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支撑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2022-04-30

五位一体支撑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篇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目标定位与路径突破

摘 要 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在职业性和教育性跨界融合的特征取向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层次性”“创新性”和“复合性”。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路径困境、目标困境、生态困境的背景下,需要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在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职业本科标准化与政策保障体系、产教融合政策与机制体系、以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政校行企协同的“五位一体”新型育人生态。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实困境;目标定位;路径突破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促进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举措。当前,办学特色和定位不鲜明、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有效性差等一系列现实困境制约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发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过程中亟待解答的重要问题。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路径困境:高职专科办学惯性和“学术漂移”现象长期存在,缺乏从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等根本性问题出发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

第一,我国长期将职业教育定位为普通教育中的专科层次,而本科層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主要是从民办职业专科升格而来,受强烈的办学惯性影响,不自觉延续既定的发展路径。此外,由于这些试点院校缺乏成熟模式或可供参照路径,对类型发展还缺乏长远、整体的战略规划,由此造成学校整体办学特色和发展定位模糊摇摆,极易直接沿用高职专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将职业本科办成“四年制专科”,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

第二,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相匹配的政策制度体系尚未形成,职业本科不自觉地向应用型本科或学术型本科的办学模式和办学定位发生“学术漂移”。一方面,国家层面还没有与职业本科院校相匹配的设置标准、办学定位、办学目标、评价体系、资源配置等专门的政策、制度和体系,职业本科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同处于一个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发展环境中,势必导致职业本科院校通过强化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向普通教育体系“学术漂移”,以保证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外部组织获取足够的发展资源;另一方面,公众与社会“精英意识”和“学历主义”等教育观念和认知长期存在,教师片面追求学术评价、科研成就,学生希望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并渴望提升学位层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学科知识”传授,也导致职业本科发生“学术漂移”[1]。

第三,我国尚未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和类型特征出发,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职业本科试点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形成一系列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促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亲产业”“亲区域”“亲企业”“亲技术”“亲学生”的教育类型。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表述,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应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每个国家的社会需求、经济需求和文化需求不同,造成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不同,使得类型特征、价值取向和基本范式不同。现有对国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多是拿来主义,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研究。

(二)目标困境: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与应用型本科和职业专科差异不明显,与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衔接不足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人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应然价值和实然选择作出的理性判断,是科学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先导[2]。然而,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职业专科人才培养差异性不明显、与高层次教育衔接不足等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反映职业教育类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融合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在社会功能要求下,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求,通过与人才链、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培养大量具有覆盖产业链中多个岗位要求且具有工艺开发、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职业人才,动态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功能不仅要关注职业需求、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要关注那些与适合普通教育不同的智力特征的人所具有的价值、潜能和个性。因此,从教育功能来说,职业教育供给与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不能失配,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满足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第二,从三个维度相对精准锚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还没有建立。从维度一来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都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都处于第六等级,分属专业性(职业性)和学术性(普通性)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3],但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体现不同教育类型在相同层次上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从维度二来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同为职业教育类型中的不同层次,共同定位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按照社会人才分类,技术型和技能型是两种不同类型,如果不加以区分,则不能充分体现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差异性。从维度三来看,在教育体系的教育等级与职业体系的技能等级对应方面,仍存在等级、结构和内容的匹配偏差及由此带来的二者之间沟通融合上的问题,不利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锚定。

第三,人才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沟通衔接存在问题,没有处理好培养目标的限度和张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类型教育要求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等相互融通形成了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都涉及到人才在各自体系内和体系之间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沟通衔接,必须要求做到具体评价指标在统一的标准框架下可量化可考核,也就是限度问题;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向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培训并重的办学格局转变,能够支撑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在职学习等灵活的学习方式,形成职前与职后、教育与职业一体化的人才成长体系,满足不同素质、能力和技能基础人群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培养目标在限度范围内具备一定的张度。

(三)生态困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生态尚未构建,现有生态的开放性和有效性不足

按照学习生态学理论,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其他成员以及学习环境的交互质量。当前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衡,能量流、物质流以及信息流的流动和交换存在障碍,制约了交互的有效性,对人才培养带来了生态困境,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4]。

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本科教育新型生态还没有建立。一是职业教育是一种特别注重实践学习和缄默知识传递、承认学习者个性差异和发展多样性的教育类型,必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打破原有参照普通教育建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生态。这涉及到理念、范式、方法及路径等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和沟通“学习者”与“能力培养”之间的桥梁,是新型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共同体中助学者的核心。新生态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现有师资还不足以支撑新生态的建立和发展。三是必须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教学和评价模式,促进传统学习生态系统的变革。目前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还比较薄弱,信息化已经成为新型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限制因子。

第二,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但是现有职业教育学习生态的开放性不够。一是职业教育生态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学校之间,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校之间“生态重叠”的现象严重,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能力水平学习者的不同教育实际需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且具有开放性的新生态没有建立。二是其他学习者、教师、企业技术能手、父母、辅导员以及专家学者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助学者,在职业教育强调合作主体的语境下,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性和协同性亟待加强。因此,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办学新格局,增加外部能量流、物质流及信息流的流入渠道,为打破“花盆效应”和促进生态进化提供支撑。

第三,内部、外部的动态评价与改进机制没有形成,不利于生态进化、流动与交换有效性的提高。一是构建和完善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客观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流动和可利用的动态评价体系,对生态系统当前的运转效率进行实时评测,找出关键限制因子,作为调整和优化生态的基本依据,这是提高学习生态系统有效性和运行绩效,尤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二是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和校风教风学风等隐性生态环境的建设,是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和整个人才培养生态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评价和改进机制缺乏对这些隐性生态因子的关注,也是目前制约职业教育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有效性的明显短板。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前提。在职业性和教育性跨界融合的特征取向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从培养“技术人”“职业人”走向培养“完整人”的“三人递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5]。

(一)职业本科“技术人”的培养要求:“一核四性”

“一核”是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本科要求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具备专业领域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将技术知识和技术创造原型具体化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初级技术员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领域技术与知识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的能力。“四性”是指“应用性”“层次性”“创新性”和“复合性”。

第一,强调“应用性”。职业本科“技术人”是一种智能型人才,主要从事比较复杂、系统的技术实践活动,需要具备比技能型人才更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与科学性和工程型人才注重知识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学科性不同,职业本科“技术人”培养除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层次毕业生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的规定学业标准外,更注重对所掌握技术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强调“层次性”。一方面,我国在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一体化的、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技术人”培养标准层次上必须做到上下连贯、左右沟通;另一方面,“技术人”培养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逐层提升,成为预备性和形成性教育,与认知情感需求的个体成长、职业技能等级从新手到专家的递进相匹配。

第三,强调“创新性”。职业本科从培养被动适应性“技术人”转向培养主动设计性“技术人”,即需要实现从塑造掌握当前技术被动适应技术发展的人,转向培养面向未来主动参与技术设计与创新的人。同时要求“技术人”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能力,能够通过在技术实践中对原有知识的反思总结、灵活应用,形成通达的实践性知识与智慧。

第四,强调“复合性”。一方面,从技术本身来看,当前正处于以综合协同生产技术为主的发展阶段,现代技术体系中技术是由一般技术、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共同构成的复合体,职业本科“技术人”的培养重点要掌握专业相关的核心技术,同时兼备基础技术和一般技术。所掌握的主体知识形态是技术知识,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科学知识、应用科学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等[6];另一方面,按照“三元论”哲学观,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出现相互融合的现象,导致区分人才界限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从清晰向模糊发展。职业本科“技术人”培养必须适应技术与科学复合、知识与技术复合、技术与技能复合、技术与工程复合的要求。

(二)职业本科“职业人”的培养要求:“五个特征”与“两个维度”

“技术人”通过职业改造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职业人”是“技术人”社会化的产物,也是职业教育“技术人”培养目标的深层次形态。职业本科教育在注重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合格“职业人”的标准与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有机融合。这是使“技术人”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意义和富有动力的基本前提,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职业本科“职业人”的核心素养更加彰显五个特征。一是“通用性”。职业核心素养不针对特定职业或岗位,是胜任任何职业或岗位都必备的通用能力,这是“职业人”职业核心素养与“技术人”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关键差别。二是“综合性”。职业核心素养是面向职业世界,推动工作完成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一系列能力与多种心理要素的集合,是一种非专业技术层面的综合能力。三是“阶段性”。职业人在不同阶段有独特的学习区域和工作行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个体成长、职业实践的阶段密切相关,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和具体目标。四是“内在性”。职业核心素养的核心在于自我构建,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不断积累并内化于心,这是“职业人”不断成长为“完整人”的内生动力。五是“终身性”,职业核心素养一旦获得便会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不会随着职业岗位的迁移而消失,反而要求能够帮助“职业人”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重新获得新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第二,职业本科“职业人”的核心素养更加体现促进自我成长和服务社会发展两个维度的辩证统一。一是在促进自我成长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教育功能的“生涯导向”,要求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照学生未来成长的价值理性,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人文素养、解决问题能力、吃苦耐劳、语言交流沟通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数字运用能力等。二是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职业导向”,要求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回应社会需求的工具理性,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法规、社会责任、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素养等。

(三)职业本科“完整人”的培养要求:个体完整与社会完整的辩证统一

教育性与职业性的跨界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本科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高素质的“职业人”到内外和谐的“完整人”是职业教育教育性和职业性跨界融合的目标体现。在“完整人”的培养上,同样体现了教育性和职业性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个体完整是职业本科教育性人本主义目标的最高价值追求,而社会完整是职业本科职业性功利主义目标的最高价值追求。

第一,个体完整是职业本科“完整人”培养的基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是职业本科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社会转型必须同人的完整、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的终极关怀相统一,因此,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必须把人的个体完整作为基础,通过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奠基和构建适合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完整社会。个体的完整包括完整的“技术人”与完整的“职业人”,其中通过培养能够在技术知识、技术素质、技术能力、技术思维、技术人文素养和技术规范等诸多维度融通的完整的“技术人”是前提。“技术人”掌握职业核心素养,通过不断的职业技术实践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完善人的心理境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境界,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完整的“职业人”。

第二,社会完整是职业本科“完整人”培养的核心。职业本科完整的“技术人”与完整的“职业人”的培养都指向社会改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完整”。“技术人”与“职业人”在长期的社会改造中,通过与其他主体以及职业环境的不断博弈,实现从一个层面的完整“技术人”与完整“职业人”到更高一个层面的完整“技术人”与完整“职业人”的不断跃迁,最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完整人”。而通过发展职业本科,构建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搭建“个体完整”与“社会完整”之间桥梁的关键举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本科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加体现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开放式的终身教育和生命教育。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突破

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聚焦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健全外部保障体系,构建政校行企协同的新型育人生态,不断强化自我身份和生存立場,以鲜明的类型特征彰显自我价值,见图1。

(一)健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与类型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不同,造成动力机制不同,使得职业教育系统呈现不同的特征。因此,必须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需求出发,从系统演进的视角,按照产生、嬗变、升华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探明发展逻辑和本质特征[7],这是揭示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推动其类型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避免“学术漂移”、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第二,加强职业本科标准化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快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要素的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和成果的可推广性。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必须具有和普通教育同等的教育质量,通过建立从入口到出口的育人全过程评价标准和学位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认证尺度;另一方面,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贯彻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契机,制定出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终身教育等教育类型之间的融通政策、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管理制度、产教融合财政政策、企业行业社会组织参与办学促进政策、职业教育招生制度、职业本科设置与评价规定、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等一整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约束性、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和保障性的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基本制度。

第三,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吸引外部资源参与办学。一是要提高参与主体的广度,实施以“全要素”为纽带的产教融合改革,更好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好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要重点在产教融合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上着力,在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建人才培养及技能鉴定中心、共建共享设备基地及校企协同解决技术工艺难题等能够反映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持续强化。三是要致力于打造校企合作的品牌和知名度,深化与区域龙头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合作,打造地方特色产业行业学院,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和“职业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構建以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为核心的评价体系。1+X证书制度是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的核心,而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是构建1+X证书制度的基础架构。一是对接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要求,探索建立与职业本科从“技术人”“职业人”到“完整人”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标准。二是建立和完善1+X证书制度,使其成为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中产教融合的“黏合剂”、职普融通的“立交桥”、终身学习的“保障者”、中高本一体化贯通的“连接器”,推进招生、培养、评价、就业和培训的全过程改革[8]。三是以区域学分银行建设为突破口,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建立通用的学习成果认证平台。

(二)构建政校行企协同的“五位一体”新型育人生态

职业本科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在健全四个外部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政校行企协同的“五位一体”新型育人生态,包括专业设置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新“三教”体系构建、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

第一,以“两新”为引领,更新育人生态构建理念。一是以服务“新产业”为引领,瞄准战略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通过新设或调整专业群内专业,优化人才培养定位,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进教材等方式,积极推进学校教育链与国家及区域高端产业人才链的对接。二是以打造“新模式”为引领,创新办学体制和模式,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通过打造政校行企命运共同体,促进与区域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推动“三教”体系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协同高质量发展,提高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能力。

第二,以职业为载体,促进新型育人生态核心要素融合。一方面,职业的内涵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职业教育与职业的密切联系超过其他任何教育类型,职业本科“五位一体”新型育人生态构建所需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职业和工作过程,新型育人生态必须注重核心要素与职业的融合度;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技术人”和“职业人”的关键途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职业实践,新型育人生态必须提高职业实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重塑新型育人生态主体。职业本科“技术人”和“职业人”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学习和缄默知识传递,承认学习者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一是新型育人生态必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塑造,使其具备内在驱动力和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构建泛在学习环境,重构原有教学和评价模式,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在自由、灵活的环境中开展有效学习。三是要注重个体完整与社会完整的辩证统一,在追求“社会性”共同价值的基础上,谋求“个性化”成长的创新特色。

第四,以内涵为根本,锚定新型育人生态目标。职业本科新型育人生态建设要以人的内涵式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为根本。在促进人的内涵式发展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技术为重、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按照“三人递进”的理念,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应用和职业实践能力强,具有“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劳模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方面,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重点在职业本科相关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新“三教”改革创新、基地建设、三全育人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第五,以数据为支撑,促进新型育人生态的信息化。一方面,根据职业教育特色,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化、真实化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打破教学的时空束缚,推动生态系统中知识的更新迭代、资源的重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另一方面,以学生“技术人”“职业人”到“完整人”的生涯成长为主线,跟踪收集学校、课程、专业、教师、学生的所有动态数据信息,建立“互联网+”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实现新型育人生态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

第六,以督导为保障,确保新型育人生态的有效性。一是基于本科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构建“全面质量管理,突出过程控制”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督教、督学、督管”三维同步,“导教、导学、导改”齐头并进,形成有监督、有考核、有反馈、有验收的质量督导工作机制[9]。二是加强与职业本科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督导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本科督导人员建设目标、选拔标准,创新职业本科督导队伍培育培训机制,建立科学的职业本科督导队伍考核评价制度。

参 考 文 献

[1]朱芝洲,蔡文兰.“漂移”与“回归”:高职院校“学术漂移”现象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3):42-47.

[2]陈恩伦,马健云.“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20(3):19-29.

[3]谢莉花,余小娟,尚美华.国际职业与教育分类标准视野下我国职业体系与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7(28):74-79.

[4]刘玉萍,吴南中.职业教育生态化治理:价值内蕴与路径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19(7):13-20.

[5]王兴.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现实必然、价值取向与强化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6):43-48.

[6]方泽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现实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9(34):6-11.

[7]段静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8]王兴,王丹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12):7-12.

[9]王秋夜.内涵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诊改”运行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14):40-44.

The Practical Dilemma, Goal Orientation and Path Breakthrough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X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training; practical dilemma; goal orientation; path breakthrough

Author  Wang Xing, professor of Zhejiang Gu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onstruction (Dongyang 322100)

作者:王兴

五位一体支撑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摘要]文章从生命哲学的内涵出发,遵循心理接受机理,运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拓展生命教育路径,开发生命教育载体,构筑生命教育保障基础,创建并运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模式,使生命教育成为以课堂教育为主导,以团学活动为阵地,以挫折教育为突破口,以团体辅导为重要手段,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以社会实践为落脚点的全方位、多层次、有序有效运转的生命教育系统。

[关键词]生命教育 创新模式 构建 运行 大学生

[作者简介]廖桂芳(1951- ),女,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高校课题“健康校园视野下的高校生命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GJ-0704)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命教育的主题正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以生命教育为契机,提升大学生对生命存在意义、存在价值与存在目的的探索能力,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创建并运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模式,对于提高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接受机理

(一)基本概念

生命教育,是在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

接受,是指主体(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信息发送者的控制下,选择与摄取社会信息的一种能动的活动。从德育角度来看,是研究人类的思想文化产品与其认识者之间关系的范畴,它标志着人们对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选择、解释、理解、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接受就是指受教育者主动寻找外来信息,接受外来信息,并按一定的心理结构进行内化的过程。

接受心理,是研究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于事件或事物喜爱而接受表现出的规律,用于指导人们更加有意识地幸福生活。大学生生命教育接受机理,即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中,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在执行教育者所设置的教育活动(接受中介)的能动活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心理运动、心理变化和心理接受的特点、规律,也就是大学生选择、摄取、整合生命教育信息而形成自身价值观的心理内化过程和形成行为习惯的外化过程。

(二)心理与接受

1.心理过程与接受。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行为过程)几个过程,他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同一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在教育接受的过程中,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心理机能,作用于教育对象接受的全过程。其中,认知过程是接受的先导系统,情感过程是接受的调控系统,意志过程是接受的保证系统。

2.个性心理与接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性所表现的是个人独特的风格,是每个人在教育接收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的、具体的、个别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特点可能被强化,也可能被改变或重新塑造。个性倾向性是个体接受的动力,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个体的接受差异。

3.心理状态与接受。教育的接受过程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变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人的接受活动不仅需要人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作用,而且与人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状态影响接受态度、接受质量和接受行为。

(三)新时期大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

1.大学生接受心理的独立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人们的自主、自立、自强等意识,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教育活动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多采用民主的方法,做好引导工作。

2.大学生接受心理的选择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工具和传输手段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买方市场”。随着人们独立性意识的增强,对信息的选择表现为一种自主性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增强“阵地”意识,根据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增强主渠道信息的吸引力。

3.大学生接受心理的层次性。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其接受心理也会有较大差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大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使得这种差异性更加明显,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4.大学生接受心理的多变性。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改变而改变。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活动的变化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接受心理的多变性凸显,这就要求教育活动要随时关注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最新动向,以科学的预测性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去适应大学生接受心理的多变性特点。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理念,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特点,因为生命与主体不可分割,没有无生命的主体,也没有无主体的生命。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主体意识的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生命教育中,必须注意主体性原则的运用,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二是在教育活动中进行主体的互动。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强调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教育的环节和过程。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对不同的生命个体和群体,既要有针对性的措施,也要从整体上、全局上进行把握,在时间维度上注重生命教育的终身制,在空间维度上注重生命教育的全方位。

3.发展性原则。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的生命成长是不断追求全面、均衡发展的过程。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因此,生命教育必须进行预防性教育和干预性教育①。

4.开放性原则。生命教育的开放性原则是指在生命教育中,要实现生命个体之间的相互开放、生命个体内部的开放;生命教育既要面向大学生生命个体实现开放、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要面向外界,面向时代,面向未来。因此,一要拓宽学生的生命视野,二要实现教育模式的与时俱进,三要借鉴国内外教育经验。

(二)创建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模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整合并优化高校现有的教育和管理资源,创建多层次、全方位、动态循环运行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模式。如图1所示,要以教育主体、教育中介和教育客体三要素为核心,以大学生心理接受机理为依据,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课堂教育、团学活动、团体辅导、挫折教育、网络教育和社会实践六条教育路径中,通过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和再实施的动态循环运行,促进教育主体知情意行的内在心理机理的有效转换,最终实现优化生命教育的目标。

(三)拓展生命教育路径,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模式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大学生心理接受机理,积极拓展有效教育路径,使生命教育成为一个以课堂教育为主导,以团学活动为阵地,以挫折教育为突破口,以团体辅导为重要手段,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以社会实践为落脚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生命教育系统,保证了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开发生命教育网络互助平台,延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开发具有“自助与互助、交流与反馈、预防与预警、教育与服务、心理测评与调适、思想政治教育”六大功能的网络生命教育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发挥大学生自助互助功能,开发大学生自我成长潜能。通过占领生命教育的网络阵地,把生命教育的触角伸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使更多的大学生能通过网络接受生命教育信息,从而扩大生命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构筑保障基础,确保模式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1.组建大学生生命互助社团。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构筑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以大学生成长动机为基础,以互助自助为活动方式,调动大学生的助人愿望,增强大学生自我成长的意识,建立大学生生命互助实践社团,以朋辈互助和奉献社会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在团体氛围中实现生命观转变。例如,以“5.12”汶川地震为挫折教育契机,组织灾区学生开展“心系家乡 服务灾区”的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地将受助者变成助人者,在助人中实现生命价值和自我成长,是灾难挫折发生后生命教育的有效教育范式。

2.建立生命危机干预系统。如图2所示,要以医院、学校、院系(社区)、班级、宿舍为纵向体系,以危机预防宣传、心理普查、生命教育、心理之家建设、生命危机干预为横向内容,建立五级联动、五位一体的生命危机干预系统。通过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生命危机的有效预警和干预。

3.创设生命教育心理环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生命教育为根本,以学生发展成长为目标,打造以“校园、班团、网络、社团、寝室”为要素的生命教育校园环境建设要素,营造和谐的校园生命教育环境。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开展系列生命教育环境创设活动,包括“珍爱生命,充实人生”演讲比赛、人生信念箴言征集、生命主题班团活动、三级心理之家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增强学生自我成长的主动性,实现朋辈互助自助的良好互动氛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运行

(一)模式的运行

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中介(教育活动)和接受客体(教育信息),通过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效果评价四个环节的有序循环,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性的运行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接受主体、接受中介和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教育由物理过程向心理过程的转化。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模式运行的第一个层面;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接受活动三者通过教育方式和心理认知两个环节构成了模式运行的第二层面;由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生存意识、忧患意识、和谐意识、奉献意识、珍爱生命)、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课内教学、课外团学、团体工作坊、挫折教育、网络平台、社会实践、环境建设)和接受活动的具体内容(注意信息、保持信息、接受信息、心理内化、改变认知、转变态度、影响行为)构成了模式运行的第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层次鲜明、不断循环、有序有效运转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通过模式的运行,实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有机结合,增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模式的创新点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02)于2012年1月6日完成的《科技查新报告》显示,在查新之日数据库时限内,未见与本研究创新点相同的研究文献报道,充分说明本研究的创新性。

1.理念创新。首次运用交叉学科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构建了基于生命的哲学内涵、教育的心理接受机制和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

2.路径创新。首次将课堂、班级、寝室、网络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渠道相互融合,开发多种有效教育路径。开展校园三级心理之家建设,着重开发生命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实现生命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载体创新。开发具有“自助与互助、交流与反馈、预防与预警、教育与服务、心理测评与调适、思想政治教育”六大功能的生命教育网络平台,“将学校生命教育和危机干预的阵地建在校园网上,首次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教育自助和互助机制”,拓宽了生命教育的覆盖面,扩大了生命教育的影响力。

4.方法创新。将教育和心理实验手段运用于生命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首次将教育活动转变成实验干预条件,开展生命教育模式的实践,并通过对比研究验证模式效果,提升了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说服力。

[注释]

①张素玲,巴兆成,秦敬民.生命教育[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54-55.

[参考文献]

[1]廖桂芳,徐园媛.生命与使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作者:廖桂芳 金春寒

五位一体支撑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篇3:

追求教育的艺术

李宗仁、雷啸霖、黄婉秋、王维俭、李红杨……翻开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小学(以下简称榕湖小学)的校史,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映入眼帘。榕湖小学的前身是南宋时期创办的宣城书院,自1905年定为现名至今也有110年的历史了。进入新世纪后,该校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以榕树文化为主题,追求文化艺术、环境艺术、管理艺术、德育艺术、教学艺术的办学境界,学校的文化底蕴变得更加丰厚,办学品质得以进一步提升。

德育艺术,打造文明的乐园

榕湖小学地处桂林市区风景秀丽的榕湖边,因榕湖边上郁郁葱葱的古榕而得名。“榕树虽历经沧桑却生机勃勃,它大爱、向上、坚毅、自信。”这就是榕湖小学的“榕树精神”,该校校长贾玉荣告诉记者。多年来,该校不断挖掘榕树的育人价值,提出“榕树精神”和“像榕树一样成长”的校训,构建以榕树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化德育体系。

走进榕湖小学,记者立即被该校的榕树文化景观所吸引。只见一棵大榕树下,几根贴着“勤、学、诚、和”文化的柱子支撑起一幅巨大的文化墙,墙上刻着全校师生的180多个姓氏;教学楼外墙上有一棵“梦想树”,树下的25个班级“心愿箱”里装满了学生的“心愿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会在“心愿卡”上写下新学期的心愿,放到本班的“心愿箱”里,到学期结束,再打开“心愿卡”看看心愿是否达成。贾玉荣校长向记者介绍:“‘百家姓’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把它与榕树文化结合起来,与识字和集体主义教育融为一体,意指全校师生幸福地生活在榕树下;而‘梦想树’则与‘中国梦’主题教育结合,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通过一个个小目标去实现它。”除了榕树文化园和“梦想树”,该校的每一处景观、每一个功能区,如“榕树苑”、“绽放吧”、“古榕家校会所”、小榕树电视台等,都打上了榕树文化的烙印,体现出浓厚的育人氛围。

此外,该校还将榕树文化与师生评价结合起来,通过“我为榕树添绿叶”“美丽教室我的家”“平安班级齐共建”“榕树宝贝在我家”四大养成教育评比活动,构建起包括个人、班级在内的评价体系。该校办公室主任曾劲指着“我为榕树添绿叶”荣誉墙说:“每个班级就是榕树上的一根藤,班级在评优活动中获得先进,就可以得到一枚绿叶子,得到的绿叶子越多,班级这根藤就会长得越茂盛。”

“‘我为榕树添绿叶’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体现。”该校刚刚获评为自治区特级教师的李丽老师这样说。该校教师会所里也有一面“我为榕树添绿叶”的荣誉墙,教师赛课或论文获奖都可以获得“绿叶”,得到的“绿叶”越多,说明教育教学工作越出色。多次获奖的李丽老师说:“每一次获得‘绿叶’都让我很有成就感,这是特殊的奖励,更是无形的鞭策,获评特级教师也许就是我不断‘添绿叶’的‘硕果’吧!”

该校二(2)班学生陆韵伊、王艺霖、廖彬彬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刚刚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诗朗诵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因此获评“榕树宝贝”,他们的名字贴在了“榕树宝贝在我家”展示墙上。据该校大队辅导员秦海燕介绍,“榕树宝贝”是该校师生根据榕树枝叶设计的卡通形象,后来成了学校的形象代言,全校每周都会开展“榕树宝贝在我家”评比,鼓励学生不断成长。平日里比较胆小的一(3)班学生梁家豪因为在数学公开课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评上了“榕树宝贝”,他害羞地对记者说:“没想到我也能评上‘榕树宝贝’,真的好开心呀,我以后要做得更好!”人格化、形象化、艺术化的评价方式,为该校师生创造了奋发向上的成长氛围,正如贾玉荣校长所说:“学校就像一棵大榕树,每个学生、每个教师的每一次善举都是树上的枝叶,枝叶越繁茂,榕树就越葱郁,生命力就越强。”

榕湖小学还将德育与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艺术教育是该校的优良传统,“小榕树艺术团”在桂林市乃至全区都有较高知名度。自2006年起,该校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担任艺术团名誉团长,深挖桂林当地的桂剧、彩调、山歌等传统艺术,培养了许多能唱彩调、能唱山歌的“小能人”。为发挥艺术团的德育作用,由该校四年级女生组成的“小小刘三姐队”抓住桂林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契机,化身文明宣传队,深入社区德育实践基地榕湖景区,通过演唱改编的刘三姐歌曲向市民宣传文明礼仪、向游客宣传美丽的桂林,培养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操。“小三姐”徐艺可在分享自己的活动收获时说:“桂林那么美,只有爱护它,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它。”

文学社创编的童谣和“口袋书”、科技营制作的航模和机器人,还有“密码认亲”、“行善悟情”、“妈妈老师”工作团……榕湖小学的每一项德育活动都充满了艺术化的思考,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由秦海燕老师负责的德育课题《“6+1”快乐队活动模式的探究》还荣获“十一五”全国少先队基础理论成果一等奖、桂林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该校成为许多教育同行学习的标杆,成了和谐、文明的乐园。

教学艺术,打造智慧的学园

榕湖小学五(3)班学生林温琼原本是个温和内敛、胆小敏感的女孩,老师提问时她总会习惯性地低头,生怕老师请她回答。后来,在老师和小组同伴的鼓励下,她慢慢开始在课堂上发言,虽然发言时间短、说话声音小,但有了几次成功的体验后,她的发言越来越自如,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了。“该生在课堂上的可喜变化得益于我校实施的构建艺术的课堂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乐于发言了。”林温琼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汤荡这样说。

在“追求教育的艺术”理念的指引下,榕湖小学提出了“构建艺术的课堂”,促进教学向艺术化方向发展。为此,该校在贾玉荣校长的带领下,结合秀峰区正在进行的有效教育和生本教育改革,研究形成了“艺术导入、小组学习、分享互动、导学提升、实践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个人想—小组议—合作学—共分享”的小组学习要求,以“立标—学标—达标”的方式开展学生学习行为训练,鼓励教师让学、让教于学生,并邀请名师“坐诊”课堂、专家领航解疑,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

“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彻底改变了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观念。”提起新课堂,汤荡老师感触颇深。语文功底好、教学经验丰富的她,以前总是要求“学生只需按照她的要求做”,因此在课堂上她往往“占绝对控制、主导的地位”。自从接受艺术的课堂理念并进行有效实验后,她的课堂变了,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自己则精讲、点讲、补讲。“相比以前的‘我讲你听’,学生更愿意和同伴一块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教学效果大有改观。”汤荡老师兴奋地说。后来,她又结合自己与几位语文老师发起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唱三叹式”激情导读法研究》,在教学中继续完善“合作学,小组议”的教学方法。如今,在她的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名称、口号和组员分工,从倾听到表达、从讨论到展示、从汇报到交流都有条不紊,课堂氛围相当活跃。

除了汤荡老师,李林芳、钟桂红等数学老师借鉴全国数学名师黄爱华的“生命教育”大问题数学教学模式,探索构建“生命大课堂”教学;邹琳、张静等英语老师基于课题《低龄儿童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依据儿童语言习得规律,总结出“一课三步曲”外语教学模式……榕湖小学艺术的课堂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谈起这些,该校副校长杨云这样说:“汤荡老师的教学如春风化雨,称为‘春雨课堂’;李凌老师善于启发,在不经意间就让学生学到知识,她的课堂称为‘灵动课堂’;孙红梅老师性格开朗,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她的课堂称为‘和悦课堂’……如今,一节课近30分钟时间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灌输的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具特色、灵活生动的课堂。现在随便走进一个班级,都能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勇敢提问、合作学习、自信开朗,学习效率很高,学生的个性、创造力、能动性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极大改变。”

提出艺术的课堂理念后,榕湖小学选出已初具个人教学风格的20多位教师,根据他们的特点确定了教师的教学特色培养方向。几年来,这些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说实在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老师们过硬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贾玉荣校长说。一直以来,该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构建了“双线(师德与师能建设)、七大工程(正身工程、启智工程、激情工程、俱进工程、研究工程、书香工程、地盘工程)、三大品牌活动(新手教师—新星教师—明星教师)”的教师培训网络,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能扎实的优秀教师队伍。

随着艺术的课堂理念深入人心,榕湖小学校本教研也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研、磨、赏、评、晒”五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开发了涵盖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以及礼仪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校本课程。语文组教师利用暑假时间,走遍桂林的新老“八景”,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作进行认真考究和精心取舍,编写了校本教材《走进家乡》;将一二年级的电脑课改成了书法课和象棋课,编写校本教材《书法入门》和《中国象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结合团市委号召开展的“孝德活动”,编写了校本教材《孝德故事》,深受学生喜爱……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大大拓宽了榕湖小学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榕树青青,灼灼其华;潜心砥砺,历久弥新。经过多年努力,教育艺术的追求成就了榕湖小学,其教育教学质量屡获肯定,先后获得自治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先进单位、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成为行业中的“常青树”“精品树”。如今,这棵生机勃勃的常青树即将“开枝散叶”,荫蔽更多需要它的人:记者从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了解到,榕湖小学琴潭校区将于今年9月正式招生,这让许多期待已久的学生家长兴奋不已。贾玉荣校长表示,榕湖小学将以更新的姿态、更高的标准迎接新的挑战,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责编 蒙秀溪)

作者:周翠如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本科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