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信息的机构分析研究——以山东省农科院为例

2022-09-11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 专利文献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 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 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1]。因此, 对专利文献的统计分析能够很好地反映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学院作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专利实力直接反映了我国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2]。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业。

科学院1987年以来的全部专利进行统计, 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申请主体、专利种类、技术领域等不同的角度, 综合分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利技术创新发展的特点, 探讨全院专利发展现状及问题, 以为更好地开展专利工作提供文献基础和依据。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站 (http://www.pss-system.gov.cn) , 检索时间2017年10月1—7日, 通过对“申请 (专利权) 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or山东省农科院or山东省农作物种质研究中心or山东棉花研究中心or山东省水稻研究所or山东省花生研究所or山东省果树研究所or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进行检索 (因划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管理时间较短, 本次分析暂不包括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 , 得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及其院属单位专利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清洗, 最终得到可供分析的基础数据3355条。将专利数据汇总整理并进行定量统计, 形成申请量趋势图、专利类型分布图、IPC分析图、申请主体分布图等, 从专利管理层面对专利文献进行分析。

二、统计与分析

(一) 专利申请及授权趋势分析

我国于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建立自己的专利制度[3], 并自1985年4月1日开始实行。通过对专利文献检索可以发现,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从1987年开始有研究人员申报专利, 因此, 本研究对专利申请趋势的分析从1987年开始统计截至2017年10月, 得到图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各年度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变化图。整体来看, 全院共申请专利3355项, 获得授权专利1963项, 且每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从专利申请量来看, 自1987年首次申请专利以来,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利申请工作一直断断续续, 1987年至2007年二十年的时间里, 专利申请数量极少, 其中1988年、1991年专利申请处于空白状态。2009年后,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利申请数量剧增, 从2009年的89项上升到2010年的190项再到2011年的306项。2012年, 专利申请量出现小幅回落, 同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 提出持续加大三农财政支出,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使得“农业科技”成为近期农业发展领域的关键词[4]。在此背景下, 山东省农科院也更加注重以知识产权工作推动科技事业科学发展, 出台各种奖励促进机制, 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对技术成果保护的积极性, 2012后全院专利申请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和2014年增幅达到了39%和45%。到2015年时, 专利申请数已经达到626项, 可见政策导向在专利申请工作中占据重要作用。鉴于专利申请文件一般是自申请后18个月公开[5], 因此2016年、2017年提交的相当部分申请文件尚未全部公开, 检索到的专利申请数量少于实际申请量。

(二) 专利类型分布

截至目前, 全院共申请专利3355项, 其中发明专利2322项, 占比最大, 达69.3%;实用新型专利占比次之, 约为29.9%;外观设计专利占比最小, 为0.8%。从专利结构可看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是其专利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类型, 且发明专利以绝对数量优势领衔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目前全院已授权发明专利967件, 授权率约为42% (实用新型专利只有通过了授权才公开, 因此检索到的实用新型专利即为授权专利1004项) 。

进一步分析近十年专利类型的数量趋势发现, 2008年以来发明专利授权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到2014年皆在60%上下徘徊。鉴于发明专利需要经过实质性审查后才授权, 因此2015年到2017年授权率暂时处于较低水平。而外观专利的申请量起伏不大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略有波动, 其中2010年、2013年、2014年增幅较大, 近两年 (2015-2016年) 相对平稳。

(三) 法律状态分析

虽然, 我国专利法规定,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 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 (自申请日起计算) [6], 但事实上, 并非所有专利都能保护至期限届满终止, 部分会因申请人主动放弃等原因提前失去法律效力, 因此有效专利的数量比专利授权量更能准确地反映权利人对专利权的实际拥有量。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的法律状态进行统计得到图4, 可以看出相较于专利申请数及授权数来看, 有效专利数量较少仅1016项, 而无权专利在三种法律状态中占比最高, 达44%。另外, 在1452项无权专利中, 未缴年费或放弃权利的专利占近70%, 可见专利权人自动放弃专利权的专利比重较高, 加之在所有专利中权利转移和许可备案专利仅87项, 可以看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利产业化水平较低, 相当一部分专利的维持费用超过专利本身价值。

(四) 技术领域分析

国际专利分类 (IPC) 是一种通用的管理和利用专利文献的方法, 适用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分类[7], 通过国际专利分类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利进行分析得到图5, 可以看出全院专利主要集中在A部 (人类生活需要) 和C部 (化学、冶金) , 占专利总数的82%, 其次分布于G部 (物理) 和B部 (作业、运输) , 其他部的专利申请量较少。

进一步取每件专利主分类号前4位 (即以小类) 为划分依据, 对各年度专利的技术领域统计, 发现不同时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利在数量及技术领域上有较大差异。1987-1998年全院专利每年仅涉及1个技术领域, 1999-2009十年间, 涉及技术领域由2个增加到10多个小类, 数量也在缓慢增长;2010-2017年涉及领域徘徊在20个小类, 数量出现明显增长。总体来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利涉及的小类主要集中在A01G、C12N、A01K、G01N、C12Q、A23L、A01C、A01N、C05G、A01H, TOP10小类的专利数占总专利数的63%, 涉及农业传统型及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且均集中在2010年以后的几年中。

(五) 申请人分析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下设作物、玉米、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棉花、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科技信息、蔬菜、农产品、畜牧兽医、家禽、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水稻、试验基地、花生、农作物种质资源、奶牛、果树、蚕业、农药等20余个研究所 (中心) , 通过图6可以看出, 各下属研究所专利申请数量差别较大, 部分院所无专利申请记录, 其中农产品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果树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花生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利申请数量相对较多, 占申请总数的53%左右, 专利意识较强。

从专利的合作关系来看, 在全院申请的专利中仅114项为合作申请, 合作率极低, 对主要专利申请人合作关系 (图7) 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各院属单位间的合作联系较少, 除极少数专利 (11项专利) 有合作申请外, 其余专利绝大多数为独立申请, 另有少部分专利是与外界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合作完成, 其中企业合作占比相对较高。在对外界合作情况统计时发现, 蔬菜研究所、农产品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等与外界合作相对密切, 其合作机构多集中在山东地区, 并分散分布于北京、深圳、山西、辽宁、河南、江苏、湖北、新疆等地。

三、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1987年至2017年9月的专利情况统计分析, 可总结其专利文献呈现如下特点: (1) 2009年以来, 全院专利申请数量大幅提升, 授权比率达59%, 技术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且发明专利占比突出, 专利类型结构比较合理, 但从法律状态来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利整体质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 从技术领域来看, 全院专利主要集中在A部、C部和G部, 且专利数量多在2010年后有明显增长, 可见多数技术领域是近年来着重加大投入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仍需要进一步支持。 (3) 各院属单位专利申请分布不平衡, 农产品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等专利申请量较高, 但某些单位处于无专利状态。 (4) 全院专利合作化程度极低, 无论是院属单位间合作还是对外合作皆不是很理想。

鉴于以上专利文献发展特点, 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升专利质量, 促进专利技术转化, 提升专利科技创新效率。在独立研究独立创新的同时, 放开视野, 跨越地区限制消除机构界限, 加强内部单位间及与外界机构的合作, 协同创新, 碰撞出更多的灵感和成果。 (2) 充分发挥政策激励的导向作用, 提升专利意识, 树立全院模范单位及个人, 提高全院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3) 建立健全专利预警管理机制, 洞悉技术发展趋势, 避免重复研究;评估专利价值, 科学权衡专利维持费用与专利权保护的矛盾, 合理管理专利, 确保专利技术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1987年以来专利的年度申请量、授权量、种类分布、技术领域、院属单位申请量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目前全院的专利技术创新发展特点和情况, 并从鼓励专利合作、延长有效专利存续时间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以促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利工作的后续开展。

关键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利分析

参考文献

[1] Liu C, Yang J.Decoding Patent Information Using Patent Maps[J].Data Science Journal, 2008, 7 (0) :14-22.

[2] 邱敦莲, 刘本洪.省级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与授权调查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 2007 (11) :143-145.

[3] 来小鹏.专利法案例评析[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2.2.

[4] 中国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全文) [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2/02/content_24528271.htm.2012-2-2.

[5] 张福俊, 刘桂仁.山东省国内专利文献计量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1) :60-63.

[6] 刘华俊.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2.

[7] 周秀会, 王志辉.中国专利申请情况分析[J].情报科学, 2001, 19 (1) :110-112.

上一篇:10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下一篇:对当代油田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