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介绍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了中国邮政现在形势下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中国邮政今后的发展战略方向。[关键词]核心能力中国邮政战略一、引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企业不具备超出他人的竞争优势,就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论文 篇1:

软件外包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

[摘要]文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影响软件外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四维因素体系:基础能力、经营能力、核心能力和外部环境。实证表明:基础能力因素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存在的前提,文化融合能力、核心人才和企业融资因素与企业竞争力水平强相关;对外营销渠道和服务交付速度是制约企业经营能力的具体因素;核心能力比较欠缺,知识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这是我国软件外包企业处于“双低”软件服务外包起步阶段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软件外包;国际竞争力;结构方程

赛迪顾问发布《2009-2010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1.9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4.5%。但从软件外包国际分工格局看,与印度、爱尔兰等软件出口大国相比,差距却很大。目前国际离岸外包已进入以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知识流程外包和创新服务外包。而我国软件外包企业正处于成本低、质量低的“双低”软件服务外包起步阶段,以业务流程外包(BPO)为主,主要完成基于数据转换、基于规则的流程编码,赢利模式依然以“通用化”和“标准化”服务为主。

我国学者许嘉豪(2004)、王佳林(2004)、李丽娟(2004)和郑星君(2009)分别利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对软件外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基本层次进行了定性分析。万晓兰(2008)利用钻石模型对中印“六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但是,由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倾向于解释经济发达且大国条件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软件外包产业的借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仅从外包产业层面去研究,是无法彻底解决我国软件外包企业低水平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从软件企业微观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发包商对外包商的选择因素,对影响软件外包企业的关键性因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找出我国软件外包企业处于“双低”软件服务外包起步阶段的真正原因。

一、相关文献与影响因素假设变量的提出

(一)国内学者基于钻石模型理论的分析-供应商视角

许嘉豪(2004)主要利用哈佛大学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分别分析印度和中国软件产业的竞争力。分析表明,两国政府都非常支持软件外包在本国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软件产业很大的优惠。另外,从外在的环境来看,中国在电信架构、技术研究投资力度、国内需求、外国直接投资、IT硬件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比印度拥有更多的优势。但是,作为市场的后来者,中国软件公司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王佳林(2004)利用“钻石模型”得出了软件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要素禀赋、资源转化能力、软件市场需求、知识产权保护。其中,资源转化能力是指一国软件产业将生产要素和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李丽娟(2004)借鉴“钻石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计量分析得出软件企业的研发人力强度和市场竞争结构是中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万晓兰(2008)创新地对波特的“钻石模型”在软件外包业的应用作了拓展,使其能较准确地用于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分析。通过中印六要素的比较后,提出中国提高离岸软件外包业竞争力的思路应从人才、管理、价值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考虑。郑星君(2009)利用RCA指数比较了中印软件外包业竞争力的大小,利用“钻石模型”比较分析了影响两国该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总结出中国软件外包产业与印度相比的优劣势。

(二)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一客户视角

国外学者对于国际软件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软件外包的效应、动因、目的地的选择等方面。选择外包商因素的结论对分析中国企业软件外包的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Swenson(2000)认为如果低工资国家的成本优势不能弥补其基础设施、法律系统、相应设备和员工技能的劣势,那么这些国家将不能有效地吸引国际外包。Jennex和Adelekun(2003)通过对全球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商和他们的顾客进行调查,认为决定软件外包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电信基础水平、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顾客的认知能力、彼此的相互信任和知识产权保护六大要素。Blum(2004)认为不同国家的文化语言区别、不同国家的法律区别和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方面的保护力度以及承接商所在国的经济稳定性和基础设施等是发包商选择离岸外包目的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Grossman和Helpman(2004)认为生产率、工业规模、合同的完备性、工资水平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外包主要考虑的因素。Heeks和Nicholson(2006)以北美与印度之间的软件开发外包服务为背景,研究了全球性软件开发外包所需的“同步”条件。他们认为虽然地理距离已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距离会造成一些开发过程所需的条件不同步,如隐性知识、非正式信息、文化等。Rajkuma和Mani(2006)从印度服务提供商的角度讨论了提供离岸软件外包的主要成功因素,即管理、项目、顾客和员工。

(三)因素假设变量的提出

在理论分析方面,我国学者的理论成果偏重于软件产业、软件外包产业的宏观分析,对软件外包的主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不够充分,仅从外包企业的视角展开研究也显得比较单薄。另外,国内学者在利用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一模型在信息经济时代全球化流动性资源要素分析方面的局限性,仅考虑资源要素的地域性是不符合资源流动全球化特点的。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研究基础之上。当前,中国经济资源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必要根据中国离岸软件外包产业的特点,以该模型的框架为基础,吸纳前人研究成果,从客户和供应商双重视角出发,具体分析影响外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生产要素: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已不再是土地、劳动力,而是技术、知识和资本要素。软件产业是具有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所依托资源并非先天的自然资源,而是流动性很强的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等国际化资源要素。因此,我们将核心人才培养、领域知识管理和企业融资作为预选假设变量。同时,考虑李嘉图的传统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和赫克谢尔的资源禀赋理论,选取比较优势作为假设变量。

需求条件:离岸软件外包在“需求条件”上主要来自国际市场,需求是较充分的,但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有效完成接单并持续接单是关键。有效的服务交付能力是建立市场型外包关系以至伙伴性外包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选择市场应变作为假设变量。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从波特对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定义来看,似乎其不能成为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的重

要影响因素。但是,软件外包活动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和管理人力资源因素,与软件开发和IT项目管理相关的高等教育和培训产业可认为是一个较强的支持产业。因此,我们将行业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假设变量。

企业战略:波特认为,真正能取得国际竞争是企业的战略。我国软件外包企业附加值较低的关键原因是“利润”短视、没有中长远的技术创新战略,其结果是行业内部压价,以低端软件加工为主的“量”取胜。另外,能否扩大企业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有无融资。因此,我们选取技术创新和企业融资作为假设变量。

竞争对手:我国企业与其他外包承接国如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的企业相比,弱势主要表现在软件开发水平和与发包国商业环境的相似性两方面,而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因此,选取比较优势和文化融合为假设变量。

机会:波特认为,机会主要来自于企业外部,如技术的突破、国外市场变动、战争和政治变化等。目前对我国企业而言,唯一有主动性的机会把握是在行业软件开发技术的突破方面。因此,我们选取技术创新为假设变量。

政府:波特认为,政府不可能完全通过政策扶持创建出竞争性产业,但可以创造一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环境。产业支持政策和信贷优惠政策是政府产业格局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选取商业环境和企业融资为假设变量。

国内外学者的具体理论研究也是上述假设变量提出的重要参考依据(见表1)。

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学者具体的研究成果,考虑中国的情境因素,建立决定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四维因素体系。也就是说,影响软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基础能力、经营能力、核心能力和外部环境四方面(见图1)。

基础能力主要是指企业能完成外包任务必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基本的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核心人才建设、企业融资管理水平和文化兼容方面。其中文化兼容涉及语言沟通和相似的文化背景。语言沟通是外包双方合作的基础,相似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发包商与外包企业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外包企业的经营能力是指如何有效地与国际发包商市场谈判和建立市场渠道的市场开发能力,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有效整合的能力,是企业竞争者难以学习模仿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外部环境是提供企业顺利和平稳发展的保证,主要由国家经济环境、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国家产业政策决定。

二、关系假设及结构模型的建立

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受上述设计的九种具体因素的影响。实线单箭头表示回归的方向,虚线单箭头表示外源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见图2)。根据上述模型,提出如下假设:

H1:核心人才培养η1。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

H2:企业融资η2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H3:文化融合η3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H4:市场应变能力η4制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H5:领域知识管理水平η5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H6:技术创新η6水平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H7:商业环境ξ1,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H8:比较优势ξ2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H9:行业人力资源ξ3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外源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假设是:

H10:行业人力资源ξ3水平影响核心人才培养η1

H11:商业环境ξ1影响企业融资η2程度;

H12:比较优势ξ2影响企业融资η2程度。

三、实证方法与假设检验结果

(一)测量数据和结构模型检验

我们以西安地区为例,从2010年4月到2010年6月,对西安地区的软件企业进行了一次详尽的问卷调查,完成了全部问卷回收。问卷主要通过实地调研、电子邮件等方式发放,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51份,回收率75.5%,因填写内容不完整和一些指标未给得分导致无效的问卷21份,有效回馈率65.5%。

1I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调查问卷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数据KMO检验值为0.78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SPSS12软件对所有测量量表进行考察,所有测量项目均具有较好效度,

2.结构模型检验

(1)测量模型检验:本研究依据预选指标将测量模型分为九个部分进行检验。各因素测量模型的结果显示,各题项的因子载荷都大于0.6,且都达到统计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水平。模型整体的拟合情况良好,因此,本测量模型可以接受,参数估计有效。表2为核心人才培养η1检验结果。

(2)结构模型拟合效度检验:在测量模型得到验证并且拟合程度较好的情况下,本文利用LISREL8.7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处理,整体拟合情况如表3所示。从模型输出的拟合指标来看,尽管GFI和CFI没有达到0.9,但从整体上看比较接近。Benfler和Chou(1987)指出,对于包含较多变量的模型,完全达到一般认定的拟合优度标准是较困难的。因此,本研究认为初始结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并较好地反映了数据所说明的问题,该结构模型在理论上基本能够成立。

3.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在测量模型中,所有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均是正值且显著,所有测量误差均为正值,在结构模型中,所有路径系数的标准化解均小于1,模型中尚未出现不恰当解。H5和H10假设未得到支持,其他假设均得到支持,统计检验显著,其中H1、H2、H3、H4和H11为强支持,H6为弱支持,其余为支持(如表4所示)。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1)领域知识管理水平与软件外包企业发展水平没有显著相关。这说明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是典型的技术型劳动力密集企业,目的仅仅是为完成外包项目本身,仅重视外显知识的学习,没有充分利用知识共享技术和知识转移手段,用员工的群体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2)核心人才培养与行业人力资源水平没有显著相关。行业人力资源与软件外包企业发展制约程度之间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454,在0.05的水平下统计检验显著。这说明尽管行业人力资源对企业提高竞争力影响较大,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后,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才培养过程,从长远角度看,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就将大打折扣。

(3)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弱支持表明企业外包项目的多少和交付水平与技术创新程度因素关系并不密切,这也是我国外包企业业务处于“生产模式”阶段的

原因。

(4)核心人才培养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员工职业规划(λy11=0.832)和员工激励机制(λy12=0.845)方面的建设一直是软件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软肋。IT人才结构相对年轻,流动性大。例如,陕西软件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即从业人员的薪金水平与软件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另外,企业不愿为员工长远考虑也是员工流动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5)企业融资能力及水平对竞争力的影响较大。近几年,软件外包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在承接外包大型定单方面受到企业规模的制约。中国现有的软件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西安软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64%,纯国有性质的软件企业只有5%。从投资分布的集中度来看,中国软件产业风险投资的主体过多地依赖于国外风险投资者。在所调查的西安软件产业中,外资占有一定的比重,一部分是日本企业在西安设立了软件加工厂,另一部分是留学归国人员从海外吸引资金来西安创业,建立软件企业。75.9%的受访者认为内源性融资对于软件企业十分重要(λy42=0.889),对于建立真正意义上、有长远发展的民族外包软件企业有决定性作用。

(6)文化融合能力与企业竞争力水平强相关。文化融合氛围是发包商选择离岸外包目的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该结论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语言沟通顺畅程度(λy32=0.868)的提高是建立良好文化融合氛围的关键。现阶段中国软件外包的主要市场是日本和韩国,这两国与中国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但是中国在开拓欧美市场方面,语言和文化的融合能力比较薄弱。

(7)市场应变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其中营销渠道(λy41=0.809)和服务交付速度(λy43=O.868)是制约市场应变能力的主要原因。西安地区的外包企业的市场渠道主要通过分包和转包,直接接包的企业较少,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偏小,在国外直接建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的费用较高而无力承担。在服务交付方面,经常出现延期交货,并且不具备海外的现场交付能力。

(8)商业环境ξ1对企业融资η2有较大制约作用。在商业环境中,经济发展稳定性对企业内源融资和风险投资的决策有决定性影响(λy14=0.832)。可见,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是软件外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四、结论

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基础能力因素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存在的前提。中国软件企业的经营能力需要不断加强,核心能力还比较欠缺,知识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和技术创新机制,知识共享制度没有或流于形式。有经验和高技能的员工出于职场竞争压力的考虑,一般不愿意与他人共享技术知识。技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较低,也导致知识共享意愿较弱。较高的员工流动率使知识共享制度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员工的自主学习热情较低,创新欲望及能力不强。基于知识创新的赢利曲线的内部环境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依然采用工业化大生产的传统经济规模经营之路,这是我国软件外包企业处于“双低”软件服务外包起步阶段,赢利模式以“通用化”和“标准化”服务为主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的基础能力因素是关键,没有良好的人力资本机制,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就缺少基本的动力。

[责任编辑:陈瑾]

作者:郝晨健 董广茂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论文 篇2:

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国邮政发展战略的思考

[摘 要] 介绍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了中国邮政现在形势下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中国邮政今后的发展战略方向。

[关键词] 核心能力 中国邮政 战略

一、引言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企业不具备超出他人的竞争优势,就很难在市场上生存。许多人都一直在理论界和实践中探寻如何获得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研究,理论界趋向于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根源,而企业核心能力论就是这种内部能力论的代表观点。而且,该观点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就一直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的焦点。

邮政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要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已成为邮政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介绍

自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 and Hamel,1990)在《哈佛管理评论》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以来,核心能力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显学之一。关于核心能力的内涵,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 and Hamel,1990)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其后又认为核心能力是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1995)。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Hamel and Heece,1994)。概括地说,企业核心能力是指提供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重要特殊能力,不仅覆盖了企业所有的非物质无形资源,而且具备把与企业相关的变化因素整合到核心技能中去的应变能力。

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能力必须具有如下特征:(1)价值优越性。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2)异质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该企业独一无二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3)不可仿制性。核心能力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他企业难以复制。(4)不可交易性。核心能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以为人们感受到,但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5)难于替代性。和其他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

三、培育邮政企业核心能力的原因

1.邮政传统业务服务产品发展空间正在缩小,业务发展难度在增加。一些工商企业发展不景气,造成社会对邮政业务的有效需求较小。同时电信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造、提升了邮政通信网络,邮政借助电信新技术开发了新的业务种类,如绿卡、电子汇兑、电子商务等;另一方面,又无情地摧残着邮政传统业务,如信函、明信片等。

2.业务结构不合理。中国邮政企业业务发展很不平衡,业务结构也是参差不齐。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势必会给邮政企业的发展带来危机。邮政储蓄、集邮两大类业务受政策、市场诸因素影响较大,其收入所占比重太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太大。随着中国储蓄银行的成立,邮政储蓄这一支撑业务从邮政中逐渐分离,也给中国邮政带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3.网络运行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发展。中国邮政从网络层次和网络组织上看,缺乏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需求的灵活性,弹性较小,调整周期较长,不能满足竞争性业务的发展需要。投递网络的建设相对滞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邮政总体网络优势,不利于业务的长远发展。

4.竞争对手日益增多,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主要体现在包裹和特快专递业务方面,因受竞争对手灵活的运营机制、先进的服务手段的影响,业务增长日趋困难。

5.消费者消费理念日趋成熟,给邮政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市场角度看,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增多,邮政业务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特别是邮政超市、邮政物流——配送、直递,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和理性,客观上要求邮政能够提供更快捷、更高质量的服务。

6.组织结构机关化。邮电分营后,邮政企业的组织机构沿袭了邮电合营时期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类似于政府组织的内部架构,虽然很稳定,但适应性差。它采取的是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人、财、物三大调配权集中于省级邮政局,各地、市邮政局和各直属单位只是执行命令,不存在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那种产权纽带关系。这是一种准政府组织。具体来说,存在三个弊端:关系复杂效率低下;条块分割,利益不均;缺乏激励,队伍不稳。

四、培育邮政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与对策

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邮政企业要在保持和发展普遍服务的基础上,抓好业务经营,向增值服务领域大面积推进,才能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形成核心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

1.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变革。邮政要增强核心能力,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组织创新和体制变革。一是实行“一业两制”。根据中央两个转变的决定精神,计划经济体制要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改革投递体制。邮政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投递网络,这个网络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此。三要改革邮政辅业经营体制,实行主辅分离,实行经济结算,进行公司化运作。

2.培育专有文化战略。以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与偏好,并通过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等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实践和管理实践中。

3.合理调整业务结构。邮政要彻底改变对单项业务依赖性过大、抗风险能力差的状况,将结构性调整工作融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大环境之中,与地方经济和文化同步发展。应根据各地市场的规律和特点,面向全社会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确定支柱性业务项目,包括开发性业务项目;安排资金或倾斜政策,使其在规模、水平上形成独特的优势,迅速成为邮政业务新的、有力的支撑点,提高邮政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渐形成多元化的邮政业务结构体系,使各类业务的增值率和主要业务项目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同时,适时地改变过去以实物性质划分业务种类的做法,以传递时限为服务质量标志,实施优质优价的战略,依据业务种类进行适应市场需求和成本费用变化的资费调整,使资费价格真正成为邮政业务结构调整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杠杆。

4.推进企业信息化战略。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促进核心能力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无论是在企业发展战略还是在内部运营机制上,都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等,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并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力争在一个新的较高平台上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

5.发展物流配送业务。由于传统邮政与现代物流相比,本身就有许多共同特点,如实现物品空间的转移、服务面向大众、实物信件、包裹等存储分配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厂商直销和网上购物也将使B2B、B2C物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也为邮政专注于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市场机会。邮政应以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为发展定位。

6.积极推进商业化经营。商业化经营是邮政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是加入WTO之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在市场化条件下,邮政不仅是公益性企业,更是商用性企业,在市场化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中肩负着社会代理商的重任。邮政这种商业性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它商业化运营的必然走向。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实行商业化经营,树立邮政大系统观念,强化全网的规模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邮政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邮政商业化经营的步子才能迈开。

7.发挥网络优势,重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运作流程。核心能力要表现这个企业所独有的,别人不可能轻易模仿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属于企业的,不是个人的。在邮政企业发展战略中,应该始终坚持把完善和提高网络优势作为邮政发展的基础。从技术改进不断完善中提高网络的技术支撑,从管理的不断加强中提高网络的服务水平,从外延的不断开发中提高网络的服务层面,使之成为一个技术领先、管理到位、服务触及千家万户的先进服务网络;始终坚持在业务的發展方向上突出网络的优势、把新业务的开发基于此网络平台来进行,如物流业务、邮购业务、电子汇兑等;始终坚持把提高网络的管理能力,增强网络的生产效率作为不断发展的动力;实现全网更科学的管理,更有效地投入产出。

参考文献:

[1]左震林 张 静 梁雄健:中国邮政与电信企业实施战略合作的研究.科技和产业,2004.8

[2]侯玉朴:中国邮政人才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邮电商情,2001年第11期

[3]李荣华:试论西藏邮政企业能心能力的培育.西藏研究,2002年第4期

作者:刘丽华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论文 篇3: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

【摘要】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公司采用的主要经营战略。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持久地拥有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状况。实际上很多公司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遭遇险阻。本文根据春兰公司多元化经历,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分析其多元化经营,并分析春兰集团在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而为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公司提供一点意见。

【关键词】多元化;核心能力;春兰集团

0.引言

核心能力,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年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战略上有别于其他企业,能给企业带来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显著的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及以上的属于不同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企业选择多元化关键一点就在于是否合理有效利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偏离了核心竞争力贸然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则会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隐患。国内企业开展多元化时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结合春兰集团的多元化路径对此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在选择多元化行业时应考虑的几个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

1.理论与研究方法

1.1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价值性:为企业带来超值利润和长期优势。(2)独特性:是企业独具的。(3)延展性:帮助企业向更有潜力的行业拓展。(4)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5)长期性: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厚积薄发的结果。

1.2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具体方向选择有四种类型;一是垂直式多元化;二是水平式多元化;三是同心圆式多元化;四是集团式多元化,这种模式给企业带来最大变化和最大风险。如春兰集团进入汽车行业。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增强稳定性,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效应,通过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会由于经验资源的分散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1.3企业多元化扩张取决于核心能力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典型形式,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对企业采取何种扩张模式能获得较好的绩效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焦点。企业成长理论学家彭罗斯认为,企业的内部成长更鼓励关联性多元化,反对非关联性多元化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以知识、技能为代表的能力体系,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能源是核心竞争力,因此诸如企业多元化也是依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2.案例背景

2.1春兰集团发展回顾

春兰1978年到1979年由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资源优化而成。1985年,企业年产值只有2200万元,净资产465万元,生产能力在全国空调行业倒数第二。

1987—1990年,选择空调器为单一产品。至1990年,春兰实现工业总产值同行业第一位,单一产品战略初见成效。

1991—1994年,通过主打空调的大规模生产占据市场。到1994年,春兰空调产品生产规模全国最大,市场占有率第一。

1995—2000年,由原来的单一产品集团向多元化的产业集团发展。经营领域包括家电业、摩托车业和半导体业。2002年,汽车产业初具规模,第三个产业支柱新能源产业正在崛起。春兰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

2.2春兰集团多元化的挫折

21世纪后,春兰盈利能力逐年减退。2001年,春兰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5.22%,净利润2.3亿元;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21%,净利润仅为1.21亿。2003年,春兰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48.93%。2005年结束了连续11年盈利和分红的历史,至07年连续亏损。

3.案例分析与发现

3.1春兰集团多元化的动因分析

春兰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原因有二:家电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产品趋于同质化,产品从供不应求走向供大于求,春兰要做大做强,多元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春兰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实力,资金对于春兰不是难点。于是曾经的空调老大春兰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

3.2春兰集团多元化的困境分析

3.2.1未抓住核心竞争力

春兰90年代曾是中国空调代名词。春兰那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核心产品空调为基础的整合优势。然而陶建幸的目标是世界大公司,多元化是必然的,表示不想在这样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单一产品上做得太大。但现实不容乐观,新行业开拓受阻,春兰空调也渐渐失去了当年的竞争优势。

3.2.2盲从多元化

中国制造行业多进行或筹备多元化,很多行业如汽车业准入门槛只需资金,技术门槛低,家电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时选择进入这些行业就成了似乎必然的选择。不止春兰,盲目进军汽车业的美的、奥克斯等家电企业都是典型的外行造车,这样的多元化带有很大的投机性,频爆冷门杀入短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的行业,以为抓住多元化就抓住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愿意为长久地在一个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下工夫,一旦所经营的业务度过创新期,超额利润消失就急于转型。一旦涉足多元化就很难集中优势资源来发展核心产品,不能保住其核心产品的竞争地位。

3.2.3多元化相关性差

春兰在多元化进程的行业相关性非常差,这也是它失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因为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由于产品或服务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使用的生产技术、营销渠道以及受国家政策变化和国际市场变化波动的影响程度与原有产品项目几乎完全不同,企业不仅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将加大企業的经营风险和投资成本,甚至还会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经营战略的实施要比相关多元化困难得多,非一般企业所能为。

春兰集团主营制造业,兼营投资、贸易等,制造业主导产品包括空调、摩托车、汽车、电脑、彩电等。这些经营行业相关性非常小,很难形成多元化的协同效应。这样多元化的优势很难发挥。“不务正业”又盲目多元化,最终使得春兰再无实力夺得霸位,陷入业务青黄不接期,亏损也在预料之中。

4.结语

由春兰集团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多元化经营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在保有核心能力前提下进行多元化,甚至提升核心能力。在多元化时企业应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必须在原有领域内已经站稳脚跟,识别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分析要进入的新业务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需求情况,这样既能利用多元化经营的好处,又能规避盲目多元化经营的危害。同时要有相应的决策部门加以分析,要有战略眼光,考虑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荣平,柯银斌.企业多元化经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高蔚卿.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条件.新视野,2005,2.

[3]王晓明.企业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金守清.解析多元化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商业研究,2004.

[5]李敬.多元化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郝旭光.多元化经营的几个问题.管理世界,2000,2.

作者:陈姣

上一篇:课程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节能降耗的能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