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技术实验室管理论文

2022-07-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这是企业家进行企业创新的成果。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创新的主要轨迹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但这三个方面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因为企业家面对的都是一些不确定因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隧道技术实验室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隧道技术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1:

低维半导体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研究

摘 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探讨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低维半导体实验室的特点,作者认为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必须紧密结合实验人员安全和实验设备安全,以人员安全为最高准则,以设备安全为重要手段,实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安全管理 低维半导体实验室 管理制度

一、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和场所,也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安全管理作为实验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教学科研正常运行及不断创新的实验安全保障体系,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环节。2004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明确将实验室环境安全列入了实践教学的评价范围,因此如何科学地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控制与管理是我们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实验室是贵州省高校中拥有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和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ow Temperature Scanning Tunneling Telescope,LT-STM)联合系统的第一家实验室,即低维半导体实验室,充分保障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实验室的设备与操作人员安全都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其中关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尤为重要。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涵

实验室拥有的MBE/STM联合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可控生长,能够完成对于半导体表面形貌以及表面重构的分析和表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现实验室良好运转的基本制度和安全保障,按照轻重缓急的安全管理分级方法,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主要分成两个级别的安全管理:首先是实验人员的安全管理,其次是实验设备的安全管理。这两个安全管理将从始至终与实验室的正常运作息息相关,只有真正实现了实验人员的安全管理,实验设备的安全管理才有存在意义;也只有在设备完成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才有基本保障。安全管理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所以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

三、低维半导体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实现这一基本保障的重要环节。为了低维半导体实验室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科研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制度:

1.来到实验室的任何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员或实验室负责人的管理安排;任何人在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准许前不得对实验设备进行操作和变动,不得私配实验室钥匙。

2.实验室应当全天候安排人员值班,保证实验设备在运行期间有专人管理,进出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登记制度。

3.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是实验设备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对应实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认真做好相关运行记录,保证实验设备运行状态记录的完整性。

4.进入实验室人员必须爱护仪器设备,严禁私自搬动、拆卸仪器;实验过程中发现设备仪器有异常或者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按照设备操作手册采取对应紧急措施,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5.实验原始记录和测试数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凡在本实验室进行的相关实验,都必须留下完整的实验过程和测试数据原始记录,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准许不得私自将资料及数据带出实验室;同时实验设备的相关操作手册或操作指南一律不得带出实验室。

6.实验室的设备昂贵,实验操作需要非常仔细认真,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关或使用实验室中的任何设备。

7.实验室研究生(硕士/博士)毕业离校时,务必完成对实验室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接,确认其完备性交回实验室鑰匙和材料。

四、低维半导体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实现实验室的人员安全和实验设备安全而专门制定的,它是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有效补充,是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保障。为保证实验操作人员和实验设备的安全,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进行,充分考虑本实验室实验设备的特殊性、大力借鉴其他类似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在进一步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定:

1.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四防、四关。即防火、防水、防盗、防爆,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做到关好水、电、门、窗。

2.实验室负责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四防工作,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实验室负责人设置专人、专柜保管,并做严格登记手续,实验废水、废气、废物务必严格妥善处理。

4.为了保障MBE和LT-STM控制计算机的数据安全,严禁在相应控制计算机上使用大容量可移动数据存储器。

5.实验数据的归属权为实验室所有,为确保实验室的数据安全和保密,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不得将实验数据携带出实验室另作他用。

6.实验室内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和事故苗头时,必须在妥善处理后再开始新的实验。一旦实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务必保持冷静头脑及时做出处理,在完成关闭电源和人员急救等应急处理后,迅速汇报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安全部门。

7.新近实验室工作人员、师生员工以及外来实习人员必须事先经过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训后,在充分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具备相当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前提下,方可参与实验设备操作。首次操作实验设备的人员,务必在至少以为具有熟练操作设备的实验人员的陪同指导下完成实验;在未获得实验室负责人的同意下,禁止任何新进人员单独操作设备进行实验。

8.实验室每半年(一般在寒、暑假)进行一次设备整体的安全大检查,务必对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同时也对新进人员进行集体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训;与此同时,实验室将会在平时做好基础安全检查,尽量做到安全重于一切,防范胜于救灾。

五、结语

低维半导体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实验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基础和准则,实验设备的安全管理是手段和方法,联合后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和措施,实验室的整体安全管理是目的和方向。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真正促使MBE/STM联合系统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2005,24,129.

[2]温广浩,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53.

作者:王继红

隧道技术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2:

试论企业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这是企业家进行企业创新的成果。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创新的主要轨迹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但这三个方面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因为企业家面对的都是一些不确定因素。企业家的工作是风险性工作,需要具有审时度势、出奇制胜和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家的创新动力来自竞争,而推动竞争的动力又来自创造利润和担负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举国体制”,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甚至带有基础性质。

企业是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以下简称产品),并通过市场进行销售,以获取利润的经济体。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也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但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笔者认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或服务。这里的“物美”的含义,一是同类产品中的精品;二是有潜在需要的有新功能的新产品,特别是能形成新的产业的新产品,例如刚发明时的蒸汽机、汽车、飞机、电脑、电视机等;三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新产品,如现在大力提倡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价廉”的含义一是性价比高;二是具有能为相应层次顾客接受的价格;三是具有能为国家接受的价格,包括受国家补贴的产品的价格。

二、“物美价廉”的产品是企业家的创新成果

企业家的基本职责是创新,企业竞争力上的创新,主要也就是向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这里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并不都是企业家,只有向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的经营管理者才是企业家;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企业这一层次来说,需要有企业家,没有企业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难以实现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创新也有很丰富的内容,并且都有特定名词,如科学上的创新,称发现,创新者称科学家;技术上的创新,称发明,创新者称发明家等。企业竞争力上的创新,一般称为技术创新,创新者称企业家,这是一个经济概念。但由于技术创新容易被理解为技术上的创新,因此笔者认为,可称之为企业创新。这一创新概念源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熊彼得所说的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即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概括地说,就是将新的知识和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之中,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活动。当然,现代企业家也组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企业研究中心,也出科学家、发明家,但科学家、发明家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是要有转化者的,这个转化者就是企业家。

举一个例子。1953年日本索尼公司盛田昭夫决定引进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的晶体管,贝尔实验室告诉索尼公司最有希望制造的是助听器。但索尼公司认为助听器销量有限,想制造人人都能用的收音机。为此必须研制出当时还没有的为收音机所用的高频晶体管,并提高成品率。为此要把贝尔实验室原来阳极一阴极一阳极排列改为阴极——阳极——阴极的排列,原来用铟做不到这一点。通过试验采用大量搀磷的办法获得成功,并使贝尔实验室也为之一惊,实际上这是重新发明晶体管。此时,索尼公司只有120人,其中大学生40人。而且在研制过程中,由于发现二极管隧道效应,其研究人员江崎玲於奈还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继价低质优半导体收音机获得成功后,又研制成功半导体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洗衣机等多种产品,不但使索尼公司成为家电业的大公司,也使日本一举成为世界家电生产大国。当然有一些发明家也可以成为企业家,如美国硅谷兴起的企业,很多属于这一类型。

三、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

对一个企业来说,它生产的产品是它的竞争力的集中的、外在的体现,也就是说,是依靠企业内部各方面工作支持的成果。因此企业创新也包括众多的内容。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

创新,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地演进的过程。最初的企业,是由企业主根据市场的需要,按当时的技术水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为基础,筹集一定的资金,雇佣一定的人力,按照供、产、销的职能经营管理而开办起来的。但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构成上述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先行者和及时的跟随者就是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

例如,从技术创新上来说,在产品创新方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产品创新形式;二是“破坏性创新”,即新的淘汰(破坏)旧的,如晶体管淘汰电子管、内燃和电力机车淘汰蒸汽机车等。

在制造技术方面,以机械制造为例,传统的技术装备由“动力机+传动机+工具机”三部分组成;而现代技术装备在原来三个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加了第四个组成部分,即智能化自动控制机,可以由传感器获取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信息,分析其变化情况,自行调整其运转,使制造技术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摆脱了在传统制造技术中无法摆脱的人的主观力量的约束。随之产生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并向智能制造系统发展,自动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使制造技术领域向极限领域扩展,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造技术还在生产安全、节能减排、消除污染、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不断推进。

管理方面,从20世纪初泰勒开创科学管理以后也是发展迅速。生产方式方面有:福特流水作业生产方式、丰田精益生产方式、模块生产方式等。组织机构上有:事业部制、企业流程重组、团队工作制等等。管理内容上有:战略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知识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标杆管理、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品牌管理、客户管理、激励一约束等。企业资本上发展出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等。报酬制度上发展出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

企业组织创新方面,也是发展很快的。从企业组织形式来说,有股份制、企业集团、战略联盟、网络化、产业集聚、跨国公司以及各自的治理机制和形成的方式:合资、兼并等。从经营方式来说,有专业化、多元化、外包和归核化,并由此产生产业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还有,产学研结合、产业和金融结合等。

以上并不是要概括创新的内容,而是举例说明企业创新内容的丰富。

四、企业创新的轨迹

企业创新内容如此丰富,是否有轨迹可寻?初步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第一,提高市场占有率。现在国内外排名500强、100强等企业,基本上都是以主营业务的销售额进行排名的。所谓“做大做强”,实质也落脚于市场占有率。

“做强”指以质取胜,主要是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的源泉,有的来自实践的经验,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来自科技成果,即科学上的发现导致技术上的发明,

并通过对已发明技术的选择、集成和匹配的过程开发或设计出新产品。企业家的作用就在于对已发明的技术可以开发或设计为新产品的敏感性,并领先开发或设计为新产品的魄力。上述索尼公司盛田昭夫引进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的晶体管开发收音机就是一个例子。还可以举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发射成功后,该计划负责人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即:这个计划所采用的技术没有一项是新的。事实上,在汽车型号设计中,采用的技术99%以上都是成熟技术。当然这并不排除预先研究,但这是属于科研阶段。而不是产品创新阶段。

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创新是有风险的。有资料说,美国研究与发展的成果5/10在生产和市场中被证明是根本不可行的;3/10在生产和市场上可行,但在商业上未必能获得成功;在商业上能真正获得成功的只有2/10。有的资料甚至说,美国基础研究的成功率仅有5%,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化的成功率不足1.5%。因此,后发国家就采取技术引进政策。技术引进的风险虽然小得多,但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引进德同转子发动机,在商业化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生产出一批后发现这种发动机在低速时效率不高,没有成功,陷入困境,以致向福特公司求援,由福特公司控股1/3左右。如果引进的是按许可证生产的生产线,也就是引进的是操作技术,如我国过去从苏联引进156项,基本上没有风险,但会减缓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

“做大”就是把销售额做大。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企业经营范围问题。从一个企业的经营范围来看,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专业化经营,也就是在同一技术范畴内生产同一产业内不同的产品。如汽车企业既生产乘用车又生产商用车,实行全系列生产。第二种是归核化经营,也就是在同一核心技术范畴内生产不同产业的产品。如日本京都陶瓷公司生产由陶瓷技术衍生出来的精细陶瓷和特种陶瓷、集成电路包装、电子元件、机械工业配件、生物陶瓷、人造珠宝、陶瓷发动机等等。第三种是无关联技术多元化经营。如芬兰诺基亚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进军移动通信前曾生产橡胶轮胎、胶鞋、纸浆、发电设备等,可以说是什么都干的“万金油”企业。前两种类型都可看做具有主导产品的专业化经营企业。后一种可以看做典型的多元化经营企业。

美国在1965—1969年间第三次兼并浪潮中曾风行跨行业兼并,并形成巨型混合企业,但不少巨型混合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1970—1982年间建立的巨型混合企业有60%被组建者重新出售或解散。后来美国大企业集团主要沿着以下两条道路发展:一是搞专业化兼并,如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等;二是减少多元化经营程度,甚至向专业化经营复归。典型例子是通用汽车公司和波音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在20世纪初期建立时是一个经营汽车的专业化公司,以后发展为一个多元化经营企业集团。在多元化经营中一个重要领域是军火生产,并曾是美国少数最大的军火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了美国1/4左右的坦克(约21000辆)、装甲车,飞机(约75000架),1/2的子弹和步枪(约425万支)。在朝鲜和越南战争期间,继续生产了大量军品,如战车、直升飞机、军用飞机发动机、枪炮等。70年代,还集中研究XM-1型主战坦克,生产水陆两用车、坦克运输车等军用车辆。它为美国军火生产立下的功劳不可谓不大。从中国军工的角度看,这样的企业理应是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企业。但是通用却逐步退出了军工领域,1996年甚至把以生产高级中程导弹和通信卫星为主的下属休斯公司以95亿卖给瑞斯恩公司,以集中精力于主营业务汽车上。

波音公司原是一个生产军用飞机的公司,还生产过将阿波罗宇宙飞船送上月球的土星5号火箭。但是在军用飞机订货下降,阿波罗计划结束后,波音公司也和我国军工企业一样,“不厌其杂”地找米下锅,造小汽车、舰艇、燃气轮机、风力涡轮机、警察用无线电扰频器以及梳妆台、留声机盒等小产品,甚至还利用在生产土星火箭时为了试验S-IC发动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租来的10万亩土地上生产土豆等。但是波音公司这些多元化经营策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1978年后,波音公司终于放弃了多元化经营的想法,转而致力于在自己熟悉的飞机产品上下工夫,重振了雄风。今天的波音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业务范围很狭窄的企业,但同时也是全球飞机制造领域内的佼佼者。

以上这些实例并不是说多元化经营不行,如一直坚持多元化经营的通用电气公司,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杰出的企业。

但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经营的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如通用汽车公司,一直追求汽车产量世界第一,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竟然到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地步,收缩业务范围后才开始有了起色。丰田公司也是因为追求大,并在2009年汽车产量超过通用汽车公司。荣登汽车产量世界第一的同时质量出了问题,两年来,召回汽车近1000万辆。

在多元化经营上,韩国是一个典型。根据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的数据,1994年,排名前30位大企业集团的总销售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2.2%。但是韩国一些大企业集团“章鱼腕足式”地扩张企业规模,终于导致企业亏损。如起亚集团,原是生产汽车的专业集团,却先后建立了28个系列企业,经营摊子铺开到与汽车生产毫不相关的特殊钢、建筑甚至公寓清扫等领域,最后宣布破产。1998年,在韩国总统金大中的直接主持下,进行大企业集团结构调整,要求每个集团集中力量经营3—5个大的产业部门。具体的办法是,在前5大集团之间,采取产业交换的方式,放弃本集团的弱势产业,加强专业化生产。如调整后的第一大企业集团——现代集团致力于建筑、重化工、电子、汽车制造和金融服务业。也就是韩国提倡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度”是3~5个大的产业部门。

第二,提高效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提高效率涵盖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明确产权、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设置合理的纵向层次和横向的职能机构以及规章制度,通过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提高原材料、设备、厂房、废物等的利用率,特别是通过一系列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等。这些就不再细说,下面重点介绍分工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以机械制造业企业为例,在20世纪20年代,基本上都是全能式企业(垂直一体化)。如福特汽车公司,在30年代初还自己炼钢轧钢材、熔炼玻璃、养羊剪羊毛织汽车上用布等,追求一头进原料,一头出汽车。30年代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零部件生产不断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专业化生产企业。1995年,通用汽车公司零部件部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德尔福公司。次年,福特汽车公司零部件部门也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威斯蒂昂公司。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6

项,基本上都是“大而全”企业。当然,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很差,建设“大而全”企业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苏联在60年代已开始重视并组织零部件、工艺等专业化生产。据其在70年代初统计,为全能化企业需要设置的车间和工段,同具有合理生产的专业化的车间和工段相比,劳动生产率低50%~60%,产品成本高50%~150%。

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和生产灵活性。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从1940年7月到1945年8月共生产飞机296100架,年均生产6万架左右。以重型轰炸机“飞行堡垒”为例,是组织80个城市248家大工厂协作的。而这248家大工厂又南约1万家企业供应零部件。最终的装配集中在几家最大的装配工厂。造船工业由于搞协作,万吨船的制造周期从平时210天降到45天,最快时是3昼夜1条万吨船。这是需要量激增时的情况,需要量减少时也显示这种生产体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美国有两个坦克厂,一个是底特律坦克厂,共生产了44649辆坦克,一共只有1040人。1991年8月总装线关闭后,只生产部分坦克部件,人数由1040人减至540人。另一个是莱马坦克厂,除总装外还生产车体和炮塔,1991年由于坦克月产量计划从60辆减到30辆,其人数也从2500人降到2000人。减员的影响很小。这些坦克厂的规模之所以这样小,是因为有多达七八层约1万家左右分承包商的专业化生产企业的支持。

现在这种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已从零部件的分工生产深化为工序间的分工生产。从而引发经济发展方式上两个显著的现象,一是从国内走向国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个是~个地方围绕某一个产业形成集聚生产,加快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称块状经济。企业也将内部资源集中于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环节上,而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外包给有关专业化企业。从而形成在一个产业或一类产品的生产中由主导企业组织协调生产的产业链,或网络型生产体系。竞争的态势也由企业之间的个对个的竞争转向一个网络企业之间帮对帮的竞争,而一个网络内的企业又产生供应链和价值链管理问题。

但是这种逐渐深化的专业化生产体系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现在有的汽车企业又收回一些零部件自行生产。也就是说,专业化生产细分到什么程度,也是一个需要企业家审时度势掌握的问题。

第三,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当第一辆汽车1866年1月面世后,一直很贵,只有少数有钱的人才买得起。福特从1910年到1922年,用12年时间创造了流水作业大批量生产方式,使T型汽车的价格由1908年刚推出时的850美元一辆,降到1926年的290美元一辆,实现了福特让农民也买得起汽车的理想,把汽车变成大众消费品,使汽车工业成为发展美国工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同时这种生产方式也很快越出厂界、国界,成为单一品种、标准化生产广泛采用的生产方式。它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以致有人把此后的资本主义称为福特资本主义。丰田汽车公司的大野耐一受美国自选商场售货方式的启示,从1953年开始研究和应用,并于1962年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准时制生产方式。其核心是将需要的毛坯、零部件等,在需要的时刻,按需要的数量供给每道工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制品和库存量。这是在用户对汽车发生多样化需要的情况下,汽车工业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而产生的降低成本的新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由于采用这一生产方式,汽车成本大为降低,使丰田汽车公司等生产的日本汽车得以大举占领欧美的汽车市场。这一生产方式经美国人的总结称之为精益生产方式,也获得日益推广。

汽车如此,其他使民众福祉水平不断提高的科技革命的产物也都是如此。这次金融危机后推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如在能源领域、低碳领域、生物科技领域、环保领域等的科技革命,要造福于民众也都要依赖于企业家降低它们物化后的产品价格。

降低成本也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技术上来说,一靠产品设计,二靠制造技术,三靠杜绝浪费。其中产品设计是源头,是产品成本先天性决定因素,据统计,其70%~80%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需要严格把关。

其他方面也不再细说,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企业家在企业规模上需要把握的“度”。一是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要素能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利用,产品成本也随之逐步下降,但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生产要素利用率之间又产生新的不平衡等因素,产品成本不降反增,又出现规模不经济。二是范围经济。一个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比设立两个以上企业各自生产的成本低,就是范围经济。反之,则是范围不经济。三是零部件是自行生产还是在市场上购买。自行生产,要有组织成本;在市场上购买要有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大于组织成本时,自行生产;组织成本大于交易成本时,在市场上购买。

介绍以上企业创新的点轨迹的目的,主要是想说明,这些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事项,企业家处理起来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家面对的都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家的工作是风险性工作,而且也不是有了某些成功的经历后,可以确保以后面临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时也一定能成功。还以福特来说。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马车时代的路面已经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坚硬的碎石路面。消费者的收入也增加了,对汽车开始讲究速度,追求“时髦”。买主们要求有漂亮的涂色、四轮的制动、减震器、变速器、低压大轮胎和流线型车体。构造简单、粗陋呆板、千车一式的T型车已跟不上当时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福特对此视而不见,坚持按原样生产,连黑色也不许改变。而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的新思想却十分活跃,时刻注视着市场上的变化,设计出远比T型车先进的雪佛莱车。价格虽比T型车高些,但顾客可以接受。这样,雪佛莱车的销量终于在1926年超过了T型车。T型车销量陡降,迫使福特于1927年5月停产,并且后果十分严重,一是使福特用了16个月、1亿美元左右的资金设计与生产A型车;二是被通用夺去汽车生产第一把交椅;三是造成包括福特及有关企业在内约50万人的失业。这个事例说明一个企业家的成败,不仅是个人的事,还会影响一大片。

综上所述,担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任的企业家需要具有审时度势、出奇制胜和组织协调能力。

五、推动企业家创新的动力

最后,需要研究一下推动企业家创新的动力问题。笔者认为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竞争。这是大家熟知的,我想用马克思的两句话来更清楚地表达这一点。马克思说:“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论》第1卷,354页)“由此可见,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总在不断变更,不断革命化;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引起机器的更广泛地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耳边催促说:前进!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75页)

第二层次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基本使命,也就是推动企业家参与竞争的动力。笔者认为基本上有两个:一是在竞争中实现利润最大化;二是实现社会责任,后者现在虽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含义,但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内容有三个:善待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强烈的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第一个使命是内在的,第二个使命还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作者:王勤谟

隧道技术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3:

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及其风险管理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都涉及到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例如高层写字楼、大型地下停车场、地铁工程等等。当这些项目建成以后,虽然可以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便捷条件,但在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中,却面临着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及风险管理需求。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本文结合一些工程案例,针对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所述观点及建议可以有效推动此项施工技术水平及风险管理成效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风险管理

引言:伴随着我国建筑形式与功能的日渐多样化,在很多大型工程项目当中就会涉及到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环节。由于深基坑围护结构的整体质量、载体性能以及使用年限直接关系到地上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待于落实。不仅如此,由此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还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的技术难题与风险因素。因此,有必要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针对深基坑围护施工技术要领及其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

一、工程案例1——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地下停车库工程项目

(一)工程概况

该地下车库工程建设于2014年11月,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5999.6m2,主体建筑为地下两层外加地面一层。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13551.7m2,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12228.9m2,每一层层高均为3.4m,基坑深度约为7.8m。地面建筑面积219m2,主要包括地面疏散楼梯间、电梯间及新风、排风井等建设设施。笔者作为该工程项目监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开工准备、清障、桩基、围护、主体、装饰等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的监理工作。

(二)技术难点与风险管理重点

对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地下停车库工程项目而言,做好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保护是监理工作中的重点。本工程的技术难点与风险管理重点主要集中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

(三)施工技术方案

在开工之前,整个项目管理团队及监理人员针对施工区域进行了全面踏查,发现该区域不仅地下管线密集,其周边还存在变电站、居民楼、教学楼、实验室、大礼堂等诸多建筑及设施。然而,在深基坑施工期间,必然会造成坑外土体变形。为了确保基坑施工质量及现场施工安全,同时使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物及原有设施得到有效保护,明确以下技术要点及风险管理措施:首先,针对周边原有建筑结构层数及高度、基础荷载性能及上部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现场踏查,着重查看原有建筑是否存在裂缝、倾斜等现象,如果发现存在此类问题,则需要做好记录、拍照或绘图等工作,为后续研究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原始资料;其次,从市政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获取地下管道或管线施工图,再结合资料當中的地下管道及管线位置、深度、构造情况进行现场核实,针对实际情况与工程设计资料不相符之处进行记录,进一步完善原始资料;此后,结合之前所获取各项原始资料,拟定深基坑施工方案。当方案初步形式之后,要开展专家评审与多方会审,最大限度保证施工方案的质量。

(四)风险管理措施

在提出风险管理措施之前,首先明确基坑施工的关键部位:基坑围护支撑施工和拆除、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基坑降水、基坑安全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一套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在此套方案当中,针对支护及止水、土方开挖、降水及排水、水平支撑及换撑、围护结构形式等方面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该套方案经专家论证并且确定无误之后,予以批准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深基坑管理规定开展基坑施工围护、止水帷幕、降排水、土方开挖、支撑施工各节点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针对已经完工的部分,及时根据节点条件对其进行质量验收,确认质量合格之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另外,在整个工期内,定期召开组织协调会议。在会议上,项目管理团队针对近期施工情况进行总结与回顾,并针对下一步施工管理要点进行部署,为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二、工程案例2——源深金融大厦项目

(一)工程概况

源深金融大厦项目建设时间为2016年1月,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355号,商城路南侧,源深路东侧。一栋19层商办楼、一栋6层商办楼及地下3层整体地下室。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0630.9m2,总建筑面积55682.7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7904.97m2,地下建筑面17777.82m2。笔者作为项目监理,主要负责从项目开工、桩基、围护、地下三层主体回筑完成结束监理工作。

(二)技术难点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基坑施工安全及基坑周边环境保护是监理工作中的关键点。本工程基坑北侧有一条上海市原水管渠与基坑南侧的浦东清真寺保护与监测是监理工作的关注重点。除此之外,地下三层深基坑的施工也是施工中的重点环节与难点问题。

(三)施工技术方案

本项目北侧为上海市原水管渠,该管渠属于重大民生工程。基坑南侧为浦东清真寺,采用片筏基础,在一倍基坑范围;施工期间必然会导致坑外土体变形。为了保证基坑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确保周边原有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项目管理团队制订了以下施工技术方案:首先,协助上海原水监测单位及房屋检测、基坑监测单位对施工区域周边原有建筑及管线设施进行调查,并且形成相关记录,做为原始资料文件,以备后续使用;其次,结合地下管道、管线图及相关资料,对施工中所涉及到的管道、管线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核实;对重要监测的上海原水管线、浦东清真寺等重要建构筑物管线要求监测单位设置直接监测点,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再者,初步拟定基坑施工方案,之后针对此方案进行多方会审,通过专家评审、各方审批确认之后,方可对其进行应用,为深基坑施工过程提供全程指导。

(四)风险管理措施

首先,在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尽可能全面的获取深深基坑围护位移、地表沉降等相关数据信息,为后续制订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另外,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订安全管理措施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重点内容:(1)在基坑开挖之前,运用相关算法针对基坑周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及道路沉降、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等技术参数进行计算与分析,还要结合基坑开挖条件,针对各项计算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确保无误后,项目管理者方可同意基坑开挖。在此环节中,监理工程师要全程参与,确保各项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2)从基坑围护结构、桩基立柱、止水帷幕、坑底加固、支撑栈桥各工序、流程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施工,分段分层分块进行土方开挖,按照基坑开挖时空效应,及时完成支撑及回筑,减小基坑变形及对坑外土体影响;及时收集并分析监测数据,用于指导基坑开挖,超报警数据,根据方案要求及时组织各方召开监测报警分析会,采取措施应对基坑变形。

三、工程案例三——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土建工程监理13标项目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建设时间为2017年8月,本工程包括杨高中路站、民生路站、杨高中路站~民生路站盾构区间、换乘部分清障、民生路站~昌邑路站盾构区间土建及相应装修安装工程等内容。笔者作为项目监理,主要负责从杨高中路站部分桩基施工、基坑开挖、车站主体回筑、车站顶板防水、主体车站部分回填完成;到民生路站桩基、围护、基坑开挖、车站主体回筑完成。

(二)技术难点

首先,基坑及盾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保护工作是本项目的关键。本项目杨高路站及民生路站车站及出入口基坑施工安全、盾构穿越9号线及6号线、盾构穿越6号线清障施工等重大风险管控;周边环境、道路及建构筑物保护、交通改道、管线搬迁等重点关注。此外,本工程基坑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是重点。基坑底板埋深最深处达到27.6m,地下连续墙支撑最多处设置8道支撑。鉴于本工程地质水文及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所以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存在较大的结构支撑施工难度。

(三)施工技术方案

在开展基坑及盾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上海地铁风险管理要求,对项目安全风险汇总分类管理。再依据具体的分类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理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实施细则,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同时,针对各类潜在风险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此项工作中,首先需要结合地下管道、管线图及相关资料对针地下管道、管线的位置、深度、直径以及构造情况进行现场核实、踏勘;针对重要监测的管线、共同沟、地铁车站、隧道区间等重要建构筑物管线,要求监测单位设置直接监测点、自动监测设备,要求第三方监测单位定时复测核查监测数据,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此后,参与到施工技方案的设计与评审工作当中,与专家组成员一起针对基坑施工、盾构推进(含穿越)、清障井施工、顶管方案进行评审。方案经各方确认通过后,方可用于指导基坑施工。在本工程项目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当中,编制人员遵循"时空效应"法则,采取分层、分段的形式逐层开挖,并且要求基坑无支撑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开挖支撑,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这种方法当中进行灵活运用,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合理性。

(四)风险管理措施

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掌握基坑施工期间围护位移、地表沉降等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另外,在针对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动态监测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将问题反馈给项目管理团队及监理人员,以便于及时采用相关应对措施;其次,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基坑围护形式以及基坑开挖深度,对基坑周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及道路沉降等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对监测报警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分析,超过变形数值要求,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及时组织相关各参建方及专家会议,制定解决方案与应急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可控。

四、工程案例四——提篮桥街道HK324-01号地块项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建设于2018年8月,本工程包括1栋180米高的办公塔楼(地上37层),地上3层(局部4层)商业裙楼、地上3层音乐剧剧院、地上2层聂耳旧居及地下5层(局部地下2层)地下室组成。者笔作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主要负责从项目部分桩基,部分围护、基坑开挖、地下室主体回筑、主塔楼、裙房、剧院等主体及装饰施工、至竣工验收完成。本工程作为上海市虹口北外滩地区地标性高端城市商办综合体,由于项目规模超大、结构超高、地下室超深、周边环境复杂,项目的开发承载着弘扬虹口文化大发展的光荣使命,对社会影响力大。

(二)施工难点

本工程基坑南侧距离黄浦江较近,而且周边施工环境非常复杂,外加本工程本身规模较大,基坑超深,进一步加大了施工中的风险隐患。可以说在基坑支护、降水、开挖等环节中,均存在较大风险;在本工程北侧9.23m,有一条直径6.7m,埋深约9m的地铁区间隧道,该隧道处于基坑挖深1倍影响范围以内;其次,超深地墙施工难度大,采用1200mm厚度的地下连续墙,采用十字钢板刚性防水接头,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降水运营管控要求高,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墙的渗漏、外部地下水的渗漏需重点关注;再者,底板大体积、大方量混凝土施工难度大;此外,由于超高层结构施工任务较多,给施工带来更多的风险隐患;最后,在施工现场,存在诸多机电设备,而且管线系统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状态,进一加加大了施工难度以及风险管理难度。

(三)施工技术方案及风险管理措施

首先,工程监理部针对土方的开挖顺序、基础底板施工顺序以及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变形问题组织召多次研讨会,最终明确了每一层土方开挖顺序以及大底板施工顺序。另外,超深地墙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地墙的渗漏、外部地下水的渗漏问题,并且采取措施对上述问题时行重点管控,并做好应急预案,对渗漏风险进行提前防范。还要针对存在渗漏风险部位加大巡视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渗漏问题,及时进行处置,避免渗漏加大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此外,本工程地下为筏板结构,属于大体积超长混凝土施工。为控制混凝土裂缝优化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采用分块分层浇筑,调整为60天强度混泥土配合比延缓并减小水泥水化热、采用流管加泵送相结合混泥土施工,确保浇筑混凝土施工速度、减小温差变化;利用电脑、手机网络平台连接自动化测温设备监控手段,实时管理大底板混凝土温度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除此之外,由于工程塔楼为钢管柱外框-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形式。核心筒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确保本工程上部结构施工质量、进度要求非常高,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采用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确保核心筒结构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最后,监理人员每天针对施工现场各阶段作业安全进行巡视,并且做好各项检查记录;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要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验其是否持证上岗。要求施工单位对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塔吊安装等风险施工和现场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工作,确保各项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工程监理部定期组织项目管理团队召开工作例会,并且将土建、安装、装饰施工协调工作作为监理工作重点,组织各方人员进行研究讨论,为推进项目管线、设备安装、装饰协调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平台。

结语: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极易受到地质水文条件、周边设施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问题。对此,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本着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结合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其解决策措施。使施工难题得到妥善解决,确保相关技术要求的有效落实,为工程建筑质量、施工现场安全以及后续使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辉.桥梁施工中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1(33):35-36.

[2]田焕岗.深基坑施工的风险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J].建设监理,2020(03):27-30.

[3]魏來.桥梁施工中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1):233+235.

[4]曾招坤,袁立敏.基于桥梁施工中深基坑围护结构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0(11):38-39.

[5]张礎.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风险控制[J].建筑施工,2019,41(07):1221-1223.

[6]王泽东.深基坑围护结构接缝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01):41-44.

[7]邓文全.地铁深基坑施工止水和降水技术的应用探索[J].智能城市,2018,4(07):124-125.

[8]李保虎.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7):54-55.

[9]韩淑君,王栋.超深基坑施工风险与质量控制[J].中国市场,2016(30):155+161.

[10]周红波,纪梅.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深基坑施工风险等级判定[J].建筑施工,2014,36(03):233-235.

[11]覃烨,马伟斌.汛期地铁深基坑开挖风险识别及过程控制[J].铁道建筑技术,2013(08):39-41+57.

[12]盛习德,李柽.深基坑围护结构涌水涌砂防止技术措施[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04):43-45.

作者:林勇

上一篇:钢结构厂房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大纲理念下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