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论文

2022-04-22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面对现实,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问题,要深入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做什么的哲学,是怎么做的哲学,正因如此,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现实情况之间的联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本体论特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体论问题一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讨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如果有,又是什么本体论?对于前者,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己的本体论,但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是对“本体论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它不再属于本体论哲学。对于后者,主要有3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解释范式: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生存(本体)论。

作者:夏 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关注现实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面对现实,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问题,要深入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做什么的哲学,是怎么做的哲学,正因如此,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现实情况之间的联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问题;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研究现实问题的学科,正因如此,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和利用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为现实服务。现如今,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遇到了一系列的阻碍,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来说是是十分不利的。

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来范式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范式其实质意义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家们依照他们共同持有的或自觉认同的一套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准、原则以及信念。这种范式是指导马克思主义研究活动展开的一种公认的模式或模型,在这种范式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什么样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它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

当代,如果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就必须自觉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研究范式。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其实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有机的结合,就是要立足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来丰富马克思主义,来发展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吸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势方面,以达到不断的丰富自己,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反思,不断的改进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传统文化应当是相互联系有机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其次,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的现实相结合,也就是说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我国当前的现实,从对现实的分析和考察中提升出具有普遍性的、时代性的哲学问题并予以解答,以此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范式,以“是否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展开”为主要评价方式,来衡量我国的哲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研究成果。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有以下两方面的规定:第一种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是属于中国的,应当在哲学上体现出中国的特色。第二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应当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一个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的实践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改革开放。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第二点,应当建构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研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整个中国,应当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并积极主动的与其他哲学实现对话,并以对话的方式,為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贡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想要不断的丰富世界马克思主义,想要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贡献,就应当建立属于自己的、具有中国风的学术话语体系。

第三点,还要不断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符合一定的时代和实践的需求,并应当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现如今,我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以满足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需要为具体目标,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以此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往,我们研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没有从事件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是教科书范式阶段以及后教科书范式阶段,前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不断的完善和阐述教科书的原理为目标,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相背离。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研究是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后教科书范式阶段,该阶段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或是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范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对公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关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还会或多或少的讨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实践唯物主义、主体问题等等。但是90年代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开始偏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引起人们持续而广泛关注的问题了。

第二点,人们普遍缺乏研究共同问题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逐步从体系意识开始向问题意识转变,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仍然没有形成研究共同问题的意识,换句话说,人们没有形成哲学应当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样提出哲学的问题的意识。

第三点,人们对哲学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也没有建立共同的信念和评价标准。以往,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往往偏向于个人创新,难以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3.如何以马克思主要以哲学的中国化为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

现如今,想要让人们自觉的去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应到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我们都应当做到坚决反对。我们不得不承认教条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如影随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在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又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趋向于教条主义,甚至以教条主义为一种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文本崇拜,也就是说众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主要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基础上,毋庸置疑,这种以文本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比较准确也比较全面。但是,现如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这种误区就是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基本思路设定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陷入了一种教条主义。众所周知,我们对哲学的研究不能够拘泥于这些经典文献,不应当被经典文献所左右,应当从中抽离出来,我们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经典文献中的哲学问题去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是过于迷信西方的教条主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研究者,似乎十分的热衷于西方哲学家的一些理论,并将其视为教条。通过对两种形式的教条主义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背离了中国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根本立足点。正因如此,如果我们想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引导下进行研究,也就必须将上述两种形式的教条主义破除掉。

第二点,要破除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性质的错误解读。这些解读当中存在一种比较严重的解读就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是中国在西学东渐时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误读呢,其主要原因在于19世纪中叶以后的一段时期,西方列强入侵带来了文化方面的入侵,人们在潜意识里就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文化入侵中的一部分,这其实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的一种歪曲。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偷换命题,我们应当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并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一旦将二者混为一谈,那么势必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实。

第三点,应当正确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定位。学术界近些年来主张从两个层面来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这两个层面就是政治層面和学术层面。从政治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其实质意义上来说就是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政治家以及革命家应当着手考虑的事情。从学术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其实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其中包括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这是学者们应当考虑的事情。

从上述观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以前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缺乏精准的学术定位,导致其研究成分中缺乏学术含量,将学术层面的研究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的研究,将二者混为一谈,这种定位并不是科学的、精准的定位,这种定位是一种有问题的定位。笔者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总而言之,学术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现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我国现阶段现存的现实中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掉。如果不对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界的偏差进行纠正,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不可能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就不能真正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为目标,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8,06:44-54+205.

[2]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是如何以哲学的方式解读现实问题的——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方式[J].江海学刊,2008,01:24-33+238.

[3]姜喜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何关注社会主义现实[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01:14-17.

[4]陈树林.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3,08:52-59.

作者:张芸

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三种对话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决不是简单地重述、灌输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一个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本性,引导学生不断与哲学史、经典著作及当代思潮展开广泛“对话”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 对话

[作者简介]白刚,解放军军需大学政教室讲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62)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这种理论思维的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还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作为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但这种素质的学习和培养,决不是简单地重述、灌输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一个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逻辑的展开性和思想的开放性”的特点,进而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对话”的过程。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面向历史:与哲学史对话

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一种“向上的兼容性”,即“深厚的历史感”。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恩格斯语),更是如此。它绝不是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而孤立发展的,而是对以往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这就为我们学习、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展开与哲学史对话,提供了必要前提。我们这里的与哲学史“对话”,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与中国传统哲学对话。这主要是指教师在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中国传统哲学丰厚的理论资源,把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加以科学、合理的比较、分析,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理解、阐释和发挥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意义,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话中不断获得“民族形式”,形成“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中国话”,这是同一个过程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恩格斯语),具有深厚的人类性意蕴,是唯一从西方哲学传统中生成,但又内在地超越了西方哲学传统的最科学的哲学思想。它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的中国传统哲学,在深层上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知行统一的实践观、生生不息的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唯物论、阴阳交合的辩证法等等,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展开广泛而深刻的对话,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而正是这种可能性,拉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与广大青年学生的距离,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感和亲切感,从而既便于教师自如地讲解,又利于学生自觉地学习,大大增强了哲学课的教学效果。其二,与西方哲学史对话。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错误等原因影响,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拒斥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缺乏认真的反思,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实际上脱离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总体发展,而这无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应改变过去那种对西方哲学简单“拒斥”的态度,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演变放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中去,在与之展开充分的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借鉴西方哲学的理论资源、发现西方哲学的理论困难,进而创新自己哲学的理论观点的历史进程与逻辑过程,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性、创新性与革命性,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巨大的理论魅力。这样,不但改变了教师空洞、抽象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而且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理论感染力和理论说服力,更加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把握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实质。

正是这种具有“向上的兼容性”的与哲学史的充分“对话”,使教师在讲课时拥有了丰厚的理论资源,使自己的哲学课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感”,增加了哲学课本身的理论魅力和理论感染力,并且靠理论自身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吸引学生、说服学生,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了哲学课的教学效果。

二、面向本文:与经典著作对话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以来,历经150多年,久盛不衰,足见其生命力之强大。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解、学习过程中,对其真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也存在着许多误解、歧解和肤浅之解,有的甚至违背了马克思的本意。而我们的讲解、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作为传统性、公共性、通用性的教材,特别是受前苏联旧教科书模式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内容老化、远离时代,甚至断章取义、生吞活剥的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广大青年学生介绍、讲解、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同时,要紧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本人的相关“经典著作”,对其进行新的学习、新的理解和新的研读,把“经典著作”引进课堂,带领学生与之展开充分的“对话”。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理论界就高举起了“重读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的热潮。而这种“经典著作”研究的热潮,也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深刻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发源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和“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就存在于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的“著作”之中,它是可以通过我们的认真研究,通过我们创造性的阐释和理解揭示出来并弄清楚的。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中的“哲学观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的内涵和地位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及批判问题、人的本质和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等等,都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中有着科学的、深刻的、经典的阐释。教师可以而且应当引导学生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展开充分而全面的“对话”,并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来揭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意”。也正是在这种有意识的“对话”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理论观点得到了合理的理解和解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的本意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把握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不是封闭的、单义的、处于静止状态的“文字堆积”,而是蕴涵着与我们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

的开放的、无穷的、与时俱进的“意义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江泽民语)的理论。因此,教师在讲课中引导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对话”,应力争重现马克思分析问题时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广阔理论视野和逻辑张力,而不应仅仅拘泥于表面文字。

改革开放20多年,实际上也是我们反复重读“马克思”的20多年。在一系列的重读、解读中,马克思的形象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生命源泉就在于结合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重新研究和解读和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我们通过与马克思“经典著作”对话,旨在用“马克思”来理解马克思,揭示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引导学生自觉去理解真的“马克思”、把握真的“马克思”、相信真的“马克思”,从而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纪新发展。

三、面向现实:与当代思潮对话

当今世界,不管是称作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还是全球化时代,都较之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存在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任何作为真正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不但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深厚的历史感”,而且具有“时代的容涵性”——“强烈的现实感”。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语),更具有“时代的容涵性”——“强烈的现实感”。而这种“强烈的现实感”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思想的开放性”,从而为教师在讲授、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时面向现实,与当代思潮展开对话提供了可能。

当今世界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外在地表现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而内在地又以理论的形式沉积下来,表现为当代各种思潮的发展与碰撞。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面向历史,与哲学史对话;面向本文,与经典著作对话;而且要面向现实,与当代思潮对话。当代思潮,以理论的形式表征着当今世界人们的心灵发展历程和逻辑历史进程。这些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既提出了新的挑战,又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总地说来,当代思潮在世界范围内主要表现为从“理性的时代”到“反省理性的时代”,从“语言转向”、“实践转向”到“生存论转向”,从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变化。具体则表现为一些经典性的世纪“命题”,如“拒斥形而上学”、“本体论承诺”、“观察渗透理论”、“合法的偏见”、“存在的遗忘”等。而在国内理论界,则主要表现为“通过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来重新理解哲学,再通过重新理解哲学来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具体则表现为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人道主义”的大讨论、“实践唯物主义”的大讨论,以及近些年兴起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本体论”、“哲学观”等的大讨论。这些当代思潮,都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广大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虽然不需要对这些问题作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探讨,但也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而是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和它们进行公平的对话、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在理论的运用和对比中认清各种思潮在解决以往理论困难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在新的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局限性”。从而既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视野和理论内容,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学习、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既理解、把握了理论,又锻炼、提高了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基本目的。

这里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不“关注现实”,只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现实”,是以“哲学的方式”去关注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现实就是用理论去反驳、批判实践(现实)。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的关注是通过对当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现实成果进行反思、批判,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而体现出来的,而不是简单地用固有的原理和教条去“套”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关注现实”,又“拉开间距”,与现实之间永远保持着一种“必要的张力”。也正是这种“必要的张力”,既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理论引导,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保持了一种批判的活力和“思想的开放性”。所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一定要避免那种“原理+实例”的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和讲解。

(责任编辑:黎立)

作者:白 刚

上一篇:市场运营经济贸易管理论文下一篇: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