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整体观指导生活护理

2022-09-11

中医学认为,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居处环境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条件, 可使病人心情愉悦, 促进早日康复。

1 病室整洁

“先要洒扫患房洁净”、“冬宜温床暖室, 夏宜净几明窗”这是古代医家对病人居住条件的基本要求。病室的陈设应简单实用, 易于搬动。病室定期打扫, 室内湿式擦洗。患者床单位保持清洁、整洁、干燥。病人便器清洗后放在指定位置。厕所要无臭味, 便池无积垢, 污物间及水池内外要经常刷洗。病区外环境也应经常打扫, 保持清洁。病室内外的清洁卫生, 对病人的身心康复至关重要。

2 空气清新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也是非常重要的。室内空气混浊, 会使人感到头晕、疲倦。因此, 病室内严禁吸烟, 同时要注意通风。夏季天气炎热, 应经常打开窗子通风换气, 其它季节可视情况而定, 每天至少1~2次。冬季气候寒冷, 只能打开小气窗, 时间不宜过长, 切勿使空气对流。通风前要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 防止病人因受凉而感冒。对于表证患者不要因室内通风而使之感到不适, 但也要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天气暖和时, 要鼓励轻患于清晨、黄昏或饭后到户外散步, 呼吸新鲜空气, 这有利于病体的康复。

3 居处安静

人的精神情志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安静的环境会使人心情愉快。“于患人左右, 止息烦杂, 切记打触器物, 诸恶音声, 争辩是非, 咒骂斗殴。”可见古代医家很重视环境的安静。因此, 护理人员也要重视并保证病室内及周围环境的安静, 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窗轻、操作动作轻。严禁在病区内大声喧哗, 还要经常向病人和探视人员宣传医院的规章制度, 消除一切影响病人休息的噪声。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从而精神振作, 食欲增加,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4 温度适宜

在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的同时, 还要调节病室的温度。适宜的室温可使病人感到轻松、舒适、安宁, 并能降低身体消耗, 利于疾病的康复[1]。室内温度一般以18~24℃为宜, 过高会使病人感觉炎热不适, 过低会使病人感觉寒冷。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还要辩证地调节病室的温度:老年人及阳虚阴盛之体多畏寒, 室温宜偏高;年轻人及阴虚阳盛之体多恶热, 室温宜稍低;外感风寒者, 多恶风寒, 要注意保温, 室温宜偏高;里热亢盛者, 但热不寒, 要注意通风, 室温宜偏低。另外, 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很大, 来调节病室的温度。若夏季或室温偏高时可开窗通风或用空调调节, 但需注意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在病人身上。或在室内洒水或放置冰块以降温, 但要避免床铺受潮。冬季或室温偏低, 要注意关闭门窗, 并增加衣被来调节。北方冬季寒风凛冽, 病室窗户应封好, 仅留有气窗通风, 以免近窗处的患者感受风寒。

5 湿度适宜

室内空气湿度也应适当调节。一般室内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湿度过高, 汗液蒸发受阻, 病人会感觉胸中满闷, 困倦、乏力。特别是风寒湿痹、脾虚湿盛的病人, 往往会加重病情[2]。湿度过低, 病人会感到口鼻干燥, 咽喉不适。火热亢盛者更觉口渴引饮。阴虚肺热者常常会诱发鼻衄、呛咳。若湿度过高可开窗通风。湿度过低可在室内洒水或用湿拖布擦地。北方冬季可在暖气上放湿毛巾以提高湿度。

6 光线适宜

“太明即下帘, 以和其内映, 太暗则卷帘, 以通其外耀。内以安心, 外以养目, 心目俱安, 则身安矣”。说明光线的调节对病人很重要。病人睡时应拉上窗帘, 使光线稍暗, 以保证休息。晚间病室灯光宜柔和, 不应过亮。病人就寝时应熄大灯、开地灯, 便于医护人员巡视病房。抢救室为便于观察和治疗, 最好设置壁灯。对重症眼病、急性热病以及阴虚阳亢的患者, 室内光线可稍暗。阳虚、阴寒内盛者, 光线宜充足。破伤风、痉证以及癫痫患者, 应避免强光刺激而致抽搐发作, 可用窗帘遮挡光线。在安排病室时应尽量考虑患者对光线的不同要求。

7 色彩适宜

色彩对人的情绪、行为及健康有一定影响:绿色使人感到安静;浅蓝色使人心胸开阔;奶油色使人产生柔和宁静感[2]。病室墙壁及床单位建议不用纯白色, 用淡绿、浅黄、淡蓝等色彩进行调节, 使病人心情愉悦, 利于康复。

8 严格消毒

病区内要定期消毒。病人出院后, 擦洗床头柜, 整理病人用过的一切物品, 进行消毒, 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备。对于瘟疫痨瘵要注意食具、衣物及病室空气的严格消毒, 或采用隔离治疗的方法, 以免传染给他人。并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总之, 病人的生活护理要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 对病人进行辩证施护, 为病人提供适宜的休养氛围, 促进疾病康复。

摘要:从病室的温湿度、室内光线、色彩等方面辩证地调整病区的内外环境。探讨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为病人提供利于疾病康复的休养环境。适宜的环境有利于疾病康复。

关键词:环境,病室,中医,康复

参考文献

[1] 付艳涛.实用中西医护理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9:10.

[2] 张培生.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38.

上一篇:当代艺术浅析下一篇:基于工匠精神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