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中资产评估分析论文

2022-04-2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资并购的浪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外资并购带来了一些我国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但随着大型外资并购案的增多,尤其是跨国公司对关系到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并购,如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并购湖南华凌管线公司案,德国博世并购无锡威孚案等,外资并购导致的国内市场垄断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外资并购中资产评估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外资并购中资产评估分析论文 篇1: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摘要] 外资并购的浪潮席卷全国,如何在这个浪潮中既有效利用外资,又维护我国企业和国家利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必然性,指出了外资并购带来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反垄断 国有资产流失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第一起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自此以后,外资并购迅猛发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吸收外资离不开利用外资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目前,外资并购已经成为外国投资者对华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一、外资并购概述

并购是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尽管兼并与收购有其各自的法律特征,但由于在实际运作中二者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兼并和收购常被统称为“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关于外资,国际上主要存在三种做法:即注册地标准、主营业地标准和资本控制标准。我国对投资主体地位的判断长期采用的是传统的注册地标准。2003年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采用资本控制的标准作为对投资主体地位进行界定的依据。外资并购就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兼并和收购形式而取得国内企业控制权行为的简称。

外资并购是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动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受利益动机驱使,并购行为也是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同时,并购的另一动力则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外资并购就是跨国公司基于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行业转移、全球资源配置、行业竞争等全球性战略的需要而采取的战略。外国投资者采用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方式,可以缩小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提高市场占有率,加速资本集中,以获得后发优势。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是外商寻求新的投资方式、加大对中国投资的迫切要求。

二、外资并购的积极作用

我国之所以接受并鼓励外资并购,是因为外资并购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外资并购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重组又是国有经济调整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产权主体多元化。我国民间资本不可能单独胜任承接大规模国有资产、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以及参与改造后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重任。因此,大量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切需要外资,特别是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

2.外资并购可弥补国有企业资金不足。它为市场经济注入了一股生机,是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外商雄厚的资本,进行国有企业并购,能够使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变现获得大量的资金,可有效补充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企业的成长注入新鲜活力,推动我国资本配置的优化。

3.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使国内企业更加紧密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外资并购可以引入国际经济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为国内企业改革树立样板,推动企业创新,使中国企业直面国际竞争。

4.外资并购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股权分置、“一股独大”,剥夺了其他投资者参与管理上市公司的权利。通过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形成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而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5.外资并购使我国企业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三、外资并购所带来的问题

外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我国经济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

1.外资并购会导致行业垄断。这也是外资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并购的结果是市场力量的集中,在达到一定的市场集中度后,就产生了垄断的危险。国有企业同意并购是为了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目的则是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外资通过资本市场,借助低成本收购的壳资源,注入其在中国的业务、技术和产品,可以在逐步占领中国较大的市场份额、拓展融资渠道,容易导致行业垄断,影响民族经济安全。另一方面,外资并购会导致国际性生产与购销的集中与垄断,从而形成跨国公司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排挤国内企业,扭曲市场机制,破坏我国原有的竞争秩序,降低市场机制的有效性等危害。目前,外资在化妆品、洗涤剂、胶卷、饮料等行业的垄断态势已经形成,并且这种垄断正进一步向通讯、网络、软件、医药等行业扩展。因此,如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形成垄断,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2.外资并购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1)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流失。在资产评估中,国有企业拥有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价值和原国有企业拥有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价值往往未被记入企业总价值中,致使这一部分国有资产流失;而外商对作为投资的实物如进口原材料或设备报以高价,不少企业引进的设备不经商检部门检验,使外商设备高估价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导致国有资产实际上在无形中贬值。

(2)政府的因素。地方政府的指导思想是不惜一切代价让合资成功,视外资注入和市场保障更重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中国企业的自主发展,结果让外资立于不败之地,使国有资产流失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

(3)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待遇。为了鼓励外资并购,我国在相关的规定中,曾设置了对外资并购的优惠政策措施,为一些外资企业获取较高利润、并购我国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但是长期对外商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导致内、外资企业间产生了“政策差”和“体制差”,不利于公平竞争,造成“假并购”“假合资”等混乱现象,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外资并购引发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与职工之间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如果企业因为并购而需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则企业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对劳动者进行补偿。外国投资者并购国有企业,必然需要对企业进行一系列改革、重组和调整,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裁减员工。因此,外资并购所带来的职工下岗待业和失业的社会负面影响就可能特别大,职工安置因此成为外国投资者并购国有企业中主要问题之一。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解决垄断问题的对策。

(1)以政策明确规定外资可以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为了维护本国经济主权和独立性,防止本国经济过度地依赖外资,世界各国在充分利用外资为其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对外资的进入设定了一定的范围。运用产业政策对外商投资进行引导是各国政府的通行做法。中国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进行如下规定:将有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规定为不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将部分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也规定为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对于不涉及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以及我国缺乏国际竞争优势、而且产业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则允许且欢迎外资进入。

(2)尽快颁布《反垄断法》。为了有效地规制外资并购所导致的垄断,应当尽快颁布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在《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上,近期可以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通过适当的差别待遇对国内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培养国际竞争力;而从长远来看,则应该以国民待遇为立足点,以建立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和维护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在框架上,《反垄断法》应包括以下内容:垄断控制制度;生产和资本、市场过度集中的阻却制度;横向限制和纵向限制规制;不公正交易方法和歧视制度。

(3)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由于外资并购涉及面广、影响大,许多西方国家为适应外资并购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我国虽然也有不少关于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颁发部门的出发点不同,而且相互有交叉和矛盾,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总体上缺乏统一性。所以中国迫切需要构建自己的关于外资并购的统一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应以《反垄断法》为中心,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商标法、专利法以及国家各部委已经颁布和将要颁布的相关法规、条例。

2.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对策。

(1)建立规范化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应由国资委尽早制定出台权威性高、具体清晰的国有资产评估规则,进一步规范评估程序,对被并购企业做出公正、合理、科学的评估。在资产评估中,特别要重视对国企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信誉、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实际交易价的认定资格应交由社会资产评估机构,国资委和司法机构只履行监察职能。

(2)明确政府部门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对外资控股活动不应直接参与和控制,而是应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有关外资并购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3)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优惠待遇只是吸引外资并购众多因素中的一种,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废除单方面赋予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待遇,不仅不会影响我国的外资并购,而且还有利于减少我国引进外资的成本。因此,我国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按照产业、区域设置投资优惠政策,而非按照经济成分实行不同的投资政策待遇。

3.解决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的对策。

(1)通过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允许并购各方通过合同约定解决职工安置和就业保障等问题补偿和安置职工的问题。虽然外国投资者在法律上不负有补偿和安置职工的责任,但是基于保护职工利益,保障就业和维护安定的社会因素考虑,也允许出售资产的国有企业尽可能通过与外国投资者的谈判,妥善解决原有职工的安置就业问题。

(2)法。通过立法,明确要求重组后的新企业优先雇佣目标企业的员工或者负担原企业一定比例职工的就业,缓解被并购企业职工的就业压力问题;通过立法,赋予工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以并购参与权和知情权,使职工积极参与并购程序,更及时、更充分地保障他们的包括就业在内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任何国家经济的崛起,都需要吸收不同的资源,外资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我国要想利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引进外资,使外资并购在我国取得多赢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快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外资的进入创造条件,并积极应对外资并购带来的种种问题,在顺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外资。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董佰壹 冯晓静

外资并购中资产评估分析论文 篇2:

外资并购的垄断倾向及其防范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资并购的浪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外资并购带来了一些我国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但随着大型外资并购案的增多,尤其是跨国公司对关系到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并购,如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并购湖南华凌管线公司案,德国博世并购无锡威孚案等,外资并购导致的国内市场垄断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我国适时出台《反垄断法》,并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部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法律的出台,有利于遏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势力,打击跨国企业操作市场价格、产品质量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限制竞争行为,有利于防治外资并购所带来的垄断,促进内外资的公平竞争。

一、外资并购的垄断倾向

外资并购中的垄断倾向对于我国的经济安全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外资并购中的垄断倾向一旦形成,外资会进一步扩大其在相关产业的市场占有份额,造成市场力量的高度集中并最终形成垄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外资企业的垄断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现市场垄断倾向

目前,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以后,凭借国内的优惠政策和其自身的雄厚实力迅速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占据了控制地位,甚至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目前跨国公司已在彩管、微电机、小汽车、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纤电缆、橡胶、轮胎等取得垄断或控制地位。比如,在软件行业,微软(中国)公司的桌面操作系统软件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5%;在软包装行业,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在感光材料行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其中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5%,其它如柯尼卡公司等占8%-9%;在电脑行业,跨国公司没有形成绝对的市场优势和垄断地位。如笔记本电脑,联想市场占有率为20%,IBM、东芝、戴尔、惠普分别为17.7%、15.2%、11.8%和513%。IA服务器,HP占25.2%,IBM占19.3%,DELL占14.4%。路由器,思科占70%。计算机处理器,英特尔占90%;在手机行业,2002年,跨国公司手机市场占有率为70%,其中摩托罗拉占26.8%,诺基亚占16.7%,位居前列;在照相机行业,无论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跨国公司在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以上海市场为例,传统相机产品,奥林巴斯市场占有率为25%,美能达占20%。数码相机市场,佳能占24%,索尼占22%,尼康占20%;在轮胎行业,法国米其林占轮胎市场的70%,等。

2.部分产业出现行业垄断倾向

外资并购着力于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弱化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从而达到控制某个行业的目的。外资并购的快速发展,已经对部分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产生了影响,外资垄断部分行业的倾向开始出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比如玻璃行业,该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最大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资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以上数据表明,俞演俞烈的外资并购已产生了我国多个重要行业被控制的后果。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美国柯达公司对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收购,1998年3月,美国柯达公司出资3.57美元,收购中国的汕头公元、厦门福达和无锡阿尔美3家感光材料三家两厂,2003年柯达公司以4500万美元现金,取得了我国最后一家感光材料企业乐凯20%的股权,从而取得了一统中国感光行业天下的绝对优势地位。

3.形成专业技术垄断倾向

保持技术垄断,尤其是对核心技术的垄断,是跨国公司获得垄断利润的关键。从外资并购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后把核心技术垄断起来,致使我国辛苦研制的技术无成本让渡国外,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专业技术垄断倾向。目前,中国许多产业的产品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技术标准和关键零部件,如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汽车等产业。从个案来看,德国博世并购无锡威孚(中国最大的柴油喷射系统供应商)后,不仅垄断了中国柴油机的市场,而且垄断了无锡威孚的原有技术优势,而且迟迟不向中国转移核心关键技术,以此来左右中国整个柴油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另外在轿车行业,上海大众的普通桑塔纳车型,从1983年至1999年长达16年时间内一直没有变动,而该车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已经属于淘汰车型,且在国内售价高出国际市场价格1倍,但它还是占据了中档轿车60%的份额,其原因就是核心技术掌握在德国大众手中,而且在我国市场上,德国大众没有竞争对手,没有竞争压力引入新的车型。当其他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随着别克、广州本田等新车型投放中国市场,德国大众才将奥迪A6引进一汽大众,帕萨特引入上海大众。

二、外资并购垄断倾向带来的危害

1.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

据中国产业安全中心发布的“2006/2007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指出,最近几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外资不但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态势,并且进入我国工程机械、电器、钢铁、金融、水泥等支柱企业进行并购,重点转向大中型企业或整体并购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如IBM目前垄断我国银行业大型机市场,IBM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垄断,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金融运行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因为当国家间战略出现冲突时,IBM肯定要服从美国国家战略;在装备业这个国家核心与基础的工业行业,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堪与GE、卡特比勒等巨头比肩,而年销售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已达2000多家,中国的装备设备国产化不足50%: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石油化工设备以及70%的轿车制造和数控机床依靠进口。另外,2005年就有5家外资机构直接或间接入股我国水泥类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的“斩首行动”如果频频得手,尤其是那些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的企业纷纷被并购,那么政府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各种政策措施成效就会降低,影响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且有可能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2.导致我国的民族品牌大量流失

在诸多外资并购案中,品牌控制往往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竞争战略。从这几年外资并购的实践来看,外资先买断中方品牌,然后与这些中方品牌联合起来推出自己的国际品牌,最终以自己的品牌取代中方品牌,或者通过减少对中方品牌的投资来逐渐降低其品牌价值,或压缩中方品牌的产量,

或控制销售环节和市场推广,使民族自有品牌逐渐衰弱直至消失。外方控制品牌的问题在国内洗涤用品、化妆品、摄像器材、移动通讯、饮料、啤酒等行业尤为突出。譬如,在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并购整合了“亚洲”、“崂山”、“天府”等七家国内碳酸型饮料企业,这些品牌在合资后都消失了,最终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再如,洗发产品中十分畅销的“海飞丝”、“飘柔”品牌,是外资控股并购了广州“洁花”牌洗发香波生产厂家后推出的,原洁花品牌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还有国内洗衣粉市场上的“碧浪”和“汰渍”品牌是外资控股并购国内“白猫”、“高富力”生产厂家后推出的新品牌。大量事实证明,很多自主品牌不仅没有在并购中壮大自己,反而被消弱,直至被消灭,这样就会导致我国产业竞争力下降,这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大威胁。

3.削弱国内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不少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掌握控股权之后,取消原有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由跨国公司本部提供技术。而且在我国从事研发活动的外资企业多数从事适应性研发活动,外资设立研究机构主要是进行新产品的本地化研究,而高新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并不轻易向我国转让,创新能力仍在外资公司母国。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消弱我国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增强对国外技术的依附性。据调研,超过93%的企业在中国有技术扩散行为,但77.5%企业处于浅度国产化阶段;有深度国产化行为的企业只有16.25%;而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只有6.25%。比如,我国是世界上具有生产成套石油钻机能力的少数国家之一,在石油钻机方面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原最大的石油钻机生产基地一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把石油钻机制造部分与世界最大的石油机械制造商美国国民油井公司合资,成立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美方占60%的股份。合资后,该厂只剩下单一的加工业务,失去了原来的研发、设计、销售等业务,成了跨国公司的加工厂。

4.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近几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以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的方式,对中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并购。由于我国目前产权交易很不规范,外资在并购中国企业的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流失。分析其原因,有的是由于并购中资产评估制度不完善,评估方法不科学,从而造成一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在评估中被忽视或低估漏估的现象;有的是并购过程不规范,即产权交易过程多是企业之间的私下交易,而非公开竞争。(2)政府的因素。地方政府的指导思想不惜一切代价让合资成功,视外资注入和市场保障更重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中国企业的自主发展,结果让外资立于不败之地,使国有资产的流失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北旅并购案,1995年8月,日本五十铃和伊藤忠商社协议收购北旅25%的股份,从而成为北旅第一大股东,日方同时承诺所持股份8年内不向中国境内法人或个人转让。当时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在我国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方面的借鉴,日商也正是利用自己在成熟的并购经验钻了中国法律的漏洞。按照北旅与日方达成的转让协议,北旅使用的土地只以每亩5万元人民币折价入股,地价显然偏低,并且还存在设备被低估的情形。北旅拥有4台由德国生产的大型设备,当时的实际价格是1亿元人民币,但评估价格只有800万元人民币。结果,总的评估价格5.2亿元人民币比实际价格约9亿元人民币差不多少了一半。北旅的资产流失严重;再如,2005年3月10日,卡特比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卡特比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30.8万元人民币和43.6万元人民币,以股权并购方式获得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30%和40%的股权。令人吃惊的是卡特比勒投资有限公司以不到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竟然收购了这家具有40多年历史、在中国装载机行业里排名第七、年生产能力达5000台,销售收入10亿元人民币的山工机械40%的股份。

三、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策略

1.制定统一的《外资并购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为我国在外资并购过程中的反垄断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整部法律对外资并购进行规制的法律条款只有一条,许多重要的内容并没有予以体现,所以可以认定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控制仍然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鉴于外资并购有其特殊性,可以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反垄断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市场的实际和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现状,制定一部统一的、涵盖外资并购反垄断各方面内容、效力位价较高的专门的《外资并购反垄断法》。该法在内容上,应全面规制并购活动导致的垄断问题及其所有环节。

2.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措施

随着《反垄断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政策立法的法律制度框架和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但是,有关政策立法体系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就外资并购实践而言,《反垄断法》中的一些规定仍显得较为原则,因此需要尽快制定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从而保障发生在我国的外资并购活动顺利开展,有效防止和控制外资并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威胁。在实施细则中应包括程序性规则(如事前申报和事后申报、申报义务人、申报的受理机关、申报的内容和审查的期限)、实体性规则(如相关市场界定、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认定)、反垄断的域外效力和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法律责任(如举报制度、法律制裁、诉讼机制)等内容。

3.设立外资并购反垄断专门执法机构

我国的《反垄断法》虽然明确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但该委员会仅仅是履行反垄断工作职能的议事协调机构,而具体的反垄断执法权由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分工执掌,分别负责对“经营者集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垄断、价格垄断行为的执法权。这种对执法权的分工导致了执法机关对被监管的企业并无实际的管辖权,会形成执法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导致纠纷的产生。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应该设立一个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该执法机构可采取委员会制,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并且考虑到外资并购中反垄断的实际需要,必须赋予反垄断执法机构相应的职权,如应该拥有相应的调查检查权、审批核准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行政裁决权、规章制定权和公益诉讼权等。

4.建立外资并购的事后监控制度

《反垄断法》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仅规定了事前申报,未规定事后报告制度。从国外的立法与实践来看,大多规定了并购完成后对企业限制竞争效果的持续性审查制度。为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外资并购对我国市场带来的限制市场竞争的后果,参照国外的立法,我国也应当设立外资并购的事后监控制度。对于经批准已进行并购的外资并购,并购企业在并购完成时和完成后的一定年限内,应定期向国家反垄断执法机关报告并购后企业的控股情况,一旦外资所持股权比例超过国家规定的份额,反垄断执法机关有权认定其违法,可以解除收购或强制外商向国内相关企业出售其股份,以弱化其控制地位。

5.建立反垄断诉讼机制

诉讼救济是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最终救济方式。我国《反垄断法》53条规定,并购企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从我国《反垄断法》的具体规定来看,由于在立法过程中过多强调我国应建立反垄断的行政执法模式,忽视了司法机关在反垄断实施中的作用和反垄断司法机制的建立,对反垄断司法机构的设置和诉讼程序的规定非常简单。对于我国反垄断诉讼机制的设计,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建立公益诉讼机制;也可以参照德国的做法,由反垄断执法机构所在地的最高人民法院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享有管辖权,并设立相应的反垄断法庭,受理反垄断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案件。

作者:李宁颇

外资并购中资产评估分析论文 篇3:

外资并购冲击中国

引发焦虑与争论

虽然外资并购这种国际上主要的外商投资方式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外商投资实践中出现的变化,已让许多中国人焦虑不安。

首先,外商独资企业比例上升。1997年前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合资企业占主体;1997年,外商独资企业首次超过合资企业,占据了多数(1997年中国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9046家,外商独资企业9604家)。此后,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逐步上升。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合资企业纷纷转变为外商独资企业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管理上的摩擦,为了避免由此造成的效益损失,外商谋求独资经营;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入世后,跨国公司看好在中国投资的前景,开始转变投资战略。

如,日本松下在华投资的战略之一,就是要实行“集中化”,对其在华投资企业进行整合,作为在华业务的“总扩性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转变为独资公司。1992年12月,德国汉高、德国发展银行与天津合成洗涤剂厂成立合资企业,中方占70%股份,汉高占20%股份。经过1993年、1996年和2001年三次股权变动,中方的股份降到45%、20%直至完全退出。2001年8月,汉高又收购了德国银行10%的股份,天津汉高成了外商独资企业。美国宝洁是更早由中外合资企业变为外商独资企业的例子。2000年6月,宝洁(中国)有限公司提前终止了与北京日化二厂的合资,将其1994年设在北京通州的合资洗衣粉生产厂变成了外商独资企业。此后不久,美国宝洁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广州宝洁(1988年成立)也基本完成了从控股到外商独资的转变过程。有学者和业界人士担心,跨国公司通过并购逐步取得对单个企业的控股权,或变成外商独资企业,中方可能丧失所有权控制地位,也无法通过与外商合资直接学到外商的管理知识和技术。

其次,转向行业性收购。为了增强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力,提高市场份额,跨国公司收购国内企业的对象已经从零散的单个企业收购转向行业性收购,从开始时在饮料、化妆品、洗涤剂、彩色胶卷行业大量并购国内企业,基本形成寡头市场的竞争格局,向通讯、网络、软件、医药、橡胶轮胎等行业扩展,谋求更大范围开展并购活动。人们担心:中国弱小的企业面对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并购势头,无异于小舢板与联合舰队对抗,几无胜率。

其三,面对外资并购,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在法律、理论、策略、心理等方面的準备不充分,使一些外商有机可乘,钻了空子。1991年6月,印尼华人黄鸿年购买香港的红宝石公司,12月更名为“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策公司,1994年该公司又更名为“香港中策投资集团公司”。从1992年4月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开始,到1994年5月底,中策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合资控股企业达100多家。中策公司分片、分行业、成批并购国有企业后,一部分经过包装在境外上市,获得丰厚利润,但企业发展却被置于次要位置。“中策现象”加剧了人们对外资并购的担心或恐惧。

其四,理论界对于跨国公司控股并购中国企业争论不休。随着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改变,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外资并购案例增加,如何处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外资经济与民族经济的关系;是否要保持内资经济的绝对控股地位,以及在哪些行业、哪些领域保持控股地位;丧失控股权会不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外资大量并购中国企业是否威胁到国家的自主性和国家经济安全;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一直存有激烈的争论。

中国现实的选择应该是:抛开似是而非的争论,认识到外资并购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外资并购虽然使一些中资失去了企业的控股权,但转变为外资企业后也会在参加中国市场的竞争中产生技术外溢和管理外溢的效应,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应以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心态,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鼓励外资并购,并完善外资并购的法律体系,控制外资并购的负面影响。

最大的负面效应——

市场垄断的威胁

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它可能导致的垄断。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控股并购我国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对我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

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2.28%上升到现在的35%以上。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感光材料行业,1998年以来,柯达出资3.75亿美元,实行全行业并购,迅速获取了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2003年10月柯达又斥巨资收购了乐凯20%的国有股,全面控制国内数码冲印市场。在移动通讯行业,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企业1999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在软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基本控制了国内大中城市的饮料市场。在啤酒业,国内生产能力超过5万吨的啤酒厂合资率已经达到70%。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便可能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以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如果外资并购造成垄断,外商不仅控制国内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容易制约内资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制约国内幼稚产业发展。

虽然我国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多项法规,但一直未能形成系统的反垄断法。2003年3月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中,虽然首次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反垄断审查问题做出了相应规定,提出防止外资并购造成市场过度集中,但《反垄断法》尚未出台。我国必须尽快制定一套符合国情且与国际惯例一致的、统一的规制企业垄断行为的反垄断法规。

挑战中国相关政策

我国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了禁止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和外商控股的产业内容,但可操作性不高,目前并没有单独制定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而是把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与其他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等同视之,对于哪些领域允许外资并购、哪些领域鼓励外资并购、哪些领域禁止外资并购,主要靠部门内部掌握,缺乏全国统一、透明、公开、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这使并购的信息搜集难度加大、谈判困难、并购交易成本上升。为了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获得最大利益,必须确定明确的外商并购的产业导向。

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世界经济发展动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产业,都应是允许跨国并购的领域:第一,不涉及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使外商控股或外商控制,也无法左右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我国缺乏国际竞争优势、而且产业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即使不容许参与跨国并购,也很难独立地快速成长,利用跨国并购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领域”,也要有动态的思维。过去一直被许多国家认为是属于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如电信、交通、运输、电力、公共设施等,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开放的领域,成了跨国并购的主战场。在电子、制药、航空、新技术等国际化程度高且我国目前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可以大胆参与跨国并购。

对于服务业的外资并购,应尽快研究出台扩大金融、保险、增值电讯、外贸、旅游、商业、教育、医疗、运输等服务领域利用外资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管理办法,扩大开放地域、数量和经营范围,加快开放并规范会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此外,还可进行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等一般性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向外资开放的试点,拓展外资并购空间。

如何控制资产流失

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首先会涉及国有资产的评估。只有资产评估是科学准确的,才能保护国有资产,控制外资并购中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

在20世纪90年代,外资并购缺乏法律依据,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如前面提到过的香港中策公司,1992年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时,对无形资产并未评估,对有形资产的评估也存在随意性。2002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规则,旨在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促进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这些规则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入世后涉及的外资并购问题更加多样复杂,该国有资产评估法规也就更显得过于粗泛,评估办法也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一定差别,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入世后新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行为的需要。特别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职能转移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后,虽然相关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仍然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但随着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到位,国资委在管理、评估国有资产时,又会出台一些新的管理规程、制度。这样,原来有关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评估的法规就显得缺乏权威性,而且也存在漏洞。

鉴于以上情况,在国有资产评估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应由国资委建立新的、权威性高、具体清晰的国有资产评估规则,使其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要提高国有资产评估法规和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法规的法律层次。

二是明确政府尤其是国资委在外商控股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为了减少直至避免国有资产评估的扭曲和产权交易价格偏差,政府机构应该退出并购谈判程序。国资委不是行政机构,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评估程序,认定评估机构的资质等,事先确定国有资产交易价格区间。

三是采用哪种资产评估方法的决策权应该交给企业,由中外双方谈判确定。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中协调资产评估行为。

四是实际交易价的认定资格应交社会资产评估机构,国资委和司法机构履行监察职能。

富余职工如何安置

外资并购企业后往往要裁减员工,造成失业率上升甚至社会不稳定。1992年,武汉第二印染厂与香港鸿大行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港方以51%的控股权购买武汉第二印染厂资产,成立荣泽印染实业有限公司,并把2000多名员工裁减到700多人;同时,原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的保障问题、因工伤失去工作能力的职工安置问题等都要解决。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使政府、社会背上包袱,影响外资并购的效果。

外资并购完成后,对职工的处置通常遇到以下情况:

年轻、有文化、懂技术、守纪律的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被企业留用。这部分职工被留用后虽然工作强度有所加大、工作时间相应延长,但工资收入也有所提高(一般高于原有的国有企业和同行业的国有企业职工收入),但其他职工则被排挤出企业,另行安置。

外商并购前已经离退休的老职工,外资企业不愿意承担其保障开支,使这些职工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社会福利、医疗费用等没有着落,成为并购中的一大难题。

对于被排挤出企业的职工的安置,各地采取的办法主要有:接近法定年龄的,可以提前退休,发给一定比例的工资;职工可以停薪留职,自谋职业;下岗回家的,发放一次性补偿,买断工龄;因工伤事故失去工作能力的,由政府拨付专款支付生活费;一时难以安置的,在原厂内待岗,发基本工资,或进入人才市场,另行安排再就业,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给这些人员提供再就业的岗前培训,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基本的生活费用,并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被并购企业人员的安置问题,被外商认为是事先估计并购成本时最不确定的问题。有必要制定“并购企业职工辞退赔偿办法”,使职工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并使谈判双方有据可依,使外商事先能够清楚人员安置的可选择办法,能够明确计算出每种办法的费用。

逃避债务有“高招儿”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时,往往面对被并购企业的债务。并购中的债务处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利益,而且影响到银行利益和金融风险。1992年至今,在外资并购债务处理中,各企业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种情况是,外商控股并购国有企业时,主要是选择效益较好的企业,或企业中的优质资产,而希望把国有企业的债务剥离出来,或者留给原国有企业,致使被剥离出来的国有企业更加难以生存,事实上成了企业逃废债务的挡箭牌。一部分国有企业正是看中外资并购的这一“功能”,从一开始就是出于逃废债务的目的而走上由外商控股并购之路的。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中国目前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不完善,清产核资工作跟不上,一些国有企业由外资并购后,未经过清产核资等环节就注销了法人资格,使新老法人之间责任划分不清,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原国有企业债务无人处理,增加了银行坏账死账和金融风险。

第三种情况是,外商控股国有企业后,原国有企业的债务和亏损先行挂账,由政府负责,待新的企业有盈利后,再由中方股份分红部分逐步偿还。但对于政府来说,即使外商控股国有企业发展较快,政府也无法从中受益,政府的包袱还会较重;可如果不允许外商控股并购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亏损和负债会进一步增加,同样会加大政府的包袱。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外商共同参与。

企业文化整合不易

成功的外资并购必须解决企业文化冲突问题。由于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地域、规模水平、行业特点和历史传统上不同,企业文化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导致外资与内资企业在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冲突,甚至使外资并购失败。

1997年发生了震动全国的“扬子改制”,德国博西华公司收购扬子电器,收购完成后因双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最终以分手告终,“扬子冰箱”也从市场上消失了。舒而美在鼎盛时期市场占有率为38%,销售额高达十几个亿,但当它被全球最大的纸巾生产商金佰利收购后,中西方文化难以融合,外商的管理理念难以被中国员工接受,早已江河日下。2001年安永合并了中国当时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大华,合并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四年过去了安永大华并没有进入安永主流之中,仍然独立运作,大华也走掉了一批业务骨干,客户流失严重。

在这点上,以并购实现成长的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美国思科公司的做法值得学习。

美国著名的思科系统公司在世界(包括中国)的并购成功率很高,与其极为重视文化整合不无关系。一般来说,企业并购后的员工离职率平均超过20%,而思科只有2%左右。通过成功的并购思科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思科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了有效化解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需要注重以下工作:

首先,并购企业间要进行全面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可以传递和反馈信息,了解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提炼出各自的文化要素,分析其优缺点;找出两种文化矛盾冲突的主要方面和重疊方面,分析差异的缘由,制定解决措施,以便设计新的企业文化。

其次,在并购双方管理层之间制造融洽的气氛。通过双方高层,尤其是在与被兼并企业关键人物的沟通中了解其态度、动向,争取获得支持和留住他们。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是使不同国家企业的不同文化得到融合、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所不可或缺的。

再次,充分尊重被解雇员工。通过与被兼并企业的各相关团体(员工、供应商、中间商等)的沟通,了解他们对公司的期望,以便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获得他们在精神上和行动上的支持。

最后,根据新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特点,对企业原有文化进行结构调整、系统融合,构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思科在并购后还设有思科“文化警察”一职,负责评估并购对象的企业文化和思科文化的兼容性。

阅读背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整个90年代跨國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15.1%的平均增长速度;90年代中后期,跨国并购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70%~90%左右;尽管21世纪初跨国并购投资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份额。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吸收外资离不开利用跨国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在加入WTO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法规正发生着系统性的变化。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中禁止成员方使用当地经济含量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外汇平衡要求、对外销售比例要求等投资管理措施,防止投资措施对贸易产生限制和扭曲等方面的规定,我国政府修订了不适应WTO要求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三部外资大法及其实施细则;对违背国民待遇和公平贸易原则的投资措施做出了调整,取消了要求外商投资企业购买一定数量的中国产品作为生产投入的规定;取消了贸易平衡限制,不再要求外资企业进口控制在其总销售额的30%以内;取消了内销数量限制,以及外汇使用限制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支自求平衡的要求。进一步放松对外商投资的管制,放宽市场准入,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法律、会计、建筑、旅游、教育、运输等服务贸易领域,改善外国服务供应者进入上述领域的条件。还改革了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提高投资政策透明度,定期向WTO通报外资政策变动情况;建立政策发布机制,指定媒体发布外资政策,保证这些外资政策随时可以获得;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新的区域性优惠政策;完善吸收外资的产业政策,鼓励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探索并购、风险投资、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外资,并出台一系列鼓励和规范外资并购的法规。

入世后外商投资政策法规的变化,为外资并购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我国根据自身需要,对跨国并购也寄予较高期望。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都存在缺陷,在20世纪90年代末短缺经济结束后,市场竞争加剧,客观上要求进行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借助于外资并购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调整,是可期待的路径。另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应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但主导不等于主体,不见得要在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事实上中国弱小的财政已经无法支撑庞大的国有经济的盘子。为此,有必要进行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就需要有大量的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需要利用外资并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改善内部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外资并购包括外资公司、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直接通过购买股权或购买资产的方式并购境内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第一起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香港中策公司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以来,外资并购的发展并不顺畅。据统计,到2001年,中国吸收的FDI中外资并购额仅占4.96%。以证券市场为例,十多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涉及外资收购的案例约50起,相比于内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股权的5000多起收购案,外资并购是零星的、分散的、间接的。

自2003年以来,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案例逐渐增加。外资并购的重点行业分布在以下领域:一是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含量高、且行业内已拥有一定数量外资企业的制造业。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石油化工、机械等。二是规模效应明显的流通业,主要是批发与零售,以及大型综合超市、百货业等行业。三是正在取消进入限制的原垄断行业,如,银行、证券、电讯、港口、航空、自来水等。这些行业外资公司本身的产品或服务与内资相比有较明显的优势,能带来超额利润。四是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如,通讯设备制造、计算机硬件、软件、生物工程、新材料等。

当然,外资并购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无法达到原定并购目标,有的甚至使企业陷入困境。1995年日商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一次性购买北旅公司法人股4002万股(不含国有法人股),并承诺八年不退股。日方在正式成为股东后,参与了北旅的经营管理。然而,公司引进外资后,中外双方在发展战略、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整合工作十分艰难,经营业绩并未出现大改观,除了在1996年实现每股0.003元的盈利外,其余年度均亏损,1998年更是创下了每股0.73元的亏损记录,逐步沦为绩差股,甚至被证监会强行要求退市(PT)。2000年底公司进行重大资产置换,PT北旅为航天长峰所取代。

外资并购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外资对并购对象了解不够清楚、并购标的选择错误或并购后整合不当的原因,也有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不完善、造成外资并购的成本难以控制的原因,还与外资并购在中国遇到的观念冲突、体制环境等有关系。在外资并购中还有许多尚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作者:桑百川 太 平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戏曲论文下一篇:POP广告现场促销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