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题思想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自身的發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管理者和每位教师的愿望。转变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有学习兴趣,具有学习的内动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成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目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数学应用题思想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应用题思想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效率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和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渐增大.而教育水平的高低与经济水平的高低一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农村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制约.在提倡教育公平、资源均衡的当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课堂学习效率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较为抽象复杂的数学学科而言.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笔者认为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我们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思考、创新,力求在现有的经济水平条件下不断提高农村的教学水平,让农村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从而从源头上提升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效率,让农村儿童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

数学学习因其特有的抽象性、严谨性、记忆性与学生好奇欲强的心理特点和爱玩好动的身体特性相矛盾.数学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重点科目,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学习难度的进一步加深让学生更加难以理解,再加上农村小学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时还面临着学习观念错误、教育资源有限、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因此不少农村小学生难以在数学学习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自主性,不愿意将自己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数学课堂上,这就导致了学生出现“课堂上三心二意,课后作业难以下手”的恶性循环.因此作为农村小学管理者的我们应当如何制订正确的教学方略,从而让数学教师从源头上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从而提升农村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一、从根本提升观念,以沟通促进发展

笔者认为作为学校整体教育方针的制订者,首先需要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农村相比于城镇具有更加鲜明和突出的特点,即思想观念的隔阂.农村地区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长时间教育普及缺失,农村学生家长普遍受文化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收入不稳定,他们自身处于为生活温饱奔波、想改变现状却又无能为力的焦躁状态.这就导致了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应当尽早打工挣钱养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类家长不仅缺失家庭教育观念,还对学校工作的展开存在抵触心理,这种落后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心中多少也会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想法,这种消极落后的想法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还有的家长存在“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的偏激心理,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稍微顽皮懈怠,就动辄打骂斥责,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导致学生更加厌烦数学学习.此外,部分农村家庭还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残余,让女生的受教育之路更显艰难,自然也无法在数学课堂上集中自身的注意力.

因此,作为农村小学的管理者在给各个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布置教学任务、探讨教学方法时,首先就需要向数学教师强调在开展农村教育管理时,需要明白“教育是需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数学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家长心里的所思所想,知道出现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的关键点在哪儿,是学生自身落后观念的问题?还是学生家长根本上的观念问题?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醒教师考虑农村当地的思想落后的现实情况并且去主动适应农村当地的交流方式,同时自己应当身先士卒,主动尝试和学生家长沟通.面对那些有抵触情绪的家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耐下性子、放下身段,以友好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家长,甚至是可以带头定期展开家访活动,在一次次的沟通中,让学生家长逐渐明白“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希望”“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正面引导和激励”“女生和男生一样有着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哪怕不能从根本上纠正改善学生家长的落后观念,至少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孩子必须要接受教育并且是正确良好的教育.只有让学生家长从思想层面重视教育的开展,让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着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有可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数学课堂上.

二、情境式浸入教学,巧妙利用地理优势

在正确的学习观念的基础上,农村教育硬件设施的落后也在客观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相对落后陈旧,学校环境又相对封闭简陋,导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能借鉴参考的学习资料相对稀少,课堂的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刻板,导致农村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无法在心底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向往.而且农村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单一,在有限条件内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和先进思想都较少,因此他们的视野、知识面都比较狭隘,也缺少忍耐力和坚持不懈的优秀精神品质,这就让他们更加难以在数学课堂上完全集中注意力.可是在短时间内,农村的经济水平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当地的教学设施问题也难以解决.

虽然在短时间内教学设施问题难以解决,但是并不意味着农村的数学课堂效率无法提升.既然农村当地的固有缺陷无法弥补,那作为学校整体教学方针的制订者就应当鼓励教师深入农村当地,转变教学思路,利用农村当地特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农村学生爱玩好动的身体特性来构建更具有农村特色的独特数学课堂.农村当地虽然设备落后、地域偏僻,但是也具备大城市所缺少的大片活动区域和自由空间,同时正因为农村村落较为聚集、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的特点,使得农村人员流动单一,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因此,校长不妨鼓励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采取更加灵活变通的数学课堂形式,将数学课堂更多地与课外活动相关联.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中的难点“植树应用题”时,学生常常难以理解.一般的城镇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构建具体的物理模型,先让学生借助手边的事物感知数学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对复杂的问题产生亲近感.但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将学生带到学校外面的绿化丛中甚至是麦田中,让他们自由观察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你们看这五棵树中一共有几个间隔呢?”有学生在观察后回答:“四个.”教师接着追问:“那每两棵树之间呢?每三棵树之间呢?每四棵树之间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学生在思考后回答:“间隔数总比树木的数量少一.”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就可以轻松得出“间隔数总比树木数量少一”的结论,从而具体地感知到间隔在数学中的意义.接着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入题目中设问的情境,继续向学生提问:“假设窗户外面的道路长为二十米,我们每隔五米栽一棵树,道路的首尾都要栽树,那么我们总共需要多少棵树呢?”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是不是可以借助我们刚刚观察到的实际现象呢?”有的学生受到启发,回答:“可以先计算间隔数,间隔数为四”,更多的学生领悟了教师的意思:“然后借助间隔和树木的关系,用间隔数加上一就可以得出树木的数量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后再次启发学生:“那么如果是公交车行驶线路总长为两千米,每隔两百米有一个公交车站台,总共需要几个公交车站台的问题是不是也和植树问题类似呢?”学生再次进行思考,此时学生在思考时就可以以“道路植树问题”构建思考模型,将两个问题结合、对比思考,然后发现异同点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解决了.用这样的情境式浸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时,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凭借农村的自然地理优势可以轻松完成,相比于城镇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也不失为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正向化激励学习

农村学校的小学生与城镇的小学生相比较,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甚至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厌恶抗拒心理,这就使得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高效率地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更加困难且更具有挑战性.同时农村学生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生的自卑心理嚴重,缺少基本的道德观和礼貌,学习意志薄弱,无法在确定长期目标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努力,往往会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学生往往更加善良单纯、质朴纯真,也是想要认真学习数学知识的,但可能苦于无法从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的管理者应当在综合考虑农村小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秉持着立德树人的宗旨,构建特殊且高效的多元评价体系,让评价本身成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把握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状况,从而及时与学生沟通数学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学生解答数学学习上的困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机制的构建及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行表扬和肯定,从而让学生因为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不断继续努力.长此以往,教师就可以通过评价机制与学生搭建良性互动的桥梁,形成一系列的正向反馈机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取得数学学习应有的成就感,他们自然就会乐于在数学课堂上更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数学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分为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两大部分.结果评价目标具体分为学生的数学期中考试分数和学生的期末数学考试分数.过程评价目标分为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考查和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程度,这里的进步包括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提升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当建立“重过程、轻最终考试”的学生评价体系,给予过程评价内容更高的占比,以力求真实还原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改变教师分数至上的错误评价理念,并且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形成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双向促进机制.如果以每一部分总分都是100分来假定,学生的结果性评价占40%,其中期中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各占20%,学生的过程评价占60%,包括30%的学生平时表现,20%的课堂展示评价和10%的教师、父母评价.其中学生的平时表现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自己对自己每一阶段的数学学习进步程度的打分、合作小组中组员的评价、课堂展示成果水平的高低这三部分.而作业完成情况中如果学生能够连续三次作业成绩为“优秀”、总体作业情况不低于良好则可以认为是高效认真完成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表现可以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是否能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是否能够就课堂内容与教师进行提问和质疑为标准构成.而教师、父母评价则需要综合平均二者每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的反馈和记录意见.

结 语

农村要想发展,教育必须先行,而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农村教育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课堂效率的提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关键问题,因此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每个农村小学管理者都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泽,朱艺丹,李瑞,等.陕西省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浅析——以西安市白鹿原区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9-10.

[2]魏后凯.“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20(1):2-16.

作者:苟军红

数学应用题思想教育管理论文 篇2: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自身的發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管理者和每位教师的愿望。转变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有学习兴趣,具有学习的内动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成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资源;服务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而我县中小教育的现状是,理科教学质量不高,尤其是数学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及格率低,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但我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尤其是理科教学质量不高,因此要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重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一年做《提高阿瓦提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和回顾我10年以上的教研工作实践,深知造成农村小学数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正确,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等。然而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困生转化率高,教学质量就会越高。由此可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管理者和每位教师的愿望,是忠诚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的目标。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谈几点看法。

一、科学分配教师资源,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科学分配教师资源,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师资配备不合理,严重缺乏专业数学教师是造成农村小学数学质量不高的原因。2016年,教育部对我县双语教育现状进行调研时,下到我县一所村夹学校,对六年级学生数学基础进行测试,结果及格率为0。进一步调查原因是该学校近三年没有一名专业的数学教师,六年级学生连续三年数学成绩及格率为0。这个案例给我们教育管理者这样的教训:专业对口最重要。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兴趣或不会解决问题,学生又怎么有兴趣和勇气解决问题呢?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领导针对教学质量不均衡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平均分配师资和教学设备,让县直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师能感受到均衡;通过科学分配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高质量教育。

第二,教研部门加强数学学科教研活动,为数学教师搭建学科交流、专业提升方面的平台;提高指导服务学校的水平,提高实效,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将重点尽力放在学校课堂教学的指导督促上。

第三,学校主要领导数学教研组,指导督促落实数学课堂教学和教学常规工作。

二、树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服务的教学观念

责任心强的教师让学生在限的时间内学好学习内容。这确实是对我们教师极大的挑战。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具有学习的内动力,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深知“乐学之下无负担”。

第一,学校常规管理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加强作业管理,杜绝无效教学行为。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一年级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进行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或进行交流。师生换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只追求整体上的效果,忽略了部分中等生和差生,练习的时候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讲得太多,而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少的问题,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教学进度,在课堂上留出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交流,思考。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注意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性质等结论的推导过程,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的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即使学生有不成熟或错误的见解,教师也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出新颖、独到、变通的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四,教师要有耐心,始终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学生平常要独立思考,自己做完,书写规范,作业工整,学会思辨,相互交流。

第五,抓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利用课前几分钟、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当中,给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第六,教师要把握数学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双基”的基础性作用,以严谨的作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第七,教师在课堂教學中,要加强例题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例题,加强对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是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能力提高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二是学生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得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三是教师要改变为了应付而批改作业的思想。要杜绝解答题、应用题不要求学生做作业,难度较小的题认为学生不需要做等现象。

第八,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要清楚明确地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完成预习提纲上的有关问题,上课后,可以对照课本自查,同桌互查,也可以由组长检查;各组将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由此联想出来的问题,分别写在黑板上的相应部位;全班汇总,进行归类,共同确定展示内容。教师课上或课后还要对一部分学生的预习提纲进行抽查,如果发现不负责任者,除进行个别谈话外,后几节课还要求其连续上台展示以示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同时对其他学生也有警示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第九,数学课程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化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数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普及,但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农村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不过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农村学校也将会配置电教设备,那样农村的教育教学成绩将会得到大大提高。

总之,合理分配农村教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把握教材内容,理解目标,才能在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才能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成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教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尝试新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师生综合素质。数学教学是辛苦的,也是有趣的,让我们苦中取乐,以甜化苦,津津有味地品尝跋涉探索中的快乐吧!我相信通过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农村教师的不断努力,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稳步提高。

作者:阿依加玛力·艾买提

数学应用题思想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构建“以德立人”的小学数学课堂浅析

摘 要:“以德立人”新型教育理念是当下教学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的关键启蒙时期,构建“以德立人”小学数学课堂,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思想品德素质得以提升,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視野。本文以构建“以德立人”的小学数学课堂为核心内容展开论述与分析,提出合理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以德立人;措施

在教育管理体系不断革新的环境下,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品德素质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应从小学数学课堂着手,融入“以德立人”教育思想理念,根据教学情况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度,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观,使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增加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完成德育渗透

为了达到以德立人的思想教育目的,增加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十分必要,也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打破单一教学形式的局限,以兴趣为核心,组建不同的数学实践小组,开展相关调研,使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公式和知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此种始于兴趣、终于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会总结和反思,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例如,教师讲解“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分别对学校与农村菜地的实际面积加以测定。涉及应用题内容的时候,则带领学生实施社会调研,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当学生学习统计图表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统计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并按类型绘制图表。当然,调查城市水资源污染状况也是数学实践活动之一,由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加数学学习的乐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科学利用课本达到以德立人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对课本内容深入了解后可知,德育元素非常多,无论是数学自身的逻辑性特点,还是严谨合理的知识框架体系,都可以成为德育教学的内容,由此明确了利用数学课本达到以德立人效果的可行性。

具体来说,第一,注重当前课本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与利用。目前小学数学课本中含有爱国精神的内容,如古代数学家肩负使命和责任,完成发明创造,取得举世成就等。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并激励自己树立理想,为以后形成优秀的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介绍小数、四舍五入法时,以丰富多样的教材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并利用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协同合作的学习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学生形成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教师在讲解关于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类型的统计图的时候,以实际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提高学生的修养,体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再如,进行“元、角、分”教学时,提升学生对人民币的爱护意识非常重要;进行“时、分、秒”教学时,要求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如此,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德育教育得以渗透。第二,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定理、图形以及数字,挖掘并利用其中“美”的元素,逐渐使学生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抽象美、对称美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构建互动、自主的学习型课堂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轻松、互动型的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可以主动学习,改变以往被动听课的不利情况。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少,沟通不足,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师的教学效率较低。所以,构建友好互动型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具体来说,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以随机的形式,让某一位学生对其预习情况加以阐述,分享遇到的问题,便于教师获得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案,以醒目的方式,提示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并逐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依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要点,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深入探究构建“以德立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本文围绕“以德立人”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合理的构建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推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数学周刊,2017,14(4):14-15.

[2]罗乃春.潜移默化,育德于教——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实践谈[J].华夏教师,2017,17(6):65-67.

[3]刘敏.边思边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构建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18(3):101-102.

作者:冯杏冰

上一篇:支持旅游业多元发展经济论文下一篇:关于启蒙教育的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