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趋向于国际化,使得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融资风险,有效规避融资活动中的风险成为了促进和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发展与壮大的重要考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分析论文 篇1:

房地产品牌战略实施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全球经化,国的房地产行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品的牌竞争已悄然代替了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业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市政配套和市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房地产业是否有必要如同其它行业去实施品牌战略?笔者认为:房地产实施品牌战略十分必要,通过品牌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开发商的规划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提高,品牌效应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三个效益的统一。

一、房地产品牌的战略意义

品牌是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资源,直接贡献于企业的当期利润和后续利润。房地产产品属于长期耐用品,其产品品质需要在很长的消费过程中才可体现。同时,房地产产品又是高价值品,成熟的消费者购买之前通常会从长远考虑而慎重决策。产品品质直接贡献或损毁开发企业品牌。对消费者而言,房地产企业品牌就是房地产产品看得见的外在品质表现。既代表过去的产品品质,也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因而市场越成熟,品牌消费特征愈明显。

二、房地产品牌战略实施对策

首先,创立房地产的品牌必须有清晰明确的品牌定位。目标越明确,命中率就越高。只有以市场中部分特定顾客为服务对象,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长处、优势。对潜在的客户进行细分,按照客户的承受力和居住偏好进行定位和设计。定位不准,必然导致时间、人才、资源的浪费,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第二,注重品牌形象的设计与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品牌的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图形、色彩、企业造型到一整套的C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都必须精心策划设计。有了视觉系统,才能及时地、鲜明地向社会传达企业经营的信息,使公众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刺激,树立起企业的形象。然后,再按照对市场的细致分析,安排市场的推广方案和销售方案。

第三,质量是一个品牌的生命,质量对房地产业来说尤其重要。安居才能乐业。就房地产而言,质量不仅仅是指工程质量,还包括居住环境、生态、环保各个方面,要从宏观的小区规划、总体布局、园林景观,到细部的房屋结构布局、立面设计、功能布置等各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追求科技进步,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力求充分符合现代人的居住理念,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服务、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具备,交通方便;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协同工作,确保优良的房屋质量。

第四,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品牌的内涵是服务,良好的物业管理是一个优秀品牌形象的保证,必须把物业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建立并执行一套科学统一的品牌标准,按标准进行管理,坚持不断地加强职工培训与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为住户提供优质的特色服务。

三、房地产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品牌的定位在品牌构筑之始,起著指明方向的作用。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象征。好的品牌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赖关系的形成,没有消费者的信任就谈不上品牌及其资源,而这源于企业通过品牌向消费者表达其责任感,承诺其品牌向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合乎消费者要求的。

品牌创新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生存之本,产品创新是房地产产品的物质层面、功能层面、结构层面、技术层面的创新。如建筑结构、技术、材料、设计等的创新。房地产品牌创新是基于消费者情感价值的创新。品牌创新的目的是千方百计为消费者创造赏心悦目、震撼人心的品牌形象,品牌创新要从消费者的心灵去寻找创新的灵感,要研究消费者的信念系统、价值系统和审美经验。要从消费者的感觉、意识与潜意识出发,回过头来进行品牌设计、产品设计。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度量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尺度:价值链环节的附加价值和竞争对手模仿难度。附加价值反映了核心竞争力服务于企业的核心目标——利润,但是单独一个价值指标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企业从短期的低成本优势中也能获得可观的附加价值,所以还需要模仿难度指标相配合。

要在企业内部培植既能带来高附加价值又在短期内不易被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不断挖掘、开发、保持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过程。首先是寻找与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而只是它的关键部分和突出环节,有可能是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因此,在认准市场需求、产品技术变化趋势、竞争对手状况以及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定位,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冬平

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分析论文 篇2:

国有企业再融资的 现状及优化途径分析

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趋向于国际化,使得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融资风险,有效规避融资活动中的风险成为了促进和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发展与壮大的重要考验。本文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研究国有企业实施融资活动的具体方式与特征,依据其现状具体情况寻找国有企业再融资优化途径,以期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实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再融资  现状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经济市场的发展已经从单一形式向著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全球经济市场背景下出现了一体化发展趋势。这样的市场发展背景在为企业创新与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国有企业实施融资活动增加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与管理压力。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国有企业再融资风险管控分析与研究,对于提升国企有企业融资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实现融资活动的优化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国有企业再融资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我国的国有企业再融资活动方式随之发生了众多变动。国有企业现状下存在的再融资活动方式的变化同时对于我国有效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与新时期的创新同样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实是再融资活动,主要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但是在现状下国有企业实施再融资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致使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融资风险,不利于企业实现创新与发展。国有企业在经济市场不断变化的今天,想要达到更好的提升自身发展竞争力,并且仍保持企业属于国家管控,就需要在再融资活动中开展更为科学合理的融资方式,通过不断调整企业的经济结构实施再融资活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再融资活动中,必须加强管理,采取谨慎措施,充分提高自身能力以更好的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二、国有企业实施融资活动的方式与特征分析

(一)并购融资特征分析

融资活动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广义方面的融资概念主要指的是资金持有者与资金需求者两者间通过开展一定的交易活动,来达到资金供需互补,使资金持有者从中获取到更多的投资收益,使资金需求者实现发展规模的扩大与创新。这样的融合活动对于两者均有着互惠互利的特征,实现了资金双向收益。狭义方面的融资概念主要指的是金融租赁与净租赁,参与该活动的主要机构为金融机构、银行的信贷机构等,其主要是对于向企业提供相关的设备开展租赁活动但不负责维修。此种租赁方式通常具有较长时间特点,并且在租赁活动中产生的设备成本与费用等是在租赁活动完成之后开展一次性方式的分摊,最后利用租金形式实施回收。

(二)融资活动的具体特征

融资活动中,资金需求者与资金所有者两者之间没有较为直接的关系,通常是以金融机构形式进行联系,金融机构起到了中间联系作用。资金所有者与需求着通过金融机构的联络产生联系,融资活动的开展也是在金融机构的联络之下产生的融资关系,利用金融中介机构的运作,开展综合性的金融投资活动,使融资活动具有一定集中性特征。

三、国有企业再融资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

(一)再融资方式单一

我国的国有企业实施融资和再融资主要方式是利用发行股票和证券的方法,实现再融资目标的。国有企业缺乏再融资管理经验以及明显的再融资方式单一问题,进而使其存在着负资产增产的现状问题。这一现状问题的产生主要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问题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缺乏在融资风险管控意识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制约。

(二)存在过度负债现象

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在上市之前其再融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以及相关渠道产生的贷款。不仅融资方式单一,同时,还存在着无法及时上还本金和利息进而造成负债融资不要断增加。部分国有企业管理领导人员缺乏资金融资管理意识,甚至认为吸纳的资金程度越多则企业发展越好。最佳的融资规模是依据企业发展需求来确定的,这样才能确保资金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规避了资金浪费。

(三)股权结构缺乏有效治理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市场发展过程中具有着较为特殊性的地位,其股东身份存在着出资人缺位这一突出现象,进而造成缺乏相应的约束与制衡管理机制。使得企业在出现资金问题造成破产等问题时,股票市场、银行贷款等融资机构均不会提供有效帮助举措,进而造成国有企业负债现象日益严重。

四、国有企业再融资优化途径探析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经济市场管理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占市场比例存在着较大现象,进而为了更好的促进国有企业实现良好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国有企业再融资优化途径的探析:

(一)加强再融资活动多元化发展

实施国有企业再融资优化管理与发展,必须改变融资过程中依靠股票发行和证券市场活动这一单一融资方法,需要不断引入更多的资金供应方,通过向社会或者相关企业经营者等开展资金联系活动,进而来规避单一性形式的资金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起到预防和降低风险的目标,提升企业管

控能力。

(二)建立健全再融资风险管控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属于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的国家部门需要不断加大政策保障和制度建设来有效监控国有企业开展大型再融资活动中的具体工作,利用政策管控和科学有效的制度管理来提升国有企业实施再融资活动管理力度。因此,本文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实施更加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政策管控,来打击一切不规范融资活动,并依据不同行业发展特点,制定相对应的具体管控指标,以起到更好的管理作用。同时还要加大国有企业内部自身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机制的构建,对国有企业实施再融资活动开展更加有效的管理,避免过度融资造成的企业负债增长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避免企业不规范担保行为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总体而言,建立健全再融资风险管控机制,主要需要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自身两方面来进行,加大国家政策管理和制度约束,可以有效规范国有企业实施再融资活动行为,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增值的有效途径。加强国有企业自身内部管控措施的制定与管理机制的建设,可以更加有效的管控企业开展再融资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升企业风险预防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同时还可避免不规范经济活动的开展。

(三)不斷扩展再融资活动渠道

国有企业实施再融资活动过程中,丰富渠道建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再融资活动过程中主要以上市和引进相关的民营企业资本等途径为主,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方法来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再融资活动。主要有:一是,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到培育与引导更多优秀金融机构或者资金所有者参与到国有企业再融资活动中来;二是,国有企业自身需要加强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以及资金安全方面的管控,通过自身进行渠道建设来实现融资途径的丰富与发展,进而降低国有企业自身对于银行借贷活动的依赖;三是,国有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和加大国家相关政策优惠提供的有力发展机遇,实现企业资金压力的缓解。比如积极参与到可转债以及企业债等形式的融资活动中,利用低利息来解决企业负债问题,提升企业资金安全,提升企业资金风险抵御能力。

(四)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创新融资途径

国有企业自身结构是其实施再融资活动的环境,通过加大环境优化力度,才可更好的实现资金融合的科学、合理、安全发展,进而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利润。因此必须重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调整,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支出之间存在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实现国有企业资金融合比例的科学发展。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开展再融资活动时,需要充分重视再融资方式的创新与优化,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为国有企业开展再融资活动创作更加良好的环境,实现企业财务成本的降低和资金风险管控水平的提升。比如充分吸取其他企业再融资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融资途径的开拓。我国某市的一家外贸企业主要经营食品肉类,并且在国内有企业自己的产品供应链,进而形成了开展进出口贸易、食品生产与制造、国内营销、畜禽类生物养殖以及蔬菜种植等较为一体化的产业发展链条。该企业的这一结构调整和发展值得我国国有企业吸取其丰富的成功经验,通过拓展企业发展链条方式,利用企业链条环节中的产品或者产业开展抵押、授信等活动,进而实现融资途径的丰富和创新,促进企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国有企业实施创新再融资渠道的拓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企业自身资金风险管理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融合与联系,使企业发展拥有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这对于企业资金日常管理、生产管理、经济活动中利用等均可起到有效管控作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再融资现状及其再融资活动的主要方式与特征,并从国有企业企业实施再融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方式单一、过度负债现象、股权结构缺乏有效治理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策略的研究。本文内容主要从加强再融资活动多元化发展、建立健全再融资风险管控机制、不断扩展再融资活动渠道以及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创新融资途径等几方面开展国有企业再融资优化途径的探析。通过本文内容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属于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其融资活动受到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面临着较大的融资风险,通过加强国家相关政策保障和管理、企业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与制度完善,可以更好的实现融资渠道的丰富,提升企业资金风险管控能力,对于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宁波市城北铁路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季洁.论国有企业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及完善建议[J].当代会计,2019(03):84-85.

[2]张继红.论国有企业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及完善建议[J].今日财富,2018(16):34-36.

[3]齐祯.论国有企业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及完善建议[J].财会学习,2018(20):251+253.

作者:杨润青

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分析论文 篇3:

资源型矿山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

[摘 要] 根据资源型矿山企业的特征分析,资源型矿山企业的经营目标应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思想,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追求高增长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指引。对企业来说,同时也要正确履行好社会责任,从而达到可持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的。为此,应树立新的市场观、新的资源观、新的生态观、新的文化观等管理理念,遵循关联性、全面性、系统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绩效层面、资源层面、生态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生态竞争力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凸显了企业生态软实力的精神环境要素,从而在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中不断贯彻。

[关键词] 资源型矿山;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评价原则;评价指标

近年来,为了推动整个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源型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环保的要求,控制新增产能,将高污染产能全部退出市场,并且要不断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源型矿山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单位,只有各矿山企业根据政策的指导,结合矿山企业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和节约要素,合理地选择矿产资源开采,才能使资源型矿山企业以提升资源技术为基础的竞争力落到实处。从目前所收集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于竞争力评价问题在宏观产业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于竞争力评价问题在微观企业的生态研究少,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资源型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与管理特征的企业生态竞争力,提出生态竞争力评价的原则,以及资源型矿山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的基本内容。[1]

1 资源型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征分析

资源型矿山企业,是一类独特的企业,它的特点非常突出。首先是环境性。资源型矿山企业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开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SOx、烟尘、NOx等污染物,这些都是有害气体,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永久性的破坏。其次是资源性。[2]资源型矿山企业需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开发利用来加工生产,进而获取利益。最后是周期性长。资源型矿山企业不仅从勘探、开采到加工以及深加工的整个生产过程较慢,流程较长,而且将矿产品有效推向市场,并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也需要耗费较长时间。

矿山企业生态竞争力发展目标的最突出的特点是[3]:其一,定位经营目标的战略性首先得突出强调企业所经营的产业,它不仅是一个营利性的管理组织,而且是特定资源的生产和经营的集合体。其二,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重大技术创新能力,是生态化的创新。采用先进的清洁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还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以上方面奠定了资源型矿山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体系。

2 资源型矿山企业的“三新”经营管理理念

2.1 新的市场观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前期研究和预见能力,比如原料库存的管理,采购的频率制定从而管理好原料成本。充分考虑市场处于哪个阶段,市场中供给关联度如何以及企业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4]

2.2 新的成本效益观

这里的“新”是要改变旧的环境监管观念[5],认为消除和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排放,将不可避免招致额外的成本,从而导致整体企业成本的增加,无形扩大了企业的负担。

2.3 新的文化观念

这里的“新”是改变原有的“功利主义”思想,抛弃以往只关心产品产量的观念,不顾及周边环境,把生态建设放在一边的错误观念。生态竞争力评价应包括企业精神、社会责任、企业作风等方面的评价。

3 资源型矿山企业的竞争力评价原则

第一,关联性原则。即竞争力评价,其中涉及指标体系等的设置应与目标的实现、管理理念的要求相关。更准确地来讲,应与“资源性”和“生态性”的评价相关;以及资源型矿山企业评价的核心是清洁生产技术及其他重大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因此,生态竞争力的评价应充分反映出企业在行业中目前的发展水平、该市场处于哪个阶段、市场中供给关联度如何,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程度,企业总体创新的水平,企业文化氛围及企业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要求方面的内容。

第二,全面性原则。全面性也就是说对于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所涉及的指标体系和构成要素都应该包括在内。根据资源型矿山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管理要求,除了应从资源性、生态性等循环经济的内容进行评价外,还必须确保指标体系涵盖了文化软实力的所有要素。

第三,系统性原则。对于资源型矿山企业,竞争力评价在促进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中应当充分贯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的竞争力并进行竞争力的管理。

第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在矿山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中,尽可能选择量化指标,如财务业绩的定量分析作为 相关评价指标的立足点。另外,我们充分考虑到量化数据和指标的难度,试图选择简便可行的指标,如政府公报或统计数据等。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

除上述之外,资源型矿山企业的生态竞争力评价还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政策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等。

4 资源型矿山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一,经营绩效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企业财务业绩的评价,包括销售利润率、年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还有生产能力评价,如年度平均矿石处理量,年度平均产值等;成长潜力等的评价,如对市场需求的把握程度、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用户满意程度等。

第二,“资源性”的評价。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规律要求,践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因此,“资源性”层面评价应包括资源使用效率,如单位产值能耗、年平均冶炼量情况、处理矿石评价品位等方面的评价;创新技术能力,如企业产品中比同行业的创新多少,企业中有多少自己研发的技术或者产品,其中为了创新所投入的资金为多少,对于社会来讲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及这些创新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情况;从循环使用,如能源重复利用率等方面进行的评价。

第三,“生态性”的评价。循环经济要求三废的源头控制必须达到标准,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评价单位中三废是怎么处理的,包括排放,管理,对于环保方面中投入等方面。

第四,“文化性”的评价。“文化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企业精神,如企业凝聚力,员工晋升满意度,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水平;其二,企业作风,如企业事故案件率,企业诚信守法程度;其三,社会责任,如地方性政策守法规制与实施,税收贡献率,拉动社会就业系数,企业ISO标准认证。

参考文献:

[1]柯小玲,杨昌明,诸克军.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4):102-104.

[2]肖文伟.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3]张孟,何丹.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安全评价——以我国钢铁上市企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8):104-105.

[4]罗剑锋.企业竞合理论研究综述[J].财政与金融,2012(136):66-68.

[5]何维达,杜鹏娇.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钢铁产业安全评价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J].产经评论,2013,5(3):47-52.

作者:刘贻玲 赵菁

上一篇:模糊层次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下一篇:素质教育和小学教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