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的意义有感

2022-06-27

第一篇:读生命的意义有感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没有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尼采

在老师第一次讲到弗兰克尔的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茫然,因为我对这位意义治疗大家的一无所知。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感到愧疚。而当我读完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后,我为弗兰克尔的辛酸的生活经历所讶异,为他在逆境中的坚忍和乐观所折服,也为他在纳粹集中营所感悟到的生命的意义深深地感动。

我从未很深刻的去思考过人生还有人生的意义,我也一度认为人生的意义离我的生活过于遥远。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所经历的每一天都如此的平凡,而平凡的人的一生大约是与有意义的一生无缘的,有意义的人生只留给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的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现在想来,我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历史的长河从不是一个人写就的,我们的人生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大多数的人都渺小如蝼蚁,但是我们依然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舞台,描绘出我们自己的精彩,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人生。

《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像弗兰克尔在我们的耳边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在集中营的点点滴滴,在走出那片暗无天日的天地后,自己对心理治疗的感悟。这本书既是一部不完整的自传,又是心理学的专业著作。本书的前半段里面,弗兰克尔把自己在集中营里度过的三年的时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人们在集中营里挣扎的绝望,他们像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囚犯,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被放出去。唯有对未来残存的一丝期盼成为他们厚实的支撑。而在书的后半部分,弗兰克尔从自己人生这一段无比黑暗但也让他无限感慨的经历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所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和斗争,一种自由选择的任务。他所需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排遣焦虑,而是呼唤一种等待他完成的潜在意义”。

我喜欢这本书。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我们不曾体味的世界,一个更能窥探人性的平台。我无法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弗兰克尔和他在集中营里人们的生存状态——胆战心惊地生活在一日复一日的恐惧中,从惊恐到冷漠,以至于当重获自由时,他们甚至于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我们的时代是和平的,我们不曾历经战争,没有切身体会过寒冷与饥饿,也不曾经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折磨,而在最黑暗的深渊中,弗兰克尔凭着爱、希望和乐观活下来,苦难也是人生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能改变造成他受难的环境,那么,他仍能够选择他的态度”。

这本书有许多细节让我唏嘘不已。弗兰克尔不仅是一个伟大心理学的大师,他细腻而饱含感情的笔触也让人折服。当他描述自己最初被一列火车送入集中营时,他写道“火车的鸣叫带着一种离奇的声音,就像是为怜悯那些注定走向地狱的不幸的人而发出的求助呼喊”,当他们在集中营劳作了一整天看到落日时,他写道“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荒凉的灰色泥屋提供了鲜明的对比,泥泞土地上的积水倒映着闪闪发亮的天空”,而当他走出集中营后,我仿佛也能感受到在奔向自由后,弗兰克尔的内心的欢乐,“百灵鸟飞向了天空,我可以听见他们欢乐的歌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境的喜悲感染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当回忆起这样一段岁月时,在在弗兰克尔的笔下,我没有看到抱怨,没有看到愤怒,我看到的是他对命运的毫无保留的接受,弗兰克尔将苦难当做生活的洗礼,他对生活的爱流露在每一个细节中,火车的汽笛,天边的落日和云,不美好的回忆最后变成了生活的馈赠,苦难酿成一坛甘甜的美酒。

而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弗兰克尔在描述集中营生活中,在面对无望的生活时展现的人生百态。

当所有人失去了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区别个体的只用一串冰冷的编号;当原来睡眠很浅

的人学会了在鼾声震天,拥挤的木板上熟睡;当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健康,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当值班医生用镊子撕去12岁男孩冻坏的脚趾,而旁观者依然变得漠然——“集中营的囚徒不敢做出任何决定或者采取任何主动性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强烈的认为,命运是他们的主人,他不应以任何方式影响它,相反地,他应听从命运的安排”。

我想,他们曾经也是会想要反抗的,可是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他们的力量太过于渺小,除了顺从,他们别无他法。在自己的生命都无法的保全的时候,他们无暇顾及他人。他们没有暖和的衣服,没有齐备的医疗设施,没有充足的食物,他们冻伤了脚,冻伤了手,却只能忍住疼痛,让自己看起来和常人无异。而仅仅一小块面包,或者汤里多出的几颗豌豆都能让他们欣喜不已。人性在最赤裸的现实面前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我们似乎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看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在弗兰克尔看来,人们在苦难中的所遭遇的一切——这样残忍的画面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

在生命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同情、怜悯、自尊的存在似乎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们用冷漠包裹自己,保全自己的性命,卑微至斯。

“人们只能通过指望未来才能生活,这是人的一种特性”——但是集中营里面的大多数人都不再看到希望和未来。弗兰克尔写道“大多数的囚徒生活在他们将在圣诞节时再次回到家里的天真幻想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没有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囚徒们就丧失了勇气,失望战胜了他们。这严重降低了他们的抵抗能力,许多人因此死去。”他们总是在期盼生活会带给他们什么,他们的希望落空之后,终于绝望,也许正如弗兰克尔所说的那样,他们更应该去思考,他们可以给生活带来什么,也许换一种角度,他们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还记得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篇藤叶》,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看到了那片历经风雨仍然没有掉落的藤叶,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是集中营里的囚犯们最终没有等到他们自己没有掉落的“藤叶”,他们放弃了活下去的勇气。

在众生百态中,弗兰克尔展示着他倔强的灵魂,从他决定放弃去美国的签证而留下的一刹那,在冥冥中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使命和未来!

在集中营的日子给了弗兰克尔很多关于关于生命还有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我也看到了让我触动很深的一句话——“人的拯救是通过爱与被爱来实现的。在世界上不再拥有任何东西的人,只要他拥有短暂的时间来思念他的爱人,他就可以理解幸福”。在集中营里,所有人都被迫和自己的亲人分开,当时的弗兰克尔也许不知道她的妻子已经死在集中营。但是这份爱却成为了他活下来的支撑。爱是人们最磅礴的感情,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人们与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爱,它也可以慢慢地弥漫开来,充满人们的胸腔,让人觉得幸福和温暖。

弗兰克尔不仅用这样坚定的爱与勇气来鼓励自己,他也向集中营的囚徒们宣扬着这份爱与信念,让他们看到绝望中盛放的希望之花。他告诉同在集中营的囚徒,“不仅我们的经历,而且我们所作的一切,不论我们可能拥有什么样的伟大思想,以及我们曾经遭受的,所有的这一切不会失去,尽管他们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使他们成为了一种存在”——我们的过去是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它们深深烙在我们的灵魂中,没有人可以夺走。

“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带来什么,时间越近,就越不能够”,我们无法预知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住我们的现在,而未来也终将成为过去,只要我们在黑暗中依然心怀美好和希望,所有的牺牲和磨难终究会有存在的意义。即使是受难,我们也要骄傲的去承受!弗兰克尔想要让集中营里那些看不到希望的囚徒,发现生活的全部意义。

在读到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结尾的这样一段话时,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当他登上一辆无轨电车,向着多年来在他意识中不断出现的家狂奔,按响门铃,正如他在一千次梦中所盼望的那样,但是结果却发现,应该给他开门的人不在那里,并且将永远不在那里”。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我们似乎都应该为即将出现的不幸做好准备。这样的场面我无法仅凭想

象去构造,我怀疑那样撕心裂肺的痛苦,已然是生命所能承受的极限。当一个人再回到自己的故土的时候,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一如弗兰克尔,这场噩梦夺走了他所有的家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独自感悟生命。

《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弗兰克尔对自己的意义治疗的概述。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不再是一个长长的自述的故事,它里面夹杂着一些个案,还有弗兰克尔自己的感悟。其实在读完整个第二部分之后,我依然不敢确定我是否真的读懂了弗兰克尔的理论。我把这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但是还是只能浅浅的表达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意义疗法是结合了弗兰克尔自身经历和感悟的一种特殊的疗法。意义疗法的很多思想源于弗兰克尔在面对集中营生活时的有感而发。虽然弗兰克尔早年师从弗洛伊德,但是意义疗法不像精神分析那样执着于病态的人格和过去,意义疗法更强调未来。它在治疗策略上着重引导来访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的,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一疗法就是要让人们找到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懂得自己“为了什么”而生活,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追求生命的意义,从中体验到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意义治疗学的重心不是心理层面或社会层面,而是存在的意义层面,只有个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人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弗兰克尔单独将“精神动力”作为一个小章节放在这本书中,他写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着意义更能帮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这就是精神动力的强大之处。我们知道我们承担的使命,我们知道我们要活着去爱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的生命要延续因为我们我们还有未完成的梦想。在弗兰克尔看来,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适当的焦虑可以更好的帮助来访者看到问题的结症。

比起焦虑,现在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更普遍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弗兰克尔称之为“存在的虚空”——我认为,这也可以被翻译成“无聊”。原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将给普通工人带来大量的空闲时间,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利用这些新获得的时间干什么。这种状态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空虚给人们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空洞,因为在这种空虚中,人们感到无所适从,生活的内容是如此的贫乏,他们在虚空中看不到生命的意义。而意义疗法可以让人们重新开启生活,填补存在的虚空。因此创造和工作也成为了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一种途径。

“人不应该寻求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都拥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业或者使命。因此,他的个体不能被替代,他的生活也不能被重复。因此,每个人的任务与他实现这一任务的特定机会一样,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从来不会在某一刻停留,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也因人而异。无独有偶,埃里克森的生命八阶段向我们勾勒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和不同任务,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各自的和共同的使命,我们要成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看到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就好比现在的世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而形形色色的人做着形形色色的事情,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在我们的生命中聚拢,交叉,分离,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又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人有选择的自由,但也需要承担选择后果的责任,人们有责任实现自己生命的独特意义,每个人都会被生命所询问,只有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这一问题。

“爱是理解一个人个性的唯一的、最核心的方法”——在弗兰克尔看来,爱是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二个办法,没有一种感情可以像爱那样博大,它博大到可以容纳天地万物,爱可以给人们以精神的力量,爱使人们突破自己的潜能,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生命的容量更加的庞大,意义也更加的深沉。通过爱,人们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自己。

“受难的意义”——这也是在我看来弗兰克尔理论中最别具一格的部分——他认为受难是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三个途径。弗兰克尔写道:“我们永远也不应忘记,即使当我们面对绝

望的情景时,当我们面的无法改变的命运时,我们也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因为那时可以最大程度的证明人的独一无二的潜力。它将把一个人的悲剧变成极大的成功,把一个人的困境变成一种人类的成就.......通过勇敢的接受受难的挑战,生命直到最后一刻都会充满意义”。 尼采说过:“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那么苦难就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在一个让人变的强大而坚忍的过程中,虽然他的存在让我们苦不堪言,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的存在,锻造了我们无坚不摧的灵魂。苦难使我们强大,生活的意义从来都不是享受和快乐。

《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弗兰克尔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老年人因为失去了他所钟爱的妻子而痛苦,弗兰克尔反问这位老人:“如果您死了,而您的妻子还活着,将会发生什么?”老人回答:“她将遭受和我一样的痛苦。”这时,弗兰克尔告诉这位老先生:“正是因为你还活着所以免除了您妻子的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为类似的痛苦所困扰,我们也需要改变我们的视角,改变我们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事情——“当发现一种受难的意义,如牺牲的意义时,受难就不再是受难了”,弗兰克尔如是说。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豁达和乐观真的是人生来而有之?抑或,弗兰克尔是在历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悲惨遭遇后,从无望的生活中慢慢地去发现和探索,才逐渐的看到我们不曾发现的人生的另一片天地。一个人究竟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灵,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有这样卓绝的建树?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处境,但是我们我们可以改变我们面对这些处境时的态度。因为苦难的存在,人生的意义更加的深刻。

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前年暑假的时候,我曾去过一个基督教堂举办的青年集会,教堂的中间是一个十字架,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所承受的苦难是为了人类的存在。其实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有几处我看到了宗教的痕迹。当弗兰克尔的父亲带回的石碑上刻着《十诫》中的那条“荣耀你的父母,地球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而我在查过资料后发现据《圣经》记载,《十诫》是上帝亲自用指头写在石版上,后被放在约柜内。犹太人奉之为生活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而弗兰克尔认为这句话是“上帝的指示”。在书中,弗兰克尔也写道:“一位难友在到达集中营时,与天堂签订了一个契约,他的受难和死亡应当把他所爱的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弗兰克尔对上帝的虔诚或多或少也表现在了他的理论中,尤其是他对于苦难的的意义的叙述。

书中弗兰克尔举了很多案例,而通过大量的案例,弗兰克尔也总结出他自己的意义治疗常用的三种方法:去反应、矛盾意向和态度改变。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准确,但是在我看来,这三种方法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受到困扰的来访者转移焦点,改变态度。

非反思法是用来应对过分反思的,有意识地抽回集中在这一症状上的注意力,取消自己对某一行为的强迫性关注,使来访者的预期性焦虑和注意力从行为本身或自我转移到积极的方面,转移到外部事物,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使个体不再被焦虑所困扰。弗兰克尔用一个因为年幼时受到父亲性侵犯以至于在成年后导致性冷淡的妇女为例,他告诉这位女性,不要在童年的阴影下恐惧的生活,每次和伴侣有亲密体验时,她应该放下对自己的经验的过度担忧,而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她的性伴侣身上。而当这位女性的目标转移,她的注意力不再死死地扣住某一环,去反应产生作用。那么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矛盾意向“是由患者态度的转变构成的,他的担心被一种相反的愿望所替代”,弗兰克尔曾经让失眠的人不再关注自己的失眠,而是让他们尝试努力让自己变得清醒。患者的关注点由“想睡觉”变成“要清醒”,失眠也神奇般的治愈了。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思维,天才的想法,而这种想法也实实在在的起到了弗兰克尔想要看到的效果。人们仅仅是转换了角度,转换了对于睡眠的态度,事情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意义治疗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这个人思考生活的方式, 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代替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 而最终是帮助患者对生活意义的认识, 确立新的生活目标, 生活态度的改变必然会导致生活意义的改变。弗兰克尔认为:“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人不仅仅是存在,

而且还要决定他怎样存在,在下一刻将成为什么。

弗兰克尔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乐观主义并不是可以随意命令和调遣的东西,人们甚至不能无视各种可能,对抗各种愿望,任意地强迫自己保持乐观........因此,信仰和爱也是不能随意命令和调遣的”。就好比你想掬住一捧水,可是因为你的愿望太过于强烈,你攥紧了手心,水却全部溜走了。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收放自如,我们也要允许自己不快乐,乐观是一种态度,但是也不必将乐观的准则奉若神明,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违背。人生的意义更需要用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自然地去细细品味。

但是弗兰克尔的理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由于法兰克尔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 认为人以意义的追求不是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追求, 而是对超越现实和自我的精神意义的追求。他甚至把死亡和痛苦作为人的最深远意义和最高价值的实现,痛苦和死亡实然有他们的价值,人们在历经苦难,面对死亡的时候,的的确确会对人生有更深沉的体验,但是过度的强调, 就走向了唯心主义立场。

放下手中的书,我的感慨很多,可是我能描述出来的东西却太少。“集中营中的生活打开了人的灵魂并将其彻底的暴露出来”——人性在最残酷的现实的面前无法遁形。

在集中营里,夜晚睡觉前人们相互抓着彼此身上的虱子为乐趣——这也是苦难,但是即使是这样充满的辛酸的过程,人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的那丝快乐;

也有公平的厨师,在分发汤的时候给每个人同样分量的豌豆——比起很多凶神恶煞的看守者,这样的事无疑是集中营生涯中让人可以体验到的为数不多的温暖事件之一,而这样的人本身就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他们力所能及的让每一个个体都平等,而不分亲疏;

集中营的人们仅仅因为转移的新地点没有烟囱而兴奋——这意味着新的集中营没有毒气,没有焚烧炉——面对死亡,大多数人都是惧怕的,仅仅是可以活下来本身就足够让人觉得奢侈!

当人们变得冷漠的时候,身边同伴的死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人们从部表达自己的同情,关心的只是这个已经死去的可怜人还有什么可以拿走的财产,哪怕仅仅是一根香烟,一双劣质的皮鞋——这样的片段又包含了生活怎样的无奈和苍凉。

“除了可笑的赤裸裸的生命,我们已然没有东西可以失去”——在写下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弗兰克尔的内心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此时的他,面对现实的处境,还有什么其他的感慨?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有关生活,有关人生。弗兰克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里面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灰暗和光彩。我们要感恩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的美好。我们更加应当去实践,学会用一种更淡然,更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生活。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在最深重的绝望中依然能够用爱去包容态度,即使深陷万丈深渊依然努力追寻阳光的勇敢,一种满载着希望去开拓的毅力。

第二篇:生命的意义——读《生命的意义》

首先声明:题目刻意没有用“读后感”一词,是因为对于这本书,我真的还不敢妄谈“感想”。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读完的,书中对生命、幸福以及精神等领域的观点,在我看来太深奥了。所以,以下内容至多只算第一次读过此书后对书中内容的介绍。我想,我一定还会再去读它。

初识这本书是在一个书友俱乐部里的推荐中,对它是这样介绍的——1991年,美国国家图书馆将《生命》列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书的精华部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苦难价值的体会、对超越自我之责任的承担……与其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现在更乐于追求个体的幸福……每个人被不断催促着去追求幸福,但是,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只会伴随着某些东西款款而来。 你幸福吗?这句话曾经被人们大加调侃。但是,很多人心中却也实实在在的在追求着幸福的感受。他们认为人生在世能够幸福的度过每一天才是生命的意义,才不枉自己来世一回。每每听到“我要开心,我要幸福”的说法,心里总有一丝不安的感觉,可是,却又无从反驳。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也希望自己每天开开心心的度过,人生百年,不过3万多天,我追求自己的快乐有什么不对吗?我甚至连自己都不能反驳。可是,我的不安感却一直存在,不安于,如果人人都这么想,这样做,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啊!这样的社会能够带给大家幸福吗?我能想象到的是分裂、对立、冷漠和停滞。这样的幸福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并且能够带给我们持续幸福感受的幸福吗?

有段时间,自己虽然没有达到被“什么是幸福”所困扰的境地,但是这样的想法却时不时的在思想中蹦出来,并触动一下自己。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抱着解惑的想法,我拿起了它。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Frankl(弗兰克尔)是一名德国犹太人,精神病医生,1942年被纳粹关进有死亡工厂之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来先后被关押到巴伐利亚、达豪、等集中营,三年后他极其幸运的重获自由,但这三年中他的妻子、父母都被杀害了。1946年,他将集中营的经历提炼病出版了这本书。之后,两次增补,加入了医学理论方面的观点,创立了精神疗法中的“意义疗法”(维也纳精神治疗三大学派之一)。

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和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于自己作为一名囚犯的心理变化历程进行了深刻分析。因为Frankl独特的身份(精神病医生+学者+囚犯),所以,他对集中营中经历的描述十分独特。其中,既有集中营地狱般的凄惨经历,又有学者对事物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总结,还有精神病专家对一名关于在集中营里的囚犯的心理历程的变法分析。所以,前半部分读起来很是恳切又超然。从他对集中营生活的描述中,我没有读到抱怨和可怜倾诉,从他对非人生活和时刻濒临死亡处境的描述中,感受到的却是他坚韧和强大的内心,以及冷静的观察视角,当然也不乏丰富的感情。真的很感动,也很受用,感觉每一页都有经典的段落和语句。不愧是一名心理学专家!

书的后半部,主要论述了意义疗法的理论和一些基本观点,读起来不觉晦涩,但却很难真正读懂。在对理论的叙述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观点,值得细细体味,这也是本书最终观点的升华。如果想要学习,需要反复阅读。

写到这里,再次深深感觉,这本书其实不需要任何人为它写读后感,因为Frankl已经用通俗易懂,但却沁入心脾的语言将它们展现给了读者。

摘录书中的一些段落,供大家分享:

1、 但幸福也不是能够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一旦找到了那个理由,他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原来,“追求幸福生活”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追求,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

2、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你的内心才是你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

3、 人可以习惯任何事物,但请不要问我们是如何习惯的。

4、 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幸福的感受一定在爱与被爱之中)

5、 囚犯的内心生活可能很极端,他们能体验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艺术美和自然美。在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影响下,他们甚至忘记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慵懒,同样让人们对自然美和艺术美以及道德修养趋之若鹜,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现在艺术市场会非常活跃)

6、 不知妻子是否还活着。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爱以什么方式终止是很重要的。„„„„我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但在这一刻,一切都不重要,对于我来说也没有必要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爱、我的思想以及杜宇爱人形象的回忆。即使我的妻子已死去,也不会影响我对她的殷切思念,我与她的精神对话同样生动,也同样令人满足。(能够运用想像力脱离当前环境,在心里跟挚爱的妻子对话,让爱充满胸臆,是人独一无二的本领,这能够帮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存活下来)

7、 打个比方: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同理,很小的苦难或者快乐都可以同样的被无限放大,充斥于我们的灵魂和意识,这更加突显出对待问题的意识与角度的重要性)

8、 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这种精神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使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9、 没有困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所以,释迦摩尼也会离世。生命中理应包括困难)

10、 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当痛苦真实出现在眼前,便不再是痛苦了,或者说,你已经有60%的把握战胜它了。恐惧同样源于对未知结果的担心和不停的思考)

11、 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

12、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13、 眼泪是无用的,但也不必讳言流泪,因为眼泪见证了人们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眼泪,证明人们愿意承担痛苦,愿意面对这段经历,没有逃避)

14、 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15、 世界上有且只有两类人——高尚的和龌龊的。任何地方都有这两类人,人类社会的所有团体中也都有这两类人。„„„„集中营生活撕开了人的灵魂,暴露出人性的深处。在人性的深处,如果你发现人类在本性就善恶交织,你还会觉得奇怪吗?

后半部分的摘录:

1、 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2、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书中指的的西方20世纪,我觉得中国现在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双重丧失。在人类历史之初,人丧失了赖以指导其行为并因此产生安全感的某些动物本能。在最近时期,人类还遭受了另一种丧失,那就是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地消减。(西方的社会发展的确超前我们,我们的现在正在经历着第二重丧失,所以,很多人会不同程度存在内心的空虚,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存在之虚无”)

3、 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两极之间。„„„„自动化可能导致普通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有时,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通过追求权力得到替代性补偿,还有些时候,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被追求享乐所替代。(现代中国社会的通病,就是这样的!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社会问题)

4、 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以现实为基础,以责任为依托,才能树立起生命的意义)

5、 寻找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1.工作(获得成就,我们常说的实现个人价值);2.爱之意义(关爱他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3.忍受受苦(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Frankl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或通过工作,或体验某种事物或爱某一个人,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当一切欢愉都被剥夺,无法避免的苦难本身正是生命的意义。他从集中营的经历中,领悟到第三种途径。

6、 拉比,你能够利用多年遭受苦难的经历去净化自己,一边你也能像孩子们那么纯洁,能像他们那样在天堂里拥有崇高地位,这难道不正是你活着的意义吗?《圣经·旧约》中不是说过,上帝保存着你所有的眼泪吗?因此,你所有的痛苦未必都是没有意义的。(苦难也可以是心灵净化的途径,内心的快乐真的可以胜过任何苦难的现实)

7、 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的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我们要的自由不等于放任)

8、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

9、 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10、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就摘录这些吧,前面说过,这本书几乎每页都有经典段落或者句子,值得读者思考。虽然,读过之后,依然似懂非懂,但真的还是受益匪浅,至少它使我内心的疑惑有了思考的方向。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死亡,那么,接纳生命也就接纳了死亡,就像说中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那么我们就努力去做吧,虔心接纳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这一事实,哪怕只是带个身边人一丝微笑,那也一定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终将死去,为什么还有认真的活着?我们明明知道最终一定是一无所有,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的工作?我们明明知道生命的一切在最后终将化作虚无,为什么还要默默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与艰辛?看看这本书吧,你会有所收获。

第三篇:读人生的意义有感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大二,其实呢,我对人生的意义也还是有很多感悟的。 记得季羡林说过:人活着,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各不相同,不单说我,每个人可能都经历了人生的一些坎坷,而这正是为我们以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就是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问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并且没有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而现在的我也在人生中滚了十九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意义,又是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越谈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但你再观察,一棵小草或其他植物,生在石头缝中,或者甚至压在石头块下,缺水少光,但是它们却以令人震惊得目瞪口呆的毅力,冲破了身上的重压,弯弯曲曲地、忍辱负重地长了出来,由细弱变为强硬,由一根细苗甚至变成一棵大树,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这可能就是人生的真谛吧。

或许现在我不必说太多,我们的人生也就刚刚开始,我们的路还很长,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说:当你回忆人生是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遗憾。人生就是这样,在你不断追求它的价值的同时,你也在体会着人生的真正意义。

朋友,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珍惜身边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已有好每一分每一秒,莫让时间匆匆流过,让人生匆匆走过,对待挫折要记住:事事我曾努力,成败无须挂心。即使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依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是精彩的!!!

1003060123

王慧杰

第四篇:读《教育的意义》有感

——回忆过往,整装出发

刘 洋

期末考试结束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万名党员进党校的党员培训课程,以及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辅导员工作专题培训班,收获颇丰。2017年的暑假于我而言,别具意义。这是我进入学校的第7年,担任了2011级,2014级两届学生的辅导员,刚刚送走14级学生,接下来9月份又要迎来了17级新生。这几日阅读了英国作家戴维?卡尔的《教育的意义》,借此书,回忆过往,在新的征程中整装出发。

戴维?卡尔,英国爱丁堡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哲学教授,在教育哲学、教师伦理方面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这本书是英国教育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伦理、非分析哲学、以及教育实践。读完此书发现,它呈现出一种对于教育理解的宽阔视野。特别是第三章“教师的综合角色”、第五章“教育的道德含义”,以及第十一章“教育与社会文化”,对于这三章印象颇深,也有一些感触,现记录如下: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书中提到教师的综合角色,使我深有感触。

叶澜在《教育概论》中提到教育的定义是这样说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人,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一个个鲜活生命完美蜕变的关键。习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使人变得智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

首先,端正的理想信念不可或缺。要做社会主义教育的忠实实践者,时刻以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目标。其次,做好引导者。正确的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得教师专业化。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指明灯,参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发展活动。再次,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平等的关系中,与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作为一名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尊重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显露自己可亲可敬的一面,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师者,人之模范也

在这里我想引用叶澜老师在《教育概论》中的一段话,“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谁如果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那么,谁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成为热爱人、理解人、善于研究人的人,成为深刻地了解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一切,并对人类社会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为使人类与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和生命的同时,使自己也变得美好。”古人说的好,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以德施教是每一位老师终身需要学习的。教师,不仅仅要教,还要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知识素养,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用正能量感染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师德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中,如果连关心学生的发展都做不到,那何谈师德呢?如果连自己的价值观都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相悖,那何谈模范呢?

三、教育与创新

杜威曾说:“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在习得教育工作的方法后,得心应手的处理日常事务,很容易被自己的工作模式禁锢,这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它并不是指不完成工作,而是没有更多的去思考如何创新的开展工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活动,它会因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方式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教育创新是每一名教师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我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做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首先,保持一个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思想状态是基本条件。积极进取、不断探索是一股劲儿,它本身就可以影响学生向上发展,试想没有一个学生愿意跟一位懒惰、懈怠、不思进取的老师多说一句话。其次,不进则退。信息多元化,文化冲击都使得每一届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有自己的新特点,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固步自封,必然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再次,创新是师德魅力的最好体现,好老师应该是兼具为人处世、学习研究、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智慧。作为辅导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指导学生管理工作,还要有幽默、脱俗的工作技巧,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管理办法。这也是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顺利高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总之,回顾7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是时候总结经验、调整状态,在接下来的9月里,迎着秋风,整装出发。用“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来鞭策自己、指导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奋勇前行。

作者简介:刘洋,女,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辅导员。

第五篇:读《青鸟》有感:幸福的意义

幸福的意义

——读《青鸟》有感

胡熙冉

在暑假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把《青鸟》这部小说反复看了很多遍。它是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著作,我深深地被书中主人公为了帮助小女孩获得幸福,不畏艰险的高尚品质所吸引。

《青鸟》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蒂蒂尔和米蒂尔两兄妹为了帮助邻居小女孩治病,历经重重困难,寻找可以给人带来幸福的青鸟的故事。而直到最终,大家才发现身边的鸽子其实就是一直要寻找的真正的青鸟。当他们把鸽子送给小女孩后,她的病就好了。

读完这本书,我久久回味。慢慢地体会着书中的点点滴滴,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学会乐观地对待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一切。有时候我们仅需一个乐观的心态,就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幸福。

整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幸福原来那么简单;幸福就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却经常忽略幸福的存在,《青鸟》告诉我们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还有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

有的时候,我也总有种莫名的错觉。总觉得自己没其他的孩子幸福,总认为别人的爸爸妈妈特别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的孩子不受约束地开心玩耍,而我的妈妈却总是要求我,约束着我。例如:当我去同学家玩要限制时间,晚了十几分钟就会唠叨个没完。而事实是,我对自己做事一直都没有时间观念,随心所欲。妈妈有要求恰恰说明了她为我把控着时间,希望我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要合理安排时间。如今读了《青鸟》后,我才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一点。爸爸妈妈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辞辛苦地默默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学会对爸妈多一些理解。我们更应当予以珍惜,这就是幸福。

是的,幸福就在我的身边。如果我们经常怀着美好的愿望,幸福就触手可及。想必每一个和我一样读过《青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海阳二小小记者站 胡熙冉·

上一篇:电视剧初心观后感下一篇:电商企业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