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后连续6年区域生产总值增速处在全国首位,最高增长率曾达到23%。内蒙古自治区凭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能源产地优势,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GDP得到飞速增长。但是,这种发展也呈现了过分依赖能源工业的倾向,使得产业结构不合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1:

中国能源进入深度调整期

下一个五年,是煤炭减量,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五年

中国能源工业正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但如今,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着新的局面:能源需求增长乏力。

从2012年开始,中国能源消费增速就屡创新低。2015年的能源增速之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去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煤,同比增长不足1%,创下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2016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认为,目前能源供需较为宽松,这意味着中国能源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能源工业的关键词不是“宽松”,而是“紧张”。

15年前,能源“十五”计划发布。能源主管部门称,能源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能源供求矛盾缓和,结构性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

这一判断与之后的发展相逆。中国经济腾飞,能源消费增速飞速增长,能源供给出现长时期短缺局面。正是在这一时期,廉价、易获取、资源丰富的煤炭,弥补了能源缺口。煤炭业迎来了“黄金十年”,煤炭消费总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不断攀高。

2000年,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8.5%;原煤产量从1996年的高峰13.97亿吨,压缩至2000年的不足10亿吨。

2013年,煤炭消费量已增至约42.7亿吨,达到顶点,此后绝对量开始减少。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也在2007年达到72.5%的高点,随后走低。

能源供需形势的逆转,及不断升级的环保压力,使得以减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调整成为上下共识。业内普遍认为,下一个五年,是煤炭减量,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五年。
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历次的能源五年规划,都会预测未来的能源消费总量,但预测总是很难与现实相符。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预计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

多位专家均认为,由于2015年能源形势变化很大,这一数字目前看来过高。

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介绍,预计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0.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13;电力消费增长同样低迷。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0.5%,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07左右。

专家们对这样的结果普遍感到意外,并不敢确定这将是未来的常态,还是目前只是低谷,能源消费增速会触底反弹。

2015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8.4亿吨标准煤,但在之后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家统计局把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上调为42.6亿吨标准煤。

这意味着,要达到48亿吨标煤的消费量,“十三五”期间,每年将新增1亿吨标煤。作为对比,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仅为4000万吨标煤。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认为,要达到48亿吨的消费量,只能希望能源消费“超低增长”期尽快过去,“十三五”中后期能源消费加速增长。

能源消费的“超低增长”的具体因素并不清楚。但大的原因很明显: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高等。

在韩文科看来,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很可能只有46亿吨标煤。“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能源消费量5000万吨标煤,就不错了。”

业内有多家研究机构都对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做出了预测,结论各不相同。但总的趋势仍有共识,未来能源消费增速将不复过去的高速增长。

一般来说,电力消费增长要高于同期经济增长及能源消费的增长。2015年电力消费的超低增长同样令人意外。但不同的是,专家们普遍认为,电力消费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电力的增长一是来自于增量,如中国人均电力消费量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二是电能替代仍有较大空间,如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等。

中电联副理事长王志轩认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在0.5是比较合适的。这意味着,如果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按底线6.5%增长,年均电力消费增长将在3%左右。

能源“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中,预计3月初稿完成,提交国务院各部委征求意见,并最终修正定稿。《财经》记者了解到,官方对未来能源消费的判断趋向乐观。目前能源“十三五”规划初步确定的到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50亿吨标煤左右”。
煤炭峰值提前来临?

今年1月,国际能源署发布《2015煤炭市场中期报告》,对中国煤炭市场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转折。国际能源署认为,中国煤炭消费量很可能已经到达了峰值。而在《2014煤炭中期市场展望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还认为,未来五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不会达到峰值。

中国煤炭消费量的增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在2007年到达了72.5%的高峰,此后占比逐渐降低。2015年,预计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比例将下降到64.4%。

第二个阶段始于2013年,煤炭消费量到达顶峰,绝对量开始下降。2014年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了2.9%,煤炭消费减量约1.2亿吨。2015年煤炭消费减量加速,前11个月,煤炭消费量同比降低4.6%,煤炭减量1.7亿吨。

2015年之前,多个研究都指向,煤炭峰值将于2020年来临。2014年初,煤炭工业规划设计院等机构组成的“煤炭峰值研究课题组”公布研究结果,认为2020年煤炭峰值将来临,彼时业内还惊呼煤炭峰值提前来临。

课题组负责人之一、煤炭工业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李瑞峰介绍,课题组结论中煤炭增长的基础在煤化工和煤电。

钢铁、水泥等用煤行业普遍被认为产能严重过剩,未来用煤量只会下降。但煤化工并未如想象般带来煤炭消费增量。《财经》记者了解到,受制于环保审批,目前有33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尚未落地,由于油价跳水,这些项目面临着经济性挑战。

煤电的前景存在着争议。目前煤电正在加码进行超低排放的改造,以应对环保对常规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超低排放改造是面向煤电存量,并不意味着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煤电就会鼓励发展。相比煤电,可再生能源等更具备发展的优先级。

周大地称,如果到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只有46亿吨标煤的话,目前规划的核电、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就足以满足需求。如果总量达到48亿吨,“其他能源保证供给会有压力”。

韩文科认为,目前煤电利用小时数偏低,在两三年内,煤电的主要目标是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利用小时数。未来的发展要视能源需求增长的情况而定。

由于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排到达峰值,煤电未来的压力会不断增大。

煤炭战略研究院正牵头承担着发改委的一项研究课题,在常规污染物排放及碳排的约束下,比较发展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和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

课题组的一名负责人介绍,比较了煤电、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排放后,初步结论是,2020年之前,能源发展受常规污染物排放制约明显,发展煤电相比可再生能源,更具有经济性;2020年之后,碳排的压力显现,可再生能源更优先于火电的发展。

上述人士认为,从常规污染物及碳排的角度看,煤电在2020年前还有发展空间。2020年后,受制于碳排的压力,煤电装机将达到顶峰。

煤炭消费量从2014年开始减量,但这是否意味着煤炭峰值已经来临,业内仍然有不同的观点。

行动计划预计到2020年,煤炭消费量将控制在42亿吨。统计局调整数据后,这一数字事实已经在2013年超过。《财经》记者了解到,制定中的能源“十三五”规划也调整了数字,煤炭消费量到2020年将“高于42亿吨”。
低碳能源加速发展

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心是煤炭的减量化。作为中国第二大类能源,业内普遍认为,石油消费量在未来五年将保持中低速增长,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比例将持续降低。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20年的目标,石油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比例将下降至13%。

相对于煤炭、石油,以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清洁能源将迎来加速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5%。2014年底,中美联合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比例达到20%。非化石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光电等。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风电装机2亿千瓦,光伏装机1亿千瓦左右。

业内普遍认定,“十三五”规划中风电、光伏装机目标上调已经确定,风电装机将上调至2.5亿千瓦,光伏装机上调至1.5亿千瓦。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一名专家认为,基于目前的发展速度,这一目标不难达到,未来风电除陆上风电外,“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将突破障碍,由规划落地。

按照行动计划的目标,核电到2020年运行机组将达到5800万千瓦。

2000年以来,核电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平均每年核准6台-8台机组。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十二五”核电发展速度骤降。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但事实上,目前运行核电装机仅2550万千瓦。

2015年底,田湾5号、6号机组和防城港3号、4号机组获得核准并相继开工建设。田湾5号、6号机组将是中国最后新建的二代加核电机组。

下一个五年,核电发展将恢复到每年核准6台-8台机组发展速度,届时,以AP1000、华龙一号为代表的安全性更高的三代核电技术将唱主角。

一名核电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核电建设周期最少也在五年以上,以及目前还有一些尚未开建的机组,到2020年投产很难达到5800万千瓦,这一目标较大可能延迟一年实现。

水电的情况类似。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达3.5亿千瓦。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从目前已开工建设的水电项目来看,3.5亿千瓦的目标不难实现。

天然气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IHS副董事长丹尼尔·耶金预测,到2040年,天然气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0%以上。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版《中国气体清洁能源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基于这一目标,预测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

2014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为17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仅为120.5亿立方米,为2007年以来最低值。

报告认为,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但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一是天然气在工业燃料领域对煤进行替代;二是城镇化水平提高促进天然气需求;三是基于环保及调峰的需求,天然气发电迎来发展。

近年来,天然气来源多元格局形成,到2020年天然气供应足够满足所需。

《财经》记者统计,到2020年,进口天然气年供应能力不低于2400亿立方米;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国内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年生产能力将达2450亿立方米;合计天然气供应能力达4850亿立方米。

多位专家认为,天然气、核电到2020年具体目标可能不能全部实现,但由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的减缓,占比目标极可能超额达成。
规划落地面临挑战

2015年以来,出现了一股火电逆势增长的潮流。

绿色和平组织追踪环保部门数据发现,2015年上半年,环保部门受理、拟审批和已审批的火电项目达1.23亿千瓦,接近过去三年环保部门审批的火电项目总和近八成。

韩文科认为,火电项目通过环评等同于投产,不过他认为,目前煤电过快增长的迹象很明显。

煤电的快速增长,一是由于煤炭价格的下跌,煤电的经济性凸显;其次,2014年底,火电项目核准权下放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推动了煤电的增长。

2015年底,国家能源局陆续在各地区召开“十三五”规划衔接座谈会,一名参会者称,各地政府发展煤电的积极性还是很高,地方能源规划中能源消费增速仍然较高。

该人士称,各地投资热情不减,以至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努尔·白克力要求参会的各地发改委、能源局代表“保持冷静”。

煤电的不理性增长面临着投资风险。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测算,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15%设为前置目标,“十三五”期间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设定为4.2%,如目前所规划煤电机组全部投产,到2020年将过剩2亿千瓦,利用率也将降至3800小时。

煤电的增长也将进一步挤压非化石能源的空间。张博庭说,目前东部省份大规模建设火电,中西部的水电无处可去。“乌东德水电站已经开建了,市场还不知道在哪里。”

周大地认为,规划的作用是对未来能源工业的发展进行引导,但能否落实,还要看政府的决心,在环保与经济发展、行业利益与整体利益中作抉择。

国家能源局正在强化规划作用。

2015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电力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后规划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电力规划要在国家电力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发展煤电项目要在总量控制下进行。

能源局官员介绍,过去地方的能源规划都是自己制定、发布,强化规划指导后,地方规划要报国家能源局审批。

该名官员称,未来规划对核准的约束作用也会强化,没有纳入规划的项目将不会核准。“规划作用,类似于之前的路条。”

强化规划能否真正执行到位,还需进一步观察。毫无疑问,随着能源需求总量增速放缓,下一个五年,中国能源将在各方利益博弈中艰难调整。

本刊记者韩舒淋对此文亦有贡献

作者:沈小波 李毅

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2:

浅析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后连续6年区域生产总值增速处在全国首位,最高增长率曾达到23%。内蒙古自治区凭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能源产地优势,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GDP得到飞速增长。但是,这种发展也呈现了过分依赖能源工业的倾向,使得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内蒙古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十分严重。这些都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产业构造;资源;地区经济;不均衡

位于我国正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成立的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为118.3万km2,占全国的12.3%,截至到2013年人口为2498万人(参照表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靠出口型经济模式,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经济则一直属于较为落后地区。但进入200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GDP增速连续6年处在全国首位。正如“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表述的那样,内蒙古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国内经济中所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内蒙古又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正如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指明的那样,今后中国将要做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于依靠资源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蒙古而言,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如何使用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己的优势再创辉煌,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出处: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版制作。

本论文主要针对2003年以后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对近些年高速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阻碍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论证。

一、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政策背景

进入2000年以来,内蒙古一直都以两位数的GDP增长率被人们关注。回顾这十几年内蒙古经济增长背景,很大程度上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紧密相连。在国家投资向西部倾斜、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形势下,内蒙古迎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在2000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指出:“内蒙古一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政府根据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加快了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方面的投资,使得内蒙古经济开始迅猛发展。在“十五”期间,内蒙古的道路建设投资已达到783亿元,是“九五”期间的5.1倍。然而,虽然有这样高速增长,但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没有缩小。2005年完成“十五”规划的时候,以东部地区人均GDP 100为参照值,东北地区为67、中部为44.6、西部为39.3,表明内蒙古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国家为了均衡各地区经济发展,在2003年10月发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7年,内蒙古东部5盟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也被划入国家振兴东北区域,希望能从能源供给、资源开发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加快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起到作用。

二、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

2013年内蒙古GDP已达16832亿元,实际增长率为9.0%。曾经是国内首位的增速已退变为21位,结束了2000年以来连续12年两位数的增长率,原有的“羊煤土气”的现象也发生了变化。2000~2003年,内蒙古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04年以后则一直都超出全国平均值。

出处: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版制作。

如图1所示,2005~2013年,内蒙古的GDP增长率都是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从人均GDP来看,也是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能够支撑内蒙古经济飞速发展的要因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扩大,使得GDP增长率不断增加。如图2所示,2000年以来,内蒙古的投资率就超出全国平均值,甚至在2009年以后,全国投资率很低的情况下,内蒙古仍处在不断攀升状态。2013年,内蒙古的GDP增长率排在全国的21位为9.0%。全国投资率47.8%, 内蒙古依然达到93.4%。但从消费率来看,2005年内蒙古为46.2%,2008年则下降到38.6%,到了2013年微涨到40.9%,对GDP的贡献基本上处在下降的趋势。这足以说明内蒙古经济增长是依靠“投资主导型”拉动的。

出处: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4年版制作。

三、对外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对外贸易额在2000年为20.4亿美元,到了2008年已达到89.2亿美元,2013年则是120亿美元,单从内蒙古对外贸易额来看,增长幅度较大。但从全国对外贸易额所占比重来看,2000年时内蒙古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0.43%,到了2008年减少到0.34%,说明内蒙古对外贸易与全国各地相比有很大差距。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内蒙古贸易对象国(地区)主要在东北亚地区(俄、蒙、日、韩)。从满洲里口岸来看,中国对俄罗斯口岸有25处,各地为了增加自己口岸的进出口额,竞争非常激烈。

另外,内蒙古对外出口商品较为单一,内蒙古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关系依然处在初级阶段。使得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不太理想。从内蒙古进出口商品上看,2013年内蒙古进口商品以原木、原油、铁、铜矿及化学肥料为主,占进口总额的六成。出口商品以化工产品、纺织原料和制品以及贱金属为主,达到70%以上。这与2008年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所占比例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内蒙古进出口商品的单一性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出处: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4年版制作。

鉴于以上特点,今后内蒙古在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对外贸易中,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入到两国的市场开发当中,提高与俄、蒙两国经济交流合作的水平。同时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对日本、韩国的物流渠道,深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

四、制约内蒙古经济持续发展的要因

从现有的内蒙古产业结构来看,阻碍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过分依赖能源生产。截止到2013年,内蒙古的煤炭基础储量仅次于山西为全国第二,占全国基础储量的19.51%。同时也埋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铁矿和锰矿等资源,正因为有这样的优势,内蒙古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依赖能源工业的倾向。

从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来看,2005年以后,内蒙古投资效率较低。一般来说,ICOR越大,资本产出率越低。这种现象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一定的激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到了中期阶段,ICOR值增加,说明投资效率低下,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0098.35亿元,而与能源相关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为67%以上。这不仅说明能源产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内蒙古产业结构对能源工业的严重依赖。

出处:笔者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4年版制作。

其次,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也是影响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图4所示,内蒙古在地理位置上被区分为呼包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简称)地区和东部、西部地区。地区产业构造的特点为“东部为森林、西部为钢铁、南部为农业、北部为畜牧业”,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东部的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以及西部的巴彦淖尔市由于地处生态保护区,工业开发有着一定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由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首府,包头市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我国较有影响的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市又是煤炭埋藏量较多地区,再加上前述的迅猛发展的羊绒产业,使得该地区投资较为集中,经济发展较其他地区速度快。因此,与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2013年呼包鄂地区的人均GDP为151011元,东部地区却为48578元,相差3倍多,2008年呼包鄂地区人均GDP是东部地区的3.2倍,经过了7年的时间,似乎仍未得到改观。西部地区差距虽比东部要小为114548元,但也只是呼包鄂人均GDP的七成左右。

当前,呼和浩特市通往天津市的铁路、高速公路已经建设完成,对产品销售物流提供了便利。呼包鄂地区高速公路也已建成,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网。因此,呼包鄂地区的经济发展具备了较为坚实的交通保障。另外,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在鄂尔多斯市周边形成了较好的羊绒原料的供应地带,使中国最大的羊绒产业带逐步形成,不仅培养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一些以羊绒纺织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也迅猛发展。该区域经济发展应当还有上升空间,但由于相互间合作的欠缺、各自为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性合作共同发展的动力。政府应当依照东西部地区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化牧场,同时加强旅游等产业发展,缩小同呼包鄂地区之间的差距。

内蒙古实际上主要是依靠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资源的采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能源加工以及利用煤炭等能源发电对GDP做出的贡献。消费的贡献率却相对较低。从对内蒙古经济综合分析来看,投资效率低下、依赖能源生产投资的产业构造以及地区发展不均衡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呼包鄂地区通往全国各地、特别是通往天津出海口的交通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然而东西部地区的建设相对滞后。

今后,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应利用内蒙古优势,将现有的能源产业升级,积极推广煤炭提质、洁净型煤和高浓度水煤浆技术,发展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提高能源产业的水平。同时利用东西部的地区特点,改变现有的粗放式农牧业经营方式,提高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应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改变产业结构、利用地区差异进行分工合作,使内蒙古经济取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2]程萍.案例:西部大开发中的“内蒙古现象”[C].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7.

[3]朱永浩,何为民.中国内モンゴル自治区における経済発展と内包する課題[M].北東アジア地域研究,2010.

[4]于光军,乐晨宇,李绍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6).

[5]梁振民.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

作者:何为民

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3:

近十年贵州省人口空间变化及经济成因

【摘要】 研究区域人口空间演变,揭示空间演变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人口和发展政策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00、2010年贵州省人口普查资料,结合近十年来贵州省统计年鉴,对贵州省人口分布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并结合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经济因子进行解释,认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是造成贵州省人口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人口 空间变化 经济成因 贵州

一定时期内人口总规模停止增长或减少,标志着区域人口向外迁移,劳动力要素净流出,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产生重大影响。根据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普查总人口3474.65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净减少50.12万人,成为全国六个人口净减少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研究贵州省十年来人口空间过程及成因,对探索未来中国人口净减少区域的人口空间过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调整省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必要性。

一、人口规模变化的空间差异

1、人口总量变化

“六普”与“五普”数据相比,人口负增长。2010年贵州省普查34746468人,与“五普”相比,减少501227人,减少1.42%,年平均递减0.14%。“六普”贵州省人口数量居全国第十九位,占全国人口比重从“五普”2.78%降至“六普”的2.59%。

从省内各地(市、州)人口规模变化看,仅3个增加,6个减少。“六普”与“五普”相比,人口增长的为贵阳市(16.31%)、六盘水市(3.92%)、毕节市(3.31%),其余市(地、州)人口为负增长,其中人口减少最快的是黔南州(-9.48%)。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现象更为突出。

2、人口密度变化

贵州省“五普”人口密度为200人/km2,“六普”降至197人/km2。人口净增长的3个市(地、州)人口密度增大,贵阳市人口密度由463人/km2增长到538人/km2,增长了16.20%,排第一位。黔南州人口密度由136人/km2减少到123人/km2,减少9.56%,减幅最快。黔东南州依然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人口密度由127人/km2减少到115人/km2。贵州省中部、西北部人口密度较高,北部、东部、南部人口密度较低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重。

二、县域人口规模空间变化

1、县域人口空间变化分析

根据2005年调整后的贵州省行政区划,全省共88个县(市、区)。由于2005年新增汇川区,在分析时将汇川区“五普”数据按2005年所划行政范围从红花岗区与遵义县数据中提取。从本文实际分析出发,将贵阳市市辖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小河区合并为贵阳市主城区,遵义市市辖区红花岗区、汇川区合并为遵义市主城区,将这两个主城区与其余80个县(市、区)作比较分析。从各县级区域看,贵州省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增减情况的变化差异十分悬殊。

(1)人口总量变化。贵州省各县(市、区)按人口规模的大小可分为5个类型(表1)。“六普”与“五普”相比,从人口规模看,人口在30至100万区间的县(市、区)数量降低,降幅达26.79%;人口在10至30万区间的县(市、区)数量升高迅速,增幅达18.75%;人口大于100万和小于10万的县(市、区)数量无变化,所在区域基本不变,但两者所占全省人口比重差异进一步扩大。10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从670.8万增加到756.8万人,比重由19.03%升至21.78%。小于10万人的仍是万山特区,人口由5.47万降至4.79万,比重由0.16%降至0.14%。

从人口规模分布上看(图1),贵州省中部、西北部人口规模较大,东北部、东部、南部人口规模较小。“五普”以正安—遵义—织金—六枝—盘县—兴义为线,该线以东、以南除贵阳市主城区、思南县、松桃县外人口均小于50万人,以西除赤水市、金沙县、钟山区外人口均大于50万人。“六普”以桐梓—遵义—织金—盘县—兴义为线,该线以东、以南除贵阳市主城区外人口均小于50万人,以西除赤水市外人口均大于50万人。与“六普”相比,“五普”时期人口规模较高的六枝特区、正安县、思南县、松桃县人口等级降低,而钟山区、金沙县人口等级升高。50万人口规模等级分界线有向西、西北偏移的趋势,即人口进一步向西、西北集聚。总之,贵州省人口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全省差异扩大,局部范围集中。

(2)人口密度变化。区域内部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六普”时期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钟山区,达1280人/km2,,其次是贵阳市主城区,达1263人/km2,(其中云岩区高达10233人/km2),而最小的荔波县,仅59人/km2,人口密度区域级差达,1221人/km2。

各县(市、区)按人口密度的大小可分为4种类型(表2)。“六普”与“五普”相比,省内各县(市、区)人口密度仅15个增加,67个减少,增长最快的是钟山区,减少最快的是天柱县。人口密度在100人/km2,等级范围的县(市、区)数量增加最多,增幅达71.43%,人口密度在100—199人/km2,等级范围的县(市、区)数量缩小最为厉害,减幅达14.29%。

从人口密度分布上看(图2),区域人口密度存在明显的西北、东南差异,即贵州省中部、西北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人口密度较高,而东部、南部人口密度较低。两次普查期间,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态势逐渐增强。将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图对比发现,人口密集、较密地区向西北部扩展且集聚的趋势增强,“六普”仁怀—湄潭以南,遵义—贵阳—关岭以西,盘县—兴义以北县(市、区)人口密度均大于200人km2。人口稀疏区向东南部扩展且集聚趋势增强,“六普”施秉—锦屏以南,雷山—荔波以东人口密度均小于100人/km2。

(3)人口变动情况。按照人口增减情况及变动比率,将贵州省82个统计区域人口地域增长类型划分为3大类,4个亚类(表3)。

从计算结果看,贵州省县域大范围呈现一种人口减少的态势。人口年均增长率主要集中在-2.742%~-0.746%之间,该等级范围的县(市、区)个数占总数的52.44%,年均增长率在-0.642%~-0.171%县(市、区)比重为25.61%,两者合计人口减少型县(市、区)比重达78.05%;仅有6.10%的县(市、区)人口均增长率较快,分别是贵阳主城区、遵义主城区、钟山区、铜仁市、威宁。

从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型区域向区内中心城市和西北部集中,减少型区域向东部、南部集中,且极化效应明显。人口增长型县(市、区)共14个,Ⅰa人口快速集中型主要位于中心城市及人口原始规模较大区(威宁县);Ⅰb人口缓慢增长型主要位于次级中心城市和贵州省西北部。人口基本稳定型县(市、区)共4个,位于省中、西部地区。人口减少型县(市、区)共64个,Ⅲa缓慢减少型在西南、东南、黔中地区均有分布,Ⅲb快速减少型主要位于黔东、黔北、黔南地区。以仁怀—黔西—贵阳—线以西,水城—西秀以北区域人口基本稳定或呈增长趋势,该线以东、东南,除几个中心城市外,人口呈减少趋势。

2、县域人口空间变化特征

(1)人口中心向城市集中。从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可以看出,十年间全省人口密度大于300人/km2的地区多为区域经济中心,除都匀市外,各市(地、州)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以贵阳市主城区云岩区为例,人口密度从7469人/km2增长到10233人/km2,增幅达37%。此外,除都匀市外,各市(地、州)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均为人口增长型地域,其中贵阳市主城区十年间人口增加66.27万人,年均增长率2.49%。全省年均增长率最快的为钟山区,年均增长率达3.13%。这些中心城市的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都具有行政中心的职能,为贵州省的人口高度密集区。人口密集区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就业和教育的机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人口集聚加速。可见,贵州省人口有进一步向城市中心区集中的趋势。

(2)人口向能源工业发展较快的区域集中。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相对密集区还有向西部、西北部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从贵州省资源分布可以看出,这些地区是贵州省煤炭资源的集聚区,从1999年以来的西部大开发,贵州省工业领域重点发展煤化工、电力产业,建立了一批重点资源开发区,使得该区的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了该区以煤化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或这些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以满足该区生产的需要,使得人口向该地区集聚,如金沙、纳雍县等,十年间金沙县人口增长6.46万人,年均增幅达1.23%。

(3)传统农业区域人口减少较快。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相对稀疏区与人口减少型地域都集中于东北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全省农业经济高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遵义市、铜仁地区,农业经济中水平区主要分布在黔东、黔南及黔西南的部分县(市、区)(但文红,2010),这与贵州省人口相对稀疏及人口减少型地域基本吻合。近十年来,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小型农机设备在贵州大面积的推广,促进了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经济表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特征,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但这些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不能有效吸引剩余劳动力,使得人口只能向其他区域迁移。以传统农业大县正安为例,十年间人口密度减少45人/km2,减幅达29.9%,人口净减少11.52万人,减幅达2.56%。人口减少最快的天柱县人口减幅达2.74%。

三、贵州省人口分布空间变化的经济成因

自然环境对于人口空间结构的长期塑造具有决定作用,而经济因素则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影响人口分布。从贵州省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的差异导致人口区内及区际间分布的变化。

1、经济规模

贵州省各县域的经济规模总量与人口空间变动有密切联系,人口规模影响人口分布状况。将经济规模总量变动的指标与人口变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数、第二产业产值变动数、第三产业产值变动数与人口变动指标相关性较强(表4)。2000年全省各县国内生产总值与2000年各县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574,2010年全省各县国内生产总值与2010年各县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721,说明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该年人口密度相关性也较强,且近十年来相关性进一步增强。但分析也显示,人口变动与人均经济指标关系不密切。

2、产业结构

对县域人口规模空间变化的分析显示,贵州省人口向城市、工业发展较快的区域集中,传统农区人口减少较快。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大。从表4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产值变动量与人口变动量的相关系数达0.673,表明第三产业对人口的聚集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其原因是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且进入门槛较低,很多行业适合于家庭个体经营,容易汇聚人口。作为行政中心所在地的城市,往往是各地区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区域,吸引劳动力的机会更多。

第二产业产值变动数对人口变动影响也较大。从表4的数据显示,第二产业产值变动量与人口变动量的相关系数达0.426,与人口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达0.498,表明第二产业对人口的聚集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其原因是近十年来,贵州省能源工业已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贵州省成为了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发挥水火互济优势,延伸产业链,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向该区域集聚。在西部自金沙县—大方县—纳雍县—钟山区—盘县—兴义市一线,形成贵州省能源—冶金工业产业带,以仁怀市—遵义县—遵义市主城区—息烽—县贵阳市主城区—清镇市一线,形成贵州省机械、电子、冶金、高技术产业带。这两个主要工业产业带总人口达1299.9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7.41%。人口增长型地域中,有8个位于此工业产业带上,占全省人口增长型区域的57.14%。

3、经济政策

2000年以来,贵州省推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全省县域人口分布的变化。2000年国家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贵州省提出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来抓,明确把贵州省建成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目标。2005年制定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10年制定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2010年我国制定的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领域都明确强调了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一是工业化带动战略,即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充分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加快把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二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发展黔中经济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带动全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城镇化与产业成长、新型工业化发展相融合,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变市民相结合。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口向煤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地区和城市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四、基本结论

从五普到六普时期的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十年间贵州省人口净减少50.12万人,78.05%的县级行政单位人口净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向中心城市、省的中部、西北部集中趋势,而东部、南部地区人口进一步稀疏。

贵州省人口空间变化受到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经济效应,标志着贵州省劳动力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与中期阶段。在现阶段贵州省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战略符合贵州的实际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4).

[3]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贵州省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J].地理研究,2011,32(6).

[5] 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但文红:石漠化地区人地和谐发展研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7]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

作者:黄娟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清算论文下一篇:柔性管理理论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