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企业并购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企业并购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企业并购也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企业并购的风险以及防范、减低并购风险,本文对企业并购的好处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风险情况指出防范企业并购风险发生的几点建议,希望给企业并购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危机与企业并购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危机与企业并购分析论文 篇1:

企业并购重组的协同效应及对策

[摘要]金融危机环境带给中国企业海内外并购重组最佳时机。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并购重组的协同效应,阐述了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针对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并购重组;效应;问题及对策

并购重组是企业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并购重组更是国内企业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引入外资,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救活劣势企业的大好机遇。

一、金融危机环境带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重组最佳时机

进入21世纪,我国正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海外并购规模越来越大。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重组的现状

金融危机虽然令经济不景气,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迎来了新的海外并购投资机会。仅2009年1—8月,中国海外并购就达76起,涉及金额超过40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如2009年3月31日武钢集团以2.4亿美元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Consolidated Thompson)199%的股权。2009年4月1日,华菱钢铁集团以8.26亿美元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公司FMG集团17.4%的股权。2009年4月14日,中国五矿有色以12.06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企OZ Minerals公司部分资产。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涉足两大方向:一是自然资源类;二是技术产权类。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重组的原因分析

进入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依然在持续影响着全球经济,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甚至趋向增速的热潮。究其原因:

1 大部分中国企业已具备走出境外的条件。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中国内地已经拥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一些已经走出国门的企业,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

2 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可以通过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拉动和增加产品的出口量,用外需带动内需,带动境内商品和劳务输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更有实力的国际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使中国境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进一步熟悉国际市场,培养锻炼更多的通晓引入外资和国际投资的专业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能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力。

3 金融危机使海外企业的并购价格偏低。

从长期的时间段上来看,被并购企业的价格,金融危机这个时间点的企业并购价格最低。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类股价大幅下降,整个市场估值相对比较低,除了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国外资产价格下降外,还有许多企业的市盈率大幅下降,生产经营能力快速削减,只有降低企业的价格才能通过被并购重组而走出困境。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迎来境内“企业并购重组年”

企业并购重组本来是市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是一种市场机制下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但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为了实现我国政府“保增长、调结构”政策取向下的行业与区域经济振兴规划,为了尽快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之目的,2009年在金融危机环境下迎来了境内并购重组的高峰期。特别是近期出台的上市公司收购与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鼓励行业整合、发放并购贷款、财税减免等实质性扶持政策,更是为企业并购重组带来了最佳的政策环境。2009年也就成为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并购重组年。

以上海为例:2009年3月份召开的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提出的上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目标是“形成2-3家充分发挥投融资和国资流动平台功能的资本经营公司;3-5家在全球布局、跨国运营的企业;8-10家在全国布局、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同行业的企业;20-30家主业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要求资产证券化比例从2008年的18%提高到40%,实现2500亿资产的并购重组。

三、企业并购重组的协同效应分析

当一个企业决定扩大其在某一特定行业的经营时,首选战略是并购重组那个行业中的现有企业,而不是依靠自身内部发展。因为企业并购重组会产生以下协同效应:

(一)节税效应

政府部门为了鼓励某些行业的发展,通常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如果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再通过税务筹划,可达到节税的目的。另外,由于不同行业的营业收益、资本收益,以及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的相关税率存在差异,在企业并购重组中采取恰当的、台法的会计处理,也可以达到节税的效果。例如:w公司并购E企业,公允价值确认为1800万元,E企业账面净资产为1500万元。如果W公司全部用股票支付,则E企业的股东在被并购时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可节税75万元。如果w公司用现金支付,则E企业在被并购时应按资产转让所得300万元(1800-1500),缴纳企业所得税75万元(300×25%)。

(二)筹资效应

金融危机环境下,被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属于有较多资金盈余但股票市价偏低的企业。且被并购重组方企业资产的卖出价值确认较低。通过并购重组,新的企业可以同时获得以股份购买的被并购重组方的卖出价值和上涨的股票市场价值,增加新企业资金。对于经营稳定,收益水平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在并购重组时,还可以以被并购重组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信贷资金。

(三)增值效应

企业并购重组,对交易双方都是价值增值的投资。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可以进行业务和管理层调整,改善公司治理,提高运营效率;可以通过资源要素的有效运用、重新整合和具体协调,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达到1+1>2的增值效应。这就决定了企业并购重组有创造和增加价值的空间。成功的企业并购重组可以使被并购重组企业的原有投资者避免企业破产而导致丧失全部投入的资本,如果是上市公司还有股票升值的收获。

五、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截至2009年8月底,至少有金融、地产、商业、汽车、设备制造、信息和医药七个板块受益于企业并购重组。但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一)政府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要减少有负面影响的干预

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归政府所有。这就决定了政府以企业所有者身份,运用其行政

权力干预和支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一切行为。加之政府主管国有企业的部门不愿意放弃为掌管企业经营管理权而拥有的经济利益,更是使国有企业难以在政府主导型干预下进入市场主导型的并购重组。政府部门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介入和干预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很有必要,但下列三方面的干预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不准跨地区并购重组;二是某些地方政府将实际控制的国有资产存量变现,作为摆脱本地财政困境的路径;三是有些政府官员视企业并购重组为政府行为,并购重组全过程都要由政府包办代替。

按照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即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i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国资委是一个“纯粹的“、“干净的”出资人,应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不应当承担以政府名义的监督管理职能。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并购重组是一种市场主导型的行为。各级政府应当严格遵循市场化原则,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利用其政治资源和信息资源,促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并购重组。让企业自行其事。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企业并购重组要防止债权债务纠纷

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无论是整体并购重组,还是股权转让重组,其并购重组前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都转移给了重组后的企业。它包括:1.继受债权债务纠纷;2.隐瞒债权债务纠纷;3.遗漏债权债务纠纷;4.隐性债权债务纠纷。

债权债务纠纷是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而造成的。并购重组企业的债权债务一定要在并购重组前给予解决,账面上未到期的债权债务要通过协议方式对债权债务作出约定。对继受的债权债务,在并购重组约定的协议书上要明确规定谁来偿还,怎样偿还,什么时候偿还;对隐形债权债务,并购重组企业事先要提供保证和担保,并购重组后如有发生,均由债权人向提供保证和担保的当事人追偿或有债务损失;对隐瞒或遗漏的债权债务纠纷,如果导致被并购重组企业的评估价值高于净资产价值,并购重组后的新企业要减少原评估价值,依法进行追偿。

(三)引入外资并购重组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金融危机环境下,由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意志或地方政府对政绩的非理性追逐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外资参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可能未将国有企业长期经营中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计入企业总价值;二是有可能将国有企业拥有的劳动力技术价值未记入企业总价值;三是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忽略国有企业的市场增值,没有做到等价评估。四是地方政府为了较多获得外资,有可能不惜降低土地等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价值。

引入外资实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一定要贯彻落实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中规定: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在应对引入外资的并购重组时,要运用现金流量法来改进和完善资产评估制度;要参照拍卖价格来确认无形资产评估的价值;要参照土地的市场价格对参与并购重组企业的土地进行定价;要改进定价方法,严格按照公允价值来全面确认参与并购重组企业的总价值。

(四)针对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要制定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并购重组是一项复杂而且专业性又非常强的工作。无论是并购重组前的准备阶段,并购重组中的运营阶段,还是并购重组后的管理阶段,都会伴随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表现为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并购重组双方规避和减少风险,需要依靠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评估师来规范运作企业并购重组的全过程。一是在实施企业并购重组前,由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对该项目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并购重组方案和法律意见书,以避免企业并购重组项目遭受法律和政策上的风险;二是对企业并购重组项目进行合法性审查合格之后,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调查、核实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并会同资产评估师确认其价值,以防范企业并购重组项目遭受财务上的风险;三是企业并购重组作为一种市场交易行为,需要依靠中介组织和参与并购重组的各方反复地进行谈判和切磋;四是企业并购重组需要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资产置换协议、股权转让决议、增资合同、债务承担合同、债转股协议和变更劳动合同等法律文件,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五)并购重组企业的员工安置要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不受影响

员工安置属于企业并购重组中一个主要问题,也是政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虽然按相关规定,被并购重组企业的员工,包括固定工、合同工和离退休职工,原则上由新企业承担,但是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并购重组,事实上造成大量的在岗人员失业,对被并购重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职工来说,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实施并购重组的新企业要对员工的安置等问题事先做出保证,这是解决企业并购重组中出现员工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还要做到:裁减原有企业员工要有严格限制;对确实需要辞退的富余员工应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在其离岗前按相关规定买断工龄或一次性给予补偿;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员工,不得随意辞退。

作者:李守权

金融危机与企业并购分析论文 篇2:

浅谈企业并购的风险

摘要:企业并购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企业并购也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企业并购的风险以及防范、减低并购风险,本文对企业并购的好处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风险情况指出防范企业并购风险发生的几点建议,希望给企业并购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关键词:企业;并购;风险

所谓企业并购是指某家企业采用证劵、现金等其他形式购买获得其它企业全部或一部分股权、资产,从而获得控制该企业的权利的经济行为[1]。企业并购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因此不能为了获得高利润而盲目的进行企业并购,应综合考虑到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 企业并购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处及必要性

企业并购对于企业的发展有3个方面的好处,①能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其包括生产规模经济效应以及经营规模效应。企业并购后可调整、补充企业资产,从而获得最好的经济规模。另外,并购后企业还能结合不同市场、客户实行专门的服务及生产,以便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②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方式在生产能力低、需求下滑的情况下,能获得一个对于企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有利地位,使产业合理化。另外,并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帮助企业节省管理费用。通过并购将多个企业置于同一企业领导之下,企业一般管理费用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进行摊销,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可以大大减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内企业也逐渐向着国际化发展。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并购趋势呈现一种发展趋势,这是因为企业并购是一个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企业为了能获得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持续、健康发展,实行企业并购是可行的,也是一种提高企业实力、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2. 企业不能盲目并购,应考虑到并购存在一定的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能实现长期增长。企业除了通过内部增长方式,还能通过企业并购来达到企业增长。但是,企业不能盲足的进行并购,应清楚了解到企业并购可能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并购风险,另外并购活动会对企业今后的经营活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在进行企业并购之前应充分了解并购存在的风险类型,从而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或者是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率。如果企业并购决策不正确,就会导致并购失败,严重者还会导致破产。因此,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应给予并购风险高度重视,并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工作。

3. 防范及减少合并风险的措施

3.1并购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一致,不为并购而并购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并购本身不是这一活动的目的,而是并购之后实现盈利才是并购的目的。企业并购需要进行并购整合,这一环节会涉及到战略、员工以及企业资产、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工作。企业并购进行整合时最重要的就是实行文化整合。从战略目标出发,企业并购之前首先应考虑两者企业之间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否一致,然后通过选择发展战略大体一致或企业文化相同的企业进行并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并购的目的。也就是说在企业并购之前就先要对两家企业的文化背景、战略目标等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出相似部分和差异部分。然后综合分析实施并购之后企业的共同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是否会存在重大改变,是否会对今后的发展、经营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帮助有效防范企业并购风险的发生,为今后企业真正并购打下良好的基础。

3.2企业并购之前应进行全面、合理的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会存在风险,因此在进行并购之前企业应请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自身实行合理、全面的整体评估。从而合理计算出被并购企业的价值,并购过程中应与被并购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尽可能使双方企业均取得最优的效益。评估工作应选择适合的价值评估手段,制定合适的并购出价及最优的融资规划。在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评估结果既会对并购的可行性产生影响,也会对并购之后企业长期经营能力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目标企业实行价值评估对于企业并购活动而言十分重要[2]。若并购企业是上市公司,可选用市场比较法、资本资产价模型法以及收益分析方法来完成价值评估工作。若其并非上市公司,可选用股利分析法、收益评价法以及资产评估法来完成价值评估活动。但是不管选择哪种评估方法,其最终评估结果都需要在进行风险-收益评价活动的前提下。

3. 3并购存在外围风险要测算企业的承受能力

根据上文可知,企业并购过程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并购活动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系统工程。并购存在很多外围风险,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所以并购之前企业为了确保这一决策正确应充分进行预测、调查,对企业具有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也就是测算企业假设遇到这些并购风险是否具有良好的解决能力以及经济负担能力,从而预测并购活动的可行性。所谓并购可行性是对企业并购的经济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按照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实际情况,综合确定目标企业是否具备并购的能力,以及并购之后企业具有的承受能力。然后根据这些预测结果进行利弊对比,确定是否进行并购。通过反复调查、分析,如果企业具有并购能力,应对目标企业实行全面调查,及时了解目标企业的整体信息,从而正确估算出并购后企业可获得收益及风险程度,正确预测并购可行性,进而有效防范并购风险出现。

4. 分析企业并购之后企业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企业并购过程中,不论是跨国并购或是国内并购,其需面临的3大挑战:政策限制:目前政策限制是影响中国企业实行并购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威胁论:目前阻碍我国企业实现跨国并购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非经济因素;缺少法律法规:目前国内对于企业并购的相关法律规定只有部分零散规定,这已无法满足瞬息变化的企业并购活动需求。其表现在企业并购法律缺少权威性、法律体系不健全以及缺乏系统性。

企业并购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机遇:经济领域中,瞬息万变及动荡变化的经济环境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那些想要进军国家化的企业,可以利用经济低迷阶段趁虚而入,通过利用较低成本来进行企业新一轮整合、并购。当前,人民币升值,这对于中国企业进行并购活动比较有利,另外外国股市场不处于下跌状态,这对于国内企业并购来说是双重优势[3]。对于国内优秀企业而言,若具有充足的现金流或者是资本,就能实现向企业国际化进军,实施跨国并购活动,从而快速扩大自身实力。总的来说,企业并购方式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快速提高自身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是其具有这一优势,所以被广大企业所接受,但是企业并购过程虽然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并购风险。因此,企业实行并购应进行充分准备,清楚认识并购过程可能产生的一些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5. 结语

总之,企业并购活动如果成功,对于企业今后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利。但是企业并购过程中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所以企业并购不能盲目进行。企业并购应充分认识到并购风险类型,然后针对这些风险类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控制。(作者单位:深圳市财政金融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肖尧春.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企业发展.2010(9):33-34.

[2]王涛.论企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经济.2012(2):19-20.

[3]武鹏文.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5):46-47.

作者:江美琪

金融危机与企业并购分析论文 篇3:

浅谈如何成功控制企业并购风险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也随之增多,从行业上分:有同行业并购与跨行业并购、实体经济与资本运作的并购,从体制上分:有国有企业(把上市股份公司等同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并购、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并购、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在并购增多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企业并购风险也逐渐地显现出来,并购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并购的实施阶段和并购后的整合阶段,而目标企业的信息调查与研究对一起并购是否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企业并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着重从目标企业信息透明化这一焦点就如何成功控制企业并购风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风险;收购;并购运作

1 企业并购风险的定义、目标企业透明化的定义企业并购风险,广义上是指由于企业并购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狭义上的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可大可小,既可能是企业收益的下降,也可能是企业的负收益,其中最大的亏损是导致企业破产崩溃。界定企业并购的风险目的是为了识别风险,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性质,是分析风险形成的机理前提。

目标企业透明化并没有固定的定义,它只是一种要求,我们对它的描述是:知道任何您认为可能引起并购风险的关于目标企业的一切信息。企业信息调查与分析分两步走,首先调查,包括调查企业概况、企业资质资信度、财务情况、经营管理、环卫符合度、法务风险以及下属公司的资料等;其次分析,主要是目标企业财务分析,针对企业赢利能力、不足之处以及财务风险专项分析。

2 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

企业并购风险是很复杂的,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上加以分类。在并购过程中,按照企业并购阶段先后来分,我们把企业并购风险分为了三个阶段:并购前的准备阶段的计划决策风险、并购过程中实施阶段的交易风险和并购以后整合阶段的整合风险。每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出现的风险也不同,下面对不同阶段的具体风险进行分析。

2.1 并购前的准备阶段的计划决策风险

准备阶段是企业并购的第一阶段,也是首要阶段。目标企业的选择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是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分析过程,如果对目标企业能力分析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我国企业并购的实践中,经常会忽略一些细小的环节而给自己带来困境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产生一定的风险。

(1)从战略布局上,并购的企业对本身能够弥足珍贵

笔者2010年暑期有幸在一家投资公司实习,参与了企业并购活动。所实习的企业是一家以资本投资为主的投资公司,每个股东其资产在亿万元以上,企业从长远的利益考虑,各股东有将产业从沿海往内地转移的战略布局,同时有并购一家消费类品牌的知名企业,通过融资上市的意向,这样既可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增加后劲,也可为子孙后代长期拥有一个知名品牌打下基础。公司所并购的企业是一家老牌酒类企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内著名品牌,只是因国有相对控股管理不善,引起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这家企业在我国中部人口最大的省份河南,从战略上分析,这样的并购是相得益彰,对企业本身也是弥足珍贵,风险相对较少的。

当然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缺乏,对目标企业的选择不当和战略路线选择不当,从而导致企业并购战略不利于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应当做出正确的战略并购路线,从而确保并购的成功。

(2)并购前期的重点是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判断

在企业并购中,能否及时的获取有效、真实的信息,是决定并购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企业并购前,如果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收集到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资料,则会大大降低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为此,我们对并购目标企业的经营业务、财务报表、负债状况、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环保政策、企业资信等应当做出有效的信息收集。在对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尽量详细、精确,做出全面调查与审核、分析。要针对目标并购企业制订特定的调查内容,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析,并且强制性的要求并购目标企业对其财务报表、负债情况及未决诉讼等方面作出有效的担保。具体实施中,信息要求被收购企业提供,但仍应亲力核实。拒绝提供的,视为没有合作诚意;对于强行收购,信息应当亲力亲为,进行实质调查。

(3)并购中目标企业财务分析

一个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其有多少资产,而是其有多少产生收益的能力,一个企业的账面能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实绩,也能为将来提供参考,所以企业财务分析是目标企业调查中的重中之重,财务分析能反映企业经营赢利能力,亦能反映企业风险,还能暴露企业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在并购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不论同行业并购还是跨行业并购或实体经济或资本玩家的并购,都不能忽略企业外部的运作,特别是并购要得到地方政府支持,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特有的。例如2007年7月,浙江嘉德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忽略外部的运作,在安徽省界首市以7200万元并购安徽沙河王酒厂后因得不到界首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形成进退两难的局面。

2.2 并购过程中实施阶段的交易风险

(1)企业并购交易的法律文书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技术内涵的经营手段,具有复杂性、系统性,非常有必要聘请有丰富并购经验专项的法律专家起草法律文书,同时自己公司也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市场进行专项调研或向相同类企业并购案例的专家寻找提供管理咨询。法律文书应本着公平、公正、合理,不给企业并购后留下隐患的原则。在管理差异方面有以下经验:

①被并购方授权新设公司择期收购被并购方的股份或资产,接受被并购方一切有形和无形资产,使被并购方股东在形式上放弃对兼并方的禁止同业竞争的请求。

②实施并购后,被并购方在一定年限和一定市场范围内不得从事相同品牌、相同产品的生产、销售。

③被并购方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或辞职后一定年限内担任其同业公司的高级职员。

④被并购方原从事技术和市场的人员,通过劳动合同或其他形式明确限定:若离开公司,应在若干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及泄露或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原企业的商业秘密。

(2)企业并购交易的时机

企业并购时机与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有关,根据一个行业成长时期,分为朝阳行业、金牛行业、夕阳行业。朝阳行业积极进入,金牛行业可以进入,夕阳行业最好不要进入,我国电视机生产巨头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面临巨大的行业衰退风险,最终失败,就是很好的教训。

近些年发生的大事件中,最广为人知和最能影响全球经济的莫过于金融危机了。金融危机告一段落了,但是它留下太多引人深思的问题,也带来很多启示。它也是说明企业并购时机选择的重要性的光辉一例。下文将通过一个反面例子来说明企业并购交易时间的重要。

中国平安,我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和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中国平安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0年7月8日中国平安总资产高达1.6万亿元。

2007年11月,中国平安入股富通集团(富通集团是欧洲15大金融机构之一,主营业务包括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那时正值金融危机扩大。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短短1年的时间,截至2008年11月,其最初的23874亿元投资额仅剩6亿元左右。虽然今后富通股价可能上升,抵消之前的亏损,但是就当时的交易来讲,平安收购富通的巨亏却是不争的事实。

(3)融资风险

在大型企业并购的过程中需要从外部融资,可能是银行贷款、投资者注资、资本市场股票融资等,在企业注入资金的同时导致自己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此时财务风险控制尤显重要,控制财务杠杆,超过风险承担能力的融资不做。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分析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现金支付是否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现金风险大,可以考虑用股权购买的方式(被收购公司持有收购方股份)分散风险。

在企业跨国并购中还需注意汇率风险。例如,当日本处于大地震的灾难之中时,日本重建需要大量资金,日元的需求量上升,所以日元短期内升值也是一种必然。在具体操作中支付哪种货币不得不考虑。

(4)股权并购对比资产并购

股权收购是指以目标公司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为收购标的的收购。股权收购,目标公司的或有负债在收购中难以预料,因此,股权收购存在负债风险。

资产收购是指一家公司以有偿对价取得另外一家公司的全部或者部分资产的民事法律行为。资产收购中一般只要关注资产本身的债权债务,不用担心或有负债的问题。但是资产收购中税费较高,收购成本较高。

(5)反收购风险

企业并购如果遇到目标企业的抵制,那么目标企业可能会不惜代价来设置障碍来进行反收购。目标企业通过反收购加大了并购难度和风险,打乱企业的并购计划,从而导致并购失败,反并购一般出现在强行收购中,如微软收购雅虎,如果不是绝对强势的公司,不要采取该并购方式,风险极大,即使收购成功也会因留不住人才而损失惨重。

2.3 并购以后整合阶段的整合风险

并购合同签订后,企业才真正进入并购整合阶段。行业、企业所处环境、企业文化都会影响并购后的整合。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一般而论,企业并购整合阶段面临管理风险,经营风险以及企业文化风险。

(1)管理风险

并购之后管理人员、管理队伍能否得到合适配备,能否找到并采用得当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能否一致,管理水平能否因企业发展而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都会造成管理风险。

2007年11月19日,中糖持有36.11%股权成功入主酒鬼酒,中糖入主酒鬼酒后,派出强大的管理阵容和资源,中糖总经理王新国担任了酒鬼酒董事长,副总经理赵公微担任了执行董事,中黄公司中国部总经理夏心国担任酒鬼酒的总经理。这样的阵容,就意味着所有中糖的资源——包括行业管理资源和信息,包括中糖旗下所有的渠道,包括中糖几十年贸易所积累下来的人脉,现在全部向酒鬼酒开放。一个真正强大的管理团队以及良好的管理系统将一个企业带入良性的增长中,从2007年收购时的1.5元左右到今天的20元左右,增长了13倍。

(2)经营风险

被并购企业如果处于一个良性运作中,那么保有其原有的经营模式比大刀阔斧的去改革要好;如果被并购企业运转困难,那么就需改善经营方式。仍以中糖收购酒鬼酒为例,酒鬼酒曾一度是中国名酒,在中糖入主前20年间,因其国有改制、管理经营、资本运作上存在问题,几度面临被收购的局面,曾被资本玩家刘虹收购,因其高风险运作以及缺乏实体经营经验使酒鬼酒情况更加恶化。中糖收购后,请出白酒界传奇人物吴晓萍对酒鬼酒质量体系进行改革,并成功开发馥郁香型,将酒鬼酒从质量瓦解的边缘拉了回来。酒鬼酒在中糖集团以及吴晓萍的领导下取得经营上的成功,仅2010年第一季度就回款1.4亿元,利润2000万元,而2007年全年销售额才8700万元。

(3)企业文化风险

企业文化理论上来讲是在空间相对独立、时间相对漫长的环境下形成的特定群体一切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通俗的说法是一个公司的行为模式以及行为习惯。并购双方能否达成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共同的经营理念、团队精神、工作作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带来风险。企业文化能否融合,影响并购成败。企业文化特征差异普遍存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文化不一样。国有企业讲资质,论资排辈,作风官僚;民企相对讲究能力,讲效益,官僚作风可能存在,但不如国企严重。当然,目前国企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作风有所改善,但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多年企业经营实践中出来的,是行为习惯,要改何其难,行业不同企业文化也存在很大差异。年轻人占主流的网络公司文化可能偏轻松、嬉皮,但是制造业则讲究精确,给人的感觉是严谨而稳重。不同地区的文化习惯也不一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改革不仅应符合公司战略目标,还得符合当地文化,例如湖南人喜欢吃辣,湖南的企业适合风风火火的作风;福建人喜欢泡茶,性闲适,所以比较重视工作之余的休闲。

3 结 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企业并购的兴起,涌现出了一批企业并购著作,对国内企业并购实践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大部分著作都是以介绍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常识为主,缺乏对企业并购各方面内容的专门化的研究和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企业并购实践不断发展和深化,并购研究深入发展。近年来,学界与业界一些人士开始做中国年度并购报告之类信息汇总性的工作,对于作进一步并购研究的学者来说很有价值,对业界的实践也有指导意义;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流入我国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引进出现了新的形势,外资可以进入的领域在拓宽;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面临被外资收购以及收购外资的新形势。加入WTO后,企业的视野更加宽广,融资渠道更加丰富,但也面对新的风险。并购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发展。

本文针对企业并购风险提出了一些看法,期盼能为企业并购产生实际意义,哪怕能触发您的一点思考,该篇文章也不失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晓莉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现状及其改革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

[2]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叶雨青,惠好企业并购与重组的风险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9(10)

[4]刘文通公司兼并收购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

[5]史建三跨国并购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1)

[6]大卫·J本丹尼尔,阿瑟·H罗森布鲁,国际并购与合资——做好交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余颖,江咏,袁敏捷战略并购:管理风险的三大原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梅琦

上一篇:校外实习基地下国际经济论文下一篇:和谐内部审计环境迫切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