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城哲学理念论文

2022-04-19

摘要:“慢城”在欧洲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其内涵逐渐从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拓展到“慢”哲学。如今,“慢城”理念已由学者引入国内,我国首个慢城的出现,也预示着这种理念在中国更大发展的可能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一直是城市建设中遗留的难题。“慢城”主义的出现将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慢城哲学理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慢城哲学理念论文 篇1:

慢城现象:理论述评与城市发展启示*

摘要:慢城作为宜居城市,自欧洲提倡以来,已有24个国家的147个城市拥有慢城称号,且数量呈现递增趋势,慢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对慢城理论文献的梳理,对慢城内涵、表现及作用、慢城与慢食、慢旅行及全球化关系等理论做了简评。本文认为,慢城理念对于我国的发展与建设,在消除城市病、实现包容性增长、创建特色小城镇、提高土地利用率、消除快节奏的消极影响和培育可持续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慢城现象;慢城理论;慢哲学;启示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呈现递增的趋势,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比例越来越高,每日至少工作八小时,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西方社会,病态工业化的弊端已显露,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平,1%的人掌握99%的资金,导致99%的工人存在着失业的危险;失业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使得快节奏成为人们的生活律例,时间饥荒、时间紧凑、时间深化成为他们加速生命的代名词,结构和思维的相互嵌入提升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压力。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网络社会化,这也为快节奏添加了砝码,使得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社会问题的发生和再现。[1][2]例如,在互联网的同城化和经济资源共享化的条件下,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随着差异的不断淡化而被剔除阈限值,推向了同化的边缘。再如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建筑物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基本被同色系高楼大厦所涵盖,不仅没有展现出所追求的空间特色,反而完全走向了空间一致性,城市个性逐渐消失。这种由全球化与同质化导致的快节奏压力,最终可能会扭曲人们的价值判断,在功利观统治下,人们不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成功者可能会因积劳成疾而无法乐享天年,而失败者可能会因内外压力而自暴自弃。

那么,人类追求的应当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境况呢?慢城模式给人们提供了答案。慢城是顺应人们生活追求的宜居之城,它有优质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气息,有惬意生活的福祉观和适度增长的世界观。它反对当代经济增长的思想偏差,希望构建简单而优胜的生活模式,倡导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在同质的世界中保存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独一无二的个性;与此同时,在保护地方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当地商业的复兴和可替代能源的使用等多种方式促进城市和地方经济水平增长,创造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一、慢城现象

慢城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和英语的合成词:cittaslow,意思是慢节奏的城市运动。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发起的“慢食”运动。当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麦当劳、肯德基等美式快餐店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进程扩展到世界各地,意大利也颇受波及。然而,强调速度与标准的美式快餐与追求品位与情调的意大利慢餐格格不入;美式快餐不仅冲击了意大利的特色饮食,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节奏。为此,意大利人彼得里尼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抵制快餐,倡导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并从慢餐开始,改变过快的生活节奏,回归传统,在此过程中,逐渐衍生了“慢城”运动。

截止到2011年6月,全球共有24个国家的147个城市拥有慢城的称号,整个欧洲国家已有100多个慢城,其中意大利就有68个,欧洲其他国家如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十几个国家都有慢城,甚至连亚洲韩国也有了慢城,“慢城”运动正演化为一种国际潮流。2010年11月27日,我国江苏省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慢城。按照国际慢城联盟的规定:慢城人口不得超过5万;慢城限制汽车使用,城内不许停车,汽车在城市街道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慢城严格管理噪声,限制甚至取消广告牌和霓虹灯;慢城内不能卖速食,禁止麦当劳等连锁店和超市,其余店面周四周日不营业,避免工作过度;慢城要保持个性,特别是保护具有地区象征性意义的产品。通过慢城建设,让人们的生活节奏回归自然,在保证轻松生活的同时追求可持续发展,在洁净的自然环境中,享受地方风味和民俗文化,重获生命品质与尊严,这就是慢城的意义所在。

慢城现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如何理解慢城现象?慢城仅仅是由于生活节奏慢速化的民俗性要求而对快速节奏的一种单纯抵制吗?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慢城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新的幸福理念和更加宜居的城市化模式。它所针对的是现代快速生活的种种弊端。

作为城市经济和其他城市学科以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国外学者对慢城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已初步形成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概念。

二、慢城内涵及作用的基本解析

(一)慢城内涵解析

慢城的出现,本质上是人们对二战以来世界的快速发展所做出的直接反应。西方学者对慢城的定义和内涵虽然有不同,但是具有普遍性的认识是:慢城是一种城市发展目标和人们的生活态度,并将成为主流发展模式。Mayer(2006)认为慢食运动和慢城运动作为代替美联社的基准城市发展目标,侧重于地方资源、经济和文化的优势,以及保持具有独特历史背景的城镇,并提出慢城才是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宜居之城。慢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慢城是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生产与独特文化的城市;第二,慢城是鼓励发展有机生产和具有个性城市的宜居之城。[3]同时Parkins 和Craig(2006)在文化研究的视角上从五个方面宏观性的分析了慢生活节奏的理论表现形式和观点,主要包括慢食、时间和速度、空间和地点、食物和情趣以及慢的政治性等内容。他认为慢城的打造主要是基于慢食和慢节奏的生活理念:慢并能享受到生活乐趣,慢餐就是生活的享受,时空的快速化要求用慢来进行磨合,并坚持慢的政治思想和理念,这几种慢的具体化就是慢城的具体内涵。他最终以对比的形式分析得出慢生活将成为生活的主流,将成为人们的追求,慢城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并鼓励建立慢城。[4]

慢哲学作为慢城的理论内涵对于慢城的建立和实施具有支撑作用,鉴于此,Dogrusoy(2007)从速度的概念出发来引出慢的哲学理念,认为快作为一种重要的节奏现象,为形成工业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快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不乏弊端的显露:它为可持续发展造成明显障碍,在使人们获得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同时却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5]基于此种缘由,快这种术语将会成为城市规划的绊脚石,它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具有负面效应,所以他提出了慢城理念可作为持续经营城市的正确选择。与此同时Zeestraten(2008)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快节奏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缓慢和有意义的可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慢食生活模式作为个人价值观的最佳展现,对慢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慢城的起源就是得益于慢食运动的兴起。正是基于慢食的长期演化,主流媒体抓住这种城市发展现象并将其命名为慢城。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对快速提出了挑战,它能够充分展现其优点和特长,因而慢将会成为主流生活模式。[6]

实事求是的进行比较、鉴别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部分学者采用此种研究模式来对各种城市类型进行解析引出慢城的内涵,Duranton(2007)通过对城市化进程的分类定位了城市发展的快城、慢城和静止城三种模式,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释。他认为快城是和城市进程的良好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城市的快是城市化进程的最好描述,没有快的进程在这里就不会有城市化;而慢城是发展比较缓慢,一般分布在快城周围——处于一般意义上的郊区地带的城镇,这种城市的缓慢发展是由于遮掩效应和规避效应的存在,导致了慢的城市进程;静止城是指它们的位置及规模相对不变,是处于快慢进程之间的城市;由于城市基本保持原状,没有前进的趋势,处于一种静止化状态,故可称其为静止城。[7]

(二)对慢城作用的研究

慢城理念的出现,将会对城市化中的城市病现象、政府的城市管理责任以及发展的哲学理念等方面发挥作用。Currie 和 Thacker(1986)以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认为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作为现实的复合体,与工商业和房地产业息息相关,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城市病的出现,这就会引起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深思。就快速和慢速两者比较而言,快和慢的两种城市模式对城市环境质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他认为慢速对城市环境质量具有提升作用,而快速却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降低。[8]从对快速和慢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各自影响的不同中,他突出的阐明了慢速城市化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积极作用,意指慢城是城市化理论深入研究的一个基础,也将成为欧洲慢城运动的一个突出视角。同时Davis(2005)从立宪规制方面来进行思考,指出了政府公共规制对于慢城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他通过对慢城宪章运动与城市活力的耦合性能进行互动关联的分析,认为慢城作为引导城市经济良性发展的模式和方法是可持续化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等各种城市病,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同时,慢城能够在实现社会公平中推动经济发展,而慢城宪章运动也将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助推器。[9]这种思想对于城市治理具有启迪作用,政府不论是在城管或者是在城建过程中都扮演着独立于企业和居民的第三方的公共规制角色,因而,Davis的思想,使得慢城成为政府在城市治理与建设规制方面的一个目标。Miele(2008)则认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病要用慢哲学思考并去弥补和治疗,作为与快速城市化形成鲜明对比的城市理念,倾向于用慢城的生产慢哲学理念来克服快速节奏,并提倡与当地的传统生产相结合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保持本地生产传统和个性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和产业;通过重视环保,利用资源优势和资源禀赋来抵抗快速的生活节奏。[10]

三、慢食、慢旅行与慢城的互动研究

(一)慢食与慢城的互动分析

慢城源于慢食运动,慢食的推行对于慢城的建立和发展起推动作用。其中Jones 和 Shears(2003)从慢食和慢城的互动机理出发,认为慢城作为慢食运动的伴生物,对慢城的研究不能忽视对慢食的探讨。所以他基于对慢食个案的分析,对快餐持强烈的批评态度。通过对慢食运动的历史回顾,他对社会今后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他鼓励人们改掉不良的消费习俗,倡导回归到传统消费价值观,认为这样做才能为建立慢城铺垫消费观基础;同时通过对快餐和慢餐二者的鲜明对比,为建设慢城提供素材。[11]这种从慢食到慢城的研究,即通过慢哲学的引入来进行层层深化的分析,对帮助人们认识到从慢食到慢城的内在机理和二者可能产生的互动机制有积极意义。区域特色文化和传统是慢城建立和发展的必备因素,Leitch(2003)认为由于快餐对当地城市的侵入和占领市场,当地传统的特色餐馆和特色食品都趋于减少,甚至某些地方特色产品濒于消失的状态。基于此种事件的实然影响,他探讨了慢食出现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致力于保护当地濒危的传统食品,并通过慢食理念来审视其文化和了解慢思想在欧洲的认同度,同时以此论定新自由主义模式下的快的不合理性。他进一步认为,要结合市场进行主导思想的转换,就必须明确,慢食现象所引发的慢城现象,后者并不是单纯被动地决定于前者,二者存在着互动关系,慢食运动产生慢城,慢城作为慢食运动的产物,一旦形成就会为慢食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场所和环境条件,从而在保护地方特色产业上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溢出效应。[12]而Pietrykowski(2004)则以提出问题来开始他的研究:慢食为何会占领欧洲市场?慢城又如何根据慢食运动而衍生出来?带着对问题答案的求知,他以社会经济的慢食运动为主题,对慢食和快餐两种消费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以问题的形式发布给人们,结果显示,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内涵认识的提高和对财富淡化意识的增强,以及由于地方特色和烹调水准以及环境卫生的制约,大多数的人们会选择慢食,进而引发了对慢城的构想,最终结果导出慢食对慢城形成的促进作用。这种以提出问题的研究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思考和热情探讨,对形象性的思考慢食和慢城的互动分析具有启示意义。[13]Paxson(2005)从食品脂肪必然导致胖的假设出发,同时在考虑了慢食运动的潜在贡献和美国饮食伦理的基础之上,认为个人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形象是自我控制的一种道德评判,就是说,无规律的和不注重卫生的饮食是不顾身体美学和营养价值的唐突做法。由此,提出慢食概念,认为慢食是一个人远离身体畸形的重要措施,是居民应推崇和坚持的饮食原则;认为饮食价值的重现路径是提倡慢食,这不但是对自身美学和价值的负责,也是对道德的重视,只有培养了这种消费观,才能为建立慢城形成文化底蕴的铺垫。[14]

近年来这一研究进一步深化到生态领域,Nilsson等(2010)以慢食为启迪点来对慢城进行研究,认为慢食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试图抵制全球化趋势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人们对其已经有相当大的注意力,根据相似原理,慢城作为一个市镇网络,对当地城市发展、旅游业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把慢食和慢城作为生态发展的重要工具。[15]此视角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机理出发,认为慢食和慢城都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优质的生态空间,为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生态化的公共活动空间。

(二)慢城与慢旅行模式研究

慢旅行模式作为慢城的典型体验,更多的注重满足游客的精神和个性需求,在这一点上学者们达成共识。Lumsdon(2011)认为慢旅行作为旅行的新模式在旅行模式中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惬意旅游的典型是慢游,是建立慢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扎根理论,他解释了缓慢型旅游业的社会现象,并通过对慢旅行的定义解析,指出慢旅行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重要旅游方式,游客要求在慢旅行过程中充分体验旅游的情绪和对环境的意识;他特别强调这是心态旅行,不是集中表现的有型产品的旅行,这种旅行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会成为可持续的旅游模式。[16]这一旅游的发展前景能够为建立实质意义上的慢城建立旅游方面的社会基础,并强化慢城的旅游功能。同时Dickinson(2011)通过对旅行模式的演化分析和气候变化分析,提出慢旅行的旅行模式,并对其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审视,对慢旅行最为潜在的旅游方法从发展前景上进行了构思:一是注重旅客的软硬思想的变化,二是对以旅行和交通条件的重要载体是否适应于慢旅行进行效果评估,来满足各类旅客的需求和生活方式。[17]作为这种旅游方式的承载方,慢城就是最佳的旅游区域,故慢城建立势在必行。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行模式是适应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的最佳选择,以物种多样化为生态平衡的基础类似,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城市社会生态实现平衡的内在需要,慢城能够演绎出旅行区域的生态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所以基于慢旅行模式建立的慢城也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慢城研究

慢城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诞生物,众多学者对慢城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由于观点的差异,对慢城的主旨意义进行评析也呈现不同。Knox(2005)从城市空间角度对慢城进行阐释,指出慢城实质上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模式。通过与自身管理模式的结合,慢城的主要宗旨在于抵抗全球化的实施和进展,因而它不能适应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实,它以慢节奏来克服快速化的发展空间,作为与快速形成鲜明比较的城市类型,它不能接受全球化的经济背景,因而被视为快速城市化的反叛。[18]同时,Pink(2008)基于典型的慢城运动案例,认为慢城运动的宗旨主要在于推广自身所提倡的关注地方可持续性和独特性的环保方式和管理模式,并对全球化的具体形式采取替代性的原则。他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全球化与慢城的关系,认为慢城具有侵吞全球化理念的势头,慢城理念希望把自身的建立原则用于全球化发展中,最终达到建立全球化慢城的最佳目标。[19]然而Radstrom(2011)从全球化的背景,并以其自身的欧洲和澳洲经历,从慢城的组织、历史、哲学和政策等诸方面来分析慢城组织是通过维系地方身份感和特殊形式来显示本地化特色的,并说明慢城在当地,特别是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地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这意味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慢城仍被很多国家所接受和采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些国家已建立拥有自身特色的慢城。

五、简评及城市发展启示

综合上述文献梳理,可知国外学者对慢城的研究基于不同的视角,主要集中于对慢城的基本内涵及作用,慢城与慢食的互动关系,慢城与慢旅行模式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慢城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把慢哲学理念引入到慢城的建立与发展中,对于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具有启迪作用,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尚未对慢城理论在经济学方面做出系统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城市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示范效应的研究没有开展起来,且国内对于慢城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笔者通过对慢城理论的初探,希望将其理念引入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特别是针对快速发展中的种种弊端,对于我国建立低碳、宜居城市发挥启迪作用。

(一)及时消除城市病

“城市病”是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病的一种形象化比喻,通常是指城市化进程太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严格管理或城市规划失控情况下的种种问题,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密度过大、交通堵塞、住房拥挤以及房价过高、失业率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等。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带来区域经济发展效果的同时也使得各种城市病突显。目前,我国大型城市中,“城市病”问题已造成高额城市发展成本和负外部性,其中,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成为城市普遍存在的两大难题。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关。为此,对原有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实现有效的战略转型,对慢城理论的借鉴就是一种必然,通过慢城建设,及时破解和预防各种城市病症,使我国城市建设实现健康型演化。

(二)满足包容性增长的需求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应,包容性增长追求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化、可持续化,推崇机会平等的增长和合理分享经济增长。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同时来自后危机时期的国际影响,所以经济增长要从依靠外需向内需转化。包容性增长需要的是对城市的软实力、城市功能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相应的提升,城市的发展不再是单一模式的实行,更多的是需要多元理念,慢城恰好能迎合包容性增长的需求,注重城市内涵的升华,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化做出贡献,为城镇化及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出路。

(三)创建特色小城镇

截止到2011年初,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9.95%,其中,小城镇发展很快。但是,特色小城镇少之又少。原来的小城镇,一些早已超出慢城所要求的5万人口规模的上限值,成为中型城市,失去了建立慢城的机会;另一些规模虽小,但是盲目仿造大中城市,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高楼,完全没有特色;还有一些眼里盯着化工等赚钱产业,却又没有处理三废的能力,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形成所谓小城市病。对此,倡导慢城理论,对于小城镇建设尤为重要。我国小城镇发展应注重的是:把区域特色和独特文化与自身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产业结合起来,不要盲目的跟随大中城市追求时髦。基于慢哲学的思考,小城镇发展一定要在特色上下足功夫,在慢中求快,予快于慢的发展进程之中。

(四)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

尽管我国政府三令五申,严格禁止城乡土地的违法违规利用,可是土地滥用现象仍然存在。这与我国广泛存在的为增长而增长的理念不无关系。为了稳定我国耕地的十八亿亩红线,为了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借鉴慢城理论,适当降低速度而关注调整结构和发展质量,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五)消除城市生活节奏快速化的不良影响

城市之间的竞争激烈化和城市品牌营销的多样化,为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快速化可谓贡献之巨大。然而,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和城市居民福祉并不都是正相关的。某些城市为使城市快速发展对各种资产价格攀比提升,结果是大部分城市居民陷入到被动性的为生活的奔波劳苦之中。城市生活节奏的快速化给居民造成巨大压力,房价上涨、菜价提高、入托难、出行难、收入差距拉大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借助于慢城理论,稳定城市发展速度和生活秩序,消除由于快速节奏带来的消极影响,创建理想的生活模式,在我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六)培养可持续的健康生活理念

可持续健康生活是大数人所追求的生活理念,不仅要建立自然环境友好型社会,还要建立人际环境友好型社会,无论是损害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应是人们所不齿的行为。慢城理论强调环境绿色和社会绿色理念,对于破坏环境和制造危机等行为,都给予强烈的抵制。从抵制快餐到抵制快城,表现的都是强调人类社会的自然本色和人文本色。人们若能深刻认识到这些理念,也许就不会发生生态破坏和金融危机,社会将会进一步走向平等和公平,具备更为自觉地可持续化的健康生活理念。

参考文献:

[1]Levine, R.V. The Pace of Life[J].American Scientist, 1990.

[2]Garhammer, M. Pace of life and Enjoyment of Life [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2.

[3]H Mayer. Slow Cities: Sustainable Places in a Fast world [J].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006.

[4] Parkins , Craig. Slow Living [M]. Berg Press, 2006.

[5]IT Dogrusoy.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n Sustainable Planning:Slow Urbanism [J]. Archnet IJAR, 2007.

[6]J Zeestraten. Strolling to the Beat of Another Drum: Living the ‘Slow Life’ [D]. Degree of M.Appl.Sc, 2008.

[7]G Duranton. Urban evolutions: The Fast, the Slow, and the Still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

[8]Raymond F. Currie,Charlene Thacker.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as Perceived by Residents of Slow and Fast Growth Cities [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86.

[9]Davis, J. Urban Vitality through the Cittaslow Charter Movement [J]. Unpublished Conference paper, 2005.

[10]M Miele. Cittáslow: Producing Slowness against the Fast Life [J].Space and Polity, 2008.

[11]P Jones, P Shears. Etc. Return to Traditional Values? A Case Study of Slow Food [J]. British Food Journal, 2003.

[12]A Leitch. Slow Food and the Politics of Pork Fat: Italian Food and European Identity [J]. Ethnos, 2003.

[13]B Pietrykowski. You are What You Eat: the Social Economy of the Slow Food Movement [J].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2004.

[14]H Paxson. Slow Food in a Fat Society: Satisfying Ethical Appetites [J].The Journal of Food and Culture, 2005.

[15] JH Nilsson. Etc. ‘Cittáslow’ Eco-gastronomic Heritage as a Tool for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10.

[16]LM Lumsdon. 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low Travel: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7]JE Dickinson. Etc. Slow Travel: Issues for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8]Pual L.Knox.Creating Ordinary Places: Slow Cities in a Fast World [J].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05.

[19]Sarah Pink. Sense and Sustainability: The Case of the Slow City Movement[J].Local Environment, 2008.

[20]S Radstrom. A Place Sustaining Framework for Local Urban Identity: an Introduction and History of Cittaslow [J]. Italian Journal of Planning Practice, 2011.

(责任编辑 吴晓妹)

作者:张明斗 杨霞

我国慢城哲学理念论文 篇2:

“慢城”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思路与策略初探

摘 要:“慢城”在欧洲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其内涵逐渐从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拓展到“慢”哲学。如今,“慢城”理念已由学者引入国内,我国首个慢城的出现,也预示着这种理念在中国更大发展的可能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一直是城市建设中遗留的难题。“慢城”主义的出现将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慢城;历史建筑保护;文化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城市空间和景观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人们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识不断加深,该领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希望在升级城市空间环境的同时能保留历史文脉。然而,现实的快节奏建设工程往往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背道而驰,追逐经济利益的城市发展,不断催生了与国际同步的摩天大楼,抹去了城市千百年延续下来的独特肌理,也不断加速着社会的生活节奏,城市逐渐遗失了自我,走向同质化的误区。此时,由“慢食”运动衍生而来的“慢城”主义,力求打破这种鲁莽的城市节奏,追求一种富于地方独特性,拥有优美健康环境且生活节奏舒适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慢城”主义也将为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在这种放“慢”的模式中,历史建筑逐渐“跟上”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为不断更新的城市空间留下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1 “慢城”主义的内涵

1.1 慢城概念解读

“慢城”一词由“Cittaslow”翻译而来,1999年发源于意大利,“指人口在5万人以下,节奏悠闲舒适,支持都市绿化和绿色能源,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支持本地传统手工工艺与传统美食,充分利用资源来实现地方感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村庄或社区”[1]。

1.2 “慢城”理念梳理

根据《国际慢城宪章》[2]以及现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3-5],笔者对“慢城”的理念进行了梳理,具体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空间品质、环境资源、经济效益、文化传统和群体意识。

1.2.1 空间品质

“慢城”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独特性的维护和保持,通过环境的改善和特色的挖掘,追求空间品质的提升,从而达到高质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目标。适宜步行的交通系统也将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促进自行车交通和便捷的公共交通是创造宁静幽雅的空间环境的良好措施。

1.2.2 环境资源

“慢城”主义实现的基础在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强调对传统美食、手工艺生产以及地方文化环境的保护和传承,城市或地区的地方感是避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发展同质化的有力条件。

1.2.3 经济效益

“慢城”主义理念下地区与城市的发展重心并不在于经济效益的创造,但不代表其对于产业的摒弃。慢城中地方传统美食、生态产业以及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业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且更能发挥特色优势吸引更大的投资利益链。

1.2.4 文化传统

“慢城”主义的一大目标是对于地方文化传统特色进行有效保持和传承,将文化传统商品化以适应经济导向的全球化趋势,实现现代城市或区域在历史文脉的指引下走向发展。

1.2.5 公民意识

居民的“慢城”意识是“慢城”主义在认识层面的体现,包括在教育事业、地方文化事件以及商业活动中体现的公民意识,使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决策中遵循“慢城”主义的目标设定。本土居民热情好客的传统以及“慢食”运动正是其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2 “慢城”主义与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联系

2.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现状

2.1.1 我国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

根据2008年国务院批准颁布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的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

2.1.2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实践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实践工作,对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逐渐重视,国家对于保护性措施的立法不断更新。我国于1961年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颁布了《关于印发近代优秀建筑评议会纪要的通知》,1996年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进行了调整,2004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2005年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定义,至2008年新一版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成为了直接涉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国家保护条例。[6]

回顾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几十年,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历史文物保护与修复模式。对于历史价值较高并且保存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往往采取还原真实性的修复措施,以保留历史环境的真实遗存。如南京总统府的修缮。

二是历史建筑迁建与开发模式。对于一些历史建筑物原址不得不为新的城市建设所代替的情况,一般采取历史建筑异地迁建的方式,并尽可能减少历史信息的遗失。如三峡库区文物古迹的异地保护。

三是历史建筑风貌保护与开发模式。我国许多历史建筑并不是因为其单体的价值而存在,而是片区所保留的历史肌理和风貌价值,这种历史建筑风貌区通常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利用的形式重获新生。如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开发。[7]

四是历史建筑利用与开发模式。历史建筑的精髓就在于经过时间的洗礼其外观价值或是功能价值仍能为现代社会所认可,这种依然能被社会接受的历史建筑经过功能的延续和拓展可以重新融入现代生活。如北京798创意产业园区的改造。[8]

2.1.3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对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高速进展的城市建设不免因为技术或是管理上的漏洞,使一批又一批未及时进入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毁于隆隆铲车之下。概括而言,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无法与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直观的比对,从而在这场价值比对战中历史建筑毁于一旦;二是许多以居住为主的历史建筑,经过长期的人为活动影响,十分凌乱破败,老城区的改造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修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使政府负担极重,不得不采取一些更加简易的重建模式。[6]

因此,总结两大难题的症结主要在于经济支出,以及公民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如何以更加经济的模式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管理,如何加强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视程度将是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策略层面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2.2 “慢城”主义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指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慢城”主义发展至今,已由欧洲扩展到全球范围,南京高淳的桠溪镇于2010年成为了我国首座慢城。“慢城”主义理论也被学者引入国内并得到认同。“慢城”的概念逐渐由狭义的5万人口以下的小型城市,延伸到“慢城支持者”(Supporting subjects)、“慢城之友”(Friends of Cittaslow),而“慢街区/社区”(Slow Neighbourhoods or Communities)的提出,更提供了将其运用于较大城市以及微观层面的可能性。

2.2.1 可行性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的生活哲学中少不了“慢”的体现,这种悠然的生活态度曾被庄子所称道,为成都人所体现, 在诗情画意的园林中升华,这是“慢城”主义在中国适用的文化基础。我国现保留的许多历史建筑,特别是供居住休闲的房屋,大多以街区形式出现,这种集群而非单体的建筑风貌有利于包含多种维度理念的“慢城”主义得以体现,这是其在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上适用的空间基础。“慢城”主义的核心在于文化特色的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必然拥有独特的时代风貌和丰富的文化背景,这是“慢城”主义适用的物质基础。同时,“慢城”主义中 “慢食运动”和“慢旅游”与历史建筑的结合有利于新功能的注入,所带来的效益可以成为其理念适用的经济基础。

2.2.2 必要性分析

国内外对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实践从未间断。其中相关理论包括现代城市更新理论、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理论与新城市发展观、经济学理论以及公共行政理论。[9]学者们从诸多方面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经济层面以及政策层面。目前对于意识层面的探讨比较缺失,而“慢城”主义中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提出了一定要求,并且以一种更加综合的角度审视空间品质的打造,这对历史建筑全面性的保护开发有着积极意义。

3 “慢城”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思路与策略

3.1 “慢城”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思路

“慢城”主义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体现首先在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留。这种文化特色不仅局限于单个历史建筑的外观特色,也包括建筑群的风貌特色以及使用者拥有的人文特色。要通过对本地文化和当地风俗习惯的培育,巩固历史建筑文脉的地位,从意识形态和空间形态两方面入手,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其次,“慢城”主义下的历史建筑保护还应对环境品质有足够的重视。空间环境的良莠对人群的活动起到一定引导作用,高品质空间中的人类行为较混乱状态下有更高的素质。同时,自然环境(如废气、废水、废物)也直接影响建筑的保存保护。因此,打造优雅的街区环境是避免人为和环境损害的良好措施。

再次,“慢城”主义所支持的传统饮食、本土艺人以及本地商业的发展也可以与历史建筑相结合。功能上的置换有利于历史建筑重新融入社会发展,创造财富解决对历史建筑保护的经费问题,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增加。同时,在可行的情况下,应鼓励历史建筑的原居民和使用者回归当地,对建筑进行合理经营,热情接待外来客人,通过良好的人文氛围引导经济发展。

最后,“慢城”主义倡导推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技术,这对于进行更加科学的可持续的历史建筑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慢城”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在“慢城”主义理念指导下的历史建筑保护思路,更加重视历史建筑与环境和人的关系,打破了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保护现状。其追求的不再是片面的对历史建筑的保留,更注重对历史文脉的挖掘和传承。当今社会快速化思考的模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古建保护的态度,急于求成和追求片面保护成果的思维方式是应为我们所摒弃的。我们要从意识层面的转变出发,以一种“慢”的理性的方式思考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方向。

3.2.1 挖掘历史建筑文化特色,保护建筑的原真性

如今在许多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中,并没有对建筑的历史文化和产生背景进行调查,往往千篇一律地进行相似建筑的复制,这是一种对于历史极不尊重的表现。“慢城”主义理念要求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找到保护工作的切入点。而建筑的“个性”能够为自身保护争取关注,也能提升其在街区环境乃至城市大环境中的地位,成为地区历史文脉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也是保护工作中所应注意的。“慢城”的吸引点正是在于其朴质且原汁原味的特色空间,同理,真实的历史建筑才能展现出时代所特有的气息和历史意义。

3.2.2 提高地方风貌空间品质,打造雅致文化街区

优美的环境是“慢城”组成结构中重要的一环,是优化地方生态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建立低碳环保城市和社区的必要条件。对于历史建筑而言,高品质的空间氛围带来的是环境污染的减少以及人为破坏的避免。同时,与环境的相融使历史建筑价值提升,历史风貌街区的出现正是其体现,如此带来了历史肌理文脉的延续以及种种商机。此外,历史建筑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有利于区域社会结构的改善,过去被边缘化的老城区重新吸引了富有阶层前来消费观光,促进良性循环,使历史建筑重获新生。

3.2.3 注重功能和特色的统一,注入现代经济活力

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活动已在国内许多城市开展,如北京的南锣鼓巷、福州的三坊七巷、上海的新天地等。这些功能的注入,使历史建筑在得以保留的同时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这种开发利用方式弥补了保护工作的巨大支出,提高了政府对于历史建筑物保护的积极性。但在大片历史文化街区兴起的同时,开发商不免陷入走向同质化的误区,许多街区的营销模式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的挖掘,这种开发模式应予以避免,需注重新功能和特色性的统一。

3.2.4 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态度,增加文化交流活动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方式衍生出了许多消极的生活态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社会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失去了动力。“慢城”主义提倡居民感受“慢”哲学,在城市中开展慢食运动,回归传统美食,进行慢旅游体验,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而历史建筑正是这些运动良好的载体,人们来到富有传统特色的建筑街区中仿佛融入历史记忆,这样的氛围既能开展慢哲学的体验,也提高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4 结语

“慢城”主义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世界的认可,这种城市发展模式也逐渐抽象为一种“慢”哲学,从而向更大的研究领域拓展。在当下急于得到古建保护效果的氛围中,“慢城”主义提醒人们放下追逐功利之心,认真思考历史建筑保留的文化意义,找到建筑与历史、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意识的紧密关系。不过,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思路与西方城市建设理念依然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如何融汇古今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在“慢城”主义理念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保护思路仍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朱晓清,甄峰.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9):7-13.

[2] 国际慢城宪章[EB/OL].http://www.cittaslows.files.wordpress.com/2009/08/newcharter.pdf.

[3] 克劳斯·昆兹曼.慢行城市[J].邢晓春,译.国际城市规划,2010,(3):17-20.

[4] 朱晓清,甄峰,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1,(4):84-90.

[5] 张明斗,王雅莉.慢城:低碳、宜居城市新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12,(3):53-58.

[6] 张松.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分析[J].时代建筑,2013,(3):24-28.

[7] 张鹰.“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开发[J].中国名城,2009,(9).

[8] 温泉.重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开发模式探索[D].重庆:重庆大学.2007:5.

[9] 陈侠.传承与发展——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策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3.

责任编辑:王凌宇

作者简介

王昭昭,南京市规划局江宁直属分局局长,注册规划师。

作者:王昭昭

我国慢城哲学理念论文 篇3:

慢城运动与东黄山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利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慢城概念及慢城运动特点进行概括,论述了创建慢城的理念及条件,以及慢城与体育旅游开发的关联。结合东黄山度假区自然、人文及体育资源,探讨了慢城理念下东黄山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认为东黄山体育旅游应注重徽派古建筑及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保护;应将东黄山茶林场劳动景观与体育旅游相结合;注重土特产的景观、车骑等“慢游”空间以及皖南体育旅游经济圈地开发等,为慢城体育旅游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旅游;慢城运动;东黄山;开发策略

收稿日期:2013-1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体育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3YJC890007)。

作者简介:陈林华(1981-),男,江西樟树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城市、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蒸汽机发明以来,这个世界的发展就一直在加速,快餐、高铁、速递、信息高速公路……加班,赚钱,快餐果腹,行色匆匆,我们被自己追赶得“穷途末路”。当大自然的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暴戾的情绪在社会上迅速蔓延,一种新的城市哲学——“慢城”悄悄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兴起。在慢城理念下,体育旅游开发有了新的内容与模式。本研究结合东黄山实例,探讨慢城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1关于慢城及慢城运动

1.1何谓“慢城”

“慢餐”(Slow Food)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麦当劳、肯德基等美式快餐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彼得里尼为了捍卫意大利美食文化,极力抗议在广场附近开设麦当劳分店,发起了一场“保护享受权利国际运动”并迅速得到许多人的支持。随着这股全球性的“慢餐”浪潮兴起,“慢生活”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主张,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列侬的话——“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1],才能理解“慢生活”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让人们真正懂得如何在有限的个体生命当中去获得生命的无限价值与意义,并由此建构生命的终极关怀,让生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充实和丰盈[2]。

慢城运动始于意大利小城布拉,该城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即提出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结合。1999年10月,意大利基亚文纳、布拉、波西塔诺、格雷韦因基安蒂四个小城的市长联合发布了著名的《慢城运动宪章》[3],意大利奥维托成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慢城”。关于慢城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是否成为慢城,主要由“国际慢城联盟”根据制定的慢城条件来最终确定。总的来讲,“慢城”大于“慢餐”与“慢生活”的简单相加,因为它倡导人们健康地慢生活,即使工作再繁忙也别忘了享受自己烹调的乐趣以及和家庭聚餐的亲情;是提倡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建设可持续发展家园的运动。

目前,全球25个国家已有150个城市宣称为“慢城”,加入国际慢城联盟。全欧境内已有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加入,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也都有“慢城市”。

1.2慢城的理念及条件

慢城倡导的理念是:“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因此,慢城运动的真正意义是可持续的发展、更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更有诗意的生活。

慢城联盟规定,慢城必须在城市人口、环境政策、城市发展规划、食品生产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54项具体规定。真正的慢城必须符合四大前提、八条公约、五大行动准则[4](见表1)。

1.3慢城理念与体育旅游发展

在高铁时代,快旅快游成为当下旅游的常态。“走马观花式旅游”实际上是工业化思路[5],它是在讲究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性价比的权衡下,快速满足好奇心。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来啥也不知道”的“中国式旅游”遭到年轻一代游客的“吐槽”,走马观花式旅游已不适应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要求,深度游、主题游、自由行等多种“漫游”方式悄然兴起。

在慢城理念下体育旅游也是可以慢的。而且,体育旅游实际属于文化旅游,细嚼慢咽地观光、采风,慢慢地体验和品味,只有慢才更有收获。“慢游”主张在游览地生活一段时间,在当地人家或出租屋过着“当地人”的原生态生活,像居家生活一样,亲自到菜园种植、采摘、做饭,在乡间小路、山间湖泊随意游逛,而没有特定的目的地。“慢游”强调的是在一个旅游点真正“生活”过,而不仅仅是停留过[5]。

慢城理念下,体育旅游要满足“三美”要求,即自然生态美、城市文化美和社会生活美[6]。體育旅游目的地一定要美化自然环境,通过治理污染提高绿化水平,达到和谐生活。除此,还应该挖掘地域旅游资源和文化,促进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保护开发,在旅游文化打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身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恰当的体育旅游性开发。

1.4中国首个慢城——江苏高淳体育旅游开发概况

2010年11月,江苏省高淳桠溪镇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这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在体育旅游开发方面,桠溪镇非常注重当地民俗民风体育活动的保护与传承,传统体育活动如赛龙舟、踩高跷、桃花扇、跳五猖等成为体育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项目的原则是:体育不能违背慢城理念。逐步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体育中心、桃花扇广场、文化林广场,以及诗廊栈道、钓鱼台等旅游休闲景点,形成了以农家乐为特色的吃、住、行、游、购为一体的体验处,一批休闲配套设施相继建设完成。另外,为突出慢城特色,建设了17公里的步行道、自行车道、电瓶车道多层次的慢行系统,并在慢行道沿线布点设置服务点、驿站、换乘中心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先后开发了挖竹笋 、摘梨、垂钓、捉山鸡、拣鸡蛋、登山、慢骑、龙舟竞渡、踩高跷、跳五猖、慢城野花游等体育旅游重点项目,接待游客逐年攀升。

2东黄山创建慢城的条件

东黄山坐落于环境优美宁静的黄山风景区东大门,占地面积约280万平方米,距黄山景区南大门入口处22公里,交通处于205国道与103省道的交汇点。东黄山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经初步建成知心小镇海派风情区、农耕文化景区、知青部落怀旧景区[7]。东黄山的中远期目标是结合国内外观光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及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按照国家5A级旅游区标准,建设国际健康休养度假园区、东黄山休闲度假区、户外运动发展区,并完善知青部落景区的建设。

2.1自然资源

东黄山所处的皖南山区属于武夷山北部余脉,山水景观变幻无穷。黄山作为皖南山区的最高点,自然成为长江与新安江的分水岭。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地处黄山东大门,在分水岭的长江一侧。东黄山度假区内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丰富,主要的景区有:石門峡景区、翡翠谷景区、华东地区唯一的高山湖泊——海拔1184米的天湖景区、香溪漂流景区、尽现山乡民俗风情的凤凰源景区、黄山第一大瀑——落差300米的九龙瀑景区,九龙瀑一瀑九折,一折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的壮丽奇观、有占地面积80余亩的纪念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谭家桥战役的红军北上抗日纪念馆、还有作为中华祖先轩辕黄帝游息之所的黄帝源景区、知青部落景区等。

2.2历史人文资源

东黄山度假区内人文历史资源非常丰富,注重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以海派文化、知青文化和茶文化三大文化为中心。“万绿丛中一抹红”,红色的琉璃瓦、米黄色的墙体、再加上街道两边老上海的弄堂格调和城隍特色,典型的海派文化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海派文化主要体现在沿街的建筑风格上,所有新建的建筑其采用了中外合璧、艺术交融的形式,运用了自然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对大自然生态环境和轻松愉快居住氛围的热烈向往,既自然、生态、幽静,又古朴、高雅、大方。室内外注重空间的实用、方便和与自然的结合交融,讲究个性和建筑细部、多元化的建筑形象。仿古堡尖顶建筑,周围青山绿水环抱,“玉兰听溪”、“天竺揽月”便是游客享受海派文化熏陶的最佳体验之处。黄山茶林场作为东黄山旅游度假区的主体区域,其内知青文化特色鲜明,知青运动内容丰富。除分布在茶林场周围的山谷中的20多个知青连队旧址外,还有十一位革命烈士墓及墓碑、英雄桥、知青老照片等反映知青故事的众多遗迹和描述知青生产和生活的著作——《知青部落》。

2.3体育资源

近年来,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已经建成了集游览观光、美食养生、休闲度假、康复疗养、运动健身、耕读修学、素质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山水型度假村。目前,这里已建成商务酒店、国际青年旅舍、山林别墅、拓展训练营、健康中心、农林公园、知青部落等设施,正与联合国生态安全组织合作建设生态安全示范区。运动健身是东黄山旅游度假区的最大亮点,成为国内首批园林式拓展训练基地,项目包括空中抓扛、高空网墙等高空项目,背摔、跨越电网等低空项目,攀岩、景观列车以及古道徒步、峡谷漂流、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户外运动项目。在东黄山可以开展背摔、盲阵、空中抓杠、蛛网、孤岛求生、相依为命、过沼泽、天梯合作共赢、毕业墙、荆棘排雷、突破雷区、生命之旅等几十个拓展项目,另外还可以开展古道徒步、峡谷漂流、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真人CS野战等项目。并且,东黄山东邻旌德县,西近黟县,北接青阳县,与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等毗邻,极具体育旅游一体化开发价值。

东黄山作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东黄山训练竞赛基地和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东黄山产学研基地,目标是建成集专业体育训练、体育度假旅游、体育技能培训、体育比赛的为一体的中国大体协的综合专业体育训练基地及全民健身基地[8]。目前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已经初步建成集运动、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建有两个网球场、一个门球场、一个大型的室内乒乓球馆和东黄山拓展营。并于2008年成功举办了“光明杯”第14届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黄山汽车场地越野精英挑战赛,2009年安徽“汪满田”杯青少年羽毛球比赛、“醉温泉”杯中国黄山汽车越野精英挑战赛和全国越野定向冠军赛等赛事。

2.4接待资源

东黄山坐落于歙县、旌德、太平和绩溪四县相交之处。旅游度假区设在东黄山国际青年旅舍,它隶属于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国际青年旅舍。除此之外,度假区还有心族之旅酒店,东黄山健康中心等配套设备,可同时住宿500余人,有地下酒吧、山顶会所、网球场、台球桌、温泉、别墅会议、景观列车、竹林、池塘、凉亭、游泳池、大堂酒吧、超市、自助厨房、自助洗衣房、会议室、培训室、网吧、长途话吧、万名上海知青长廊、50亩观光茶园等满足您在住宿、餐饮、娱乐、会议和休闲度假方面的各类需求,游客可以享受自助厨房、自助烧烤、洗衣服务、卡拉OK娱乐等等。人们在没有种族、性别、阶层差别的自由环境里享受一种健康、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3慢城理念下东黄山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3.1体育旅游与徽派古建筑及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保护与传承相结合

《慢城宪章》要求所有慢城必须“促进和维护地方传统文化事业”、“保护濒临灭绝的技能和工艺”[6]。因此,从慢城建设的角度而言, 旅游目的地城市应以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的契机,需要对优秀历史文化进行原生态保护与传承,或者结合节庆、民俗等其它旅游资源动态地加以表现,以深厚的底蕴和多元的形式吸引旅游者。

东黄山体育旅游,应该不只是徽派古村落建筑及皖南农村生活方式“博物馆”式静态展览。在慢城理念下,更要求游客对东黄山及皖南农村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体验,将体育旅游与徽派古建筑及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保护与传承相结合,让游客在徽派古建筑里“生活起居”,在菜园、茶场里“耕作收割”,在大山大湖里体验“灵气与秀美”,在弄堂小巷里“休闲与嬉戏”。

3.2保持和宣传东黄山“地脉”及“文脉”,将东黄山茶林场劳动景观与体育旅游相结合

在地域文化的传承方面,慢城旅游目的地应特别注重自身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恰当地旅游性开发。黄山茶林场曾享有“安徽小上海”的美誉,自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有近万名上海知青先后到茶林场进行劳动锻炼。如今,在皖南开发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大格局中,黄山茶林场积极拓展旅游、商业服务和房地产的产业构想,利用自身特色积极打造海派文化、知青文化和茶文化,在5060亩土地上做文章,兴建了农林公园、茶博园等茶林景观,劳动景观与体育旅游相结合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注重土特产的景观开发及包装营销

“慢城运动”源自“慢食运动”,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 旅游者无论是从自身健康还是从社会时尚的角度出发, 对绿色产品的热爱均方兴未艾, 因此能够提供高品质绿色产品的旅游目的地会更具有旅游吸引力。据研究,旅游者离开城市开展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绿色食品的享用与购买[9]。《慢城宪章》中也明确提出“推广绿色产品销售点, 支持绿色产品生产”的规定[10]。东黄山借助地理生态优势,可以开发茶叶、竹笋、干果、蘑菇等土特产,包装设计强化地域及文化标识,建立葡萄园、蘑菇坊、竹海等土特产景观,纳入体育旅游范畴,将为东黄山旅游注入慢城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形式。

3.4注重自行车、远足、登山、定向越野、漂流等“慢游”空间的开发与保护

《慢城宪章》中“保证绿地等城市休闲区的品质”、“城市内部自行车道的广泛建设”[11]等要求就是在制度层面上为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提供物质条件上的可能性。东黄山在皖南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开发大格局中,可以联合徽州古村落、齊云山、黄山等景区,规划区域体育旅游一体化,通过“慢游”空间的开发与保护,如人行步道、自行车道、驿站等,建设自行车、远足、登山、定向越野、漂流等体育旅游项目,夯实东黄山体育旅游实质。

3.5实施“一体化”、“差异化”战略,促进东黄山慢城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

东黄山要树立大旅游意识,加强与黄山、徽州古村落、齐云山、九华山、太平湖等旅游目的地的联系和互动。以东黄山度假区为中心,构建半径150千米为辐射半径的2小时慢城体育旅游经济圈。实行“一体化”、“差异化”、品牌化、“区域联动”等战略,推动旅游圈的协同发展。按照慢城旅游发展的理念,在体育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生态、和谐社会的保护,体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谐共处的过程中,激发游客热爱体育、保护自然、传承民俗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各景区单位、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各方利益得到保护。

4结语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12]。乐活、慢城、田园城市,这三种理念,可以互为犄角,相互支撑。以乐活与田园城市的理念为补充,慢城可以实现工业文明高速度之后的回归[5]。东黄山作为海派文化、茶文化和知青文化的交汇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体育资源丰富,在慢城理念下东黄山体育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袁兰. 慢生活:让脚步顺从心灵[N]. 湖北日报,2011-12-01.

[2]黄健. 作为生命形式的休闲及哲学意义[J]. 人文旅游,2006.

[3]朱晓清,甄峰,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2011,(4):84-89.

[4]国际慢城联盟[EB/OL]. http://www.cittaslow.org/.

[5]刘思敏. 慢城理念与旅游发展[N]. 中国旅游报,2012-06-29.

[6]张骏,卢凤萍,古风. 慢城旅游吸引力系统的内涵与构建[J]. 城市问题. 2011,(9):28-31.

[7]百度百科.东黄山旅游度假区[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4214544.htm.

[8]马无尘,赵洁琼,邵溪清. 以体育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农村经济模式探析——以东黄山体育运动中心发展为例[J].体育科研,2010,(4):68-70.

[9]郭焕成,宋金平. 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1):126-130.

[10]刘思敏. 慢城理念与旅游发展[N]. 中国旅游报,2012-12-28.

[11]“慢城”:国际城市发展战略方向[J]. 决策信息参考,2012.

[12]陈晨星. 城市时代[J].经济与信息. 1999,(2):126-130.

作者:陈林华 王跃 汪艳

上一篇:课堂教材小学音乐论文下一篇:现代职业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