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2024-05-04

南天门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通用10篇)

篇1:南天门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南天门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为了能让每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我校推行“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

具体做法是:学校每月确定主题,(二月份: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三月份:争创“书香班级”、争做“小雷锋”。、“文明小使者”。四月份:争做“口算能手”、“环保卫士”“体育小健将”、“文明小使者”。五月份:争做“学习标兵”、“小书法家”、“文明小使者”。六月份:争做“文明小使者”、争创“文明班级”争做“学习标兵”。七月份:争做“文明小使者”、“学习标兵”)各班针对学校活动主题,根据每名同学的表现评选一名表现出色的学生,作为本周的“红旗手”。班级写出评语,每周五放学前交给校长。校长再给每名红旗手写出评语,在下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宣读每名“红旗手”的事迹,拍照在橱窗展示。然后,利用校讯通把“红旗手”的表现通知给家长。这样做,大范围地挖掘出了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自信心,同

时也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榜样带动作用。我校自建校5年来,始终如一,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出现了人人奋进争夺“红旗手”的现象。

我校推行的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起了自信的风帆,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2014/3

篇2:南天门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宗旨,以创建“和谐校园”工程和学校常规教学为途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正确地赏识自己和他人,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快乐成长。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我校的每个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进步、成长。提高师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品质,努力形成“赏识激励”的特色校园文化。

三、实施对象:

本校所有在校学生

四、实施人员:

全体教师,建议家长也参与进来

五、具体程序:

1、成立领导机构:赏识教育特色领导小组

组长:金新妮

副组长:陶遵君孙亚敏

成员:全体教师

2、宣传发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学习本方案。

3、开展赏识教育专题讨论。

4、在教师中征集赏识教育鼓励语言,制定课堂评价赏识激励语言及赏识课堂忌语。

5、采用赏识卡、语言激励、评价激励等方式。重在理念,形式不拘一格。

6、组织教师写好“赏识教育课堂雨露”及赏识教育反思。

7、鼓励教师在学生的评价报告书中写好赏识教育评语。

8、开展“拥抱赏识,远离抱怨”紫手环行动。

8、举行赏识教育经验交流会。

9、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方案,做好下一步工作计划。

六、对策与措施:

1、组织学习,形成对赏识教育的共识

本学期将把有关赏识教育的理论学习纳入业务学习的内容,德育处将搜集有关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理论依据,以及现有的他人对赏识教育的成功研究成果,利用周四培训学习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从而使全体教师对赏识教育能有一个正确充分的认识。

2、赏识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统一

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由此生活而变得积极,学生更亦如此。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因此,作为生命的个体,后进生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赏识教育为载体帮助后进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学校进行研究实施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成长中的后进生来说是至关重要且不容忽视的。

学校此次开展“赏识教育”,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热情,形成内聚力,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

3、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呈现着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此通过种种途径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对学生的教育能更有针对性。

7、注重赏识教育经验和成果的积累

将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地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个成功教育的案例,可以是实施过程中的一丝感触,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反思等等。只要是做的,都可以记下来,最后汇编成教师自己的“赏识教育手记”。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赏识教育经验座谈交流会,赏识教育随笔评比,优秀教育手记展评等。不断地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使我校对赏识教育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8、全面实施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赏识,作为一名教师还要能赏识自己的同事,赏识学生的家长。我们将利用队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让学生也懂得如何去赏识他人,同学之间、同桌之间也要进行赏识。还将利用家长会和校报等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使广大的家长也能认识到赏识教育的意义,做到每天赏识孩子一次,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赏识学生就要坚信学生是聪明的,永远鼓励学生,从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们经常会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赏识,当学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态度要宽容,语气要和蔼,批评时不大声指责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充满尊重、信任,也许他们更懂得自爱和自信。所以本学期我们在课堂中实施《赏识课堂激励语言及忌语条款》具体内容如下:

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1、要实事求是。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更不能错误地把孩子的特点当优点;夸奖要适度,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过度的夸奖。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幼儿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

2、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只是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倒置,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孩子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3:南天门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学生,赏识教育

2011 年教育部文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还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要是新课标在英语教学中提出的新要求。人性中本质的要求中包括渴望得到肯定与赞扬、理解与尊重, 而赏识教育要求把对学生的爱转化为言行, 让学生切实感觉到爱, 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体验成功, 增强他们的自信。

一、赏识教育的界定

赏识教育最初是由一名普通的父亲周弘在教育他的失聪女儿周婷婷时发现的, 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不仅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 而且唤醒了无数迷途的孩子和绝望的家长。赏识教育是由一种家庭教育形态推广成为一种学校教育形态的。周弘认为, 赏识教育就是日常教孩子学会做某事的教育。它是一种没有功利, 不求回报的爱;它是父母心中积极的心态;是一种永远坚持孩子能行的信念。

我认为,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认识并欣赏受教育者, 激励受教育者树立自信, 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 促进受教育者健康、积极、主动地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并提出赞扬, 运用赏识的艺术, 发现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激励学生树立自信,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从而达到教育或教学目的。赏识教育说到底是爱的教育, 是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 但是, 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的赞赏要符合实际, 事实表明,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赞赏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激动人心的愉悦感, 不切实际的赞赏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时, 赏识教育也并非一味地表扬夸赞, 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要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 语气要委婉而真诚, 既要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缺点, 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内容

(一) 运用语言赞赏法

语言赞赏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赞赏, 在言行举止中流露出对学生的喜爱之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对于课堂表现积极, 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 教育者要用赞赏的语气, 热情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You are great! Clever boy!Clever girl! Wonderful!”等语言进行赞扬。表扬时要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赞赏。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不喜欢教师用夸张的表情来赞赏他, 因此, 教师可以用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可。除此, 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写一些鼓励学生的语言,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二) 发现学生的优点, 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位英语教师都应当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学生表扬多一点, 批评少一点;肯定多一点, 否定少一点;赞赏多一点, 挖苦少一点。

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来说, 他们好新, 好学, 好胜, 好动, 对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学生, 他们的求知欲望与接受能力很强, 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 获得成就感, 受到批评更容易灰心丧气。在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教师也要教学生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比如, 找出自己身上的几条优点并且记住, 这种做法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 使用多元评价

新课标指出, 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和评价的目标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英语课程评价反映的重点,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赏识教育实施的策略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要求英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不同性格差异, 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赏识。对优等生少些偏爱, 对后进生多些关怀, 在课堂上发挥优等生的带头指引作用, 鼓励后进生多拓展活动, 如pair work, group work等。对在拓展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 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要及时地鼓励表扬。教师针对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进行赏识, 才能把赏识教育落实好。

(一) 赏识要合理有度, 恰如其分

赏识要讲究艺术性和科学性, 教育者不能不分情形一味地赏识。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不是盲目地肯定和赞扬, 教师要客观正确地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心发展, 恰如其分地赞扬其身上的闪光点, 有针对性地赞扬学生, 赞扬的语气要真诚。倘若学生觉得教师对每个学生说的赞扬的话语都是一样的, 这种赞赏就不会对学生起到诱导作用, 反而会使他们形成自大的心理, 最终还可能影响到其发展。

(二) 赏识教育不是不批评, 而是要严慈相济

从行为主义的理论看, 改变人的方式可以通过正强化或者负强化。所以惩罚和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必要的手段。赏识教育不能缺席批评, 但要掌握批评的方法。如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如果回答错了要及时地予以纠正。

赏识与批评是密切相连, 不可分割的。爱学生是赏识教育的前提, 但是爱学生并不是盲目地、无限制地爱, 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 也要以爱为出发点进行恰当的批评, 不能过度放纵。

教育是一门艺术, 赏识教育也要体现艺术性。赞扬学生最好进行纵向比较, 告诉学生自己是最大的敌人, 战胜自己才能成功。找学生谈心时, 对于成绩进步的学生表扬要恰如其分, 不能过于夸张, 让学生真切感觉到教师的赞赏, 对成绩下降的学生的批评也要点到为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

[3]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3.

[4]侯文明.论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刊, 2011 (4) .

[5]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

作为教师,怎样做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信呢?我们通过研究决定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师生、生生、自我多元的评价为主渠道,扎实开展活动。

一、课堂教学是赏识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在校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怕学生出错,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任正浩同学原来根本不写作业,在一次语文课上,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桂花雨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经过鼓励诱导,任正浩终于举起手来,并且说得非常好,老师让全班同学鼓掌,对他表示鼓励和赞赏。从此以后,他每次下课后都会主动去问老师作业,并主动要求老师和同学监督他,他在班级的表现受到了各科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真正地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的兴趣得到提高,避免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我们开展手抄报、写字、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比赛,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其中手抄报比赛效果尤为显著,作品展出后,每个孩子在看到自己长处、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他人的非凡手笔,不仅学会了为自己、为班级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并且能由衷地分享同伴收获的喜悦。通过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寻找到自信,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三、多元评价是赏识教育的主渠道

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当我们带着微笑,抱着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学生的心态走进课堂,“你很善于倾听”“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很会仔细读书”“你真专心”“你的想法很独特”……这些真诚的表扬,肯定了孩子的每一分努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我不行”的心理障碍,小手又再度高举起来。

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希望很快学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好时坏也是很正常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可学生,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让他们在同学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寻找自信。

尊重生命,承认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自信的生命之花!

篇5: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宗旨,以创建“赏识教育”和学校常规教学为途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正确地赏识自己和他人,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快乐成长。让我校的每个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进步、成长。提高师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品质,努力形成“赏识激励”的特色校园文化。

三、实施对象:

本校所有在校学生

四、实施人员:

全体教师。(建议家长也参与进来)

五、领导小组:

组长:侯智敏

副组长:朱金华郭明周军

成员:全体教师

六、具体程序:

1、宣传发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学习本方案。

2、在教师中征集赏识教育鼓励语言,课堂评价赏识激励语言。并将有代表性的赏识鼓励语言做成板报,大力宣传。

3、组织教师写好“赏识教育课堂语录”及赏识教育反思。

4、鼓励教师在学生的评价报告书中写好赏识教育评语。

5、举行赏识教育经验交流会。

6、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方案,做好下一步工作计划。

七、对策与措施:

1、组织学习,形成对赏识教育的共识

将有关赏识教育的理论学习纳入师德学习的内容,工会搜集有关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理论依据,以及现有的他人对赏识教育的成功研究成果,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从而使全体教师对赏识教育能有一个正确充分的认识。

2、赏识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统一

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由此生活而变得积极,学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因此,作为生命的个体,后进生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以赏识教育为载体帮助后进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学校进行研究实施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成长中的后进生来说是至关重要且不容忽视的。

3、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呈现着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种种途径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对学生的教育能更有针对性。

4、将赏识教育深入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在课堂上提倡善用、多用精彩的课堂用语,时刻提醒自己不说带有侮辱性的伤害学生自尊和自信的话。教师的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语,多用鼓励性的话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就要坚信学生是聪明的,永远鼓励学生,从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学会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赏识,当学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态度要宽容,语气要和蔼,批评时不大声指责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充满尊重、信任。每位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在一堂课中至少使用四五句激励性评价语言,不得出现有损学生人格的污辱性语言。工会每两周收集一次教师课堂中对学生激励评价性语言,每位教师至少写出3条。并进行量化评比,计入教师师德考核成绩。

5、将赏识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细节之中

赏识教育不应该是刻意的,而应该是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自然而贴心的。赏识他人除了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之外,一个温柔、慈爱的动作,也是一种赏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疼爱地抚摸一下他的头,高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友好地轻拍一下他的肩或背。一个饱含爱意、赞许的眼神,也是一种赏识,当孩子在课堂上有一个精彩的发言,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投以赞许的目光。一个和蔼可亲的微笑,也是一种赏识。当孩子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时,老师的微笑会让孩子的心田感到无比的温暖……老师们认识到赏识教育无处不在,要做一个有心人。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赏识5名学生,填写赏识卡赠送给学生。工会每两周进行抽查、量化。纳入到教师师德考核之中。

6、注重赏识教育经验和成果的积累

将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地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个成功教育的案例,可以是实施过程中的一丝感触,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反思等等。只要是做的,都可以记下来,最后汇编成教师自己的“赏识教育手记”。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赏识教育经验座谈交流会,赏识教育随笔评比,优秀教育手记展评等。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使我校对赏识教育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对于班内的一些后进生,尤其要多加以关注,多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在适当赏识的同时还要多提新要求,使其改掉不良习惯。

7、全面实施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赏识,作为一名教师还要能赏识自己的同事,赏识学生的家长。可以利用队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让学生也懂得如何去赏识他人,同学之间、同桌之间也要进行赏识。还将

利用家长会和校报等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使广大的家长也能认识到赏识教育的意义,做到经常赏识孩子,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8、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的问题

要实事求是。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更不能错误地把孩子的特点当优点;夸奖要适度,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幼儿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

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只是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倒臵,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孩子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大力推广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是必不可少。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篇6:赏识教育评价方案

一、总体评价目标

在学生的成长中,多一些鼓励和赞扬、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它就真的行了。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应毫不吝惜的多对孩子加以赞扬,其实不管孩子表面上是多么骄傲,内心都是脆弱的,弱小的生命我们应多给予赞扬。

1.利用问题分层或解决问题的程度进行分组分层学习,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2.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得到合理的评价和肯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3.通过问题划分,优化组合知识,加强结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通过问题系列,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5.进行学法指导,强调能力培养,利用经验材料的组织化、知识的逻辑化和应用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ABC三个等级学生的具体评价目标

(一)、A档优生巩固提升目标与具体措施

优生优培目标:

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审题、动手动脑、实践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优生优培措施:

1、对优生的培养工作通过课内和课外两条渠道来完成。

2、课堂上,教师要分层次地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和课堂练习题,确保优等生

吃的饱“中等生”跳一跳,够的着“;困难生”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精心照顾下,也能‘消化得了’。

3、课后多指导优等生和他们多谈心,一方面指导他们打牢基础,一方面鼓励他们冒尖,纵向加深。

4、鼓励优等生带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

5、鼓励学生多到图书室、阅览室读书、看报,从课外读物中摄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营养,迅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和实践的能力。

6、利用课余时间、课后时间为其辅导,讲解一些超越教材而又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提高其解决问题、阅读。

7、为其够买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定期辅导,定期检查,定期检测,随时掌握其学习情况及学习变化情况。

8、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其进步。

(二)B档中等生提高目标与具体措施

中等生提高目标:中等生多向优等生转化避免下滑成学困生

具体措施:

1、培养“中等生”的自主意识

做到:(1)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可采用分层教学,让他们有多个表现的机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课堂提问要定位于中等水平,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2)为他们提供与周围同学交往的环境。如,在课堂合作交流中,应让中等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中等生成为合作交流中的“主人”。在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时,应尽量选派中等生代表发言,要杜绝中等生“不沾边”的现象再次发生。(3)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适当照顾中等生担任小组长,给他们提供具体的锻炼环境,为他们提供一种换位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在相应的环境中思维活跃,增强自信。

2、对“中等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肯定中等生的进步因素,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和能力。认为中等生会自然好起来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亦不利于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发

展。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多数,只有稳定他们,并通过教育促使他们向先进生转化,才可能扩大先进生队伍,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使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化。“抓好两头”虽然对中等生有影响,但只是外因,还需发挥内因的作用,使他们逐步向先进生转化。

3、掌握特点,分类教育

形成中等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既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身体因素,又有主观和客观因素。教师的不重视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教师要在主动加强和改进中等生的教育上下功夫。如,针对基础较差,但有上进愿望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认真学习,勇于钻研,同时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和大胆使用;针对甘居中游、无竞争意识的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意给他们拔高要求,形成思想压力,刺激他们力争上游;针对思想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要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能够约束自己,克服患得患失的思想,同时要帮助他们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4、挖掘潜力,促其发展

人都有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需求。处于中等状态的学生并非不求上进和无特长、无潜力或能力极差,他们也有丰富的思想、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亟待教师开发的各种潜能。他们不在这方面显露,就在那方面逞能,他们中的大多数活泼好动的天性是无论怎样也压抑不住的。他们在小学是中游,但升入中学后学习成绩处于上游的不乏其人,这说明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才使他们暂居中等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中等生的潜能和兴趣,从实际出发,积极挖掘,热情激励。通过启发诱导,使他们找到发挥自己潜能的天地。同时,还要培养中等生具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竞争,并自觉克服竞争可能带来的心理失衡,促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促使其完美人格逐步形成。

5、“主体”倾斜,提高效率

所谓“主体”倾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力求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如果偏向先进生,则中等生不能适应,后进生更感茫然;如果偏

向后进生,则中等生感到“吃不饱”,先进生觉得乏味。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应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位在中等生的“最近发展区”,优先启发,优先讲授,优先辅导,优先激励,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实际,考虑到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有利于中等生的接受,从而减缓他们接受知识的坡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面向学生中的大多数,又可以使“两头”缩短适应性上的差距,通过教师事后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来弥补大课堂中的不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C档学生帮扶目标与具体措施

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以利于取长补短,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

2、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育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困难学生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应该是掌握学习策略。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的普通认知策略、解决本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反省认知策略和学习努力程度调控策略等,对学习困难学生

改进学习肯定是有益的。

5、激发好奇心,引发求知欲。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困难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并有适当的难度,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只有当某一知识领域内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使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产生求知欲望。

6、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7、提倡积极鼓励评价

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通常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在多年批评声中、训斥声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少被人表扬和赞许,逐渐产生悲观、失望、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哀莫大于心死”,这就要求我们对他们特别厚爱,要化腐朽为神奇,要把这些生锈的锁一把一把地打开,用真诚唤醒他们的自信,用挚爱催生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存在,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及时肯定和表扬,进步大的还要奖励。

8、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篇7:南天门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新星小学“赏识教育”实施策略

新星小学自2008年根据本校的校情、生情,结合我校“以人为本”的特色办学理念,将特色学校建设定位为“赏识教育”。现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实施:

一、在校园环境上创设赏识教育氛围。

1.学校依托校本研修,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解读“赏识教育”基本理念。通过宣讲活动,深化理解,让赏识教育思想为全体教师所理解、认同。

2.构建赏识教育的大环境、大格局。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将赏识教育思想传递到家庭、社区,提升特色创建的品位,争取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形成赏识教育大环境、大格局。

3.在班级形成“赏识”的氛围和环境,养成“赏识”的思维方式,学会“赏识”的语言,以便为赏识教育的实施打下基础并形成一个自然过渡。

4.创建具有人文精神的赏识教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一个处处充满着信任、尊重、激励、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二、在组织管理上突显赏识教育理念。

1.将赏识教育作为校本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人人认领子课题。通过个人深入研究,寻求赏识教育思想的方法途径,使理念思想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在管理制度上体现赏识教育思想。如绩效量化考核制度、校本研修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等。

3.课堂教学是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

4.开展多种形式的“赏识教育”理念践行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实践。分阶段进行小结,及时将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好做法进行推广,并进行表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加以纠正,保证课题稳妥地开展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5.在学生评价方面,引进赏识教育的评价机制。纵向评价,关注发展。除学校纪律、规章制度等硬性规则采取统一评价标准外,在个人成长进步、学习成绩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改善等方面均采取动态的、阶梯式的评价标准。

①.采用“优点卡”全面评价学生。由老师将孩子平时好的表现,写在一张张卡片上,在星期一庄严的升旗仪式上,由大队辅导员宣布名单后,再由校长郑重地发给学生。让孩子不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找到了自己的自信与不足。学校定期进行优点卡的展示,让孩子们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②.设立“快乐成果袋”,让孩子感觉到收获的喜悦。在教室在墙壁上,布置每个孩子的“快乐成果袋”,里面放着孩子们每一阶段获得的成果,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三、在各项活动上渗透赏识教育思想。

1.定期召开“夸夸他”赏识教育主题班队会。同学们将同学最闪光的一面,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大家,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接纳自我、欣赏自我、期待自我是个人成长的最大动力。

2.赏识你的孩子(学生)主题家长会。要求老师多与家长沟通,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另外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3.收集赏识教育课堂教学用语集。

4.举办赏识教育系列专题讲座。

5.赏识教育专题论坛活动。

篇8:实施赏识教育激励转化后进学生

正确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 把握其内在价值, 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 积极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1.维护学生的自尊,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事的学生, 往往心理压力较大, 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 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而有部分教师为了给学生以教训, 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 不再努力, 甚至反叛。此时, 教师必须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面前, 不能让学生泄气, 要鼓励学生, 要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失败是常有的, 帮助他分析原因, 克服困难。再如, 对做错事的学生也一样, 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或失去了信心, 而此时教师应与学生及时沟通, 清除学生的恐慌心理, 让学生感觉到他在教师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同时, 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在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 来调整学生的心态, 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还能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 成为知心朋友, 使学生能更加珍惜一切, 奋发向上。

2.挖掘学生的潜能, 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干

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 但他们最后的成就则会大相径庭。这说明教师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 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 帮助发展, 而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欣赏, 并正确引导, 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地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3.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

一向自认为有音乐细胞的小刘, 在“校园十佳歌手”评比中落选, 他觉得丢脸, 抬不起头。在与他的交谈中, 我力求使他明白: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存在差距, 任何时候既要想到成功的不易, 也要准备失败的可能……

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 敢于放手, 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磨炼, 给其勇气、鼓励, 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并顽强地站起来, 这种尝试, 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 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 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

二、在赏识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教师积极地运用赏识教育,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呵护和转化后进生, 这对达成和落实新课程理念,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的操作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向全体, 关注学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先决条件

在我的脑海里, 小许算是一个我“看不惯”的学生之一, 他顽皮好动, 不爱学习, 上课总是交头接耳, 心不在焉, 故而在一段时间里, 我是放任不理他的。一次物理课堂上, 他依旧是一副漫不经心、故作潇洒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的我, 有了想“整他一整”、让他当众“出出洋相”的念头。在一次学生课堂作业时, 我让他和另外一个同学上黑板做练习, 想通过对比, 借机狠狠地杀杀他的“威风”。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另外一名同学未曾完成练习, 他倒是较好地完成练习……短暂的思考和作业讲解点评后, 我还是毫不吝啬地表扬了本课堂作业展示较好的他:夸他头脑聪明, 悟性很高。这之后, 他变了, 上课注意力集中起来了, 也开始主动发言了。

事后我意识到:小许同学种种行为, 无非是想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注意他的存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发展,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特别是不放弃后进生。这件事也使我联想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教师具备赏识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要理解和把握赏识教育及其内涵, 从思想和观念上接受和重视后进生, 让后进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教师首先应去掉“有色眼镜”, 面向全体, 关注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 能够了解和体谅后进生, 及时发现和表扬后进学生, 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进步, 让后进生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扶持和鼓励中消除自卑, 增强自信, 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 激发奋进的动力。

2.关爱后进生, 树立“人人成才”观, 是赏识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师对后进学生的关爱, 能帮助后进学生重拾信心和希望, 从而加倍努力, 获得更大的进步。“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对学生真心的爱会促进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成长;反之, 教师对学生的嫌恶必将导致学生智力的衰退、精神的痛苦和情感的畸变。在后进生转化的工作实践中, 教师必须树立“生生发展, 人人成才”的观念, 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呵护他们, 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们, 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 才能与他们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爱好、尊重和期待, 他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 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 愿意向教师讲真心话, 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也只有这样, 后进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 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我能学好”的信心, 增强“我要学好”的决心。教师接受到后进生良好的反馈后, 他的“热情期待”再次受到强化, 无意或有意地又给这些学生以更大的关怀、更多的指导, 产生良性循环, 这是后进生发生转变的良好开端。

例如, 我刚担任班主任时, 对班级中那些寄予厚望的“尖子生”和个别经常被我“训斥”的“捣蛋鬼”比较了解, 而时常忽略成绩一般、行为规矩的学生。

小王是我班长相、成绩、表现都不出众, 但却不会迟到、早退、缺交作业的学生。一天下午的德育课, 我发现小王愣愣地看着外面, 不听课, 下课后,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当回事地说了他几句, 就让他回去了。但第二天的德育课上, 他依旧如此。我感到有点不对劲。当天下午, 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好好和他谈了一下……

交谈中我发现:小王有个不幸的家庭, 出生在安徽, 早年丧父。上小学时, 母亲带着他来到了富阳并找了个继父。继父和母亲关系不好, 对他一直很冷淡。这些经历深深地刺激着小王, 他感觉不到世间还存在爱, 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 也不觉得读书学习有什么意义。

小王的述说对我的触动是, 除了引起心中的一阵痛楚之外, 我猛然意识到我在班级工作中的严重过失——没有关注每一个学生, 没有关爱那些更想得到“爱”的学生。为了让小王感觉到集体的温暖, 我把这件事情向年级组长反映, 给小王办了特困补助, 免除了他的学费;我还发动同学在各方面去帮助他, 并多与他沟通。小王慢慢地发生了转变, 性格开朗了很多, 班级的一些集体活动也试着参加了。最重要的是他上课能认真听讲, 而且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这件事使我深切意识到,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 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内涵:一个心中有爱的教师就会对学生倾注真情, 发现学生的长处, 赏识学生的长处,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3.承认和了解差异, 尊重和赏识后进生的个性品质, 是赏识教育的关键

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不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 对于后进学生只看到其缺点和错误, 不尊重和赏识后进学生的个性特点、情感意志, 这只会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其实, 正如“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一样,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思想情感,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缺点, 后进学生也同样。承认、了解学生差异, 尊重和赏识学生个性特点, 对于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和发展, 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 班级里有一名男生叫晓飞, 整天一个人坐在教室里闷闷不乐, 不参与同伴的活动。课余时间我有意接近他, 与他聊天, 他总是爱理不理的, 好像是在有意回避我似的。后来, 我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 晓飞原先是一很活泼的学生, 文体方面较突出, 班中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在一次考试总结班会上, 因晓飞的成绩拖了班级的“后腿”, 前任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说过这么一句话“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时间, 晓飞!你的成绩就这么差, 你的脑袋……”。听同学说, 当时的晓飞就差没有哭出声来。于是我根据他文体方面的特长, 组织开展系列班级文体活动, 让他有展示自己才能和成功的机会。渐渐地他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有了笑容、笑声。另外, 我和他一起从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他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习上的一些缺陷, 帮他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案。我还特意安排学习习惯和成绩都很好的班级学习委员与其同桌, 以此来影响他。自此, 晓飞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总是抱怨学生“学不好”、“做不好”, 让学生在“我不行”、“我学不会”、“我做不来”的心态中一次次经受失败,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赏识教育能让大多数的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 感受工作的乐趣, 有利于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增强自信心, 从而产生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

4.营造和谐学习环境、体验成功愉悦是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消除学习上的威胁因素, 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 是后进生体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一, 后进生需要建立成功感与成就感。心理学认为:“成功使人愉悦, 充满信心”。后进生尤其需要体验成功, 这是因为他们所体验到的失败多于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 他们所需要的“成功感”比其他学生更为强烈。多给后进生取得成功的机会, 充分展示其优势, 让他们在同学中得到肯定性的评价。第二, 避免学习上的威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地学习。”这对于后进生具有一定意义。由于后进生受到的批评、指责比一般的学生多, 或者成绩、外貌不如别人等, 产生自卑、丧失自信心。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 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没有“威胁”的友善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积极为其创设教学情境, 因材施教, 个别对待, 寓教于乐, 减少阻力与挫折, 帮助其建立“成就感”与自信, 这对后进生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摘自学生日记中的一段话:

进入高中学习一年多了, 由于我表现平平, 老师和同学都无视我的存在, 我感到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男子汉”, 我有我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我也需要同学, 尤其是老师的认同和赞许。我也曾努力, 但收效甚微, 我是那样的无奈又无助。正当我为此苦恼之际, 班主任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今天第九节作业整理课, 他突然找我谈话, 肯定了我原先曾努力并试图得到认可的种种表现, 且很缓和地说出了一直困扰着我的心里话, 他说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状态, 还说相信我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他还告诉我如何超越自我的一些方法等。班主任这样了解我, 这样肯定我,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为此很激动, 真有点儿受宠若惊。今天的谈话, 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 我要摆脱一切内外干扰振作起来。

可见, 教师信任、肯定、赏识学生, 往往使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使学生产生鼓励效应而更加地信赖教师, 愿意敞开心扉接近教师。教师见到这种效应, 也会把自己的感情移情到学生身上, 感到学生更加可爱, 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教育热情, 形成良性循环。

5.善用赏识手段, 激励自我教育, 培养优良品质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激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对转化后进生及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做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 教师要做好舆论导向, 以肯定性评价为主, 特别是对后进生的重视与中肯适度的评价, 使之感到自我价值的回归。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本人的经验与别人 (特别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人) 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时, 便可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对后进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中, 对后进生的学习、品德的进步的肯定, 对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正确评价, 能积极地引导他们形成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体系, 从而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二是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成功、快乐、失败等的分享达到精神上的激励, 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积极营造一种激励氛围, 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赞扬、肯定和欣赏以及分享其成功, 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和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

例如, 曾经教过一位名叫小刚的“双差生”, 他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加理会, 常有迟到、穿拖鞋上学等违规行为, 导致班级“三项红旗”竞赛的成绩很差, 同学们对他恨之入骨。找他谈话时, 他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等着挨批。面对这种情形, 我把开学以来寻找到的他身上的闪光点, 都一一讲了出来。听着听着, 小刚的眼神从疑惑变为感动, “老师, 我以为你一定恨死我了……”原来, 因为成绩不好, 人长得胖, 有许多同学便给他起绰号, 他因此产生逆反心理——通过违反纪律使班级得不到三项红旗来报复同学。我指出他这种想法、行为的错误, 鼓励他别灰心消极, 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 用实际行动改变同学们的看法。他连连称是, 决心从此改正错误, 就这样在我的赏识和鼓励中他不断进步。

用赏识的心态对待学生, 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 并且积极寻找赞扬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诚心地接受每位学生, 使每位学生心态舒展, 焕发活力。

后进生作为教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学校教师适时、合理地实施赏识教育, 积极、灵活地运用关爱、尊重、肯定、赞扬等情感与激励融为一体的赏识策略, 能够唤醒后进生原本就固有的暂时迷茫的“良知”, 激活后进学生自我规范学习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内在需要, 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9.

[3]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

[4]顾明远.中学实用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9:实施赏识教育 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词】赏识  激励  创新

赏识教育是学校的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稳定性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理想的发展策略。为了建设和谐校园,精心培育未来人才,我校根据“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为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赏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建立机制,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保障

为保证赏识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领导班子,要实施“多理解,少责备;多宽容,少挑剔”的“两多两少”的赏识,凝聚班子的核心战斗力。学校领导班子一方面是赏识教育特色的决策者,另一方面又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执行者和带动者,同时也是赏识教育在实践中的受益者。对班子成员“两多两少”的赏识,既是对他们放手大胆工作、勇于担责的肯定,也能激励和鞭策班子成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还是进一步提高其领导决策能力的最佳途径。学校领导坚持“四必访制度”:教师有病必访,教师家有困难必访,教师家有喜事必访,教师家里亲人离世必访。这些充满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让大家在具有浓浓人情味的管理过程中充满温暖。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团结的管理团队,为全面实施赏识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营造氛围,凸显赏识教育特色

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的营造,是实施赏识教育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在赏识的氛围中找到自信,在赏识的氛围中找到快乐。因此,在营造学校氛围时,要十分注重凸显赏识教育的特色,使得学校一墙一隅会说话,一草一木都有情,一言一行都文明,一章一法都含情,切实提高校园内的人文品位,让学生感到学校可爱、教师可敬、同学可亲。要让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在不知不觉,在耳闻目睹中有一种动力,有一种劲头!各班教室的布置要突出以“赏识”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每个班都要有激励学生的醒目标语,如“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最棒!”“我努力,我快乐,你快乐,我幸福!”班级要各具特色,一个班级一处景点、一个看点、一个亮点。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感到温馨、快乐?每年的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等大型节日,要组织各班开展班级活动、校级活动、主题中队会、班队会活动。班级活动,要人人参与,展现班级风采,营造班级文化,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发挥潜能,张扬个性。

三、“赏识”教师,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对教师的赏识是十分重要的,赏识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对教师实施“赏师德,树形象;赏师能,促成长;赏业绩,展特长”的“德才并举”的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赏识的核心就是人文、信任、尊重、理解、宽容与关注,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而情就在赏识中。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赏识教师,在赏识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赏识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赏识中让教师心情舒畅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赏识教师,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对教师充满人文关怀,以“真”、以“诚”、以“情”来赏识优秀教师,同时更要赏识那些“失败者”、自卑者、素质平平者、爱发牢骚者,还有那些幕后的“辛劳者”。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要求,努力做教师的知心朋友。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制度约束,人文关怀,放手让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以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工作中做到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民主的工作空间。

四、“赏识”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推行赏识育人工程,激励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对学生提出“赏德、赏智、赏才、赏礼、赏诚”的“五赏识”,使学生能找到发掘潜能特长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展示的快乐。教育教学始终贯穿“爱心萌发赏识,赏识激励自信,自信奠基成果”的育人理念,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体验校园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民主融洽的赏识教育观,能够激发教师团队的活力,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教育中获得全面发展,形成了领导赏识教师、家长赏识孩子、教师赏识学生、学生之间相互赏识的良好氛围,成功的赏识教育也使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独具办学魅力。摒弃灌输、拒绝说教,采取激励赏识、导向赏识,强化赏识,矫正赏识等赏识方式,让孩子们去看,去模仿、去感悟,每一周的国旗下演讲、每一周的值周赏识总结、每一次电子屏赏识激励、还有红领巾广播站、特长“十星”专栏,以及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庆祝活动,还有班级活动、团队会活动等等,孩子们在参与中发展自我,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受到道德的洗礼,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评价,将“赏识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向全体学生传递挖掘潜力,追求全面的努力方向,将“赏识教育”与科学评价相结合,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设立了“进步优+特长优+综合优”的评价机制,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将“赏识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把做人的责任和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

篇10: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探讨论文

摘要: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身上的正能量,使其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文章探讨了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提出从营造赏识氛围、强化班级凝聚力、寻找赏识契机三个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气氛;凝聚力;契机

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以相信和解放学生为基础。而相信和解放学生的前提是赏识学生,通过赏识可以让学生热爱生活。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一、营造赏识氛围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类更需要尊重,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认可与欣赏,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激发自身的潜能。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应充分进行赏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赏识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被肯定和被认同,在被肯定和被认同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应树立学生“能做好”的观念,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是优秀”的感觉。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奖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在说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欣赏的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即使想要放弃,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赏识而重新树立信心,超越自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一天中教师夸奖某一位学生,会发现在这一天内该学生的情绪都很高,并且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班级活动上都很积极,其实这就是由于学生感受到了“我能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赏识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二、强化班级凝聚力

除了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赏识对小学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而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对学生间的赏识有促进作用。但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对集体、同伴都没有太深刻的感悟,所以小学班级中的凝聚力相对薄弱一些。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为集体着想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在班会中,一方面,学生需指出班级活动中的不足,而每个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说明近期自己看到的其他人的优势,特别是他人表现突出的部分,更应该给予肯定。通过这样的班会,强化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了学生的情感,彼此间进行了赏识,学生在相互赏识中发展了友谊。

三、寻找赏识契机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优点

赏,即欣赏和赞美;识,即肯定与认可。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获得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天赋较多,因而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赏识就偏多,但有的学生其他方面的天赋较好,只是教师没有发现,因而获得赏识则较少。例如,有的学生对美有着较强的感悟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颜色搭配;有的学生对音乐感悟较深,听过一次的旋律可以迅速记住并唱出来。因此,教师就要充分进行赏识教育,赞扬学生的这些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争取让学生将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转化到其他方面。如学生的音乐感悟较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或诗词改编成词曲来记忆。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既然能快速记住曲调,那么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会很快,不过是平时未尝试,如果尝试寻找方法,一定会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会尝试记忆学习内容。

(二)捕捉契机,适时引导

好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赞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若能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可激发起学生的勇气,唤醒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因此,教师要捕捉赏识的契机,适时引导学生的优点的发展。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朗读课文富有情感,普通话流利,教师就应在其朗读后抓住该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并让该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课文,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使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语文水平;再如,有些学生每次看到教师和其他同学都会礼貌地打招呼,教师就可以在选拔班干部时,让该学生担任礼仪宣传员,使其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引导、号召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礼仪知识。总之,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中逐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继续保有其闪光点,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借助主体性教育行为,让学生将教育要求内化在自己的行为内,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赏识教育不但可以被看成是操作技巧,也能被看成是教育的智慧。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继而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23):14-15.

上一篇:嘉汇·九月·师生见面会发言稿下一篇:红 黄 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