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地理教学论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新编地理教学论范文

《教学论新编》读后感

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读《教学论新编·第二编》引出的几点思考

陈佑清先生主编的《教学论概览》一书的第二编集中向读者介绍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机制。其中,第四章“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着重探讨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五章至第七章“几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具体讨论知识学习、操作学习、交往学习、反思学习、观察学习和实践学习等不同学习类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相互作用。第八章“学习方式”,主要探讨学习方式的含义、多样性,几种常见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

陈老师在第四章的“能动活动的主体:学生”一节中,着重强调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指出学生虽然是教育的对象,但是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他们是一个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然而,在我国教育的传统和现实中,最为缺失的是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确认和尊重。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育者将学习者当作“非人”对待的现象,将学习者当做“容器”,单向、强制地向他灌输知识,而不管他是否喜欢或者能否接受;或者将学生当做“奴隶”,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育者的意志等等。这些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做法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改革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哲学研究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开始逐渐形成了“主体教育思想”,它鲜明地突出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倡导要将学生当做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当前,主体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亦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意识应该包括以下几种观念。

1.学习主体观。根据教学论专家的认定,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先进教学论思想流派主要有五家,其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是:美国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前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综合五个流派的共同特点,可以看出他们都重视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与学的统一中重视学生智能、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学习过程,学习学科基本结构,指导学生发现学习。

2.潜能发展观。教师欲树立学生主体观,必须立足于自己所教学科为学生发展而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视他们为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深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都会取得成功。

3.以学为本观。以学为本的观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的教应当以学生的学为根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法要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

4.放下“权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的职责在于作好学生的“向导”和“引路人”,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那么,我们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和努力。

1、巧使讨论。讨论是在商讨或辩论中互相启发,是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去研究探求真理的过程。 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掌握常用的、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历史思维方法,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如学习二战时,学生认识到:作为法西斯的罪魁祸首、 头号战犯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一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的爆发。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坚持认为:没有希特勒,战争一样会爆发。 由于此问题涉及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个重要问题,对此,教师不应该立即作正面回答,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通过此问题的讨论,形成统一的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用重要,但个人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 他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没有希特勒,二战一样会爆发, 只不过希特勒的出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诱使质疑。“读史贵有疑”,提不出问题就说明学生未能形成历史的思维能力,当然更谈不上陶冶情操、服务社会。正如李政道博士所说:“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该在学习答案的前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营造情景来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如讲“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前, 播放一战后意大利情况的VCD: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政府无能、 无力控制局势„„。墨索里尼乘势组织法西斯政党。播放完后,教师指出:“这段VCD已经清楚地点明了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希望同学们好好理解”。话音刚落, 一些学生纷纷提问:“战后意大利革命形势很好,为什么墨索里尼能建立法西斯党?”我在肯定此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的VCD去寻找答案。这样,既使学生加深对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及时领略到学习成功的自豪感。

3、活动激趣。在活动课中,教师起组织指导的作用,把表现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如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课时,指导学生先布置教室,黑板上悬挂一战地图、战后领土变化图、投影签署凡尔赛和约图,教室周围拉上长绳,挂上学生写的介绍有关一战背景、经过及结果内容的稿子,教室中间摆上学生用书桌围成的会议桌,学生分坐在教室周围。主持人宣布巴黎和会开始,学生扮演的战胜国和战败国的代表分坐两旁,英、法、美代表依次发言,阐明自己战后意图及所想得到的好处。彼此争论不休。经过激烈争吵,终于达成《凡尔赛和约》。法国代表怀着复了仇的心理宣布《凡尔赛和约》内容,并把条约递给德

国代表,扮演德国代表的学生卑躬地在上面签了字,并发誓终有一天要报仇。主持人总结过渡到华盛顿会议。扮演美日代表的学生阐述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立场,中国代表也利用美日争夺矛盾提出解决山东问题。最后签订《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主持人采访各国代表谈对华盛顿会议的看法,最后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但极大加深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德、日最终推翻此体系,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设历史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就一定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历史教学能够与时俱进。

,

第二篇:新编生物学教学论大纲

新编生物学教学论大纲(苏教育学院编)(高纲号 0803)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生物教育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师范类生物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教师教育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在专科段学习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生物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生物教育学原理对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自觉运用生物教育学的原理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程改革实践,更好地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技能,正确分析、解决中学生物教育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具备中学生物学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使之成为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包括绪论和五章内容。在简要介绍了生物教育学与生物教学论的理论体系,生物学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物课程论、生物教学方法论、生物学教师论、生物教学评价论、生物课程资源论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生物教育学理论有比较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领会生物教育学与生物学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物课程的延革、现代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程序教学法、生物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生物学教育评价的功能与特征、生物课程资源等基础知识。

2、掌握中学生物课程的结构、言语讲授和有意义教学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生物课常用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生物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中学生物学考试命题的趋势、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重点掌握中学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学生物课程目标、发现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选与组合、生物课教学设计、教育评价观和价值取向、命题和编制试卷、评价结果统计分析、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㈠课程内容

绪论简要而全面地介绍生物学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生物学教学论与生物教育学的联系与区别,讨论了生物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和学习方法。

㈡学习要求

了解生物学教学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与意义,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常用的学习方法。

㈢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生物学教学论的范畴、生物学教学论和生物教育学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目标。

2、掌握:生物学教学论的意义、传统教学的某些观念与新课程教学观念的的区别。

3、熟练掌握:生物学教学规律与技艺的重要性。

第一章 生物课程论

㈠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课程论、生物课程论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内容。阐述中国生物课程的历史延革,突出介绍了新世纪我国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论述了我国生物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介绍了我国生物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同时介绍了中学生物课程目标的历史变化及其原因与经验教训。分别阐述了我国高初中生物课程的结构及其历史变化。

㈡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课程论的基本理论,理解这些理论为什么要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变化发展;了解中学生物课程的历史延革及其背景和原因;熟练掌握中学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中学生物课程的课程目标;理解中学生物课程结构的变化及其价值;认识生物课程论对中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㈢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及二者的关系,生物课程论概念;我国生物课程的历史延革,生物课程改革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生物课程发展史上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教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概念。

2、掌握: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的目标;初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结构;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结构。

3、熟练掌握:中学生物课程的课程理念;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的概念;教学案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的分析;初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影响中学生物课程目标的因素。

第二章 生物教学方法论

㈠课程内容

本章阐述了教学方法的含义、现代生物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与分类;介绍了言语讲授和有意义学习、引导发现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讨论了现代生物教学方法的优选与组合的概念、重要性和具体的内涵及依据。

㈡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等基础知识,了解、理解和掌握常用的几类教学方法;熟练掌握生物学教学方法优选与组合的意义、依据和要求,具备各种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

㈢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学方法的含义;现代生物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现代教学方法的分类;程序教学法及其优缺点,程序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案例分析和基本要求;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基本概念。

2、掌握: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比较;言语讲授和有意义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基础知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问题情境及其创设、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案例分析。

3、熟练掌握:发现教学法的概念;发现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发现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发现教学法的优点和缺点;发现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发现式教学的设计及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优选与组合;生物教学方法优选的重要性;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方法优选与组合的案例。

第三章 生物学教师论

㈠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又系统地介绍了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介绍了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对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能力和生物教育科研的能力等基本素质,并对相关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㈡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或理解生物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有关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指导、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教育科研等生物学教师基本素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的原理、基本要求和程序步骤,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㈢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学技能的概念;生物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生物学实验及其功能;生物学实验的类型;教学反思的概念;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概念;生物教育科研的考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2、掌握:各种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探究性实验;生物学实验的指导目的、指导内容和指导方法;生物科技活动的指导;备课的原则;课堂教学的特点及相关案例分析评价;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意义;生物教育研究的类型和成果形式。

3、熟练掌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特征;教学设计的模型及其基本要素;生物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评价;根据指定的中学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程序和步骤;备课的注意事项;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案例的分析评价;生物教学的课后反思;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模式及设计实践。

第四章 生物教学评价论

㈠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了教育评价观的演变,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变革,教育评价的功能、类型和原则等基础知识,强调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介绍了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评价及其原则、要求和方法;介绍了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及其类型、要求、依据和方法。

㈡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比较全面地了解并理解生物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生物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原理和措施,了解生物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掌握国内外教育评价观的变化发展、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新课程对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命题及试题或试卷质量的分析判断等知识或技能;具备实施中学生物教育评价的基本能力。

㈢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育评价的概念;档案袋评价的概念;评价量表的概念;教育评价的功能和特点;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划分的教育评价类型,以及各种类型评价的基本概念;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方法类型。

2、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发展性评价的特征;教育评价的类型:水平性评价与选拔性评价、笔试测验与实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标准参照性测验与常模参照性测验等不同类型评价的特点、用途和优缺点;中学生物学考试命题的趋势。

3、熟练掌握:教育评价观及其历史变革;我国新课程的教育评价观;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生物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各领域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工具方面的改革,真实性评价与表现式评价;生物学考试命题的原则和常见题型的命题能力,对命题的评价分析;编制试卷的注意事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判断试题或试卷质量的标准;授课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五章 生物课程资源论

㈠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有关生物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途径,阐述了生物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动态生成性开发以及教师在其中的作用。

㈡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理解课程资源的概念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生物课程资源的类型、整合利用与共享等方面的原理;掌握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㈢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课程资源概念;生物课程资源的分类。

2、掌握:生物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共享;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3、熟练掌握: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方法;生物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性开发。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㈠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要求。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表述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㈡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新编生物学教学论》,汪忠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㈢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多,新知识、新观点较多,综合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特别是与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联系紧密,部分章节难度较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本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各章学习都紧密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各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关于本章的内容概述、学习要求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层次,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逐段细读,仔细推敲,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归纳,注意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吃透每个知识点,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自学中如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以暂时搁置,待查找参考资料或向辅导教师咨询后加以解决。

4、阅读中要特别注意阅读并思考各章节教材中列出的“核心概念”、“各抒己见”、“请你思考”、“案例与评析”等栏目内容。各章教材阅读完毕后,要认真完成每章教材后面 “自我评价”栏中的习题或练习。通过上述思考与练习,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巩固,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㈣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中应注意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善于联系实际,加强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

5、辅导中应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整体的概念,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还应注意引导应考者运用所学原理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辅导时应重视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要求的关系,了解在各能力层次要求中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

㈤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它们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或问答题(包括分析题、论述题)、设计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选择题

如: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_____________。 A. 倡导独立性学习 B. 倡导探究性学习 C. 淡化知识系统性 D. 突出内容趣味性

二、填空题

如:按照实验的教学目的,可以将中学生物学实验划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三、名词解释

如:教学技能

四、简答题

如:简述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目标。

五、分析题

如:有教师教授“苔藓植物”时,几次拉开自制孢蒴教具的“蒴帽”,让里面由粉笔灰制成的“孢子”散发出来。部分听课教师认为此举能引起学生兴趣,部分教师则认为粉笔灰散出会影响学生健康。试分析这位教师的演示存在什么问题?

六、设计题

如:下面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节内容(略)。请根据这节内容,设计一段导言。

第三篇:《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背景”与“领域”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列维· 斯特劳斯的归纳

1.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

2.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

3.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条件

(二)本杰明·沃尔夫的假设 1.语言是文化的“背景”

2.语言决定人们的思维,语言提供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陈规(既定规则)” 3.语言是一切文化类型生长和发展的“共有知识背景”

二、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是人们并不是直接面对客观世界,而是通过语言这种中介。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就拥有同一种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系统,这种语言成为人们从事任何文化活动的“共有知识。这种背景性质的共有知识隐藏在人们的意识深处,甚至不为人们所察觉(例如:research研究、perfect完美)。

三、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条件”或“背景”,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是在语言提供的平台与基础上展开的,都是隐蔽地受到语言本身的制约的(“语言世界观”)。

第二节

审美文化:文学作为一个文化领域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属于背景性质范畴,文学属于这个背景下的一个文化领域。

文化即人的活动的产物。根据人的活动类型,可以将文化大致划分为三类:科学、哲学、文学。

一、科学

科学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其最高目的是认识自然,基本取向是主观向客观靠拢,途径是最大限度逼近自然本身,因此语言的背景作用相对最弱;

二、哲学

哲学是研究人的,而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创建了语言。因此,语言成为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同时,语言还为哲学研究活动提供了一种先在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相比,哲学与语言的关系进了一步;

三、文学

文学的本质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是文学与哲学、科学的最大不同(一株树在科学家、商人和文学家眼中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

但这里所谓的“现实”是通过语言的折射获得的。因此,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转化成人与语言的审美关系(唐诗翻译成外语之后就缺少了一份韵味)。因此,语言对文学的背景作用最强。

总之,语言既是科学的“背景”、哲学的“背景”,也是文学的“背景”。科学、哲学、文学等等,都是在语言的“背景”下展开的不同领域的文化活动。语言与它们的关系,是“背景”与“领域”的关系。

第三节 课程论的选择:分立与组合

一、在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以及课程体系中,语言与文学关系的处理方式

首先分立语言与文学,然后在分立的基础上组合为一门课程,就是在保留“语文课”这样的外壳的前提下,重组语文课的内容要素,即语文课=语言课+文学课(这样的观点相当于把语言和文学当作语文课的两大内容要素)。

二、语文课的内容和结构

(一)文学课:其教学目标定位在审美教育上。

1.文学阅读教学;2.文学写作教学

(二)语言课:即母语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1.汉语语用知识;2.文章教学

第四篇:良师益友----《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读后感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难度也越来越大。原因有很多,主要一方面是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提高,整体上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升速度远不如学生来的快,而信息化教育又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有充足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高效的开展。而遗憾的是本地区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许多环节并不熟,包括我自己,对许多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问题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不能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投入决定产出,既然投入的质量不高,产出的质量也不会高。

拿到《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后,初看标题和目录,以为还是那种纯理论的书籍。仔细阅读之后,给人的感觉:这本书真当是良师益友,或者说这本书像一场盛夏里的及时雨,解决了许多困惑自己的问题。读完后,我用基础性,实用性,全面性,专业性,来概括本书的内容。

一、基础性和实用性

本书完全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来提出问题,阐述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所涉及的问题及相关知识都是教学一线的基础问题和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体会较深。如第三章第三节《课程实施》中例出的教师对话,就提出了如何真正体现课程评价的作用和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的困惑。而接下来的理论知识更是全面的阐述了课程实施过程,尤其是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更为详细,可以说像是一位老教师手把手地在带领一位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在阐述“

(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的内容中,有“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过程的讲解”,“方法的选择”,介绍,具体有:“信息技术课程常用字的教学方法有教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基于信息资源的教学方法等。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根据课程目标、内容的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在阐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常用方法”提出要全面评价,必须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基于结果的评价与基于过程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上这些观点不就是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所考虑的,正在进行实践的吗?所以说本书的内容是基础性的,但又具有相当高的实用性。

再举例,《第四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这整一章内容都是讲解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这一章节是基础内容,而它阐述的理论知识又是那么系统和全面,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实用性非常强。本章中提到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使我更加明确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各方面元素,而它提出的“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和“基于算法思维的教学设计”,使我对自己平时在摸索的教学实践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所有明悟,不再是一块朦胧区域。

二、全面性和专业性

本书每一章的知识都成一个系统模块,站系统的高度分析问题,然后再逐步细述,每一章节涵盖的内容相当系统、全面和专业。比如第二章“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分成“信息技术的学科界定”、“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的学科关联”三节来细述。第四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系统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学习评价的设计”、“利用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三节来细述,本身这样的安排就像上课的教学流程一样,有情境设计进行导入,再进行新内容的讲授,最后是小结和拓展,所以从知识内容安排上来说,具有相当的专业性。而里面的具体内容更是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实施来讲解的,更具专业性,而不是夸夸其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我非常喜欢第四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和第五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像第四章中“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讲解、分析的相当全面,从“

(一)学习需要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三)教学对象分析”、“

(四)学习目标的编写”、“

(五)教学策略设计”、“

(六)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七)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共七大块来细述,涉及到的内容又非常详细,对自己平时进行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与启示,以前认为自己写的很详细教案与这一章节的要求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第四章第二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全面、专业、详细的讲解了

“讲授演示模式”、“问题启发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问题探究模式”这五种模式的各自简介、特点、教学过程,以往自己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可以说非常模糊,只知道大概的名称和其对应的一般教学过程,特别是各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本书所涉及的那么详细和丰富,这些内容对自己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工作多年来,学习过一些有关教学理论的书籍,听过一些讲座,但没有学到过一本真正属于信息技术学科,讲述课堂教学,既全面、专业、实用,又不失基础性,走“群众路线”的书籍。《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当成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

第五篇:论故事新编——铸剑(定稿)

读《故事新编》有感

姓名:X鸿运 班别:08机械(3)班 学号:2008XXX333

——论《故事新编.铸剑》

摘 要:《铸剑》体现了鲁迅反讽、怪诞的作品风格,含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铸剑》的故事源自《列异传》与《搜神传》,全文主要围绕“复仇”二字展开,以一种怪诞荒谬的语言,把铸剑的复仇故事与中国的社会现状契合。表达的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不满和批判,强烈呼吁世人要清醒认知,同时这也代表了已经有所觉醒的中国人民,渴望摆脱旧社会,迎来民主的新社会的思想。

关键词:结构 怪异 象征 黑衣人 复仇

引 言: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能把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想象很好的结合起来。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作为鲁迅最后一部小说集,风格迥异于呐喊与彷徨,洒脱幽默,充满着讽刺与荒诞的色彩。这篇小说是鲁迅1926年写的,初稿在1926年10月写成,但没有马上拿去发表。1927年初带到广州后直到1927年4月3日,他才正式定稿、寄出发表了。而当时袁世凯正抓捕革命党人,酿成的事件有“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北洋军阀杀害手无寸铁的大学生,这一幕幕夹着浓浓血腥的事件,激发了鲁迅的反抗和复仇的怒火。具有高度革命警觉性的鲁迅,为了激励民众,就以文学将“复仇”的精神强烈迸发,《铸剑》也就诞生了。

一、结构严密统一

在鲁迅的《铸剑》中,大概的内容可以分为五部分:首先,就是故事的开端。出现的是眉间尺戏弄老鼠的画面,醒来的母亲对眉间尺的一番话,让他对他父亲有所了解,并且决心要为父亲复仇,开始了复仇的征程。其次,故事的发展。眉间尺带着铸剑去寻仇,但是一路上都受到了阻碍,在大街上失去了一个刺杀的机会。无奈之下只能够重新筹划,然后就去到了树林,黑色人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复仇的希望,于是放心地将自己的性命和剑交给黑色人。故事的发展就由黑色人展开了。黑色人替眉间尺的报仇,就向王献头。接着,故事到了高潮。叙述的是黑色人怎样欺骗王看戏,把王头劈下鼎里,精彩的开始了三头大战,结果战胜了,也牺牲了。最后,就是故事的尾声。因为辨别不了王头,所以三首俱葬。

在作者行文的过程中,情节与情节之间是十分紧密的,情景呼应强烈。例如,在写眉间尺寻仇的时候,在大街上的情景“和挑葱卖菜的一同混入城里,街市上已经很热闹。男人们一排一排的呆站着;女人们也时时从门里探出头来。她们大半也肿着眼眶;蓬着头;黄黄的脸,连脂粉也不及涂抹。”写出了当时街道上的紧张气氛也为寻仇刺杀不成功埋下了伏笔。在结尾描写三头俱葬的场面时,有写道“七天之后是落葬的日期,合城很热闹。城里的人民,远处的人民,都奔来瞻仰国王的“大出丧”。天一亮,道上已经挤满了男男女女;中间还夹着许多祭桌。待到上午,清道的骑士才缓辔而来。又过了不少工夫,才看见仪仗,什么旌旗,木棍,戈戟,弓弩,黄钺之类;此后是四辆鼓吹车。”再次写到大街上的情景,与最初的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紧紧地将整篇文章拧在一起。

在故事中,节与节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黑色人的歌声就是就是一个很好的扣环。第一次是在城外他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发出尖利的声音唱着歌;第二次是在宫殿里面他也已经伸起两手向天,眼光向着无物,舞蹈着,忽地发出尖利的声音唱起歌来;第三次和第 第1页 共3页 四次都是在为王表演的时候。这使文章环环相扣,情节形成了波浪式的推移,到最后又统一起来,表达一个中心。

全文都是为了复仇这一中心展开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节,都是复仇的准备。第二部分是第三节,重点写复仇的过程。第三部分是最后一节,写复仇的结果。鲁迅行文构思的紧密,表达思想的统一在《故事新编》的文章中体现明显,这也是《故事新编》的闪光点。

二、怪异荒诞的艺术

《故事新编》的成功不紧在结构方面,而且在行文艺术上更是造就现代文的非凡。《铸剑》这幅巨作,把鲁迅怪异荒诞的艺术渲染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节中,黑色人对着眉间尺那热的死掉的嘴唇,接吻两次。这就是怪诞艺术的运用,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想象这种事情的发生,可是在文化巨人的笔下就如同枪杆一样派上用场。大胆的思维想象,尖锐的言语词句,在鲁迅笔下一点都不罕见。带着眉间尺的头去见王,表演的时候,更是令人惊骇。平日就连死人会动的事情想都不敢想的,在鲁迅笔下却能活生生的做凡人做的是,可是怪异之极。在复仇过程中,还出现了三头大战的场面,而且描写得逼真生动形象,为整篇文章都渲染了一层怪异荒诞的色彩。

鲁迅的《故事新编》吸收了同题材古代戏曲与小说的精华,笔下的故事不仅增添了现代的内容,还表现出了现代的风格,有荒诞隐喻的多重内涵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色。这种艺术的升华,在《起死》篇最能体现,在《铸剑》篇幅中运用得少点。这种荒诞怪异手法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把人物表现得荒诞化,而且还结合了情节的怪异性。三头血战的叙述,虽然极其荒诞,但是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却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描写也是十分精彩的,笔墨精炼,但想象力又非常丰富、细致,甚至细致到了设想王的头有五处被咬伤了,而眉间尺的有七处,这都是非常具体的描写。更是凸显了鲁迅自己的丰富想象。奇异之极,怪诞之极,却又有一种很强的震慑力。更加突出了眉间尺复仇之心的迫切、愤怒和憎恨,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对当时捏造血腥事件的统治者和参与者的无比痛恨。

三、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

在《铸剑》中,鲁迅刻画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突出的,有着典型的象征意义。整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眉间尺和黑色人,次要人物就是眉间尺的母亲和大王,衬托的其他人物有大臣们、王妃、少年、看客。

首先故事的开场就描写到眉间尺在戏鼠,“他将松明插在土墙的小孔里,赏玩着;然而那圆睁的小眼睛,又使他发生了憎恨,伸手抽出一根芦柴,将它直按到水底去。”等的动作描写都能直观明朗地表明眉间尺是一个童真、敏锐、细腻、不懂世事的人,与最后成为一个坚强的复仇者形成了对比。这是一个由弱变强,由幼稚变成熟的过程。他起初犹豫不坚,做事玩弄性格也因为实现复仇而变得坚定,憎爱分明,不怕牺牲。这些描写都表明,眉间尺就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复仇者。

文章的二三节都是以刻画黑色人的人物形象为主。他的第一次出现是在人群之中,对他的外貌描写是“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这一形象将黑色人冷峻的性格突出来了。黑色,是庄重的颜色,是死亡的颜色,是夜的颜色,是一种复仇的颜色。与后面“瘦”“铁”配合,更是显出了黑色人的处事坚定的个性。后面对黑色人安排的布局表演,更是看出他思维的严密周到。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稳重的复仇者形象的刻画,他诱敌深入的复仇方式,不仅体现了复仇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且还十分懂得复仇的策略与方法。

第2页 共3页 其他的人物形象都是衬托,凸显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复仇思想的。铸剑这部小说是有象征意义的,把铸剑的复仇故事与中国的社会现状完美契合。眉间尺,代表了已经有所觉醒的中国人民,他们渴望摆脱旧社会,迎来民主的新社会。却苦于没有一种好的手段,没有能力去击倒在中国根深蒂固滋养多年的封建社会。而在一旁看眉间尺与干瘪脸少年争斗的群众与干瘪脸少年本身,都是鲁迅笔下的看客,把这事情看得和耍猴一般。而黑衣人,则是鲁迅笔下的革命者,不图名利,信守承诺,帮助像眉间尺这样的人。用智谋,用胆识,用思想去对抗旧社会,革命是要流血的。黑衣人看到眉间尺打不过王,于是就舍身相帮,慷慨壮烈。而王则是代表了旧社会本身。而最后的同归于尽则是表达了作者的悲哀,多少革命者与觉醒之民众就这样被旧社会所迫害。

总体的看,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也形成对比,从刺王事件可以看出来,一个鲁莽经验不足,另一个富于处世,机智。对比之下,鲜明的人物形象出来了,文章中心也名目了。人物形象的象征性,更能表现出复仇者对当权者的黑暗统治不满。

四、主题思想的发掘

《铸剑》通过运用超凡的想象力,怪诞反讽的艺术手法,叙述了眉间尺复仇的故事,突出了鲁迅对当权统治者惨杀共产党人、革命群众的无比愤恨,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说明了现实之中存在有黑暗统治的一面,那么就必然会有像“黑色人”那样的人,为复仇而复仇的悲剧发生。不仅让人民群众觉醒,更让我们的当权人觉醒了。同时也预示着,黑暗的统治终不能长久地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只能引发跟多的“复仇者”。《铸剑》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也是世人与统治者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姜克滨,荒诞与隐喻的重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34卷;

[2]李敏霞,论《故事新编》的反讽与戏仿艺术,河套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五卷第1期;

第3页 共3页

上一篇:小班教案全家福范文下一篇:文明礼貌月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