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依存增长分析论文

2022-04-23

【摘要】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因素。首先利用依存度与增长弹性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方法,建立协整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对外贸易依存增长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外贸易依存增长分析论文 篇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原因浅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曾在2006年达到高峰。本文通过计算了近十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发现近年来外贸依存度大体呈下降趋势,并从国内消费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FDI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以及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六个方面对外贸依存度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走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国内需求;劳动密集型 ;加工贸易

外贸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系数”,包括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反映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同时该指标也体现了一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这个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一 、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贸易一体化的加深,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路攀升,近十年来外贸依存度几乎都是在50%以上。与目前日本、美国和巴西等发达国家30%左右的依存度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仍然偏高。如此高的依存度充分说明了我国市场较大的对外开放程度,同时也表明我国已经广泛而深入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中,更深层次地参与着国际分工和竞争。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在经历了入世初期的快速增加后,从2006年65.17%的高峰开始回落,2009年度的依存度跌至44.19%,下降幅度较大。此后两年间年都有所回升,但仍然处于下降趋势。2012年在2011年基础上再度回落3个百分点,再次降至50%以下。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外贸依存度与2012年持平。总的来说,外贸依存度在近几年虽有波动,但总体走向是下降的。

二、对外依存度下降原因分析

1.国内消费需求增加幅度大

促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较高依存度下,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外贸进出口。然而近几年我国GDP增速减缓,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稳定在50%以上,而消费和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却有巨大的变化,出口的贡献率逐年下降,2011年转为负值,消费的贡献率连年上升,2010年——2013年均在50%左右。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为规避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冲击以及放眼长远利益的思考,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国内居民的消费带动GDP的增长。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方式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增长正由外需拉动向内外需并重转变,国内消费需求已经启动并且增加幅度较大,而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导致外贸依存度的下降。

2.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弱化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分工低端。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并伴随教育程度的提升,生活成本的提高,贸易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劳动需求增加,我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有所弱化,然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这种产品的价格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后,进口国就会转向其他国家买进,对我国此类产品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此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的贡献,使得我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国地位,国际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对我国的贸易制裁也相应增多,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反倾销调查越来越深入,我国此类产业深受外贸壁垒的困扰,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企业的应对能力比较差,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产品的出口。

3.FDI减少导致加工贸易产值下降

当代经济是知识型经济,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其传统工业转至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再加上吸引外资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资本市场比较开放,所以我国很快成为吸收投资最大的国家,大量外资的投入发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资企业,推动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取代了一般贸易成为第一大贸易方式,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曾极大增加了我国的出口额,直接促使了外贸依存度的大幅增加。然而,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动荡,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脆弱,政策难以料定,投资者多持谨慎态度,许多跨国公司对其海外资产做了调整,包括重组资产、撤回投资和将公司迁移。同时在中国国内,劳动力和各种资源等成本均升高,外商直接投資转向东南亚等国家,而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FDI的下滑无疑对加工贸易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从而降低了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

4.金融危机、欧美债务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主权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负债数额较大,超过了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偿还或必须延期偿还的现象,其本质是高赤字下的主权信用危机。从冰岛主权债务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国债风险,全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欧元区及美国经济萎靡不振,给全世界带来一系列负面冲击。此次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发生在欧美主要国家,而中国的外贸伙伴主要是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欧美国家经济低糜,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外需不振,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势必会使我国的出口总额下降,国内出口型企业面临洗牌,债务危机带来的一系列效应势必会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以美国为首的次贷危机不仅使得我国最大出口地——欧美市场的需求萎缩,而且许多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通过产业转移来解决本国的就业等问题,进一步抑制了我国的出口贸易。总的来说,一系列国际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外贸依存度的下降。

5.人民币持续升值

汇率变动对外贸依存度存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外贸依存度的下降。这几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出口总额下降,直接促使当年的贸易依存度较上年有所下降;其次,汇率影响国际贸易。长期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比较低,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跌,有利于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同时,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有利于抑制进口,增强国内进口替代品的需求,导致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成为继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应国际市场的强烈要求,人民币不断升值,从2005年8月急剧下降至今日的汇率接近6.0,并预计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升高,这就使得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优势消失,对我国传统出口优势行业如服装、纺织、鞋帽、家电和已经实现国际化定价的行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数据显示,初级产品出口结构由2010年的25.6%下降到2012年的4.9%,呈现出较大比例的下滑,促使依存度的度下滑。

6.制造业水平的提高

对于对外依存度的下降,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制造业水平有所提升,发展起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企业,像华为、海信、中兴、小米等民族品牌在价格和质量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进口产品替代,国内消费需求已经启动起来,对数码电子类产品的进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将会满足我国国内庞大的消费需求,外贸依存度或将进一步下降。

三、建议及对策

从上文分析知道,存在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下降,虽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正在迅速发展,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态势必会对像中国这样高依存度的国家产生很大的风险,并且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反倾销调查越来越深入。然而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展示着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会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并带动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是一把“双刃剑”,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当中,我们应当采取措施稳定对外依存度,使其在外部环境变化时不至于对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

1.继续推行扩大内需战略

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75%,2013年中国为50%,与全球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十二五”以来,扩大内需战略初见成效,但我们仍然要抓住机遇,努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稳中求进,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增长消费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内需求真正发展起来的空间很大,国内市场的发展应当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心,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态势不稳定的前提下,扩大内需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不失为稳定对外依存度的良方,能很好地规避国际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2.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进口与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速度,对我国仍然較高的外贸依存度功不可没,同时也应看到加工贸易处于产业链体系中的加工环节,所得利润极低,对特定市场依赖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弱,再加上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势升级势在必行。为此,要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企业主体结构,完善监管体制,增强民族品牌创新能力,给予民族企业更多相应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国内企业。加快来料加工企业的转型,逐步扩大内销规模,提高企业配套能力,并且通过政策引导,利用加工贸易带动一般贸易的扩大,带动国内产业产值。

3.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既有竞争力,又提供了庞大的就业岗位,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但目前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趋于饱和,国际反倾销调查越来越频繁,所以从长远利益来看,应该加快资本、技术型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今经济是知识型经济,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加大对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加入大资本,形成规模经济,创建大品牌的自主知识产业。同时要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与吸收,增强再创新能力,切实将我国的产业结构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上引导,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与良好发展。

四、结语

对外依存度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国扩大内需、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或将进一步下降。

参考文献:

[1]陈亚男.高外贸依存度下我国外贸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刘丽芹.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D].吉林大学.2007.

[3]杨金鑫.劳动力成本、质量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变迁[D].暨南大学.2013.

[4]徐欢,王献.解析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5]李思淼.从对外贸易依存度论我国外贸结构优化调整[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6]孙景舒,普杰.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J].开放导报.2006(1).

[7]崔玮.从外贸依存度看我国经济的外部潜在风险[J].经贸论坛.2006(4).

作者简介:李琳琳(1991- ),女,汉,河南省南阳市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2011级本科生

作者:李琳琳

对外贸易依存增长分析论文 篇2: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 要】 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因素。首先利用依存度与增长弹性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方法,建立协整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出口、进口、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正效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但相对于出口和进口,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依存度;协整分析

一、引言

自2005年汇改以来,尽管人民币已累计升值21%,但仍没有让美、日、欧等国满足。2008年7月,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两位学者威廉姆森和克莱因基于“基础均衡汇率(FEER)模型”的研究得出:人民币仍然被低估,还应升值30%。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使用购买力评价方法来衡量,认为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低估58%。2010年3月15日,美国130名两党议员提出迄今最严厉的控告,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认为中国领导人通过控制人民币汇率与美元固定汇率的挂钩从而获得贸易顺差。美、日、欧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希望藉此改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中国2010年3月的月度贸易数据显示,中国贸易逆差为7.2亿美元,这是自2004年4月以来的第一次。这表明,中国的经济拉动并非主要依靠出口,出口只是中国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消费和投资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发展过程的解析,来探讨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轨迹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分析

贸易依存度指一国进出口贸易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一国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分为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根据计算得出我国1978—2009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贸易依存度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在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很低,一直没有突破30%,且上升速度较为缓慢,从15%增长到接近30%。而且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一直高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进出口依存度由1978年的5%上升到1990年的15%。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出口贸易只是为了调剂余缺,国内经济基本上仍在传统的封闭经济框架下运行,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薄弱。

市场经济体制由建立到发展过程中(1991—2006年),我国贸易依存度迅猛增长,由1991年的33%增长到2006年的接近70%,其中出口依存度由1991年的17%增长到36%,进口依存度由1991年的15%增长到30%,出口依存度一直高于进口依存度。这其中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1994—1998年贸易依存度出现了微弱的下降,这是因为1994年汇率并轨,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进出口额折算为人民币时,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人民币贬值后,进口的成本相对增加,也导致贸易依存度下降。

1991—2006年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特征是与我国经济和贸易政策相适应的。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战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调剂余缺模式转变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贸易战略。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日益变化的需求,大量进口了国内急需的先进设备、半成品和原材料,支持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如放松外贸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和调整制度、实施出口补贴和一定的汇率调整等。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方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根本性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也相应地作出调整。我国提出了“大经贸”战略构想,即大开放、大融合和大转变。此后,我国越来越偏向于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特别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和贸易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入。这些战略转变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自身经济体制的变化,是及时有效的,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7—2009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下降,特别是出口贸易受到极大的打击,因此,2007—2009年我国贸易依存度开始下降,从最高接近70%下降到46%,这期间出口依存度依然高于进口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贸易的依赖程度过高,贸易依存度最高时接近70%,但这一数据和结论也被大多数人误解。其一,中国的出口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对进口有带动效应,而这在统计数据上没有得以反映。其二,中国净出口增加值所占GDP的比例很小,如图2。中国净出口增加在中国GDP中所占比重一直小于8%,在国际上这一比重是很低的,这说明中国在出口贸易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经济的增长并非过度依赖于出口贸易。

(二)进(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弹性分析

图3揭示,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影响,进出口贸易的GDP增长弹性并没有直接反映出出口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强。1978—2006年29年间,出口的GDP增长弹性有18年是大于1的,进口的GDP增长弹性有20年是大于1的,这说明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影响在大部分年份较大。而且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变化趋势与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也是一致的,如1994—1998年间,贸易依存度在下降,而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也在下降,甚至下降到1998年最低时的-0.24。2007—2009年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出口的GDP增长弹性下降到-1.8,进口的GDP增长弹性下降到-1.2。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出口、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选择GDP、出口额、进口额、最终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为亿元)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一)样本数据选取和处理

本文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共31个年度数据,数据均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因为以上数据均为当年价格计算的,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加强数据的可比性,利用1978年为基期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对以上数据进行平减,分别表示实际进出口额,实际最终消费额和实际投资额。对数化处理并不改变变量的特性,且可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所以对以上数据取其对数,分别记为lngdp、lnexport、lnimport、lnconsume、lninvest。

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产生,利用ADF检验法,对以上六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1)揭示,lngdp、lnexport、lnimport、lnconsume、lninvest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原始时间序列存在一阶单整性,而其一阶差分序列达到平稳且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GDP与出口额、进口额、消费、投资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因此,可以利用协整理论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二)协整分析

由于本文是多变量模型,而且是小样本,所以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表2揭示出,在1%的显著水平下GDP与出口额、进口额、消费、投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对应的协整方程为:

Ingdp=0.9180+0.1120Inexport+0.0882Inimport+0.5909Inconsume+0.3606Ininvest

se:(0.22485) (0.04893)(0.04368)(0.05468) (0.03967)

上述协整方程表明,出口、进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实际出口每增长1%,GDP增长0.1120%;进口每增长1%,GDP增长0.0882%;消费每增长1%,GDP增长0.5909%;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0.3606%。

(三)实证结论

从长期看,出口与进口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实际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就增长0.1120个百分点,而实际进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就增长0.0882个百分点。

尽管出口总额与GDP之间存在一种长期正向效应,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确有拉动作用,但并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协整方程显示,出口每增长1%,GDP增长0.1120%;进口每增长1%,GDP增长0.0882%;消费每增长1%,GDP增长0.5909%;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0.3606%。从此结果来看,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拉动作用,但出口并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推动力量。相比之下,消费和投资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更大。这表明相对于国际市场,内需和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的作用更大。

协整研究说明,出口、进口、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着正效应,而且相对于出口和进口,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这表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内需而并非贸易,我国经济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国内市场主导而不是国际市场主导的经济,中国经济的增长基本上还是主要由国内供需扩张而非国外因素变动来驱动的经济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国内的消费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在2008年消费只占GDP的49%,而居民消费只占35%,中国的消费需求过低,可挖掘的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72-274.

[2] 黄汉民.中国对外贸易[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作者:韩晓娜

对外贸易依存增长分析论文 篇3:

外贸依存度攀高风险几何?

中国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彼此支撑的新局面已经出现。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问题,将对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而优化国内相关产业经济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和评析

加入世贸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持续走高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更为迅猛发展的阶段。2004年中国在全球贸易的排位已经升至第三位,对外贸易总量也首次超过了1万亿美元。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正处于一个迅速上升的时期。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2003年为60.2%,2002年为51%,2003年高出2002年10个百分点。2004年伴随我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度攀升,2004年的外贸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估计可能达到70%的程度。

中国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也表明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彼此支撑的新局面已经出现。因此,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问题,将对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而进一步优化国内相关产业经济政策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理解和判断外贸依存度高低的重要指标

统计表明,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而同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连创新高,外贸依存度从15%一路蹿升至2003年的60.2%,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

那么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究竟有多高?这一数字是否真实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国际经验表明,仅从数字上,从贸易总量上考察外贸依存度的高低并不能科学地说明问题。要正确认识外贸依存度,除了对贸易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加以比较外,还必须具体分析对外贸易过程中若干相关因素的表现。

首先,科学分析外贸依存度需要重视对贸易目的地因素的分析。多年来,我国外贸出口较多依赖美欧和以日本、香港、东盟为代表的亚洲市场,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一直偏低。2003年,我国对日、美、欧盟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2%。如加上经香港转口部分,出口仅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已接近40%。这一因素表明,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仍任重而道远。在外贸目的地集中的情况下,一旦主要依赖的市场发生不能预期的各种变化因素,不仅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并将直接作用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推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一直是中国政府推动对外贸易科学增长的关键因素所在。

第二,外贸依存度的高低在对外贸易的商品贸易结构上的表现尤为重要。根据商务部列举的数字,我国一些产品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如服装和鞋类的出口依存度为71%,DVD机84%,摩托车63%,照相机56%,电冰箱47%,彩电46%,空调42%。在国际贸易中,市场范围越大,个别市场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外贸风险必然增大。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对外贸易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呈现增长趋势,这对于我国防范对外贸易风险增加了难度,因此,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结构成为优化对外贸易质量的关键。

第三,贸易方式因素也直接影响对外依存度的科学估算。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中,传统的一般贸易方式与加工贸易相比呈现下降趋势。而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加工贸易是指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配件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出口,它包括“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已经成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而且近期的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和增值率不断上升,以往“大进大出”的特点在弱化。加工贸易与国内经济运行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加工贸易行业范围相对较小,使得对特定商品和资源的依存度必然加大。而加工贸易所涉及行业的就业和社会稳定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多是产品初级加工,使得对资源性产品和能源性产品的使用数量剧增,进一步加剧国内资源和能源供应的压力。

第四,重视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因素,尤其是战略资源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实际上根据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两个方面。长期以来基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我们更多强调和重视出口贸易行为。但是,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发展,有关进口依存度问题已经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尤其是战略资源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将可能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2003年,中国钢材、氧化铝、铁矿沙及其精矿的进口分别增长51.8%、22.6%、32.9%。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35%左右,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中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供应。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难题。与此同时,进口商品的结构问题也是影响外贸依存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资本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这反映出国内产业对国际高新技术和资本品的高度依赖,反映了国内产业科研开发的相对滞后。随着重要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要正确和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问题,除了以上因素的分析,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我国GDP构成的差异(服务贸易进出口数额相对较小)等。通过上述因素的简单分析,我国外贸依存度实际上并没有名义上的数据那样高。但是,在对外贸易构成因素中一些主要因素对于外贸依存度的影响却不得不及早加以重视并予以着手解决,从而使外贸依存度保持科学和合理的水平。基于此,伴随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和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研究不断增高的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各种经济风险和影响,从而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政策,配合科学的国内经济决策,提高国内经济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持续走高的外贸依存度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给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等不同程度地带来各种影响,对此,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外贸依存度的快速增长我贸易摩擦频繁化、常态化

我国目前外贸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和产品结构的单一,使得主要贸易伙伴(美、日、欧盟)其国内的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到我国对该国的外贸进出口。尤其是美国,其经济的繁荣与否不仅对我国出口产生影响,其对整个世界经济的负面作用也将会影响到我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近年来,我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如此高的对美贸易依存度,成为近来中美之间不断发生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传统的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平稳增长外,其他贸易救济措施(如保障措施、纺织品特限措施)和贸易壁垒措施调查(美国337条款调查、技术壁垒调查等)也被主要贸易伙伴频繁使用,作为抵制中国产品的方法和手段。中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局面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数量等将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已经使中国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国际经济摩擦的时代。如何正确和理性应对,已经成为考验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进口产品的高依存度将可能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量不断增大,进口总量不断加大的趋势,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国国内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此外,我国进口对高技术及其产品的依赖也已经凸现。所以,进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质上反映的是如何尽快提升我国内产业结构风向标。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态势和产业发展形态上分析,伴随外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重要技术的进口比重还将不断上升,进口依存度的不断加大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难以缓解。我们必须防止当世界经济发生剧烈波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尤其是某些重要战略资源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对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测的冲击和影响。

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幅度大增演化为支撑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一个论据

不可否认,由于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出口形势良好,使得我国对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数量剧增,导致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中国争夺资源,推动价格上涨,鼓噪“中国威胁论”。实际上,中国制成品商品出口额中的绝大部分是由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进行的,他们同时也是能源和资源的最为主要的使用者,而出口商品则多数被美国、日本和欧盟等进口国消费了。因此,只把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加工消费归因于中国,却忽视最终产品的消费市场实际上才是能源和资源的最终用户,是完全不公正和不客观的。

清醒面对过高外贸依存度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可能影响

我国的过高外贸依存度主要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的比较优势。因此,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产品一直是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但是这些行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实际上并未彻底解决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目的,还使得产业投资出现短视和以出口为导向,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的难度。另一方面,不断提升的外贸依存度也反应了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的现实情况。这就进一步凸现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使得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偏低。由于第三产业的可贸易性程度较低,因此GDP中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越低。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加快产业调整的任务仍将十分艰巨。

进一步完善贸易政策,调控合理的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的未来走势是由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对速度、汇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共同决定的。因此,国际贸易保持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必然会提高外贸依存度。同时,我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上升的同时,还没有高到充满风险和问题的阶段,整体经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仍在80%以上。但是应当认真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进而优化经济政策,实现对外贸依存度的合理调控,为国民经济持续、科学、稳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以追求贸易目标为方向

伴随中国对外贸易数额的不断增长,制定更为合理的、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在战略机遇期得以持续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要放弃以追求贸易目标增长为对外贸易政策核心的一贯做法,转变观念,建立科学评判外贸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的指标体系,将已往的立足于进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转化为将“以质取胜”确立为整个外贸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资源使用的最小化,并以此作为制定外贸政策乃至经济政策的核心所在,以利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外贸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升级为标志,提高国内市场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经济政策坚持内外兼顾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使得我们必须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而动力应当来源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过于强调出口導向,忽视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片面的,因此,应当在巩固现有外贸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增长的同时,扩大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影响,制定兼顾内外的经济政策,从而避免任何一个市场出现波动情况下,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此,要使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全国工资水平的持续增长,增加国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的预期,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

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尽管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是目前的加工贸易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项目涉及的产品档次偏低,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产品,资源和能源浪费现象严重;产品出口市场仍过于集中而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自身营销能力较弱,对特定市场依存度过高,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抗风险能力弱;国内配套协作体系尚未建立,加工贸易价值链的国内部分没有得以科学延长,使得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未得到充分释放等。为此,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的质量,提高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显得尤为重要。

进一步落实“国民待遇’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格局

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WTO国民待遇的原则,逐步取消对中资企业在税收(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等)和银行贷款上的优惠。这样才能从长远角度避免出口贫困化增长,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价格,增加企业的利润,改变大量出口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旧格局,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原材料消耗量较少、技术和价值含量较高可持续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尽快实现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原则,取消各种“超国民待遇”的优惠,通过提高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来提高外资的质量,防止中国经济陷入引进依赖陷阱。当前,国内大部分产业出现了供大于求、重复投资、出口增长过快的新问题。我国引进的5000多亿海外直接投资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不到40%,而60%以上的其他外资属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由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市场已经饱和,因此这些投资所生产的产品纷纷涌向海外市场,是造成我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重要原因。不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外资还严重干扰了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对这部分资本必须加强规范和引导。

加快国内相关政策的完善,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除了前述提及的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政策并将其法律化固定化外,还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对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和内需的作用,从而改变GDP的组成和比重;完善人民币汇率政策,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为外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货币政策的支持;加大中西部地区开发发展步伐,推动新的经济增长地区的出现和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从而为解决发展差异和贫富分化提供物质基础。建立促进海外投资的对外开放政策,大大增加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大大增加在资源生产国的资源消耗性产业的投资,从而减缓中国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中国技术设备的出口,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减少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与需求,加大国家经济安全的稳定性。

(作者系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成员)

相关链接 外贸依存度

通常所说的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折射出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诸多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变化,并对该国或地区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荣 民

上一篇:服装行业SWOT分析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