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丁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胃病临床效果探析

2022-09-11

糖尿病性胃病属于糖尿病患者后期的一种并发症, 为糖尿病慢性自主神经病变, 临床主要症状为腹胀、恶心、呕吐及早饱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 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 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为临床基于吗丁啉治疗效果与吗丁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对比的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时间段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 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成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位患者,全部所有研究对象于得到研究之前, 都获取一系列临床检测后确诊, 同时获取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签订知情许可同意书[2]。 研究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35~ 74岁 ,平均年龄 (51.3±4.9)岁 。 对照组中 ,男26例 ,女24例;年龄范围36~73岁,平均年龄(51.0±5.1)岁。 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取吗丁啉治疗, 即给予吗丁啉10 mg,口服,3次/d;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吗丁啉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1次/d。 两组持续用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两组100例研究对象经不同用药治疗后,临床数据经回顾性分析处理, 结合医院患者糖尿病性胃病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就两个组别患者临床指标(胃半排空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将一系列所获取的临床指标明确收入近调查表内, 结合电子计算机开展统计学处理工作。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经用药治疗后,患者体征症状显著改善,胃镜检测正常;有效:经用药治疗后, 患者体征症状有多好转, 胃脘发作次数降低;无效:患者体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1.4统计方法

将研究组与对照组受检人员研究所得数据展开针对的编号, 并由医务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 13.00软件包开展数据统计分析 ,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应用 χ2值检验,由P<0.05说明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者100例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用药后胃半排空时间(51.8±13.9) min相较于对照组(63.7±12.6) min明显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10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6.0%相较于对照组70.0% 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性胃病发病机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且多为血管病变及代谢异常,临床主要症状为腹胀、恶心、呕吐及早饱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4]。

该研究结 果显示 ,研究组用 药后胃半 排空时间 (51.8±13.9) min相较于对照组 (63.7±12.6) min明显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96.0%相较于对照组70.0%明显更佳,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合该研究结果认为,吗丁啉作为一类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使用于患者机体周围神经系统能够发挥选择性抑制多巴胺2受体的功效; 再加上复方丹参注射液,其有着显著的抗血栓产生、降解纤维蛋白及阻滞血小板集聚等功效, 同时还能够作用于缩减机体血液粘度,促进胃粘膜微循环改善;两者联合用药能够获取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5]。

总而言之, 吗丁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使用于糖尿病性胃病患者临床疗效理想, 可有效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系统,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摘要:目的 对吗丁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胃病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时间段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吗丁啉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就两个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用药后胃半排空时间(51.8±13.9)min相较于对照组(63.7±12.6)min明显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96.0%相较于对照组70.0%明显更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丁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使用于糖尿病性胃病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系统症状,具备推广借鉴意义。

关键词:吗丁啉,复方丹参注射液,糖尿病性胃病,临床疗效

上一篇:浅谈项目管理中的节约增效下一篇:关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