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德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农村地区教育领域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水平及其效果逐渐提升。本文阐述了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又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提出了优化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的对策,希望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生道德素质,进而促进农村初中教育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初中德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村初中德育论文 篇1: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的实施与价值讨论

摘 要:本文从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价值入手,分析当前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现状,简要介绍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活动实施策略,旨在解决现阶段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德育活动效果,使德育活动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实施

在基础教育体系之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转变当前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学校应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品德素养,营造良好的初中德育活动体系,并在活动中加入生活化因素,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切实转变学生的言行举止,从而优化农村初中德育效果。

一、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的价值

(一) 德育活动转变农村初中学生品德素质现状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思想和心理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学生道德问题,影响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农村初中学生与城市相比,其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及人格教育相对缺失,品德素质问题不容忽视。诸如,学生意志力较低,容易出现猎奇及从众心理,致使学生难以抵制不良诱惑;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较弱,法律意识不强,学生易走上歧途;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效果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辍学比例较高;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导,被其中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腐蚀;农村家长进城务工现象普遍,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等等。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能够转变农村初中学生品德素质现状,从而凸显出农村初中德育的效果。

(二) 德育活动改善农村初中德育低效化的困境

农村初中德育体系相对较为滞后,其创新发展现状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无法积极主动进行德育创新,固守于课堂的德育形式比较普遍,学生对德育的积极性较低,在灌输式的德育中难以体验活动情感,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剥夺,从而影响了农村初中德育效果。另外,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相互脱节,呈现出极强的孤立性和封闭性,此种形式的德育实效性较差。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转变德育观念,构建与学生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活动体系,进而转变德育现状,提高农村初中德育效率。

二、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 健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组织机构

德育活动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组织运作基础之上,因此,为了保障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活动顺利的实施,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活动组织结构,从而确保各项活动得以贯彻和落实。笔者针对多所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情况加以调查,发现仅有50%的农村初中学校具有德育处部门,20%的学校由德育处主要负责学生各项德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初中学校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发展。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构建完善的德育组织部门,并由德育处部门牵头组织和实施各项德育活动,将活动中各项责任划分到各个教师及班级之上,从而确保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活动及课程开展、德育活动评价等各项工作。根据当前农村学校组织现状及德育活动情况,笔者认为德育处应由初中校长作为责任人,并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主持日常活动,下属各年级德育干事、主任及班主任管理学生德育课程及活动。通过建设妥善的组织结构,在宏观上确保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为农村德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及管理。与此同时,德育处还应肩负起教师培训教育工作,要求各学科教师协同合作,共同为学生德育活动提供助力,使农村初中德育活动有效实施。

(二) 转变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实施观念

传统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一般多局限在课堂范围之中,由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开展小型班级内部德育活动,这种活动时长较短、内容简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其效果难以保障。鉴于此,农村初中学校应积极转变德育活动实施观念,扭转当前以教材、课堂及教师为中心的德育活动,开发德育活动组织及构建途径,积极引入现代学生德育管理新观念,建立以学生、活动、情境为中心的德育活动观念,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置于德育活动的首要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为德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活动组织與实施过程中,德育处为活动的主导者和发起者,班主任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二者共同为学生德育活动保驾护航,而整个活动的主人为学生,德育处与班主任协助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从而在根源上转变以往德育活动低效化的现状。另外需注意的是,德育与文化息息相关,为了凸显学生德育活动的成效,在德育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之中,应与当地农村风俗文化相结合,在活动中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秀品质,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转变以往德育活动与学生距离过远的现状,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品质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三) 深化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主旨内涵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对世界探索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所以初中阶段是德育教育最为重要的阶段,通过完善的德育,促使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过渡,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一生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初中学生德育活动组织及实施时,需重视活动的主旨,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初中学生兴趣爱好及年龄特点,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在活动中深化主旨思想,促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不断思考与总结,最终将活动组织内化为自身经验,影响学生的行为。上述过程是德育效果显现的主要步骤,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实施方向。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具体实施及安排上,学校德育处及班主任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且充满趣味的情境中进行活动,增强学生对德育活动的认可。同时,德育活动的主题思想还必须与农村实际生活特点相互融合,以形成具有层次性、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形式,重视学生的感受,才能在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例如,在“热爱劳动”相关德育活动之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绿园计划”活动,以年级为活动主体,将学生划分成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成员数量在6至10人左右,学生小组可自行选择种植农作物种类,在校园附近开垦一定数量的农田,学生在其中进行活动体验,在学期结束前,学校可针对学生小组的实际活动情况,对种植成果较好的小组予以嘉奖。通过上述形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生产的艰辛,了解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情感,使学生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与幸福。

(四) 开发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优质资源

众所周知,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的各项资源较为匮乏,在实施初中学校德育活动时,学校与教师必须重点开发各项教育资源,进而充实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德育活动形式。笔者就当前农村德育活动资源加以分析,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开发:其一,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由于农村学生物质基础薄弱,在德育活动实施和组织方面,学校应认识到人力资源在德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重点挖掘相应的人力资源。例如,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德育活动之中,学校可要求当地乡镇警务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演讲及现场展示,并为学生播放青少年犯罪案例视频,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而凸显出法制德育活动的效果。其二,物质资源方面。虽然农村学校物质条件较差,但其具备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校应加强对农村自然资源、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农村学生了解家乡山水风光,提升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例如,在“环境保护”相关活动之中,初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田野中采集土壤、水体及空气标本,对其加以检测,使学生了解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情况,并为学生展示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活动是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形式,也是确保学生德育效果的主导因素,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及教师应正确认识德育活动的重要性,转变以往德育活动组织及实施理念,以学生为活动组织主体,加强德育活动的适用性,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活动资源,从而形成全面性、綜合性的德育活动体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栖.九个一:创建德育活动生活化新模式——学校德育活动生活化系列论文之三[J].学周刊,2017,10(10):198-199.

[2]高焕若,王栖.实践活动:农村德育生活化的主途径[J].文学教育(上),2017(2):156-157.

[3]黄杰章.关于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5(4):103.

[4]关健强.浅谈“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7):6.

作者简介:黄广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

作者:黄广新

农村初中德育论文 篇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初中德育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农村地区教育领域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水平及其效果逐渐提升。本文阐述了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又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提出了优化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的对策,希望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生道德素质,进而促进农村初中教育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初中德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促使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且提高了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效率。因此,在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要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状况,以此来达到预期的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目标。

1农村初中德育管理问题

对于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来说,其受到当地经济水平、教育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好好学习是孩子成才的唯一方式,所以在农村初中教学中更加关注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德育管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农村初中将大量的教育资源、经济成本都投入到教学环节和招生环节,在农村初中管理中更加偏重于教学管理。这种教育发展现象不仅违背了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理念,还不利于农村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道德素质发展。老师在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占据主体地位,部分老师在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会涉及到道德理论知识点的讲解,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帮助初中生了解德育。在这种德育管理方式的影响下,降低了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难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另外,農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留守问题,部分农村初中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有其与家里老人生活,这也是影响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的重要因素,直接阻断了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限制了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对策

2.1建立以德为先的德育管理理念

道德发展是每个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前提,所以在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要建立以德为先的德育管理理念,正确认识到德育管理在农村初中教学和初中生个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教学价值,有利于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健康的成长空间。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这也为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提供了一定经济支撑。所以农村初中学校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德育管理,实现农村初中生知识学习和道德发展的均衡性。另外,农村初中学校还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状况和落实效果制定德育管理目标,将初中生道德素养作为衡量其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在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中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农村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水平提升。

2.2形成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意识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初中开展德育管理教学活动的基础前提,那么老师就要形成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理念,从而提升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德是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的前提,老师要正确认识到德育管理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将德育管理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发挥德育管理在农村初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人们的教育观念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老师和家长认识到初中生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发展,初中生的成长是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能力培养。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降低了农村初中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并且能够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农村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通过形成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意识,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初中教学模式,进而提高了农村初中的教学水平。

2.3构建家校合作的德育管理模式

家校合作作为新时期加强老师和家长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在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就要构建家校合作模式,以此来提高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改变了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农村产业也有所调整,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留在乡村、振兴乡村。因此,部分农村初中生的家长不必外出打工,这就有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德育管理方式,提高家庭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长要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利用科学的方式指导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从而为农村初中生健康成长和道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水平。

3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下,为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提供了经济条件,同时也改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理念。那么就要在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状况制定德育管理目标,同时构建良好的德育管理环境。通过建立以德为先的德育管理理念,形成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意识,构建家校合作的德育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农村初中生的道德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龙贵.谈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0-81.

[2]梁高原.当前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2020,17(19):31-32.

[3]肖沐金.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应对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3):290-291.

作者:傅登治

农村初中德育论文 篇3:

刍议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然后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初中德育建设工作之中存在的不足:德育工作缺乏整体性;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然后分析了德育教育研究步骤以及研究内容,最后分析了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生活化的实践。

【关键字】农村;德育生活;策略

一、引言

当前,农村的社会形态处于极大的变革之中。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处于困境之中,德育工作面临着效力较低、策略传统以及话题老旧的问题。造成德育工作的效率不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注重知性教育,主要用于填鸭式手段,忽略学生的到的体验与实践。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症结主要是集中在学校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矛盾的原因。由此,诸多的德育研究者往往建议农村德育工作要深深植根于学生实践生活中。将德育工作融入在生活之中,于生活之中实践德育工作,并且回归到生活本身。唯有如此,才能夠给予德育工作深厚的基础与强大的生命力。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德育改革,并且提出了积极推进初中德育逐渐向着生活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在一些规范性的文件之中,提出了应当强化未成年人个人的思想品德建设,坚持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围绕成年人成长的核心规范,并且努力实践坚持知与行相互和谐统一。明确德育工作应当紧跟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及需要达到社会的实际发展,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自身的体验。自此,提升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实际效力,并且能够将德育工作作为初中生活之中的重要的手段以及方法。在此背景之下,许多农村学校只是在形式上与德育工作内容联系到了一起。实际上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德育工作表现出了极强的功利化的倾向。

二、现阶段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当前,农村初中德育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全方面为初中德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范式。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阶段之中我国的德育体系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的阶段和状况。虽然德育工作在形式上能够不断完善与优化。但是,教育体制往往流于了形式,并没有实质的内容,所以在封闭的环境之中,德育体系尚未构建,需要多方形成足够的合力才能够构建科学且有效的德育体系。

(一)德育工作缺乏整体性

初中德育工作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备着极其丰富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以及方法体系。德育体系的构建需要能够在一个整体建设的观念之上,强化体系的紧密以及整体性。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教学之中并没有较为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部分工作仍然是建立在一个分裂的部分之上,没有形成有机整体,而出现了与常规教育断裂的情况。德育工作需要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推进,呈现出“链式”反应。

(一)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长期持有着“社会本位”德育观念的想法,在受到很多自我道德修养影响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共通特性。由此,大部分初中生在制订相关的道德教育培养计划的时候,并不是根据初中生自身的特质去制定,而是根据相应的规范性要求以及规章制度制定。但是,一旦初中生出现德育体系不分明,德育工作没有针对性以及层次性的状态,那么与社会脱节的德育工作将没有办法发挥实效。

三、德育教育研究步骤及研究内容

(一)德育观念研究步骤

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成立完备的研究制度,组织相应的人员与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与学习。明确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内容与意义。收集并且整理一定的教学资料,其中包括报刊、书籍、录像以及教学案例等。

方案实施阶段,组织学生与教师进行经验的交流与研讨,为德育研究的成果能够应用到实际之中做到必要的准备。以此为基础,不断修改以及完善德育工作的研究。

(二)德育工作研究内容

1.德育工作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不可否认,道德是源于生活,主要是以人的社会生活为实践的载体。道德教育为了能够顺利开展,需要截取生活之中变化情景,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区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才能够针对学生品质的养成。学校德育工作,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教师的道德品质水平有着差异。教师如何营造宽松的生活教育环境,给予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的途径和方式。

2.德育工作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生活

生活之中不能缺乏道德。道德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生活给予影响,以此稳定生活秩序。道德在生活之中具有着一个隐性的力量,由此,道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秩序以及规则的制定,能够限制和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行为。道德是组成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能够规范人们生活的实际的行为。

3.德育目标要体现学生特性

德育教育的目标以及客观主体在于学生。由此,为了做好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工作,优化农村德育工作的内容,需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的感情。教师必须认识到,初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重塑以及发展的时期。学生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以及被认可的需求。教师在进行德育过程之中,需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遵循初中生的特点,应当给予学生自由表达自身的思想和观点的权利,激发学生优良的德育品质。

四、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生活化的实践

(一)学校内德育实践工作

1.经典诵读

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初中学校的校广播电台之中诵读经典诗文,感悟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与文化。播放古典音乐,提升传统文化的氛围。渗透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结合实际的道德建设项目,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身边事、身边人来宣传凡人的好事,并且倡导律己律人。举办道德讲堂,在讲堂之中,主讲人需要能够利用自身的途径和方法强化对学生的影响。

2.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也是初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每年会主要以“创新”为主题,并且按照学习、探究和创新相互结合的目标,将兴趣和知识性结合在一起,并且在科技创新学习之中,反复去渗透创新人物的道德品质。针对农村的初中学生而言,正是能够积极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论的时候,举办科技创造小组、学习发明小组能够让农村初中生在实践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并且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兴趣。丰富高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了为国振兴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二)多方组织,提升学生实践感恩品质

农村之中的现阶段的初中学生相当部分都是独生子。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可能会存在着情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初中学生在此时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的重要性,并且强化感恩在自身成长之中的能量。笔者深入到学生学习、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组织初中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之中。第一,积极构建农村感恩教育的课堂,发挥农村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升感恩的品质,搭建“感恩月”户外活动,提醒学生事必躬亲地参与到感恩实践活动。比如,制造一些细致的生活德育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中每天做一些家务活动、帮助妈妈洗菜与做饭。于学校之内,安排学生每天擦黑板、每日收拾垃圾。为学生安排不同的感恩学校活动,发挥学生自我的德育特长,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升道德责任感。

(三)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之中养成感恩意识

初中时期的学生,情感需求比较多。学校积极组织“感恩教育”专题活动,关注生活元素以及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在情感体验之中感悟生活,将感恩的意识,达到深层次的触动,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个性比较鲜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鲜明的个性,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笔者认为需要组织班级活动,通过多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在班级活动之中,往往会激发学生思考一些比较深刻的话题。(1)将心比心,站在父母的地位上,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运用设问方式,增强学生亲身体会到了学生与父母情感联系的到重要性。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细节之处,表现出学生在细致之处的丰富情感,感悟父母对于自己的无私奉献与深沉情感。(2)换位思考,你主要想对父母说什么?为了提升学生对于父母的感恩,但是不能够泛泛而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语言,结合自身的细节,和父母面对面的沟通。

五、结束语

作为第一线的初中德育工作者,着重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到德育校园文化、德育事件课堂之中,开展德育专题活动。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的生活化,让学生能够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之中换位思考、认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强化自身对于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好栋梁。

参考文献:

[1]孙晓光,张玉华.农村初中家校联合德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策略[J].教书育人,2020(05):55-56.

[2]陈新.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52.

[3]田国艳.浅谈传统文化与农村初中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9(12):178.

[4]李玉河.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194.

[5]李金玲. 农村初中古诗文德育價值深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

作者:陈树鹏

上一篇:植物园林设计论文下一篇:四季反思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