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规范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401420)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院药剂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改变药剂科的服务方式,加强对药剂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药剂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做好窗口优质服务,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

第一篇:规范化建设论文范文

特藏库规范化建设众人谈

策划整理:张怀珍

张怀珍(南阳市档案局助理调研员):国家档案局为贯彻落实《档案法》关于馆藏永久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的要求.在深入调研、认真总结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上海市等档案馆实施档案特藏室建设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于2001年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各级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以上档案馆要尝试建立档案特藏室的要求。之后,山东、辽宁、安徽、湖南、湖北、天津、青岛等档案馆相继建立了档案特藏室。由于建立特藏室在国内档案界毕竟是一种新尝试,国家档案局为及时总结经验,协调指导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又于2004年11月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国家档案馆特藏室建设座谈会”。会上,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郭树银在充分肯定各地特藏室建设的同时,对今后如何加强特藏室建设讲了重要意见。与会代表、专家也都结合本地档案特藏室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有关档案特藏室建设的意见、经验和一些学术观点,这对于深入开展档案特藏室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这项工作目前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加之不同层次档案馆之间的种种差异,有关档案特藏室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仍在酝酿阶段。

就我市而言,市档案局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自2001年就开始了一系列酝酿、调研工作,于2003年初正式提出:有条件的档案馆可尝试建立档案特藏库。市档案馆于2004年5月率先建成了藏展合一的档案、资料特藏库,到2005年底,各县市区档案馆也都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特藏、特色档案、资料合一的特藏库,其中,卧龙区档案馆藏展合一的特藏库,无论是内容与形式,还是规模与品位在全市、甚至在全省都是一流的。

鉴于全市各档案馆特藏库建设的不平衡性,为使之不断完善、提高,以求实效,特请诸位就其操作层面的具体业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诸如特藏档案的人选标准与人选范围、运作程序,藏与展、藏与管、藏与用等问题,希望诸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程相山(南阳市档案局保管利用科科长、副研究馆员,自考档案本科):建立特藏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档案算特藏档案。鉴于市档案馆的馆藏情况,在国家档案分级标准未出台前,我们主要是参考全国重点档案范围,一是把建国前的档案全部列入特藏管理;二是把建国前出版的各类资料也全部列入了特藏范围。这样做虽有粗针大线之嫌,但便于把握.易于操作,而且也符合“珍、稀、古”的档案价值取向。档案也好,资料也好,原则上讲,形成年代越久远,价值就越大;现存文献越稀少,就越珍贵。这应成为确定特藏档案的基本标准。

孙建功(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馆长、馆员):卧龙区档案馆的特藏库建设是在借鉴市馆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除了把建国前的档案、资料全部纳入特藏管理范围外,还把建国后形成的反映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的档案也全部纳入了特藏管理,也就是特色、特藏档案、资料合一的特藏库。之所以把特色档案也列入特藏范围,是因为这些档案绝大部分具有唯一性,即具备唯我独有、独此一份的特性。我认为在确定档案特藏范围时,除遵循鉴定档案价值总原则外,还必须立足馆藏,从实际出发。

郭炜(唐河县档案局秘书、副研究馆员,河南教育学院政教本科):唐河县档案馆的特藏库建设限于库房条件,属于藏展分离型,目前仅建立了特藏库,展室正在筹划之中。其人选特藏的范围,除了上述二位所说内容外,我们把声像档案也列入了特藏范围。之所以如此,一是声像档案数量少,载体特殊,保管条件要求高;二是这部分档案的内容大都是反映本地重要活动或领导活动;三是库房极其有限,且保护设备严重不足。把声像档案列入特藏后,特藏库闲置的空间和所配置的保护设备均可得以有效利用,不仅节约保管成本,而且也使声像档案得以妥善保管。

蒋粤燕(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助理馆员,自考法律本科):那不成了大杂烩,又是档案、又是资料,又是特色档案、又是声像档案,这样做是否符合档案特藏室建设的要求呢?国家局提出的是“档案特藏室建设”,资料列入特藏范围是否合适?建国前的档案不分良莠,整个全宗档案都被列入特藏范围,我认为不符合档案特藏室建设的初衷。

王林(南阳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副科长、副研究馆员,郑大档案本科):蒋粤燕提出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不无道理,但从实践上讲,必须立足馆藏,从实际出发。绝大多数基层档案馆,无论是历史档案,还是声像档案,数量都不多。就历史档案而言,全市14个档案馆不足2000卷,除去市档案馆的,县档案馆少则几卷,多则不足百卷,以全宗为单位整体列为特藏对象,简便易行。从这些档案形成时间上讲,在县档案馆算是较为珍贵的了,因其少也就没有精挑细选的必要了。至于资料该不该列入特藏范围,我认为可以列入。比较各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或民国时期的本地志书,在县域内,基本上是独此一份,比起那些“支离破碎”的历史档案更为珍贵。若单从保管角度讲,县档案馆的上述档案资料,加上声像档案、特色档案,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库房就足以容纳。特藏库无论是存放多少卷档案,其安全保护设备都要照常运行。与其让特藏库的空间闲置,倒不如把全馆相对珍贵的档案也好,资料也好,集中保管起来。

张丽(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副馆长、助理馆员,自考档案本科):档案特藏库建设的初衷就是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所谓“好钢”,就是有限的档案保护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所谓“刀刃”,就是馆藏相对珍贵的档案资料。我认为,既然目前的馆库条件无法使馆藏全部档案都处于理想的保护状态,而以特藏形式改善相对珍贵档案的保护条件,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是明智之举。由于基层档案馆珍贵档案少,有些资料比一般档案珍贵得多。有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档案,虽然是近几年形成的,但又比那些零散的民国档案珍贵得多。所以我觉得把馆藏相对珍贵的档案、资料,不管是历史档案,还是地方特色档案集中起来保管,是符合档案特藏库建设初衷的。

王静(南阳市卧龙区档案局业务指导科科长、助理馆员,中央党校经管本科):南阳各县在1947至1948年间陆续解放,并相继建立了人民政权,而划分革命历史档案的时间下限为1949年10月1日,党委、政府全宗中1949年10月1日之前的档案是否可以抽出列入特藏范围。

张怀珍:在1998年档案馆达标升级活动中这个问题已被明确过。当时定的原则是为保持全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暂不抽出,但在统计上可作为革命历史档案予以登记。现在搞特藏室建设,若按二史馆、辽宁省档案馆逐卷逐件

选取的方法是可以抽出的。但我个人观点还是暂时不动,保持原貌为好。其理由是:二史馆、辽宁档案馆历史档案的藏量比我们这些基层档案馆的馆藏总量还要多出若干倍,他们是立足于他们的馆藏实际而采取逐卷逐件选取的方法。另一方面,各档案馆党委、政府全宗历来都被视为核心全宗而备受呵护。国家档案局在制定档案分级管理标准时,肯定会对这两个重点全宗的永久档案作出明确规定。所以我认为暂时不动为妥。对个别档案馆已经抽出列为特藏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管理措施的,也不要再放回原处,待国家档案分级管理标准出台后,再统筹考虑这两个全宗的处理方法。

基层档案馆尝试档案特藏库建设,与副省级以上档案馆的最大差别,一是藏量和馆藏成分的差别;二是馆库条件的差别。所以同志们提出的“立足馆藏,立足馆库条件,从实际出发”应是基层档案馆筹划、建立特藏库的基本原则,也是制订特藏档案人选标准与人选范围的基本原则。刚才几位同志都提到了“相对珍贵”这个概念,这体现了“立足馆藏,从实际出发”选择特藏对象的原则,这个概念关键在“相对”。当初个别同志认为基层档案馆“无特藏可藏”的误区,就是把本馆的历史档案与一史馆、二史馆的历史档案去比较,“相对”的方向弄反了,自然就会得出“无特藏可藏”的结论。

刚才几位同志结合各档案馆馆藏实际,就划分特藏的原则、标准、范围阐述了个人的观点,诸如“珍、稀、古”,“唯我独有”等,均有一定道理。类似这方面的理论、原则、标准很多,一时半刻也说不完。我想,为了便于操作,就以“立足馆藏,从实际出发”为原则,结合以上同志们的意见,一步到位,直接明确特藏对象,寓原则、标准于其中。第一,历史档案以全宗为单位全部列入特藏范围;第二,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第三,声像档案;第四,人物档案;第五,重大事件档案,如“文革”时期轰动全国的唐河“马振扶”事件档案;第六,建国前形成或出版的各类资料。以上六类档案、资料在各档案馆均属相对珍贵的。把这些相对珍贵的档案、资料集中起来,从管理成本上讲,也值得去建一个特藏库。是否恰当,请各位发表意见。

程相山:全市各档案馆值得一提的“家底”不过如此。这样一明确,从筹建特藏库的运作程序上讲,等于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即确定入选特藏的范围,既然说到了运作程序,我就接着说第二步,就是根据各档案馆库房条件和人选特藏的数量,确定特藏库的形式,即藏展分离,还是藏展合一。第三步为具体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分两种情况,若是藏展分离型的特藏库,首先将库房的管护设备及柜架、装具等备齐,然后规划人选档案、资料的排放顺序,并考虑预留一定空间,这些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把人选特藏的档案、资料,从原存入处移入特藏库,并进行一系列的标注、编目、统计等具体工作。若是馆藏展合一型的特藏库,则首先应考虑确定布展方式,制定布展方案。待布展工作、档案存放及管护设施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将人选档案、资料移入。第四步就是制订特藏库及其档案的管理制度。

孙建功:筹建特藏库,关键是领导的决心和定位。领导的决心大,定位高,建起来的特藏库就会有一定的品位。卧龙区藏展合一的特藏库之所以有一定的规模和档次,这与局领导当初的决心与定位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在处理藏与展,藏与管,藏与用的关系上,我认为,“藏”是根本,“展”和“管”是手段,“用”是目的,所以首先应在“藏”上下功夫。档案馆的首要功能是“典藏”功夫,这一功能发挥不好,“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布展时考虑到以往来馆参观的领导、学者等,总是要亲自翻一翻、看一看那些珍贵档案原件的情况,就在“展”字上作了文章,即“寓藏于展”。使参观者既能真切地一睹珍品原件“风采”,又不能摸到原件,也无法要求工作人员取出原件。

张肖(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秘书、助理馆员,党校经管专科):贯彻“以藏为本”思想首先要在“管”字上下工夫,应千方百计使特藏库具有“十防”功能,否则就失去建立特藏库的意义。其次,在原件展出上,要优先考虑“原件”的安全问题,既包括“防盗”问题,也包括“防损”问题。所谓“防损”,就是对被确定要展出的原件,必须采取万无一失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在展出过程中受到有害因素的侵蚀而影响其寿命。我们在原件布展方面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展柜形式,将所有展出原件加上偏碱性或中性的透明防护膜后,置于双层玻璃之间,使之始终处于真空状态,免受不利因素的侵蚀。

蒋粤燕: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郭树银在济南会议上强调,馆藏精品展应全部制作仿真件。不展原件既符合上级要求,又省却许多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张丽:国内外的珍贵文物展、文献字画展大都是展出真品。2004年10月至今年3月间,在北京、上海、广州、澳门巡回展出的《金匮藏珍——中国历代档案汇萃展》的实物大都是原件。今年5月的《清代杭州·宫廷档案展览》的20件实物也是原件。最近,大英博物馆正在上海筹办大型文物展,运来的两河流域文物也全是真品。美国国家档案馆长期展出的国宝级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宣言》、《人权法》也都是真品。只有展出真品才有吸引力,只有展出真品才能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视觉上的冲击力,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静:建特藏室的过程,也就是开发馆藏珍品的过程,开发珍品的目的是为了使之达到理想状态的“藏”,“藏”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用,而“展”的本质也是用。我们近水楼台,得天独厚,何不先“用”为快呢?况且,我们因布展而“用”的目的是宣传馆藏珍品,彰显其魅力,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珍贵档案的作用。可以说,用真品精心布展的本身就是利用特藏档案的魅力创新档案服务的新举措。

王林:以上几位说的都有理,但不能偏颇。我认为,既不能全用仿真件,也不能全用原件。在基层档案馆,制作仿真件还存在技术上的问题,简便的办法是进行拍照,首先应把选出的精品按照一定的专题拍成若干组照片,配以文字介绍,制作成活动版面,既可在固定展厅展出,也可拿出去巡回展出。在展厅的各布展单元内,可选择少量的、有代表性的珍品原件,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我认为对于镇馆之宝级的珍品,要有“好马配好鞍”的思想,在装具的质地、形态上多下点工夫,以显示其镇馆之宝的“地位”和“身价”。

郭炜:在“藏”与“展”问题上,国家档案局提出的要求是“藏展结合”,但“藏展结合”不等于是“藏展合一”,藏展是合一,还是分离,这要从馆库条件出发。全市14个档案馆的库房,除市档案馆、卧

龙区档案馆外,其他馆的库房都是普通的两开间或三开间,其面积在30平方米到50平方米之间。据资料介绍,安徽省档案馆所建特藏库只有30多平米,却收藏了3000多卷明清档案和6500多卷革命历史档案。以此为参照,一般县档案馆辟一30平方米左右的库房,不仅可容纳现在人选的特藏档案与资料,就是今后存放核心全宗的档案也是绰绰有余。不具备建藏展合一特藏库的县档案馆可考虑利用原有的档案陈列室,把特藏精品展融于其中也不失为一种应急之策。至于近期筹建新档案馆库的县,则需从长计议,精心筹划。

程相山:藏展分离与藏展合一各有利弊。我认为藏展分离,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更有利于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更有利于特藏库的管理工作。

张怀珍:在藏与展关系上,以上几位同志谈的比较到位、比较透彻。贯彻“藏展结合”方针,不管是“分离型”或者是“合一型”,其展厅要力求高雅有品位,彰显档案馆的文化底蕴,让参观者有步人文化殿堂那样的神圣感。卧龙区档案馆所建藏展合一型的特藏库已经让人有点这种感觉了,事实上已成了他们创新服务的一个亮点。如何把这个亮点打出去.也就是如何发挥特藏档案的作用,这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比如,请一个好编剧,依据特藏档案的形成背景和其中的人物与故事,结合我国源远流长的档案文化史与南阳悠久的历史,穿插与之有关的人文景观实景资料,搞一个有品位的专题片,在电视台播出,既服务了我市当前建设文化大市的中心工作,又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档案、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用”的范畴。说这些,虽有脱离实际之嫌,但敢想是创新的前提。意在请诸位就“藏与管”、“藏与用”的问题结合运作程序发表高见,至于特藏库“十防”方面的问题,业内人士都清楚该怎么办,所以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就不用说了。

程相山:建特藏库的运作程序刚才已从大的方面讲了几点意见,在操作层面上,因为人选特藏档案数量不多,都是以全宗为单位整建制地移入特藏库,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关键是人选的馆藏资料是从各个部类中抽取的,在移动、排放、编目等方面运作就要仔细一点。在移动零散人选的特藏资料时,首先,应在其原存放处所放置一个说明其编号、名称、移出时间、移出去向的代理卡,并在资料目录的备注栏内注明“某年某月某日人特藏”字样。其次,抽取的资料进入特藏库后,依其原有编号的上位类号,按顺序排放在一起。第三,编制特藏资料目录,其格式在原资料目录格式前面增加一个顺序号,然后依其排放顺序,逐册登记,这样既固定了资料的存放位置,又统计出了人选特藏资料的总数。第四,建立特藏库的台账,先档案,后资料,依其排放顺序逐全宗进行登记。这本台账既固定特藏库所有档案资料排放顺序,又明确反映特藏的内容与数量。其他方面,如存放一览表、柜架号等,仿原来库房管理模式。另外,布展时,所抽原件应在原存放处所放置一个代卷卡,注明其档号或编号及名称、抽出时间、展出的具体处所。

王林:对特藏库档案的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也就是为保护原件,方便利用,应优先考虑对这部分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对特藏档案进行扫描或拍照,形成数字图像,刻录成光盘,与计算机目录数据库配合检索利用。这样不提供原件.利用者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看到特藏档案原貌,如需要还可以打印复制件。

张怀珍:刚才蒋粤燕提出为人选特藏资料想个万全之策,我想假如一策能行,就无须万策了。入选资料的“待遇”虽然提高了,但“身份”未改变,这是问题的关键。是否可以从资料、档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为转化的理论人手,大胆设想把人选资料按其有关特征组合后,划分为若干个联合全宗,使之全部转化为档案,围绕这一设想寻找理论根据,为资料改变“身份”创造条件。例如各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民国时期的本地志书是当时的县署衙门主持编修的,这与现在本地政府主持编修的地情工具书有何不同?为什么不能把他们转化为档案进行管理呢?诸位若有兴趣,可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适当时候可以今天的形式对其进行专题讨论。

第二篇:药剂管理规范化建设浅析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40142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院药剂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改变药剂科的服务方式,加强对药剂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药剂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做好窗口优质服务,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结果对200名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之后,其中对服务态度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60例,占80.0%;基本满意有36例患者,占18.0%;仍需改进患者有4例,占2.0%。结论在综合性医院中,药剂科是负责整个医院患者用药的重要部门,药品的质量和医疗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药剂科的管理主要有人力、物品、财务等方面,将药品质量和销售以及服务集于一体,因此,在医院里,加强对药剂科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药剂管理规范化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信誉。

关键词:综合性医院;药剂科管理;规范化建设

Key words:general hospital;Pharmacy management;The normalization building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和研究的患者有200例,都是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120例,女性患者为80例;患者年龄在32-75岁之间,平均为(52.3±3.7)岁。所有的患者没有出现神经类疾病。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服务态度、用药指导等。

1.3方法

1.3.1由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

在以前,我院主要是以配发发药为轴心,将内部管理为终结的服务管理模式,然而却对药物的作用和影响忽视[3]。根据有关规定,门诊部的药房要实行柜台式的发药,这样使得我院药房的服务性质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时也使得其的社会服务性质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我院在人员的结构和发药的方式以及相关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全面实行开放式的柜台发药,同时药师利用其的专业知识,给患者进行有效地指导,使得患者能够合理、安全用药,另外还能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使得患者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1.3.2刻苦钻研专业技术,提高药剂科人员整体技术水平

在药剂学中,作为一名合格的药师,必要掌握相应的药学技能,对专业知识要能够熟练掌握,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治疗业务。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对相关药物的性能和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用法要能够熟练的掌握,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指导,让患者正确地进行服药。药师要有扎实的业务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另外要对药剂科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强化其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还可以让一批年轻的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技术,进行一些国际性的学术交流等。

1.3.3做好窗口优质服务

加强对药剂人员的道德意识培训,让医学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有着很大改善[4]。在医务人员中,其的职业道德就是医德,要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职业素质和道德,要有“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患者为重,对患者要进行关心和帮助。对于患者的疑问,要进行耐心细致地回答,对本职工作要尽心尽职,服务要热情周到,大方有度。在医院里,药房是面向所有患者的一个关键性窗口,其的服务质量和药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和医院的信誉。因此,要加强对药剂科的管理科工作,药剂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

此外,药剂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岗位,所有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才能进行上岗工作。药剂人员负责所有处方的审核和核对以及发药等工作,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在进行工作时,要认真地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核对,同时要对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采用标签贴在药物包装袋上。让患者按照要求去用药,对患者要进行耐心地指导,同时对一些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避免发生错误。

1.3.4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严禁私自违反操作流程等。药师在配制药物时,要“四查十对”,同时还要对一些配伍禁忌进行认真查询,以便正确使用药物。对于一些不合理或配伍禁忌的处方,不能进行配制。工作人员只有认真地执行医院的各项管理规定,才能使得临床用药持续健康的发展,做到有效合理地用药。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对200名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之后,其中对服务态度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60例,占80.0%;基本满意有36例患者,占18.0%;仍需改进患者有4例,占2.0%。详细见以下表1。

表1药剂管理规范化结果[例,(%)]

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仍需改进满意率200160(80.0)36(18.0)4(2.0)98.0%3讨论

在医院里,药剂科不仅要抓好各项管理的执行工作,同时还要向深入的方向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药剂科管理现状,让其走向新型化道路,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另外,要引进一些新的管理设备,以便使得药剂管理走向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

总之,要想使得综合性医院用药得以更有效、更安全,必须要从药剂科科学管理做起,对存在或一些潜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对相关的用药知识进行宣传,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医院药剂科科学化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声誉和影响力;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药剂管理规范化建设意义重大,方向明确,应为医院引以重视,并做好相关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阿地力江·阿力甫,艾合买提江·买买提.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691-692.

[2]宫树贤.基于无差错用药的药剂科管理系统构建方法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5):394-395.

[3]付世龙,张彩莲.甘肃省安定区乡镇卫生院药剂科管理现状与发展浅析[J].中国药事,2011,(01):81-82+101.

[4]袁凌华.浅析医院药剂科管理现状与发展[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07):736-737.

作者:黎明静

第三篇: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策略

摘要: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功能的根本保障,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面对经济成分多元化,统计调查对象“复杂”化问题。文章论述了落实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落实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围绕目标,稳步推进,大力宣传,加强督导,搞好部门配合,提高统计执法的权威性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执法;统计指标

1 落实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当前统计执法面对很多困扰,统计风险宽泛,统计客体复杂化。统计工作的客体日益增多,数据采集、加工、发布、使用等环节众多,社会公众对一些重要数据质疑不断,统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潜在风险愈来愈大。基层统计执法压力就更大。特别是在规范基层统计执法工作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虽然近些年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很好工作经验和做法,破解了很多工作中的规范执法难题。但面临新的统计执法工作形势,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好的建议对今后的规范执法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落实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1 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升统计能力

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统计行政规范化执法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制度建设,是打牢统计行政执法规范化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切从头开始,建章立制,高起点、高标准地坚持靠制度管人,依流程办事,强化全体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各市镇(区)要把熟悉统计业务、思想作风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热爱统计事业、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同志充实到统计队伍中来,确定市镇区的统计人员,并督促市镇(区)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要严格执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统计人员必须参加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镇统计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各镇(区)专职统计人员的配备、调整,必须征得市统计局的同意,以保证统计队伍相对稳定和工作顺利衔接。建立市镇(区)首席统计员制度。首席统计员在市镇(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统计工作站的全面工作;业务上在市统计局的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市镇(区)各类统计工作,发挥组织和牵头作用,对统计数字进行把关。

1.2 保障统计工作经费,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各市、镇经济开发区要认真研究并及时帮助统计工作站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健全统计经费保障机制,并根据分级负担的原则列入镇(区)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好统计工作站的人员经费、开展日常统计工作所必需的业务经费以及统计部门各项普查、调查等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普查和专项调查的调查人员补贴应按时足额发放。

1.3 严格对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奖惩

市统计、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要强化对镇(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和验收;并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范化要求。各镇(区)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落实具体措施。

市统计局要制定严格的镇(区)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细则,定期不定期地加强对镇(区)统计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完善对镇(区)统计人员工作的考核评比,每年对镇(区)统计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出等次,并将考核结果反馈所在镇(区),作为统计人员年度考核及奖励的重要依据。要定期表彰全县统计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统计员,并择优向省、市推荐上报,形成崇尚敬业、激励先进、重视统计人才的良性机制。

1.4 切实强化对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领导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各镇(区)“一把手”是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首席统计员为具体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各镇(区)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成立统计工作站、配备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统计人员、领导本地本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开展等责任;首席统计员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执行综合统计职能的责任。镇(区)领导要定期研究解决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支持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维护統计数据的严肃性。

1.5 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步骤和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动员培训阶段。该阶段要求各统计单位明确统计分管领导,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结合培训和走访分批分层对统计单位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培训。

(2)第二阶段:规范实施阶段。该阶段要求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各统计单位根据要求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原始数据统计台账,重点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统计局将加强业务指导。

(3)第三阶段:自查抽查阶段。各统计单位做好内部的自查,县统计局将组织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部分模以下的重点企业进行抽查。

(4)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对自查和抽查的情况进行小结,组织单位交流,宣传好的做法,对尚不能达标的单位,分清情况予以指导。

(5)第五阶段:全面达标阶段。该阶段要求所有统计单位达到规范化要求,在此基础上抓巩固创新。

2 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2.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统计工作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对于从源头上把好数据质量关,确保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把统计基层规范化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2.2 围绕目标,稳步推进

统计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多、难度大,且为日常性、持久性工作。各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围绕阶段性目标,对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充实机构和人员,改善条件,在统一规定、统一标准、统一量化的前提下分步实施,稳步提高,力争在要求时间内全面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2.3 大力宣传,加强督导

县统计局负责对全县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进行指导,组织专业统计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基层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大力宣传统计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

2.4 加强考核,提升水平

市统计局负责对全市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进行检查考核,实行考核结果通报制,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差的单位,责令限期整。

2.5 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统计执法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在現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政府的正确决策更离不开准确、全面、及时的统计资料。如何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制度;建立一支稳定的统计队伍,做到数出有据,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可靠;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严格执行统计法,严肃处理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放开手脚,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6 搞好部门配合,提高统计执法的权威性

执法,旨在通过执法发现问题,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明确执法是手段,维护统计秩序才是根本。一是统计部门做好统计服务,统计执法前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温馨提示”,构建统计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双方在法律面前的平等交流,可以使统计行政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方法制度辅导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有利于提高统计法律意识,使统计调查对象及时发现问题,迅速纠正违法,降低处罚风险,体现文明执法。二是统计机构和纪检、监察、司法等机关要依照国家法律和党纪、政纪有关规定,各司其职,协作配合,提高统计执法的权威性。三是要学好诉讼法有关知识,熟悉法院的工作程序,准备统计执法案件的应诉或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作者简介:幸俭(1970—),女,江西南康人,江西铜业集团(德兴)建设有限公司统计师。

(责任编辑:周 琼)

作者:幸俭

上一篇:汽车驾驶员论文范文下一篇:软件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