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会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摘要体制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性合理问题,它从本原上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没有社会体制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现阶段诸多的社会问题。只有在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总体性演进路径中,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

第一篇:社会建设论文范文

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摘 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社会公平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迫切关注和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探究社会公平的内涵,到当前我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分析产生不公平的原因,从而得出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平;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深厚基石和重要支柱。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的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问题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来说,社会公平指由法律和国家机器来体现上层建筑的基本道德水平,使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公平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不过分悬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平等及人格平等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公平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权利公平是指不论社会成员所属阶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如何,社会都应赋予他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平等的权利;规则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参加社会活动应遵循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只有规则公平,才能实现权利公平,才能使社会有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机会公平从总体上说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有大体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凡是有同样潜能的社会成员应当站在同一起跑线、同一起点,以争取同样的前景,这是机会公平最为基本的要求。就单个社会人而言,机会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机会公平不是指财富的公平,也不是指个人先天条件的公平,而是指每个人在发展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分配公平是指让每个人尽其所能又给每个人以所应得,按要素贡献获得应得的收益,并使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追求分配公平并不意味着要实行平均主义,而是在保证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适度均衡利益分配的结果,体现出个人投入与回报的合理性,有了分配的公平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二、当前我国社会不公平现象及原因分析

我国处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时期,社会公平的整体性可能一时不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只能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逐步完善。因此,在当前,我国的不公平现象还是存在的。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

1.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是人们反映最为强烈的不公平现象。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前夕(1978年)全国基尼系数约为0.30,1988年上升為0.38,1995年进一步上升为0.45。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党的这一政策产生了巨大号召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积极热情,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党会鼓励部分先富而后带动后富,也是考虑到了收入分配的问题,为了缩小基尼系数,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邓小平更多地强调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1986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但是成效不是很大,1995年以来,收入差距不仅没缩小,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3左右收入差距较为适中,也就是说收入分配较为公平,基尼系数高于0.4则表明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分配较为不公。基尼系数0.45是一个警戒线。

2.医疗服务分配问题。除了收入分配不公平以外,医疗服务不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目前,医疗服务资源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边远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非常匮乏。大城市居民比较容易获得较好的医疗服务,而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看病难”的现象。医疗服务不公平问题往往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相伴而生,农民不愿看病的现象与此息息相关。农村的人生病了一般不会轻易去医院,能熬则熬,能拖则拖。究其背后缘由主要是农民收入低,难以支付看病费用。然而,医疗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是影响人们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医疗服务资源的分配形态也是衡量社会公平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3.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教育资源现在可以说是一种竞争十分激烈的稀缺资源。教育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资源是一项主要由国家提供的公共资源,它应该遵循着平等竞争的原则,即资源的分配公平、获得资源的机会公平。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之处。例如,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城市居民,享有的教育资源(如教育经费、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和教育机会明显多于农村居民;各地大学数量和高考招生名额的限制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学生上大学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收费的快速上涨也使贫困家庭的子女面临上学难的困境。由此可见,教育机会的分配也出现了贫富、城乡、地区之间的不平等,这一问题也是社会不公平的重要表现。

4.機会分配问题。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不仅表现在资源分配不平等方面,更突出表现为机会分配的不平等。例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制度和单位制度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竞争选拔。持有本地城镇户口的人比外地的、农村户口的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中出现的凭借社会关系虚假招聘,因人设岗的现象都是这一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映。这种因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财富等社会资源不平等而导致的就业不公平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当前影响社会公平的原因分析

1.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政策缺失。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往往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等现象。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存在着与转型社会不完全适应的环节。比如,劳动力市场的不规则竞争会产生收入差距,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会引起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理论上,转型时期要求社会有关的政策、规章随之相应地、及时地调整,国家需要通过调整社会政策如实施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税收政策等调节资源分配,避免差距过大,以保证社会处于既有自由竞争又是相对公平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政策、规章的变化相对于社会的转型来说存在滞后性的特点,这就必然会出现转型时期社会政策、规章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甚至出现缺位的情况。

2.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也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以及行政性的地区垄断制度等社会制度很多是由以前的计划体制延续下来,目前已很难适应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些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容易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单位之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虽然市场经济的推进使原有制度受到了冲击,但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而产生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仍在延续。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改革过程,这就决定我国社会政策、社会规章的调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益的不断追求如果得不到社会道德和制度的有效控制,各行各业就会出现不正当竞争,如教育、医疗、就业的不公平,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各种不公平的现象的滋生、蔓延和扩大。

三、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一些有违社会公平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社会公平,导致社会发展失衡,地区、城乡、行业以及岗位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产生分配上的不公平;一些垄断性经营甚至违法经营得不到有效遏制,群众的土地、住房等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产生经济权利的不公平;有的地方内部制度不健全,少数领导干部的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独断专行,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群众的意志难以表达,产生政治权利上的不公平; 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甚至违法违纪、执法犯法,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产生了就业、医疗、教育等等的不公平。正是这些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造成某些局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通过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顺利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并规划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蓝图;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公平正义上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明确提出要以制度切实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这些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公平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是使社会运行得以协调并体现其道德性的内在要求,是对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客观上推进了条件公平和机会公平。但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难以完全保障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由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公平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关注社会困难群体,适当加大推动结果公平的力度,贯彻落实以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为主体、以结果公平为必要补充的公平观。这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努力方向。十八大报告不仅提及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提出推动经济、教育、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亦明确提出共产党人要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结束后,温家宝同志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是讲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推进两大改革。两大任务就是,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由此可见,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也是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杨海峰,王菲菲.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强大基石——和谐社会利益关系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长白学刊,2007,(6).

作者简介:黄翠瑶(1976-),女,汉族,广东灵山人,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黄翠瑶

第二篇:从社会体制上推进社会建设

内容摘要体制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性合理问题,它从本原上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没有社会体制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现阶段诸多的社会问题。只有在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总体性演进路径中,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而这一切,以对社会体制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为前提。社会体制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体。厘清社会体制的构成、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的联系和区别等基本问题,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体制建设的基础。从社会体制上推进社会建设步伐,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社会建设路径 社会体制 构成 社会管理 性态比较

作者秦德君,复旦大学教授、博士后。(上海:200030)

中国社会建设的总体路径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建设”,而只有“国家建设”。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们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框架,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概念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主要是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演进路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经济性特征,价值核心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们的“体面”生活;法治社会建设具有政治性特征,价值核心在于社会制度结构的合理化,即通过制度安排建立起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人文性特征,价值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三种社会建设目标下的集体行动,对于中国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公民社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1. “小康社会”之经济性目标。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概念。“大同”、“小康”是中国古代儒家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理想,见于《礼记·礼运》。“小康”社会的理想和憧憬,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极为深远。宋元以降,“小康”社会成为许多思想家和变法者们的精神蓝图和奋斗目标;“大同”世界则更成为一些知识分子,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人之社会理想的精神资源。20世纪80年代后,小康社会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内容,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社会建设目标。小康社会之集体目标的确立,是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社会建设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最早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的,是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朋友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这一概念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后来邓小平多次论及“小康”,分别提出过“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小康的国家”、“小康水平”、“小康生活”及“小康社会”等概念。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内容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小康社会”目标的择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党所接受,写进了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

2. “法治社会”之政治性目标。如果说,小康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性概念,核心任务是加快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话,那么法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性概念,核心任务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下,整体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水准和素养。法治社会之集体价值的确立,是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建设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虽然改革开放后,推进法治建设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但正式确立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拉开了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序幕,开启了中国走向伟大法治时代的步伐。

3. “和谐社会”之人文性目标。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正面提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综合化的人文性概念,核心任务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目标。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是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建设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高增长积累的社会矛盾开始呈现规模效应,中国社会进入“社会矛盾集中反映期”,诸多方面出现了“两元结构”——社会群体上的两元,高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形成巨大落差效应;社会发展区域上的两元,东西部差距拉大;社会结构上的两元,城乡两元结构加剧。“不和谐”成为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确立“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使中国社会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尽管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之间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序列概念,但是它们大体上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的深化和递进过程,反映了社会建设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到社会发展,再到人的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历史逻辑。

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

体制问题历来是社会进步和公共绩效的渊源所在。体制、制度的完善和进步,是人类社会的真正进步。社会体制的完善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和要害所在。没有社会体制的完善和推进,社会建设就谈不上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

只有在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总体性演进路径中,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体制层面上推进社会改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体制”这一概念,比较权威的文本提法,出自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继续论述了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等问题。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把“社会体制”问题单列出来,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破解社会体制改革难题。

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一重要问题后,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但无论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在理论研究领域,对“社会体制”问题的理解,都存在随意性和认知偏差。在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有着相对确定的、规范的社会含义,然而“社会体制”一直缺乏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确定内容,至今未有一个相对确定、相对准确的含义。例如,在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没有“社会体制”的条目;而在“社会管理”条目中,亦无任何涉及社会体制方面的阐述。在众多学者关于社会建设问题的大量论著中,大部分将“社会体制”等同于“社会管理”,或语焉不详,基本没有对社会体制的内容、本质、特征等基本问题作正面的分析研究。由于回避或忽视对“社会体制”这一“本体性问题”的正面研讨,因此尽管社会体制是整个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所在,但直至今日,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体制、社会体制究竟应包含哪些内容,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领域,都还是含混不清的。

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要解决关键的“体制性”瓶颈。社会建设的体制性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和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凸现的。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结构性合理问题,它从本原上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治本性的。不解决社会体制问题,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现阶段诸多的社会问题,从而有效地从整体上推进中国的社会建设。因此,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建设必须聚焦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在社会体制上谋篇布局,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这一切,以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体制为基本前提。认识不正确,把握不准确,就不可能很好地确定社会建设之重心所在,就很难真正有效地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的步伐。

作者:秦德君

第三篇:列宁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思想。研究表明,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

在领导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其中也包括他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上的开创性贡献。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路,同整个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一样,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宝贵财富。

一、列宁关于管理国家的思想

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国家管理上来。1918年3月,随着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苏维埃政府赢得了暂时的喘息时间。列宁及时提出了“管理俄国”的新任务。他强调指出:“我们布尔什维克党己经说服了俄国。我们已经夺回了俄国——为了穷人,为了劳动者,从富人手里,从剥削者手里夺回了俄国。现在我们应当管理俄国。”在他看来,现在所说的管理,主要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即“管理国家的任务现在首先是归结为纯粹的经济任务,医治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创伤,恢复生产力,调整好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的计算和监督,提高劳动生产率……总之,归结为经济改造的任务。”同时他还强调,目前时局的全部特点,全部困难就是要了解主要任务的转变,即从说服人民和用武力镇压剥削者转到管理这一过渡的特征。而要做到有效的管理,除了善于说服,除了善于在内战中取得胜利,还必须善于实际组织工作。

但是苏维埃政权还未来得及管理国家,就遭到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被迫中断。直到1920年底,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取得胜利后,才有了比较长期地进行管理国家的机会。1920年11月,列宁在俄(共)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的演讲中,强调必须把经济建设的任务再次提到重要的地位。他说,为了彻底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必须推翻剥削者的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权;另一方面,必须担负起经济建设的任务,建立新的经济关系。这两方面的任务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如果我们完不成第二个任务,那么在推翻剥削者和用武力来抗击国际帝国主义者的事业中的任何成就、任何胜利就会付诸东流,旧制度的复辟就会不可避免。”

二、列宁关于教育问题的思想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十分注重发展教育事业。他强调,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是保障社会主义在俄国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1920年10月,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列宁深刻地指出:“每个青年必须懂得,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受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首先,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需要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经济建设。也就是在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发展工业、农业,实现全国的电气化。这些都需要千千万万掌握科学技术,并懂得如何把它运用到生产中去的专门人才。保证社会主义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提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就是“提高居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其次,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领导国家,需要提高广大干部的文化水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对苏维埃领导人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列宁指出:“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如果没有足够做管理工作的本领,“往往会被愚弄”。再次,为了更好地开展政治教育,需要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当工农群众人人还不识字,文化水平还不高时,就不容易接受党的宣传教育,不容易理解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執行党的方针政策。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在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而没政治。”

此外,列宁还提出了依靠和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来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观点。第一,国家要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拨款。列宁认为,没有国家政权机关,没有物质和财政上的帮助,就不能很好地开展把教育工作。二是,动员社会各种力量。1921年9月在致格·叶·季诺维也夫的信中,列宁肯定了“让本地居民、特别是农民负担学校的部分费用”的方案,并认为是“绝对急需的”。俄共(布)中央政治局1922年3月在给教育人民委员会的指示中也指出,要用各种形式发动群众办学。例如,搞好捐献,在地方预算中规定百分之九的拨款,把学校附属于工业企业,实行自愿捐助制度等等。

三、列宁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批判为前提的。1912年1月,他在《关于对杜马提出的工人的国家保险法案的态度》一文中指出:“无产者根本不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些钱去储蓄,以便在因伤残、疾病、年老、残废而丧失劳动力时,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失业时使用。因此,在出现上述一切情况时对工人实行的保险,完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所决定的一种改革”,进而得出结论“必须彻底推翻沙皇制度,争得无产阶级自由进行阶级斗争的条件,才能实现真正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保险改革。”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以国家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模式。他指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工人的国家保险。它是根据下列原则建立的:(一)在工人丧失劳动力的一切情况(伤残、疾病、年老、残废,还有女工的怀孕和生育,供养人死亡后所遗寡妇和孤儿的抚恤)下,或在他们因失业而失去工资的情况下,国家保险都应给工人以保障;(二)保险应包括一切雇佣劳动者及其家属;(三)对一切被保险人都应按照偿付全部工资的原则给予补偿,同时一切保险费应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四)各种保险应由统一的保险组织办理,这种组织应按区域和按被保险人完全自行管理的原则建立。”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立即结束了沙皇俄国时期实施的社会救济制度,撤销了社会救济部,建立了国家救济人民委员会。不久又改组为社会保障人民委员会,负责各种形式的社会帮助,支付残疾金和负责残疾者的职业培训、失业者的物质保障、红军家属的帮助等。同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仅在革命胜利后的头两年内,苏维埃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职工患病、失业问题的社会保险法令以及关于社会保险机构展开工作的程序法令。在1917年11月到1922年的五年内,列宁亲自审批和签署的有关劳动者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法令就有100多件。到1922年底,逐步形成了以国家保险为主、各阶级群众广泛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己经远远超过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为其它国家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四、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成为领导国家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这时,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而能够造成这种危险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和国家机关中大量存在的官僚主义。早在苏维埃建立初期,列宁就尖锐地指出,在我们内部的敌人与其说是资本家和地主,不如说是投机分子和官僚主义者。为此,列宁对官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的分析。关于官僚主义存在的根源,在列宁看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俄国是一个小生产者占多数的极端贫困的国家。他指出:“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和涣散性,他们的贫困、不开化,交通的闭塞,文盲现象的存在,缺乏农工业之间的流转,缺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是官僚主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概言之,官僚主义是“小生涣散性和受壓制状态的上层建筑”。其次,资产阶级专家和一些沙皇时代官僚的影响。俄国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苏维埃在纲领上是通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而实际上却是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群众实行管理的机关。因此,无产阶级不得不在许多部门重新启用资产阶级的专家和沙皇时代的官僚。其三,广大干部缺乏社会建设的经验。尤其是当把大批干部从其它一切工作部门抽调出来,之后去担任军事工作,导致苏维埃和党的许多工作部门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受到很大损失,使得官僚主义在苏维埃制度内部分的复活起来。与此同时,列宁提出了解决官僚主义的有效方法: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改造小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是实行党政分开,精简机关人员,改革国家机构,转变工作作风;三是普及教育,提高劳动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四是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与官僚主义作斗争;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增强人民群众对权力的民主监督。六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与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结语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是短暂的,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是十分宝贵的。首先,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次,它较为适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更加长久的国家的基本国情。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敏锐眼光和远见卓识发现和指出了损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大量消极因素,并对如何消除这些消极因素进行了有效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列宁提出和强调的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乃至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确具有生死存亡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袁方.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J].东岳论丛,2005(6).

(作者单位: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郭淑红

上一篇:化工英语论文范文下一篇:红酒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