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心理顿悟管理论文

2022-04-19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运用知识和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具体体现。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几年来,我多方探索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浅谈几点,以求商榷,为农村作文教学改革添砖加瓦。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作文心理顿悟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心理顿悟管理论文 篇1:

语文教学中类比迁移理论的运用

摘要:语文教学中运用类比迁移法,可促使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宏观”意识,纵横采撷相关知识,优化整合教材内容,同时要拓展文本内容做相关联想和发散,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激活点”和“顿悟点”,以达到成功迁移并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迁移;整合;联想;拓展;顿悟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教”就是要使学生达到布卢姆所提出的“为掌握而学”的迁移目的。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重新建构的过程中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方面,通过知识意义来促进对知识的应用。所以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能成功进行学习迁移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通过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和相互整合让学生学会类比迁移,那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类比迁移理论的具体运用。

一、纵横采撷,整合文本

奥苏伯尔研究发现: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若提供的相同例证太少,学习迁移的效果就差。心理学的研究也说明,孤立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系统化了的知识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对教材纵横采撷,优化组合,进行横向纵向的联想类比,就可以提高原有起固定作用的知识点的清晰性和稳定度,从而使学习全过程保持积极的学习定势,使学生提高解决相同类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分册次按单元纵向安排教学内容,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统筹规划”,要改变传统的单篇教法,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将单元中的同类例子作比较分析,做到融会贯通;横向分析各册及各单元的联系,必要时根据文体、风格等知识点的相近性对教材内容重新取舍组合,做到触类旁通。

以必修五的“直面人生”单元为例,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整体。本专题内涵可整合为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勇于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提取类比迁移的关键词:苦难。所以我把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内容也一起融入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生存还是毁灭”,史铁生的苦难是可感的,但真正能做选择的只能是他自己,哪怕他的母亲也只能做一个默默的“旁观者”,当然,最后史铁生选择了“直面人生”,而且成功叩开了写作生涯的大门;底层的老艺术家贝尔曼先生的苦难是现实的,但在熏天的酒气中,阴暗的潮气中,生活还得继续,但他选择了一种壮烈的“毁灭”——用毕生的杰作挽救了年轻姑娘琼珊的生命;既聋又哑,海伦凯勒的苦难是悲摧的,但她选择了做生活中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且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辉煌。而劳伦斯笔下的“鸟啼”不正是受着苦难的芸芸众生的写照吗?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不仅要面对死亡而且必须要承受死亡的一个苦难历程,但鸟儿依旧高歌,我们的人生也得一路歌行!这样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这个专题内容的融合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相关联想,拓展文本

这里我提倡语文教师必须做一只“獭”,一只“祭鱼的獭”,做一只勤奋又挑剔、敏锐又灵活的獭。獭是一种喜欢吃鱼的动物,在惊蛰时节,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摆在岸上,古人觉得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为獭祭鱼或獭祭。后来,有人用獭祭鱼来比喻写作上的喜欢翻书用典。据说李商隐作诗必大量地用典,每每将一大堆古籍摆至案头,就如水獭祭鱼。做一个语文老师就需要众多的“鱼”,来充实丰富并拓展我们的文本,且多多益善。至于如何“吃”,是整条鱼生吞,还是啄两口就弃之,这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有鱼”你上课才会“有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书袋”,语文老师就是要把我们的“书袋”摆动起来,在“本”的基础上展开相关联想,使各种各样的“鱼”游入书袋,这样才会信手拈来,有的放矢。通过老师对相关知识的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知识之间的沟通与内在联系,这无疑会起到加深对所学作品的理解,提高文学欣赏品位的作用。

譬如在讲授上面“直面人生”专题时,我还不吝时间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的传记组成,三人的人生都充满了种种艰难和挫折,但三人始终都未向命运低头,直面人生,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地抗争着,最终分别在音乐、雕塑、文学方面成就了不朽的篇章。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在如今这个绝大多数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中三位巨人的生涯无疑是我们现代人的一面明镜。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也许这对我对学生都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我们还学习了王蒙的《人生三境》,也许不是伟人的我们更多地处于“俗境”之中,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奋斗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不俗”。另外,我还推荐了我自己很喜欢的两本书:《飘》和《平凡的世界》,让他们通过熟悉一些经典人物的经历去认识到苦难的多样化表现和思索人生的意义,并思考如何来走好自己的人生。

三、类比迁移,创新文本

类比迁移是对相关知识点作横向纵向联想和比较,把某一知识点的某种特性迁移、融合到另一知识点上去,或者从某一知识点升华出另外新的知识点,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迁移。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探究和写作中,我们要在已知和新知之间架上桥梁,激活已知的知识点,来达到“顿悟”。用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讲,迁移的关键就是学生顿悟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关系,所以教学中要激活文本知识,启发和激励学生更快更准地找到“顿悟”的那个点。

如迟子建的《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其中有一考点是:文章记叙了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为什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标题?由“一个女人的悲剧命运”,相关联想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激活已知文本做类比分析:本文开头三段均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结,中间俄罗斯老太太的死也是通过暮色中的炊烟来发现的;《祝福》与之何其相似,始于祝福,结于祝福,文中又提到祝福。答案从迁移中至少可明确:“暮色中的炊烟”是本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宁静祥和的氛围反衬了俄罗斯老太太的悲剧性。当然这个顿悟点可以是我们以前学过文本的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是类似的时代背景、作者风格、写作手法等等。

我们最好教会学生能“隐性地獭祭鱼”,能活学活用,不生搬硬套,把自己的学习与现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眼光要犀利独到,胃液要丰富,要善于吸收消化,能化腐朽为神奇,用他人的思想印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拾人牙慧,这样也就达到了迁移的上乘境界,学会了创新。如高考作文中,以“幸福生活与思维方式”一题,满分作文《哀痛者与幸福者》就是由《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演绎而来,“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一题的满分作文《独上高楼》就选取庄子、李白、陶潜的历史人物的故事阐释了古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论述了古人张揚的个性。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本,注重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和类化,对我们课文中优秀篇章文段的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结构思路等要讲“精”;同时要拓展文本相关内容,要针对性地设计较典型的迁移训练,要讲“活”。

总之,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类比迁移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邝廷舜.从顿悟谈学习迁移[J].教学与管理,2009,(9).

[2]潘大胜.巧用比较 增强文学鉴赏能力[J].贵州大学学报.

[3]王喜春.浅谈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

[4]语文学习的策略指导与指导策略[EB/OL].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作者:屠小苗

作文心理顿悟管理论文 篇2:

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运用知识和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具体体现。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几年来,我多方探索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浅谈几点,以求商榷,为农村作文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低效率的原因大致为:

一、初中生对各种事物现象的观察、体验不够,缺少足够的发现

不留心观察,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头脑里就不会留有深刻的观察印迹,自然没有写作素材;不留心体验生活,对各种事物缺少感动和感受,不认真思考问题就不会对生活有所顿悟和想象。没有感动、感受和发现就不会产生文章的灵魂——思想感情,也就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就会感到没话说、没写头,最终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

二、初中生阅历浅,生活面窄,缺乏生活见解和感受

经验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许多作家都擅长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而学生长期被关在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本该充满七色阳光的学生生活变得平淡、单调,从而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感受,体验不丰富,导致作文立意不新,选材不精,平淡无奇。因此必须让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关注人生,写好人真事,客观真实地反应现实生活,使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阅读不精,语感不强,积累不够

读是写的基础,可以说写作的样本来自读,二者密不可分。写作的语言、材料、思想也有一部分来自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可惜现在的学生在学校被题海战术搞得昏天黑地,没时间去读课外读物,从而导致阅读量少,词汇积累少,语感不强。作文时词汇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缺乏写作个性。

四、写作训练不足,并且随意盲目,缺乏训练的系统性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只练不学不行,只学不练更不行。欧阳修说:“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有人做过实验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有30万字的写作量才算“过关”,而现在有的许多学校每两周才写一篇作文,实在是太少了,这样少的训练量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作文教学命题、指导、批评、讲评等环节教学法陈旧,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目前,学校作文训练基本上是按照命题、指导、评讲这一过程组织实施的。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如果一成不变,长此以往也难免单调乏味,作文教学的活力将受到扼杀。因此必须对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大胆地改革创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命题要避免单一机械,要做到多种形式相结合;作文指导要改变教师单一指导,实行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积极参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结构思路等讨论;作文实践要打破“当堂作文”的旧模式,采用“得法于课内,活学于课外”的新模式,也可以运用当堂作文和课后作文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为有效改善初中生遇到的以上作文窘境,我着力做好了以下几方面:

(一)引导初中生多读书打好写作基础

阅读课文及其他优秀作品,提高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观察生活、选材确定中心、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从中学习一些写作知识、修辞方法。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只是教学当中的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即写作能力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首先是阅读训练,要让学生人人都能把文章读得的正确、流畅,乃至熟读成诵。在阅读中,要遵循作者的思路。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要潜心备课,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从而确定引导的方向。这样学生在作文下笔时,才能感到游刃有余。

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单凭阅读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学作品,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使范文起到榜样作用。除此之外,初中生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读报,看新闻,观察社会,参与社会生活。

(二)多写勤练

多写勤练是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初中生按课程标准安排,每单元写一篇作文,每个学期至多也不过七、八篇文章,仅靠有限的几篇作文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小练笔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也是这样,只要细心观察,勤于动脑动手,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失时机地用笔表达出来,日积月累,定能摸索出一些写作技巧。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们可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练笔机会,如升国旗活动、捐款活动、值日活动、联欢会、演讲会、歌咏比赛、爬山、参观、小组活动、实验活动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要及时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对人外貌、心理活动、各种活动场面、环境、各种声音的描写,及时捕捉到最新最美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动笔记下来,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这样持之以恒,必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对初中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能力培养,注重多读勤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把学生从模式作文的樊笼里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从应试教学的窠臼里走出来。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若 曦)

作者:宋电民

作文心理顿悟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参训教师角色模块化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课程,是教师培训的关键所在。它既是培训的重要载体,又是达成培训目标的根本保障。专家开发的课程是宝贵而优质的资源,但是,这仅仅是教师培训课程的一个层面。更广泛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会遇到无数的实际问题和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境,仅仅靠专家层面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培训机构特别是县级培训机构,组织有能力、有条件的培训者组成培训课程开发团队,站在县域的位置上,开发自己实践领域的课程。目前,在县级培训机构层面上的课程开发,尚处于一种原始的、粗放的状态,对于课程开发的研讨、实施、管理、推广及应用等关注不够,开发的课程缺少“灵魂”,缺乏系统性;对课程开发积极性的机制性保障和课程开发平台构建等缺乏整体性、全局性思考。

湖南省宁乡县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对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从2011年开始,组建课程开发团队进行基于参训教师角色模块化课程的开发,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我校的做法和思考汇报如下。

一、建设良好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在逐步变化,自我角色逐步觉醒,己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传统的由上级制定培训计划和确定培训课程,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培训,显然已失去生存的土壤,教师培训必然要向培训内容开发与选择的服务性方向发展,使参训教师真正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主人,实现教师培训由下而上的革命性转变。基于此,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也得实现由下而上的转变,即课程必须是基层教师迫切需要的,必须是能解决基层教师的实际问题的,这就要求教师培训课程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通俗地说,就是要变传统的“围席开餐”式培训为现代的“自助餐”式培训。要实现“自助餐”式的培训,就要准备非常丰富的课程。这些课程,不应是杂乱无章的,而应该有自身的序列和系统,我校将这些序列和系统称为“模块”。这些“模块化”的课程开发,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而其中最重要的生态就是要建设一种有助于“模块化”课程开发的“文化”。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 课程开发团队文化建设,打造高水平的模块化课程开发团队

《组织行为学》指出:组织包括三个因素,即“机构、成员、联结成员之间的纽带”, 而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是“联结成员之间的纽带”,“纽带”联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其“组织力”就越大。“纽带”就是“组织文化”,是组织建设的核心。“模块化”课程开发,没有样板照搬,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多年来,我们就是以“创新 ”为核心元素,建设开发团队的文化。

创新是一个组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我们深谙其中的道理,以“我在创新”讲坛为平台,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氛围。学校设立“我在创新”讲坛,每周一下午为讲坛开讲时间,由课程开发团队成员轮流主讲,同时,每学期都评选出一批课程开发工作中的“创新之星”。

2. 教师自助式发展课程开发文化建设,塑造模块化课程的灵魂

研究表明,教师培训的价值实现需要培训者与受训者两个主体之间的良好合作。如果从文化的层面审视,教师培训文化的核心是主体间的平等对话、高度亲和。而要塑造这种培训文化,其核心又是关注受训者的需求,按需施培。而受训者的“需”是有个性的,他们在教学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充满了个性差异。这就要求培训课程也必然要体现个性差异,才能让参训者实现“自助式”发展。因此,培训课程开发也要从有助于受训者“自助式”发展的文化建設入手。我们认为,这种文化有“务实”“开放”两个核心元素。

(1) 培养“务实”的态度。实用主义成人心理学认为,每个教师必然关注课堂操作,关注如何将新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之中。因此,我们强调开发团队关注基层教师课堂操作、理念落地的情况,要求开发者必须“务实”。我们建立10所基地学校、20个名师工作室,为课程开发团队“务实”提供了基地,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要求他们每周必须有二天的时间下基地听课、评课、上示范课、参与活动。

(2) 形成“开放”的氛围。“自助”,意味着开发的课程要成模块且足够多,课程开发团队只有形成“开放”氛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为团队搭建“讲坛”“沙龙”等平台,让课程开发团队成员参与各种交流活动,以求团队成员之间平等对话、资源共享。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顿悟、在顿悟中升华,逐步形成开发团队“开放”的氛围。这样的“讲坛”“沙龙”活动,既有规定动作,要求每周必须进行一次活动,又有自选动作,鼓励团队自发组织交流活动。

二、建构基于参训教师角色的三模块课程

模块(module),是指由多个具有基础功能的组件,用以组成具备完整功能的系统、设备或程序。我们运用“模块”理论,建构了基于参训教师角色的三大模块课程体系。将参训教师按其身份角色分为校长、班主住(德育工作者)和学科专业教师等三类,每一类教师培训课程为一大模块,每一模块的所有课程整合成具备完整功能的系统。这样就形成了我校的三大模块课程体系:校长思想治校、班主任文化治班、教师专业治教。

1. 校长思想治校模块

宁乡县是一个教育大县,共有317所幼儿园、285所小学、66所初中、14所高中,也是目前湖南省第一个教育强县,办学品位不断提升。教育要发展,校长是关键。实现思想引领是农村学校校长的短板,我们根据本县校长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思想治校”列为“十二五”校长培训的主题,开办各级各类校长培训班50多个,共培训各级各类校长2100多人次。为此,我们加大了校长培训课程开发的力度,围绕“思想治校”的功能,开发出3个小模块共27个课程。我们将“思想治校”模块分为3个子模块:校长的课程领导模块,以引领校长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校长的文化领导模块,以提升校长价值引领和建设校园文化意识、提高办学品位为重点:校长的行为领导模块,以推动校长办个性化教育,办特色学校突破口。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每一个子模块下设计了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开阔校长视野及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如校长的课程领导专题下有如下课程:“作为管理者——课程计划”“作为经营者——课程开发”“作为教育家——课程实施”“作为教育家——课程文化”“行政推动与高效课堂建设”“高效课堂基本理论”“信息化浪潮下教与学的变革”“好课的标准”“特级校长论学校教学管理”等。初级、二级、一级、特级校长根据需要遴选课程,多角度、多方面帮助乡村校长解决实际问题。这三个子模块用“思想治校”组合起来,形成了校长“思想治校”课程模块,27门课程,提高了宁乡县校长思想治校的水平,得到校长们的一致肯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班主任文化治班模块

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管理学生,为了实现其管理目标,必定会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传递给学生,传递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用“管理”的方式传递,也就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第二种是“文化”的方式传递,就是以“文化”为“舟车”,引领学生到达顿悟的彼岸。我们将这种“文化”分解为“班级管理制度文化、班主任心态文化、班主任行为文化和班级管理物态文化” 等4个子模块,共开发了“班级管理制度与班级文化生态建设”“班主任行为学生自主管理”等课程共62个,覆盖了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文化治班”的四个维度,在班主任培训中,老师们自主选修,在班主任自助式发展过程起了很好地助推作用。“快乐的班主任”“积极管理”“让学生和家长更信任你”“狼一样的团队”“学生是可以的”“这样对待迟开的花朵”“巧用八小时”“优雅的班主任这样练成”等课程尤其受一线班主任青睐。

3. 教师专业治教模块

促“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培训永恒的主题,我们从这一主题出发,用“专业治教”的视线来审视学科教师的培训课程开发工作,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归纳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精神、专业智慧等5个子模块,分学科从5个子模块的角度开发了120个课程。如初中语文学科就是按照5个子模块开发了12门课程:专业知识方面有“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初中语文修辞知识大全”“初中语文逻辑知识大全”“初中语文语用知识大全”等4个课程;专业技能方面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等4个课程;专业伦理方面有“初中语文教师言语素养修炼”;专业精神方面有“初中语文教师语文情结养成策略”;专业智慧方面有“初中语文课堂活动组织艺术”“初中语文课堂纠错艺术”等两门课程。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研发了不同的课程。新教师培训注重岗位适应。有“学生教育与班级组织的操作办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如何与家长沟通”“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发展”等实践性强的操作课程课程;骨干教师注重自身底蕴、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程有“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科研与校本研修”“教师的人文素养”“学生角度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等。中老年教师培训关注身心健康和时代适应。主题一:养生与心理调适。课程有“中老年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老年健身操”“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与调适方法”;主题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包括“网上资料查找与编辑”“班班通的使用指南”“QQ等交流工具的使用”;主题三:学科课堂教学。核心内容为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与操作。课程有“小组学习的新价值”“科学分组”“小组培训”“小组评价”等。丰富的课程旨在使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具备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成为合格的教师。学员也可透过培训课程,认识本身的强项和有待改进之处,确立改善目标,使之在专业方面更能胜任。

三、搭好模块化课程开发的五大平台

课程开发团队进行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一定要有机制保障,以确保课程开发者的积极性,我们着重为课程开发工作搭好了五个平台。

1. 课题研究平台

现代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者应该是科研型、专家型的,缺乏教育科研素质的课程开发者队伍,是不能开发出有价值的培训课程的。我们大力营造科研氛围,每两年立项一个省级以上规划课题,课程开发团队的全体成员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校外课程开发成员则担负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使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与课题研究高度融合。如2016年10月结题的省级重点课题“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自我成长策略研究”,在历时二年的研究过程中,就开发了“从旧理念走向新理念”“从因教而学走向因学而导”“从大班教学走向小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8个课程,对全县高效课堂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该课题在结题时,得到湖南省教科院专家的高度认可,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课题研究,引领课程开发者向专家型、学者型的方向成长。

2. 高端研修平台

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很重要的一环, 培训课程开发者的专业成长也不例外。培训课程开发团队要有生命力,就必须多渠道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走专家引领之路,是培训课程开发者专业成长的必然途径。我们采用“请进来、送出去” 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加强专家指导引领工作。“请进来”,我们设立“楚沩教育高端论坛”,定期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登坛论道,培训课程开发者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和大师互动,得其点化,从而顿悟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真谛;“送出去”,就是将培训课程开发者分期分批送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圳龙岗进修学校等高端培训机构脱产学习。四年来,我校选送了150多人次参加高端研修,培训回来后,利用所学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共开发了100多个课程。如2015年在深圳龙岗进修学校培训后,受其培训组织“破冰行动” 的影响,开发了“破冰行动与团队建设”“课堂也需破冰”等5个课程。

3. 基层历练平台

培训课程开发者的成长需要在实践中历练,只有走基层实践之路,才可能使其在历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从而有效地加快培训课程开发者成长的步伐。下基地学校实践,是我们课程开发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最接“地气”的好办法。近4年来,我们一共建好了10所基地学校,成立了20个名师工作室,为课程开发团队基层实践引领成长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他们带着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深入基地学校和名师工作室指导、调研,参与基地学校和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工作,主持并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在此过程中他们掌握大量的一手材料,熟悉基层教师的情况,为开发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深受教师欢迎的培训课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在“小学语文秦爱娟名师工作室”调研过程中,发现名师及其成员对“语用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不很理解,开发团队回来后,广泛查阅资料,开发了“语用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发”这一课程,在国培项目送培下乡活动中使用,得到了乡村教师的热烈欢迎,后来在最喜欢的培训课程问卷调查中,该课程好评如潮。

4. 岗位实践平台

课程开发者必然是培训者队伍的中坚力量,以“谁开发谁培训谁受益”的模式运作,鼓励课程开发者积极承担培训任务。同时,开发者在参与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开发新的课程。如2014年,宁乡县承担了湖南省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项目,在课程开发团队在参与远程培训的过程中,对湖南省远程平台提供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等四个维度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真的研究,开发了“班级管理制度文化——专业能力”“班主任心态文化——专业理念与师德”“班主任行为文化——专业知识”“班主任物态文化——专业实践”等4个课程,在班主任培训点使用这4个课程,学员们普遍反应收获很大,很开眼界。

5. 自研自修平台

《认知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驱使人们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也称为内部动机,是促进人们成长的关键因素。人的内驱力的激发需要外部诱因,我们通过搭建课程开发团队自研自修平台, 来激發开发团体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积极性。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建立和健全课程开发团队自研自修奖励制度。如根据课程开发情况,每年分三等给名师工作室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给每个培训项目组给予课程开发奖励,根据项目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课程开发数量和质量情况分别给予1万元、6000元、3000元的奖励;二是开展课程开发沙龙活动,我们在基地校、名师工作室、进修学校本部分别开展课程开发沙龙活动,课程开发者将自己的开发成果在沙龙上交流、展示;三是我们经过精选,将优秀课程结集出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大大激发了课程开发者自研自修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课程开发团体的发展。

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走出了基于参训教师角色模块化课程开发的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点滴经验。但我们深知,我们还很稚嫩、很肤浅,唯有继续前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戴礼章

上一篇:中职学生情绪管理论文下一篇:开关电器应用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