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叙事声画关系论文

2022-04-17

【摘要】电视是声画的艺术,对声音的处理关系着节目质量的好坏,一段包含深情的配音会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解说起伏,一句绘声绘色的同期声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自始至终留有现场声的节目会让观众身临其境,一段契合主题的配乐会打动观众心弦,一个恰当的音效会点燃观众的情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视叙事声画关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视叙事声画关系论文 篇1:

论电视新闻节目的声画组合关系

二战后,在电视技术的进步,新闻理念的更新以及接受主体的分化共同作用下,不断催生出新的新闻节目形态。但是,从学理层面探讨电视新闻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国内学界一直存在分歧。本文拟从新闻节目形态演进的视角探讨声画关系辩证组合关系,就正于方家。

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争鸣

英国电视理论家格林·阿尔金说:“电视不只是一种看的东西,然而也没有必要说音响或图像语言哪个重要。制作一个效果好的电视节目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两者中任何一个能独立发挥作用的话,那不是对它的赞扬,相反,却说明这两者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电视艺术大师伊文思说过,画面是电影的主体,解说词只是加强了画面的效果。他们的观点都可以找到中国知音。

20世纪80年代,伊文思的主画论电视观念被奉为圭臬。1991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再次强调“以画面为主,声音加以配合”的观点,以画面为主的电视观成为一时定论。1990年,朱光烈提出“电视传播是以语言为主”的思想,在1991年中央电视台舟山会议上,他的观点遭到猛烈批判。此后,阿尔金的“声画结合”论或“声画合一”论逐渐取得主导地位。黄匡字率先将语言符号学引人电视学后,设计出“语言符号叙述达义、非语言符号证实表意”的电视语言“双主体”论。1997年黄匡宇发表论文《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宣称“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双主体(声画)构成”,招致主流的“声画结合”论者的反驳。此后,沉寂了近10年的朱光烈发表《重提一桩历史公案:语言在电视传播中的地位》,从语言哲学角度重申了“电视传播是以语言为主”的观点。1999年,他在《现代传播》上连发两篇文章对“声画结合”论展开反驳,引发电视节目声画关系的又一轮争鸣。时至今日。不同观点间的“商榷”仍不绝于耳。

电视声画关系为何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呢?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与声画关系分析

电视最为显著的媒介特性就是以声画同步呈现事件现场及其发展过程,再现形象直观的客观真实。电视新闻节目再现客观真实的特质,即源于电视的视听——声画一体的传播优势。对于受众而言,电视新闻的各类节目形态就是他们在电视、荧屏上收视到的声音与影像的不同组合文本。电视新闻分为七种节目形态,即声画形态、政治化形态、深度形态、娱乐化形态、民生形态以及直播形态与杂志形态。其中,前五种节目形态在嬗变中整体上呈演进之势。上述论者正是忽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历史嬗变,将任何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都作为一个不加区分的同质整体来对待,导致各执一词。

电视诞生70多年来,新闻节目形态整体上呈嬗变演进、融合之势。其成果便是受众在电视荧屏上能收视到画面与声音日益丰富的组合文本。这些声画组合文本实际上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外在标识性尺度。因此,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来考察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是一种既贴近对象特性。又合乎历史语境的进路。

在声画两张皮的新闻形态中,出现收音机与电影两种媒介彼此割裂的取向:要么承袭收音机;要么效法电影,形成声画两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电视画面与电视声音关联度极低,作为视听复合媒体的传播优势缺乏到位认识。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电视复现简单影像的技术特质与再现人际交流的拟态特质,给传播新近变动信息的电视新闻提供了启示。按照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切换画面和场景再现现场,在政治化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实现。此期电视新闻普遍打通声画隔膜,实现声画融合。

深度形态与娱乐化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是通过提升有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来实现的。深度形态的电视节目产生的契机是对电视肤浅的批评而实施的自救策略。在收集和遴选事件素材、调查和访谈新闻人物时,深度电视新闻很大程度上效法纸质媒介的深度报道理念。但是,视听化的电视与平面媒体的特性有别,电视声画合一的媒介特质在深度形态中难以发挥。因为思想的深度和很多纵深现场是很难用电视画面直观呈现和复原再现,评论类节目和深度访谈节目尤其如此。娱乐化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即在新闻文本中糅人娱乐元素软化处理。在电视媒体中,“娱乐元素”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来实现的,包括播音语言生动活泼、富有人情味、忍俊不禁的配音等。新闻表述方式在娱乐化形态中经历了一次媒介“软着陆”运动:由“播”新闻。到“讲”新闻,直至“说”新闻。电视新闻经过软化后,易读性、可读性大为提升。但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注入娱乐元素后,电视的画面优势有被搁置之虞,影像的重要性降低。

民生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一方面继承了娱乐化形态的生动表述,以普通受众喜闻乐见的有声语言演绎新闻故事;另一方面,电视在“民生”这片天地里,发现了展示媒介个性与优势的原生态生活现场。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在一个更广阔的受众层面实现了声音与画面结合,“民生”为源源不断的节目周期生产发现了取之不竭的新闻源。电视新闻在民生的沃土上找到了一片丰富生动、符合电视特性的视听传播天地。

直播形态的电视新闻是与电视历史同样悠久的节目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播即电视为这个世界所奉献的有别于收音机和电影的新鲜传播方式——远程即时声画传播。但是。由于现场采访表达的“时间制约”与现场画外音声源的不可控性,直播形态电视新闻节目的同期声一般只在直播画面中片断使用。直播中的有声语言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记者现场出镜,或者连线演播厅主持人进行解说,也就是在直播对象之外植入的声音。可见,直播形态对于电视本质要素——同步、现场、过程和悬念的实现,是以画面为主的呈现方式。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作用。

有两个值得玩味的案例可堪比较。一是网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评论。这场被主流媒体誉为超级视觉盛宴的开幕式,网络舆论电视直播没有尽显现场的恢弘气势。从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的点火方式成为开幕式上难忘的经典。但是,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奔向点火台的过程,观众获得的信息基本上不是来自画面,而是来自朱军和董卿的激情解说。因为,包括李宁手擎火炬和他飞奔线路上具有中国地域风情的背景图案,电视直播没有给我们留下清晰可视的影像。荧屏上的李宁小得像蜘蛛,鸟巢上的背景图案漆黑一片。对于网友认为这是由于现场摄像转播失误的指责,本文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电视传播极限与编导主创人员的视觉定式所致。所谓电视传播极限指电视摄像的极限与电视画面的极限。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舞台表演,而是一个场面盛大的巨型仪式,电视摄像难以平衡现场全景摄录与精彩看点之间的切换:现场直播往往来不及做细致的后期处理就将现场摄录的影像在电视荧屏上高度浓缩呈现。因此。要么小上加小、浓缩再浓缩,造成精彩“遗漏”;要么独表某一视点,损耗现场恢弘气势。而张艺谋领衔的开幕式主创人员的视觉思维基本来自电影,而不是电视。因为张艺谋的专业身份是以电影摄像起家的电影导演。此处仅从电影有精细、从容的后期制作以及电视荧屏与电影银幕的大小比例悬殊,论证基于巨型全景场面的电影画面经验不适合电视现场直播。二是2006年的世界杯直播。黄健翔的“激情”现场解说被批判为“失态”、“失声”。原因是,对于视觉可以获得的画面信息,他常常进行过度解说制造大量冗余信息,成为噪音污染。这两个案例可以说明在电视直播中画面的主导地位及有声语言的限度和边界。

杂志形态节目是一种综合形态的电视新闻,从理论上讲它是以上六种节目形态中的几种节目形态的组合。因此,在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形态中,不同新闻节目板块表现出不同的声画关系。如央视大型早间节目《朝闻天下》,就是一个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里面包括声画两分的读报板块、主画的深度形态以及声画结合的民生节目形态等。

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是内容和形式按照新闻叙事需要组合而成的信息传播产品与收视文本,这给我们讨论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忽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历史嬗变与多元分化的现实,抽象地看待电视节目或电视新闻节目的声音与画面的主次轻重,忽视了问题的面向,自然难以求解。通过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声画组合的辩证离合的演绎关系。由此获得的启示是,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可以从受众的收视习惯出发,找寻适宜的题材内容,发掘相应的形式手段。通过对声画关系的结构性调适来改善节目的收视效果,实现节目创新。

编校:郑艳

作者:尹美林

电视叙事声画关系论文 篇2: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中声音的创新使用

【摘 要】电视是声画的艺术,对声音的处理关系着节目质量的好坏,一段包含深情的配音会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解说起伏,一句绘声绘色的同期声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自始至终留有现场声的节目会让观众身临其境,一段契合主题的配乐会打动观众心弦,一个恰当的音效会点燃观众的情绪。

【关键词】电视新闻 编辑 声音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题材的拓展、体裁的多样、制作的创新、观众心理的变化,在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中,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声音来提高节目的质量,成为电视新闻编辑的种重要手段。

电视节目里有哪些声音?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解说词的配音、采访的同期声、现场声、后期配乐、音效。声音的编辑主要就是在节目中综合运用多种声音,丰富节目,吸引观众。

一、解说词的配音

解说词的配音主要是由配音员来完成的,这需要根据不同的节目带有感情的来处理,比如严肃轻松活泼的,配音要有不同的语调。此外,配音员还得根据节目做些拟人的、夸张的或是形象的配音,就像说书人,配音员一人要充当几个人的角色。

有些解说词我们提倡记者自己配音,因为对稿子的最好把握是记者自己,记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把要表现的东西传达出来,现场口头报道就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还有节目有时需要不同的配音,一个配音员不一定能胜任,让适合不同要求的记者来配音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有的是方言、有的是童音、有的是独特的沙哑或洪亮的声音等等。

还有节目中观众短信的配音,以前也是由配音员统一用普通话来配音,如果尝试把各地观众发来的短信用各地的方言来配音,方言所在地的观众看了会感到更加亲切贴近、节目也更活泼。

二、同期声的编辑

同期声的编辑要坚持这些原则:

1、不要把那些假、空、长的同期声编进节目里

我们观摩美国电视新闻时,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同期声非常短,很多只有五秒,只有重要的观点、感受的表达。我们要求同期声一般不要超过15秒,太长的同期声容易减缓节奏,分散观众注意力。

2、记者提问也是一种同期声

有人说“采访就是提问的艺术”,可有的记者经常问些傻傻的问题,明明买车票排着很长的队,还在问乘客是不是排队排了很长时间,不问排了多长时间。在高温天气里,问户外工作者,现在是不是很热,而不问喝了多少水、汗湿了几次衣服。采访中,观众能看到的或是众所周知的就不要问了,即使问了也不要用在节目里,编辑的时候要把这样的问话删除。

3、同期声剪辑不能太粗糙

审片的时候,经常看到一段同期声,采访对象的头不断地在那里跳动,有时一段不到二十秒的同期声跳了四五次,也就是说这段同期声是由四五段同期声剪接起来的,我们可以怪那个人说话不流畅、表达不到位,但是记者为什么不能在他的同期声里铺点画面,让他说话看起来像是一气呵成的。

4、避免解说词与同期声雷同

解说词里说了同期声就不要编进去,同期声说的,解说词就不要写了。有些是通过同期声来强调的,解说词也要换一种方式来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节目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稿子,把他的同期声删除,稿子照样能看明白,这就是很失败的稿子了。

5、同期声的选用要用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话语

《第一时间》强调的是“寻常巷陌的新闻 绘声绘色的讲述”,因为绘声绘色可以让新闻更生动、让新闻更吸引人,一句好的同期声会让人记住整个节目。

6、同期声与音效(现场或是资料)的交叉使用,可以生动传达现场感

很多现场动态新闻,记者赶到的时候,现场早就不在了,一般就是事后的回述,很少使用音效,特别是在同期声的叙述中很少打断插入突出现场的音效。但是《雷电击中卧室 主人逃过一劫》的报道中,节目一开始就用雷鸣电闪的音效,营造了雷雨的现场,特别是在女主人讲述当时房子被雷击惊魂一刻的时候,交叉使用同期声与现场声的音效,突出了当时雷电的迅猛、主人的惊恐,效果很好。

三、现场声

现场声就是我们拍画面的时候同期录下来的声音,也就是通常没混音之前二声道的声音。现场声有渲染气氛、传达情绪、阐释画面的作用,现场的环境声音,不仅会使观众产生一种置身现场的参与感, 而且使电视画面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拉近了记者与观众的时空距离,使观众对现场有一个比较真实、全面的认识。建议编节目的时候一定要把二声道开着,把现场声灌进去,当然音量要控制好。特别是那些现场感特别强的节目,比如营救现场、抓捕现场等,现场声就能营造紧张的气氛。有些表现农村生活的节目,现场声里,一声公鸡的啼鸣、几声鸟儿的鸣叫,一下子就把人拉到农家的环境中。

四、音乐

音乐是叙事、写意、传达感情的媒介,音乐能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渲染环境气氛、深化主题思想、强化节奏,或者在某些画面难尽其意时,帮助其提高表现力,使电视节目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产生更强的感染力。

1、运用音乐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渲染气氛、深化主题思想

音乐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上是最合适的,毕竟节目中的画面、解说,无法说出人物内心的感情,即使是人物自己的同期声采访也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出来。那些或伤心、或郁闷、或欣喜、或悲愤等等类型的情感都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这需要我们用音乐来表现、来烘托。

2、有些节目展示的一些动作过程中没有解说也没有同期声,现场声也不是很重要,这个时候就比较单调,我们可以用些音乐来强化节奏,也就是“在某些画面难尽其意时,帮助提高表现力”

《探访固城湖螃蟹》报道中的音乐使用就很好,在记者向养殖户学抓螃蟹捆螃蟹的时候,过程拍得完整,但是比较长,节目中又没有解说词和同期声,一般观众可能就觉得乏味。这时候,记者在编辑时给了养殖户抓螃蟹加了一段比较欢快的音乐,而给记者学抓螃蟹用了一段比较诙谐的音乐。两段不同的音乐节奏贴切又具有喜剧性,给一个平常的报道增加了很多有趣的看点。还有一些是破案故事,当我们在没有同期声和解说词的情况下,展现罪犯做案和警察破案的故事,这时候加些音乐可以制造悬念、营造紧张的气氛。

3、还有些节目的配乐是特定的,节目本身已经隐含了它指定的音乐,在节目中用这些音乐效果是最好的

在《我要飞得更高》中,报道一位同学在逆境中自强不息,艰苦求学的故事。当时他在节目里说,他最喜欢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时候,节目中《命运交响曲》的音乐就缓缓出来了,此时正好传达他自强不息、与命运奋斗的心境。在接下来的节目里,如果需要用音乐表现他的坚强就用这个音乐,《命运交响曲》就成为这个节目的主题曲了。

当然,在电视新闻的制作中,配乐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因此在配乐时要注意一些原则。

(1)一致性原则。一是音乐的意蕴要和新闻基调、新闻基本内容保持一致,否则将会破坏新闻的传播效果。二是音乐的节奏要与画面的剪辑、解说词的配音相一致,这样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2)适度原则。既然是配乐,它就是配角,不是主角,只有在节目高潮或触人心弦的时候加一些,这样能够突出效果。可现在有些节目从开始到结束都在用音乐,没有起伏,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就像大家每天都有大鱼大肉,过年过节再吃大鱼大肉也没有感觉了,这就是过度了。

(3)流畅原则。音乐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要保持连贯性,要渐起渐落,不要大起大落。

五、音效

灵活运用音效可以让单调的节目活泼生动起来,给我们的节目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爱传万家欢乐派:短信金手指》是台内宣传节目,是指定任务,但是怎么把它做得更好看一点,这就需要动点脑子,用些心思了。这个节目里面就使用了很多音效,选手说参赛宣言的时候,有位打扮得像男生的女生出场,音效马上提示“我是女生”;说《第一时间》口号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出来,又来了个“忒简单了吧”的怪笑;大家转圈圈发短信的时候,记者又来了个“头晕目眩中......”,说出观众的心理;发送短信的冠军出来了,通过音效给他鼓掌;而当他说出自己的参赛目标是进入前十,他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的时候,记者给了个怪笑。这个一分多钟的节目用了九个音效加字幕,让原本单调的节目也显得生动活泼、轻松有趣。

音效的使用可以让节目生动起来,具体地说,节目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音效呢?使用音效在节目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1、音效特技是电视媒体的专长

相较于平面媒体,电视的传播方式更立体化、形象化。音效本身就是电视传播特有的方式,在电视新闻中要综合运用丰富多彩的声音,加入适当的音效,可以让观众在视觉、听觉上接收更多更有效的信息。

2、“画龙点睛”的音效

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巧妙地加入音效特技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视新闻是线性传播,受众往往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下收看新闻。因此在新闻节目的某个节点、重点、转场处加入合适的音效,可以让平实的新闻现场融入闪光点、兴趣点,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音效可以营造现场感

很多节目,记者赶到的时候,事情早就过去了很长时间,我们如何让观众有现场的感觉呢?音效就起作用了。比如像《雷电击中卧室 主人逃过一劫》中使用了雷鸣闪电的音效,营造了雷击房屋的现场,特别是在女主人讲述当时惊魂一刻的时候,交叉使用同期声与雷电的音效,突出了当时雷电的迅猛、主人的惊恐,效果非常好。此外,紧急刹车音效在车祸报道中的应用,玻璃破碎、枪击等等音效在一些案件报道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记者后期编辑的一种常态。

4、音效是电视新闻的“热场人”

热场,是娱乐节目惯有的操作模式。在某场娱乐节目录影前,常常会有专门的人提前热场,调动观众情绪,保证节目的录制效果。虽然新闻节目无需暖场,但是音效往往能起到这样的奇妙作用。比如在轻松幽默的新闻中加入笑声、鼓掌的音效,可以有效烘托幽默的氛围,进而达到带动电视机前观众一起笑的热场效果。这样新闻不仅做活了,也把观众看新闻的情绪带活了。

5、音效是电视节目的“评论员”

适当的音效配合字幕的使用,往往又能起到点评节目内容、引导观众观点的作用。就相当于有位评论员也在看节目,同时在不断点评这个节目,与观众有个情绪的互动作用。有时观众不一定真领会了其中的含义,音效和字幕一下字提醒了他。就像刚才说的《爱传万家欢乐派:短信金手指》,选手说参赛宣言的时候,那个打扮得像男生的女生出场,节目中用了音效加字幕马上提示“我是女生”,大家会心一笑——大家都觉得她像男生呢;选手说《第一时间》口号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出来,来了个“忒简单了吧”的怪笑,似乎是在评说记者出的问题太简单了,我们都能回答出来。通过这种做法,很多观众内心对节目的看法,能在节目当中得到印证,这样情绪的互动能吸引观众对节目的关注。

《第一时间》的后期编辑非常重视音效的制作,特别是破案故事等报道,栏目硬性要求必须得有一些音效和特技的使用。现在很多网站上有各种音效素材,鼓掌、大笑、惊叫声,枪击声,紧急刹车声、怪笑声、键盘敲击声的音效等等应有尽有,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下载。

电视是声画的艺术,对声音的处理关系着节目质量的好坏,一段包含深情的配音会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解说起伏,一句绘声绘色的同期声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自始至终留有现场声的节目会让观众身临其境,一段契合主题的配乐会打动观众心弦,一个恰当的音效会点燃观众的情绪。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姚少宝

作者:方永明

电视叙事声画关系论文 篇3:

个人传记类电影《少年邓恩铭》看电影声画蒙太奇的叙事呈现方略

个人传记类电影是以真实人物或相关背景为主要的素材来源,借助具有个性化、定制化与生动性的叙事手段进行叙事。该类电影的特色之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观者全面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此类电影对于声画叙事具有极高的技术要求与组织要求。声画蒙太奇是由电影学家爱森斯坦于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电影叙事手法,该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通过声音与画面间的灵活配合修辞来生动地表达电影主题。其主要包括三类表现方式:首先,是声音与画面的并行处理。该手段的特色之处在于声音与画面的统一性。其主要途径是利用互文的叙事策略来全面阐释影片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另一类代表性手段是声画叠加。该类手段的特色之处是能够将声音和画面实现无缝衔接。最后是声音与画面的分离。此时声音与画面将表现出彼此相互分离的状态,且彼此间将产生极强的声音与画面的相互映射关系,此时在声音与画面的交互作用下,电影的叙事感染力将大大增强。可见,利用声画蒙太奇叙事手段来进行电影叙事,不仅最大限度提高电影叙事的画面感与沉浸感,而且还可显著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少年邓恩铭》是著名导演江平制作的为数不多的水族个人传记电影,这一电影的特色之处在于具有极强的革命感染力,该片以中国革命的先驱——邓恩铭的人生故事为核心叙事脉络,用镜头还原了一个激昂青春的革命年代,讲述了邓恩铭从年少求学到抵抗旧官僚,从树立远大革命理想到英勇就义的辉煌人生故事[1]。该部影片的创新之处便是大量运用水族传统戏曲中的音乐元素来渲染烘托彼时人物的内心情感与思想涟漪,并行、叠加、對位拍摄画面相互映射,表达出对这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比崇高的礼赞。该电影在当年的中国电影华表奖和百花奖颁奖典礼上斩获了多个大奖,并且荣获了最佳男主角奖、导演奖和编剧奖等奖项。作为一部个人传记电影,该电影的特色之处在于巧妙地将声音与画面进行并行、对位和融合处理,真正实现了声音与画面的高度统一,据此来声画叙事结构来增强观众的视听感受,而且创新了声画表达意图,同时这个电影将观众对于电影的感知拓展到多元化的感官体系内,使观众的视听感知能够超越自身的物理极限达到了真正的视觉、听觉、触觉与心理感觉的通感效果[2]。本文通过对《少年邓恩铭》声画蒙太奇的叙事逻辑与表现策略进行立体化分析,进而全景式梳理该部影片所蕴含的声画表达技巧。

一、声画并行的叙事辉映

声画并行是声画蒙太奇表现手法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这一手段的特色之处能够将多元化的内容通过声画处理的既定表现方式进行场景化的表达,其不仅能够将视觉和听觉同时在同一场景中进行呈现,而且还可极大的增强电影叙事效果的感染力与空间感,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电影的叙事内容。[3]《少年邓恩铭》通过采用声画多元化组合的叙事手法让声音与画面能够进行多元化的表达。促进声画元素、故事内涵、人物情感三者间实现和谐统一。

(一)构造时空的叙事形式:画面与电影旁白的组合

在电影《少年邓恩铭》中,少年邓恩铭斩钉截铁地征求父亲同意其抗日,首个镜头便是少年邓恩铭铿锵有力的话语“爸爸,我要去抗日”,让电影的场景表现力与声画叙事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例如镜头始终随着人物的变化而变化:主人公求学的教室、同学与示威游行的街头,使受众真切的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蓬勃汹涌的革命热情。另外,该部电影的重要创新之处在于能够有效的促进画面和电影旁白之间的高效融合,从而为用户创建极具沉浸感与试听享受的叙事场景。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部电影中其巧妙运用了通感和视听意识相互交织的叙事策略,有效提高了电影叙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灵活多元的叙事视角:通感与视听意向的交织

《少年邓恩铭》开篇描述邓恩铭主持中共山东地区委员会工作时,并没有通过常规的第一人称视角对其进行场景化表达,而是通过超低角度和飘忽轨迹的摄像手法写意表达出主人公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摄像机贴地快速略过胶东大地、高山与河流的写意来诠释主人公内心的跌宕涟漪,当年少的邓恩铭登上山顶时,此时摄像机以极快的速度在高空旋转拍摄,进而营造出疾风回旋的感知效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男主角对革命事业的雄心壮志。又如影片多次通过声画暗示作用来营造出逼真的联想感受:当主人公身陷囹圄并遭到敌人的百般摧残时,此时其内心斗争的热情更加高涨。此时回响在观众耳边的背景音乐是水族戏曲《铜鼓魂》曲目中高潮部分——与邓恩铭不畏强权、奋勇争取革命胜利的狱中反抗行为精妙的搭配起来,从而更为全面地展示出邓恩铭“革命理想大于天”的豪迈气概。这部电影的重要创新之处便在于能够有效的促进通感和视听意向深度交织。通过运用灵活,多元的叙事视角,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观众的沉浸感和获得感,而且也能够为观众营造极具视觉震撼力的视听场景,这部电影便充分运用通感和试听意向相互交织的叙事策略,为观众呈现了一副具有极具沉浸感的视听场景。

(三)复杂隐喻的叙事话语:心理与声画幻象的互渗

首先,该部影片利用声画蒙太奇表现手段来深度揭示电影主人公内心的涟漪,让影片主角的情感能够全面系统的表现在观众面前,从而真正实现了电影声画与主人公内心之间的相互映射。更为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应用数字摄像技术突破了普多夫霍金式的简单蒙太奇象征,并创制出更为复杂丰富的系列隐喻。如该部电影创新地将前沿声画表达技术应用在多个叙事场景中,从而极为深刻地诠释了电影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涟漪。导演制作了一组由三个不同的时空场面所组成的长镜头:场景一:邓恩铭站在空旷的刑场中,枯败的落叶飘摇坠地。场景二:邓恩铭在树林里奔跑,前路上的碎石、树根等艰难险阻均被其一脚踢开。场景三:一大一小两个星球相撞,小星球终于被大星球吞噬。这几组看起来较为荒诞但充满希望的画面使观众真切感知到主人公那种积极乐观、正向情绪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向往。可见,《少年邓恩铭》不仅将审美感知拓展至五官所有感受,而且以声画并行的叙事辉映方式表征出深奥、曼妙、繁复的审美意蕴。[4]

二、声画叠加的情感交融

(一)声画互文:情感的跨时空连接

《少年邓恩铭》全片多处采用声画互文策略对水族传统戏曲中的经典曲目与少年邓恩铭的革命人生进行花式致敬:采用兼具沉浸性与功能性的生化互文叙事策略,让观众能够全面体验影片所要表达的叙事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该部影片对全文的台词也进行了生化互文处理,从而显著增强了影片的情景代入感。如影片对邓恩铭创建中共山东支部的革命历程进行了声画互文式叙事:在诠释主人公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自身强烈的革命意愿时,选用著名的水族传统戏曲《开天辟地歌》作为背景音乐,使观众强烈感知到邓恩铭的革命精神之源;在邓恩铭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超前的革命主张及其对暴力革命的呼吁使之一度陷入边缘化境地,此处配乐则以较为伤感的水族传统戏曲《“旭济”古歌》为主;在邓恩铭即将走向刑场时,此时萦绕在观众耳畔的是慷慨激昂的水族传统戏曲《分别歌》。通过采用情感的跨时空链接叙事策略,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这部电影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也可以为用户营造极具沉浸性和功能性的叙事场景。这部电影便创新的运用声画叠加的跨时空链接叙事手段,为观众呈现了极具价值感知与功能感知的叙事场景,从而让观众能够全面的领悟电影主人公在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中境遇。

(二)声画和合:情感的整体性升华

声音与画面之间的相互和合正是该部电影实现情感的整体性升华的关键动力要素,其不仅能够促进整部电影情感的跨时空连接,而且还可极大地促进电影之中各种类型人物实现彼此间的通感化交互。《少年邓恩铭》创新地应用了“听点无处不在、视点主客观交织”的声画和合叙事手法强化了观众的多维感官体验,深化了受众对主人公革命历程的情感认同。如为形象描述主人公在为革命牺牲之际仍坚守革命理想的意志力与自控力,该片段中所有展现邓恩铭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镜头均配以混响的音效与漂浮感的运动镜头——观众虽然一时难以根据主观听点来判断客观视点的位置,但具有动效作用的环绕音乐与交互重叠的动感画面渲染出单一声画元素无法拟合的情感氛围,此时受众情感体验亦随着声画裂变式融合而持续升华。这部电影充分地运用情感整体性升华的叙事策略,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兼具沉浸性和功能性的视听化场景。另外,这部电影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叙事手段,为用户营造多维感官的体验,而且通过采用情感的整体性升华叙事策略能够为观众系统地描绘出一副极具视听沉浸感知的电影场景,从而让观众能够沉浸式地体验电影主人公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抱负。

(三)声画延伸:情感的泛在化传播

我国知名电影评论期刊《电影艺术》对《少年邓恩铭》的情感写意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少年邓恩铭》的声音剪辑完美地延伸了画面……作品所寄予的情感表现出强烈的包容感”。影评所提到的“包容感”不仅意味着场景化的静态情绪感知,更是由声画叠加所延伸出来的情感泛在化传播。例如该部影片的最大特点便在于能够有效地拉近情感的泛在化传播空间距离和情感距离,从而真正提高了声画延伸的覆盖面与纵深度,营造出极具磁性吸引的情感扩散场景。为增强声画浸入感,导演巧妙地运用声音元素来填充画面空白:如该部影片综合运用兼具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叙事策略,来系统地向观众呈现电影主人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所遭遇的多元化打击,并且能够巧妙地运用声画延伸的趋势策略,为观众全景式地展现出电影主人公情感的泛在化传播程度,这种叙事手段,不仅有效拉近了电影主人公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也极大增强了观众的情感沉浸力。这部电影的创新之处便在于通过巧妙的运用情感的泛在化传播叙事手段,让观众不仅能够全面的体会到电影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真情实感,而且通过巧妙运用声画延伸的叙事手段,为观众全景式地展现出电影所要蕴含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抱负。另外这部电影的创新之处还在于采用声画延伸的叙事策略,让观众充分感知到画外音,从而全面沉浸式地感受电影主人公在不同人生发展阶段中的革命思想。

三、声画相悖的形象反衬

声画相悖是一种将声音与画面进行非同步处理的叙事表达手法,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可将声音与画面进行非对位剪辑,进而提高影音叙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方面,通过利用声音与画面相悖的叙事手法,可系统全面地揭示电影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涟漪,进而全面提高电影叙事效能。另一方面,借助声音与画面相互背离的影音表达手法,最大限度地将电影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进行阐释,从而显著增强电影声画表达的可靠性。[5]

首先,增强电影中背景音乐与主题画面彼此间的冲突程度,以提高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可靠性。这一影片正是采用声音与画面高度悖离的叙事策略,來极大地增强影视中声音和画面彼此间的冲突感,从而真正增强了电影的叙事针对性与实效性。例如,该部电影在多处利用声音与画面相悖离的叙事策略来提高电影叙事的节奏感与沉浸感,据此来生动地诠释少年邓恩铭在不同的人生成长阶段中的精神风貌,如在演绎邓恩铭在入狱后仍积极参与反抗官僚势力的抵抗运动的人生经历时,影片的背景音效是邓恩铭豪爽的笑声以及水族传统戏曲中的裂帛般的高音——而这均与主人公在狱中艰苦的生存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使观众不仅对邓恩铭彼时的如地火般的革命热情感同身受,亦为观众真实展现出一类有别于舞台形象的独特风采。在叙述邓恩铭作为唯一一位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中共一大时,以水族民歌《庆贺歌》主歌部分伴随着主人公参会始终。又如在展现由邓恩铭发起组织的山东青岛学生爱国运动因反动派负隅顽抗而暂时遭遇低谷境地时,观众此时听到的是水族民歌《生产歌》的振奋曲调——彼时爱国运动所遇到的短暂挫折反衬出邓恩铭“砸碎旧世界”的孜孜决心。因此,通过运用声画相悖的形象反衬叙事策略,能够让观众沉浸式地体验不同情境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从而有效提高了观众的观影获得感。

另一方面,音乐与画面步调节奏不一致,有利于电影叙事的预示回顾。音乐与画面步调节奏不一致的实践主旨是在于促进声音与画面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真正实现电影情感的最大化释放。《少年邓恩铭》的创新之处便在于采用了看似紊乱失序但逻辑思维合一的声画对立的叙事方略,为观众创设了一个既可品味又可无限遐想的主观观影空间。如当邓恩铭得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会主席王尽美不仅与自己在政治诉求与人生观念上高度一致,而且多次在公开场合向同学推荐邓恩铭所著的抗日文章,便与其携手共同发起了旨在传播革命文化与革命理想的“励学新会”——此时画面停留在王尽美与邓恩铭共同为“励学新会”会员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场景,背景音乐则是由水族民歌《青春歌》改编而来。又如在重现邓恩铭在临刑之际与周围人诀别的场景时,水族所有伤感曲目一时间充斥着观众的耳膜,随后镜头切换至2009年由中宣部所组织的电影模范人物评奖现场,此时电影的背景音乐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最后真正融合观众的内心深处,从而能够有效地拉近观众和电影主人公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这部电影不仅真正实现了内容和观众之间的有效衔接,而且显著提高了观众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从而使观众和电影主人公真正融为一体。

结语

个人传记类电影因其题材特点具有较多的创作限制,故此类电影很容易受到既有声画模式的桎梏:一方面,短暂的配乐与有限体量的画面难以细致还原并深入探究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固化的声画搭配技法将使不同片段间的叙事粗糙突兀,无法细腻地展示影片所寄予的情感。《少年邓恩铭》正是采用声音与画面高度不统一的叙事策略来增强该部电影的叙事沉浸深度。我国同类型题材的电影可借鉴这一做法,并结合自身叙事的特点来灵活运用以声画平行、声画对位为代表的声画蒙太奇叙事策略来提高电影叙事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李保良.我与英烈同唱悲歌[ J ].中国京剧,2017(12):6-7.

[2]少年邓恩铭(2011)豆瓣电影[EB/OL].[2020-01-03]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6048731/.

[3]翁天羽.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纪录片中的声画关系[ J ].中国电视,2017(12):67-70.

[4]田茹.叙事时间与电视新闻声画关系[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2):152-154.

[5]孙柏.“声画对位”概念及其误译——从爱森斯坦到《纽约时报》和洪深[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02):109-113.

作者:徐小雁

上一篇: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基层农业气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