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想

2024-04-14

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想(共8篇)

篇1: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想

今年寒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中央一套正在直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当时我本想换个频道,谁知妈妈命令我:不许换台,这个节目非常值得一看,不信,你看下去就知道了。我只好坐下来,耐着性子看着。不知不觉中,我被《中国诗词大会》牢牢地吸引住了,接连看了好几场。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参赛选手的满腹诗书,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悄悄地爱上了中国诗词!

中国诗词是那么的博大精深,震古烁今,令人赞叹。我被其中的环节“飞花令”“超级飞花令”震撼了,比如请两位选手分别说出带“白”字的诗句,两位选手你一句,我一句,竟然说出了很多带“白”字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白日依山尽”,“绿杨阴里白沙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说出带有“春风”两个字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吹又生”,“二月春风似剪刀”……多么让人眼花缭乱,我看得目瞪口呆。

参赛选手也让我敬佩不已。他们满腹诗书,口吐莲花,沉着冷静,诗词功底可不是一般的深厚。我印象最深的是宋红日小哥哥,他只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可他实力雄厚,在最后关键时刻想出了带“草”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最终自救成功,顺利进入了下一个比赛环节,太牛了,佩服,佩服!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以前能背出的诗歌少之又少,背过的也忘记了,对诗词没有感觉,觉得枯燥无味,只是应付考试。现在我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以后,我悄悄地爱上了中国诗词,渐渐地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背诵一些飞花令中的诗句,一有空就考考我妈妈,妈妈多次被我打败了。

真的希望我有朝一日也能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成为百人团的一员,成为擂主,最后成为冠军!

篇2: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想

诗词是很丰富多彩的,古人在诗词中囊括了所有的知识。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和各种文学都能在那巧妙的字里行间找到。人的性格、外貌、心理、动作都被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在诗词里生动地体现,让人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时代,与诗人见面。

读诗词重在体会作者的意念和情绪。他们有的欢乐、有的感伤。有的沉浸在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中,有的又带着无限的豪迈奔放。读懂了这些,才能算真正读懂了一首诗。

光会背诗和知道诗意是不行的,还要了解创作背景、诗人生平和有关的知识。考题也不单只考背诗,还会考诗中的人、物体和地名。这些如果都要熟记的话,是非常难的,所以说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选手答题是有技巧的。如果人人的诗词水平都差不多,懂得答题技巧的人肯定更胜一筹。有一些选择题,即使没读过那首诗,也可以知道答案。这就靠生活经验和平时在文学方面的积累。几位评委老师总是给人一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的感觉。因为他们读很多书,尤其是古文,而且读了已经确定的、有用的知识就牢牢记住,这就是他们的过人之处。

上台答题,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足够的胆量。我看到许多选手就是因为怯场,而发挥失常。还有人因为急躁而在抢答中失误,给对方送分。这都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结果。

篇3: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想

关键词:空白,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翻译

中国古诗词以语言简洁、结构紧凑见长,有限的文字蕴含着无限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意象备受诗人的青睐。在纷繁复杂的意象中,水意象不仅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重联想意义,因而在中国古诗词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英译中国古诗词时,对水意象的传递不容忽视。然而,之前对水意象的翻译研究甚少,而且主要是基于个人经验对比译文并讨论翻译技巧,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因此,本文拟从伊瑟尔的“空白”概念探讨中国古诗词中水意象的翻译。

1“空白”概念与文学翻译

沃尔夫冈·伊瑟尔是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同其他代表人一样,伊瑟尔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受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的图式理论影响,伊瑟尔提出了“空白”概念。“空白”表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伊瑟尔吗,1978:249)。伊瑟尔认为,“每一个本文部分固有的确定性并不包含在它自身之中,这种确定性只有通过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才能存在……正是本文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意味赋予了这些本文部分”(伊瑟尔,1978:266-267)。在阅读过程中,空白激发读者与文本不断进行交流,从而促使读者主动连接各部分,填补各部分之间的空白,重构文本意义。读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味并获得审美体验。

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文学创作和接受活动。译者首先是原文的读者,需要像普通读者一样对文本进行解读。其次,译者又不同于普通的读者,他们“为再现而阅读”“为编码而解码”(Hatim&Mason:2001:224)。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译者也是译文的作者。鉴于此,将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再恰当不过。根据伊瑟尔提出的“空白”概念,“本文中的空白绝不是一种缺陷,相反它们是引起读者审美反应的基本元素。”(伊瑟尔,1971:12)因此,笔者认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文中的空白。

2 保留水意象空白的必要性

水不仅是古人生命的需求,也是古人情感的寄托。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水的千姿百态在古代诗人心中激起了复杂多样的联想,他们借水抒情,寓情于水,将丰富的情感寄于水意象。水意象的联想意义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受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诗人往往化实为虚,虚实相生,含蓄为文,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正如伊瑟尔所言,“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结果将是,当一切都被现成地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不可避免要产生厌烦”(伊瑟尔,1974:275)。因此,尽管水意象的内涵丰富多样,诗人仍然噤口不言,只是设计一个空框结构,在水意象与诗词其它部分之间留下大量空白。通过这种留白技巧刺激读者发挥想象,从而促使读者融进诗词中,领略诗词余味无穷的意境,进而自己体味水意象承载的情感内涵。既然留白手法是中国古诗词创作的重要技巧,译者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就不应将原诗词中的水意象与其它部分之间的空白随意填补,破坏原诗词中空白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

此外,在翻译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译者作为原诗词的读者,像普通读者一样根据阅读经验、审美习惯和知觉体验原诗词中的空白,并将它们填补,完成对原诗词的解读。这样,译者在翻译中或多或少总会受到自己对原诗词解读的影响。正如马萧所说:“从某种程度上讲,翻译所根据的源语文本应是创作本文与译者解读相互作用的辩证的统一”(马萧2000:48)。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尽管这首诗只有二十个字,但每个字都可以构成一个意象,意象之间充盈着大片空白。水意象出现在最后一行,并以两种形式出现:江水和雪。诗人将它们并置,省略连接词,以此设计空白,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对这行诗的理解历来阐释各异,这种差异在其译文中更加明显。试比较下面三种译文:

1)Angles alone in stream and snow.(赵甄陶译,1999:126)

2)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吴熊译,2010:238)

3)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译,2010:238)

“江”与“雪”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像赵甄陶认为的并列关系(stream and snow)还是像吴清雄认为的修饰与被修饰关系(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抑或是像许渊冲教授认为的渔翁是在江上钓雪(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从以上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在解读原诗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先在经验、审美习惯以及主观想象的影响,对原诗中空白的具体化自然也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如果译者在译文中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原诗中的空白填补,不仅会破坏诗人的留白艺术技巧,剥夺读者想象、创造的机会,而且有可能会导致误译,远远偏离原诗的意境。正如钱冠连教授所言:

译家把语用隐含变成明示,译变对了,变堵塞了读者的想象,译变一处堵塞一处,译变全部堵塞全部,结果是整个译品虽然可读但毫无趣味,这是取消了文学;译家把语用隐含变成明示,译变错了,便无异于毁灭了原来的创造,变错一处毁灭一处,变错全部毁灭了全部,要多糟有多糟(钱冠连,1997:33)。

3 保留水意象空白的翻译方法

根据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有必要在译文中保留水意象与其它部分之间的空白,再现空白在诗词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也表明保留中国古诗词中水意象的空白是可行的。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译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翻译方法保留原诗词中的空白:

3.1 照搬原诗词的结构和水意象

“照搬原诗词的结构和水意象”是指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译者按照原诗词的结构翻译,并对水意象不作任何改变,完全保留原诗词中的空白和水意象。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一些容易为译语读者理解的空白。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能够通过联系语境以及发挥想象感悟水意象与其它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自己填补空白,体味水意象的联想意义。例如刘长卿的《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一诗: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这首诗是刘长卿遭贬后触景生情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首联描写了鹦鹉洲上没有波浪,没有烟雾,水面宽阔渺然的场景。颔联点明诗人的思乡之情,奠定了该诗的情感基调。颈联和尾联继续写景,虽然诗人只描写了“夕阳”“鸟”“洞庭水”三个主要意象,没有直抒胸臆,但是由于颔联已经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两句即便像这样只是写景,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苦闷思乡之情,更不用说是如此凄凉的景象了:夕阳西下,阴冷的汉口边,飞鸟纷纷归巢,放眼望去,洞庭湖水仿佛与远方的天边连成一片。因为有前两联的铺垫,以及上句飞鸟归巢的场景描写,此处直译水意象与天际相接,保留水意象与其它意象之间的空白,读者也能将水意象的绵长与诗人的思乡之情相联系。请看译文:

At Hankou,sunset rays aslant the flight of birds,

And Dongting’s autumn waters melt into the skies.(吴钧陶译,1997:399)

译者直译原诗中的“洞庭水”意象,并照搬原诗的结构,让译语读者自己想象夕阳下飞鸟归巢,湖水与天空相连的画面,进而体会湖水的宽阔绵长特性,以及中国古代诗人借水之绵长抒发思念之悠长的手法,从而使译语读者不仅发挥想象参与到这首诗中,欣赏这首诗的画面美,而且对中国古诗词中水意象的联想意义有更深的了解。

3.2 调整原诗词的结构,突出水意象

“调整原诗词的结构,突出水意象”是指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保留原诗词中的水意象,以及水意象与原诗词中其它部分之间的空白,但为了突出水意象的特性及其引发的联想意义,并且不破坏译语读者的审美体验,对原诗词的结构进行调整。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水意象在原诗词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与诗人意欲表达的情感紧密相关,对该意象的理解关系到对整首诗词意境的体会。例如李煜所作的《相见欢》一词: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在这首词中,南唐后主李煜将人生失意的愁苦寄寓在对萧条衰败景色的描绘中,是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将词人内心抽象的情感用具体的“流水”意象表达,“流水”意象被赋予词人个人的情感色彩。为什么内心的“长恨”如东流之水?词人为什么选用水意象?词人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留下空白,激起读者的参与,并使其能动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水意象也因而变得突出。在翻译时,为了突出水意象特性的同时不破坏词人留下的空白,译者可以对这句的结构稍作调整。请看陈君朴先生的译文:

Endless is water’s eastward flow,

Endless is man’s heart-rending woe?(陈君朴,2007:191)

译者改变了原词的结构,将这一句拆分为两句,每句都以“endless”开头,突出“流水”与“恨”之间的相似处。但译者并没有直接道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把原词中的空白予以保留,期望译语读者主动参与,在上下句的对比中将二者联系起来。这样水意象在译语读者心中会更突出,水意象的特性及其带来的联想意义也更加深入人心。

3.3 增加语词,突出水意象

所谓“增加语词,突出水意象”是指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保留原诗词中的水意象以及水意象与原诗词中其它部分之间的空白,但为了突出水意象的特性及其引发的联想意义,增加一些修饰词对水意象予以强调,帮助译语读者理解诗词中水意象与其它部分之间的空白。例如温庭筠《梦江南》: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倚楼望江期待丈夫归来而又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两句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渗透着主人公的悠长的思念之情。“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两个意象都是主谓结构的词组,词人将它们并置,而没有加任何连接词,从而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斜晖”和“水”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怎样的景色?请看“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的译文:

The slanting sun sheds sympathetic ray;

The carefree river carries it away.(许渊冲译,2010:256)

许渊冲教授保留了原词中的空白,但是增加了形容词“carefree”修饰水意象,使水意象在这首词中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有助于译语语读者将流水的无情与主人公的含情脉脉进行对比,体会水意象在这首词中引发的意味和情感,从而更多的了解中国古诗词中水意象的联想意义。

3.4 加注,提供水意象的背景信息

“加注,提供水意象的背景信息”即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对一些难于被译语读者理解的空白进行加注,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一些专有名词和不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联想意义。这样做一方面保留了原诗词中的空白,另一方面由于注释不受诗词篇幅的限制,因此可以给译语读者提供必要的相关背景信息,帮助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理解和欣赏空白以及水意象丰富的联想意义。请看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这首词写一位女主人公倚楼怀人。词上片以两条河流开头,用了三个“流“字,水意象在这首词中也变的突出起来。下片直抒主人公的相思之情。那么这两条河流在这首词中有什么作用?与主人公的相思之情有什么联系?“汴水”与“泗水”之间有什么联系?“汴水”“泗水”是中国两条河流的名称,不为译语读者熟悉,因此可能阻碍译语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这种情况下,译者就需要给译语读者提供相关背景信息,帮助他们体会水意象在这首词中承载的意义。请看龚景浩教授的译文:

The River Pian1 flows,

The River Si1 flows,

They flow to the ancient ferry at Melon School.

(1.The Pian River originates in Henan.It flows into the Si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at an ancient ferry crossing.)(龚景浩,1999:5)

译者直译原词中的水意象,但采用加注的方式处理原词中“汴水”和“泗水”造成的空白以及它们之间的空白。通过注释,译者提供了“汴水”和“泗水”这两条河流的发源地、流经的大致区域以及二者的交汇地点。这样译语读者不仅对“汴水”“泗水”有更深的了解,而且也能进一步将无声无息、缓缓东流的水意象与词中主人公悠悠的愁思联系起来。

4 结束语

水意象贯穿中国古诗词创作的始终,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意象之一。然而水本是自然界中一种物质,其复杂多样的联想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诗词中才能体现出来。根据“空白”概念,正是诗词中水意象与其它部分之间的空白赋予水意象具体的联想意义。作为连接本文个部分的空白因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赋予本文各部分意义,而且能激发读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审美体验。此外由于空白允许不同时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多样解读,因而文学作品才得以经久不衰、常读常新。鉴于此,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时,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保留原诗中的空白,尽可能避免破坏空白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Hatim,Basil&Mason,Ia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Iser,Wolfgang.Indeterminacy and and the Reader's Response in Prose Fiction[M]//Miller J.Hills.Aspects of Narrativ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1:12.

[3]Iser,Wolfgang.The Implied Reader[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4]Iser,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5]龚景浩.英译中国古词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2):48.

[7]钱冠连.翻译的语用观——以《红楼梦》英译本为案例[J].现代外语,1997(1):33.

[8]吴钧陶.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9]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4: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尊敬的理查德校长,女士们。先生们:

来到向往已久的剑桥大学,非常高兴。剑桥举世闻名,培养出牛顿、达尔文、培根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我谨致以热烈祝贺!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说她古老,她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说她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明古国焕发了青春活力。

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我深深爱若的祖国 55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伤亡惨重。可是,时隔10天,当我第二次来到这里时,乡亲们已在废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园里又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时我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下了“多难兴邦”几个字。地震发生以来,我7次到汶川灾区,碰到这样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这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深深感动。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

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有100多万青年人在国外留学。我们的电视、广播、出版等新闻传媒,天天都在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收获,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她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女士们,先生们!

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我希望朋友们,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今天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有助于你们认识一个真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也有助于你们了解中国是如何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國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严重冲击。现在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合作应对、共渡难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中国政府主张第一,要首先办好各国自己的事情,不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搞以邻为壑;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在达沃斯会议上已重申,应该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这里我想谈一谈中国是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局面。面对危机,我们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

中国政府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的两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我们还大幅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措施。

二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计划。

我们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汽车、钢铁等十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我们采取经济和技术的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每一场大的危机常常伴随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我们采取这些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平衡、可持续。

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未来属于青年一代。中英关系的美好前景要靠青年去开拓。抚今追昔,我想起对中英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剑桥校友李约瑟博士。他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品格。希望更多的剑桥人关注中国,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做中英交流的友好使者。我相信,只要中英两国青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一定会谱写出中英关系的崭新篇章。

篇5:小学生看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我们知道,一句诗就是一幅画,一句诗就表达着一段情,越来越多的人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归属感。

午后,人间诗画,蓝颜知己。

有人曾问,把读书与背诗相结合,坚持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引用宋代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一诗中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意提出在梅花和雪花互相争春,谁也不肯服输的时候,这使诗人很作难,只好搁下笔来,费心加以评判。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虽清,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的幽香。

苦读训练成才人之美。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一诗中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诗意提出青年人要想成才,必须勤学苦读,博采众长。

《中国诗词大会》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独匠其运。参赛选手下至几岁小孩,上至花甲老翁,涵盖了学生,教师,各行各业的人员等。他们怀仁诗词,齐聚一堂,场面十分震撼!由此看出,他们平时对古诗词的热爱是多么深沉,苦练的背后基本功是多么的扎实!

书读圣贤,行仁义事。

在作家杨绛先生《我们仨》著作的经典语录中,有这句话:“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

中国现代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阅读让我们相遇,诗词让我们相知。夜静8点,我们相聚电视一旁共赏古人文诗的海洋,亲伴诗词的歌声,引领古典诗词文化的艺术,那一刻温暖是值得回忆倾心的。

诗歌熏陶生活,生活充满诗意。传承经典,品读圣贤,这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在新春佳节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的过程中,如此高调推出这一节目,充分体现了央视对我国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节目主持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著名学者担任点评嘉宾。央视此举,对中国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不仅是一件文明传播,又是舞台挑战的一次尝试。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是陶渊明,也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文学思想的灵魂。

昨天7日晚,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总决赛。印象最深刻的她,是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美少女武亦姝,诗词量首。1米8的身高,俊秀的外表,气质温婉却又“气场十足”。在第四场比赛中,武亦姝一人横扫全场,创下新纪录308分,成为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来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获得者!而在昨晚总决赛第一环节:她更是夺得了317分!连主持人董卿姐姐都感慨:主持了10场这是最高分!这种青春励志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深深地敬佩这位小学妹!中华诗词是我们永远学习的经典。弘扬诗词文化应从自身做起,当我们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词汇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只有学习才成为自觉的需要!

虚心学习,扎实学问,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引用诗人张籍《逢王建有赠》一诗中“新诗句成相借问,闲来议尽共寻思。终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诗意解析,凡立志成才者,应善于向师长学习,向朋友学习,向一切内行者学习,并将他们的才智变为自己的才智,以促使自己早日成才。

《题画竹》是诗人戴熙其作“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全诗以竹喻人,并喻示:只要具有虚心好学的品格与扎实学问的根底,必将有所作为,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意境深远,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学习的!是否从我们出生,认识语言 功能后,我们都在尝试学诗、读诗,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至脍炙人口的名篇,白居易著作的《长恨歌》等。至此我们应该感谢语言文字的伟大!不妨我们就做一个执着的文字爱好者,时时以汉语言之美感慰藉心灵、涵养精神。语言之美,美在精华,诗心之妙,妙在灵处。诗词文化美,一定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风华。

中华文化美,美在精华。其女不才,观看诗词大会,有感而发,其写以上此文,赋雅诗一首:

《爱诗贤词》

从言寺声韵律美,

诵读文学情感发。

言辞话语写作文,

从言司声牌曲名。

乐章琴趣合宴乐,

诗余词牌出萌芽。

中华诗词好文化,

书读贤人题为名!

篇6: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革命

有人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欣赏毛泽东的一些诗词,来了解一下毛泽东其人,来感受一下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和波澜壮阔。这里的革命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19年—1927年)

1919年—1927年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 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大革命的进行。这一 时期,毛泽东参加过中共“一大”、“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并先后担任一些重要的职务;在国民大革命中,已经开始关注农民运动,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这一 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四首,分别是《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我们主要介绍后两首。

第一首:《沁园春﹒长沙》

词中“忆往昔”的内容,是作者回忆在长沙一师求学期间,与同学们一块畅游湘江、针砭时政的情景。而词中的“怅”则引出了作者的困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结合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但关于合作后的领导权问题,这次大会并没有明确规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但从合作开始,共产党就一直受到国民党右派的排挤。这首词写作的背景就是1925年,因受国民党右派的排挤,作者回乡一面“养病”,一面组织农民运动,其间遭到湖南政府当局捕拿而潜入长沙,故地重游情景。作者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一首《菩萨蛮﹒黄鹤楼》就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夕作者凄凉的心情。

第二首:《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沉沉、莽苍苍、锁,几个字眼勾勒了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令人压抑的笔调,表达了一种苍凉的心情。结合1927年春大革命的形势,想想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

1927年春,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向共产党和革命志士举起了屠刀;而党内陈独秀仍然把持政权,右派投降主义日趋严重,大革命处于失败的前夕,所以作者心情沉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随后,汪精卫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正所谓“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路在何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声声惊雷,给布满阴霾的中国大地又送来了丝丝希望。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1937年)

1927年—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艰难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从幼稚走向成熟。同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局势也逐渐由内战走向抗日。

这时期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革命道路的坎坷,个人命运的沉浮,战争环境的艰难,战斗场面的惨烈,给了诗人更多的灵感,一 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也应运而生。存在决定意识,此时毛泽东的诗词,既有对革命斗争写实般的记载,如《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律.长征》等,又有因个人命运的沉浮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如《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等,又有对人物的讴歌赞美,如《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等。因此这一 时期也是毛泽东创作诗的高峰期。我们主要来看五首,分别是:《西江月.秋收起义》、《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第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

这次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的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工农革命军;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开始带领军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创建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毛泽东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终于使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大为恐慌。1930年—1933年,国民党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围剿”。国民党与红军之间展开了一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毛泽东对次也作了史诗般的记载。

第二首:《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这首词写得痛快淋漓。词中提到“七百里驱十五日”,反映了红军作战的主要方式是以运动战为主。在共产党领导的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前三次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胜利。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被剥夺了中央苏区军队的领导权,“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周恩来、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仍然执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第四次“反围剿”也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是在博古、李德的领导下,执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这也是红军长征的原因。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但一曲《忆秦娥娄山关》则又如柳暗花明,作者心情豁然开朗。

第三首:《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晨月、凄鸣的寒雁,哽咽的军号,细碎的马蹄声,把人引如悲壮萧杀的境地。而“从头越”,三字则陡露了作者瘦虎雄心之威,死地后生之勇。何为如铁雄关,今也要从头越过。想一想: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豪迈?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历史重又选择了毛泽东。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所以毛泽东的心情是豪迈的,遵义会议也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冲破敌人的包围圈;又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于是,我们又听见了诗人的吟哦。

第四首:《七律.长征》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军长征的路线。长征是什么?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也开始了”。1936年2月,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东征时,到达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时,适逢大雪。皑皑白雪把个西北高原盖得严严实实,这又激起了素爱白雪的毛泽东的无限诗兴。一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便在陕北小小的窑洞里诞生了。

第五首:《沁园春.雪》

平生爱雪,正好置身于雪的世界,凭着雄奇的构思,给我们描绘了半个中国的雪色:内外茫茫的长城,顿失滔滔的大河,如银蛇逶迤的山群,似蜡像驱驰的高原;忽而又想到了红日照耀雪国的妖娆壮美。长征中牺牲的许多战士的身影一浮现出来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壮烈情怀化为意欲超出历代有为政治家的具体图像。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但真正让世人领略到毛泽东风骚独步的事发生在1945年的重庆。是啊,没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没有博古通今的文化积淀,怎能写出如此大气的诗篇?词中提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写于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1958年,毛泽东在自注中提到,“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是啊,在毛泽东眼里,只有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方才造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来看第三篇“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三)民族阵线,救国良方﹙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全民族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斗争中得以巩固和扩大直至战争完全胜利。除了《四言.祭黄陵》和《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毛泽东很少写诗。但在这个时期,他理论方面的著作却很多,如《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这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来看第四篇《天翻地覆慷而慨》。

﹙四﹚天翻地覆慷而慨﹙1945年8月—1949年10月﹚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时期毛泽东的诗主要有三首:《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两首描述的是作者离开延安后转战陕北时战斗的场面或战后的感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渡江战役后。诗中提到“不可沽名学霸王”,“霸王”指的是项羽。项羽先胜后败的严重教训,使得这位政治家诗人能够遇喜不亢,临胜不骄,不去怜悯毒蛇一 样的恶人,而择取彻底消灭顽敌,一统中国的历史必由之路。

(五)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956年)

1949年—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了决定性胜利。这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五律.看山》、《七律.莫干山》、《七绝.五云山》、《水调歌头.游泳》。我们主要来看《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一 阕《水调歌头.游泳》,道出了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奥秘。毛泽东说这首词是赞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词中提到“一桥飞架南北”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它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5年9月开始修建,1957年10月建成通车。词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指的是三峡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论证,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由当时正成为现实的“一桥飞架南北”,而憧憬“高峡出平湖”,不正是毛泽东勃勃雄心的诗化吗?正象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所预言的“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历史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历史最终证明了这一点。

篇7:诗词大会感想

作为一名文学院的学生,自然是很高兴看到这样的节目,不仅仅是节目本身很精彩,同样是因为节目背后的意义。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从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到享誉世界的唐诗宋词,再到近现代诗词。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节目火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仍有不死的‘诗心’。”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诗歌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中国诗词大会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崇。同时也引发大家思考,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该如何传承发展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而我觉得,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举办的初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节奏如此之快的生活中,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放慢节奏,一杯香茗,一卷诗书?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走进古代诗人的内心世界,寻求内心的平静呢?而中国诗词大会证明了传统诗词在当下依然有活力,它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中国古典诗词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集合,而诗词大会让我们看到了古典诗词的思想之美、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无可限量的审美潜力,你有多少情感要表达,有多少思想要表现,我们的语言文字就有多少美学潜质供你发掘,这就是诗词经典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中国古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体现着古代人的意志、情感和趣味。通过古典诗歌,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一些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思想情境,并基于此而进一步了解古代的社会与生活。

篇8: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想

根据互文性理论, 绝对单一的文本是不存在的。从诗句和诗中意象等因素中可以看到, 中国古诗词本身就存在着丰富的互文性。而现代译者要做的是将诗歌中原本存在的互文性作出透彻深入的理解, 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以目标语再现文本。这一过程往往对译者的知识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为他不仅要熟悉源语言的文化以感知并理解诗词中的语境和互文性因素, 与此同时也要对目标语言及其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进而才能在目标文本中呈现原文本中的互文关系。

1.1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 (Intertexuality) 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 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的《符号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一面世便受到各国学者的青睐。自从互文性理论的引入, 翻译研究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

虽然多年以来很多文理学家对“互文性”这一概念的内涵作出新的阐述, 这一术语的本质含义仍然如其提出者所说的:文本既是文本自身, 同时又是自身的他者。互文性阐释的是文本与文本间存在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很多时候是必然的。这一理论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 它关注的是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 (秦文华, 2006) 。互文性是普遍存在的。

1.2 中国古诗词本身蕴含互文性

诗歌是一种的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的文体, 这就决定了互文性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亦是如此。古诗词中不同的意象同时体现着诗人的主观情志和周围客观事物, 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邢怡, 2009) 。以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为例, 诗人借用东风、春蚕、蜡烛、青鸟等诸多意象抒发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坚贞不渝爱情的追求;再以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词中的明月、青天、宫阙、琼楼玉宇、月之阴晴圆缺等等的意象, 都被诗人借用以抒发其消极避世、对现实产生强烈的不满, 同时又表达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T·S·艾略特曾经说过, “稚嫩的诗人依样画葫, 成熟的诗人偷梁换柱” (王海艳, 2009) 。“明借暗偷”的行为普遍存在诗歌形式的文本创作当中。中国古诗词特殊的形式和简洁精练的语言决定了其必须要用含蓄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情感, “借用”在这一过程中便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特殊的文本生产方式赋予了古诗词浓郁的互文性文化色彩。

2 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古诗词的翻译

译者同时担任着读者、阐释者和创作者三重角色。中国古诗词的翻译者对原文本的参透和阐释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古诗词是一种由极为精练而含蓄的语言形成的文本, 很多时候甚至本语族读者也无法深入理解其含义, 而一旦译者对诗词中的互文性文化理解得不够透彻, 目标文本便有可能产生种种误译、漏译。高明的译者和普通的译者的真正区别在于前者能更深刻地进行互文翻译 (张玲, 2008) 。诗与诗之间的互文性甚至同一首诗内语句之间的互文性都需要译者的深入认识。

现以李白的千古绝唱《静夜思》的为例, 探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运用到的互文性理论。原诗如下:

静夜思

牀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本诗作者此时是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秋月分外光明, 却又清冷而孤独。在这明月如霜的秋夜, 夜深人静, 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下面是本诗的两个英译本:

译本一:

A Tranquil Night

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译)

译本二:

Thoughts in a Tranquil Night

A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So bright, so cold, so frail,

That for a space it gleams

Like hoarfrost on the margin of my dreams.

The splendid moon I see:

Then droop my head,

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My father land, of thee!

(L.Cranmer-Byng译)

月亮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的意象之一, 与或多或少或浓或淡的愁情思绪相连。自古以来, 在我国诗词歌赋中用月以表达作者的相思之苦, 思乡之情甚至人生感悟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如“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等诗句中的“月”无一不被赋予浓郁的凄美、寂寞、思念和孤独的离愁色彩。由此可见, 在中国传统文学内涵里, “月”不失为一个具有强互文性的意象, 营造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意境。而本文所提到的《静夜诗》中的月光亦不例外, 用以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转而观之,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里, 月亮的形象很多时候却是轻松、积极、活泼、亲切的。在Bob Tucker的《My Friend, The Moon》中, “It's moonbeams seem to light the breeze./And colors dance as cool winds blow./As it paints for us its famous glow”, 月亮是一个淘气、活泼、可爱、贪玩的小孩子形象;在Carl Sandburg的《Sky Poetry》有着很多对月亮的描写, 如“White Moon comes in on a baby face./The shafts across her bed are flimmering”, 月光如同温婉优雅的母亲一般抚摸着婴儿的脸。不难看到, 这些诗句中描写到的月亮形象时而温和柔雅, 时而活泼开朗, 总的来说都非常的生活化, 就像身边一位亲切体贴的朋友。

以上两个英译本都把月光这一个词直译了。月亮可以说是《静夜思》的主线, 诗人抬头望明月低头见如霜的月光继而思念家乡, 月亮在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主要情感, 而这样一来很难再作出改动。两个译本有所不同的是, 译本一更忠于原文, 把全诗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甚至在字数上看也与原诗相去不远;而译本二的译者考虑到对于“月”这一意象在中西方文化里有着不同的感知, 便增加了一些语句进一步阐释诗人当时的感受与心情。如“so cold, so frail”是原诗没有出现的语句, 增加在译本中以解决中西意象传递的困难。

3 结束语

诗词歌赋的语言从来不如白话文简明易懂, 翻译更难上加难, 而把互文性理论引入到古诗词的翻译中去无疑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创造了一个新的视角。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翻译离不开对文本的阐释 (秦文华, 2006) 。古诗文中隐藏着深邃的文化特色, 译者对此要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作出阐释。互文性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 使原文本的作者、读者和目标语文本的作者 (即译者) 、读者得以进行文化互动。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 R.de and Dressler, W.Introduction to Textlin guistics[M].London:Longman, 1981.

[2]T.Bell, Roger.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陈君朴.汉英对照唐诗绝句150首[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4]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界, 1996, 1.

[5]胡伟.论唐诗英译的意美[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7

[5]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6]王琦.李太白全集 (上, 下) [M].上海:中华书局, 1977.

[7]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8]殷企平.谈“互文性”[J].外国文学评论, 1994.

上一篇:矛盾分析法分析医患关系下一篇:2015年度办公用房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