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有三种典型,分别是成熟型、转轨型和赶超型。文章研究了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认为:赶超型国家表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在技术上以吸收模仿为主、采取出口主导贸易立国的贸易战略、区域内经济高度关联等特征,并得到了一些借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论文 篇1:

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初探

收稿日期:2008-04-23

项目来源: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普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系化研究”,项目编号:20071199。

作者简介:袁兵(1977—),男,汉族,江西宜春人,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概念、模型及体系化的思想并概述了其特征。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及体系化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要,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纵深重构,能更有力地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简析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应突出培养主体

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诸多因素,它的内涵甚深外延甚广,是个复杂的规范教育系统。学界纷纷从不同角度来界定它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在批判继承传统看法的基础上,刘鸿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规模质量,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胡玲琳博士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特性的一种总体性表现。①综合学界的观点,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主要涵盖“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方面。但是,这些解释恰恰偏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谁来培养”。因此,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应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主体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包括相关教育政策)和理论的导向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协调运行构成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各有机要素而形成的复杂规范教育系统。实践证明,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往往是因为教育主体习惯忽视自身及自身的责任所致。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

周叶中等一些学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②归纳学界的观点,我们认为,相互紧密关联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过程监督与管理、质量评价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且尤其要强调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培养目标是核心要素,是其他三大要素的实施依据,具有指导作用。培养方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过程监督与管理是关键要素,它制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影响培养质量,它起到督导和纠偏功能。质量评价反映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起到检测和促进作用。通过四大要素的相互影响,达到要素之间的最优整合,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优化。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

(一)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学徒式。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德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所,出现了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与导师在研究所或实验室从事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导师负责制。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个性化、非正规化的特点,这种培养模式与德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它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没有设置系统课程,不利于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二是规模小,研究方向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合作。③

2.专业式。19世纪下半叶,美国研究生教育借鉴和模仿欧洲大学的经验和模式,形成了专业化培养模式。它强调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和专门化。它兼备了理论性与应用性,长期贯彻应用性的培养目标。硕士生培养阶段,重视教学的作用,强调课程的学习。专业式培养模式能在更大范围上把研究生教育与社会

需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它是正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根本方向,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榜样。③

3.协作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重要战略都集中于振兴经济和发展科技。普遍认识到,光靠大学培养研究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紧密结合的科技生产的社会需要,于是出现了大学与工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作式培养模式。它要求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统一,强调培养应用型和开发型人才。实行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管理,建立起了研究生教育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③协作式培养模式具备很强的针对性,能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二)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产学研结合。它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生产、教育、科研主体为了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质量,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将生产、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④这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的对口性、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及实践中的科研开发与技术应用的高度统一性。

2.联培。所谓联培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由重点院校和没有研究生招生权但拥有优厚的物质条件的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由重点高校对联招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行高质量管理标准,学生在重点高校修满基础课学分,然后在两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地方高校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⑤它充分利用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实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高校的优劣势互补,带动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3.“链式”模式。“链式”培养模式以培养为当前经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依据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扩散性以及研究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循环性特征,并结合“问题培养”模式和“导师组”模式的优点,把导师(组)、高年级研究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相结合,使之构成层次性的链式关系。⑥“链式”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形成纵向指导链,并使指导链产生协同效应。

4.多元互补型。多元互补型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⑦进行整合凝练而形成的互补型模式。它主张对学徒式模式的改造、对专业式模式的巩固加强及对协作式模式的积极推广并直接服务社会的生产生活。多元互补型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借鉴和吸纳各传统培养模式的精髓即博采众长,以实现多元互补功用的最理想模型。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对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客观系统的评价,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⑧。我们认为,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应该从过程与效果两个纬度进行,并做到二者的结合,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1.定量评价。它是指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解成一系列指标,运用科学方法并建构数理模型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陈少雄博士对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了系统分析,概括出9个一级指标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目标。他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评价得出结论,认为“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势必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战略的实施。因此,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系统的改革和重构,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⑨

2.定性评价。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定性评价,就是通过统计和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各要素发挥的效用情况及其在何种程度上达成的效果,利用数学模型建构效果评价图谱来评判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效果检验法。在运用效果检验法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定性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效果、发表论文情况、创新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就业情况,才能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

四、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的含义及模型

1.概念与模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不是单个培养模式的简单罗列,而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价值取向的合理组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负责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是多种学科或专业的综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或专业决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培养模式的有机组合构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系。它的主体框架是应用型培养模式、研究型培养模式和多元互补型模式及它们各要素构成的组合(见图1)。应用性的学科偏重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如协作式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及专业式培养模式等。基础学科或研究性的学科选择研究型的培养模式,如学徒式培养模式、“链式”培养模式及联培培养模式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运行是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为支撑的,而不是以抽象的、单一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根据自身学科的情况、专业的特点、师资的水平、学生的素质等软硬件及其所处的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并遵守研究生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和规划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2)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既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又是避免培养模式单一化走入误区的倾向。体系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富弹性,实现了多样化的统一。从我国目前培养模式的现状来看,许多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单一化模式,甚至“本科化”现象。应用性学科和研究型学科均“堕落”为“教学式”培养,与本科教育并无实质差别。这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相反,在国内一些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又呈现出创新型、多样化趋势。但是,这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还未被系统化地建构,缺乏科学规范,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导致无序和混乱,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因此,高校应该以学科专业等实际情况为基础,预先规制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将学科专业与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互补模式互动。

2.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的特征

(1)多样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多种培养模式的综合体,“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综合起来,搭配起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对培养各类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过程的组织形式就应不同,即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切决定了教育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固定的,因此,必须学会多种教育模式的综合应用。”⑩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培养模式多样性的统一体。

(2)开放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对外开放的,始终与内外环境交融互动。根据学科专业的特异、培养目标的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适时调整自身培养模式的组合,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发展。

(3)系统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体系内各种培养模式具有的完整系统性,从培养目标到质量评价各环节紧衔互动,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二是指多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统一,基于学科的综合互补,各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弹性化协调,呈现系统统一性。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4.27.

[2]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M].兰州:兰州大学教育系,2006,12.

[3]金浩.对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 26-27.

[4]肖国芳,等.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作者:袁 兵

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论文 篇2:

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借鉴

摘 要: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有三种典型,分别是成熟型、转轨型和赶超型。文章研究了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认为:赶超型国家表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在技术上以吸收模仿为主、采取出口主导贸易立国的贸易战略、区域内经济高度关联等特征,并得到了一些借鉴。

关键词:赶超型国家 政府主导 出口导向 技术引进 高度关联

“模式”的英文说法为pattern或model,“模式”一词作为一种政治经济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在实行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对政治、经济体制及战略等的选择,我们可以把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模式划分为成熟型、赶超型、转轨型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三种模式中,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其在赶超中瞩目的经济发展速度,及日本赶超后乏力的表现,而最为引人注目。因而本文通过研究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得到对未来中国的借鉴。

一、对赶超概念的界定

首先要对赶超型国家经济体制进行界定,参考学者金明善《赶超经济理论》(2001)一书,对赶超的概念进行总结:赶超(catching-up)是建立在后发优势基础上的,以发达国家为目标,政府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发展就是赶超”,“一些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实现经济赶超的历史。”

二、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赶超国家经济体制其显著的特征是:东亚各国或地区政府大都具有强烈的经济赶超意识和强大的经济导向功能。他们往往以强国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一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具体而言,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管理体制,即“强政府”采取集体行为,建立了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在权威政府推动下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这种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计划,这些计划的形式包括中长期经济计划、年度经济计划和国土开发、地区开发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有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基本政策方针、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所得的增长速度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政府共制定并实施了13个经济计划。以20世纪60年代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最为出名。韩国则于1973年制定了包括造船、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等几大领域的“重化学工业”发展计划。中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2012年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创新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2)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西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演进和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赶超型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有很大的倾斜性。由于政府干预,重心倾向于推动与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日本制定和实施“倾斜式生产方式”,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期、高速增长期、低速增长期,都先后确定并扶持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造船、汽车、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通讯机械和知识产业先后成为日本政府所扶持的产业。韩国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方面实行了更为强烈的干预。1974年韩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十年计划,目标是在70年代末使其小型客车的国产化达到90%,到80年代初,汽车工业要成为主要的出口工业。为此,韩国政府对三家主要制造商(现代、大宇、三韩)规定了所要达到的生产规模,同时还要求对其生产计划拥有审视权,并在规定期限内禁止调整产品型号等。

2.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赶超国家主要依靠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推动本国技术进步的突破口和牵动点,进行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种赶超国家技术进步模式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工业化起步时期,技术引进的对象是成熟经济体已在国内实现广泛的商业性应用的技术,是技术的引进模仿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初期,赶超国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采取的是垂直技术引进方式,即引进先进国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国进行商业性开发与应用,并进行技术的改良和革新;第三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时期,赶超国在前两个时期已经完成了以引进为主的被动依赖阶段,转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阶段。

给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则是模仿创新。日本的大约60%的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另外还从大约40个国家引进了先进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不足1/3。自主创新可以促成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技术的模仿不能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升级,那么过多的模仿则会造成过度投资。

3.出口主导,贸易立国。出口导向是赶超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出口主义”发展模式已成为欠发达经济与发达经济共同的选择。推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融为一体,以此来消化国内剩余劳动力、引进稀缺的资金和技术,带动经济增长。日本的出口导向、贸易立国政策直接体现于1950~1975年的25年间,日本出口贸易扩大了67倍,进口贸易扩大了58倍,其中出口贸易尤为突出,每年增长19%。赶超型国家普遍的特征是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导致国内积存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在2010年调查的全球外汇储备排行榜中,中国和日本稳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在前10位的排名中,亚洲国家(地区)占据了7席。

4.与地区主义的发展共生共荣。传统上,东亚各国产业循环的梯次性发展模式被称之为雁型模式,是以垂直型国际分上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雁型模式意味着东亚区域内存在着高强度的经济发展关联性。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中国、韩国等部分东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日本作为带动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雁作用在不断削弱。引发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的新变化,已经由过去的垂直型产业循环机制逐渐发展为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模式。赶超国家之间的互助和共生,成为赶超国家之间新的特征。

三、借鉴

中国虽然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对发达成熟型国家的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但中国仍然肩负着赶超和转轨的双重任务,借鉴日本韩国等已经完成了追赶发达国家,并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的曾经的赶超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1.赶超型国家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需要转变。20世纪后半期,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美国表现为里根政府的供给主义,在英国表现为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化改革,而在日本则表现为经济增长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日本经济调查的题目是:克服全球经济危机,日本需要一个新的增长模式。可见政府的适度退出将是十分必要的,更多的选择若能由自由市场进行的话,那么将有利于促进长远的经济增长。

2.技术的单纯模仿不能带来经济的超越。赶超国家能否实现真正的超越,主要在于核心和基础的技术能否实现在本国的自主创新。若能够像成熟经济体一样在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那么就可能超越成熟经济体,跻身于世界顶级经济强国。否则若只是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则很可能赶超乏力,终将处于被动追赶地位。

3.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表现尤为脆弱。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带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的萎缩。而在萧条经济情况下,更需要依赖国内消费去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杨立冰.“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0(3)

2.傅新.“新地区主义”: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3)

3.莫翔.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和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刊,2008(2)

4.赵春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命运与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2)

5.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J].当代亚太,2003(5)

6.邱曼萍,陈洪斌.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50年之比较——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问题研究,1998(2)

7.王文龙,唐德善.新自由主义、东亚模式与经济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8(3)

8.史龙祥.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J].亚太经济,2006(1)

9.刘厚俊.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政策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3)

10.程伟等.世界经济十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金明善,车维汉.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OECD.Economic Survy of Japan 2009:Overcoming the global crisis:the need for a new groeth model.2010

13.池元吉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4.邵志勤.东亚经济复兴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J].东南亚纵横,2009(2)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110159;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责编:贾伟)

作者:徐飞

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论文 篇3:

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与载体分析

摘要: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科学合理的组织模式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本文通过一种全新的分类标准,分析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载体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指出大学研究院应当成为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主要载体。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科研组织模式;研究载体

中圈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交叉学科研究是指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它源于对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交叉学科研究的热潮。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具备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有利条件:首先,交叉学科研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热点,各级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中,涉及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的科研工作都需要通过交叉学科研究解决;其次,研究型大学具有多学科性、科学研究性和基础性等特点,承接了大量国家和地方的重要科研项目,具有从事交叉研究的优势,一些研究型大学已经把交叉学科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并将交叉学科研究作为大学组织科研的重要形式。

交叉学科研究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单一学科的研究,如何将不同学科的资源有效组织起来,为了共同目标协同工作是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必须科学设计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和载体,这是促进学科交叉快速、高效、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此领域的实践还不成熟,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交叉学科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外交叉学科研究的经验介绍与借鉴研究;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认识论基础、评价标准、经费支持、团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对跨学科组织发展、大学学术组织再造、大学研究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从整体来看,国内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方面还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指导实践。因此,深入探讨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载体及其相互关系,寻求克服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局限性的途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

1.1 组织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1.1.1 集权与分权理论该理论可用于探讨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阶段性以及该模式与载体的应当性和生存能力,通过寻找“集权与分权的黄金分割点”,帮助研究型大学提出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开展交叉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学术研究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要求自由的思想空间,即在工作性质方面具有自由特性,分权的管理手段适用于学术研究组织的管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现实社会已成为一个环境变化极快的不稳定圈,交叉学科研究组织自身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纯粹的分权已经无法再发挥原来的推动力,必须辅以集权,才能使交叉学科研究快速发展。因此,集权与分权在交叉学科研究的使用规律与一般组织发展相异,表现为早期分权为主,之后集权为主,现代又回归到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的状态。换句话说,集权与分权的“摇摆规律”是从分权开始的,而不是和一般组织那样从集权开始。通过观察集权和分权在大学中的交替使用如何在组织变化中发挥作用,可以分析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采取何种管理手段。

1.1.2 学科结构理论学科结构是学科内在逻辑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科空间分布和时态变换结合方式的选择。其中,学科结构相关协同律是指学科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规律。这一理论可以为深入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驱动力、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组织构想等提供思路。

1.1.3 组织结构理论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同样面临着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更有效地实现其职能的问题。本文将应用组织结构理论分析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为我国借鉴他国经验提供一个理性化的切人视角,为优化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的实际运作和建设成效提供一定的依据。

1.2 三种组织模式

基于以上理论,可以将目前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分为自由交叉型、重大项目结合型、科研平台组织型三种类型。

1.2.1 自由交叉型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是指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个人之间为了解决某一个科学问题,自由结合进行探索研究的组织模式,一般以一些基础性和原创性的交叉学科研究为主,以现有的研究和工作为基础。这种组织模式形式简单,涉及人员和机构少,便于管理,灵活性和适应性强。从发展历程来看,自由交叉型研究模式一般表现为两种低层次的学术研究阶段:①还未进入到合作研究阶段,仅属于学术交流,但这一阶段可为实质性的交叉合作奠定基础;②虽然此阶段已有自发的合作,但仍属于较浅层的交叉,不同学科交叉之间的深度、广度、跨度都不高。

自由交叉型模式相对应的研究组织,多是自下而上、自发成立的,可以由一些跨院系的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同一个院系的教师组成。这种研究机构多以“学科课题组和交叉学科研究计划的形式运作,通常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编制”,这也是自由交叉型模式容易解散的原因,但是这种研究方式有着巨大的交叉学科研究潜力。

自由交叉型模式的代表院校是哈佛大学。北美独立战争之后,哈佛大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更改了课程设置。通过开设综合课程,进行跨学科研究来培养综合创新人才,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且在交叉学科建设中心培养全能型人才,即“全人”。为了实现培养“全人”的目标,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由学校专门设立“部门合作基金”和“学生合作基金”。其中,“部门合作基金”用来支持非正式的讨论小组,这种讨论小组集中了哈佛大学各个学院的教师,他们就某一学术问题探讨可能出现的教学和研究合作;“学生合作基金”与“部门合作基金”大体相同,支持学生开展课程外的学术合作,尤其鼓励不同学院学生之间的合作。

1.2.2 重大项目结合型模式重大项目结合型是指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学科科研团队或者同一学校不同学科院系之间的科研团队联合,共同完成一般由政府或企业提出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模式。这些重大科研项目多为国家目标或市场需求,由多个学科专家带头展开合作研究。重大项目结合型是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较高层次,各学科之间交叉的深度、广度以及跨度都高于自由交叉型。这种组织模式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解决关系人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种组织模式情况复杂,涉及人员和机构多,管理起来也比较复杂,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协调才能完成。一旦重大项目结束,这类组织模式自然解散,重新结合进行下一个重大项目的可能性很小,必然在人员和机构上有所变化,但也有可能在连续的支持下发展为更深层次的融合。

在运作方式上,重大项目结合型更适于矩阵组织运作方式。矩阵组织的成员皆来源于组织中具有明确知识、技能,以及与项目竞争相关知识的不同职能部门。这种矩阵组织运作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有些科研人员或下级主管会同时接受两个直接上级的领导与指挥。优点是能有效促进多职能部门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具有弹性、灵活性,缺点是需要认真考虑纵横两个分支系统间的责任权利协调和平衡。

重大项目结合型模式的代表院校是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关。20世纪中叶,科学和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日益明显的趋势,MIT充分利用在二战中进行雷达研制的机会进行跨学科研究,发展交叉学科。在研制雷达的辐射实验室中集中了许多来自美国各地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工程师,甚至是建筑师和历史学家等。二战虽然结束,但在二战中开始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却在MIT保留了下来。为了机动灵活地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MIT大力兴建跨系、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现有61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或计划,从事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活动,有的还可授予交叉学科学位。在MIT要建立一个新系不容易,建立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却相对容易。各系教授获得提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他在交叉实验室或机构中的工作成果。MIT的教师能够通过学科交叉不断开辟新领域,为工业和国民经济提供一流的科研成果,形成适合科学、工业和文化发展的新思维方式,使大学一直处于学术冲击的巨流之中,优秀者不断脱颖而出。

1.2.3 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是指以交叉学科科研平台为依托,组织交叉学科研究。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交叉融合。围绕广泛的跨学科问题,需要学科间有长期的知识联系、不断的思想碰撞,通过知识的渗透和方法的互补,针对稳定的方向和任务,经过长期的合作和融合,组成相对固定的、成熟的研究平台,进而逐渐培育出新兴学科,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及科研亮点。按照科研平台的性质可以将此模式分为半实体和实体两种类型。半实体界于虚体与实体平台之间。虚体的研究平台更多存在于自由交叉型模式下的交叉学科研究,它们没有专门或固定的研究场所和设备等,有的还没有固定的人员队伍,甚至涵括了一大部分的矩阵研究组织机构。而实体形式管理相对简单,结构比较稳定,设有固定的研究场所、设备,有比较稳定的人员队伍,容易受到多方支持,开展交叉学科后续研究也相对顺利。

交叉学科研究模式多属于自由交叉型和重大项目型,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是目前推进学科交叉的努力方向。在组织的运作方式上,该模式一般要求系统或混合的组织运作模式。

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的代表院校是密西根大学,属于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大学,多从战略发展层面整体规划本校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美国的密西根大学是该组织模式的典型代表。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在该校享有很多的特权。为了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密西根大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为促进学科的交叉,专门成立了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神经学、日尔曼语言文学、药学、护理学、大学图书馆、情报学、艺术与设计、音乐等领域的专家,他们都在交叉领域教学和科研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委员会的职责是建议如何培育交叉学科,使之能够持续发展,同时指导汇编和改编著作、联合交叉不同学科领域和方法理论等学术工作;②联合聘任教授,即一名教师同时与学校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术部门同时签约,接受这些部门的考核,这种制度使教师在参与跨学科研究时,可以和所有涉及的学科单位共同签约,保证了教师交叉活动部分的工作得到承认,有利于鼓励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和培养跨学科研究生。

2 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载体

2.1 交叉学科研究载体的划分标准及类型

目前学界对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载体的划分标准并不统一。一些学者将交叉学科研究载体分为研究组和大学研究院两种,有些学者将其划分为跨学科计划、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实验室和跨学科研究中心四种,还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跨学科学院(学系)、跨学科研究院与研究中心、学科群、跨学科计划(项目组)、跨学科重点试验室、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科学园)、学科交叉研究会(协会)等七种。此外,还有学者将其划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跨系或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和独立设置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本文采用的划分标准有两类。一是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大学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侧重点是集权还是分权?集权与分权是交替使用还是并行使用?这些问题在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交叉学科的结合导向,可分为问题(项目)导向和学科导向。按照这两类划分标准,本文将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载体分为三类:研究组、研究中心(所)、大学研究院,并由此勾勒出一个矩阵图(如图1所示)。由于研究组是松散型结构,图中用虚线来表示。研究中心(所)和大学研究院都是以项目为中心而建立的,但大学研究院的学科数量、学科交叉层次明显高于研究中心(所)。

2.2 跨学科研究组

研究组是以项目为纽带,以完成课题为任务,由志趣相投的研究者自愿结合起来的科研团体(如图2所示)。

研究组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①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不是一个实体组织,依赖于挂靠单位,可大大节约研究成本;②具有“有项目结社,无项目散伙”的灵活性,既可以吸引智慧力量,也可因科研告一段落而自行重新组合研究力量。这些特点使得研究组能够适应于跨学科科研项目不多、项目申请难以预测或项目综合性较小等类型的科研环境。

2.3 跨学科研究中心

近年来,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的大学对教育科研体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中包括在原先教研室的基础上,针对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按学科设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所)。跨学科研究中心是承担传统院系无法容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任务的正式机构,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如图3所示)。它具有如下特点:①其产生是许多高校在不撤销学院(系)的前提下,为了满足现代科学综合化发展和跨学科科研的要求而做出的一种两全选择;②作为多学科联合机构,主要从事学科交叉研究;③既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虚体,一般挂靠在某一学院之下,有些是学校的直属单位;④或多或少带有些行政性特征,有文本性规章制度,至少有部分固定编制的工作人员,组织存在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⑤科研功能常常衍生教育功能。

这类跨学科研究组织可以分为国家级和校级研究中心。国家级研究中心是由国家部门重点扶植或资助学校的研究中心,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如清华大学的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煤燃烧工程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中心(所)则包括大学各种形式的跨系、跨学科研究中心(所),主要有两种:①人力、财力、物力、领导和管理都来自大学本身,即学校独办的研究中心,通常是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实体;②与校外单位共同创办,多数是与工商界联办,即联办的研究中心,往往成为大企业的研究基地或校企联合实体。

2.4 大学研究院

作为大学体制的创新尝试,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于1993年。这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学科组织模式,相对独立于大学内其他研究和教学组织并超越学院层次,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如图4所示)。

大学研究院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独立性,存在于校内现有的科研和教学组织之外,一般由研究院院长独自领导;②项目导向型,面向社会需求,承接政府、企业的各类纵向课题;③具有研究综合性,组织申报和承接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基础性研究课题和待解决的重大瓶颈性难题;④具有人员流动性,没有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任务及时调整组合;⑤对社会开放,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征集和积聚优质科研资源,组织和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提高大学的学术地位以及在国家重大问题方面的发言权,以及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⑥功能多样性,担负着除跨学科研究以外的诸如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培养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造就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和学者等任务;⑦管理服务性,主要对跨学科研究进行协调和服务,提供管理上的支持。

3 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与载体的关系及比较分析

3.1 研究载体与组织模式的关系

如果单纯从交叉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似乎是研究组、研究中心(所)、大学研究院分别对应着自由交叉型、重大项目结合型以及科研平台组织型。但是综合考虑学科之间的交叉、项目运作、人员组织等一系列因素,三大主要载体与组织模式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本文按照载体与组织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集体和分权的程度,建立了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三大载体与组织模式之间的关系图(见图5)。如图所示,自由交叉型组织模式对应的研究载体是研究组,重大项目型组织模式可以存在于研究中心(所)、实验室、工程中心,也可以以研究组为载体。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下,大部分依赖的载体是大学研究院,但研究中心(所)、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作为大学研究院的组成部分,也同样会起作用。此外,研究组和研究中心主要按照学科发展的纵向需求来设置,大学研究院是按照国家的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的横向需求来建设。这种“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是理想的研究型大学科研体系结构。

3.2 不同研究载体与组织模式的比较

3.2.1 研究组载体下的组织模式及管理策略在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自由交叉型跨学科研究组织模式下,研究组是最好的组织结构。但随着跨学科研究的迅速发展,自由交叉型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跨学科广度、深度、跨度的急剧扩张,这意味着自发组织起来的研究组由于缺乏事前规划和协调活动的组织,显得有些被动和滞后,不利于前瞻性地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重大项目结合型的跨学科研究也是研究组的重要组织结构,不同的是重大项目结合型是以社会重大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跨学科研究的广度、深度和跨度得到一定的延伸和扩张。

管理在自由交叉研究模式下建立的研究组,大学基本上都是采取分权的方式,授予各学院的教授、学者充分的自由合作权利。首先,这是由学术研究的性质决定的。学术研究的进步,依靠的是自由的思想理论进发。这项工作经常是高技术化、高专业化,领导者的个人素质远远不能承受,无法在其过程中进行集权化管理。其次,当时的学术环境也影响了大学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采取分权手段的决定。自由交叉型研究模式的诞生较早,当时的科研项目较小,较为分散,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无法与现在相比,信息递增与科技进步速度也无法与现在相比。当时环境的确定性较高。这样的情况下,分权管理的信息传递成本反而更低,并且能够很好地发挥下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管理在重大项目结合研究模式下建立的研究组,大学大多采取以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的方式,集权的目的是为了监管重大项目更好地实施执行,执行水平代表了高校的组织管理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

3.2.2 跨学科研究中心载体下的组织模式及管理策略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发展程度与“重大项目结合型”的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相符,两者都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但是这种组织已经具有了实体的性质,结构、研究人员都比较稳定,所以已经具有科研平台组织型的特质。从行政隶属关系上来说,研究中心人员直接受学科负责人的领导并在该学科所处的院系内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在体制编制上直接归属于该学科。学科组织的负责人对中心成员在专业上的成长与发展直接负责;同时成员还要完成项目负责人分配给他的任务。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并要经常对成员进行业务上的领导及发出指示。

管理在重大项目结合型和科研平台组织型兼具的组织模式下的跨研究中心(所)时,大学大多采取集权的方式,分权的运用仅局限于科研过程中。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到研究中心这一结构时,已经基本具备了行政特性。研究中心与大学的从属关系,决定大学仍对研究中心有直接的管理责任。这个时候研究中心组织的成熟度已经相对较高,外部环境却越来越不确定,采取集权方式可以提高研究中心的科研效率。

3.2.3 大学研究院载体下的组织模式及管理策略大学研究院是研究组和研究中心两类模式自然发展的产物。与研究组相比,它拥有较为稳定的组织结构,独立于任何院系之上,是科研实体,可以将学校的研究特长与对社会需要的敏锐判断结合起来,高瞻远瞩地整合资源,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研究中心相比,大学研究院一方面能够在更大跨度内组织多学科的交叉,更能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有项目时研究院可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迅速组织起全校的科研智慧集体攻关;项目结束后研究人员返回原单位,并将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新的知识引入其所属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去,充实和更新传统的学科领域,实现跨学科研究、传统学科和教学的良性互动。在科研设施的使用方面,研究院没有固定的设备,但可以有计划地把各院系、学科分散购置、封闭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室进行适当集中和科学整合,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综上所述,在人才与设施整合两个方面,大学研究院都可以做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大学研究院是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的最高形式,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4 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的典型案例

目前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的整体状况是:大多数高校仍采用自由交叉型和重大项目结合型,对应的载体主要是研究组、研究中心(所)。科研平台组织型属于发展中的高级阶段,从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考虑研究型大学整合资源以及科研项目持续性等角度来看,在科研平台组织型下,建立大学研究院是最优选择。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已经设立了大学研究院,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学研究院的领导机制、机构设置、权利和利益问题、制度建设等。对于这类处在探索和发展中的组织,大学采取单一的集权或分权管理都不合适,而应当整合集权与分权,以分权为主、集权为辅,才能增强研究院的活力和效力。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这一比较成功的大学研究院为例进行分析,期望能够为其他类似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直属上海交通大学,是从事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研教育机构,依托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和理工科优势,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目标导向,进行前沿性医学科学研究,研发高尖端领先性医疗技术装备,构建国际化、多学科交融、多资源共享、多方位服务的开放式医学应用研究平台,建立医疗技术产品研发-技术转化-临床应用体系。Med-X研究院的构建,注重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特区”,体现上海区域的“人才特区”优势,在项目管理体制、用人机制、成果评价、利益分配机制、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体现灵活高效的政策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虚实结合的组织结构。“虚”的组织结构是指Med-X研究院的成员单位以学术梯队形式组建,每个学术梯队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一般由5~6人组成,研究院成员单位不脱离原单位,避免了科研队伍、情报资料在研究院与其他院系之间的分割,同时也避免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研究院对相关成员单位实行分权。“实”是指学校给予实在的特殊政策,研究院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院对成员单位具有集权能力,其科研规划、科研方向、科研项目及交叉联合等事宜在研究院直接指导下进行。研究院不仅负责学科顶层设计,负责承接重大课题,并且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研究团队、管理项目经费。

(2)全职兼职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根据平台的核心发展方向,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两类高级科研人员。一类是兼职人员,兼职人员的人事隶属关系不变,在原单位的实验室和研究队伍保持不变。兼职人员一般是围绕Med-X科技创新平台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他们提出相关研究项目,经学术委员会论证通过。根据项目需要,自主安排梯队成员和研究生开展工作,项目结束后若无后继项目,兼职研究人员则退出平台,回原单位工作。另一类是全职人员,根据平台的整体发展需要,参照美国的tenure制进行管理,工作三年后进行考评,不合格者辞退。在兼职或全职人员的招聘中,特别注意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比例,体现医工结合、学科大交叉特色。

(3)首席教授负责制。大学研究院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用人制度上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首席教授是大学研究院在给定编制范围内实行全员聘任,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首席教授由研究院按照高水平、高待遇、高产出的“三高”原则进行选聘,首席教授担任科研平台主任,负责研究院下属各个平台的工作,担负平台的基本建设、人员招聘、经费运作与审批及凝炼学术研究方向等工作;而科研、平台建设、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制订及日常管理事务等则分别由研究院的行政人员负责。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各司其职,也是减少研究院科层数、避免行政化的最佳途径。

(4)分类考核制度。依据团队研发项目的特点,分类制订合理的考评指标,与以学术成果为重点的考评机制不同,强化对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的考评力度。科研团队的合同期为三年,每年考察一次,两年中期考评,三年期终评估。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通过以上方面的成功设计和实施,在推动学校医工交叉融合和医工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5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构架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和载体之间相互关系及体制机制的设计,得出以下结论。

(1)交叉学科的繁荣出现在研究型大学有其必然性,无论是交叉学科的组织结构、组织模式的多样化,还是载体的多样化。为了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对现行的科研组织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

(2)本文基于集权与分权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分析总结了交叉学科研究的三种组织模式:自由交叉型、重大项目结合型和科研平台组织型。本文认为这三种模式是渐次发展的,后一种模式高于前一种模式,科研平台组织型是高级形态,也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努力追求的发展模式。

(3)研究组和研究中心主要按照学科发展的纵向需求来设置,大学研究院是按照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横向需求来建设。这种“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是理想的研究型大学科研体系结构。

(4)基于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研究和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的案例分析,阐明了大学研究院应成为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发展和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及行业发展需求的主要载体和主要组织模式,承担起全面组织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的重任。同时,也说明了在这种组织模式下相应的运行机制设计的重要性。

作者:孙丽珍 王淑琴等

上一篇:新时期独立学院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青年档案工作者职业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