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生实验教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生实验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物理学生实验教学论文 篇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分层及有序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体现出来。因此,选择适宜的实验教学方法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分层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和辅导方法的不同能力,所以所有学生都能上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收获,在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方面,已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实验的目的是实现教学活动目标的途径,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分层练习与作业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任何一个班都会从上、中、下三个层次划分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正因为如此,它具有非常必要的个性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个性化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相信通过有效的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得到发展。高中物理的学生实验室练习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练习,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统一的标准和实践为所有学生的要求;第二部分是提高课堂实验放到一两个练习,让学生通过学习简单的知识使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第二部分实验练习要求成绩中上的学生能够在思考后完成。

二、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高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一是进行查漏补缺,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學生的自学能力与创造力。最为有效的分层辅导是将每一次物理实验结束后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分为一组单独进行分组讲评与辅导,同时从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入手“牵着过河”,从而逐步提高这些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而对于那些尖子生也采用集体辅导的方法,如,物理竞赛小组、兴趣小组的形式,主要培养其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增强其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在进行分层辅导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和矫正心理障碍,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从高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模式中得到许多启示,能够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提高了自己,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也为个性化的实现提供一个真正有效的途径。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有所学、有所得,逐步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基本上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或接近他们的目标。

编辑 温雪莲

作者:张欣影

物理学生实验教学论文 篇2: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定律,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近年来,实验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级学校都加大了对实验教学人力、物力、才力的投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山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又是实行定量I:作制,定量中米考虑实验烦琐复杂的J:作,怕做实验浪费时间,怕影响教学进度,“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人有人在。有的教师将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其不知,“不下水,焉能善泳;不上山,焉能善猎。”

因此探讨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编写的学生实验,共有l9个必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按教学目标可分为四人类型:

1、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类型的实验,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和√:作原理;使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因此,这类实验宜采用示范一实践一设障考查法,即教师先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仪器并提出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认真实践,在实践中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教师设障考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设置障碍,让学生排除,这样学生在排除过程中,不仅能牢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有利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观察物理和研究物理现象类型的实验,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象产生的条件,观察现象发牛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现象的理解,因此,对这丁这一类型的学生实验,宜采用探索一总结法,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即放开手脚让学生玄探索,去观察,去寻找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米总结。

以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为例:

1、放手、放心

放手让学生独立实验,,在无危险的前提卜,不加以过多的限制,相信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有能力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摸、爬、滚、打”。不用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不怕仪器被损坏。除在关键处加以引导外,教师只是一个欣赏者。实验前,先公布在该实验中需获得的数据是:“电流、电压”,利用 R=U/l 求待测电阻的阻值。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实验器材,设计电路,教师不作提示。

2、用心观察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用心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记录出现的各种的异常情况以及违规操作,如:渊选了器材无法实验、变阻器连接错误而不起作用;也会出现一些设计思路新颖、令人耳目一新的实验,此时,各个学生表现的情绪状态不同,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不一而足,这就达到预划的的,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情感体验,对所学知识将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3、听讲

耐心听取每位学生的总结,故障分析,无论Ⅱ二确、错误,我们总会从这些稚嫩的总结中帮助学生找出“病根”。

实验后,针划实验内容设置以If问题,山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实验中出现了哪些现象?变阻器起何作用拆装电路应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如何提高所测t乜阻的准确程度?若无电流表或电压表时,义怎样测也阳说出思路和方法。学生同答这些问题时,众沈纷纭,教师可找到切入点对症卜药。

4、细心分析

观察听讲后,教师逐个同答上述问题,评析“各家之说”。指出该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提供测未知阻的可行方案及其思路。供学生参考,带着学生进行正误比、结论对比、方法比、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三、验证物理规律宜采用的方法

验证物理规律类型的实验,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这一规律的理解,因此,这类型的实验宜采用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的的教法。

1、学生动手之前,教师需要讲内容有:共同复习物理规律的内容;介这一规律是准发现的,在什么条件用什么方法找到的;采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来验证这一规律;介绍现今的仪器中哪些会引起系统误差,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误差等,使学生明白将要做什么,该怎样做。

2、学生实践时要做到: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严格满足一切实验条件;采取各种严密措施减少误差;观察要准,读数要准,记录要准,分析要准,演算要准。

3、学生操作完毕,教师要指导学生验证定律,如有误差,必须进行误差分析,解释误差产生的原冈,让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做好知识的迁移和引申,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和方法去解释有关物理问题,引申能增火学生视觉,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测定物理量实验宜采用的方法

测定物理量类型的实验,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出某物理量的值,米加深学生对物理量和概念的理解。因此,这类型的实验,宜采用分析一实践一再分析法,即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被测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什么方法测量更方便,更准确?如何去测量?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方法,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在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张春杰

物理学生实验教学论文 篇3: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点滴体会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的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载体。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使其有个性地发展,加深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体会

一、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种办法

1 准备阶段及其要求

首先是明确分组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分组实验的教学目标,不应当只停留在兴趣的激发和操作的要求方面,更重要的是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思想、培养严谨的作风、求实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这些不但要有总的原则要求,而且应当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分组实验中,象理论课和习题课那样,确立一整套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体系。其次,是确立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规范,包括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的程序,学生组织、预习、观察、讨论、撰写实验报告的规范等。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方法,认识实验仪器,做好操作与记录的准备工作,其核心是理解实验方案,这是调动学生实验主动性的前提。对科学的实验研究来说,构思阶段非常重要。教师正是在实验的准备阶段中,让学生学一点科学构思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准备阶段的引导工作,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有的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生实验的模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手脑并用,发挥其想象创造能力,提高实验的可见度。例如高一学生实验“长度的测量”,这节实验的预备课由于游标卡尺结构复杂、种类多、测量的用途杂,就可以用模拟型,教学办法,增大游标卡尺的可见度,减少画图所用的时间,增大画图的准确性,实验中要求学生知道的注意事项也一目了然。

2、课堂教学应逐步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正确记录、对待实验结果

(1)安装和调整仪器

①装配仪器:一台仪器的装配,多台仪器和器材的组合,都应当做到能按合理的规范程序操作。例如使用多用电表先应机械调零,如果用它测电阻还要欧姆档调零。不仅要使各类部件的位置正确,而且要做到“对号入座”。

②仪器的预备性调整

器件装配好以后,一般都要进行预备性调整,如滑线变阻器滑动臂初始位置的调节,仪表上的档位选择及各种旋钮初始状态的调节,热电子仪器的预热,各种测量仪表零点的调节等。最后一步是检查,检查的项目,一是看仪器或电路的装配是否正确,二是看各种器件是否处于规定的初始状态。

③启动工作和观察记录:按规程及实验步骤启动仪器工作,并仔细观察,记录所示数据。教师此时的任务是注意巡视并了解各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启发他们思考并协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也可以深入到个别小组,检查和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观察每一个实验环节,以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方法。当发现典型错误时,应及时提醒全体同学注意,不致重犯。

(2)正确测量、读数与处理数据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检查零点是否正确,在零点不符的情况下,应调整好零点或选择相对零点。②应使观察视线与表面垂直。③读数时,一般应保证准确的数位不致省略,可以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但不必估读至最小分度的下两位。例如,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正确读数是15.3mm,不应表达为15mm,也不应表达为15.25mm,不管使用何种量具,养成良好的读数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应当先观量程,再看最小分度,然后看零点,再读数和记录。

3、实验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实验结束,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拆除和整理仪器;检查仪器材料是否有坏损丢失,然后清理桌面,板凳归位。一切设备复原,进行实验室卫生打扫,必要时可以指定小组长协助配合。

二、教会学生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实验目的、装置与器材、实验原理与步骤、数据记录与计算、结论与讨论等部分,逐步地要求学生学习自行设计实验报告。在设计报告时,应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简洁的文字,直观的图表来表达报告的内容,数据表格的设计应做到:说明实验条件;要有原始记录;栏目中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力求简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处理数据应体现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教会学生处理数据,使用计算法时采用平均法和作图法来减小实验误差。如用图像法表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的要求:

(1)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主要介绍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一般以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轴的末端近旁注明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取为变量的零点。坐标轴上的标度值应能恰当地反应出测量值的有效数字。坐标标度应划分得当,以不用计算就能直接读出图线上每一点的坐标为宜,如通常用1、2、5而不用3、7、9来标度,使坐标纸的一小格可用来表示测量值最后一位的1,2,5个单位。

(3)应尽量使图线占据图纸的大部分,不致偏于一角或一边,横轴和纵轴的标度可以不同,但大小要注意配合,如果数据特别大或特别小,可提出乘积因子,例如提出×103、×10-2放在坐标轴最大值的右侧。

(4)要求用方格纸(教师预先制好坐标纸)

三、学校应当给实验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提高物理实验员操作水平、管理水平

总的说来,在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认真仔细地观察,积极地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善于启发,不要包办代替。这样尽管学生可能遇到一些麻烦,但收获是大的,应当使学生了解这些要求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并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以提高学生执行规范的自觉性。其次,执行规范也不是要求学生机械的操作。相反,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实验步骤是根据实验程序的总要求来制订的,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可适当鼓励学生在不违反操作规程基础上有所创新。再次,应当看到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作风的意义,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许多学生在连接电路以前,从不考虑各器件放置的位置,乱七八糟,有的仪器表面背对着自己,他们认为,只要电路正确就行了。还有的学生准备不认真,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使仪器损坏,实验结束桌面场地零乱,仪器不复位,造成仪器零件及材料丢失。如果老师放松要求,久而久之不仅养成学生毛毛糙糙的作风,而且极不利于对学生品德特别是科学态度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也很不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廖伯琴,中外物理教育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柏庐,走进中学IT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潘先广

上一篇:创新意识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酉水航运社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