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1

一、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特点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应的教材建设也逐步深入,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在政策的推动下,在相关的专家、学者及授课教师的探索下,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逐步摆脱本科院校附属品的角色,形成了自身特色。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论文 篇1:

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基于人类学课程观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以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的艺术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课堂实践为基础,探讨如何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改革

如今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课堂实践和实证调查为基础,基于人类学课程观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探讨高师院校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问题,以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一、“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

大学语文的本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区别,要有“大语文”视野。“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大文化的背景中去审视,从教材内容的编选到教学计划的安排、执行等都以传承文化传统、使受教育者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为归宿。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1] “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契合了大学语文的这一性质。

大学“研究性教学”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率先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本科生研究性教学”。[2]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获得研究和创新能力;涵括了教学时空、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的根本性转变,有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文化人类学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课程研究范式“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3]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通识教育本质非常契合人类学对课程内涵和功能的定义,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主客位视角和文化相对论等理念均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有重要启示。

以上三种理念的共性将教学视为深入的研、学、实践,并融入文化体验的过程,对当前教学方法陈旧、笼统、死气沉沉的大学语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非常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普及工作,从2010年起将大学语文列为本科通识教育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已在所有学院开设该课程,由文学院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笔者在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美术学、广告、环艺和音乐教育等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并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效果评估,初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改革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特征相结合

大学语文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由于其在知识等方面的包容性,在教学中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艺术与文化相辅相成表现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突出文学与艺术的通融,选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诗文,贴近艺术专业的实际。在第一堂课中,笔者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大学语文”这个问题,阐述了两个理念:一是大学语文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补课教育。二是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大人文倾向可以涵盖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把文化融进“大语文”。

另外,笔者还注重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如在美术专业学生的第一堂导论课上,就“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式启发讨论。我首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美术是“美”术而非仅止技术;二是有“艺”有“魂”才有美。学生在讨论后,我接着用苏轼的《琴诗》做引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说明了三个艺术问题:一支乐曲的产生要靠人的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术;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欣赏和创造美,从文化体验开始。通过这个通俗的例子,再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不只是技术”的理念,引用了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一段话:“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就是技术家。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个性和人格的。”[4]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技术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文化积淀、慧眼独具比训练巧手更为重要。通过深入的专题研讨,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突破了原有只关注文本阅读而忽略专业特征和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

艺术类专业学生对音、声、画、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感知和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与艺术生专业特色的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大学语文的课堂。关键的方法是将文学与艺术贯通,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想象、剖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文学与艺术通感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构拟形象化情境。本校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第九单元礼赞爱情中的陆游的诗歌《沈园二首》为例。笔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用绘画表现出来,你将运用什么手法?学生一致认为是传统的国画手法。笔者进一步追问如何构图,有学生认为应突出环境的冷清与孤桥下流水中唐婉若隐若现的身影,以此来表现苏轼的孤寂和悲伤,重在故人已逝的感伤氛围营造;一些学生认为应与江南园林结合起来,园林中秀美的桥亭最能体现这一意境。最后学生们还推荐了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做了简略的绘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种文学与艺术贯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激发其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

人物角色体验与扮演。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多才多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表演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了文学人物体验与扮演法。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庄子《秋水》一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人物体验任务,学生们分组准备了几个简短而精彩的话剧,通过对话、吟唱等形式的改编,将河伯与海神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二者的外形的塑造上也下了很大工夫:河伯谨小慎微,海神仙风道骨,极大加深了对《秋水》主旨的理解。另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与学生进行谱曲、影视作品赏析、多媒体flash展示等多种方法的研学,让师生在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中完成生动而深刻的课堂实践。

(三)课外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化考核

在西方国家,人类学倡导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调查点,民族志即课堂实践的书写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研究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践性或案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课内和课外实践两种。我们尝试了课外实践性教学,进行了小型民俗采风与艺术设计成果奖展示活动,并将成果展示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考核。

在学习了沈从文的《边城》后,学生们对小说中描绘的湘西宁静的乡村氛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产生了无限的向往。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壮族村落进行民俗采风,重在感受壮寨的建筑、景观、生活民俗等。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关注村落景观、服饰民俗和饮食民俗,在为期两天的采风过程中,学生对少数民族生活民俗有了直观的认识。返校后,不同专业的学生上交了形式多样的作品:美术专业学生以国画或素描等方式表现了壮寨的梯田、杆栏建筑景观和民族服饰;环艺设计学生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壮族建筑和服饰中;广告专业学生制作了生动的壮族饮食民俗如打油茶的flash。这些作品的展览和作为平时考核作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他们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大学语文融会贯通的兴趣,充分展现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这种创新化的考核超越了传统考核的呆板,契合了艺术专业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因此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在“研究性教学”和人类学课程观理念的支撑下,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大学语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大语文”教育教学观建构的当代审视[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刘赞英.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魏建培.人类学与课程研究的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05(4).

[4]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J].文艺月刊,1943(5).

[责任编辑:钟岚]

作者:冯智明

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论文 篇2:

浅谈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一、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应的教材建设也逐步深入,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在政策的推动下,在相关的专家、学者及授课教师的探索下,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逐步摆脱本科院校附属品的角色,形成了自身特色。但教材十分强调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实用性,偏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高职语文教材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造成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课起点较低,生源地呈现多样性,水平参差不齐。但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从小接受了艺术训练和艺术熏陶,思维比较灵活敏捷,形象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较强;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作为高等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内容涉及面广,与文史哲等学科都有交叉,因此,教材要体现出整个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齐瑞星、华静等主编的高职高专文化教育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本教材创新性地将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大学语文+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相结合。教材的方向和要旨,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在选文和选文的编排上基于这个要旨,又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教材确立的标准是:美的、实用的、趣味性的、与专业相关的。从教材的选材上看,基本达到了教材编写确立的标准,但在编写要达到的要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不足

(一)选材内容的高重复率

本教材与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相比,重复的选文有:白居易的《长恨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从重复篇目的国别来看,只有一篇选文是国外的,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其他都是中国作品;从重复篇目的文体上来看,诗词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唐宋诗词的重复率较高;另外,重复的篇目中有2篇是高中语文必修选文,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其它几篇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选文。重复篇目共6篇,占大学语文教材比例的10.5%。

(二)选材的内容比例不均

通过对本教材选文类别的统计,可以看出,古代文学作品比重较低(28%),现当代文学作品相对较多(61%),而外国文学作品所占比重最低(11%)。虽然古代文学作品反映的毕竟是已经远去的社会生活,再加上文言作品往往较难理解,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厌烦情绪。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选取古代文学优秀作品编入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思想性的熏陶和感染,往往能够收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则往往更接近当下社会,在观照社会现实方面具有的功能是古代文学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精选相当数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通过其对现实社会中真善美的弘扬以及对假恶丑的批判,引导大学生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独立而健全的人格操守是十分必要的。另外,选文中也应安排适当的外国文学作品,世界各民族文化和思想道德价值体系中都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广泛吸取先进的外来思想文化加以利用,不仅是更好的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要求,也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单元主题性不清晰

该教材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主旨,编者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上来组织单元。比如有新生教育、想象力、人生态度、独立思考、专业人物和理论等。可是各单元主题并没有明确标示出来,单元提示略显简单,也没有单元综合训练题。这些单元的必要组成部分的缺失,导致单元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欠缺。

(四) 缺乏高层次语文能力训练设计

该教材每篇选文后都有“作者简介”和“提示”,有些选文后有 “思考与练习”题,但 “思考与练习”题的题目设计得过于简单,如:《蓼莪》课后思考题:题1:深刻体会诗歌的情感,谈谈本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题2:背诵这首诗。还有接近一半篇目连“思考与练习”题都没有,这些篇目大多是现当代作家作品,如龙应台《幼稚园大学》、李开复《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易中天《美学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熊秉明《书法和中国文化》,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都没有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目的设计。

(五)缺乏配套学习参考资料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公共课,内容涉及面广,要将其与艺术类专业结合,这既需要遵循语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本身的规律,还要受到艺术类专业的影响和限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去发挥自己在艺术专业上的知识积累,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综合的专业文化素质,还应不断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在相关的艺术领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然而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具备相应要求的大学语文教师还相当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在资料占有方面,使用该教材的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感到“储备”不足。而若能配套出版教学参考资料及课文的辅助资料,基本上可以保证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建议

(一)降低与高中语文选文的重复率

针对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选文重复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而非内容学科,所以,语文教学内容不是直接呈现在教材中,而往往蕴含在选文这个载体中,所以对教学内容的提取就必须通过分析选文加以提炼。然而,实际情况又很复杂,一方面,选文有一部分可以作为直接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必修部分的选文;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一定或必须成为“定篇”,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教版为例)选修内容很多,在实际教学中有可能被处理成“例文”、“样本”、或者“用件”。选文如果作为定篇,那么同时进入大学语文教材和中学语文教材的就是重复的,而如果选文不作为定篇,那么,即便是大学和中学语文教材都选了同一篇选文,那么教学内容也会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教学内容,倘若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话,那么其区别就毫无意义了。所以进一步的降低选文的重复率,有助于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培养要旨。

(二)选材的内容比例搭配得当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更接近当下社会,在观照社会现实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是古代文学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精选相当数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通过其对现实社会中或真或假或美或丑的呈现,引导大学生去正确认识和评判,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保持独立而健全的人格操守,但本教材中国现当代作品所占比例为61%,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应适当降低比例。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古代文学优秀作品编入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思想性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但古代文学作品毕竟反映的是已经远去的社会生活,再加上文言作品往往较难理解,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厌烦情绪。所以,古代文学作品的比例占全教材的三分之一即可,本教材所占比例为28%,可以适当提高比例。

选文中也应安排适当的外国文学作品。世界各民族文化和思想道德价值体系等有许多净化与价值,值得我们与研究去借鉴,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广泛吸取先进的外来思想文化并加以利用,不仅是发挥大学语文德育功能的要求,也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比例仅为11%,应大幅度提高比例。标题对一个单元内容来说,起提纲挈领、高度概括的作用。它既是对本单元文章蕴含的内容进行求同性高度概括,也是对某个人文问题之相关发展情况的介绍。修改单元综论部分,引导认识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在结构上起整合作用。这样,单元内的文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的凝聚力加强,学生的阅读目标也清晰了。

(四)增强语文应用能力

每单元建议设置精读和略读文章,精读文章需要设置课后练习题,既要有巩固知识类的题目,也需要有锻炼语文学习能力的语文活动。最好多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探究研讨性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这样,在综合训练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至于专题论文的写作则是大学语文要重点予以训练的,可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和读解水平,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健康;内容上应侧重应用文写作的训练,以突出实用性原则。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师各有所长,高校多媒体硬件设施配备基本满足教学的情况下,开发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资源,会更好地落实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可以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助光盘,在文本解读以及相关的艺术领域等方面给教师以切实可行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齐瑞星,华静,赵素彦,徐桂萍.大学语文[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年秀.新课程背景下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娄底师专学报.2004.(03).

[3]赵策.大学语文应增加现当代典范作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王斌 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 830000)

作者:王斌

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论文 篇3:

论文学课对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摘 要: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特别是人文素质问题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正确认识文学课对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只有重视艺术类专业的文学课并提高其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文学课;艺术类;综合素质

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成为众多高考生眼中的热门专业、“明星”专业,但是长期以来“重技术轻文化”的教育弊端造成了艺术类专业学生在知识体系上的失衡,甚至引发了人格上的失衡。特别是2011年发生的“药家鑫事件”,更引起了教育界的反思:怎样才能避免艺术生“有技术没人品”或者“有技术没素质”的教育怪圈,笔者认为,正确认识文学课对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只有重视艺术类专业的文学课并提高其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学素养整体水平较低的原因

艺术类专业一般包括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传媒类等。我国目前拥有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92所(不包括景德镇陶瓷学院和13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院校),其中本科42所,专科50所。以广西钦州学院为例。广西钦州学院属于公立普通高等院校,俗称“二本院校”。在钦州学院,艺术类专业设于音乐学院和美术创意学院。笔者通过对钦州学院艺术类学生的调研,发现该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学素养较低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

在我国,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包括文化课考试和艺术专业考试。各高校录取大致分三种模式,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均合格时,可按文化课成绩或专业成绩排名录取,或文化、专业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综合排名录取。钦州学院录取的方式是在文化课成绩达到投档线的基础上按专业成绩高低录取,而各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都远低于本省(区、市)确定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如2012年广西本科第二批高考录取分数线如下:

1.本科第一批(含A类、B类)分数线:理工类528分,文史类544分。

2.本科第二批分数线:理工类444分,文史类473分。

3.本科第三批分数线:理工类332分,文史类409分。

4.高职高专分数线:理工类、文史类200分。

艺术类文化分数线:艺术类专业的录取由文化分数线和艺术类专业分数线双线控制。各批次文化分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普通本科艺术理类:289分,艺术文类:308分。独立学院本科艺术理类:216分,艺术文类:266分。高职高专艺术理类:140分,艺术文类:140分[1]。

可见,与非艺术类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一般文化课成绩较差。这种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差异,必会导致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学艺术不需要学太多的文化知识。事实上,有部分学生正是因为文化课没学好,才转而学艺术的。

(二)艺术类专业学生对文学课不感兴趣

我们在钦州学院随机选择了100名艺术生进行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有53%的艺术系学生表示既不喜欢也不讨厌上文学课,而在上文学课时,能做到认真听讲并做笔记的艺术学生只有21%,有53%的艺术系学生表示偶尔缺课。可见,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对文学课兴趣不高。究其原因,我以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多数文学底子较差,在面对比高中语文更有难度的大学文学课时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二是对文学课的认识有误区,他们认为文学课不重要,学习文学课只是为了拿学分,混毕业;在关于学习文学课的动机的调查中,有将近四成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文学课是考试需要。这种功利的选课动机必然导致学习的松懈。三是从教学方式上来看,艺术生不适应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方法。在调查中,有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文学课的授课方式平淡、无味。这是因为与非艺术类学生相比,藝术类专业学生在性格上更外向,更活泼,更具个性。他们多数从小就对音乐、舞蹈和主持等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中小学时候就成为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到了大学阶段,没了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学生们也摆脱了题海战术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所热爱的音乐和舞蹈中,自然就更加活跃了。这种外向和活泼的性格一方面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了很好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他们对那些相对偏理论一点的文化课往往缺乏耐心,较难静下心来看书、写作和思考,而学好文学课往往就是需要多读、多写、多思。由此,学生既对文学课不感兴趣,也学不好文学课。这是艺术类学生往往文化素养不高,在思想深度上表现得较为肤浅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对艺术类专业文学课的忽视

那么,上了大学以后,普通高校对文化课是否重视呢?以钦州学院为例,在课程设置上,虽然大多数艺术类专业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都是作为任意选修课来开设的,往往上半个学期就结束了,只有音乐学(舞台主持与表演方向,该方向前身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科)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相关的文学课。授课方式也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使学生难以适应。可见,高校艺术类专业对文学课不够重视,除主持播音相关专业以外,文学课开得少之又少。过度重视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学课的现实情况使得艺术类学生在获取知识来源上有所缺失,进而导致知识体系上出现了失衡,甚至导致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文学课在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文学课包括以文学作品作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课程,比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鉴赏、大学语文等,也包括以介绍文史知识、文艺理论等内容为主的相关学科,如古代文化常识、美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这些课程一方面普及文学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它们更是“人学”的重要载体。文学课在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文学课如何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起作用呢?

(一)文学是文化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学好文学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又与人文素质直接相关。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说,三者是呈现一个正向关系。想要提高文化素养,就要多学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是文化和知识的总称。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世界文化知识,各个学科的知识,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等。文学是文化的沉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当时当地文化的精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容非常宽广。通过对文学课的学习,可以学到很多文化知识,从而提高文化素养,提高人文素质,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二)文学课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艺术类专业课的有益补充

语文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在中小学是得到公认的,在高校里却被边缘化。很多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我已经能认字了,并有了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大学就不必学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高校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专业的书籍大多都是用中文写作的,艺术类专业的教材也同样是用中文撰写的。对教材的理解需要一定的语文功底,要想学好专业课,有很好的文学功底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特别是需要对文字具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力的专业,如音乐专业和主持播音专业的学生。一个学音乐的学生,如果对所唱的歌曲的歌词不能理解,就没有办法声情并茂地演唱;一个学播音主持的学生,如果对自己所播读的稿件理解不准确、不精深,就不可能读得准确动人。

(三)文学课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考量,“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首先,必须要具有“说”的语言技能。语文课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其中“说”的内容又与“听、读、写”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多开文学课,上好文学课,在文学课上加强“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良方。其次,能“说”的基础是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而这些也需要文学来进行积累和培养。

(四)文学课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对自然的感触能力,是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这些都需要相对应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21世纪的中国,无论是在物质文明建设上还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创新的问题。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人文氛围,以此培养人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文学课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设文学课,学好文学课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对自然和对社会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文学课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

艺术类学生特别是像钦州学院这样的二本院校的艺术类学生总是给人一种肤浅的印象,其根源就是缺乏思想内涵和深度。很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巧就行,殊不知任何艺术都不可能仅仅靠技巧就能达到高超的境界,只有同时具备深厚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专业技能,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而提高思想内涵没有什么捷径。“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开文学课,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在文学的海洋里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

(六)文学课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能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人

我国的文学大师巴金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用它来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我五十几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我为什么写作》)可见,文学可以改善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使其不至于贫乏,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质量。

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精神,不能没有灵魂。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要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知道如何成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高等教育作为实施整个民族素质教育的基础,它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社会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一个有专业技能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决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了广阔的社会知识,它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愉人,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读者在对照之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如何来生活的。它能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懂得爱的、身心和谐的社会人。

(七)文学课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文学的作用

文学课的性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那么,如何给文学课定位呢?以《大学语文》课为例。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序言中说道:

我们“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仍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我认为,这门课程应以本国为主,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要选些现当代国内外名家的文学精品。这些作品能够体现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这门课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而应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文学课。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将得以提高。这必定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而更多的是对感性经验、真情实感的生动形象的体悟,因而是有血有肉、深入心灵的综合性整体效应,其促成人格素质建构的潜在能量,是一味杂乱铺张外国情况和抽象理论所不能代替的。与此同时,也自然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本国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达到较高水准,便于学好别的学科[2]。

同时,他也指出:“不能要求上了一个学期大学语文,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人文素养、道德情操,都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学语文的实际定位应该是通识教育,它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全国制高校通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其出版前言中说道:“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課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2]可见,在艺术类院校中,文学课应该作为通识课存在,它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学好文学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专业课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内外兼修的、高尚的、和谐的人。它既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作用,还能对人的精神的、内在的、灵魂的东西进行塑造,这就是文学课看似无用的却超越功利的精神价值。因此,在艺术类专业中积极开设文学类课程,提高文学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广西2012高考分数线:一本文544分理528分[DB/OL].新浪网,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06-21/ 2201344826.shtml.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韦芳

上一篇:对话教学中高中历史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