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自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2-11-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庆祝大会中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确立“四个自信”, 赋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能够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长期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伟大尝试, 并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丰硕的建设成果,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世界认可, 未来时期的中国发展需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和制度, 同时浓厚的中华文化融合其中, 为构建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奠定基础。

一、文化自信是民族发展中深沉且持久的源动力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文化再一次走入国际视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 使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融合, 同时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总结精神、深化底蕴,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1]。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发展道路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获得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使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为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 文化发展更是其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一个民族的持续发展需要从文化自信中汲取养分给予其精神支撑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使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国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以树立文化自信为前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社会发展建设揭开新的篇章, 新时期进行社会发展建设, 可以在既往的发展道路中总结丰富的发展经验, 并契合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应用针对性的完善和解决策略,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不断完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受到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受到享乐主义、个人利己主义以及物欲文化的广泛侵蚀,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影响, 中华民族文化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对于民众思维意识的引导能力也逐渐削弱, 这是发展中国文化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建设亟待思考的课题, 如何发挥文化对于民众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使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肩负的重要责任, 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引导价值是文化觉醒、文化自觉的新境界, 文化自信顺势而生[2]。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血脉, 能够最大程度体现中国的精神境界, 体现中国社会特色的精神标志, 同时也是表现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直观表现。当前中国社会已经确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促进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也是党的基本任务, 不断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党领导人民的精神追求。经历几千年社会发展孕育的中国文化是优秀的、具有深厚内涵的、深沉的且极具养分的, 通过中华文化的引导力和号召力, 能够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起来, 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锻炼抵御诸多外界风险、矛盾、诱惑的意志, 通过文化自信为民族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深沉且持久的源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全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发展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取得广泛共识, 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以及文化成为其重要支撑, 在表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特点的同时, 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3]。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建设水平的关键内容, 将文化提升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构成要素的层次和地位, 能够体现党领导社会建设工作的新认知和新定位, 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制度, 也需要重视文化理论的发展,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相衔接, 不断提升中国制度建设的软实力, 是中国在政治和经济腾飞的同时, 也能够以文化的发展为荣耀, 以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为基础, 以文化的持续发展为目标。

中国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使中华民族富有中国精神, 中华文明是经久流传的历史赋予现代社会的瑰丽珍宝, 进行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需要在其深刻的内涵中不断汲取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素质的养成, 利用文化表现和展示中国精神, 同时利用中国精神不断充盈中国文化[4]。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存在必然联系, 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能够赋予社会建设者理想和信念, 并与世界文化相衔接, 不断拓展国人的重视视野, 引导民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念契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不断发展, 使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价值观念的认同, 每个人树立事业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国家自信, 在社会文化的渲染下形成价值观的统一, 在内心和灵魂中注入和体现浓郁的家国情怀, 同时在坚定不移的信念引导和精神感召下, 能够敢于肩负建设家园、建设国家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使每个人的精神作用能够充分得到调动和体现。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经历过无数苦难,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也会面临未知的挑战, 只有确定文化自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养分, 不断丰富精神、鼓舞灵魂, 还能够富有精神力量, 信心百倍的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而努力奋斗。

三、文化自信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重要使命, 同时也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路线,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则需要契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 形成全面性、稳定性以及长期性的建设格局, 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仅是政治制度建设, 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完善科学的发展体系, 使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逐渐趋向成熟, 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和国际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中国、建设中国、振兴中国是基本路线, 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不断丰盈人们的精神和灵魂, 也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关键, 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引导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念, 不断汲取人类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 使民族文化成为民族精神发展的驱动力。

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民族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 始终不渝的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将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体系作为发展根本, 融合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涵, 改变固步自封的发展状态, 避免制度僵化、路线偏离对党的事业发展、国家建设发展造成影响。中国的发展之路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增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 应用文化复兴强化民族群众的共同语言, 树立民族发展的精神追求, 建立全国人民情感链接和心灵纽带, 通过完善制度发展过程, 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应用文化自信铸就民族灵魂, 应用文化的渗透, 不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理论建设、道路建设凝结起来,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石, 以促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6]。

四、结束语

“四个自信”将具有中国文化放置于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 文化自信即包含中华民族文化, 同时又超越于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最具广泛涵盖力的, 也是文化形式最为多样、内容最为丰富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需要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 还要重视文化发展, 通过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 应用中华民族的深厚内涵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使民众能够持续提升自身生活的幸福感, 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程度, 珍惜中国文化、坚定民族文化, 树立民族的文化自信, 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国建设的发展成果, 并推动中国发展的巨轮不断向前。

摘要: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坚定“四个自信”, 文化自信被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架构中, 通过文化的精神力量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动力。本文通过对从四个自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深入探究, 从文化自信是民族发展中深沉且持久的源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全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石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中国文化, 以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入理解, 同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1] 向国华, 何其鑫.论红色文化与”四个自信”之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 (4) :18-20.

[2] 刘卫东, 林靖.构建中国特色战略文化传播体系[J].现代传播, 2018 (2) :17-21.

[3] 罗建华.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与定位[J].求实, 2017 (5) :4-12.

[4] 郭华, 王文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4) :94-99.

[5] 汪俊仁.刍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自信的提升——基于“四个自信”的视角[J].职教论坛, 2017 (29) :22-25.

[6] 卢青.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深化社会主义善治[J].江苏社会科学, 2018 (2) :96-101.

上一篇:妊娠期糖尿病择期剖宫产前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临床分析下一篇: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在隧道交通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