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高等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09-10

跨境教育指的是学生、教师、教育项目或教育机构跨越国家的司法边境实施或接受教育这种情形[1]。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目前高等教育还是一种稀缺资源, 因而, 一方面有许多学生拥出国门, 去接受西方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 基于文化交流和创造利润等多种动机,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也纷纷与国内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开办了合作教育项目, 甚至在我国境内设立了办学机构。鉴于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跨境高等教育项目, 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化, 教育资源多样化, 有助于促进教育国际化, 因此, 在我国境内跨境教育发展迅速, 项目数量日趋曾多, 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跨境高等教育背景。

近年来, 随着各国跨境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一些教育输出国政府出于维护其国际声誉以及教育制度与学历资格制度的声誉, 建立了各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对于本国教育机构在境外开设的高等教育项目实施质量评估或审核。而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审核主要涉及的方面是教师资质、教材质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设备水平与学生能力与素质水平等。由于跨境高等教育项目的优质教育需要依托国外教师与本土教师的共同执教才能得以实现, 两国教师的教育资质与教学水平就成为项目评估与审核的重点。此外, 作为教育输入国, 我国政府为了确保支付高额学费参加跨国高等教育项目的学生能够确实享受到物有所值的高等教育, 对于国内所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都实施了一些不定期的检查与评估。其中教师的资质与教学效果仍然是一个主要检查项目。由此可以说, 除了必要的管理机制以外, 教师是教育项目的重大决定因素。一个跨境高等教育项目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参加该项目的教师的教学素质与教学水平的高低。

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都有国外的跨境教育项目。但是,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生事物, 这些项目的运作与管理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 就教学方面而言, 在师资的配备上往往没有长远的打算。这就导致了跨境教育项目的师资不够稳定, 教师本身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不甚明确, 从而, 使得许多高校的跨境教育项目中的教师资质不能得到保障, 教学水平也相应地不能保持稳定。因此, 为了确保跨境教育项目的高水平质量, 为了维护项目举办学校的学术声誉, 为了保障项目学生的利益, 所有参与跨境教育项目的教师必须接受跨境教育这一新兴的教育模式对教师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挑战。

1 跨境教育项目教师必须加快专业发展的步伐

首先,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来看。有专家认为:“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经历。已经踏上教育教学岗位的教师虽然经历了职业培训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人员, 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成熟只是相对的, 而发展则是绝对的。”[2]在跨境教育背景下, 许多教学因素都与常规不尽相同。比如, 教学材料由外方学校提供, 它是外语的, 内容也比较新;教学模式由外方学校设计, 格局有变化;外方的教师持有一些不同的教学理念, 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教学风格, 这些都值得中方教师认真观察与研究乃至于学习。

其次,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来看, 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是多层面的、多领域的, 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 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 “应该能够信守教育理想, 愿意献身教育事业, 愿意以学生利益为前提;能自觉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 参与专业决策, 负起专业责任;行为表现有弹性,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能力。”[3]

最后, 从跨境教育项目的性质及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来看。“自从W T O组织肯定了教育成为一个服务领域的“可贸易性”以来, 当今世界的“跨境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着“服务贸易”的性质。服务贸易中普遍存在的服务质量、服务诚信以及学生是否获得物有所值的服务等消费者权益问题, 也随之而来。”[4]跨境教育项目的高收费必须辅之以高质量的教育质量, 才能保护学生的利益。从目前来看, 上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政府、到高等院校、高校学者和学生及家长都十分关注跨境教育的质量问题, 各种形式的质量保障活动也频频展开, 其中, 对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及对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评价总是被列为活动的重点。因此, 跨境教育教师需要加速其专业发展, 这已成必然。

2 跨境教育项目教师发展的趋势

事实上, 跨境教育项目的课程教学, 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除了一般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与素质外, 跨境教育项目教师在全球性视野、双语教学能力、复合型专业能力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四个方面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

2.1 具有国际视野

当前, 我们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形势, 因而教育也要全球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活力的人才。”[4]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 必须了解国际经济, 了解国际社会。而高校教师必须要走出国门, 加强国际交流, 了解各国高校的专业优势与传统文化优势, 要适应国际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要突破观念和文化的差异和障碍, 培养国际教育观念, 具备国际视野, 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的人才, 才能培养出跨国公司的经营人才、国际谈判人才、驻外服务人员和接入国际组织的人才。”[4]

对于一个参与跨境教育项目的教师来说, 具有国际视野更是十分重要的。跨境教育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

在跨境教育项目中, 通常会提供许多在课程内容上趋向于国际化的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5]跨境教育项目往往是来自于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教育项目, 其教育内容比较新, 教学手段也比较先进, 教学管理手段也比较科学, 作为项目合作院校的教师, 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与视野, 从而能够积极面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挑战, 积极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 积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补充先进的、鲜活的教学内容、积极探讨符合跨境教育特征的教学方法, 积极从事教育研究, 推进教学改革。

同时,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 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 树立向全球服务, 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 了解外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 同时也特别要注意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培养开阔的知识视野, 增强全球化意识, 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 为学生在外方教师授课情形下, 能够尽快适应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习惯, 理解外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意图, 提高学习效率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 只有一个具备了国际视野的教师, 才有可能理解先进的课程理念与结构, 才有可能产生研究课程的兴趣, 才能产生参与课程改革的愿望及动力, 才会积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才能确保课程的完成与培养方案的有效执行, 才能够确保项目培养出来的是真正符合国际化教育标准的人才。

2.2 具有双语教学能力

由于跨境教育项目总是涉及到两国合作院校的课程、两国教师授课以及两国的学历文凭,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利用外语教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方式。而这也正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所青睐的教学特色, 也是他们选择参加跨境教育项目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跨境教育项目的初期课程都是与外语强化有关。除了纯粹的外语课以外, 一些基本的理论课也需要用双语讲授, 这一方面是因为外方院校往往会为项目提供原版教材并制定了教学计划、推荐或规定了教学内容。出于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学内容的目的, 中方学校通常也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原版教材并要求教师实施英汉双语教学;另一方面, 参加跨境教育项目的学生, 无论愿意与否, 最终都要投入到浸泡式的全外语授课模式中去, 他们需要较早地接受更多的语言实战训练, 需要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以及相关的外语专业词汇, 更何况有些学生对于这些外语教学模式期望甚高, 希望通过这种教学的训练, 将来能够顺利出国留学深造。因此, 双语教学在跨境教育项目中的作用是很实际的, 要求也是很高的。作为跨境教育项目的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加强外语学习, 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 能够用适量的外语进行授课, 培养学生的外语交流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外语阅读与写作水平, 帮助学生构建外语基本词库, 为学生日后接受全外语教学降低难度, 为学生最终成为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

2.3 具有复合型专业能力

由于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 技术集成, 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界, 如何培养高级复合性创新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一些跨境高等教育项目就是这方面探索的尝试。这些项目开设的都是培养国内紧缺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而应用性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占了较大的比重。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个目标, 参加跨境高等教育项目的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好的复合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个方面。复合型专业能力体现在知识结构上, 是具有跨学科特点;在教学方法上, 是能够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以外语教师为例, 在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教学技能之外, 通晓一些其它专业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跨境教育项目的学生, 在初级学习阶段, 往往有相当多的课程是外语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训练。作为项目的外语教师, 应该是具有复合型专业的能力的人才, 也就是说, 除了语言知识以外, 应该具有基本的其它某个专业的知识, 比如, 经济管理、国际商务、旅游、或法律等。这是因为, 跨境教育项目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外语学习目的与使用导向, 他们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多快好省, 学习内容要简单实用, 并且与后来的学习内容结合的越紧密越好, 因此, 除了外语知识与技能的强化训练之外, 外语学习的内容与其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跨专业的知识是无限的, 但作为教基础课的外语教师, 能够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这就为跨境教育项目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2.4 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由于跨境教育项目是以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为宗旨的教育模式, 属于特别教育资源, 是高收费教育项目, 因此, 其教学设备往往配置的比较先进。在教学中, 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是教师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绝佳平台, 它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加多样;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学习的方式更加自主、学习的范围更加开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教师更加具有互动性;但是如何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对项目教师来说, 也是一个挑战。

首先教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 能够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运用音像技术设备,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互联网通讯设备, 从而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只重视知识的传播, 不重视学生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和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落后状态。教师要明白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必须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即:学生的作用, 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建造学生可以参与的教学环境。教育技术的使用要重视发展性教学, 不仅是要传授知识, 更应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 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真正做到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实现四个转变: (1) 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2) 实现学生学习的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构建的主体地位; (3) 实现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的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4) 实现教学过程的转变: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总而言之, 目前我国境内的跨境高等教育项目是我国政府为实现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丰富国内教育供给模式而引进的境外具有相对优势的教育资源, 为了使这些资源能够真正起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真正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接受者带来一些优质的服务, 作为项目的实施者, 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的项目教师都必须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下, 早日具备国际视野, 具备较为全面的教育素质与较高水平的复合型教学能力, 才能确保跨境教育项目的成功, 才能维护中外双方办学机构的良好声誉, 才能确保我国学生在跨境教育项目中学习权益与经济利益不会受到伤害, 才能真正实现引进和学习境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 促进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的目标。

摘要:在以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促进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为宗旨的跨境教育项目中, 教育的质量受到政府、教育机构和学生与家长等各方面空前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跨境教育项目的教师的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发展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提出:为保障中外双方办学机构的良好声誉, 为保障项目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及其学习权益与经济利益, 项目教师必须增强国际意识, 开拓国际视野、掌握良好的双语教学能力, 掌握基本的跨专业知识, 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真正符合国际化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跨境高等教育,国际教育视野

参考文献

[1] OECD (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rade inHigher Education:Opportunitiesand Challenges.Paris, 2004:21.

[2] 唐玉光.试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 2002 (7) :69.

[3] 张民选.跨境教育中的学生利益保护[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5) :44.

[4] 杨德广.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http://www.edu.cn/20010823/207500.shtml.

[5] 黄建如.中外合作办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教育报, http;//www.edu.cn/20050805/3145821.shtml, 2005-08-05.

上一篇:创新创业视域下返乡青年农业创业的现状调研——以浙江省台州临海市为例下一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微课设计与应用——以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