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作风建设论文

2022-04-17

摘要:公正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民警的价值追求,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意义重大。文章认为,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创新执法理念,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其次要借鉴成功经验,加快建设步伐;再次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规范化作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规范化作风建设论文 篇1:

关于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高校完成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和担起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使命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而找出高校基层党支部及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就如何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行一些思考,从理论、思想、组织、人才、制度、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路。

【关键词】党支部  标准化  规范化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学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由此可见,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是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阵地,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必然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引领高校思政教育稳步前进的旗帜,也是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趋势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要想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位党员,必然要建设好每个支部。并且,如果党支部工作不规范,党员形象不好、政治素养不高,将动摇全面从严治党的根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也就成为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必然趋势。

二、高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围绕党支部的基本任务、重点任务,通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高校基本组织设置标准化规范化、基本队伍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基本制度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基本任务落实标准化规范化、基本保障配套标准化规范化,使党支部、党员队伍及党的工作强起来。

三、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组织设置标准化规范化

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合理规范设置基层党支部,使其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团结协作,并按照程序及时调整、正常换届。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加强党支部班子的整体功能,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准、用好党支部书记,以便有效发挥党支部班子的作用。

(二)基本队伍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发展党员严格规范、教育培训频繁、日常管理有效、关怀帮扶到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不合格党员处置审慎,防止党员失联机制健全,党员党性意识和能力素质不断增强。

(三)基本制度运行标准化规范化

有效提升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水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好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组织好年度述职、谈心谈话,更好推进民主议事、党务公开等工作。

(四)基本任务落实标准化规范化

突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聚焦基本任务,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服务载体,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绩效。切实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五)基本保障配套标准化规范化

党务工作者队伍配备到位、素质优良,活动场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制度健全,监管效果明显,党支部工作经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等保障到位。

四、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支部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深度不够

党务、政务两张皮的情况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支部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深度不够。党的理论学得不少,但主动或用于指导业务的并不多或不够,形成党务、政务两种“色调”,不会、不能用所学到的党的思想、理念、方法、思维等知识,推动工作、指导学习、进行教育。

(二)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不适应新时代要求

党支部书记存在“三不专一不愿”,即思想不专、理论不专、岗位不专和不愿意干。第一,党支部书记大多未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对党的认识不深、理论水平不够、驾驭党的工作的思想高度不够;第二,党支部书记所学专业绝大多数不是思政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论知识;第三,党支部书记,尤其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是辅导员兼任,他们对支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并没有把支部工作放在首位,党支部工作被边缘化;第四,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认为支部工作繁杂、耗时久且不容易出成绩等,因此,其在支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不愿意干党支部工作。

(三)党支部工作单一刻板,缺乏丰富的活动载体

党支部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简单的会议、学习,且大多是形式,没有结合工作和学习实际来开展活动,展现党发挥凝心聚力、先锋模范、战斗堡垒作用的载体非常缺乏,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未能有效体现。

(四)管理不规范,工作无章法

一是未严格按照5阶段25个步骤发展党员,实际研究少,流程未走到位,临时补材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未按照规定程序开展。三是支委民主决策不严肃,程序不规范,存在“一堂言”现象;党务公开缺失,党支部无意识,也不会按照相关规定,公开相关内容。四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甚明显,党支部没有切实履行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務群众的重要职责,把党支部工作等同一般工作来对待;大多数党员在思想上未充分认识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职责,不能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不能自觉在工作、学习、干事、服务等方面作表率、走前列,不能有效发扬先锋模范作用。

(五)支部考核缺失,组织涣散消极

对支部,一是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考核;二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未考核或考核简单,导致支部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争先意识不强,慵懒散漫突出,组织涣散消极。

五、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一)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组织党支部书记、支委和其他相关党员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有关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深刻理解党组织的目标任务、政策理论和精髓内涵,掌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理论,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高校应通过专题培训、党课等方式,对广大党务工作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其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政治核心、坚守初心使命,用政治责任和正确思想指导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三)强化组织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也可以在校党委、院党委、基层党支部之间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责任分工到位,使基层党支部负直接责任,在校党委及院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加强人才发展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凡事成者,人才为本。要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首先要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有关党务人员。首先,教工党支部书记实施双带头人工程,从教研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中推选教工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和优秀的大学生党员中选出来,并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发展计划,以实现支部书记专职化。其次,对党支部书记及其他党务工作者进行党务工作人员党务知识培训,使其在思想、政治、能力、作风等方面够强、过硬,实现党支部书记专业化,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完善规章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高校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并根据《党章》等党内法律法规,完善高校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议事、监督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配之相应的流程、规范,把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内容流程化、项目化、清单化,使制度、标准成为支部工作的基本遵循和工作依据,做到“人换事不变”,为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六)加强资金管理,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及管理模式,为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配足专项资金。同时,大力鼓励党支部开展“经营创收”,积极支持党支部独立或与校学生会、社团等组织,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合理报酬,充实支部资金。把资金管理支配权限下放到党支部,由其自行支配使用,上级党委履行监督审核职责,为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七)加强监督考核管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杠杆作用,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落实保障

凡事必考才成。一件事情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检验其完成情况,是否达到目的。党支部建设也如此。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做好统筹调度工作,把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列入党建考核重要指标,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按照完成情况据实考核,兑现奖惩。为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监督考核保障。

建立标准体系,以便于党支部遵照执行和上级党组织考核监督。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但要行,更要考,且行和考的内容及标准要统一、一致。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规范及上级要求,制定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并进行大力宣贯,使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得到师生,尤其是党务工作者的认可,同时要加强与上级党组织的沟通,积极汇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支持。

(八)注重典型带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高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尚处在起步、探索期,为积极稳定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选择一批发展基础好的党支部,进行重点培养、打造,优先发展、先行发展,努力寻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更优方案和最佳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借鉴的经验,为其他党支部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九)明确主题载体,打造品牌亮点

主题是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的主心骨,载体是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的灵魂,载体要围绕主题展开,主题要服务载体。要区别教职工和学生支部,或者按照一支部一主题的原则,结合实际,明确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主题,使党支部及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主题开展,同时要积极挖掘承载党支部宣传思想、凝聚力量、团结群众、发挥先锋等内容的载体,形成一品一牌,打造一支部一主题一特色一亮点,打造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品牌。

(十)创新工作方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采取“基础+创新”,做好规定动作,搞好自选动作,要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规定动作,在此基础上深挖承载党支部宣传思想、凝聚力量、团结群众、发挥作用等内容的载体,着力突出亮点特色。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采取“互联网+”形式,逐步实现支部可视化管理;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建设;要与当前的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把支部建在“连上”,把支部建在扶贫一线;要发挥教职工支部党员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和学生党支部党员年轻、富有激情、思维活跃等优势特点,着力在理论实践和思想建设有新作为,彰显党建魅力、活力、实力。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內涵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党的十九大报告

作者:王孔莉

规范化作风建设论文 篇2:

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之管见

摘 要: 公正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民警的价值追求,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意义重大。文章认为,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创新执法理念,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其次要借鉴成功经验,加快建设步伐;再次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关键词: 公安机关 执法规范化 建设建议

公正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民警的价值追求。近年来,新闻媒体时常曝光少数公安民警违法乱纪的案例,使公安机关公正执法受到了质疑,同时也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笔者通过到基层实地调研和对众多文献的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各地公安机关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执法规范化建设亟待加强,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有待提高。下面笔者对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谈谈看法。

一、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一)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公安部的重要部署要求。

2013年11月25日至26日,全国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会上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孟建柱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法治公安,为建设法治中国、促进公平正义作出新贡献[1]。可见,当前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各地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公安部的部署要求。

(二)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期待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保护,也期待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他们期待执法公正和透明,也期待社会平安与和谐。他们不仅要求提供社会服务,还期待态度热情,优质高效,等等。执法规范化是公正执法的前提,只有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执法为民,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三)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高度开放,执法更加透明,信息交流极为便捷。执法工作稍不注意就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和谐的警民关系。执法机关必须做到依法行使权力,正确履行职责。因此,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杜绝执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

二、关于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自2008年9月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紧锣密鼓地开展,努力实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创新执法理念,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是执法理念的转变。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首先要靠全体民警提高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等理念根植到每一名民警的头脑中,落实到每一名民警的实际行动中,贯穿到每一项执法工作和每一个执法环节中[2]。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法治公安,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自觉规范执法行为,从源头上解决执法规范化问题。

1.深化认识,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目前公安机关民警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执法思想模糊不清,有的宗旨意识不强。在执法办案时,盲目为绩效执法,为考核执法等,导致执法不规范,甚至违背公平正义原则。因此,在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中,首先要深化认识,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努力练就为民服务的本领,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办案、去服务,使执法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期盼,逐步实现从被动执法到主动执法的转变,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运用先进理念,正确指引执法行为。

从北京奥运安保到国庆六十周年再到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公安部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3]。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新的执法理念确实有效可行,目前已经扩展到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各个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先进执法理念,努力实现不仅严格、公正、规范执法,而且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目标。用先进的执法理念指引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塑造民警的良好形象。

(二)借鉴成功经验,加快建设步伐。

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多措并举,各地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的已经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经验。笔者建议,当前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捷径,当务之急是学习借鉴现成的经验,这样能够减少探索的时间,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便加快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步伐。

1.学习“南通经验”,加强执法管理标准化。

据有关报道,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公布了全国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南通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标准化试点”成为公安行业的唯一项目入选[4]。可见,江苏南通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成绩显著。南通市公安局承接的“南通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标准化试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了公安机关执法标准管理体系,他们主要实现了职业警队、标准体系、执法管理、运行机制“四个”升级优化的目标,在各执法环节推出精细化行为标准,大大规范了公安执法行为。南通警方以标准化管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被誉为“南通经验”,在全国公安机关推广。因此,他们的经验做法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2.借鉴北京“一本通”,强化执法办案流程具体化。

2009年12月,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地方公安执法操作规程《北京市公安局执法大纲》。其中囊括了全局执法工作中的360项执法行为、4400个执法基本环节和900项执法流程的操作规范,包含整个执法办案的全流程,成为民警执法办案实战中的“一本通”[5]。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进行推广,按照“一本通”严格执法,有助于解决当前公安队伍中人员法律素质参差不齐的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战中按“一本通”执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能够使广大民警快速掌握执法流程,执法依据,自觉把执法工作的各项规定动作、硬性要求落实到位。

3.推行合肥“说理式执法”,促进执法服务人性化。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安徽合肥公安局包河分局探索出“说理式执法”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为何说、怎么说、说什么”,受到公安部的充分肯定。2011年,该局责任区刑警三队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件入选全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典型案例。这种模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把法、理、情融为一体[6]。通过说理执法,能够改变执法环境,和谐警民关系,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在各地公安机关大力推行,既能使人民群众敬重法律的威严,又能感受到公安民警执法的温暖,有效改变以往的法律“硬邦邦”和民警“高高在上”的现象。

(三)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由于公安队伍中有些人员的素质跟不上,纪律作风不强,执法不公正、不作为、不规范的问题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因此,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势在必行。

1.恪守禁令。

纪律作风是公安机关根据民警的特殊性而制定的具体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以指令性和禁令性的规章制度为载体,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要求。因此,加强民警的纪律作风建设,首先要求全体民警恪守禁令,雷打不动。公安部相继出台了一些文件,如家喻户晓的“五条禁令”、“三项纪律”和中央的“八项规定”等,不能“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烂熟于心。只有严格遵守各项禁令,才能更好地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

2.转变工作作风。

当前某些领导干部和少数民警的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他们宗旨意识淡薄,常以管人者自居,摆架子。应该转变观念,换位思考,主动适应执法“治民”到执法“为民”的转变。他们在工作中时而表现为态度粗暴、执法手段简单、动辄训斥,冷硬横推等[7],严重影响了执法质量和水平,降低了执法效果,损害了和谐的警民关系。在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应该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执法公信力。

三、结语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多措并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笔者通过基层调研和对众多文献资料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从执法理念、借鉴经验和纪律作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前,应该紧紧围绕法治公安这一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的部署要求精神,创新思维,转变理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郭声琨.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强调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法治公安[EB/OL].http://www.mps.gov.cn/n16...203.html,2013-11-27.

[2]卢宇.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S1).

[3]规范执法塑警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综述[EB/OL].http://www.gov.cn/jrzg/2010-11/11/content_1743613.htm,2010-

11-11.

[4]以标准管理引领执法规范化南通公安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级试点[EB/OL].http://www.zgnt.net/content/2014-05/10/content_2308304.htm,2014-05-10.

[5]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EB/OL].http://www.gov.cn/gzdt/2010-04/08/content_1575838.htm,2010-04-08.

[6]安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五年回眸[EB/OL].http://www.ahjtxx.com/ljdt/ljdt/88740_1.shtml,2012-10-26.

[7]张晓丹.浅析公安执法规范化问题[J].科技探索,2012(5).

作者:周磊

规范化作风建设论文 篇3:

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

[摘 要] 教学是主导教师和一定的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一些技术和手段共同研习教学内容,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修养品行的一种活动。教学涉及五个要素:主导者、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也应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教学内容规范化建设,教学手段规范化建设,教学环境规范化建设,学习方式规范化建设。英文翻译: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

[项目来源] 2019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图像化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创新研究”(JGJX2019C39)

[作者简介] 徐永军(1974—),男,山东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王含匀科(1994—),女,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2019年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必须遵循总书记的要求,解决思政课面临的瓶颈制约,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的实效性。

从当前的教学来看,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瓶颈主要有四个方面:45分钟的课堂如何提质增效,如何真正凸显精彩?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解决各自为政、碎片化的问题?思政课教学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理论与信息化真正融合的问题?“形势与政策”课如何进行规范化建设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对“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主导教师和一定的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一些技术和手段共同研习教学内容,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修养品行的一种活动。由此可见,教学至少涉及五个要素:主導者、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所以,我们的“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也应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是思政课所有课程队伍建设中最难的问题。这是由于该课程自身变动性、复杂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目前大致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设置了实质性的专门“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二是一般普通高校设置的非实质性教研室,教研室的教师有思政课教师和学校其它部门兼职组成;三是一些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由学校辅导员来承担。

第一种情形非常符合课程建设需要,但困难在于教师的学科归属问题,容易形成教学与科研两重皮的现象,并且在普通的地方高校由于学时要求、绩效考核等因素制约设置实质的教研室不太符合实际。因此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第二种方式。这就存在都是兼职教师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建设问题。

二、教学内容规范化建设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所以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规范化建设一直是个难点。也有人认为《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四大板块教学内容:要开设好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开设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开设好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新进展新局面;开设好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重点讲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贡献。因此,每学期依据此要求开设即可,没有必要再进行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建设。

但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规范化建设上,要把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情况相结合。一方面体现常规性,在变动中求稳定;另一方面体现变动性,在稳中显示变化。在实践中,我们采取模块建设、专题组合的方法加强课程的内容规范化建设。在模块建设上设置四大模块:

第一模块,方法论部分,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方法论教育。

第二模块,总体观部分,介绍国际、国内的总体形势,以便使学生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模块,常规和变动专题,主要包括:党的建设、中国周边安全专题、中国海洋专题、乡村建设专题、祖国统一新进展专题、大国关系、特定时间节点专题等。

第四模块,本土化专题,包括省里要求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党内法规教育、黄大年与郑德荣事迹专题教育、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廉洁素养教育、中医文化发展形势教育等。

这样,四个学期共开设16个专题。每个学期开设大约四个专题。每学期从四个模块中抽出相应内容进行专题教学组合。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和方法论教育作为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专题进行开设。

三、教学手段规范化建设

教学手段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和中介。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教学手段的规范化主要涉及到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的统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习通等软件的运用;学习微信群的建立和运用等。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由于课程自身的严肃性和要求的准确性;再加上课程教师中有许多兼职教师,为防止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出现偏差,因此必须加强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的规范化。在每次上课前,教研室要召开集体备课会,统一下发时事报告杂志社制作的课件或教研室制作的统一课件。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内容广泛,需要教师理解和掌握大量的资料,所以有必要依据经常性涉及的教学内容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方式,也已经深深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教学环境规范化建设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学环境形塑与制约教学中的其它因素,同时也影响教学效果的获得。因此,对“形势与政策”课而言,若想提高教学效果也必须加强教学环境的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在学校层,面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里的相关规定,同时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的相关具体举措。

在学院二级教学单位管理层面,学院要把学校的具体举措真正落实到位,组建教研室,安排好专兼职教师,做好教研室工作的具体指导工作等;在教研室层面,教研室要在主任的带领下加强教研室的标准化建设,依据学校教研室建设条件的相关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教研室要经常组织召开集体备课会,做好日常的相关管理工作,做好考核成绩的记录,特别是要做好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的统一化工作。

五、学习方式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方式的规范化主要针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而言。在学习中,规范化指学生依据制定的要求参与学习过程。由于课程是分散性学习,只有相对的课程体系,因此,在学习时,学生要首先对整个学习的方案有个充分的了解,明晰整个学习的流程和学习的方式、要求。

总之,正像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样,“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作者:徐永军 王含匀科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发展论文下一篇:设计策划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