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思

2022-10-30

第一篇: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思

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尝试与感悟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年来,有幸第一次担任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汉语拼音”教育教学工作。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学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要让刚入学的学生在一个月内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是有一定困难的。对此,我特别注意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情景,尝试在各种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学生能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学好汉语拼音。这样做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不仅为学生今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下面,具体谈一谈我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感悟。

一、编写儿歌,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儿歌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工整押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浅显易学,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在拼音教学中编写一首首儿歌,能够克服拼音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边记忆,学起来生动活泼。

单韵母虽然只有6个,比较好学,但对于刚接触汉语拼音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学习单韵母时,把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编入儿歌,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儿歌背熟了,单韵母也掌握了。例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大公鸡,喔喔叫,拢圆嘴巴ooo;大白鹅,水里游,水中倒影eee;1加小点还念i,牙齿对齐iii;乌鸦的窝像个u,突出嘴巴uuu;小鱼露头吐水泡,像吹笛子üüü。

有许多学生读声调中的二声、三声很不明显,这让学生对声调的掌握造成了一些影响。因此,编写声调儿歌对学生有所帮助:a的头上戴小帽,声调不同要记牢,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3个声母,有的外形很相似,对于分辨能力较低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弄混淆,把学生熟知的事物编入声母儿歌,使抽象思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记忆。例如:听广播,bbb,上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木棒敲鼓ddd,小鱼跳舞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木棒lll;小鸽子ggg,小蝌蚪kkk,一把椅子hhh;一只公鸡jjj,小小气球qqq,大大西瓜xxx;像个2字zzz,刺猬打滚ccc,春蚕吐丝sss;织毛衣zh zh zh,吃东西ch ch ch,石狮子sh sh sh,一轮红日rrr;一个树杈yyy,一只乌鸦www。这些儿歌编写不是教师一个人完成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师生共同创作出来的。学生在和老师创编儿歌时,表现了极高的创作欲望,学生

-1-

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并且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引导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离开了具体的感性的东西,是无法发展抽象思维的。而一年级语文教材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十分富有启发性,或提示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只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就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学习“汉语拼音”第二课《iuüyw》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乡村小景。引导学生看图找出了图中画面与要学的拼音字母的形状和读音的相似之处,这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接着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一是形体上的发现:妈妈已经晾好的衣服的前襟有“i”的形状;乌鸦的窝的形状像“u”;河里的小鱼高兴地跳出了水面,吐出了水泡,它们的形状和“ü”相似;妈妈的旁边有一棵大树,树杈的形状像大“y”;小朋友家的屋顶的形状像大“w”等。二是读音上的发现:“衣服”的“衣”发音与“i”相关;“屋子”的“屋”和“乌鸦”的“乌”发音与“u”相关;“鱼儿”的“鱼”发音与“ü”相关等。一串串“知识的珍珠”躲在衣服里,藏在屋檐下,含在树杈中。让学生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气氛中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发现规律,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有助于学好拼音字母。

三、趣味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享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材《复习一》中有一个题目是“我会连”,要求学生将动物和写有对应音节的房子连起来。要找到自己的房子,必须得拼出每个房子上的音节。教学时,我设计了“我要回家”这样一个游戏,请一些小朋友头戴不同动物的头饰,教室的不同位置摆放用纸盒做成的动物的家,每个纸盒上都写有不同的音节。然后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大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一起做游戏,他们互相介绍着自己(小马说:“我是小马——mǎ”;小鹿说:“我是小鹿——lù„„”),大家玩得很开心,眼看时间不早了,他们要各自回家了,看看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家吗?接着,让每个“小动物”拼读各个小房子上的音节,回到自己的家。找不到家的“小动物”在别人的帮助下,也找到了自己的家。这样,孩子们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很高了。

“汉语拼音”学习中,jqx与ü相拼的规则,学生较难掌握。教学时,我请五位同学分别戴着标有jqx和uü的头饰来做表演。然后,大家一起编儿歌:jqx,小淘气,不愿和

-2-

u在一起,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读ü。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在学与做中学习汉语拼音,体验成功的愉快。

四、动作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牢固性

动作演示形象、直观明白、生动有趣,能够帮助儿童在看看玩玩中获得知识,形成记忆,也是孩子们非常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有些拼音用动作演示,易学易懂。如,学习复韵母ei时,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高举一把斧子用力砍一个形状像“e”的大树根。小男孩伸直的身子像“i”的一竖,头顶的斧子像“i”头上的一点。请一个同学表演这个动作,其他同学一边看,一边注意听,同学使劲砍柴时,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同学们看到这生动有趣的表演,都高兴地拍手直笑。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很容易地记住了ei的形状,而且也学会了ei的读音,学得愉快,效果很好。

手指操练简单易学,可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在游戏中记住字母的形状。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弯拢就成o,松开一点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两个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可以同桌配合,一个做手型,一个发音,玩得愉快,练得高兴,这样做,学生既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又发展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开展比赛,满足学生学习的好胜心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好胜心特别强,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比赛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完成《复习二》中的“我会认”时,可以设计一个“摘苹果”比赛;完成认读拼音字母时,可以设计“开火车”比赛等等。鼓励学生通过“参赛”形式,满足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心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做,赋予了课堂更多的活力,把知识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训练的角度由单一变为多维,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巩固。同时,这种“参赛”也使学生及时获得了对知识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以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教学基础,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活动,寓教于乐,注重整合,才能帮助学生走出拼音枯燥难学的阴影。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学习方式里学习汉语拼音,拥抱知识,体味乐趣,汉语拼音教学不再是难题。

-3-

第二篇:汉语拼音《aieiui》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ai ei ui>>一课时将指导思想定在“趣”字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图片和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变成孩子们喜欢的‘‘朋友’’,激活了他们的兴奋点,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采用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把枯燥的拼音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联系口语的语音自主地学习所学的内容,从中体会复韵母ai ei ui的发音及四声的读法,最终达到能正确拼读相关音节的目的。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体现了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语言实践中去的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促使学生想学、乐学。

第三篇:关于小学语文汉语拼音学习的教学反思

一、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和任务根据“课程标准”和国家《汉语拼音方案》(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有关规定,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这些基本内容:

1、了解音节的构成并熟练拼读。

(1)认读21个声母。

(2)认读35个韵母。

(3)认识并掌握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4)根据声母、韵母和声调拼读音节。

(5)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6)认读零声母的音节。

2、了解拼读的规则。

(1)声母j、q、x、y与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

(2)声母b、p、m、f与w只同o相拼,不与uo相拼。

(3)韵母i、u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字母上。

3、了解读音的规则。

(1)轻声。

(2)变调。

4、认读字母表,分清字母的大小写。

5、认识隔音符号并了解作用。

二、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难记,以及拼读和书写要求高,拼读音节时要求学生能直呼音节,书写要在四线三格上写得正确、工整。为了完成任务,学生要反复训练,这种单调、机械的反复操练必然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汉语拼音书写要求高必然延长了学习汉语拼音的时间,占用了学习其它内容的时间。同时,以往过高要求的书写对刚入学不久,手指小肌肉群尚不发达的孩子而言是不合理的。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在写话时用拼音替代汉字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促进思维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学生在遇到不会写或遗忘的汉字时,用拼音替代省时省力,谁还愿意去借助字典查找汉字呢?长此以往,学生对拼音的依赖性增强,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主动识记汉字的良好学习习惯就不能养成,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等也无法得到促进。因此根据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要求和任务,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阶段对汉语拼音掌握的关键是“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识字。”

过去学习汉语拼音往往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要求会读会写会背会默,掌握拼音术语及相关的专门知识。这些都增加了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而在实际使用中又没有多大作用。基于对小学阶段汉语拼音功能定位的认识,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关键就是能够熟练地拼读音节,运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师应在不断识字、阅读和使用工具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实际的拼读音节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重运用、重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2、学习汉语拼音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任务,它有一个从一二年级正确运用到三至五年级熟练运用的过程。

汉语拼音的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任务,其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渗透——强化——巩固阶段。渗透阶段是指学生在初学汉字时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汉语拼音的学习。如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单韵母与声母相拼的字拼读给学生听。这一阶段只要学生听,可以适当跟读,使学生对拼音有些接触,有些了解,培养情感。强化阶段是指学生在阅读识字的过程中集中学习声母、韵母,音节的拼读等,其主要是集中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巩固阶段是指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和阅读过程中,以及教师有计划地分阶段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使之能逐渐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使用工具书和学说普通话。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从一二年级正确运用到三至五年级熟练运用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

3、对一二年级阶段拼音学习的考查,主要看运用拼音的能力,而非“默写”。

汉语拼音怎样考查,涉及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反应。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默写,主要看运用拼音的能力,对于教材编写和具体教学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老师们可以放开手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上,学生更可以解开束缚,集中力量练习拼读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查阅工具书,提高自己的运用水平。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应加强音节的拼读训练,淡化拼音知识的讲解;加强实际的运用;延长拼音教学的时间,变过去“短时集中学习,统一达标”为“集中认识字母,阅读中练习拼读,分阶段滚动复习,抓重点归纳知识,有弹性逐步达标。

第四篇: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些认识

—既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等五篇文章后感想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相对西方语言来说,汉语的词汇是比

较难的,因为汉语词的来源悠久,词的构成灵活多变,词义丰富多采,词与词的搭配关系复

杂,词语还负载着深厚的文化信息。对外国人来说,学习、使用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研究工作者,如何将汉语词汇的意义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汉语学习者,

并使其能够自由而准确的运用,成为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外国留学生进行基础

汉语教学,一般分语音、语法、短文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所要运用的方法也是不同

的,所偏重的知识点,也有区别。我们应遵循遵循从“实践——认识——实践”的学习规律,

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五种教学法进行教授。

所谓五种教学法,就是将词汇学习的教学简单总结五种方法,总结每种方法的优点,从

而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五种方法即是:

一、语境法——语境法就是把某一语言单位(如词、短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认、

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使用于词类的教学,尤其适合于确定词性和分析词的语法功能。

二、比较法——比较法就是把容易混淆的语法知识放在一起,对比学习的方法。这种方

法,可以运用于词、短语、句子等各个语言单位中易混淆知识的学习。

三、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即示例——提示——分析——归纳——举例(运用)

这种方法体现了“实践——认识——实践”的学习规律,有利于讲练结合、学用结合。词、

短语、句子的教学,都可以用此法,提高教学效率。

四、举例法——举例法就是让学生即兴举出生活中的实例,验证书本知识,进一步巩固

知识。学习语言知识,最忌讳就书本学书本,与生活实际脱离。举例法是激活学生进行发散

思维、拓展书本知识的有效方法。

五、难点突破法——难点突破法就是针对难点精要讲解,其余知识学生自学或通过练习

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了“精讲多练”的原则,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

识。

这五种方法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效果较好的几种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

趋利避害,合理将五种方法灵活结合起来,才能使词汇教学取得最优效果。

参考文章:

1、《谈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石月兰 郝桂琴

2、《略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两个原则》李如龙,吴茗.

3、《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仲清

4、《.近十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中的三大流派》李彤

5、《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初探》张如梅

第五篇:彝语正负迁移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陈建祥

所谓“迁移”主要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有正负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则叫负迁移。彝族学生受家庭和周围环境影响,大多数交流都用彝语,大脑中的彝语信息量已相当丰富,在接受汉语信息的时候,彝语对汉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干扰的程度会因年龄、语言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人口65.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5.3%,在汉语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彝语迁移规律,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彝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异同,从而准确地接受和运用汉语知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彝语与汉语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属于汉藏语系,彝语属藏缅语族彝语支,汉语属汉语语族。教师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实现汉语教学的正迁移;彝语与汉语更多的则是不相融,即负迁移。正确地识别正负迁移对彝族学生学习汉语是极有帮助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语序、文字等方面来探讨彝语的正负迁移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一、语音

1、 彝族语言,自成一派,与其它民族语言完全不同。一音一义,彝语于口腔的发音部位,与汉语稍有不同,无论唇音、齿音、舌音,均须参以喉音,或者鼻音,其语调才能准确,且有时发音极其短促,有时发音又特别深长。

1、彝语辅音数量多,有43个,结构较复杂,基本特征是浊辅音发达,43个辅音的清浊比例为21∶22,除喉部外,各个部位都有浊辅音,它们同相应的清辅音两两对立。在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中,又区分为带与不带鼻冠音的两类。但就声母而论,结构又很简单,都由单辅音组成,没有复辅音声母。 汉语有22个辅音。辅音按阻碍部位可以分成7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和舌根音;按发音方式可以分成5类:塞(sè)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边音。按声带是否振动可以分为清音和浊音。清音又有送气不送气之分。

2、彝语元音松紧对立。元音共10个,y、i、o、u、e是松元音,yr、ie、uo、ur、a是紧元音。这十个元音组成十个韵母,没有复韵母,没有塞辅音韵尾和鼻音韵或鼻化韵。

汉语元音10个,1.舌面元音:前元音i、ü 、ê ;央元音:a ;后元音o、e、u; 舌尖元音:舌尖前-i,舌尖后-i;卷舌元音:er儿。

3、声调

彝语有四个声调。一至四声的调值依次是

55、

44、

33、21,从调值可见只有平、降两种调型。

汉语声调中有四个声调:阴平调值[55]、阳平调值[35]、上声调值[214]和去声调值[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汉语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声调区别意义。

4、音节结构

彝语主要由辅音(声母)+元音(韵母)组成,少数由元音(韵母)单独构成,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辅音不能单独成音节,但鼻音(双唇、舌尖前)、边音在一定条件下有近似自成音节的现象,即它们同弱化的舌尖元音(y、yr)、闭元音(u、ur)结合时形成这种现象。

汉语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除了个别情况外,普通话的每个音节中都有一个韵母,有时有声母,有时无声母。无声母而有韵母的音节,叫做零声母音节。音节按韵母的不同,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四类,总称四呼。

汉语拼音和彝语语音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标准彝语43个辅音,全部按汉语拼音发音,元音中有o,e,a,i,u,也仿汉语拼音即可,不过o开口要小一些,以与uo区别,通过比较读音的异同,绝大部分彝族学生一般能掌握正确的汉语读音,实现汉语学习的正迁移。

二、词汇

彝语与汉语在词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按词的使用范围、彝语词汇可分为方言词和全民词(同源词),两者比较,同源词约占所比较的2800多个词的40%~60%。按词的结构方式划分彝语词汇,有单纯词、复合词和派生词三类。从构词角度看,单音根词和词根占优势,在单音根词和词根的基础上构成的复合词较多,复音的单纯词很少。双音复合词在现代彝语词汇中占首要位置,代表彝语词汇发展的趋势。表意丰富、生动的四音格联绵词很发达,它是一种特殊的复合词,多半是“双音格”的扩展形式。

汉语的词大多由单音节 “语素”构成。单音节语素在构词上有神奇的力量,单音节语素写出来是一个字,所以我们计算单音节语素的数量可以以字的数量来计,常用的大概有三千多个,次常用的又有三千多个。六千多个单音节语素,以一定的语法结构组合,可以构成的词有几万个,常用词也会有上万个。

在学习汉语之前,彝族学生已经能用彝语进行交际,时间、地点及空间概念已经形成,只需要教会一种新的符号、表达形式即可。一般来说,汉语中指称意义的词汇大多能从彝语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达,如彝语“ɡu21ɡa33”对应的汉语是“道路”,彝语“vi55vi55ɡa33” 对应的汉语是““衣服”,彝语“mu21”对应的汉语是“细”)等等。因此,我们在记忆这些汉语词时,借助彝语就能够更加迅速理解及掌握,实现汉语学习的正迁移。

三、语法

彝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语序和虚词。单句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虚词有组合、定性和表示语气等语法作用。例如彝语可用不同的结构助词作多种句子成份的标志,用不同的时态助词表示五种时态。彝语与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同,特别是动宾式的合成词与汉语完全相反,如“跳舞”的彝语顺序是“舞跳”。

彝语有词的形态变化等表达语法意义的辅助手段。人称代词有表示“数”、“格”、“人称”等范畴的曲折变化;动词、形容词重叠(多音词则重叠最后一个音节)并变调表示疑问式;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全体等等。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一个词不管出现于什么位置上、与什么样的词语组合,形式没有任何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单句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

如汉语“不快乐”用彝语表达是“u55(快)mα21(不)di21(乐)”,宾语在前,谓语在后。另外,彝语的介词一般在宾语后,指示代词一般在名词中心词后,数量词可在名词前,也可在名词后,显而易见,彝族学生学习汉语时还是可能使用彝语语法从而产生彝语的这种负迁移现象影响了汉语的语学习。

四、文字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也有自己的文字,彝文从形体上看虽与汉字很接近,实际不是从汉字演变出来的,它是长方形为主体的音节文字,自成一派,一字一音。彝文最基本的笔画仅两种,即直线和圆弧,彝文的造字法可大致分为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和通假,以通假为最多。其书法从左到右横写或纵写。虽然,彝语字从右到左的书写顺序会对汉字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会对汉字的学习带来负迁移,但是,多数的彝族学生对彝语来说,只是会说不会写,因而,这种负迁移影响不大。

总之,彝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汉语学习中,由于经常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彝语的影响,彝族学生汉语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大打折扣。在进行交际时,由于彝族经常借助彝语来表达思想,与汉族学生交际存在一定障碍。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细心对比研究这两种语言间的相似点,借助彝族学生已经掌握的彝语知识及积累的彝语学习经验,充分激活、利用、发挥彝语的正迁移,防止彝语干扰的消极的负迁移作用,从而提高彝族学生汉语学习质量,促进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白显云主编《汉彝词典》(楚雄版) 2. 伍精华:《规范彝文方案》 3. 陈康,巫达 :《彝语语法》

4. 普忠良:我国彝族地区彝汉双语教育现状与发展前瞻

上一篇:冬季安全教育主题队会下一篇:电话销售工作总结样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