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之间沟通论文

2022-04-19

日本著名学者松下幸之助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沟通,对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效率和竞争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过程。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管理之间沟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管理之间沟通论文 篇1:

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分析

摘要: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织细胞,企业管理中的沟通决定着这个企业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但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很多沟通障碍,因而要主动从沟通策略入手,加强企业内外部沟通,以建立一支团结协作、凝心聚智、战斗力强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分析

沟通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连接内部员工的重要枢纽,更是建立良性客户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企业管理中沟通的策略尤为必要。

1.人际沟通的定义

通俗来讲沟通不仅限于语言的表达,还包含书面汇报,肢体动作等一切有意或者无意的信息交换过程。

2.企业管理者在人际沟通中应具备的要素

企业内部畅通的全方位沟通渠道的建立,不仅使得上下级、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更加流畅,信息的清晰度、准确性提高,也能及时得到员工意见、建议的反馈,在增加员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有序、良好发展。关键词:企业管理沟通倾听沟通方式多样化。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介入企业管理、流程监控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程序化、流程式的管理工作,管理层通过信息传播媒介向员工发布企业的最新动态,甚至进行当天、当月工作任务的下达并监测任务的进展、进度、完成情况,同员工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互动、交流与反馈,甚至可以进行工作事项的指导、指示,真正实现沟通无处不在,沟通的效果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无形中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升。管理者应具备较强的倾听意识。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找到问题的根源,而在组织中管理者应重视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多更准确更及时地发现组织中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苗头,有助于把握员工的情绪情感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企业管理者在人际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缺少对应的知识和专业技术。在我在从工程师转向项目管理人员初期,对不同区域的专业知识不熟悉,在与专业工程师沟通时涉及到,沟通时涉及专业知识术语听不懂,需要进行多次确认、转化,提炼关键信息从而才能及时判别项目进展风险。或者年轻人流行的网络语“粉丝”,甚少上网的老年人可能就会认为一种食物,而非是指追星族。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引起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结果。因此在团队中出现有不同国家成员时,要注意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情绪和有害的态度人类是一个情感个体,在沟通过程中很容易夹带情绪、态度等,如果对方内心是抵触信息发送方的,那么他可能会自动屏蔽信息,或者对方今天的情绪很不稳定,正常的问题讨论演变为人身攻击,则完全偏离的沟通的初衷。分散注意力的环境沟通时选取的环境地点也很重要,前段時间办公环境进行整改,施工单位的嘈杂声导致面对面说话的声音都要比平时大几个分贝,沟通明显比平时吃力,因此进行有效沟通选择合适的环境尤为重要。

4.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分析

4.1保持良好的沟通心态

阻碍沟通的一大障碍是情绪代替事实主导了沟通的进程。也就是说,原本沟通的是事件的措施,结果却可能因为双方情绪过激,心态失常造成指责对方态度的不端。因此,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始终明确以事实为出发点,尽量规避情绪来主导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而消极的沟通态度则是有效沟通的一大杀手。比如,总认为对方是有意抵触或者对自己有意见,这样的沟通百分之九十是不会有效的。而采取有笑声的沟通更能使双方沟通愉快,更好地达到沟通目的。

4.2沟通过程既要因人而异又要因需而变

我们可以将五个方面作为沟通的靶心,来设计沟通这支“箭”的射程和运行弧线。比如,对新入职的实习生围绕“留下来”这个生存目标着力引导他们的工作热情;对入职年限不长的职工围绕“稳下来”这个安全目标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对老员工围绕“被尊重和晋升”的需求,激励他们发挥经验优势等等。这个“有的放矢”还体现在对现状的客观分析和认识上,即事先整理或者了解清楚沟通双方的工作经历、学历水平、性格特征等基本信息,还要注意年龄段的不同、性别的不同采取的沟通方式的变更。

4.3人际关系保持

沟通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交接事宜中,人际关系保持也是重要方面。在保持人际关系上,存在着诸多误区,这就要求在工作之外,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切互动,建立信任基础,以获取基础信息,避免潜在矛盾。对新进职工进行内部知识培训,通过这样的沟通制度安排,企业内部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要主动从沟通策略入手,加强企业内外部沟通,以建立一支团结协作、凝心聚智、战斗力强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4.4良好沟通的作用

有效沟通对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沟通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对增加企业效益,扭转无效沟通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至关重要,同时又能增加本企业成员对企业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有效沟通使成员被倾听,成员的需要被回应,成员的智慧得到运用,从而使成员对企业产生持久的责任感和对工作保持长久的热情。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有效沟通不仅满足成员的生存需要,还满足他们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第三,有效沟通能消除各部门之间的误会,有利于公司团结氛围的构建,促进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度提升。第四,一旦企业形成有效沟通的人文氛围,还会使得合作方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如沐春风,进而增加对该企业的信任感,增强与该企业的合作愿望。

5.结束语

沟通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交换的基础方式,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网络上也曾流行过一个句子:“让你心累的并非工作本身,而是跟你打交道的那些人”,由此可以看出有效沟通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项目知识管理体系指南》第六版,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

[2]《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易善国

企业管理之间沟通论文 篇2:

沟通—企业管理之学问

日本著名学者松下幸之助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沟通,对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效率和竞争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过:“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管理沟通之上”。

一、企业管理沟通的内涵

《大英百科全书》认为,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从事之交换消息的方法。”《韦氏大辞典》认为,沟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通,思想或意见之交换。”拉氏韦尔认为,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达到什么结果。”决策学派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组织中的一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美国学者桑德拉·黑贝尔斯、里查德·威沃尔在最新的《有效沟通》一书中,将沟通进一步定义为,“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即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企业沟通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专用术语。

沟通就是管理。企业沟通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是基于企业经营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客观存在的一种人心管理和信息管理。

沟通就是传播。企业沟通也同属于传播学的范畴,它是基于沟通本身的信息流动特性而产生的信息影响力。

二、中国企业管理沟通现状

针对企业管理沟通是否真的有效,是否达到目的,有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企业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湖南地区的海洋运输、研究院、开发区、土建工程、物业公司等中小型国有企业共10家。共发出412份调查问卷,收回399份有效问卷,其中管理层160份问卷,基层人员239份问卷。

问卷结果显示,员工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沟通能力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内部沟通中与绩效之间的正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中小型国企中沟通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沟通氛围严肃;上向下多,下向上不全,部门横向沟通几乎没有;信息流通不畅,决策缓慢;缺乏沟通反馈等。在本次调查中95%的员工认为沟通技能重要,他们是重视沟通的,但怎样让沟通有效以及让沟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目标,他们是含糊不清的。从沟通渠道上看,26%的消息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传播的,74%的信息是通过正式渠道传播的。组织正式沟通渠道主要是会议,而只有27%的员工认为会议是高效的,16%的员工认为会议无效,57%的员工为会议效果一般。

三、中国企业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者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沟通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体会到沟通能力是作为管理者的最主要的能力,因而对沟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大部分沟通问题产生的根源。

2、企业缺乏一整套的沟通战略目标和规划,短期行为较明显

战略目标和规划是人们行动的方向和指南,它引领着人们去努力、去奋斗。企业的沟通也应如此,它需要管理者站在未来的角度,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等因素来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竞争性的沟通战略目标和规划,然后一步步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再对目标进行修订,这样就能形成企业沟通管理的良性循环。否则,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很多企业里有产品战略、市场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就是没有沟通管理战略,等发现了问题才想到其严重性,临时想办法去解决,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性。

3、企业内没有专门的管理沟通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企业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高效进行的组织保证,否则只能是活动主体缺位,无人问管,活动不了了之或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资源浪费。沟通既然是组织系统的生命线和企业管理的实质与核心,就要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一样设立相应的部门,并安排专人专门负责沟通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然而大多数企业至今还没有设立这一专门的组织机构,有的企业虽然设有与信息沟通有关的部门,如信息部,但其主要职责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等基本的沟通工作,至于如何对企业的沟通进行整体的、长期的设计和规划等一些战略层面的工作,涉及较少。

四、解决中国企业管理沟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管理者的沟通培训

一个具有竞争性沟通战略的形成和贯彻实施,离不开管理者的沟通思想、意识、理念。这是由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般地说,企业中管理者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不同层次管理者在沟通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沟通地位图

从图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或基层管理者,在企业的整个管理沟通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高层管理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沟通战略理念,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沟通战略;没有中层、基层管理者及时、准确、迅速的上传下达,来自于上层的信息和指示就不能被快速而有效地传递,而来自于下层和员工的信息也不能快速而有效地上传,这样势必会造成沟通“短路”,企业领导者精心制定和策划的沟通战略目标也将付之东流。不仅如此,企业管理者还应在管理中学会和掌握一定的沟通技术和技巧,这样,才能在沟通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由此看来,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实非同小可,具体表现为这样几方面:管理者是企业管理沟通战略的制定人和执行人;管理者在沟通中也是最主要的沟通当事人;管理者的沟通习惯、风格、理念会影响其员工的沟通习惯、风格、理念;管理者的沟通技巧不仅可以影响企业的沟通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传授给员工来改变员工的沟通水平。因此,对管理者加强沟通培训,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意识和水平,树立管理者正确的沟通理念,养成管理者良好的沟通习惯,是提高企业管理沟通水平。实现管理沟通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针对管理者在沟通中的地位、影响作用以及目前管理沟通现状的主要根源,对管理者的沟通培训应着重以下内容,(见表1)。

2、确立双向的交流机制

企业内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是要建立顺畅的沟通系统。企业内的正式渠道,对于保证领导层的决策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到预计的信息终端,无疑起着主导作用,但作为更多地是通过横向传递着个人或社会的信息的非正式渠道,同样不可轻视。因为,非正式渠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反馈。在企业内部确立双向的交流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仅有自上而下的沟通程序效果并不理想,成功的做法应该是设法使自上而下的沟通与自下而上的沟通达到平衡,以期运用企业内部信息网进行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的交互式对话。比如,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疑问,起动申诉程序,使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发泄的渠道,化解内部矛盾。作为管理层,应善于从反馈的信息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做出决策上的调整。

3、制定企业管理沟通的战略目标

企业管理沟通问题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管理者缺乏沟通技能,不懂得沟通技巧,但深入分析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管理沟通战略的缺位。战略决定战术,只有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沟通行为才有方向和动力。为此,企业应根据既定的总体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来制定管理沟通的战略目标。考虑到中国企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管理沟通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沟通的总体战略目标应是:改善沟通环境,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不断提高沟通效率,进而形成一个既体现现代信息技术要求又反映现代企业管理人文情怀的沟通模式,以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4、制定和完善管理沟通的各项政策制度

沟通政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待沟通的态度,这直接影响着沟通的广度、深度,影响着沟通的氛围,从而影响着沟通的效果。沟通制度是对沟通方面的规定,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沟通目标的实现。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在沟通政策制度上还有很多缺陷,如果这方面得不到改善,企业的沟通战略目标很难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实实在在地制定明确而成文的沟通政策,并逐步完善各项沟通制度。哈罗德·泽尔克和哈罗德·奥布赖恩建议:管理层的行动要能足以说明他们真正愿意改进沟通,通过一切沟通渠道为员工提供他们需要和想要知道的信息;管理层必须表明他们鼓励员工向上沟通并听取各种意见。

从以上几点建议可以看出,企业能否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政策,关键在于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的沟通意识、态度和立场;另外,疏通沟通渠道,尤其是向上沟通渠道也是关键所在。为了使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需要沟通制度的配套。

(作者单位: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计量部)

作者:胡象玲

企业管理之间沟通论文 篇3:

关于建立健全党组织与非公企业管理层双向沟通协调机制的思考

[摘要]党组织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引导监督、团结凝聚、组织协调、维护权益等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机制。本文以松江区各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探索建立双向沟通协调机制的实践出发,分析在双向沟通协调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要在制度框架、实现路径、方法技巧和外部保障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完善。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组织;双向沟通协调机制;实践思考

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除了取决于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和党员自身素质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管理层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度与支持度。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探寻各级党组织与非公企业管理层建立定期沟通、平等协商、相互支持的双向互动机制,增进共识,合作双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松江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现状

目前,上海市松江区共有非公企业党组织1051个,其中18.5%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是由业主担任;19.5%是由企业高管担任;57%是由企业中层或技术骨干员工担任;5%由企业普通员工担任。由此看出,大多数的企业党组织书记与企业高层进行直接对话和沟通的机会比较少。

在调研中发现:在一些上级党委推动得力、企业主比较开明、党组织自身形象和能力俱佳的非公有制企业内部,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协调是积极有效的,党组织在企业中也能获得较高的“话语权”。如飞航公司、立新电器、正泰电气等民营企业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党组织定期与企业行政主要领导举行联席会议,并根据不同内容,确定不同参加对象进行专题磋商、探讨。党支部通过定期与业主及高管层进行及时的沟通协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增进了党政的共识,即党组织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力、责任同担、利益同享,不仅赢得了业主及高管层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大力支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而且还把党组织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依靠力量。部分“三资”企业党组织注重把加强企业软环境建设、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与企业高管沟通、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强与企业主的沟通交流。如,青岛啤酒、比亚迪、松下电工、美维电子等党组织参与培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精神,实现业主、员工、党组织三者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松江区社会工作党委和基层综合党委作为各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娘家”,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组织资源,在更高层面搭建与企业管理层对话沟通的平台,及时向企业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一是建立对话沟通平台。通过举办“两新”组织经营管理者研修班、学习报告会、联谊会,成立“两新”组织党员业主沙龙以及在实际工作中交朋友等形式加强思想引导和沟通,增强企业高管对党的政治认同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度。二是建立服务沟通机制。利用媒体,宣传非公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参与服务世博建设、热心社会公益的事迹,帮助企业提高社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三是畅通高管参政渠道。因势利导,注重从政治上关心培养,使更多的优秀非公企业人士参政议政。先后推荐105名企业高管担任区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名企业主被评为市、区两级“党建之友”。

二、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协调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党组织处于弱化地位,党务干部缺少话语权

很多私营企业业主认为,让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会影响企业主对自有资本的支配和控制,因此,反对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甚至不主张建立企业党组织。现实生活中,企业党务干部的人选一般由上级党组织与企业主商定,这有利于今后处理好与企业主的关系,但对于企业党组织履行党章赋予的监督引导职能,往往缺乏必要的刚性。在实践中,党组织很难触及到企业核心利益的管理和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甚至一些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经费都需要向业主申请,在企业各种资源的管理和支配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认为自己领取的是工资,是为业主“打工”,觉得开展党的工作理不直、气不壮,看业主的脸色行事,存在着“一切围绕老板转,一切服从老板干”的现象。

(二)沟通方式以非正式沟通为主,党组织沟通渠道不通畅

调研中发现,非正式沟通是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的主要方式,一般采取会下沟通、个别沟通和口头沟通三种形式。有些业主在沟通过程中,对深入谈话不感兴趣,心不在焉;当听到不合自己心意言论时,就不愿继续沟通下去,这些不良习惯都不利于有效沟通。部分企业党组织的沟通内容也仅限于党组织的活动,在时间、经费上争取企业的支持,认为企业党组织抓好党员管理和群众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等等。

(三)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佳,成为影响沟通协调的关键要素

在很多非公企业中党组织运行机制被虚化,党组织根本没有渠道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甚至代表职工说话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甚至以解雇作为威胁,迫使企业党组织的活动听命于企业业主。在一些“三资”企业中,党组织只能以工会名义公开活动,重大决策也只能凭党员个人身份列席或参与表决。部分党组织负责人缺乏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专业知识,即使有机会列席高层会议,也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因而直接影响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

三、建立健全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沟通协调机制的对策思考

党组织要在企业中发挥作用,要有影响力,必须提高党组织与企业主、管理层定期沟通、平等协商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党组织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一)搭建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的制度架构

1.建立沟通制度,明确沟通程序。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联组学习会、党政负责人重大问题决策前碰头磋商制度、党委参加经理办公会制度等等。在企业外部,通过上级党组织牵头,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和“两新”组织企业主联谊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方式,就“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关问题与业主进行沟通协调,相互交换意见,提出建议,达成共识。

2.建立企业党组织介入决策咨询机制。党组织负责人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班子任职的,代表党组织直接参与企业决策;不能实现交叉任职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列席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重要会议,或以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建议方式,参与企业决策。在外部协调、生产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职工福利待遇、安全生产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把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树立党组织威信。

3.构建民主协商机制。党组织要通过领导工会等组织,建立健全职工的民主诉求机制,使企业职工参与本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保证企业员工合法地位不受损害。积极协调推进厂务公开,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广大职工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的各种意见能够以公开、正面、肯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发挥党组织“润滑剂”的功能。

4.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完整的沟通必然具备完善的反馈机制。否则,沟通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反馈机制的建立需要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的共同努力。党组织的合理化建议是否被企业管理层及时采纳,党组织在领会企业管理层合理意图的情况下在员工中做好释疑解惑工作,通过企业管理层和党组织沟通反馈机制上的密切配合,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效沟通。

5.优化党组织领导班子,处理好多重身份。保持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有利于领导成员积累参与重大决策的经验,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需要注意的是,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是组织参与,而不是个人参与,党员董事应该将党组织的决议带进董事会。此外,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应掌握好参与的“度”,不是取代董事会和经理层。党委书记兼任行政副职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双重身份,实行政治参与,既不“退缩”,也不“越权”。

(二)拓展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的渠道与途径

1.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靠群团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实现沟通。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是企业党政组织与职工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党组织支持工会坚持完善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制度,尊重职工民主权利,完善帮困慰问制度,支持和依靠工会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维护好职工的权益,积极协同行政从职工的身心健康出发,努力改进生产环境,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以赢得职工的信赖,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2.党组织通过自身的积极作为,赢得企业主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党组织和党员要帮助和支持业主依法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尊重和支持业主科学管理企业,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团结和带领员工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通过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协调劳资矛盾,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通过推进“两新”组织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让业主看到支持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3.开展“双培双推”工程,逐步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企业党组织可以通过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和技术骨干,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组织负责人,把优秀党组织负责人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从而代表党组织影响企业决策和用人等重大环节,提高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三)注重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的方式和技巧

1.沟通方式要多样化。大多数企业最常见的沟通方式是书面报告和口头表达,两者各有利弊。书面报告最容易掉进文山会海当中,失去沟通的效率,而口头表达则容易被个人主观意识所左右,无法客观地传达沟通内容。因此,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要多样化,注意发挥非正式沟通的作用。非正式沟通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非正式沟通有许多优点: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沟通速度快,可用以传播—些不便正式沟通的信息。但非正式沟通由于没有确定的规范约束,受个人随意性影响程度较大,有时又容易出现信息失真,或引起某些不规范行为,因此非正式沟通是—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关键在于企业党组织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注意防止和克服其消极的一面。

2.沟通必须思路清晰,把握沟通的时机和场合。有效沟通应该是有的放矢的,沟通最好是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使沟通的双方都清楚需要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效果还受到沟通时的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沟通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如约定俗成的沟通方式、沟通双方的关系、社会风气以及沟通时对方的心情等。沟通需要抓住最合适的时机,时机不成熟不能仓促行事,贻误时机就使沟通失去了意义;沟通时要考虑对方的心情、对方说话的态度、谈话的地点等,合理地利用这些能够让对方消除心理障碍的场合进行沟通,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

3.围绕促进和谐、推动发展进行有效沟通。要在业主和职工现实利益、眼前利益和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以及党的工作目的之间找准平衡点、结合点。作为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决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规划、员工思想、企业人员变动方面的参与和引导,以及高管需要党组织出面疏导和解决的有关问题,党组织的重大活动或建制变革需要高管支持的有关事项等,涵盖了政策的表达、民生的需求和企业党员、员工的心声等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保障机制

上级党委要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与非公企业管理层的外部沟通渠道,为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实现良好沟通提供坚实保障。一是运用大众媒体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成效,引导社会舆论,从而引起企业主对党组织的关注和重视。二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时,上级党委通过企业党组织这一平台向非公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提升企业党组织地位。三是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及时向他们传递各种文件精神和信息,提升企业党组织把握大局、促进企业经营的能力水平。四是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对企业党组织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引导企业主支持企业党建工作。五是上级党委要从经费、场地、教育资源上给予基层企业党组织以必要的支持。六是建立企业党组织书记职业援助机制。一旦发生党务工作者为维护员工合法利益诉求被企业主解雇的情况,上级党组织应当提供职业援助。同时要建立非公企业解雇党组织负责人上报备案制度,企业主必须向上级党组织说明原因。

课题组成员:徐忠瑞?摇顾春雷?摇杨超杰?摇宋薇

执笔人:宋薇

责任编辑:周奕韵

作者:上海市松江区社会工作党委课题组

上一篇:电信企业发展思考论文下一篇:私营企业治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