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

2022-09-11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教育是人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在于启迪人的思维。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需要、一种目的, 是我们在完成教育大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思想和原则。人是社会发展的能动因素, 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人的思维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应全面地关注学生的需要, 全面地关心学生的发展, 并注重将促进学生的一般性发展与促进学生的职业性发展有机融合。学校办学必须一切为了学生的利益, 一切落实于学生的成材。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去教育管理者为核心, 一切由教育管理者说了算的管理方式。确立“学生家长是学校的衣食父母”﹑“给你的是矿石就要炼出金属, 给你的是泥土也要烧出砖瓦, 没有不成材的学生, 只有不成功的教育”的全新观念, 把办学理念由“学校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在教育过程中, 受教育的人是学生。

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要转变观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高职学生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 属于青年期, 他们一方面渴望独立, 力图摆脱束缚, 但由于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 往往会四处碰壁;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许多关系人生前途的机会, 需要其做出抉择, 这时他们又渴望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帮助。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追求人的潜能、创造力的开发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尊重每一个学生, 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 都有自己的人格, 我们都要尊重他们, 维护他们的尊严,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对全体学生我们都要在法律上予以保护, 道德上予以尊重, 心理上予以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无条件的, 不尊重学生人格的人, 就不配当教师。

关心每一个学生, 就是要在宏观上调控, 在微观上放手, 不是对学生管头管脚, 甚至包办代替, 要在物质生活、学习生活、精神生活三个方面予以关心。他们究竟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和兴趣, 存在些什么心理问题?我们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 才能真正去引导他们。

理解每一个学生。只有真正的理解才有可能建立起平等、和谐、协作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为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理解的前提是了解, 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种种情况、特点、表现, 也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教师的各种情况, 了解我们所做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步骤、最终目的, 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据此加以改进。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我们理解学生, 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 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 理解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通过实践, 让学生明白, 天道酬勤, 有耕耘才有收获, 并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认真实践, 加强自我管理, 增强独立意识, 养成自觉自主习惯, 有积极参与意识。这样, 学生的成功, 就将是必然。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针对这种趋势和要求, 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得到有力的保证。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 要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在招生环节, 采取信息主动打到考生的家里, 尊重和帮助考生填写志愿;在培养的各个环节, 允许学生有专业的选择权和转换权,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志愿;在毕业环节, 为方便学生就业和实习, 学校修改教学计划, 采取弹性学制, 学分制, 依托实习单位实行灵活的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方式, 鼓励并允许那些持有专利的学生在校期间办公司;未毕业的学生可以自主创业, 保留一定时间的学籍。教学中突出实践环节, 还可建立“双证”人才培养制度。双证是指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外语、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使学生今后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求职优势。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各个培养环节都要有配套措施, 还要提高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敬业精神,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励敢于创新的学生脱颖而出。建立高职学生的创新基地, 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一个交流创新思想, 实现技术创新抱负的实体。

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变的宗旨,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我们将为之不懈努力。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等技能型人才, “以人为本”是保证人才优质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学生以人为本培养方法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杰.职业技术[J].2006, 22.

[2] 曹明权.教育以人为本创新源于实践[M].

上一篇:隧洞开挖与混凝土衬砌平行作业施工技术下一篇: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附1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