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创设参与政治生活论文

2022-05-01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尤其是六年级上册法治教育专册是政治启蒙教育的主阵地。教学可借助课前自主调查,联通政治与儿童生活,进而辨析认知误区,聚焦核心观点,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理解能力,丰富其政治认知,进而引领学生走进社会,通过实践深化政治认同体验,帮助儿童厘清认知,清晰观念,丰富理解,启蒙政治认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政治制度创设参与政治生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政治制度创设参与政治生活论文 篇1:

选用时政资源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探析

一、时政资源

1.概念

根据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文涉及的时政资源主要指的是在近一段时间内发生,反映党和国家的意志和政策,体现国内外形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新闻资源。如反映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会议、决定等;反映百姓呼声的社会热点;反映社会发展的关键事件;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国际社会相关大事件等。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将时政资源经过直接或间接的开发处理,使之成为课程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的素材。时政资源为高中政治课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1)契合学科的特殊性,助推教学目标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社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时政资源,既可以培养高中学生利用教材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体系;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高中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达成政治认同、培育理性精神、提高法治意识、促进公共参与。

(2)补充教材资源,充实教学素材。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两者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时代和形势不断发展演化。教材的部分内容以及素材、案例的选用往往滞后于时代发展。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和鲜活的时政素材结合起来,才能与时俱进,将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鲜活的载体,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3)符合时代特点,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高度互联互通的社会,这需要学生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包围中提取有益的养分。运用时政资源契合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让学生收集、展示、分析,探究时政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透过在课堂中分析、解读时政资源,调动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性;正确认识国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加深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以激发学生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运用时政资源,为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社会打开一个窗口,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增强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1.内涵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选择。法治意识,就是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这四个素养要素是个有机的整体。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进程,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2.培育核心素养的途径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权威解读在这里》指出,培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一是强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二是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深化理解,拓展视野;三是倡导综合性的教学形式,进行综合分析;四是广泛开展系列化社会活动。落实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达到认知升级,知行合一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扮演的是“助产”这样的角色,提供帮助和引导。因此教师课堂教学应围绕情景创设、材料支持、巧妙设问、点播启发来组织和开展。恰当的教学素材的选用影响情景设置和提问方式以及点评的策略,因此,教学素材的选用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意义。因时政资源具有目标性、知识性、时政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符合政治学科的特点,是现实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益载体。

三、操作——以《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教学课例为例

如何通过巧用时政资源,将核心素养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化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本文通过《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课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是对整个第三单元的概括提升,综合性强,理论性强。但是探究活动教材资源较少,知识逻辑不明显;教材案例资料陈旧,时效性差。笔者以时政资源为载体,厘清知识内在逻辑,从而达到培育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目的。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精選时政资源

时政资源是培育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载体,时政资源的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时政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恰当的时政素材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反之则达不到效果。因此,入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政资源要具备一下四个特点:

1.目标性:符合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时政材料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必须围绕着教学三位目标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培育核心素养。因此,选择时政材料必须深刻把握教学内容,梳理教材知识,结合学情。《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这课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认识、理解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保障。体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体会贯彻政治制度过程的科学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培养爱国情怀,激发为梦想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2.知识性,时政资源本身包含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如党和国家当前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与形势变化趋势。这些内容很多是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是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3.时效性,“新”是时政资源的典型特征。时政性强是政治学科的要求,政治教材不能随时更改,需要靠时政资源来充实教学素材。时政资源的时效性,提高政治课堂的时政性,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4.趣味性,时政资源包含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能比较直接、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高效、丰富、活泼的信息。这种特点符合高中生的成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弥补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和抽象概括性强的特点。选用时政资源为政治课创设情境,提供铺垫,或论证观点,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情景化、材料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增强学生信服度。

(二)适时运用时政资源

为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把时政素材用在教学环节的恰当位置作为培育核心素养的载体。时政资源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其运用的时机和位置具有靈活性,概括来说,可以在以下四个地方运用时政素材:

1.导入新课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运用精选的时政素材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更容易渗透核心素养。例如,在《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以《厉害了我的国》宣传片视频、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以及大马士革被轰炸图片,南海阅兵图片导入,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冲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盛,激发自豪感和荣誉感。引发学生思考国家发展进步的保障是什么,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探究精神。时政资源导入新课用直观地视频、图像的冲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政治认同。

2.突破重难点

时政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用来突破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升华学生情感,培育核心素养。例如,在《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重点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即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四个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之前的学习中均已学习,难点在于政治制度保障中国发展进步这一理论高度。为突破这个难点,以时政材料为载体进行分析: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来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中国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用政协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用西藏巨变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用南昌市西湖区推行居民自治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来分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点。通过时政材料分析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认同,调动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引导学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难点是我国政治制度坚持三个有机统一,保障中国发展进步。选用“宪法修正部分条款和宪法修正案形成过程”来突破此难点,截取宪法修改中加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 “法制”到“法治”、增加“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府两院”变为“一府一委两院”等内容。宪法的修改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为国家的发展进步确立了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我国宪法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紧接着将展示宪法修正案形成过程,抛出问题“《宪法修正案》形成过程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将如何促进我国的发展进步?”学生借助时政材料,带着问题去探究能更有效地突破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引导学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同时感悟宪法修正案的科学和严谨,体会科学精神,培养法制意识。

3.总结升华课堂

课堂总结是对整堂课知识的回顾和提炼,也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点睛之笔。《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以《领航》(剪辑)视频播放来总结课堂,升华主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领航员,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汇聚人民力量。强化学生情感,再次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鼓励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学,实现个人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4.练习和活动

练习和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均可以合适的时政资源为载体来开展。高中政治考试试题贴近生活,多采用时政资料作为试题材料,学生以时政资源作为练习素材一方面有助于适应考试的需要,另一方面,时政也是学生了解社会,形成对社会认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时政资源具有的目标性、知识性、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完成练习和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课后探究是查找“我国国家领导人的产生”的相关资料,分析如何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今年正值国家领导人选举之年,学生通过看新闻得知结果,但对于这个结果是如何产生的,学生需要去查阅资料才能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及时点评和总结

时政材料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在分析时政材料时需紧扣目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针对学生感性、表面,缺乏深度、全面否观念,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准确的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把现象认识本质化,把零散知识系统化。教师的点评需要多维度、有批判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总结需要辅助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让学生能更认识本质,现实知识迁移,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核心素养。在《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中,在具体分析四个政治制度的在优越性之后,教师要辅助学生厘清“我国的政治制度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知识逻辑,锻炼归纳概括的能力,培育制度自信和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年版

[2]潘燕华 “时政”助力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J].西藏教育.2018.1期

[3]冷雪 刍议时政资源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导学.2018.2

[4]王荣华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实践智慧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3期

[5]张要武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堂教学的“温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4月第19卷第2期

[6]林崇德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龚建江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8]宫东梅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3月第34卷第3期

作者:叶冬梅

政治制度创设参与政治生活论文 篇2:

小学生政治启蒙教育初探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尤其是六年级上册法治教育专册是政治启蒙教育的主阵地。教学可借助课前自主调查,联通政治与儿童生活,进而辨析认知误区,聚焦核心观点,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理解能力,丰富其政治认知,进而引领学生走进社会,通过实践深化政治认同体验,帮助儿童厘清认知,清晰观念,丰富理解,启蒙政治认同。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政治启蒙;政治认同;法治教育专册

G41

文献编码

A

2095-1183(2021)02-0048-03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及“政治启蒙”,将少年儿童启蒙教育提升到政治高度。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当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作为政治启蒙教育的主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尤其是六年级上册着重开展以宪法精神为主线的系统的法治教育,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其对于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启蒙儿童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等更具现实意义。

政治启蒙指的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其成员进行政治意识、政治理念、政治文化和政治信息的教化与引导,使社会成员初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观念”[1]。实践中,小学生政治启蒙教育一般依托少先队活动及其相关课程,在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极为鲜见,缺乏对相关内容的界定。同时,我们发现六年级学生对政治的理解开始萌芽,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少先队活动及其他学科渗透教育,他们初步形成了对国家、民族的朴素认知,能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来认识祖国,也逐步对祖国的政治特征有了模糊的理解。

基于此,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我们认为,小学生政治启蒙教育亦须遵循知情意发展规律,重在帮助儿童丰富政治生活认知和理解,进而激发认同情感,并通过实践体验拓展其政治生活视野,从而实现政治启蒙,为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在此,以“人大代表為人民”一课为例作一探索。

一、借助课前调查,初步认知政治制度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素养,这也是维护国家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六年级上册教材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形成法治信仰的知识基础。“人大代表为人民”是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六课,包括“人民选出的代表”“责任在肩”“我们是场外的‘代表’”三个话题。这一内容旨在让小学生“初步了解人民是如何行使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何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进而为初中乃至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2]。不难看出,这是引导学生初步认知“人民当家作主”,初步认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而树立制度自信的重要启蒙教育。

其中,在第一个话题“人民选出的代表”中,教材以刘力同学在社区看到一份区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告为引子,创设生活化情境,通过刘力的疑惑以及和家人的讨论,逐步引出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选举程序、选举资格等政治生活知识。毋庸置疑,这一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认识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产生要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意识和情感,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政治认知基础。

由于这一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六年级小学生对政治生活关注度不高,还无从参与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等政治生活,如果直接以概念告知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或许能够记住概念,但是,“人大代表”这一词语只能以知识的形式存储于其记忆中,却难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那么,“人大代表就是代表人民来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的事务的权利”这一政治论断就很难入心,更难走心,难以促成“认同”。

对此,找准政治知识或概念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点,联通政治与儿童生活便成为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发现身边的人大代表”这一课前调查,围绕“我们的家人或者熟悉的人是人大代表吗?是哪里的人大代表?”这一问题开展调查。引导学生通过问询父母、老师、邻居等,“找到”家人、朋友、邻居中的人大代表。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有表达、有碰撞、有思考、有感悟。

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有的说爸爸是**街道的人大代表,有学生则介绍班上的许老师是**区人大代表,有的说自己的一位阿姨是**市人大代表,还有学生分享了妈妈单位的同事是一位省人大代表。教师趁势引导学生“发现”,原来人大代表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的叔叔、老师、爸爸、阿姨等,他们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就在我们生活之中。由此,学生自然理解了人大代表就是从我们当中走出来的,代表我们去发声,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借助课前生活调查,原本远离儿童、充满政治色彩的法言法语,自然转化为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连、易于理解的童言童语,丰富了学生对“政治”的认知。由此,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就真正被学生所理解,从而为其政治启蒙播撒种子,也为第二课时“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辨析认知误区,正确理解政治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人民代表为人民”一课立足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和职责履行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民主制度,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形成参政议政的意识等。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严肃性,从而为启蒙其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等奠定基础。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法律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促进其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理解。而这离不开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儿童的认知误区,引导学生展开思辨判断,帮助其理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从而为政治立场和法治思维的启蒙与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人民代表为人民”一课有关选举资格的知识窗和活动园学习中,“剥夺政治权利”并非教学重点,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此比较好奇,且有一定认识误区。于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适当拓展,创设了辨析环节。通过出示小学生、参加成人礼的高中生、信仰伊斯兰教的20岁新疆女大学生、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的服刑人员、退休人员、伊朗籍留学生等情境图片,将国籍、年龄、宗教等学生存在认知误区的因素纳入课堂,引导其对照宪法规定进行判断。

学生积极思考,多数都能作出正确判断。但是,对于“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的人什么时候有选举资格,什么时候没有选举资格”这一情境,由于犯人在监狱服刑这一特殊性,学生出现了意见分歧。教师进一步发问:剥夺政治权利三年期间没有选举资格,其他时间呢?引导学生对照宪法的规定深入思考,作出判断,从而对“剥夺政治权利”与选举资格有了正确的认识。

这一学习拓展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误区,使得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尝试依据宪法对选举权的规定,对选举资格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人民代表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明确的选举资格有了深切的体验和感悟,这将有助于其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为后续产生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和情感作好铺垫。

三、聚焦核心观点,激发政治认同情感

儿童的政治理解、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离不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与提升。这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根据教育内容创设情境,联通政治与儿童生活,从而将学生带入其中,经历体验、感知、分析、思考等,初步启蒙其政治认同。

“人民当家作主”一课着重帮助学生理解人大代表选举方式和选举程序,教材正文明确阐述了这一学习内容的核心观点,即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公民在享有选举权利的同时要珍惜这一权利。但是,这是学生从未接触,也无从参与的政治生活,导致这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教材以“刘力”这一人物贯穿始终,以“活动园”设计了选举过程的排序活动,呈现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主要程序。这一设计本身彰显了行使选举权的严肃性,极具德育价值。

基于此,我们立足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教材人物——刘力关注社区选举区人大代表这一活动为切入点,基于课堂质疑,引发学生对“人大代表如何产生”的关注和疑惑,激发其探究愿望。由此,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初步了解选举方式;教师进而出示课前学生代表采访区人大代表学校体育老师——许老师的视频,带领学生直观了解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从而懂得了区级人大代表是许老师所在选区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并且是选民们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回到”教材,指导学生开展排序活动,通过帮助刘力整理选举照片,学生选择、疑问、讨论、释疑,进一步明确选举程序,即选民登记—候选人名单公布—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参与投票,让学生感悟选举的庄重严肃和严格规范。[3]

教师还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设了课堂现场连线的活动环节,通过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老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间接选举就是由下一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依次类推省级、市级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深入理解间接选举;最后,请学生汇报课前采访家长对待选举的情况,通过家长的回答,感受大多数公民对待选举的庄重态度,领悟到一张选票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既是权利,更是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这一政治认同感自然走进了学生内心。

四、强化实践体验,拓展政治生活视野

鲁洁老师曾说:道德的学习不能站在生活之外去进行,道德的学习者不能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4]我们依托法治专册所进行的政治启蒙教育自当为儿童创设实践机会,将课堂向社会打开,引领儿童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如此,才能让学生经历真实而非虚假的政治生活体验,不断拓展其政治生活视野,为实现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奠定基础。

孙景南是学校附近中车集团浦镇车辆厂的一名焊接工,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正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设计了“走近身边的人大代表”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了解孙景南阿姨履职尽责的故事。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去工厂车间采访,了解她的工作;请她来学校座谈,说说如何通过调研写出一份好的提案;拍摄孙阿姨的一天微电影,采访她的同事等。于是,我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方案展开实践。

遗憾的是,由于疫情因素,加之孙景南外出,最终,学校根据学生希望了解的问题,邀请孙景南作视频讲座、互动,完成了这一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视频讲座和互动,学生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履职尽责的负责态度。像孙景南这样的基层代表之所以能够当选,正是因为他们是群众中的一员,他们能够说出老百姓的心声。这一感受与教材相对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我国基层代表的比例在逐年提高;他们所提的议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通过他们的呼吁,相关问题正在得以解决。

通过走近身边的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话语,从人大代表如何产生到人大代表如何履职,无不彰显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和人民代表的责任担当。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因此,我们要努力让学生站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中央,努力把我们的课堂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儿童的经验世界打开,将丰富的生活资源、实践资源引入课堂。如此,孩子们才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想得更深,真正实现政治认同与法治思维的启蒙。

参考文献:

[1]夏雨清,邵献平.小学生政治启蒙的路径研究[J].昌吉教育学报,2020(6):116.

[2][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4,128.

[4]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3-7.

责任编辑   毛偉娜

作者:陈桂萍

政治制度创设参与政治生活论文 篇3:

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策略

所谓核心素养,也被称为是“21世纪核心素养”。其中,高中《政治生活》的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主要以高中《政治生活》课程为例分析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政治情境,生成政治情感

在高中《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政治情境是深化学生政治情感体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首先,在创设良好的政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政治方向,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灵活融入国家在不断发展中所制定的最新方针和理论;其次,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合理地将生活实例与《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最后,教师创设的政治情境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创设的良好政治情境中接受熏陶,深入体验政治情感,逐步增强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例如,在《政治生活》课程中《走近国际社会》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讲解“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的知识点时,可积极收集有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G20峰会等视频资料,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其中,在这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依次播放关于“亚投行”筹建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所作出的建设性贡献等视频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管是国家实力,还是国际地位都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逐步深化学生的政治情感。

二、开展政治活动,生成政治认同

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可在《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政治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政治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政治氛围中接受熏陶,从而获得对政治制度和国家体系的感性认知。

例如,教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模拟人大活动。其中,在人大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首先可让学生选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政治活动。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如“出席证”“工作牌”“草案”等。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模拟人大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三、开发本土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所谓本土资源,主要指的是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教学资源与学校周边一切可开发应用于高中《政治生活》课程教学中的资源综合。其中,本土资源又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本土人文资源,如自然生态、自然风貌、传统文化、民族习俗、红色文化和社区文化等内容。

例如,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民主選举:投出理性一票”的内容时,可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某村村主任选举、某社区居委会主任选举”等综合实践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让所有学生自由组合成为A组(某村)、B组(某社区),并在各个小组内选出队长,全面负责本组的协调、调度和汇总工作。其次,A、B两个小组内的成员再组合成为若干个小组,并选出小队长,负责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定相应的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待完成调查之后进行问卷记录和活动感想汇总。最后,老师还需要提前向某村、某社区提出相关的申请,并尽量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以便能够在实践活动正式开始的时候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村民选举、村民会议或居委会选举等观摩活动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民主选举,深入体会公民的政治参与。随后,教师再以小组为单位向每一位选民发放调查问卷,让每一位小组长负责整理和进行统计,以便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能够自由选择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和选民进行单独访谈。在所有的学生观摩和专题访谈结束之后,便需要各个小组长将每一位组员的意见进行综合,并将其整理成调查问卷、访谈问卷和活动体会,以PPT的形式呈现在《政治生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生成“不同国情下选举方式不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区别”等结论,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全社会、学校和个人都非常关注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改革的多元化背景下,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应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在《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作者:黄俊虎

上一篇: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互动交往教学模式生物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