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学生爱上作文

2023-05-30

第一篇:怎样让小学生爱上作文

让学生爱上作文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钱盈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工程”,一直以来倍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煞费苦心,一遍遍讲作文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各种技巧,不辞劳苦地加大作文批改量,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无太大的提高。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做法。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重习作,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提出明确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是新课程对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习作生活化,构建向生活开放的模式,克服为作文而教作文的弊端,给学生的表达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要让学生在有充分感受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套的,缺少学生的真实感情。

张文德先生曾痛心疾首地坦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就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再用笔记录下来,要告诉学生,事情不在小,而在于抓住小事,并真实记录下来,我手写我心。学生明白只有

用真实的情感去抒写真实的生活,写出的文章才能感染他人,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起来其味就如同嚼蜡。

2、重程式,轻创造。

创新是个性的发展和动力的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

著名青年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一个扼杀创造性的典型例案。他说,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犯错误以后》的作文,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自己去班主任办公室的路上,看见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而且踢着踢着,觉得不过瘾,干脆用力一踢,将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文中就写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但后来语文老师批改时把这段话完全删去了,理由是这位老师认为这一段话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无关。晓苏认为这就是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这一段话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一名学生犯错误后,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它不仅与主题有关,而且关系密切,怎么能够随意删去呢?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由此可见一斑。

二、解决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1.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果学生愿写、乐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既要遵循教材的写作要求,又不能死搬硬套,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写。学生的素质有区别,对于写作的要求也要给予区别对待,

这样才不会使有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可以在每次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没有了形式上的束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2.提高生活认识水平,丰富作文内涵

提高学生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照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丰富了学生作文的内涵。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学生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要素材,让习作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

3. 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个途径,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培养学生养成摘抄习惯,摘抄不仅仅是积累一些优美词句,更要多积累经典名句、名人格言、俗语、谚语等,而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名著,古诗宋词等经典的书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水平。在习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名人名言、俗语、经典故事等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习作的内涵。

4. 培养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

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5、鼓励修改,激励写作

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没有进行自改自评这项语文实践之前,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不知从何下手,只等老师批改评判,老师评判学生的作文是什么等级,学生只能认可什么等级。学生对什么是优秀作文,什么是有毛病的作文不会欣赏判断,学生的作文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语文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他们把自己的作文放在同桌、前后桌、小组当中横向去比较,就能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经过老师的表扬鼓励,让他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举办班级优秀作文展等形式,把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更加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主动积累好词佳句的劲头高了,学生之间相互聘请批改作文的现象多了,为作文评判的矛盾而引起争论主动找老师评判作文优缺点的同学多了,由此激起习作的热情。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和激励学生多去看、去听、去想,赏识他们的一切设想,为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真实作文缔造宽松的情形,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灵感,这样就会引领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第二篇:让学生爱上作文

记得《新课标》刚颁布时,我怀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虔诚,听了一堂关于实施《新课标》的作文教学公开课。执教老师说:“孩子们,这堂作文课,你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到半节课,大部分学生就完成了作文。然后,老师让一些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作文,让台下的学生当评委。作文可谓篇篇精品,点评可谓句句精彩。我激动万分,看来平常我给学生限制太多,不相信学生的潜力,讲得太多,要求得太多,应该放开手,给学生自由习作的空间。

回到学校,依样画葫芦上了一节作文课。可结果大失所望——学生们要么不知写什么,要么写出点什么,既不具体,也不生动,只有一两篇勉强看得过去。本以为辛辛苦苦教作文的我找到了一把作文教学的“金钥匙”,让我和学生脱离“苦海”,结果如烧红的铁块丢进了水中。与办公室老师说起这件事,老师们七嘴八舌:“公开课就是误导课,误导学生,误导老师,还误导专家。”“公开课不做假怎么上?”“城里的孩子素质就是要比农村孩子好。”“想要说两句新鲜的话,就能让学生一下子写好作文,岂不是‘芝麻开门’嘛?”“真实的课堂与公开课完全两回事。”“不用那么认真,学生又不是将来个个当作家。”“写作还是要点天赋,有几个作家是老师教出来的。”„„怎么办呢?如果继续辛辛苦苦地作文教学,到了六年级毕业,我肯定还是与许多老师一样,得面对令自己不满意甚至沮 1

丧的结果:全班只有少数学生的作文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而大多数达不到这些标准,甚至不少是书写潦草,字数偏少,语句不通,辞不达意,言之无物。如果是考场作文,很多作文字数倒是不少,但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为凑字数而凑字数。我不想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我不想到时抱怨学生不努力,抱怨家长不配合。这节失败的作文课促使我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几年下来,挫折不少,但收获更多,特别是看到孩子们习作时兴趣昂然,自信满满的样子,我感到了努力没白费,享受到了作文教学的乐趣,深深体会到只有关爱相信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全情投入感染学生,重视方法,才能享受作文教学。

我把小学六年作文教学归纳为“三部曲”:低段“爱上”、中段“为爱”、高段“深爱”。“爱上”是“为爱”和“深爱”的前提,我认为它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常常迷失学生作文的原因。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作文?这是我经常需要自问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只为了考试得分高点,成天想着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谋篇布局,如何使用好词佳句,如何达到规定字数„„我很累,学生也很累,但收效甚微。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呢?老师没想过,学生就更想不出什么。但有一个答案非常明确:考试要考。作文的原因就是为了考试吗?肯定不是,还有很多原因,比如:通过习作,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成长;学生也许会答:将来当作家;写好作文家长、老师会表扬。

作文的原因及作文的好处不少,但最根本的,我认为应该是作文自身的“魅力”。什么是作文?作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个体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是交流与表达的工具。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语句通顺,言辞达意,而且具体生动,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思考。让学生从作文本身发现它的“魅力”,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长久保持学生作文的动力,才会让学生爱上作文。

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魅力”,从而爱上作文呢?我从一年级开始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听文——间接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低年级的孩子爱听故事,我选了许多童话故事,利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课前十分钟声情并茂读给孩子们听,因为他们识字量不大,此时要求他们自己阅读是困难的事,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深深吸引住孩子,让他们初步感知语言文字的奇妙。

二、读文——直接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教学完拼音之后,我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学生带几本有注音的适合低段孩子阅读的图书到班上,建立班级图书室。并利用班会课的部分时间让学生自读图书,享受阅读的乐趣。偶尔,我也会让一些学生代替我为大家朗读故事中的一句或一小段。这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三、写“文”——体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快乐。

1.老师写——激发写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他们用眼、耳、口、鼻在感知着周围的人、事、物,各种情感体验也伴随着他们,但由于识字、写字

的限制,他们无法通过书面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感知。这时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他们体会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快乐,让他们逐渐对作文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产生兴趣。为了能真正地反映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留心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观察、思考,写出“范文”,并把它写在教室后墙黑板开辟出的陈老师日记栏。刚开始,我写只有一个句号的一句话,比如:我有一支铅笔。然后慢慢加上有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的句子。因为写的内容都是跟学生密切相关的,因此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们天天盼着我写“日记”。

2.学生写——体会写的乐趣。教学完拼音之后,我就让孩子们每天写一句话。因为有了模仿的对象,所以孩子们写起来比较容易。我坚持天天都看每个孩子写的句子,并跟大家分享好句,共同体验交流与表达的乐趣。

通过以上教学工作,孩子们都初步感受到“文”的“魅力”,“作”的乐趣,从而“爱上”了作文。“爱上”作文以后, 孩子们会为了这份爱去阅读,去学习写作方法,当感受到作文是带给他表达交流的快乐的重要工具后,就会“深爱”上它,离不开它。

第三篇:如何让小学生爱上作文

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曹昌玲

生活色彩斑斓,把生活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表达出来,于是,便有了作文。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然而“作文难”是小学生对作文的共同感受。他们对作文毫无兴趣可言,平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文”,而这又是作文的大忌。为了创建生动、和谐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轻松愉快地写作文,我在实际工作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感觉效果还不错。

一、以语文课为阵地,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课文都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于是,我尝试着从课文入手,让作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展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我在教学中抓住仿写这一环节,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模仿”,“模仿”是语言学习的捷径,是语言创造的始点,作文也应是由仿到创。如《争吵》一课,课文写的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语言朴实、真切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于是,我指导学生试着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反映同学友情的片段。结果在这次的小作文中,大部分学生的文章内容感情真挚,非常感人,篇幅也明显增加。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课文是一篇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文章,文章先总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然后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总述西沙群岛将会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于是在教学中,我重点渗透这种总分总的格式,让学生也按照这种结构来写一写自己的家乡。有的学生先总写了自己家乡的美丽,然后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写出了家乡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美,最后表达出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内容真实,感情表达细腻,为文章增色不少。

其次,我在教学中紧抓小练笔,在我们的教材中小练笔随处可见。如《玩出了名堂》一课,要求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由于课文写的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有了在文中所受的启发和收获,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也写一写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写道:“星期六,我和妹妹比赛踢毽子......结果,她比我多踢了六个......我心里不服,于是,我咬咬牙,暗加劲,一放了学,写完作业我就练习踢毽子......终于第二个星期六又到了,我和妹妹踢毽子的比赛又开始了,结果我比她多踢了

十五个,我开心的笑了。从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不服输,肯吃苦,没有做不成的事。”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自然流畅,不但写出了玩的过程,而且还加入了心理描写,总结出了道理。

二、激发写作兴趣,唤起写作动机。

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博士曾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现代心理学家也曾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写作,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到课堂,再现场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提供直接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写作。通过再现场景,使学生的观察比较集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这样就唤起了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情感。如:我在指导学生写状物文《苹果》时,完成“范文引路”一环节后我对学生说:下面我们一起去参观农民伯伯的苹果园好吗?接着我播放了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电视屏幕上呈现出一片苹果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苹果,堆满筐的苹果。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共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用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苹果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苹果成熟时,当你走进苹果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通红的苹果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苹果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我们呢!”……当我再次播放录像,选择“苹果园”“一串串苹果”“苹果外形”等特写镜头定格,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装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有顺序”观察方法,“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2)多鼓励,多表扬。在学生的习作中,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学写作文,本来就对作文有畏惧感。为了驱走学生心中的阴影,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从不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写一些鼓励性,启发性的评语。如:“这些句子写得很精彩,这个结尾写得真好,这个词用的真恰当,孩子,你的作文水平进步了,加油!”每次一发下作文,我便看到孩子们都迅速地翻开作文本,兴奋地捕捉着老师用红笔传递给他们的信息,紧接着便是绽开的

一张张笑脸。作文在孩子们之间传阅着,我知道他们的小心眼,那是在向别人宣传自己的胜利品,让别人与自己共享胜利的喜悦。这样怎么能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

(3)重视作文的评比环节。每次批改完作文,我都会给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一次展示作品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骄傲与喜悦;让那些这次没能抓住机会的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从而产生努力写好作文的愿望。有时,我还会将那些写得好的作品不厌其烦的一篇一篇地写到我的博客里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重视再抄作文。每次批改完作文后,我都会让那些被我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的小作者把作文重新抄一遍,抄完后,再与原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再读一读,体会两者的不同。

三.多读多写

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适合于他们的课外读物,并适当背诵,也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语言,为他们准确、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还要多写日记,周记等,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要想让学生爱上作文,必须以语文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导火索,以多读多写为宗旨,课内联系课外。

第四篇:六步走,让学生爱上作文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认识生活,把他们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用心感悟到的一切事物记录下来。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习作的平台和创造的空间。每一次活动之后,我们都让学生抓住自己最喜欢的比赛场景,进行描写,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观察生活 创设情境 常写日记 摘抄心得 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训练必须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期望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一、与观察为伴

大自然的生活丰富多彩,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花草树木,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和生活场景,无不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无不是学生观察的内容和对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认识生活,把他们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用心感悟到的一切事物记录下来。只有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了切己的体验,学生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真实感人的文章。如我班霍紫薇同学写道:“抬头眺望,山涧飞瀑倾泻而下,似少女那柔美动人的秀发,随风飘舞。”

二、以日记为友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很多著名作家也都是从写日记开始,逐步走上创作道路的。

按照教材安排,我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种自己最喜爱、最熟悉的动物或植物,进行饲养或培植,在过程中写观察日记,把自己一天中想的、看的、做的、玩的,“值得写的事”记下来,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由于学生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写日记”就不再是压力,而成了展示自己的欢乐。有了兴趣,就有了好作品。我班张雷娟同学的一篇日记:

今天,奶奶买了一盆花,名字叫“一帆风顺”,我问奶奶:“它为什么叫一帆风顺?”奶奶说:“你自己观察吧!”

我认真地观察了起来。这种植物是草本植物,它的叶子是从根部直接长出来的,它没有茎,但是叶柄长而挺拔,托着翡翠似的叶片,叶片是椭圆形的,像小孩子的手掌那么大,叶脉清晰。

它的叶子有许多,却只有一朵花,花枝比叶子都高,这一朵白花,晶莹皎洁,亭亭玉立。奇妙的是,它的花瓣像一只小船的船身,它白色的花蕊好似小船的蓬,可能因为这才得到“一帆风顺”的名字吧。

三、与活动为伍

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比如呼啦圈、滚铁环、抖空竹、篮球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等多种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习作的平台和创造的空间。每一次活动之后,我都让学生抓住自己最喜欢的比赛场景,进行描写,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如我班赵慧同学的《拔河比赛》:“只见同学们手都紧紧地握住麻绳,迈开弓步,一齐用力,只看见一双双眼睛睁得圆圆的,一张张小脸蛋涨得通红,像一个大苹果那样,大家身体一齐向后仰。只听见拉拉队的同学们一个劲地喊:‘加―油!加―油!’”

四、与情境为邻

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些情境,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进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增强写作的兴趣。为了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经常利用音像、图片、语言、作品欣赏、游戏、表演等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学生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哪些最精彩、最激烈,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

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就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五、与笔记携手

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学生的心得,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词佳句,或是精彩片断,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为写作积累大量的词汇、语句,使自己丰满起来,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我校经常开展读书征文、读书演讲比赛活动,这一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品读的同时,取长补短,吸取他人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共同提高。如我班郭绍凝同学的《读<80天环游世界>有感》:“读完这部名著,我的心情异常兴奋,一种敬佩崇拜之感油然而生。在书中众多人物里,我最喜欢崇拜的就是主人公福克先生,他对人总是彬彬有礼,做事严守时间,虽然家财万贯,却从不挥霍浪费,更没有为富不仁,吝啬小气。他做人淡泊名利,做了好事从不留名。但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一个目标,倾尽全力,耗尽钱财,甚至在最后一刻,也从未放弃80天环游世界的梦想。”

六、以读写为本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的途径,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了读写结合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在阅读中获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习作当中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是写的基础,在写作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发挥阅读的作用,对题目的理解,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等等,无不可以在阅读中找到借鉴。所以我在上好语文课的基础上,不断地为学生扩大阅读量,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在阅读中,吸收积累、感悟、运用,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因此,在每次阅读后,我都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结构或表达方式某一特点,有侧重地开展课堂小练笔,使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掌握好的习作方法,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责编 张亚欣)

第五篇:怎样让女人爱上你

怎样让女人爱上你

怎么令一个女人爱上你呢?这是件事情很复杂,但是也可以很简单,有的时候是一件钟情,荷尔蒙的碰撞,有的时候则需要你们慢慢相处,从中培养出感情然后升华成爱。下面教你怎样让一个女人爱上你。

1、要她认为你比她强

强壮在原始社会是个基本指标,进化到现代,女人可以通过男人的财富、事业、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来衡量男人的“强”。生活交往中,女人往往从男人的眼神、气质、仪表服饰和言谈,来侦测你是否是“强”的男人。你就是要她认为你是个比她强的男人,至少是在某一方面。注意的是,是“要她认为”,而不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强;还有的是“比她”,强不强是相对的,而且是她相关的。

2、女人因为对你有“想法”,才对你有“感觉”,才有可能爱上你

女人因为对你有“想法”,才对你有“感觉”,才有可能爱上你。你要引导或者刺激女人对你有“想法”,并且经常对你有“想法”(就是让她想你很多),这可以是因为对你好奇才对你有想法,可以是因为她想学你比她强的地方而想起你(想起你,就是对你有“想法”),可以是你不时给她发短信而让她想起你,可以是你若即若离、张弛有度的接近而让她经常想去弄清楚你的态度„„总之,让她经常对你有“想法”(“想法”可以是各种性质的,不一定是“想念”),才有可能爱上你。

3、两人共同体验的经历,逐渐沉淀出对你的爱。

女人爱上你的过程,一定包含和你拥有共同体验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可以是一起完成一

篇帖子,可以是一起排队抢购,可以是一起准备一次野餐,反正,你要尽量制造和她拥有共同经验的机会,这种互动可以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她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感觉越来越和你相映,逐渐沉淀出对你的爱

4、走进年轻女孩的心里世界,可以是简单的过程

走进年轻女孩的心里世界,可以是简单的过程;换句话来说,让一个年轻女孩爱上你,可以是很容易的过程。下面举例说明(实际情况不一定会这么简单,这个例子只是用来说明概念):

第一次见面

你:看见一个中意的女生,禁不住多看了几眼。 她:他在看第二次见面

你:哇,又看见这个美女,我是不是该鼓起勇气过去和她说话?又禁不住多看她几眼。 她:又是他?他这样看着我,想对我说什么?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第三次见面

你:这次一定要鼓起勇气跟她说句话,就问她时间好了。 她:他跟我说话!假装问时间。看来我以前可能猜对了。 多次说话接触后,约了她看演出

你:好想拉她可爱的小手啊,她会不会拒绝?拉一下试试看。 她:讨厌,这么多人,居然拉我的手?不要!

你:看起来没怎么生气,可能是害羞了,等一下再试试。 她:又来了,打断人家的兴致!懒得理他,随他好了。 你:总算拉到她可爱的小手,好好摸一下。

她:手都给他摸了,都已经这样了,他可得好好对我啊。

5、爱与迷恋

处在思春发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的心动能力比较强,也就是说比较容易喜欢上一个异性。

他们往往不懂得怎么看待荷尔蒙分泌在自己情绪上的影响,常常会暗恋,其实这可以描述为一种“迷恋”,要是一定要把它归类为“爱”的话,那是一种肤浅层面上的、不深刻的“爱”。

心理学上说,“迷恋”可以转化成“爱情”,“迷恋”是产生“爱情”的一个重要形式。不知是幸运还是无奈,人对“迷恋”的感受能力会随着感情经历的丰富而减弱。

我?有帅哥注意我,我好激动哦„„

上一篇:整亿数的改写教学反思下一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