词,才能领悟到语言所具备的美感。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作品的语言都是作者经历多次琢磨所凝练出来的,词汇的品味主要是以关键性的动词为主,在诗词当中较为常见。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执手相看泪眼”中的“执”字等,都是用字精挑细选,更能表现出其中的意境,让人们完全沉浸在诗人所传递的情感中。

(二)语言的修辞手法

文学作品的赏析当中修辞手法成为不能小视的一部分内容。高中文学作品当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含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借代以及反语等多种方法。学生为了更深入从语言角度对文章内涵进行理解,要先掌握与了解修辞手法。在作者对文学作品实施创作中,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知识结构的作者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会采用修辞的方式,将文章的具体内涵与主旨思想应用进来。如果缺乏对修辞手法的认识,那么将很难进行良好的赏析。高中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非常多的地方都运用到修辞手法。如果学生未能理解与掌握多种修辞手法,那么将不能深入理解与掌握好文章的主旨思想。比如,在对朱自清先生《春》这一篇文章进行赏析时,文章当中写到“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句话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小草的形态,表现出万物生长的画面。值得重视的是,在全部的修辞方法当中,引用、借代以及反语这三种修辞手法,难度较高,成为学生们在学习中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这一类修辞手法也同样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学生要充分对这三类修辞手法进行学习。

(三)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中语言作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语言表达能否成功,直接决定着文章是否精彩。语言的表达在文学作品创作与赏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抒情、描写、议论、说明以及记叙属于较为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结合不同表达方式,能够把文学作品归结成为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以及杂文这几种类型。第一,体裁的选择直接决定着语言表达方式。散文、诗歌、小说等类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相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全部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口头或者是文字语言表达的不同类型来呈现出人们的生活,源自人们的生活,且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属于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第二,不同表达方式语言作用不同。每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如记叙文的语言表达分成正叙、倒叙、插叙等,巧妙使用语言表达方式,增强作品的阅读水平,加大作品渲染力度。议论文能够分成立论与驳论两种,赏析文学作品中,作者具有较鲜明的个人特色,表现出个性特点,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刺激人的精神,获得采用语言表达方法实现预期目的的效果。第三,强化对生活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文学作品赏析中,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历,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量,那么会不能深刻理解历史故事,也不能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更不用说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还可能产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通常来讲,作品当中传递出平淡的感情,作者会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进行表现,传递出热烈的情感会采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来进行表现。可是对大部分的优秀文学作品来讲,文章当中一般会交叉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从而防止文学作品的内容变得单调乏味,让文章变得更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增强语言的渲染效果。赏析文学作品当中,需要结合作者所处背景、所经历的事件理解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获得精神上与艺术上的双重体会,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来的精髓。

(四)语言的句式变化

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怎样精准掌握人物的情感,作为文学作品赏析的重难点。在不一样的环境与时间下,人的情感会出现较大的改變,而语言句式能够良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传递出来的意识,对学生深刻掌握文章主旨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最为常见的语言句式包括感叹句、反问句以及疑问句等,感叹句富含浓浓的情感,能够直接表现出高兴、惊讶、厌烦等情感;反问句直接表现出怀疑、好奇等情感;疑问句通常可以将重点问题进行突出出来。语言句式的变化能够当做文章风格变化的标志,准确赏析语言句式,掌握语言句式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入准确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思想。比如,赏析《不朽的失眠》这一作品当中,其中写道“江山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这简单的几十个字当中,包含感叹句、疑问句以及陈述句三种不同的句式。一方面比较客观地描述出江山捕鱼人的实际生活,另外一方面联想到实际生活的艰辛,这实际上是对文章主人翁命运多波折的一种感叹。学生经过对语言句式进行分析,直观了解作者所想要传递出来的情感,从而真正增强文学作品的赏析作用。

(五)用词得当角度

文学作品的创作中用词得当非常关键,对赏析文学作品来讲,从用词得当的角度进行赏析,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或是短小精悍,或是激情昂扬,或是铿锵有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文学作品创作当中,产生了非常多的新鲜词汇,多多少少地会对汉语言的变化发展带来影响,根据用词得当的语言角度对文学作品实施赏析,掌握新词语产生、发展与运用的规律,强化学生关注语言的意识,增强对语言运用的判断力,学会从用词的改变当中掌握历史文化变化以及社会发展改变的途径,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时代特点,深入理解流行文化的价值。新鲜词汇的大量产生与使用传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发展、文化进步有着较大的关系。例如“胡说”这一词语的产生、运用,即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在我国古代时期将西北少数民族叫做“胡人”,胡人在与中原人实施交流中,因为语言存在障碍,说话无法理解,人们将不顺耳的话语,称为“胡说”,一直沿用到今天。在文学作品的赏析当中,通过用词得当与词汇的变化领悟语言的魅力,从新词产生,到旧词退出中,仔细探寻社会生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掌握历史文化传承的过程。

总而言之,语言的直接描绘,读者通常可以直接理解且体会到作者作品所传递的内涵与情感。如果未能反复对语句进行研究与解读,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单纯停留在表面,那么将无法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主旨思想与情感。因此,高中语文学习要理解文字与语句,还要深入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体会到背后的深刻内涵。赏析文学作品时从语言角度入手,结合语言运用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用词得当角度,获得理想的赏析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钰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0(7):244.

[2]龙镜羽.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欣赏的自我感悟[J].科技资讯,2020,18(16):249-250.

[3]刘妍.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J].北方文学,2020(17):78-79.

[4]郝文卿.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J].大观(论坛),2019(10):230-231.

[5]高琴花.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得体性探微[J].文理导航(上旬),2019(10):11.

[6]朱志红.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得体性探微[J].中华辞赋,2019(7):95-96.

[7]李庆芳.高中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9(19):55-56.

作者简介:李玉环(1988-),女,山东昌邑,大学本科,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

作者:李玉环 董占慧

第二篇:探究高中语文文学作品赏析的自我感悟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法之一。阅读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能力,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新课标中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顺应高考改革的需要和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价值两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重视文学作品赏析的必要性,探索如何从自我感悟角度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品赏析;自我感悟

一、高中语文重视文学作品赏析的必要性

1.顺应高考改革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到来,语文成为各科的“领头羊”。在考题难度和阅读量要求方面都有提升,答题时的书写速度要求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许多学生看来,语文考试难度在不断提高。高中语文考试中,容易拉开成绩差距的就是文言文和古诗词以及作品鉴赏部分。从高考的试题分布上看,论述类文本阅读占6%、文学类文本阅读占10%,实用类文本阅读占8%,古代诗文阅读占23%,语言文字运用占13%,通篇都离不开“阅读”。从2016年开始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增长幅度大约在500字/年,赏析的价值从表层看来就是提升学生高考分数。

2.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价值

文学作品中具有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子,文学作品的赏析价值更多的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作品赏析能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中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赏析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积累,并通过多样的作品阅读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历史上的沉浮。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我们也会发现哲学的价值,比如,一些形而上学、知识圆圈说等,都成为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精神素养的媒介。

二、强化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策略分析

1.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

鉴赏要求学生对一切都有敏感的观察力。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若不了解文学的鉴赏方法,也很难在文学素材中有效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洞察文章表层,并通过文学主题延伸到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在不断发展成熟。因此加强高中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可以建立在“课程思政”的联系下,重视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从书中获取知识和体会。如有必要,可以每周开展一节读书鉴赏课,让学生在课上有发言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小组互助、教师启发,达到良好的鉴赏效果。教师也需要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和思维发展跟踪,通过记录读书笔记、鉴赏心得的方式,让学生一点一滴积累,逐渐提升鉴赏效果。

2.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紧张,也难以拿出很多的时间参与语文阅读和鉴赏,因此更应当做好鉴赏方法制订策略,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并有效提升鉴赏效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欣赏步骤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要对鉴赏能力培养有深刻的认知,全面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从文字特点、句式的特点、修辞的运用、语言风格、总结内容、揭示特征、主题生发这些层面进行学习与鉴赏。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著名作家的语言风格,鲁迅笔风冷峻,老舍文笔幽默,沈从文思想古朴,赵树理偏向大众化……了解了这些,学生的鉴赏就能有效定位,并提升鉴赏效率,让作品鉴赏事半功倍。教师应当尽可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些鉴赏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作品鉴赏中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学作品赏析并记录自身的心得体会,当具有大量的文学积累之后,学生也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效赏析。

3.教会学生文学作品赏析方法

除了引导学生多读书之外,教师更应当“授人以渔”,可给予学生一定的作品赏析方案指导,并鼓励学生参与作品赏析过程,从大面上进行作品的语言欣赏,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深入探究人物所反映的哲学或社会意义;要联系人物,深入发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倾向;还要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层意义的语言,并尝试探究其隐含的意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特点欣赏,引导学生关注描述的对象,并关注作品语言是否生动、准确、简洁,一气呵成。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达到的效果,分析人物语言,突出人物的赏析,如见其人、关注叙事语言特点。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參考文献:

[1]戴碧瑶.新时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成路径探析:基于学生发展视角[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41(6):86-92.

[2]高续霞.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3):100-101.

[3]秦伯萍.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教学模式探索[J].求知导刊,2020(48):80,86.

[4]顾艳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因及意义探究[J].高考,2019(36):148.

作者:高杰

第三篇: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

[摘 要]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英美文学作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讲,没有古希腊罗马的故事就没有英美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地对欧洲文化加以理解和演变,最终形成具有特点的语言艺术的过程。在欣赏英美文学过程中,要注重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因为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不仅能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程,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英美语言的了解,促进文化上的交流和互相借鉴,更能够把握交流方向,开展文化合作意识新领域。

[关 键 词] 跨文化视角;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且受到广大学术者的喜爱,当前国内外关于英美文学作品艺术的相关研究非常多,且都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观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欣赏者和学术者,而其语言魅力离不开历史的锤炼,其中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非常大。那么,基于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应该如何赏

析呢?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一)语言精练且极具欧洲特色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采用了大量的欧洲地方性语言,但是欧洲地方语言却没有直接出现于文学作品中,而是经过了修饰和提炼,使文学作品语言更具有艺术性。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融入创作者本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整体环境趋势,也就是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无论文学作品语言如何变化,都不能够改变“英美文学语言创作艺术来源生活,且又高于社会现实”这个事实。通过欣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创作者运用的语言都较为精炼,且具有欧洲特色,通过英美语言多变灵活、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完成了悲剧作品的升华,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让读者对《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语言大胆且非常犀利讽刺

英美文学作品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不少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深化色彩,且语言既大胆又犀利。英美文学作品大胆犀利,在对社会阴暗现象的批判和揭露社会事实的作品中更为突出。通过欣赏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可以发现,英美文学作品对于语言把握非常准确且大胆犀利。注重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不仅能够充分感受到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及文化发展,还能够从侧面了解到我们自身文化发展的欠缺之处。

二、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文学作品普遍戏剧化

比较英美文学作品和东方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品充满戏剧性的独白自述,将文学作品刻画人物形象的内心活动通过独白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手法在今后的英美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运用独白的方式表达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目的就在于表达文学作品创作者对社会的态度、对事件的评价、对某一社会现象的抨击等。通过这一语言表现形式,无疑使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进一步提高,使作品的语言艺术特点得到了体现,同时还使英美文学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得到提高。

(二)文学作品“引经据典”

英美文学作品通过会运用经典的故事情节和故事片段,将深刻抽象的道理蕴含于简单、通俗易懂的故事中,通过浅显的语言描述,引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道理。如,在英美文学作品创作中引用《狼与小羊》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暗示当时贫困人们的生活环境,上层建筑的压迫和欺凌等。通过引用《狼与小羊》就能够赋予英美文学作品语言情趣性,给作者以心灵的享受,特别是将一些社会现象具象化、形象化,有助于扩大读者的阅读范围。

(三)充分考虑文化意识

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应用通常会考虑到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并存,将英美文学作品与跨文化的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将作品中的语言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作品中语言环境进行结合,充分尊重文化,讲究语言依托于文化的实用性,文化衬托语言的艺术性。另外,通过研究跨文化的英美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还有助于培养跨文化、跨地域、跨历史的交际沟通能力。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来讲,就要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掌握其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等,促使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能够促使我们的文化得到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显著特点就是简练、韵味十足,极具欧洲特色,而英美文学作品普遍具有戏剧性,且擅长“引经据典”,将深刻抽象的道理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故事片段表达出来,同时在欣赏文学作品语言时,还要充分考虑文化意识。当前,国内外关于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相关研究非常多,这无疑促进了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传播。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时,要抓住文学作品语言和文学作品的特点,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文化意识,使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原玥.关于英美文学作品鉴赏的新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5).

[2]袁仑.《哈姆雷特》中的延宕:论《哈姆雷特》的写作手法和戏剧性[D].复旦大学,2010.

[3]王天真.《威尼斯商人》译本中语言风格与艺术特征[J].语文建设,2015(9).

作者:卢华

上一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文学作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