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转型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基于对民族艺术文化、民族特色概念的认知,通过文献的阅读和整合,发现民族地区在艺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居民对本民族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削弱、民居特色建筑翻建与消失、民族技艺后继乏人、民族歌舞逐渐模糊、民族习俗内涵消失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文化转型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艺术文化转型分析论文 篇1:

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推动社区艺术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既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的检验平台,也为两大职能明确目标,近些年来,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艺术文化是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升社区居民文化水平、提高道德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广西(钦州)城市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仍相对滞后,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促进地方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毋庸置疑。本文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大学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案例进行分析,从提出规范实践教学、正确合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开设社区艺术文化培训、传承发展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文化以及促进社区艺术文化多元化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以期为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城市社区  艺术文化建设

一、关于高校职能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一)高校职能

关于高校职能的说法,历来有着众多争论,直到19世纪下半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将社会服务纳入到其办学理念,使高校职能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服务职能,之后,很多学者对高校职能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诸如“多职能说”等理论。虽然关于高校职能的研究不断深入且多元化,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已成为被大部分学者认同的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我国于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社会服务是将高校纳入社会范畴的一项职能,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具体反映。美国随着《赠地法案》的签署,大批赠地学院、社区学院与州立大学相继涌现;英国也开设了城市大学,搭建大学与地方互惠桥梁;日本短期大学与德国双元制大学均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在不断探索高校服务社会的理论,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推进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也初见成效。2013年6月首批35所高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4年4月,在河南驻马店召开了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178所高校通过了《驻马店共识》,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当前,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已成为我国新型高校发展的趋势,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必要性

衡量城市文明的关键是市民道德素质,作为与市民联系最密切的社区对市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直接引导作用。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城市社区纷纷由过去只注重城市经济发展、加强市民职业培训、促进市民就业为主导的工作思路转变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关注民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道德文化素质的深層次的工作理念。社区艺术文化是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升社区居民文化水平、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大力开展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为数繁多的民族艺术文化的广西由于城市社区管理理念的落后和管理人员的匮乏,社区艺术文化建设落后于发达省份城市。

笔者随机走访调查了广西钦州市四个街道办事处及其所辖的九个社区后发现,制约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1.社区管理理念落后。一些城市社区管理者仍然保持着固有的传统理念,即社区卫生、社区教育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艺术文化建设被严重忽视。2.社区管理缺乏艺术专业人才。由于社区人员配置有限,大部分社区没有专业艺术管理人员作指导,居民的艺术活动基本处于自娱自乐的自组织形态,而这种趋势无形增加了社区艺术文化活动开展的不稳定性。3.政府划拨经费有限,社区艺术文化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经费有限,很多艺术文化建设所需的设施、图书等都无法购置,使得社区艺术文化的开展受限。4.旧城社区由于原城市规划的不足,导致缺少艺术文化活动必需的场地,艺术文化活动无法开展。面对上述问题,结合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高校与社区互帮互促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三、广西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

现阶段在广西的不少城市社区并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地,也不具备较完善的文化活动设备,这些客观条件导致了目前当地社区艺术文化活动的规模小、自发程度高的问题。此外,社区管理人员构成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对社区艺术文化活动的指导能力,从而形成有意识回避艺术文化建设的恶性循环。与地方高校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阻碍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绊脚石”。

第一,高校与社区资源共享。高校的图书、礼堂、音乐厅、运动场等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对共建社区开放。

第二,高校给予社区群众艺术文化团体专业指导。目前社区范围内群众自发组织的团体较多,如广场舞、书法、绘画、太极拳等,但这些团体均为自由发展,缺少专业人士指导,很难达到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质量目标。高校相关专业教师或学生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团体进行指导。

第三,社区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论语·子张》曾云“百工居肆,以成其实,君子学以致其道”,是说将所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或工作中,亦“学以致用”之意。社区与高校共建平台,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这种应用型学习模式的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胜任工作。

第四,社区为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便利条件,高校的科学研究反作用于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科学研究是高校的第二大职能,其与社会服务职能互相作用。科学研究的可行性依赖于社会服务的实践检验,而社会服务的实践检验反过来作用于科学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也应遵从这个原则。首先需要对当前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活动进行扎实的实地调研,只有通过详实可靠的数据才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优势所建立的研究理论才具有说服力,但是再华丽的理论也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其真伪,因此社区成为检验理论真伪的最佳对象。如此良性循环,加强高校科学研究的“导向服务”功能,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创新性,从而提高城市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

(二)高校服务社区的引导和导向作用

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应从思想上真正理解“服务”的含义,高校服务社会的“服务”不仅具有其本来意义,还应具备引导、指导的含义。在艺术文化内容与形式上,高校不能单纯地为迎合社会需要,创作、编排一些低俗或者缺乏文化质量的艺术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同时,服务主体及服务主题也应保持高校的先进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就曾对大学的低水平社会服务进行了抨击,并强调从事“服务性”大学学科要有重要价值,学生必须是有能力和严肃的,教师必须是高质量的。换言之,高校服务社区的活动更需加强内涵建设。

(三)以社区为媒介传承地方民族艺术文化

近年来,作为应用型大学代表的广西北部湾大学在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努力,积极开展社区与高校的文化共建活动,加强音乐、陶艺、视觉传达、媒体信息技术等专业在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四、实践案例分析

以下案例是北部湾大学服务钦州市文昌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内容,笔者将其列举出进行剖析,旨在发现当前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背景介绍

经过对钦州市的四个街道所辖9个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78%的社区没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艺术团,56%的社区缺少活动场地,没有组织开展艺术文化活动,44%的社区工作重心是政策宣传、就业培训及卫生环境提升方面,67%的社区没有艺术文化建设专项经费,89%的社区没有对艺术文化活动进行组织、策划、记录等事宜。根据以上数据,该城市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社区艺术文化管理存在缺失。

(二)案例分析

该案例的表现形式为展演,其目的一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二是采取联合演出的形式,提高社区艺术团的参与积极性;三是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四是该案例是高校科研项目的具体实践。

虽然此次展演在表面上达到了预期效果(群众参与热情提高,社区经费支持),但透过该案例,折射出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上述案例的演出节目可以看出,節目的表演者明显区分为高校和社区,高校和社区二者没有共同参与、编排的节目,无法体现出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成果。

其次,从节目数量上看,高校共演出11个节目,社区艺术团演出3个节目,这样数量对比鲜明的晚会突出的并非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成效,高校服务社区并不等同于高校送晚会进社区。高校服务社区是为了帮助社区管理者提高社区居民的艺术文化素养,尽管该晚会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进社区居民的艺术文化意识,但参与主体发生改变,其活动性质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改变。

第三,节目内容缺乏地域民族特色。钦州地处北部湾,有很多如海歌、采茶戏、粤剧、烟墩大鼓、壮族舞蹈、京族舞蹈、坭兴陶陶艺、冯子才、刘永福历史典故等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上述节目内容虽有特色但仍存不足。

五、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城市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通过上述案例反映出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城市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在内涵建设、持久建设方面尚显不足。因此,如何提高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城市社区艺术文化建设质量,促进产、学、研有效统一,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占主导,规范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实施的主要途径。当前北部湾大学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实践教学较少,对于该如何落实实践教学,并使之真正在学生学习中发挥作用以及与社区建立常态机制等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在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中,规范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首先,规范评价机制。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并非由任课教师个人完成,而是由学生所在的实习社区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详尽具体,且提出相应的量化标准。其次,规范实践教学奖惩办法。目前北部湾大学大部分实践教学评价结果仅作为参考意见,根据参与实践教学的师生考核结果,没有奖惩机制,无形之中形成“大锅饭”局面。再次,学校与社区建立常态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保证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正确合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

在高校服务地方城市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中,社区为科研提供了调研及实验平台,而科研在一定程度也要对社区艺术文化建设起到“指挥”作用,两者互相促进。科研的产出要作用于实践,要对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起到引领作用,但由于科研期限较短(二至三年),缺乏常态机制,所以不能单纯依靠科研实践推动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从活动目的来看,科研更倾向于产出科学成果,以解决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普遍问题。因此,正确合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对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三)开设社区艺术文化培训

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仅靠实践教学和科研服务是不够的,还应有由相关学科教师、学生组成的社区艺术文化培训社团,定期对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团队进行指导,同时也对热爱艺术文化的社区居民进行辅导,培训社团不仅可以培养高校师生自觉自愿的服务意识,还增强了自身参与社区艺术文化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区艺术文化培训社团有别于高校实践教学活动,艺术文化培训社团是由志愿者自愿参加、不计酬劳的自主行为,而实践教学活动是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有固定学分、有成绩评定的教学行为。因此,艺术文化培训社团的主动性较实践教学活动更强,其目的也更单纯,对待活动的态度也更积极。其次,高校艺术文化培训社是单纯服务社区居民,且指导等活动均在社区完成,居民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再次,高校艺术文化培训社团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使其认识到帮助他人的价值,感受到脱离金钱与他人分享纯粹艺术文化的快乐。

(四)传承发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文化

广西拥有众多的地域民族艺术文化,广西地方高校在传承、发展、推广这些艺术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社区恰恰为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天然平台。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民族艺术文化培训(上文已讲述)将高校挖掘的民族文化遗产以培训的形式传授,例如本土民歌、简单的手工艺制作、民族舞蹈等,这样既丰富了社区艺术文化活动,又使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社区民间艺人进校展示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零距离观察、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形式,另一方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民族性、地域性民族艺术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

最后,学校定期举办本土民族的艺术文化比赛,校内师生及社区居民均可报名参加,这样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满足了社区居民的艺术文化生活,还在娱乐中传承了本土艺术文化形式,可谓一举三得。

(五)促进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多元化发展

社区居民构成具有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无形中也要求艺术文化组成的多元化。因此,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同样应秉承多元化原则,其不仅体现在艺术文化内容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元化。只有多元化的艺术文化建设才能吸引更广泛的社区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只有多元化的艺术文化活动形式,才能更有效地传播艺术文化。

六、结语

高校服务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高校作为文化人才聚集地,对地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是何等重要。没有服务社会的高校是脱离实践基础的空架子,没有高校引导帮助的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在现有社区能力的基础上只能是空谈,因此,高校社会实践与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是互相促进、互为支撑的有益联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优势互补的过程,对任何一方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25-27.

[2]陳时见.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启示[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孙诚.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势在必行[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11-16.

[4]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08):67.

[5]方立明,薛恒新.略论城市文明与市民道德素质[J].道德与文明,2009(01):68-71.

[6]薛可,王晓航.北部湾沿海城市社区艺术文化活动的现状与对策——以钦州市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3(12):11.

[7]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DB/OL].新华网,2014-10-15.

[8]郄海霞.大学管理应为大学的科研职能服务——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研读[J].高教探索,2005(02):21.

作者:薛可 王晓航

艺术文化转型分析论文 篇2:

旅游开发中艺术文化传承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探析

摘要:本文基于对民族艺术文化、民族特色概念的认知,通过文献的阅读和整合,发现民族地区在艺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居民对本民族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削弱、民居特色建筑翻建与消失、民族技艺后继乏人、民族歌舞逐渐模糊、民族习俗内涵消失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文化传承在现代性干预下面临的难题,认为首先要培养人民对本民族的艺术文化认同感;其次,要把文化保护放在旅游开发的首位,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管制;最后,需要政府改进相关政策,培养和引入文化、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目前社会工作的大环境下,对社会工作者能够实施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方案。

关键词:艺术文化;旅游开发;社会工作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生活实践中逐渐积淀下来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娱生活等的总和,是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并世代传承的艺术文化,因此我们对于民族艺术文化既要保护,又要进行适度开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推动其实现延续和传承发展。

民族艺术文化包括民族歌舞、民族语言、民族技艺、民族服饰、民族习俗等形式。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以贵州省都匀市的民族艺术文化为例,在民族歌舞中,布依族和苗族具有种类繁多的山歌和舞蹈,但是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寥寥无几且拘于形式,除了村寨中老一辈人还会哼唱以外,只有当地专门培养的表演班子精通。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民族歌舞不重视,转而追随潮流音乐,使得流传下来的民族歌舞越来越少。

在民族语言上,布依语和苗语原先都没有系统的文字,近代以后才慢慢形成了文字,许多族人并不太会书写本民族的文字。在汉语文化的冲击下,大家慢慢摒弃了民族语言改而说汉语进行交流,使得年轻一辈基本上不再掌握本民族的语言。

在民族技艺上,布依族和苗族精通刺绣、织花、蜡染等技艺。但是这些技艺大多是依靠手工,费时费力,在科技化机械化的今天逐步失传。同时,后继无人也是民族技艺逐渐失传的一大原因,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技艺,因为它的可获利益和实用性在现代性社会变得越来越小,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来维持生活[1]。

在民族服装上,布依族的花色和样式比苗族更艳丽,这也是当地在节日庆典时选择布依族服饰的原因。苗族服饰在汉族文化的融合下偏于朴素和实用。目前现代服饰已经慢慢代替民族服饰,成为少数民族的日常穿着。

在民族习俗上,因为与现代文化接轨,人们更加注重过国家节日而非本民族的庆典。民族习俗所蕴含的意义有些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例如传统苗族人家以佩戴银饰的多少和大小来象征自家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银价越来越低,已经不再适用于象征财富。因此,很多民族习俗开始成为各个民族旅游品牌开发的特色。

本文通过对艺术文化现状的探讨,对艺术文化发展在现代性干预下面临的难题进行总结。

1 艺术文化传承在现代性干预下面临的难题

1.1 民族艺术文化遗产遭遇“建设性”破坏

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匀市郊区许多古老的民族村寨和民居建筑遭到破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民族村子出现老龄化现象。目前都匀市的民族村大都分布在距离城市中心比较远、经济发展相对跟不上的地方,村中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去讨生活,使得村子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人以及儿童,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开始失去原先负责维护的年轻主体,许多民居建筑的年龄非常久远,致使村子里许多建筑产生了残垣断壁、年久失修的危险局面[2]。

第二,过度的旅游开发。都匀市一些寨子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又因为不重视艺术文化内涵,许多民族文化遗产被开发得面目全非,已经不再具有民族特色,变得程序化和商业化。另外,在没有做好具体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机制时,盲目对古老的民居建筑进行翻修,使其原有面貌渐渐消失而越来越商业化、格式化。

1.2 旅游规划体系不够健全,开发方式单一

旅游规划需要做到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满足游客的现代性需求,又保持民族特色。

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许多村寨建设重复性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容易造成游客审美疲劳。同时缺乏合理的交通道路建设,没有详细的指路标,游客根本找不到目的地在哪里。

1.3 民族艺术文化趋同化

随着外来游客的进入,人们的视野日渐开阔,民族艺术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界影响,许多民族的年轻人不愿穿本民族的服饰,完全一副现代打扮;很多民族的青年已不会唱本民族的民歌民谣,而更喜欢听唱流行歌曲,同时对于传统的民族技艺嗤之以鼻,认为其费时费力,没有多大价值;人们不愿意重复老一辈千篇一律的农耕生活,而选择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原有的生活环境开始改变,现代元素的融入使得本民族的特色慢慢消失。

1.4 民族艺术文化庸俗化

民族旅游之所以能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游客对于其他民族艺术文化的兴趣。每个民族习俗都有其渊源和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民族习俗背后的意义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在民族艺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很多民族习俗更是作为旅游活动被开发出来,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从利的方面看,可以促进民族旅游品牌的形成,带動旅游经济的增长;从弊的方面看,对民族习俗的开发可能会因为迎合游客的喜好,变得庸俗化、商业化。一些旅游相关部门对民族习俗的内涵认识不清,为了吸引游客,在开发时盲目采取常规单一的方式,对当地的民族艺术文化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苗族的民族习俗中有祭祀仪式,只有在固定的时间点才能进行,一般是向上天感谢食物的丰收,是当地人精神的归宿。但在近几年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不论时间不论场合,村寨里的人不断重演这些仪式,使得这些仪式渐渐失去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变得形式化,致使文化失落,在往后的特色旅游发展中难以为继[3]。

1.5 民族地区人才流失

在当前都匀市的文化资源开发中,因为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是实存的,所以重视对其的保护与开发,而没有发现民族技艺、民族习俗、民族语言等非物质艺术文化正面临巨大的失传危机,因为愿意去学习和了解的人越来越少。

一方面,愿意接受文化传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年轻人是民族艺术文化重要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但是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下,村寨里的年轻一代认识不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自信和认同感。都匀市的许多民族村寨一般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即使有人对民族文化感兴趣,但因为生活的压力也没有时间接触民族文化,通常选择外出务工。这是文化传承出现后继乏人现象的原因。另一方面,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普遍。都匀布依族、苗族的民族技艺大多依靠手工,且耗时较长、工序繁杂,致使在这个机械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掌握相应民族技艺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且年龄都比较大。同时多数传承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大多不会写字,许多民族手工技艺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而只能靠实践口手相传。因此,很多民族技艺都面临失传危机。同时,传统的民族技艺还有不同的传承方式,大多是师徒传承,有些甚至传男不传女,这些传统的传承规矩无疑加剧了后继乏人的状况[4]。

1.6 艺术文化保护意识缺乏

一方面,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民族村寨进行保护开发,在没有根据民族艺术文化的内涵制定开发规划之前,就直接对其进行开发和翻修,使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另一方面,都匀市的民族旅游开发正处在初步阶段,规划方案缺乏长远性,没有建立合理的旅游经济分配机制让利于民,使得居民没有从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又因为生活环境被打扰而对此产生怀疑甚至抵制的态度。都匀市许多古老的民族村寨开始推翻老民居建筑而修建新的砖瓦房;许多年轻人觉得民族技艺没有赚钱的价值而选择外出打工;会说甚至是能听懂民族语言的人因为老龄化而逐渐减少,年轻一代中已经很难再找出懂布依族语言的人;民族服饰不再流行。村民对本民族文化认识与文化认同的缺乏,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分崩离析。同时游客在民族地区旅游时缺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针对在旅游开发中艺术文化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2 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2.1 微观层面

社会工作者要重视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当地艺术文化进行走访记录和宣传倡导,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还可以在当地寻找对民族艺术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让他们与相应的手艺人接触,学习民族艺术文化,培养艺术文化的传承人才。同时成为居民与政府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实地考察切实了解居民的想法和相关诉求,并及时进行反映,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应增强游客的文化保护意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游客进行劝诫。可以组织当地居民张贴保护环境的警示牌,对当地的旅游人流量进行适当的控制[5]。

2.2 中观层面

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各个村落社区中开展艺术文化教育和宣传,组织策划文化活动,开设当地文化艺术小课堂,激发居民的热情,从而增强居民保护当地艺术文化的意识[6]。民族艺术博物馆是记录艺术文化、民族风情和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居民德育教育和传承文化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可在社区中发动居民建立自己的民族艺术文化博物馆,让当地居民从更深层次了解自己本地的艺术文化,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对当地年轻人做好引导和渲染,给他们种下保护当地艺术文化的种子;给当地的老年人以心灵慰藉,让他们知道当地的民族文化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流失,更不会被后代遗忘[7]。

2.3 宏观层面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倡并帮助政府制定符合实际地方状况的艺术文化保护政策和旅游开发规划,切实避免企业机构对民族艺术工艺品等进行过度开发和包装从而丧失民族特色[8]。

首先要切实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和内涵,尊重当地居民的开发意愿,为了防止重复性开发,应具体了解各个寨子的不同特色,制定不同的民族活动方案;其次要对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规划交通路线;最后合理地对民族习俗和民族工艺品进行开发,将对艺术文化的保护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布依族、苗族的刺绣手工艺品可以适当融入现代元素,促进布依族刺绣图案的改良。把握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程度,在避免文化趋同化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 结语

目前,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艺术文化资源在民族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民族地区获得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都匀市民族艺术文化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了目前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在现代性干预下面临的难题,切实感受到了探索有效的艺术文化保护工作和居民参与的重要性。本文从三个层面所提出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还存在一些不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希望大家能够增强艺术文化保护意识,加入文化传承保护的行列中来。

参考文献:

[1] 刘君军.贵州罗甸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7,15(02):40-43.

[2] 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3] 朱石凤.云南省泸西县城子古村现代化变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4] 张雪梅.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评《中国民族服装艺术传承与发展》[J].印染助剂,2020,37(09):66.

[5] 叶宏,方艳,杨颜佳.花腰傣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社会工作介入——以新平县戛洒镇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7):18-22.

[6] 馬莉.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路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20.

[7] 余缅萍,侯晓琳,肖芳丽.社会工作介入民俗文化的探索——以广州市增城区S村街口述历史的行动研究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S1):74-76.

[8] 赵洁.民族社会工作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创新、传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9):150.

作者简介:王馨聆(1997—),女,贵州都匀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作者:王馨聆

艺术文化转型分析论文 篇3:

艺术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当今艺术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艺术文化产业为高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艺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发展的现实选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开展,从战略高度认真思考、规划其目标与方向,培养既注重自我实现又适应社会进步,既适应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又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艺术文化产业   高校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文化产业是以市场化方式进行,以满足人们艺术文化需求为目的,其中各种活动依据产业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艺术文化产业作为艺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一个文化产业重要分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艺术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这也对构建新型的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引擎,培养适应现代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和革新的创新创业人才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一、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

在美国商务部国家经济分析局发布的“2008-2011年度文化艺术对美国民经济影响数据报告”中显示,在美国经济中文化艺术产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为国民的就业、创新经济的新观点和新观念,特别是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有着重要的贡献。许多国家如英国、意大利、韩国、德国、印度、日本等国家,文化艺术产业都日益成为了GDP增长的重要部分,中国也正力求突破传统的艺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新经济、新媒体、新环境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

我国的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正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因此发展的空间和优势都非常突出:一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渗透性和辐射性;二是其发展可以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当代艺术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三是产业化结构有利于我国的对外交流与贸易,从而使艺术产业成为我国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还不足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是我国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二是艺术文化市场体系缺乏统一规范、有序竞争;三是艺术文化产业法规建设滞后、还存在着体制不顺、管理不畅等诸多问题。

(三)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

一是我国艺术文化资源面临大调整、大整合的发展时期;二是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艺术文化与旅游业、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等;三是艺术文化产业已经从自发发展转向了自觉发展。专家估计未来中国的艺术文化产业将进入发展的全新时代,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容纳数百家艺术文化类上市公司。

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当今国家与地区间的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源与智力成果的培育和发展方面的竞争。近年来政府给予创新创业大力的支持,人民的创新创业热情也日益高涨,正实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转型。

20世纪40年代开始兴起了创新创业教育,随后很多西方国家受到影响并开始广泛重视,这种教育模式对后来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模式成熟、完善:一是培养目标明确,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将个人发展与产业振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二是为创新者、创业者、研究专家分门别类的制定教育方法和培养规范,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协同发展,完善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竞赛;三是产学研相合作,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和扶持广大师生进行创业实践,与高校的科技产业园和企业对接,并提供政策、市场和融资等多方面的支持。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目标不明确、学科边缘化:创新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未能建立统一的系统性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无论是教学投入,还是科学管理都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二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停留在对教材的课堂讲解和一些创新创业案例的分析上,缺少教学互动与实践活动,各个高校各自为战,教学大纲不统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不科学、教学方法不多元,进行支撑教学的课程学术研究力量匮乏;三是专业师资缺乏、考核体系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由辅导员、学团工作人员来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授课,而拥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创新创业型师资缺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否提高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考评体系,无法真正找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文化藝术产业发展速度飞快,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却非常匮乏,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在高校建立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三、艺术文化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建立

现代知识企业主要赖以生存的是对卓越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与我们传统的高校知识技能型教育还有很大的区别。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下,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艺术学科为中心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人才培养链,打破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制定可量化标准,实行可操作性评价,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应用于实践。高校根据艺术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实践技能、人文素质、管理能力等融合的趋势,应该构建起综合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多元模式的有机结合。

高校艺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主要有创新型和管理型两种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与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许多学科都有关联,要使其有别于传统学科专业下培养的人才,既要充满创新思维,又要懂得产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并赋予企业家的创业才能和创新精神。因此建立学院制教育模式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创新创业项目模式和创业园区模式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

(一)创建学院制教育模式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式

人才培养落实到高校,即涉及到专业学科和专业设置。因此,创建创新创业学院,增强学生的创新創业意识,掌握创业活动的基本知识,开设创新思维、创业能力训练课程,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创业专才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创业的组织协调力、决策力等。及时根据市场的需要、产业的发展更新调整开设艺术文化产业系列课程,不只是学习单一的艺术学科,将教学发展为集经济、管理、文化、艺术等多元化、交叉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促进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扩大教学内容。达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重视能力训练和项目实践相结合、培养与就业相统一的目标,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现代产业运营的复合型的艺术文化创新人才。

(二)创新创业项目模式和高校科技产业园模式

现在已经有许多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有的也在拟建创新创业学院。在高校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可以先开展创业资金需求不大的小型项目,也通过学校给与经费支持和鼓励学生自己寻求投资相结合,虽然还只是初期的阶段,但是确实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技术、资金的支持。但是,这样的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化,使学生的创新创业延续到艺术文化产业的链条中,而不仅仅是小打小闹,让学生从创业融资、创业市场的评估、人才招聘、管理流程、创业企业风险等各方面全面体验创业。

高校艺术类专业应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发挥以高知识性引领艺术文化产业的作用,把在艺术文化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教学成果与企业投资结合产生高知识产权产品,投放到艺术文化产业中,提升产业的知识层次;与创业园区紧密结合,参与企业产品创新及市场运营,利用孵化器切实推动对艺术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其中,高校科技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创新主体,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平台,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创业机会、体验创业风险、掌握运营模式技巧,形成良好积极和谐的创业氛围。

艺术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开发利用艺术文化资源和知识产权,生产出产品或配套的服务,因此需要智慧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进行技术的革新和艺术的创造,需要有创业热情的创新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而这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产业人才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他们具备独立思维与创新意识,富于探索精神和敢于突破传统的,能尽情发挥创造性智慧并不断创造无限的创意与价值。如果这种人才的培养在高校教育中开花结果,无疑将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郑晓晴 秦昌盛

上一篇:经济强化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