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

2022-04-24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开设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混乱,其专业发展困境重重,体现在专业化偏低,队伍不稳定,专业知识薄弱,专业发展乏力,不能适应新课程等。因此,关注并重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 篇1: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东海教育品牌

摘 要: 东海县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立足东海实际勇于创新,通过创设高端研训平台、创优轮训机制、创新“以考代训”模式、鼓励在职学历进修、创建网络教研平台等举措,提高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全力打造东海教育品牌,为实现均衡、优质的农村教育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轮训机制 层级研训 教研网络 学历进修

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东海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初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良好、数量适当、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事业需要的教师队伍。东海教师进修学校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专业引领意识,在抓好全员培训,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和基层教师岗位培训的同时,更加突出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开创东海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创优轮训机制,扎实开展教师岗位培训

直面教师需求是落实有效培训的基础。针对农村基层学校教师素质偏低和学校、人数众多的现实,东海进修学校决定建立教师岗位轮训机制,面向基层学校薄弱学科教师,按年度有计划地分批分期搞好小学、初中英语、数学、语文三门学科,高中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历史五门学科教师的轮训工作;面向农村学校班主任,分期分批组织培训班,并逐步形成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研修培训层次培训形式,构建基本课程合格、实践能力提高和理论研修系列培训框架,有效提升农村学校班级管理规范化水平。

拥有优质师资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证。东海进修学校充分整合全县优质教育资源,选拔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多次参加过国家和省市培训工作的优秀教师,组建一支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兼职培训队伍,成立“东海县名师工作组”,建立“师资信息库”,组织实施对乡镇薄弱学校、薄弱学科教师进行独创性的二级培训。授课教师用各具特色的风格、智慧诠释教学理论和实践,用自己的实际经验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以学员为中心探究教学过程。学员普遍反映:这种把新课标理念具体化,示范课与教材解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很有实效,易于理解和运用;与一线教学骨干面对面交流更能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利于提高教材驾驭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提高针对性才是抓住培训内容的关键。东海教师进修学校从受训教师实际出发,确定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教学方法等重点内容,突出解决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分学科组织优秀教师示范课、集体备课指导,用贴近教师岗位直接需求的培训形式,确保学员参训的效果。采取制度化的培训管理模式,纪律规定细致全面、过程管理严肃到位,对参训学员和授课教师的双向考试、考核严谨认真,真正做到管理出效益。

二、创建层级研训平台,构建教师成长立交桥

创建“一基地两论坛”,丰富专业发展载体,助推名师团队建设。东海教师进修学校搭建“中国教育学会东海教师发展基地”、“晶都校长论坛”等研训平台,依托“教师发展基地”,先后举办“教师幸福发展报告会”、“名师成长与名校打造”培训班、“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17场次,选拔培训骨干教师3000多人次,同时组织300多名优秀教师、教干赴北师大、华师大基地封闭集中培训;顾明远、钱源伟、郑金洲、李炳亭等30多位名家来东海面对面辅导教师,杜金山、张志敏等全国知名校长应邀作论坛主讲。实施“晶都名师培养工程”,遴选省、市、县不同层次培养对象1000余名,与“市333”人才工程同步推进,通过名家指导、项目资助、课题研究、专题研修等形式,建设不同层次教师发展梯队。

创建农村教师发展中心,打造学习培训载体,助推农村教师成长。在全市首家“农村教师培训中心”基础上,积极建设省级示范性县教师发展中心基地,以“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要求,投入5000万元建成占地210余亩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电教中心等培训资源,发挥岗位轮训、教师学历提升、高校合作办学等系列功能,构建“研修合一、四位一体”培训新模式,形成“省-市-县-校”四级师训网络的可靠载体,年培训教师达3万人次,其中集中培训超万人次。先后与全国名校共同体联合举办“高效课堂走进东海全国教学观摩会”,与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举办“全国传统美德教育说课大赛”,与苏鲁豫皖创新教育联盟共同举办“全国多种风格语文教学展示会”,为全县教师展示才能、体验成功搭建舞台。

创建系列学科竞赛项目,提供展示交流载体,助推农村教师成功。组织两年一届全县“教师专业素养大赛”,安排高效课堂、主题班队会、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才艺等8个项目,涉及所有教师,覆盖所有学科,催生了一大批“全能教师”和后起新秀,发现和培养了大批年轻优秀教师。2013年的万名教师“走进新课改、展示新风采”教师专业素养大赛各项比赛正在进行中。全市首创了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师全员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以考代训”项目,并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机制,每年暑期组织万名教师专业素质测试、两千名骨干教师综合素质考核、700多名教干任职资格理论考试,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在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引导和检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坚持“教书先读书、立业先立说”理念,创办“教师书屋”,创建“书香校园”,举办系列读书活动,引导教师读书学习。各类竞赛项目的创设,充分搭建教师展示才能、体验成功的宽广舞台,构建起骨干教师成长成才“立交桥”。

三、创建教研网络平台,助推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全面建成县级教育网络平台。借助教育现代化契机,全方位地推出网络教研活动,利用校园网和教育网的无缝衔接,有效提供扩大交流与资源共享载体,搭建中小学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使用网络资源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建设有效的个人教学网络资源库,帮助中青年教师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切入点,受到广大基层教师的欢迎,一批网络学习型教师在网络教研实践锻炼中脱颖而出,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精心打造学科教研资源网站。2009年创建“东海数学教研网”,按一至九年级分别安排内容,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教研通讯等栏目,有针对性地选登经典试题、优秀说课稿等内容,并有计划分章节组织网上集体备课活动。经过科技的洗礼,网络教研实践的锻炼,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研工作中脱颖而出,2012年经个人申报和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版主和会员52名。目前“东海数学教研网”点击量已达50万次,有注册主站会员5000余人,论坛人员3000人。学科网站有力地帮助教师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切入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研训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四、支持学历进修,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外联高校在家门口培训教师。东海教师进修学校积极致力于提升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先后与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联合,设立东海函授站,承办本专科函授进修,将进修提高学历的机会送到教师家门口,为在职教师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同时积极动员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从开始的一个专业一个班40余人,发展成现在的九个专业二十个班1400余人的办学规模。预计在三到五年内,使全县所有在职中青年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

内抓管理让学历提升名副其实。在函授教学中,进修学校结合东海实际,改变传统的函授教学一味注重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加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教材解读、教法分析等实用课程,既注重理论水平提升,又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学习期间还组织函授学员走进课堂,感受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定期开展教材、教法的讨论,使参学教师既学到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又学以致用,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函授管理中,严格实施过程考核和监控,用细致周到的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增加教师函授学历文凭的“含金量”,切实做到“为提升基层学校基础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服务”。

长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东海教师进修学校立足地方教育教学需求,勇敢地承担起东海教师培训的重任,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今后东海教师进修学校将乘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进一步提高服务东海教师成长的实力,搭建教师们施展才华、快速成才的舞台,为东海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桑兆航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 篇2: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分析

摘 要:小学英语课程开设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混乱,其专业发展困境重重,体现在专业化偏低,队伍不稳定,专业知识薄弱,专业发展乏力,不能适应新课程等。因此,关注并重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一、研究背景

《英语新课程标准》(2001)中指出,“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开展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钟启泉(2001)指出,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中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但小学英语课程从2001年开设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混乱,教学的现状堪忧,其专业化发展困境重重,探究其专业化发展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在国内外有多种表述。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4)中指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自己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好老师而所作的努力。只不过这种追求需要自己的思考更理性化一些。要对教育特别是对外语教学的基本特点不断加深认识,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外语教育的目标,更符合它的基本规律,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集理论、经验和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为一体的同步发展,也就是有效地全面发展。通过专业的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合作型教师”、“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在以上概念表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应该强调英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

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是依照特定环境需求而组成的,他们职前、职后的英语教育均不理想。综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存在专业知识相对不足、专业性偏低、队伍不稳定、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专业发展乏力等重重困境。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偏低

由于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需要,几乎所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都是转岗教师,他们的专业角色不够清晰,英语教师资格准入的随意性强。尽管近年来加入了一些特岗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但这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根本问题。笔者于2011年5月对我市农村学校所有在任的小学英语教师作了一次调查,其中英语专业的教师约占13%,非英语专业的教师约占87%;专任英语教师约占20%,非专任英语教师约占80%。队伍的专业化一直是制约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队伍不稳定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角色不够清晰,特别是大量的非专任英语课程的转岗教师,他们任教的课程变动快,随机性强,尤为突出的是还存在包班授课情况,使教师无暇顾及英语课程。更为不解的是,笔者在参与省、市、县级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出现了岗位不对等现象,即:培训者不是英语教师或培训后不教英语的现象。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不稳定还表现为小学培养的优秀教师很快被中学挖走,或调到条件更优越地区任教,这样使得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也就越发不稳与贫弱。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薄弱

由于大量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是转岗教师,他们职前大多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在教材培训中,许多教师对小学英语课本中的语言内容理解都有困难。在2007年我市以小学生课本语言内容为命题基础的教师专业考试中,从抽样分析看出,60分以下占25.68%,其多为农村教师;尤其是一道写作题和一道教学设计题的结果更为不堪,写作题的及格率为34.97%;教学设计一题及格率为28.41%,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不具备从事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难以适应学科教学的要求。

(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乏力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乏力,首先表现在他们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均不理想,使他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其次,他们职后专业教育发展更是乏力,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后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机会少、培训时间短等困境。再者,农村教师因繁重的工作任务无时间、无精力参加培训或教学研究活动。

(五)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的水平直接制约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明确了英语教育改革的指向,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弱,加之目前农村地区发展的差异,制约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进程。

由此,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极为迫切,同时这也关系到若干少年儿童英语学习的成效及发展的问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规范并建立具有英语教学能力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强化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目标培养,完善有益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及评价机制。

结束语

近年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离新课程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教师的培养及其专业发展是目前非常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促进其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对教育发展的期盼。

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课程发展报告(2006)[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06):2-5.

[2]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Kathleen M. Bailey, Andy Curtis &David Nunan. 追求专业发展 以自己为资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 张国强.中小学外语教师的资格、能力和专业发展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6]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探索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作者:李萍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 篇3:

城乡“教育联盟”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摘 要]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农村学校生源锐减,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育失去了固有的精气神。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为了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联盟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它是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从而发挥各校师资的专业特长,实现“校际联动、结对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有效破解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关键词] 教育联盟;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一、对城乡“教育联盟”的定位

城乡教育联盟是以城市为中心选择一所或几所实验学校为龙头,与市域或县域范围的几所乡镇薄弱学校结成联盟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教改、学生的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岗位练兵、后勤保障等方面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互动,通过“强校带弱校”的形式,实行一体化管理,达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丰富农村学校的育人内涵,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学校面貌日新月异。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随着进城务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村学校的生源锐减,多数学校办学不规范,教师队伍发展整体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教师潜心育人的守心不强。大多数农村学校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一些新分配教师,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不能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生活的质量不高,耐不住寂寞静不下心,萎靡不振,有走心无守心,心思投入不到教育教学上。

2.部分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中仍有一部分民办转正的教师,这些教师虽然通过在职进修学习,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部分老教师心态安逸、教育观念比较滞后、知识陈旧老化,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学习,教学方法落后,创新精神不强,实践水平差。

3.部分学校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城镇化的教师流动,导致农村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差,师资力量日趋薄弱。一是音美教师紧缺,非专业替岗教师普遍存在,艺术活动无法开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不到培养,枯燥的教学压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逐年下滑,城乡差距在不断加大。二是英语专业教师少,非专业英语替岗教师的基本功差,口语不流畅,教法呆板,小学英语教学的欠账多,英语基础差,为学生初中英语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4.部分教师的课改意识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学校地域偏僻,信息相对闭塞,交通不便等原因,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已成常态的教法,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课堂教学的瓶颈,制约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办学内涵的拓展。

三、“教育联盟”破解当前农村师资的有效对策

1.师资交流,提高农村教师的技能水平

城乡教育联盟学校要针对双方需求,互派骨干教师或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城区学校要派出具有管理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或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指导工作,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农村学校,帮助农村学校制订规划方案,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指导课堂教学,尽可能地带动农村学校组织实施素质教育。农村学校也要定期派出骨干力量到城区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挂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业务技能。

2.科研互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科研的引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学校传统的教研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校级联动、科研互动”联盟发展将是带动农村教师实施岗位练兵,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举措。

(1)开展“草根式”专题研讨。城区联盟学校要定期组织骨干力量,深入农村联盟学校全面掌握了解农村学校教师的内在需求,梳理农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环节入手展开研讨交流,带领农村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分析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在“草根式”的研讨交流中,破解农村教师的教学困惑,完善农村教师的教法,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2)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城乡联盟学校要发挥优秀教师、中层骨干的力量、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定期组织联盟片区内的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科研讨、师徒结对等方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3)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城乡联盟学校要选配学科骨干教师,组织开展片区内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评课及时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肯定教师的成功之处,指出教师的不足,引导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片区内教师的专业发展。

3.资源共享,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许多农村学校逐步萎缩,城乡教育差距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而城乡教育联盟的实施,激活了农村学校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城乡联盟学校的交流互动,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实施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联盟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案例、教案课件、音像资料等优质资源实施网络共享,积极构建联盟片区内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机制。通过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为城乡教师搭建相互交流与借鉴学习的平台。

(2)组织开展阳光课堂网络联盟活动。阳光课堂网络联盟活动是一种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交流与线下观摩学习的教研活动新方式。聯盟学校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组织农村学校线下接收音乐、美术等网上优质课程资源,有效解决农村学校的弱势学科与音体美等紧缺专业教学的短板问题,真正实现城乡优质资源的共享,促进农村教育的稳健发展。

总之,城乡教育联盟不仅为农村学校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与专业发展的平台,也为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强校与弱校之间创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载体,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J].教育探索,2003(9).

[2]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4).

(作者单位:甘肃定西市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责任编辑:朱福昌)

作者:马军

上一篇:学生分析能力高中历史论文下一篇:农村弱势学校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