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文

2022-04-15

摘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毕生努力。同时,他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建设中国农村的新思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有重要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文 篇1: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

早在19世纪末,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始终不渝继承这一伟大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多少仁人志士为之牺牲、不懈奋斗的祈盼和梦想。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无疑是照耀中华民族冲破漫长专制和黑暗的第一缕阳光。毛泽东就明确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继承。作为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第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显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就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启迪。

在十月革命前,孙中山就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把握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一再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表示要实行社会主义。1912年,他发表题为《社会革命说》的演说,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故欲巩固国利民福,不可不注重社会问题。”同年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总部发表《社会主义之发生与派别》的演讲,更是盛赞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在孙中山这样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领袖的极力倡导下,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为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充分的思想认识条件。

孙中山认识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为之,他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一度认为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已经完成,今后应大力开展以民生主义为重点的社会革命。这也是孙中山多次论及和大力称颂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归宿。1919年孙中山在《论三民主义》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民生主义的内涵。孙中山痛感“为资本家者,只知机器之为利,而不恤社会之被害也”,中国之行民生主义,即所以“消弭社会革命于未然也。”故“民生主义者,即社会主义也。”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针对党内外一些人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倾向,他指出:“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产主义’,均包括其中”,本党同志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1924年8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孙中山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孙中山认为,推翻满清政府,民族主义已达,改良专制政治,民权主义已伸,“至于民生主义,非以社会主义行之,不能完全。”我们“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人道主义,实为人类之福音。孙中山十分关注人类的疾苦,提出为“人生谋幸福”,应着手解决“生计”问题。孙中山说:“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他指出,这种主张,在我国早已有之,“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而累世问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孙中山还指出:“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故社会主义者,一人类经济主义也……社会主义系从社会经济方面着想,欲从经济学之根本解决,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孙中山认为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但这正是“社会主义之真髓”,我国古代的博施济众、尚仁、兼爱,都是狭义的博爱,不能普及于人人,只有“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所以,“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实行社会主义,“实为人类之福者”。

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是社会主义之上乘。针对国民党内一些人对共产党的反对,孙中山特别指出,这些人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不知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如果说要区分一下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区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孙中山指出,共产这种制度,在原人时代已经是实行了,由于金钱的发生,才“打破了共产”,所以人类社会的斗争,就是要“再回复到一种新的共产时代”,而“共产主义就是最高理想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孙中山还对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分析归类,认为“自予观之,则所谓社会主义者仅可区为二派:一即集产社会主义,一即共产社会主义。……所谓集产云者,凡生利各事业,若土地、铁路、邮政、电气、矿产、森林皆为国有。共产云者,即人在社会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两相比较,共产主义本为社会主义之上乘。”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可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应大力赞成社会主义。对于世界范围内日益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孙中山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把握。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可分为乌托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派,“在马克思的学说没有发表以前,世界上讲社会主义的,都是一种陈义甚高的理论,离事实太远。而马克思专从事实与历史方面用功,原原本本把社会问题的经济变迁,阐发无遗。”所以社会主义可分作两派,一是“乌托邦派”,一是“科学派”。针对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误解,孙中山指出:“我国提倡社会主义,人皆斥为无病之呻吟,此未知社会主义之作用也。处今日之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此非无病之呻吟,正未病之防卫也。”孙中山认为,我国要吸取欧美之教训,避免走他们的弯路,虽然当时“我国资本家,有资财数千万者,国内实鲜人,即稍有资本,又大半窖金守之而已”,但随之社会的进化,“则将来大地主必为大资本家,三十年后,又将酿成欧洲革命流血之惨剧。故今日之主张社会主义,实为子孙造福计也。”孙中山大力提倡和赞成社会主义,这方面的论述相当丰富。1905年5月孙中山访问国际社会党执行局时就解释了“中国社会主义者的目标”,他指出:“几年内我们将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届时我们所有的行会都是社会主义的了。”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孙中山表示“必竭力赞成之”,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总部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实行其社会主义之政策者,实鄙人所深望也。”孙中山说:“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利国福民之神圣,本社会之真理,集种种生产之物产,归为公有,而收其利。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社会主义之国家,一真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也。”

孙中山真诚称颂和主张社会主义,渴望社会主义能在中国实行。在孙中山逝世30年后,中国真的迈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将完全实现孙中山的遗愿。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思想理论主要集中表现在“三民主义”上,但面对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思潮,孙中山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并极力主张和倡导,这充分说明了孙中山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兼容胸怀、惊人的远见卓识和罕见的与时俱进精神。▲

参考文献:

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95页

孙中山研究会编(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下[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作者:张英红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文 篇2:

论孙中山农村建设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摘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毕生努力。同时,他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建设中国农村的新思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孙中山;农村建设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孙中山的农村建设思想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应当对农业、农村的发展给予扶持

孙中山对中国农业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说:“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备具,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1] “盖农矿二业,实为其他种种事业之母也。农、矿一兴,则凡百事业由之而兴矣。”[1]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在基本肯定洋务派“自强新政”的举措后,对于洋务派未能重视兴办近代化农业以解决人们生计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窃以我国家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1] 。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农业管理体制,发挥政府在发展近代农业中的宏观管理及导向作用。他认为,从中央到地方应设立各级农官管理农业,并根据工作业绩对农政官员实行奖惩措施。政府应制定专门法律保护农民权益,使其获得己力之结果。政府还应在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防治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作用。孙中山尤其主张设立“特别金融机关”为农业“融通资本”。“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资本至于高利借贷以负债终身者,国家为之筹设调剂机关,如农民银行等,供其匮乏,然后农民得享人生应有之乐。”[2]

(二)实行农民自治

他极力主张“改良乡村组织”,实行“农民自治”。地方自治当以县为单位,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目的。自治区域内的人民“悉尽义务,同享权利。”在自治区域内,“凡成年之男女悉有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罢官权。”[3] 地方自治机关对地方人民负责,“每年当公布预算决算,并拟举办之事业,以求人民同意。”人民对于地方自治单位应尽义务。自治是循序渐进的、有条件的。“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其程度以全县人口调查清楚,全县土地测量完竣,全县警卫办理妥善,四境纵横之道路修筑成功,而人民曾受四权使用之训练,而完毕其国民之义务,誓行革命之主义者,得选举县官以执一县之政事,得选举议员以议立一县之法律,始成立一完全自治之县。”[4] 这反映出孙中山“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的志向。

(三)加强乡村中的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是振兴农村和农业的基础。农村教育分为多种包括文化知识普及教育、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和政治伦理教化等。孙中山重视农村启蒙教育。“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权利,学费、书籍与及学童之衣食,当由公家供给。学校之等级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当陆续按级而登,以至大学而已。教育少年之处,当设公共讲堂、书库、夜学,为年长者养育知识之所。”[3] 办学经费从何而来呢?孙中山设想了三种方式:一是从所在区域的人民中筹集;二是由“自治区之人民”、“义务之劳力成之”。他说“长于农事者,为公家垦荒,则粮食足矣;长于织造者,为公家织布,则衣服足矣;长于建筑者,为公家造屋,则房舍足矣。如是,少年之衣、食、住,皆可由义务之劳力成之。”[3] 三是将来国家富足后,由国家拨出大量专款作为教育经费。

孙中山还特别强调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知识方面的教育。他说:“盖人民则日有加多,而土地不能以日广也。倘不日求进益,日出新法,则荒土既垦之后,人民之溢于地者,不将又有饥馑之患乎?是在急兴农学,讲求树畜,速其长植,倍其繁衍,以弥此撼也。”[1]他主张尽快设立农政学堂,“急兴农学”,使广大农民通晓农家之地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格物学、医学等知识。

(四)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孙中山主张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实现中国农业近代化提供前提条件。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将“平均地权”作为基本政纲。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纲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而民生主义的核心就是“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在“平均地权”的思想上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之租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朘削之,则农民可以大苏。”[5] “民生主义真正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正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6] 孙中山规划实施“耕者有其田”的途径和方法是由国家授田或租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国家分配或租给农民的土地除了开辟可耕的公私荒地、新填筑的土地外,主要来源是“照价收买”地主阶级占有的土地,购买地主土地的办法应当是一种和平与革命两手紧密结合、交相为用的策略,“可用和平手段即用和平手段,必须用强力时即以强力临之。”[6]

(五)孙中山提出了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战略构想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方略》时,将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作综合的规划,强调中国的实业建设要将“中心”(城市)与“腹地”(农村)有机联系起来,农业的振兴要与工矿业、商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城市与乡村的良性相互促进。他设想,通过修建铁路、公路和水运将城市与农村沟通、联结起来,造成人口、货物的流通及新兴都市、城镇的生成和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和运转,从而加速城乡的共同发展。孙中山此举旨在达到全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实现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大同[7]。

二、孙中山农村建设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其次,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提高现有财政补贴的力度和效率,允许新设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再次,要完善农业保护政策的决策和实施机制,加强涉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发挥农村各种行业协会作用,增加农民自己的利益代表参与到决策和执行中来。

(二)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孙中山的农民自治思想开启了中国农村政治近代化的思想进程,但是由于孙中山先生逝世较早,在很长时间实际没有能够在农村实行。今天,农民已经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尊重和落实亿万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首先要求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真正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目的。要搞好以农村自治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三)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即促进农村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孙中山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激励我们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实现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和农村社会风俗的改良。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从“平均地权”到实行“耕者有其田”,孙中山主张变革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今天我们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另外,要创新土地制度,把严格保护耕地与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需要结合起来,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和机械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的需要结合起来,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与维护农民利益结合起来。这就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五)始终重视不断推动城乡关系合理化,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繁荣

孙中山先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其强调城乡交通的相互贯通,城乡物资的互通有无,乡村对城市的促进和支援。今天,我们更需要解决的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就要大幅度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造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对农民真正实行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和就业制度。构建城乡之间公平合理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农产品市场,由市场决定价格。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137.

[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404.

[3]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0-224.

[4]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7.

[5]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1:1182.

[6]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6-850.

[7]吴恒心.孙中山农业近代化思想论析[J].中国农史,2002,(3):106.

作者:张海云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文 篇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摘要: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党在不同时期汲取了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合理内核,又根据各个阶段实际情况,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体现了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理论上的继承和实践上的超越。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孙中山;民生思想;继承与超越

民生问题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政权的更替。重视民生是任何执政党必然的选择。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的命运而奋斗,他提出了以民生主义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以改善民生,谋求人民幸福为己任。中国共产党继承和超越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这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民生以及民生观

民生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辞海》把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就是人民生活的事情。孙中山则从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的高度对民生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2]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把民生主义解释为“平均地权”,后又陆续补充上的“土地国有”、“耕者有其田”、“均贫富”、“节制资本”等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民生主要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具体涉及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

一般说来,民生观是关于民生问题的基本观点。孙中山认为“民生”的意义有四个层面:一是个人层面,包括人的食、衣、住、行等;二是社会层面,包括分配、福利、文化、教育等;三是国家层面,主要指经济制度等;四是人类层面,包括经济开发、贫穷问题、人类福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继承并践行着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题,始终关切民生,并把解决各种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手段。“维护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目标的继承。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谋求国民的永远幸福。孙中山指出:“如果民生问题不能同时解决,将来人民富足,纯是少数人的富,不是多数人的富,那种少数人的富,是假富,多数人的富,才是真富。所以我们要国家永远富强是有道理的。”[4](P.5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规划民生蓝图时,延续了孙中山的民生理想目标。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民生理想目标是实现均富贵的世界大同,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大同。”[5](P.1471)邓小平在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更加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P.373)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民生问题,设法解决民生问题,实际上就是为人民谋求幸福生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对孙中山贫富均等的价值取向的继承。孙中山研究欧美社会发展后,认为贫富差距是欧美社会的主要问题。“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则贫富之阶级日分,而民生之问题起矣。此问题在欧美今日,愈演愈烈,非循此而往,至发生社会之大革命不止也。”因此,孙中山认为中国应防止贫富差距的出现,“惟中国之于社会革命也,则尚未种其因,如能思患预防,先为徙薪曲突之谋,则此一度之革命,洵可避免也,此民生主义之所以不得不行也”。[7](P.191)改革开放后,我们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更加关注贫富差距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6](P.373)针对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继承了孙中山贫富均等的价值取向,并根据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实际,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对孙中山改善民生措施的继承。孙中山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民生的措施。第一,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孙中山提出了“实业救国之路”,并著有《实业计划》一书。孙中山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第二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所谓“平均地权”,就是“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8](P.678)所谓“节制资本”,就是节制私人资本,规定私人资本的经营范围,不让其操纵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同时主张发达国家资本,促进实业发展,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物质基础。第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孙中山认为,“诸多民生问题的产生都与不合理分配密切关联,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生产和分配两方面着手,我们要完全解决民生问题,不但是要解决生产的问题,而且也要解决分配的问题,这是要同时注重的”。[9](P.220)第四,教育是立国之本。孙中山认为,振兴中华的必经之路是发展教育,这就要普及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制,兴办各种类型的专门教育,保护国民受教育权利等。孙中山提出的这些改善民生的措施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没有得到真正实行。但对于中国共产党制定各个时期的改善民生政策却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超越

(一)就理论基础而言,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孙中山认为,民生是一种人类求生存的需求与欲望,这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把实现民生的手段寄希望在抽象道德原则之上——阶级之间的互爱,“每一阶级,皆依赖其他阶级,而共同生活于互爱的情形之下。”[10](P.492)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理想归宿,超越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幸福追求;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这是孙中山民生主义未有的境界。

(二)就社会制度基础而言,孙中山民生观的社会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来看,在经济制度上,特别是所有制方面,他主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虽然他也提出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主张,但都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政治制度上,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从民权角度来保障民生问题。比较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社会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制度上,特别是所有制方面,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让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为民生改善保驾护航。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孙中山未能实现的民生理想已逐步成为现实。

(三)阶级属性来讲,孙中山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的民生思想的局限性。他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出发点是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并不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所提出的民生政策都是在不触动地主、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结果所提出的“实业救国”、“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教育”等民生政策措施都只是空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从本质上看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它能从根本上改变私有制的剥削关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从根本上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四)就改善民生的措施来讲,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孙中山提出的“实业救国”、“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教育”等民生措施没有付诸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实事求是,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方法。例如:实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没收官僚资本,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建立健全分配收入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坚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些措施涉及到改善民生的方方面面,超越了孙中山民生思想,实现了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 OL].http://www.gov.cn/ldhd/2011-10/09/content_ 1964851.htm.

[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李爱萍.中国目前的主要民生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求实,2010,(S2).

[4]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孙文选集(第一卷)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9]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

[10]孫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孟立永

上一篇: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消费需求下的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