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沟通管理论文

2022-05-14

小编精心整理了《企业内部沟通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沟通是内部审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内部审计沟通涉及多方主体,形成了内部审计部门与高层管理者、与被审部门、与其他部门和与外部信息使用者四组人际关系和审计沟通需求。为满足沟通需求,内部审计人员应从审计理念沟通、审计工作沟通、审计产品营销和人际关系保持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第一篇:企业内部沟通管理论文

浅析注册会计师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有效沟通

摘 要: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被审计单位的两大有效监督体系,虽然他们各自承担的角色不同,且与被审计的单位的关系不尽相同,但有共同的审计目标。本文从财报表审计的角度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和意义。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构成了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出发,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则是服务于被审计单位内部的职能机构,它可以是被审计单位自设的独立部门,也可以是外包。政府审计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国家企业及事业性单位的审计,注册会计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私营企业,内部审计即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一部分。由此看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私营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存在更多的交集。

一、相关概念

1.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也称为社会审计、独立审计。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概念界定为:“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扮演着经济警察的角色。注册会计师审计一般是以机构形式存在,即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类似机构。这类组织是依照相关的法律设立并且实行自负盈亏,则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被服务的对象。

2.内部审计。指由被审计单位建立的或由外部机构以服务形式提供的一种评价活动。旨在履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提供检查、评价和监督的职能。履行该职能的部门可以是被审计单位自设的,也可以是外包。不管以哪种形式存在,他们的收入来源同样也是被服务的对象,即被审计单位。

3.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下编制的,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及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的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由此可见,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有着共同的审计目标,即表明在审计的性质和范围将会产生交集,为了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和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在相关问题上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人员将会进行沟通。

二、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人员有效沟通的前提

1.专业能力与审计经验。注册会计师是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考试并且注册合格后才能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他们需要进行专业和综合技能的考试,因此其专业知识受到了高度的认可。此外,注册会计师在多年的审计工作中,接触不同的行业以及规模不同的企业,深谙审计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审计经验较为丰富。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对会计、税务、审计、管理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是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很大程度上不能与注册会计师相比。在审计经验方面,内部审计很少接触外部的审计工作,无法广泛的了解其他行业或其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更是无法获取更多的审计经验。为了更好的执行财务报表的审计,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能力上缩小与注册会计师的差距。

2.独立性。据我国《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性上的独立独。首先,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作为第三方,要求他们不应该受到外来的压力,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行事。其次,在鉴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主动的回避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如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独立性要求,将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的期望值较高。相比较,内部审计是置于被审计单位的一个职能部门或外包,与本单位的其他机构或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在被审计单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其最初的价值无法体现,也会影响客观性。由此,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沟通的有效性,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提高独立性,这样才能使得其出发点与注册会计师趋于同步。

3.信任与合作。不管是从外部还是内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无非是为了实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即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目标一致,要求他们在进行沟通时,能够做到相互信任与合作。在整个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与内部审计进行沟通,借助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单位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和相关风险的了解,以及通过查阅内部审计的工作底稿,可以进一步掌握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并与之讨论,使得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果,进一步优化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根据注册会计师提出的改进建议,尤其是对风险控制薄弱环节的建议,应当进行跟踪落实。基于此,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在沟通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三、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有效沟通的意义

1.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如前所述,注册会计师审计收入和内部审计部门的收入都来源于被审计单位,即这部分收入会形成被审计单位的成本。在现行公司制度下,不管是经理人还是所有者都会将降低成本作为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如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加强合作,做到有效沟通,减少重复的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降低审计总成本的。由于内外部审计相互利用审计成果,注册会计师利用内部审计人员对行业及被审计单位的熟悉情况,在审计过程中有所侧重,主次分明,相应减少审计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同时,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或其他鉴证业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与训练有素的注册会计师合作,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增强,还有利于拓宽其知识面,从而获得更多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2.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是与整个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需要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部门和人员都能够遵守与执行,尤其是与财务信息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有义务针对发现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与治理层、管理层及相关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沟通。内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本单位内部的各项经营活动是否与控制目标相符合也更了解。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在被审计单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要求其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活动及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因此,若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达成共识,实现双赢。

3.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报表舞弊行为。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的,主要是向所有者、债权人等主要利益相关者提供其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及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作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依据之一。在现行公司治理模式下,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主导财务报表的编制,那么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可能会成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方式。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是在遵守相关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旨在按照审计准则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获取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据以提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然而,内部审计的角色决定了其承担着对被审计单位舞弊的防止和发现。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增进彼此的了解,共享相互间的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报表舞弊行为。

综上,现代审计要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不能单独的立足于被审计单位,要求两者在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问题能够协同并进,在有交集的审计领域和范围能够有更多的契合。从实务角度看,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审计,夯实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两大治理基石,加强他们之间的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增强风险管控。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不断融合,有利于审计学科甚至管理学科知识领域的拓宽。

参考文献:

[1]李金华.中国审计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3]蒋平,董惠良.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07(35).

[4]胡继荣.基于ERM框架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02).

作者:蒋小花

第二篇:企业内部审计沟通需求与内容浅析

【摘要】沟通是内部审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内部审计沟通涉及多方主体,形成了内部审计部门与高层管理者、与被审部门、与其他部门和与外部信息使用者四组人际关系和审计沟通需求。为满足沟通需求,内部审计人员应从审计理念沟通、审计工作沟通、审计产品营销和人际关系保持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关键词】内部审计;沟通;人际关系

引言

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在公司治理架构中承担着保证职能,内部审计通过参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和价值增值。内部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之外,沟通能力同样必不可少。诸多规范准则对内部审计沟通投以重视。COSO2013将“信息与沟通”列为内部控制五要素之一,ERM2017将“信息、沟通和报告”列为风险管理五要素之一。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人际关系》也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审计署11号令增加了内部审计的“建议”职能,同样强调内部审计沟通。从现实需求出发,近年来内部审计从“经济警察”到“企业医生”再到“管理咨询师”的形象转变,也要求内审人员不断提升沟通能力。

一、内部审计沟通需求

(一)内审部门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需求

内审部门与高层管理者存在着领导或隶属关系,在现行体制中这种关系存在五种类型,分别是董事会领导、监事会领导、经理层领导、董事会和CEO双重领导、合署办公,不同管理者对审计的产品需求不同,需要特别考虑,但是它们对沟通的需求都是策略一致的,故将他们统称为高层管理者。内审部门与高层管理者沟通的发生体现在审计前、审计中和审计后三个阶段。首先,高层管理者认定、批准内部审计章程,根据公司治理需要对审计项目做出部署,对内审工作起到领导作用。内审人员需要与高层管理者保持沟通,以获得更多的权限和资源开展工作。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当出现冲突时,内审人员需要向管理者寻求协调和支持,内审人员也需要向管理者定期汇报日常工作以加强其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信任。最后,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向管理者汇报工作成果,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风险防范、舞弊因素等,管理层认可之后采纳建议、督促整改,运用审计成果。

(二)内审部门与被审部门的沟通需求

内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的充分沟通是内审工作完成的基础,同样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在审计准备阶段,内审人员和被审部门保持沟通,审计人员需从被审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建立了解,通过沟通还可以使被审部门厘清双方责任,并建立对内部审计的正确认知,为后续工作展开奠定基础。审计实施过程中,双方需持续沟通,沟通也是一种审计方法,可以在询问、闲谈中获得审计线索,帮助搜集审计证据、明确整改责任,此外通过沟通和被审计部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可以获得被审部门的理解和配合,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双方需达成一致意见,使被审部门认可内审工作。审计建议的采纳是此阶段的沟通重点,关系到后续整改,内审部门对审计建议进行精准表达,被审部门持续反馈整改效果。

(三)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需求

公司部门,按照ERM2017的企业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的部署,可以分为核心业务部门、支持职能部门和保证职能部门,其中内审和监察部门属于保证职能部门。先从内审和检查部门的沟通需求谈起,内审和纪检监察虽各有侧重,但都履行着监督职能,工作内容存在着一定交叉,是以很多企业将两种职能归置到同一部门,而不论是部门合并还是部门独立,内部审计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都需要进行协同运作,及时沟通工作发现,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是内审和支持职能部门的沟通需求,支持职能部门是帮助核心业务部门进行风险管控的部门,有法务部、风控合规部等,它们很多时候被称为合规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同样存在着职能共性,都关注风险管理和查错纠弊,它们之间需要沟通以加强互动协作。最后是内审和核心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需求,开展审计工作时内审部门可能需要从被审部门之外的其他业务部门获得信息与线索,在推广先进管理经验时也要通过加强沟通了解业务部门的职能共性,业务部门则需要根据内审部门的工作成果进行自律性检查。

(四)内审部门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沟通需求

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往往不对外披露或是选择性披露,其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分为外部审计及监管机构、外部专家、其他信息使用者。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及监管机构的沟通需求。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公司进行审计时,往往需要借助内部审计的工作,获取审计线索,减少重复工作,提升审计效率。在借助内审工作的同时,外审和监管机构也可以对内审工作进行再监督。二是内审机构与外部专家的沟通需求。由于内审职责的拓宽,内审人员需要更多涉猎公司的生产、管理、经营各环节,工作内容可能超出了单一财务背景的内审人员的知识储备,在大型集团公司中这种矛盾更为凸显,此时内审需要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双方需要对工作需求和专家意见进行准确沟通,避免信息失真。三是内审机构与其他信息使用者的沟通需求。其他信息使用者一般是关注企业效益的投资者或者研究者,内审机构向它们披露企业内部的良好管理事迹或是提供整改清单,将有利于巩固投資者的信息,提升企业形象。

总结内部审计四组人际关系的审计沟通需求如图1所示。

二、内部审计沟通内容

(一)审计理念沟通

内部审计部门和组织内部的所有部门一样,处于共同的组织愿景之下,而由于不同的组织职能和学科视角,不同部门各自的理念又不尽相同。理念决定行动,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同,会影响相关人员的态度,影响内审工作的完成。内审机构最初设立很大程度是源自政策要求,组织内部也往往认为其功能在于查错纠弊,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理解不深[1]。内部审计沟通,首先就要向对方传达审计理念,如服务理念、增值理念、控制理念、风险管理理念。审计理念的传达方式,有内部审计章程、领导批示与题词、座谈会、业务培训、建立内部审计网站等等。理念沟通贯穿于内审人员与前述的所有相关者打交道的全程,它们反映了内审工作的价值,是内部审计沟通的灵魂。

(二)审计工作沟通

内审工作履行监督职责,其专业术语、审计程序具有神秘色彩,在审计进场工作时或多或少又会影响被审部门正常工作,被审单位不免会产生消极抵抗情绪,这时审计工作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内审人员可以通过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说明书等文书方式,和审计进场会、审计访谈、审计退场会等会谈方式增进被审部门对内审工作的了解,以获取对方的配合。此外,还可以让被审部门人员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邀请被审部门人员共同讨论审计目标,告知审计发现,允许阅读审计报告底稿,给被审计人员发表意见的机会,审计人员有时还可以借助被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洞察能力开展工作。

审计工作沟通,除了在企业内部展开,还需要重视和外部的沟通,而这往往受到忽视。于企业而言,外部的市场环境、监管环境、行业状况等是影响目标实现和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外部环境中寻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标杆,获得绩效评价的有效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审计工作沟通是内部审计工作完成的基础,在内审沟通行为里最为主要。

(三)审计产品营销

近年来内部审计行业内正着手开展内审产品的推广营销工作,目前的主流营销理论有在“产品、价格、促销、分销”4P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客、成本、便利、沟通”4C理论。与4P理论相比,4C理论加入了顾客至上的内涵,这与内审的咨询功能不谋而合。沟通作为4C理论的要素之一,参与到内部审计营销全程。内审产品内部审计营销要求考虑被审部门需求来提供增值型服务产品、节约被审部门配合审计的成本、使需求部门渠道便利地及时获得审计产品,都需要沟通环节的支撑。而就沟通本身而言,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信息传达模式,而非互利互通的双向沟通,低效的沟通影响着营销效果。内部审计营销的重要工作就在于变革沟通方式,重视与顾客的沟通,适应顾客的情感和需求,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关系。内部审计营销从产品角度出发,与前文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呼应,内部审计的成果使用者就是所有沟通对象,如何向他们推销审计成果,推动审计整改,是沟通的重要使命。

(四)人际关系保持

沟通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交接事宜中,人际关系保持也是重要方面。在与被审人员保持人际关系上,内审人员存在着诸多误区,例如认为会影响自己的客观与独立性,甚至有内审人员自居“钦差大臣”,态度傲慢,反而加深矛盾对立。上章所述内部审计沟通对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意义在于塑造一个值得信赖的顾问的形象,这就要求在工作之外,内审人员需要和被审人员、高级管理层、其他部门人员、外部信息使用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切互动,建立信任基础,以获取基础信息,避免潜在矛盾。有大型企业實行了“审计角色体验”和“审计知识输出”制度[2],从业务部门挑选优选人才进入审计部门锻炼两年再回原岗位,对新进职工进行内部审计知识培训,通过这样的沟通制度安排,企业内部形成了尊重审计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方略[J].会计研究,2015(02):73-78+94.

[2]王旭辉,时现,魏瑾.化解内部审计潜在冲突的方法[J].审计研究,2011(01):63-68.

作者:张艺

第三篇:高校内部管理有效沟通路径的思考

摘 要:以人本管理为主流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发展和成败,而有效沟通是平衡和调节教职员工心理的有力杠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从阐述有效沟通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实际功效入手,重点对如何实现高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沟通提出了见解,最终达到通过沟通的改善以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管理; 双向有效沟通; 策略

高校管理的有效沟通是为了实现办学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学校内部,为学校所有成员间的沟通;在学校外部,是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沟通。

一、沟通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的作用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沟通即是财富。美国著名学者明茨伯格指出:“管理工作有十种作用,而沟通和人际关系占三成。”可见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在信息时代,沟通成了把信息转换为财富的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高校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教职人员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和绩效。加强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轻松,也可以使普通教职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提高有效沟通的策略

1.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高校内部的有效沟通

高校管理人员,应确保教职员工的工作按时、按量完成。在布置任务、开展工作之前,对各级教职员工都应该有明确的使命陈词,职责、任务和权限交代清楚。

现在经过专业化改革后,出现了一个倾向:责任下放而权利却没有下放。一项活动完成的效果基本都由一线教职员工负责,在展开工作过程中,很多需要协调或委派工作的情况也由其担负,这就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权限或影响力,从而牵扯了许多精力,这是分工不明所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由此,管理者在布置工作的同时,最需要关注的是此项任务有没有多部门协调的问题,有没有明确的负责人权利说明。

高校管理人员在要求教职员工有良好的工作表现之前,双方必须达成共识,协定目标,确保大家清楚了解要求,促使其顺利投入工作,监察工作进展,从旁协助,并经常就教职员工的工作给与回应,从而使组员群策群力,尽展所长。

管理大师德鲁克博士提出的四个“简单”问题,是有效沟通的好方法:一个人必须知道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以下的步骤,也有助高校管理人员运用有效的方法,处理质与量方面的问题:

(1)以友善的态度指出问题所在,要清楚明确,对事不对人。

(2)请教职员工协助解决问题时,态度要诚恳,使教职员工改善工作方法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决定如何处理工作问题时,请他协助解决。这可以增强教职员工的自信心。

(3)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聆听及以谅解的态度回应的好机会,因为教职员工可能会对其不能控制的因素表示忧虑,感到受挫折。

(4)由于教职员工直接处理工作,对工作的了解比管理人员更深入,当双方讨论见解不一致时,请维护他们的自尊。4、收集更多资料,找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记录大家提出的意见;采用教职员工的建议去寻求解决方法。如果教职员工对解决方法有发言权,他们会更努力解决问题。

(5)双方决定采取的具体行动。明确地指出需要做的工作,说明由谁负责、何时完成。

(6)协定明确日期,再作讨论。约定下次讨论的日期,教职员工关心大家协定的事项处理的结果。事后举行会议,可以一起讨论工作表现的改善进度或问题,并且可以计划日后要办理的事项。

(7) 沟通需要换位思考。对于管理者来说,了解教职员工需求也是很重要的。沟通的基本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讲话技巧。

教职员工希望从工作中取得满足感,维持自尊。因此讨论工作表现时,体察教职员工的需要。换位思考虽属“坚冰”,但如果攻破,则是架起有效沟通、营造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桥梁。

与教职员工讨论时,必须激发其主动改善的决心。如果教职员工因为受到威胁或恐吓而不得不改善,效果就不会持久,甚至会有反效果,例如会向同事发出怨言,甚至暗中破坏整个工作环境。

2.教职员工也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

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很多很杂,许多时间并不能为自己主动控制,因此经常会忽视与部属的沟通。更重要一点,管理者对许多工作在下达命令让教职员工去执行后,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没有切实考虑到教职员工所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导致缺少主动与教职员工沟通的精神。

作为教职员工应该主动与领导沟通,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沟通是双向的,不必要的误会都可以在沟通中消除。如果任何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

3.构建有利于沟通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果一个学校不重视沟通管理,那么教职员工更容易注重行动而不是结果,管理者更注重布置任务而不是发现解决问题。提高所有教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应该在管理者与部属之间建立适当的沟通平衡点。如果管理者和部属没有沟通意识,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沟通愿望,而不能麻木不仁,事事都感觉无所谓。

海尔老总张瑞敏说:“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企业从上到下都应该重视沟通管理,主动进行沟通危机防范。在WTO大潮已经袭来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就是沟通管理的危机感和真正抓好沟通管理的勇气,高校也不例外。

三、“与时俱进”的沟通新渠道

1.利用高科技的便利

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便捷。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方便,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沟通空间,这将有助于管理者与下属进行及时、便捷、有效的沟通。如建立QQ群,设置群内教师论坛,通过Email交流学习心得,视频会议传达信息,手机短信,彩信等等。通过各种让下属感觉方便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将利于各种工作信息及时传递。

2.学院的实效举措

我院在与学生的信息反馈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建立了学生思想工作信息反馈网络中心。网络中心设在学院办公室。网点设置在各班。班长作为网络员,其目的能及时把班级存在的问题反馈到网络中心,以便及时处理。反馈后网络中心能及时与教务处联系,及时了解动态,及时处理,并对学生做好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少学生思想波动,以稳定学习情绪。

为指导各网点开展工作,定期每月一次召开班长工作会议,加以指导、布置任务。

每次统考前召开一次“集中精力温课,全力以赴备考”的动员会,以通过组织班长的工作会议和学工科班主任工作例会动员。通过工作会议由班主任再贯彻到班级,宣传到每个学生。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内部的沟通管理,重视沟通的主动性和双向性,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有主动与部属沟通的胸怀;作为部属也应该积极与管理者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双方密切配合,真诚地沟通,我们的学校才能够发展得更顺畅更高效!从而达到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澳] Hary Onsman著,易晔译《人性管理》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

[2]从前著, 《哈佛人力资源管理全集》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2年2月

[3] [美] Ro勒德洛,F·潘顿著,《有效沟通》中信出版社,1998年

[4]吴娟瑜著,《沟通管理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1-1

责任编辑:李瑾

作者:熊 燕

上一篇:化工安全技术学年论文下一篇:关于体育与健康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