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2024-04-23

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精选10篇)

篇1: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项 目 简 介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位,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制定了水系规划,特别是把金水河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将境内原有河渠进行扩挖、改造、提升,使之成为靓丽的风景带、群众的休闲带、城市经济的带动带。

金水河整体河道总长36.5公里,其中城区河段10.1公里,河道景观控制宽度150米,按照高标准规划、分期分段实施的原则,重点打造城区段。目前已投资1.76亿元,完成河道扩挖,土方量220万立方米,完成乔灌种植4.6万株。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完善了城市排沥体系,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为把威县打造成为“城河相依、湖清景秀、宜居宜业”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篇2: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对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政策的研究

摘要:对流域水生态修复政策的研究,主要指分析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合理投资机制和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保障生态工程正常运行的政策保障措施、水资源保障措施及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议,探索政府补贴、供需双方协商、政策指导的`生态用水补偿办法,为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作 者:丛娜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期 刊:河北水利 Journal:HEBEI WATER RESOURCES年,卷(期):,“”(4)分类号:X7

篇3: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关键词:污染源,水资源涵养,水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余家沟水库

合理开发、利用、配置和有效保护水源地,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水库是一种介于河流与湖泊之间的半人工半自然的水体, 水库的修建是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手段, 在灌溉、防洪、养殖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减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挑战方面, 水库建设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2]。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号文件”, 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搞好生态建设, 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 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庆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 政府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城乡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 作为未来5年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 开展重庆市农村典型地区水环境和水源保护, 制定重庆市农村典型地区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是满足区域居民饮水安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3]。

1 余家沟水库概况

余家沟水库位于重庆市彭水县汉葭镇, 距离彭水县城约25.0 km, 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 兼有农村人畜饮水功能的小 (二) 型水利工程。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2 km2, 范围内属山丘地貌, 水库总库容15.1万m3, 正常库容为9.73万m3, 为周边约5 000名群众提供饮水。随着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施氮肥磷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持续增加, 余家沟水库水质状况日益恶化, 水环境质量现状与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极不协调, 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余家沟水库污染源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 进入余家沟水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4个方面, 即生活污水、养殖污染、农田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

2.1 生活污水污染

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 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氮、硫和磷含量高, 在厌氧细菌作用下, 易产生恶臭物质[4]。

余家沟水库周边主要生活污染源来自于散居的100余户居家。居民生活的污水包括庭院养殖的污水、洗衣洗澡水和厕所粪尿污水, 粪尿废水人工转运用于菜地、农田的浇灌, 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洗衣、洗澡水和养殖污水基本处于散排状态, 随自然形成的沟渠或被雨水冲刷进入水库, 均对水体造成污染。

2.2 养殖污染

余家沟水库库周的养殖污染源主要为圈养猪, 散养鸡、鸭、牛等庭院式养殖污染, 集雨面积范围内的畜禽规模小、较分散, 其中:养猪约500头, 养牛约170头, 养禽 (鸡、鸭、鹅) 约1 390只。污染负荷主要来自畜禽饲料和粪便, 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3 农田面源污染

农田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 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 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 进入水体而形成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水产养殖。农田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污染类型, 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 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或土壤固定的氮和磷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进入水体, 引起水体污染。

余家沟水库沿库周分布有大量农田, 其中右侧库岸为坡地旱田, 左侧库岸为梯级水田, 库尾则以大面积缓坡旱田为主。由于缺乏农业技术的推广, 再加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 化肥仍然以单一含量的常规产品生产为主;农药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 其中又以杀虫剂为主。由于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不合理, 以及农业集约化水平低, 直接导致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低, 氮肥的利用率仅30%~35%, 磷肥仅10%~20%, 农药的利用率也不足30%。部分化肥和农药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水库污染了水体。

2.4 生活垃圾污染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其对环境的危害很大,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 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大批垃圾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 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 还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 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生活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 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垃圾渗滤液改变土壤成分和结构, 有毒垃圾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垃圾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使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大大下降。垃圾渗滤液在雨水的作用下, 被带入水体, 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生活垃圾中细小固体废物会随风飞扬, 加重大气污染。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臭气熏天, 老鼠成灾, 蚊蝇滋生, 有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向大气释放。

从现场调查情况分析, 库周居民相对分散, 产生的垃圾规模也相对较小, 可一旦在敏感区域堆积并腐败变质, 则会对库区水质造成污染, 因此需对生活垃圾定期妥善处置, 将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3 余家沟水库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原则

3.1 强调水生态自我修复

从保障集雨区群众安居乐业和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出发, 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饮水安全问题。努力做到在满足水库供水区人民对供水安全迫切需求的同时, 改善库区人民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流域经济发展需求, 合理选择水库水源地保护措施, 充分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体水质和水环境, 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3.2 防污与治污兼顾

针对余家沟水库水污染类型及特点, 因地制宜地提出水源地污染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等各项工程措施, 加强水库水源地监督管理, 提升水源地监管能力, 实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相互耦合、能力措施与长效机制的有机结合。

3.3 统筹与重点结合

与流域水资源、防洪、灌溉、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统筹兼顾水库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统筹考虑集雨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库水源地保护的关系, 重点抓好对水库水源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防治措施的实施, 稳步推进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

3.4 强化责任制落实

建立余家沟水库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协调机制, 加强流域内部、部门之间协作, 合力治污。加强机制创新, 把治污控源纳入科学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轨道。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评估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定期公告制度, 接受社会舆论和公众监督。

4 余家沟水库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方案

通过对余家沟水库的实地调查走访和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地形、地貌、地质以及水库周边的农居、耕地以及现有植物的分布情况, 参考同类水库水环境与水源地保护实践经验, 经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比较, 确定余家沟水库生态修复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湿地工程、生态植被带工程和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4.1 自然湿地设计

自然湿地指天然存在于地表之上的、生态性质和结构包含水体 (水深大于6 m的海水区例外) 及水陆过渡带并具有多种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作为界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自然湿地兼有水、陆特征, 是自然界中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之一, 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价值。

有研究表明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量分别是252.99~1 279.98 mg/株和23.55~251.83 mg/株。自然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庞大的根系可以对污染物进行吸收。水库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及农田面源污染, 通过在湾汊处水位线以上设置自然湿地, 经自然湿地处理后再进入水库, 以达到保护水库水质的目的。水流经过湿地, 流速减缓, 有助于污染物的沉淀, 特别是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矿化物质, 对水体起净化作用。因此, 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成为一种简便、节省、实用的初级污水处理技术。

如果把森林比作“大地之肺”, 那么湿地则常常被誉为“大地的肾脏”“天然水库”和“天然的物种库”。因此, 结合目前余家沟水库现状, 修建自然湿地来对居民的生活污水及农田面源污染进行生态处理意义重大。

4.2 生态植被带设计

生态植被带主要布置在水库两侧库岸, 对于水库周边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予以保护, 而对农田面源污染较严重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将其结构设计为2个部分:一是要求考虑树种的蓄水保土、生物自净功能, 远离水体一侧布置“乔—灌—草”搭配的生态护篱;二是在靠水体一侧将生态护篱延伸至水面, 环库周布置适宜消落带植物, 最终形成具有隔离、吸附等综合防护效果的生态植被带。

生态植被带树种及其比例的选择应依据树种特性、立地类型、效益等因素综合确定, 选择水源涵养效益好的造林树种, 并重视乡土树种的选优和开发。以乡土树种为主, 应选择根系发达、根蘖萌发力强、固土能力强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蓄水保土、生物自净效果突出, 能满足水源保护需求的树种。

4.3 水源涵养林设计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一定宽度的植被带能够通过吸附、滞留、分解等方式有效地过滤地表营养元素流入水体。Lena等从结构与功能流的角度分析了植被缓冲带对于改善水质的重要意义。利用不同植物的结合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的互补性和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截留、过滤能力, 设置一定宽度的水源涵养林可以达到较好的水源涵养效果。在余家沟水库右岸存在大量农田, 植被破坏非常严重, 拟通过岸边涵养林的建设减少和消除农田面源污染对水库的负面影响。

水源涵养林植物种类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 应选择根系发达、根蘖萌发力强、固土能力强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蓄水保土、生物自净效果突出, 能满足水源保护需求的树种。根据《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 本设计乔木层选用柏木、杉木等作为涵养树种, 灌木层选用火棘、马桑, 草本层选用荩草、地瓜藤等。

植物种植前要平整土地, 除河滩等平缓地外, 凡5°以上坡度的造林地, 不应采取全面整地, 以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一般应提前整地。春季造林, 应提前至前1年雨季, 不晚于前1年秋季;雨季造林, 应提前到当年春季或不提前;秋季造林, 应提前到当年雨季或雨季前。水源涵养林工程造林应根据实地情况选择采用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阶整地、水平沟整地、窄带梯田整地等不同方法。

4.4 小型综合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针对库岸左侧冲沟附近居民综合污水 (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 未经任何处理措施, 直接排入水库中, 对水质造成的影响, 本设计拟采用管道收集—厌氧消化—曝气—下游灌溉的方法将此处污废水截流、处理、排至下游用于农田灌溉, 不再进入余家沟水库, 从而解决该居民点污废水直排对水库水质造成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 并参考农村生活用水定额, 计算出库岸左侧居民点综合用水总量约为1.5 t/d, 则污水产生量约为1.2 t/d。设计由PVC管道 (直径200 mm) 汇流 (管道坡降0.5%, 其中检查井间隔不超过30 m) , 通过格栅过滤, 进入厌氧池 (停留时间约2.5 d) , 最终通过曝气后进入下游用作农田灌溉, 不再进入余家沟水库。

5 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 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对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余家沟水库为例, 在分析水库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针对水库周边存在生活污水、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根据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自然湿地、生态植被带和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治理措施。对保护余家沟水库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重庆市类似水利工程的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治理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建红, 施国庆, 毛春梅, 等.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述[J].生态学报, 2007, 27 (2) :526-538.

[2]侯新, 张军红.水库库宾带植被配置模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与经济, 2014, 20 (4) :1-4.

[3]侯新.基于景观的水体生态修复模式设计——以重庆市内子口水库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 2012, 43 (7) :995-999.

篇4:论水生态修复与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两型社会;生态城市;水生态修复

2012年4月8日,长株潭试验区官网发布《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益阳市中心城区被纳入了长株潭都市区范围。另根据《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益阳市区被定位为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宜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质和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生态旅游则在水文化,水景观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结合益阳市的实际情况,探讨益阳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好水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势。

1.水资源状况

益阳分属长江流域,境内水资源丰富,有流程5公里以上的大小溪河283条。资水是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流长239公里,流域面积6350平方公里[1]。益阳境内资水的主要一级支流有伊溪,沂溪,志溪河。但由于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匀,过境水影响以及受水利、生态环境等条件制约,水资源同样存在着时多时少的问题。

根据《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益阳市在2020年总用水量将达到72.5万m3/日,用水缺口较大,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出水可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回用,大大缓解了水厂建设资金压力和水资源供水压力。

2.水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资水干流全年,汛期和非汛期水质类别Ⅱ、Ⅲ类河长为228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2%,Ⅳ类水质占8%。总体看来,益阳境内整体水质较好,资江干流区段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3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1]。目前在水污染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深入

受重城市经济建设、轻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影响,折射到河流整治工作,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污染企业环保投入不够,治理标准偏低;另一方面表现为水资源保护的活动开展幅度不够、内容单一。

2.2污染源头需治理

由于环保的历史欠帐,志溪河和兰溪河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两河”流域内的8个乡镇155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47家,养殖专业户2624家,矿山企业44家,工业企业1203家,企业内缺少或没有治污设施,偷排乱排情况严重。

2.3 资金问题

受国家和省政府政策的限制,所规划的项目难以马上实施,加上益阳市和桃江、赫山区、高新区财力不足,缺少配套资金。因此河流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上马较少,开工不足。

2.4水处理配套措施不完善,与生态修复脱钩

目前,兰溪、泥江口、谢林港、新市渡和灰山港镇都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90%以上的养殖场和专业户都没有环保设施,工矿企业环保措施标准低,防范环境污染和化解环境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同时城市内河道水网生态景观支离破碎,没有形成体系,生态修复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水体由于流动性小,自净能力差,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动力学的密闭系统,城市水体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水体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物及氮磷等溶解性营养盐[2]。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城市水体水质改善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态修复[3]等方法。生态修复因其投资少,效益高,发展潜力大而受到人们重视,但全依靠自然生态修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人工的生态修复技术。

4.城市水生态修复

4.1 水岸带生态修复应用

水岸带生态修复就是充分利用岸边结构与岸生、水生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交互净化作用,控制水面的无效蒸发转化为植物的有效蒸腾,提高水土环境的自净功能,使水体水质、水量得以保持,土地与生物的过滤净化作用保障了地下水的持续安全补给,使水循环始终处于良性状态。

4.1.1 土地处理技术

可以用卵石、砾石等作填料,在河滩或者河岸构筑渗土地生物膜净化床。土地生物膜净化床因填料的材料和粒径不同,除了利用生物膜降解有机物外,还能产生物理吸附、过滤、沉降等作用,可用来去除悬浮物和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4.1.2 稳定塘处理技术

可以利用河边的洼地构建稳定塘,对于中小河流,还可以直接在河道上筑坝拦水,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避免了占地面积大的缺陷。

4.1.3 生态浮岛技术

把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以高分子材料等作为载体,种植到受污水体中,主要针对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4.2城市生态公园建设

城市生态公园依据生态学设计原理,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环境类型,充分利用城市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一个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景观结构。

益阳可按照《水功能区的划分》,结合生态修复技术,打造生态公园,既可以处理水进行回用,又可作为景观欣赏,教育参观之用。 4.3建筑小区中水回用

2013年以来,益阳房地产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小区景观成为购房者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绿化需要大量用水亦给城市用水带来压力,在小区内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一方面处理水回用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景观,成为有力卖点。

5.结论

水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和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水环境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子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系统的绿色生命线,对高品位亲水宜居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生态修复技术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缓解了城市的用水压力。

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要注重种植适宜的经济植物、观赏植物,设置与城市风格相符的附属设施,着力打造城市水景观;在对城市原有历史、文化风格进行继承下,注意营造新的生态水文化氛围,使其成为城市经济文化的热点区域,从而带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益阳市环境保护局,2004,07.

篇5:西丽水库水生态修复初探

西丽水库是深圳市重要的饮用水调蓄水库之一, 位于特区西部南山区的大沙河上游, 集雨面积29 km2。被誉为深圳市“生命线”工程的东江引水工程建成后, 西丽水库作为深圳供水网络干线的西部交水点, 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深圳市西部的饮用水源水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口剧增, 西丽水库生态资源受到破坏, 支流的点源污染以及周边果林的面源污染导致饮用水源水质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TN、TP由原来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下降到目前的Ⅳ类。近几年来, 深圳市政府对西丽水库水环境的治理也做出了相当大努力, 相关单位先后组织实施了环库截污工程、人工快渗工程、百旺工业区外部市政配套工程、田下河河口生态修复工程、应急池、围网工程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 点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但是与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和水环境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而且随着点源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面源污染在水库总污染负荷 (TMDL) 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 因此, 通过控制水库区域面源污染, 修复水库生态环境, 对水库显得尤为重要。

1 西丽水库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1 水量及库容

水域面积约4.6 km2, 陆域面积约24.4 km2, 总库容3 238.8万m3, 正常库容2 481.5万m3。正常蓄水位为29.59 m, 校核洪水位 (P=0.05%) 为31.80 m, 设计洪水位 (P=1%) 为30.94 m, 汛前水位26.40 m。库区内年径流深度800~900 mm,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 500万m3。由于东深供水工程的建成, 水库来水和出水水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西丽水库的年均入库水量已经由引水工程前的2 500万m3提升到引水工程后的31 700万m3, 年供水量由引水工程前的2 230万m3提高到30 400万m3。

1.2 水库水质

根据《深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003年到2008年西丽水库的水质状况监测结果 (年平均值) 可知, 西丽水库总体水质尚好, 除总氮、总磷外其他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总氮、总磷到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

1.3 水库主要污染来源

(1) 支流水质。

入库河流水质污染非常严重, CODcr、BOD5、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指数高达几倍至几十倍, 西丽水库现状污染负荷以上游支流来水为主, 其中总磷污染负荷量约占64.56%, 总氮的污染负荷量约占74.16%。

(2) 域外调水水质。

域外调水 (东江水) 年均入库水量约2.8亿m3, 从水质监测结果来看, 2008年东江水质指标BOD5、氨氮、总磷均好于或等于地表水环境Ⅱ类水质标准, CODCr好于地表水环境Ⅲ类水质标准, 只有总氮超标, 满足地表水环境Ⅴ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3) 周边面源。

西丽水库周围存在各种面源污染, 林场、菜地、花场、采石场、养殖场等, 各种污染物及流失的水土主要是通过降雨径流进入西丽水库。流域内现状污染负荷中, 面源污染负荷量不到10%, 其中, 总磷污染负荷量约占8.71%, 总氮的污染负荷量约占7.40%。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比例总氮为10∶1, 总磷为8∶1。因此, 点源污染全部截流处理后, 仍有10%左右的面源污染负荷需要处理。

(4) 底泥。

西丽水库水质一年四季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水库底层水质明显比表层水质差, 说明底泥对底层水质影响非常显著。水库底层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总磷和铁、锰, 其直接来源是底泥污染释放。

1.4 库区主要植被

西丽水库区域现有植物分为人工林区、陡坡种果区、菜地、次生林几个部分。各区主要植物如表1。

1.5 存在主要问题

(1) 雨季雨污混流污水是现状入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 入库支流流域内人口、工业规模成增长趋势, 然而该区域旧村管网建设极不完善, 雨污尚未分流, 虽然部分污水进入人工快渗系统, 部分污水通过入库总口截污进入污水管网, 但仍有部分污水进入河道, 且人工快渗出水仅为一级A标准, 达不到排放入库要求。

(2) 面源污染是现状入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旧村雨季随意堆放的垃圾以及库区汇水范围内尚存荔枝林所产生的面源污染, 随雨水直接进入水库。

(3) 由于以前水库河口渔业养殖以及库周经济林作物的大量种植, 使得湖滨带生态结构有所破坏, 失去了具有天然缓冲及屏障作用的湖滨湿地及大量水生植物群落, 导致水库区域水生生物种类稀少, 种群结构单一。

2 生态修复总体技术方案

2.1 工程目的

收集处理各入库支流带入水库的污染物, 尽可能收集库周随初雨进入水库的面源污染;在生活污水完全收集处理的基础上, 强化面源污染治理, 改善水库水质;控制水库周边市政道路突发事件,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2.2 工程分区

根据西丽水库流域情况, 本工程被分为A、B、C、D、E 5个工程区域。针对白芒河旱季人工快渗出水不达标和河道初期雨水带来的面源污染, 建设A区白芒河河口前置库 (湿地) 工程;针对田下河流域果岭面源污染, 建设B区田下河河口前置库 (湿地) 工程;针对麻磡河旱季人工快渗出水不达标以及麻磡河、大磡河河道初期雨水带来的面源污染, 建设C区麻磡河、大磡河河口前置库 (湿地) 工程;针对沙河西路突发事件, 建设D区沙河西路应急缓冲库工程;针对西丽湖渡假村面源污染, 建设E区西丽湖渡假村环库污染治理工程。

2.3 大型水生植物筛选群落配置

2.3.1 消落带植被恢复

依据目前国内消落带植物研究, 结合西丽水库消落带及清林径水库消落带植物恢复项目, 确定西丽水库消落带植物种类。本项目消落带区域植物种类选择为水杉、水松、水榕、红树 (淡水种) 和落羽杉等乔木, 草本植物为铺地黍和李氏禾。

2.3.2 水生植被修复

通过国内外植物净化研究分析, 结合本地常见的水生植物种类[1,2,3,4], 筛选出挺水植物:芦苇、香蒲、菖蒲、水葱、千屈菜、水芹、茭白、风车草;漂浮植物:浮萍、浮叶植物、荇菜;沉水植物:苦草、黑藻和菹草。

2.3.3 鱼类的选择

对于库区鱼类的选择, 依据本地区河道和池塘现有种类, 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4], 在生态学专家指导下, 初步筛选投放草食性的鲢鱼、鳙鱼、草鱼等鱼类, 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绿藻类物质使水体的透明度增加。对于草鱼的投放要严格控制投放时间和数量, 因为库区生态系统构建初期, 草鱼会对库区底部的水草产生破坏。

2.3.4 生态草沟草类的选择

很少有人研究适合生态草沟的植物, 目前的生态草沟植物主要采用常用草坪植物, 常用适合深圳生长的草坪植物有麦冬草、假俭草、狗牙根、地毯草、两耳草、竹节草、弓果黍、百喜草、结缕草等[5]。对于不同的区域草沟选用几种草本植物混交, 增强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3 主要工程内容

由于工程点多面广, 以下就以C区麻磡、大磡河前置库 (湿地) 为典型工程示范。

3.1 入库河口污染消减生态工程

通过在入库河口设置水生植物屏障, 消减入库污染物的总量和浓度, 从源头上控制入库水质, 对西丽水库水质的改善会有实质性的作用。在西丽水库流域污染较重的麻磡河及大磡河河口采用漫流湿地-氧化塘复合生态净化系统, 采用建设河道截流控制闸和进水宽顶堰, 使得河道初雨进入建设的复合湿地, 洪水通过河道进入缓冲库。建设复合湿地21.5 hm2, 其中漫流湿地占5 hm2, 氧化塘占16.5 hm2, 初雨处理规模9万m3/d, 对入库污染水负荷进行消减控制, 为库湾生态修复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1) 挺水植物群落恢复。

挺水植物群落恢复区域主要位于库区水深小于1.5 m的漫流湿地沿岸带, 物种主要选择水葱、风车草、菖蒲、茭白、香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种植密度[6]分别为10丛/m2、15株/m2、40株/m2、20株/m2、20株/m2、20株/m2。

(2) 浮水植物群落恢复。

浮叶植物群落恢复位于挺水植物群落外侧, 物种主要选择浮萍, 种植密度[6]60株/m2。

(3) 沉水植物群落恢复。

沉水植物群落恢复位于水深2 m左右的浮叶植物群落外侧及稳定塘中心区, 物种主要选择菹草, 种植密度[6]20株/m2。

由入库河口至库区形成挺水植物-浮叶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群落系列构成的水生植被带, 能过滤库区面源、净化水质、抑制蓝藻水华、提高生物多样性及改善水库自然生态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3.2 缓冲库工程

缓冲库在复合湿地之后, 主库区之前, 对水体悬浮物起到拦截及沉淀效果, 对河道洪水以及处理水入库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缓冲库有效库容为94 500 m3, 有效水深2.1 m。保留库内大部分水面, 植物以芦苇、菹草为主。

3.3 生态草沟工程

处理水除了通过河道收集以外, 还通过开挖草沟作为工程区域内周边初雨的收集系统。草沟底部以及靠水库一侧设置有碎石垫层, 小雨通过垫层的过滤渗透入库, 中雨通过草沟收集进入复合湿地处理后入主库, 大雨通过草沟漫流进入水库。草沟植物种植以两耳草、结缕草、麦冬草等草本植物及扶芳藤等藤本为主。

3.4 植物浮岛生态工程

本工程E区应用了植物浮岛生态工程技术, 浮岛规模5.17 hm2, 该生态工程主要以本地特有水生植物制成的基质上培育水生植物, 形成水面植物浮岛, 利用植物及植物根系栖息的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实现其净化水体、提高生物多样性及改善自然生态景观等生态功能, 主要用于入库初雨污染消减和改善水库自然生态景观。

4 污染负荷消减及水质改善

4.1 对BOD5的除去

(1) 漫流湿地。

对于典型的城市污水, 水力负荷通常在2~4 cm/d, 参照新罕布什州汉诺威漫流湿地 (水力负荷为5.08 cm/d, 进水BOD5=72 mg/L, 出水BOD5=9 mg/L) , BOD5的表面负荷取32 kg/ (万m2·d) 。

(2) 稳定塘。

参考《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GJJ/T54-93) , 稳定塘的BOD5的表面负荷取20~30 kg/ (万m2·d) 。

4.2 对TN、TP的除去

TN、TP的去除主要是由水生植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对营养物质吸收, 参考“滇池草海东风坝水域生态修复工程”TN、TP的除去率为:0.011 t/a、0.143 t/a。

5 结语及建议

5.1 结 语

(1) 介绍了西丽水库的基本状况。水域面积约4.6 km2, 陆域面积约24.4 km2, 总库容3 238.8万m3, 正常库容2 481.5万m3, 为深圳西部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保障。

(2) 分析了西丽水库及入库水的水质、周边面源、底泥及生态现状。西丽水库及入库河流水质总氮、总磷超出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东江水总氮满足地表水环境Ⅴ类水质标准的要求;在截污治污基本完成后, 面源污染和底泥的已成为主要的污染源;由于人为的破坏, 致使西丽水库库区植被种类单一。

(3) 本文通过建立漫流湿地、氧化塘、缓冲库、生态草沟、植物浮岛等, 丰富水生植物的种类, 使入库水质得到净化, 改善水库水质。

5.2 建 议

(1) 库区上游旧村排水体制完善。

通过对水源保护区内旧村的排水、排污管网整治, 解决旧村的内涝及排污问题。实现雨、污分流,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改善河道水质, 是本工程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2) 果林管理。

果园和菜地施肥过量、施肥方式、施肥时间不当是造成西丽水库氮、磷污染的重要原因。减少果园、菜地施肥量, 调整施肥时间, 提高施肥效率是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产生量的根本手段。

(3) 水库流域内建成区管理。

西丽水库隔离围网建成后, 纳入到水库建筑工程之中, 水库管理单位应增设专门的管理维护人员, 负责围网的巡查、维护以及绿篱的养护, 保证围网的完整性;同时对各交通口进出人员进行适当管理。

(4) 加强宣传管理。

加强水库管理, 成立专门的水库污染应急小组, 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惩罚措施, 视情节对不同等级事故进行救急, 并妥善处置。同时,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水源地的思想意识, 提高生态保护觉悟, 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污染源。

参考文献

[1]陈永华, 吴晓芙, 蒋丽娟, 等.处理生活污水湿地植物的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 (8) :1 549-1 554.

[2]鲁敏, 曾庆福, 谭远友.七种湿地植物处理污水的比较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0 (9) :25-28.

[3]祝宇慧, 赵国智, 李灵香玉, 等.湿地植物对模拟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 :166-172.

[4]赵俊杰.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生态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5.

[5]张俊云, 周德培.厚层基材喷射植物护坡植物选型设计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6 (4) :163-165.

篇6:城市水生态及其环境修复综述

关键词:城市水生态 环境 生物 措施

随着全球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的频繁和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那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生态修复的方法解决污染不是很严重格的水环境是今后城市环境治理的必然,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环境是恢复水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一、 水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现如今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行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严禁排入城市自然水环境。要定期对公园、环城河内的树枝败叶,以及其它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强化环境宣传,是人们在休闲游玩的时候养成一个良好的喜欢。这样从环境污染的外源摄入上控制上污染源,才能为内源性污染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农村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基础地位的作用。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现代农业大量使用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和以石油为能源的农业机械,使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传统农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现代农业生产引起了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农药等产生了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

二、水生态环境修复原理

水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按照自然界的自身规律使水体恢复自我修复功能,采取各种工程、生物和生态措施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而水生态环境修复主要分为三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1)物理修复技术为:外源控制、底泥疏浚、水动力循环治理。(2)化学修复技术为:化学除藻、沉淀净化。(3)生物修复技术为:生物过滤技术、微生物技术。

三、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1.城市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1.1增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及废水能力

根据污水水量、水中污染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排放标准及处理工艺。修建污水处理综合性能强的污水处理厂,将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密切结合,在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同时推出高质量的成套设备,不断扩增污水处理厂综合性技能。

1.2人工建造景观水体,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在城市中修建人工景观水体,满足人们的亲水性需求,改善周边环境,种植适合城市生长的植被与树木,增加降雨后形成径流时间,使雨水能入渗到城市地面以下,补充城市地下水体,缓解城市水资源环境由于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调节局部生态系统。

1.3修建人工湿地,为城市增色添香

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修建人工湿地。利用湿地土壤疏松多孔体系,含有大量的胶体颗粒的物理性状,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而修复水生态环境。栽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增添休闲、观赏和贴近自然的美景。

四、天然水体水生态修复措施

我国的天然水体主要由江湖湖海组成,目前已有近60%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局部水体富氧化情况严重,造成诸如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蓝藻等水生生物与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争耗氧气,而使鱼类等生物死亡。影响了水生態环境的自然规律。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修建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环境。

1.工程措施

利用稀释和冲刷技术,引用外流对水体进行稀释和冲刷,短时间内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浓度和负荷,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利用底泥疏浚技术去除水体底部的毒害物质;利用底泥覆盖技术在底泥表面敷设渗透性小的塑料膜或卵石,营造出特定的水流环境和水生生物所需要的环境,抑制藻类大量繁殖;利用气体抽提技术,使用真空泵和井使有机污染物蒸气,或者将被吸附的、溶解状态的或自由相的污染物转变为气相,抽提到地面,然后再进行收集和处理;利用空气吹脱技术将压缩空气注入受污染区域,使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化合物以及阻塞在土壤空隙中的化合物驱赶出来。

2.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对有机污染物及氮、磷营养物质的同化作用,将低浓度污染物进行富集转化,达到治理污染水体的目的。该类技术与所要修复水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属于旁路装置或非紧密结合的状态。常见的技术包括:固定化细菌技术、河道内曝气、结合高效微生物处理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技术、卵石床生物膜技术、稳定塘技术、生物过滤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等。

3.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是恢复退化水生态系统结构中缺失的组分,达到重建水生态系统的良好结构,实现其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水质。该种技术包括:生物操纵技术、沉水植物重建技术等。其中,生物操纵技术包括引入滤食性鱼类来控制藻类生物量的富集。沉水植物重建是利用属于本地物种的沉水植物,选择合适的地带进行引种并使之成为水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强化政府立法职能,增加社会舆论监督

我们在对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去加强国家监察职能,运用行政手段、通过出台法律、法规约束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引进激励机制,对生产、生活中保护水生态环境的企业给予减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奖励和鼓励高污染行业的技术进步。调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对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提出谴责,舆论干预其企业销售。加大社会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结束语

篇7: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分析

一、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

由于流域水生态补偿以往没有区别流域现在的生态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导致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本文从不同的流域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出发并且结合流域内的整体协调来说明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特征。

平衡区际经济的发展差距是流域水生态补偿的关键所在, 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可以有效的弥补资源开发以及发展的机会不平均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好的影响。生态补偿可以调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同时也是实现水生态保护的有效手段。

最大限度的减少区域发展过程中对流域水生态的破坏是水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 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化。

生态价值多元化的综合手段之一就是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 它可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有一个比较协调的发展。

二、流域水生态被破坏的判定

目前我们大多是以流域水生态保护和影响的程度以及要修复的目标为根据来判断流域水生态被破坏的程度。可以通过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的重点与实际要求来判断水生态被破坏的具体的类型。

对流域水生态破坏的判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河流及湿地占健康的水域的面积的比例与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中的界定相对比来进行判定 (2) 可以以区域内的最低生态需要的水的保障率来判定 (3)

地下水是否健康可根据水体中的矿物质与营养元素的含量来进行判定。 (4)

由于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环境也有其自我修复能力, 因此可以以流域内水中的污染程度来进行判定。

三、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生态环境自古以来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中联合国提出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已经变成了来自生态环境的各种挑战,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待资源和环境只盲目开发和利用是不行的。当前的中国, 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日益突出, 生态破坏的程度在增加, 而危害也在逐渐加大。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流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由于缺水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而我国飞速发展的背后是对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污水的超标排放, 这些不但遏制了水资源生态服务的价值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自古以来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都需要尽最大的努力来补救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这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保障。

四、修复型水生态的治理与修复的控制方法

流域治理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标,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们需要将流域内的开发利用的方式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向进行转变, 不能只是事后才进行治理, 而是事前就要预防。同时我们需要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 控制区域内水的用量, 尽量满足生态用水的需求。此外我们实施水生态修复工作时还要保持水土, 进行生态保护, 以此来改善水生态系统, 使流域的综合治理得以实现。还有加强对地下水的修复治理, 科学的利用水资源, 也是实现水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举措。

五、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实施特点

(1) 费用的支付

目前大多数的生态补偿都是针对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展开的, 真正的将生态恢复作为重点的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案例是很少的。在我国,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关键措施是退耕还林, 其产生的费用大多数是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人们的经济激励而且也影响了区域生态治理修复的实施。

(2) 恢复的过程

在流域治理修复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 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理才能实现, 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打算。水生态补偿的实施方法与侧重点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 在重建时期, 我们要将代际与外部补偿为主, 内部补充为辅, 而当流域上游的经济补偿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后, 则要以内部补偿为主, 其他的为辅。

(3) 实施的方式

水生态补偿可以惠及整个流域, 如果流域上游因为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使得获得的效益低于付出的边际成本, 就会让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减少。在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时, 片面的治理流域上部的水生态环境是不能改变整个流域水生态被破坏的情况。可以通过对各地方政府的税收进行再分配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补偿金的发放, 以此来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事情的发生。目前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最只要的支付方式市场化的补偿方式, 它可以实现水生态环境服务的功能价值。

六、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措施

采取流域水生态补偿是解决河流水系的流动性与连续性, 整个水循环的整体性, 以及社会经济各部门的相互间的分割性而造成的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中收获与支付不相符的问题的重要举措。因为水具有流动性, 所以一个流域内的水质的保护能够辐射到其他的区域, 这就会造成良性循环, 从而使得水生态情况逐渐好转。生态问题是如今全球性的问题, 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进行不同种类的生态补偿与实践探索研究。

随着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 协调流域间的利益冲突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水生态补偿则可以很好的弥补不同利益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来激励民众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或者将流域水生态保护的外部效应进行内部化。当前主要是以公共物品理论与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原理为根据, 以生态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来完成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

结束语:

我国为了保护流域内的水生态而采取了一系列如退耕还林等措施, 从不同的层面对不同情况的流域进行了各种水生态补偿, 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流域水生态补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但是水生态补偿仍需要继续研究, 造福人类。

摘要: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利用, 这使得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 同时也使水生态服务的价值受到了影响。因此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量补救和恢复已经被破坏的水生态功能。这对加快经济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进步,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简要的就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分析的理论研究体系以及完善机智等的各种问题从多角度展开一系列研究。

篇8: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构建优美洁净、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打造生态宜居县城,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统领,重点实施规划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地”工程、公共设施工程等“五大工程”,重新修订编制45平方公里的县城总体规划,建设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工程,综合整治城区“三渠十八塘”,建成全长30.8公里的环城林带和7纵13横路网、公园、广场、汽车站等220多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聘请同济大学编制“三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汽车配件、新型建材两个市级园区)总体规划,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供排水管网、保障性住房等配套设施,实施道路两侧10米绿化带、10公里金水河两侧景观带、花园式企业创建等绿化工程。创建生态文明村镇,建立垃圾收集、定时清运、卫生填埋等长效管护机制,配套建设水厂、配水管网、小型水利设施,大力开展村庄“四旁”植树、“四纵五横”130公里通道绿化、“以树养路”乡村公路绿化。

以项目招商为抓手,构建结构合理、节约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全力发展生态农业,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依托宏博牧业、威旺蔬菜等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施咸淡混浇和节水灌溉工程。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落户,全面实施工业提升计划,大力推进品牌兴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物流工程、专业市场工程、城市综合体工程和金融助推工程。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构建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生态社会体系。倡导生态理念,积极推广利用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沼气等绿色能源。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河北省一流的仲夷中学和仲夷小学、78所中小学新改建等一批教育工程,完成中医院搬迁、县医院扩建、16个乡镇卫生院改造、522个标准化卫生室创建等医疗工程,建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48个“农家书屋”、影剧院、图书馆、档案馆等一批文化工程。提升保障水平,启动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

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构建风清气正、诚信竞争的生态政治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成立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开展“五零”创建活动(行政审批“零障碍”、为企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问题“零缺位”、查办案件“零容忍”)。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工作高标准、作风抓落实、纪律严要求,时刻保持“见红旗必扛、逢第一必争”工作状态,形成“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团结干事氛围。重塑威县精神,形成“自强、包容、诚信、担当”的“威县精神”。打造平安威县,畅通信访渠道,实施“天网工程”。

(河北省威县财政局郑华乾供稿)

篇9: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的设置

由于试验区水生植物从2013年10月才开始种植。因此项目从生态修复前开始在上湖的中间和试验区的中心各取一个点进行采样分析和对比。频率每月采样一次, 时间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

1.2 浮游植物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

每月中旬定期对试验区和上湖的浮游植物进行定性、定量监测, 具体操作方法按照张爱民《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进行。采集来的水样用鲁格氏液固定, 用福尔马林液保存备用。

1.3 浮游植物的计算方法

将浓缩的定量样品充分摇匀, 然后用虹口吸管吸出0.1ml放置于浮游植物的计数框内, 用10×40倍的显微镜随机取50个视野进行计数, 通过对样品进行2次取样计数, 每份样品的结果与其均数的差距不超过10%, 即可求出平均值即可算出水中浮游植物的个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浮游植物种类的定性分析

在试验期间, 对试验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监测发现藻类有7大门, 共39种 (见表1) , 出现的藻类有:蓝藻门的微囊藻、平裂藻;绿藻门的绿梭藻、色球藻、栅藻、衣藻等;硅藻门的舟形藻、针杆藻;隐藻门的隐藻等。

注:★为该月的优势种+表示当月出现的种类

与此同期, 南湖对照区浮游植物种类调查发现藻类有8大门, 49种 (见表2) 常出现的种类有蓝藻门的微囊藻、平裂藻、鱼腥藻、色球藻:绿藻门的绿梭藻、弓形藻、栅藻、浮球藻、衣藻、角星鼓藻、新月鼓藻、鼓藻、双毛藻等;裸藻门的裸藻、扁裸藻;硅藻门的舟形藻、针杆藻、直链藻;隐藻门的隐藻等。

注:★为该月的优势种+表示当月出现的种类

2.2 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化

通过对试验区和南湖各项数据水温、透明度、浮游植物密度的连续监测, 统计整理后汇总成表3。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到南湖的透明度一直在27.3~41.5cm之间波动, 试验区的透明度在2013年10月29日种植水草后逐步增加, 到2014年2月达到高峰, 透明度深度超过180cm, 试验区的浮游植物个数也随着透明度的增加而下降, 密度从2.16×107个/L下降到0.0223×107个/L。藻类密度与透明度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藻类密度越大透明度越小, 反之藻类密度越小透明度越大。

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试验区的浮游植物密度随着水生植物的种植及水生植物种群的稳定和进一步生长繁殖, 由2.16×107个/L下降至0.0223×107个/L, 下降了96.86倍。南湖的浮游植物密度由4.77×107个/L至0.354×107个/L, 下降了13.47倍 (图2) 。

2.3 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

沉水植物种植前后浮游生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试验前 (图3) 藻类有六个门22种, 绿藻门占优势;试验后 (图4) 蓝藻门占优势, 种类减少至5个门12种。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实验区浮游植物的在种植沉水植物前后的变化。在种沉水植物后裸藻门、黄藻门的藻类已经没有发现。蓝藻门的百分比从27%上升到40%, 绿藻门从35%下降到30%。

3 讨论

(1) 试验区浮游植物密度从2013年9月的2.16×107个/L, 下降至2014年2月的0.0223×107个/L, 下降了96.86倍;南湖的浮游植物密度从4.77×107个/L下降至0.354×107个/L, 下降了13.47倍。实验区与大湖浮游植物密度因为温度的影响, 随温度下降而变化外, 两者比较说明种植沉水植物后影响浮游植物的密度, 沉水植物的生长对藻类具有抑制作用。

(2) 试验区在种植沉水植物前, 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为绿藻门的盘星藻、蓝藻门的鱼腥藻;种植沉水植物后的优势种群黄藻门的黄丝藻、蓝藻门的棒条藻, 在种类上, 前期肥水中出现的裸藻门的种类在种植沉水植物后消失了, 水质和向清水型转变。南湖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类仍然为浮球藻、平裂藻, 没发生变化。通过试验区内外藻类种群的组成比较, 表明沉水植物不但影响水体浮游植物的数量, 而且影响种类的结构。

(3) 试验区透明度与浮游植物量的变化表明浮游植物密度越大, 透明度越小, 呈负相关关系。

(4) 试验表明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南湖的实施是可行的。水草通过根系和枝叶形成天然的过滤层, 对水中的污染物质的吸附, 分解, 转化, 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

4 建议

从我们在南湖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到生态修复技术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明显, 它具有效果稳定、耗能低、无二次污染、投入少等特点。建议在南湖全湖范围内进行推广, 以达到彻底治理南湖富营养化提高南湖水质的目。

参考文献

[1]徐洪文, 卢妍.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3) :414-415.

[2]濮培民, 李裕红, 等.用生态修复调控浮游植物种群局部控制富营养化-以贵州红枫湖水质生态修复工程为例[J].湖泊科学, 2012, 24 (4) :5091-5092.

[3]张觉民, 何志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4]SL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S].北京:水利部, 1998.

[5]胡鸿钧, 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6]韩茂林.淡水浮游生物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6.

[7]李明传.水环境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水利, 2007, (11) :25-27.

[8]丁文铎, 孙燕.环境水生态修复的概念特点及应用[J].北京水务, 2006, (1) :46-47.

[9]柴夏, 刘从玉, 陈清.生态修复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技, 2008, (10) :17-20.

篇10: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他就是乐创同学、杭州爱立特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峰。

可以说,刘明峰的创业道路,从一次偶然开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一个无土草坪项目,这让浙江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刘明峰对园林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调研,他认定,这个绿色产业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于是,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刘明峰刻苦学习园林景观方面的知识,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了半个专家。2003年4月、正当同龄人还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时,25岁的刘明峰创立了杭州爱立特园林景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实现了认识的“转型升级”。

每一个创业者,都曾走过一段艰辛岁月,与浙江众多中小企业初创期一样,当年刘明峰的团队人数不多,而且没有明确的分工。作为领导者的他在公司里扮演着众多角色。“那时,既要做销售,又要做采购,甚至还要做财务。”刘明峰说,一人多角的经历,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更磨砺着毅力。经过近十年的打拼,经过一个又一个工程的磨炼,创立之初的小公司逐步发展壮大,2010年晋升为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企业,业务涵盖滨水生态修复、园林景观营造、技术研发、水生植物和苗木培育、工程设计、施工与养护的全产业链。公司以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布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浙商最具投资价值企业,2012年7月引进了信中利资本集团的注资。不久前在由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省企业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评选中,爱立特当选为浙江省第三届“绿色低碳经济标兵企业”。

如当初刘明峰为自己企业所起的名字一样:爱立特,Elite,精品。从诞生开始,就只有一个宗旨:追求一流品质。

爱立特的未来——滨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创业的第一步走稳了,但刘明峰想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2011年前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节能环保产业被确定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嗅觉敏锐的刘明峰,从中看到了爱立特的未来——滨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生于余杭区运河街道的刘明峰,骨子里对运河及河流有一份情结。但从园林景观向滨水生态修复的转型,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此前,他一直在反复地琢磨、领会国家战略,向专家与智囊团请教,再从曾经参与过的西湖综保、运河综保、三江两岸生态保护、西溪湿地保护等项目中总结经验,最终认定了滨水生态修复这一方向。对于爱立特来说,从园林景观走向滨水生态修复,不是生拉硬拽,而是顺势而为。

刘明峰对此很有信心。

“首先,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环保产业将大有可为。其次,人的生活品质,与他的居住环境密不可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是当务之急。因此我认定这个生态产业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生态环保产业能给人幸福感。看着河水变清,堤岸变绿,空气变清新,不仅造福社会,造福他人,也让刘明峰自己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环保产业与别的产业不一样。我现在做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在为人类造福,为子孙后代带来益处。”

也正是因为从事生态环保产业,让刘明峰更看重“责任”二字。“爱立特的企业价值观第一条,就是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打造中国滨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首席综合运营商

谋定而动。2011年,刘明峰果断地在爱立特九周年庆上,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原来的杭州爱立特园林景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爱立特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将传统园林绿化转型到以滨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为主的生态环保领域。

2012年11月8日,于爱立特和刘明峰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在运河畔,爱立特与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环保理念上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这代表爱立特从此打破了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传统操作模式,向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领域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刘明峰看来,与对方的合作不仅能为项目出资方带来降低施工成本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开拓了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的新模式。不加任何化学品,用各种高等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我们将培育一系列功能性植物,让花花草草把污水‘吃’干净。”刘明峰说,爱立特滨水生态修复的“法宝”是一批植物,它们能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增加水体中氧气含量;能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能遏制底泥藻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一平时不起眼的水生植物功能可不小。

“要想在未来几年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必须走差异化路线,通过转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刘明峰看来,把兴趣发展成事业是人生一大幸事。而成就这件幸福之事的是专注的力量,专注行业最新动态与技术发展。

每一种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都意味着一种创新、一个新的商业机会的出现,谁能率先把握住这种商业机遇,谁就能在商业竞争中先拔头筹。

很显然,刘明峰拔到了这个头筹!

他雄心勃勃且自信满满:“我们要成为中国滨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首席综合运营商!”

科技和人才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刘明峰说,爱立特就像自己的女儿。她健康成长到今天,科技和人才是最重要的推动力。

“可能在外人看来,种花种树就是体力劳动,能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我可以告诉你,同样是种树,我们能够通过栽种不同植物,吸附不同的污染物,净化空气、净化污水,甚至能够通过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残余,从而净化土壤。针对不同的环境状况,给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在营造景观的同时,借助植物的力量修复和保护环境。这就是生态修复,这就是科技力量。”

在刘明峰和他的技术团队眼中,花花草草的作用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愉悦身心,它们对于环境巨大的“治愈”力量才是核心价值所在。

企业越发展,刘明峰越感觉到人才的重要。为此,爱立特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加大了科研投入,并在浙江农林大学设立爱立特滨水植物研究院和爱立特创新创业班,每年选拔培养30-40名学生在爱立特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创业创新,从而为爱立特和社会培养后备人才。

“爱立特的分支机构每到一个区域,首先都会与当地高校进行合作,保证人才与科技的来源。毕竟生态环境不同,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博采众长。”

刘明峰还邀请浙江千里马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企业的员工进行评估、职业规划和培训,从而筛选出适合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

爱立特目前有100多名正式员工,其中具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占到总数的85%。

人才要进得来,更要留得住。待遇可以留人,情感可以留人,美好的前景更能留人。刘明峰的办法是,让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成长,共发展。“作为董事长,我主要做两项工作,一是制定公司战略,二是打造企业文化。这两件事,一个是方向,告诉大家怎么走;另一个是告诉大家信什么,坚持什么。只有当爱立特每一位员工都认同公司的价值观,才能产生核心凝聚力。让员工能够参与公司的一些重要决策,让他们真正地感受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当企业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时,当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到对员工的尊重时,员工会与企业融为一体。”

办公桌上堆着各种资料,电脑和iPad里存着最新的行业动态、政策动向,随时可以调阅…一学习与创新,始终贯穿在刘明峰的生活里,也贯穿在爱立特的企业文化里。

“我理解的创新,包含科技的创新、人才机制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科技和人才一直是我们看重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也在进行中。”这是刘明峰对企业创新的理解。

上一篇:虎鲸的自述作文600字下一篇:停复工安全技术措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