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体护理骨折患者论文

2022-04-26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的应用。方法:对15例骨科患者应用中医舒适护理评价其效果。结果:15例患者生理、心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回访满意率达99。结论:中医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医整体护理骨折患者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整体护理骨折患者论文 篇1:

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论提高病人满意度

【摘 要】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变化。 方法:对116位骨伤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结果:实验组58位患者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度94.8%明显大于对照组86.1%。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护患关系,树立护理人员良好形象,创造良好诊疗氛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都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2013年,我院在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过程中积极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把病人满意度、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骨伤科2013年1月~9月住院患者116例,其中女性48例,男性68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18~75岁,平均年龄为43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58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58例,比较两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

1.2 措施

1.2.1 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与级别护理内容在病区走廊公示,查患者三短、六洁是否落实,保持病区环境清洁舒适,细化了基础护理流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1.2.2 认真开展晨间护理 通过晨间护理了解患者的病情、饮食、睡眠、心理、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交待注意事项,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病人,卧床病人增加巡視次数,及时发现医疗隐患,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2.3 做好健康宣教 利用健康教育小黑板作为宣教平台,同时利用晨间护理查房和巡视病房间隙做好各项专科护理和症状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宣教,手术前后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出入院的健康指导等。

1.2.4 改善服务态度 责任护士应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熟悉患者观察重点、一般资料、主要诊断、病情、治疗措施、饮食、护理措施、阳性检查结果等;患者知晓责任护士并对护理服务做出评价,护士根据患者反馈改进护理措施,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1.2.5 专科护理落到实处 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协助其保持患肢功能位,观察伤肢的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协助卧床患者及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更换体位、洗漱;查看患者术后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量,及时更换各种引流袋并妥善固定,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

2 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服务质量及护理安全得到保障,通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增强了责任心,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果见表1:

3 讨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调动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护理服务的热情,加强了护患沟通,纠正了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使基础护理得到落实,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更人性化的护理,同时,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将患者的需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强化了服务意识,减少了医疗隐患,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医疗安全、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4 小结

优质护理服务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个体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护士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更加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邵朝霞

中医整体护理骨折患者论文 篇2:

中医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的应用。方法:对15例骨科患者应用中医舒适护理评价其效果。结果:15例患者生理、心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回访满意率达99。结论:中医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中医舒适护理骨科患者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中医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对骨科患者进行中医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临床资料

9年月~1年月对15例骨科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方法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6~78岁。11年月~1年月对15例骨科患者进行中医舒适护理其中男9例女57例。包括颅骨骨折8例石膏固定例股骨骨髁牵引1例下肢皮肤牵引例颈椎手术1例其他例(膝骨性关节炎19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股骨头坏死8例骨髓炎5例)。

中医舒适护理方法

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与环境:保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光线温湿度适宜尽可能降低一切噪音白天防止光线照射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病室温度18~℃湿度5~6早晚各开窗通风分钟。被服清洁干燥床铺保持平整无渣屑被服常规每周更换1~次污染时随时更换。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患者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对车祸、高空坠落、打架斗殴、群体伤等外伤者与伤员沟通取得信任和合作后迅速完成伤员的清洁护理。护理和治疗措施集中完成确保伤员安静修养。打破常规病房设置以家庭或亲属为单位。

调畅情志法:①清净养神法:为其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提醒患者保持清净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使其少思少虑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②顺情解郁法:对于这类悲郁情绪的患者不要压抑其感情首先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顺应其意志和情绪满足其身心需要。应理解患者的悲郁和愤怒不可与其相争患者大多因病生愤发脾气是对自己患病感到不满而非针对护理人员。其次应引导其向医护人员或家属哭诉倾泄苦衷借此使其悲郁之情得以发泄而舒展使气调而有益疾病。解除其悲郁情绪后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③移情易性法:移情易性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转移于他处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患者不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或改变患者的内心虑恋的指向性使其从某种情感转移于另外的人或物上等等。通过学习、交谈活动扫除患者因心的杂念;或改变其错误的认识与情绪;或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思想情操等。古文中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护士应鼓励住院患者多看看书听听广播、音乐与家属朋友谈心用良好的情绪去抑制不良的情绪起到调神去疾的作用。

保持舒适的体位:卧床时健侧卧位或平卧位用软枕抬高患肢;站立时用前臂吊带屈肘位吊起患肢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治疗性中医护理:①皮肤刺激法:如冷敷可减轻炎性水肿但注意在不影响患肢血运的情况下使用;热敷可减轻肌肉痉挛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输液部位肿胀用土豆片貼敷可迅速消肿;压疮创面用蛋壳内膜貼敷能很快恢复。②中医护理操作疗法:长期卧床患者腰背部酸痛者可用拔火罐、按摩、中药涂擦等疗法活血化瘀缓解症状;肿胀疼痛患者可用中药硬膏贴敷疗法、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以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减轻症状;对一些骨折后关节屈伸不利、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类骨质增生疾病用中药熏洗、艾灸可达到疏通奏理、通畅气血、清热解毒、驱风祛湿的功效;长期卧床便秘者用生大黄粉贴敷也起到一定效果。

辨证施膳:①骨折初期(气滞血瘀):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为主常用田七瘦肉汤、鱼片汤、金针木耳汤等。②骨折中期(气血不和):饮食宜补气和血、接骨续筋之品如续断猪脚筋汤、桂圆红枣鹌鹑汤、北芪乌鸡汤等。③骨折后期(肝肾亏虚):饮食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品如杜仲、枸杞子煲乌鸡、兔肉等鹿筋花生汤、冬虫草炖瘦肉、杜仲牛膝猪骨汤。④其他慢性等骨病患者: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护如肾阳虚者多食温补之品如羊肉、猪肉、桂圆等;肝肾阳虚者多食清补之品如山药、鸭肉、牛肉、百合、枸杞等;一般患者可食胡桃、瘦肉、骨头汤、黑芝麻等补肝肾强筋骨的食物。

结果

本组15例骨科患者运用中医舒适护理方式在心理和生理均有明显改善满意率达99护理纠纷下降为。

讨论

实践证明把中医舒适护理运用骨科患者的护理是一种积极、可行的选择。中医舒适护理是主动的服务过程可使患者积极参与反之也促进了中医护理水平的发展它顺应了整体护理的趋势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作者:蔡艳丽等

中医整体护理骨折患者论文 篇3:

护理评分制度对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摘  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护理评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模式组和护理评分制度组(护理评分制度联合常规护理模式),每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实施状况、护理评价、血糖水平、体质指数、骨密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风险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护理分工、工作履行、责任落实、风险处理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病房管理、护理沟通、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体质指数均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骨密度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评分制度,更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护理实施状况、护理评价,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高血糖,改善患者骨密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评分制度;护理效果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为病理生理学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胰岛素只是治疗手段之一,其他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方法也常被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对日常血糖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还需要接受长期药物治疗[2]。骨质疏松的发病受到内分泌紊乱等因素的直接影响,老年人极易在糖尿病的作用下发生骨质疏松,进而影响患者多项身体机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3]。因此,临床很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了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评分制度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模式组和护理评分制度组(护理评分制度联合常规护理模式),每组60例。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32±10.47)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65±1.45)年。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86±10.24)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68±1.4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②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4];③成年患者,年龄在60岁(含)以上。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有精神障碍。

1.2  方法

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包括严密监测并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给患者,将糖尿病治疗与护理的基本方法讲解给患者,将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对患者进行指导以使患者能正确服用相关药物等。

对护理评分制度组实施护理评分制度联合常规护理模式,共四步。

第一步,构建护理评分体系。构建评分体系具有系统性,需要以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疾病的核心护理内容为中心,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代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构建护理评分体系。

第二步,完善护理评分标准。构建护理评分制度后,将科学的评分标准制定出来,审核评价指标、细则、内容、目录等,以使评分制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得到有效保证。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审核初步拟定的护理评分制度,通过多轮函询采用匿名方式征求专家意见,汇总、整理、归纳专家对护理评分制度的每一轮反馈资料、数据、信息,依据专家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将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结论获取过来,对护理评分标准进行完善。

第三步,丰富护理评分内容。在构建护理评分制度后,在既定的评分项目之下对评价内容进行细化。以护理风险评估为例,一方面从概念评估角度,另一方面从风险预警、后期处理等角度,多角度评价其细节;以个性化护理评分为例,在评价过程中一方面从个性化护理开展情况角度,另一方面从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其可行性、针对性、患者满意度、认可度角度,从多角度评价其最终实施效果。

第四步,实施护理评分制度。构建护理评分制度后,护士长组织并监督全面落实实施护理评分制度,在评价过程中对护理人员在对照阶段、研究阶段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进行评分:风险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情况,6项各10分。综合评价护理人员在实施阶段的护理实施状况:护理分工、工作履行、责任落实、风险处理,4项各10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评价:病房管理、护理沟通、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积极性,5项各20分[5]。

1.4  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包括风险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6项。②护理实施状况。包括护理分工、工作履行、责任落实、风险处理4项。③护理评价。包括病房管理、护理沟通、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积极性5项。④血糖水平。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的标准数值均为3.9~6.1 mmol/L。⑤体质指数、骨密度。体质指数的标准数值为18.5~23.9 kg/m2;骨密度的标准数值为-1~1 g/cm2。⑥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高渗性高血糖+糖尿病肾病)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风险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实施状况比较

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护理分工、工作履行、责任落实、风险处理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评价比较

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病房管理、护理沟通、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糖(空腹、餐后2 h)水平、体质指数、骨密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体质指数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胰岛细胞是能够分泌胰岛素的,但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量不足或者其他的器官(比如肝脏、骨骼肌)或组织(比如脂肪)对于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胰岛素不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胰岛素抵抗,这种类型的糖尿病被称为2型糖尿病[6]。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易发生骨质疏松,且有研究表明[7],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如果没有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的血糖,一方面会促进患者骨质脱钙程度的加重,另一方面还会促进肾脏等其他器官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8]。因此,临床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者恢复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还应该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将服务支持提供给患者,从而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9]。有研究表明[10-12],在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评分制度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风险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护理分工、工作履行、责任落实、风险处理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病房管理、护理沟通、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体质指数均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P<0.05),骨密度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评分制度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护理评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实施状况、护理评价及护理满意度[13],并有效控制患者体质量,提升患者骨密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为常规护理模式以医嘱与任务为中心,无法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14],而护理评分制度以各种评分量表评定临床护理,对工作量进行统计与计算,对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进行分析,从而规范护理工作,将可靠依据提供给人力资源配置、护理管理,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评分制度则以护患关系、护理连续性、整体性为中心,能够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15]。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护理评分制度的应用效果好,更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护理实施状况、护理评价,改善患者血糖、骨密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 4-67.

[2]邢丽霞. 护理评分制度在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918-921.

[3]徐研文,纪小静. 护理评分制度对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2):888-889.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4):304-315.

[5]李双辉. 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合作模式对妊娠糖尿病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9,17(17):2110-2112.

[6]汪晓凤,王伟群,李蕊,等. 糖尿病联络护士院内培训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2):154-156.

[7]郭善萍,段功香,陈长蓉,等.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3):381-386.

[8]马盼盼.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综合护理[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2):105-106.

[9]孟宏音,张丰姣,李静. 强化互动教育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知识水平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7):983-987.

[10]张亚辉,闫晓丽,魏秀敏,等. 基于流行病学分析的优化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21, 43(7):1103-1107.

[11]梁瑞杰,田燕华,姚佳慧,等.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及认知现状[J]. 上海护理,2021,21(8):29-33.

[12]郭玉珠,黄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5):2241-2244.

[13]华诚峰,潘佩婵,利结芳,等. 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20, 26(3):40-43.

[14]吴晨葳. 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2):159-161.

[15]林玲英,邱阿玲.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9,41(10):1573-1576.

作者:李家瑶

上一篇:高校分级聘用专业技术论文下一篇:企业设备维修班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