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对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期末庫存成本核算的差别,以及差别所带来对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作为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各自的優劣势所在,在未来怎样去更好的结合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变动成本法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变动成本法研究论文 篇1: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对比及其应用研究

[摘 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企业成本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两种计算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本文通过对两种方法的理论依据、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上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两种方法在企业中的结合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对比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09

由于對成本核算的切入角度不同,产生了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单位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间成本、和当期利润的计算上均不相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也不同。本文通过对两种方法的理论依据,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上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在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成本核算方法时做出更好的选择。

1 理论依据

完全成本法是以经济用途为切入点,将企业发生的全部成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一类是非生产成本,即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认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相同,都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消耗的,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样,都属于产品的制造成本,因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作为制造费用一个整体计入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切入点,将企业发生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一次列入期间费用,从当期收益中扣除。由于变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在内,故亦称“直接成本法”或“边际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只包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即变动生产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了维持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无论当期产品多少、产品有无,固定制造费用均会发生且不变,亦即:它不随产品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因而与期间关系更密切。这一点与管理、销售费用等非生产成本一样。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应列为期间成本。

2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使两种方法在产品单位成本、期间成本、存货成本及当期利润的计算上产生了一系列差异。

2.1 成本不同

在计算产品单位成本时,变动成本法的产品单位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了期间成本。完全成本法的产品单位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和固定制造费用,期间成本只包含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

2.2 分期损益不同

2.2.1 变动成本法

计算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营业收入-变动成本总额。确定税前利润: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

2.2.2 完全成本法

计算营业毛利: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确定税前利润:税前利润=营业毛利-期间费用。例:西明企业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50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20元/件,固定制造费用为18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3元/件,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 000元,2013年既无期初存货也无期末存货,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1 500件,2014年生产量1 600件,销售量1 400件,期末存货200件,2015年期初存货200件,生产量1 200件,销售量1 300件,期末存货100件。不考虑税金,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期损益(假定存货按先进先出法)。

对比两种方法下的利润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在期初无产品存货,且本期产量与销量相等的情况下,本期所发生的所有的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均在销售收入中予以扣除,所以2013年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是相等的,不存在差异。在期初无产品存货,本期产品产量大于销量,期末有存货的情况下,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是将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18 000元全部作为期间成本从收入中扣除,而在完全成本法下,因为本期生产的产品并未全部销售完毕,期末200件存货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2 250元(18 000/

1 600*200)转入了2015年,并未在本期收入中扣减,2014年应由已销产品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5 750元,所以2014年完全成本法比变动成本法少分摊固定制造费用2 250元,因此2014年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相等,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多2 250元。在期初有产品存货,本期产品产量小于销量,期末有存货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法仍然将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18 000元全部作为期间成本,由当期已销产品负担。而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200件带来的2014年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 250元,因存货按照先进先出法,所以应在2015年扣除,期末存货100件应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1 500(18 000/1 200*100)元应转入2016年,2015年应由当期已销产品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为(2 250+18 000-1 500)18 750元,所以,2015年完全成本法比变动成本法多分摊固定制造费用750元,因此2015年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也不相等,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少750元。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变动成本法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简化了内部核算。把固定制造费用列作期间成本,直接从边际贡献总额中扣除,可以省去许多间接费用的分摊手续,也可以避免由于分摊标准等因素造成的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变动成本法将生产成本中的变动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将已销售部分转化为销售成本与本期收入直接配比,将未销售部分转化为存货成本,与未来收入配比。因此从理论上讲,变动成本法最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但是,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性生产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其所提供的成本资料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也不符合税法的相关规定。同时从长期来看,由于技术进步、企业经营规模等变化的影响,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很难固定不变,一旦突破相关范围,成本性态发生变化,变动成本计算方法提供的信息失去相关性,就不能适应长期经营决策的需要。

完全成本法侧重于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需要。由于完全成本计算法得到公认会计原则的认可和支持,税法也要求用于税负目的的收益表应使用完全成本法。所以企业必须以完全成本计算为基础编制对外报表。但是由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使得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增加了成本的计算工作量,从而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导致成本控制工作变得复杂。

3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综上所述,两种计算方法各有利弊,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计算方法都不能满足企业核算的需要。因此在企业实践中,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以满足企业会计对内对外的核算需要。为方便得到两种方法下的成本核算资料,需要在原有的成本核算系统中合理设置下列相关账户:在“生产成本”账户下分设“固定生产成本”账户和“变动生产成本”账户;在“制造费用”账户分设“固定制造费用”账户和“变动制造费用”账户。平时核算时,企业按照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将生产费用按照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特别是制造费用的分解,将固定性费用和变动性费用分别记入这些账户中,到期末时,再制作一份变动成本法下的核算材料供企业内部查看。然后根据账户核算资料把变动成本下的信息调整为符合规定的完全成本法下的信息,期末把应属于已销产品分摊的部分固定制造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上,将剩余的固定制造费用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即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存货成本仍然是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按完全成本法反映,以满足期末报表编制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樱.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J].经济师,

2010(2).

[2]赵志强.浅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结合应用[J].中国市场,2015(3).

作者:周敏

变动成本法研究论文 篇2: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比较研究

摘 要: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对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期末庫存成本核算的差别,以及差别所带来对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作为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各自的優劣势所在,在未来怎样去更好的结合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

关键词: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区别;优缺点;结合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以完全成本法作为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而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于将变动成本法运用于内部管理分析,下面以一个案列来分析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某公司初始营业,生产100个产品销售其中80个,每个售价是100,有如下成本数据:

那么造成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单位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着重来分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分析与比较。

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1.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亦称“吸收成本法”、“归纳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存货成本制度,这种制度下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变动成本,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归集(吸收)至半成品库存(资本化)并进行后续结转。在完全成本法下,存货的成本吸收了制造过程的所有成本。

2.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也是一种存货成本制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在资本主义市场掀起狂风暴雨的经济危机,这对变动成本法的兴起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变动成本法下计算产品成本时,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的期间的费用而从相应的收入中扣除。这两种方法都将成本发生的非生产成本(包括固定和变动的)作为费用。

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1.形成的根本原因

完全成本法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完全成本法基于传统的成本概念,从成本价值补偿的角度来看,将所有的制造成本都计入产品的成本,有利于编制财务报表,可以直接得出产品的总单位成本,计入期末存货,同时在我国的税法和会计原则中,完全成本法是唯一认可的计算成本的核算制度。

变动成本法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使会计工作能提供更为广泛、深入和适用的信息。变动成本法通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计算边际贡献,能清楚的得出产品的生产与否带给企业的贡献是多少,不考虑固定性制造成本那一部分。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变动成本法能够为预测、决策。控制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区别于完成成本法那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而言的,适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2.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是相关联的,可以看做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完全成本法按传统损益程序,将所有的成本划分为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将全部制造成本计入产品的成本,而将非制造成本计入期间费用,全额计入当期损益。期末计价,库存产成品的产品构成也包含了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按贡献式确定程序计量损益,变动成本法先将制造成本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将变动性制造费用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一起计入产品的成本,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与非制造成本一起列为期间费用。非制造成本中也可以继续划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都计入期间成本。在期末计价中,期末存货库存其成本只包含制造成本中变动部分,变动成本法的期末计价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计价。

3.服务对象不同

完全成本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所反映的信息更多的是外部财务报告(利益相关者)需要,为纳税申报服务。

变动成本法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会计(管理层)的需要,它没有得到相关法律和会计准则的认可,只能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当管理层在预测、决策、控制的时候,为管理层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4.对净利润的影响

同一件事由于选择的成本核算制度不一样,导致得出的损益表的净利润不一致。

完全成本法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由于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归集为产品成本,在客观上强调生产对于利润的贡献,从另一方面来讲,完全成本法就是强调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强调损益对销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客观上有刺激销售的作用,可以看出,变动成本法强调的是变动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5.产生的后果

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当产量大于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高,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在完全成本法的核算下,存货的单位成本更高,以成本计价所要求的定价更高,能得到的利润更大,这种方法下的成本信息不仅没法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有时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但是完全成本法有利于长期的决策。

变动成本法下,在一定产量下,当产量小于销量,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高,高于完全成本法的利润,不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考虑其中,因为在相关范围内,不论是否生产此项产品,固定性的制造费用始终是存在的,在变动成本发下,多销售,利润更高,特别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采用变动成本法则能接受价格低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但是它却能给企业带来边际贡献。变动成本法下,以销定产,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短期的决策。

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完全成本法是符合传统的成本核算制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在完全成本法下核算的产品成本,不需要再经过其他处理,能直接用于编制财务报表,现阶段世界各国都是应用完全成本法核算成本。②完全成本法使人们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的产量越多,产品所负担的单位成本就越小,刺激企业的生产,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努力。③在成本加成定价中,使用完全成本法能更客观的去核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而不是低估产品所承担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决策。

(2)缺点

①完全成本法下,通過增加产量(存货)就能增加利润,这使得管理层可以通過增加存货来操纵利润,如果管理层是以此作为其绩效的评估依据,那么管理层就会增加存货,从而得到的是不真实的生产业绩。②完全成本法下不便于考虑各部门的业绩,造成责任的混淆,这对企业的短期决策时不利的,因为夸大了生产的业绩,单位负担成本低,利润高,不反应其真实的盈利能力。③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复杂,涉及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摊,这容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判断的影响,由于工作的复杂,得到的信息可能要以牺牲时效性为代价。

2.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变动成本法下核算产品成本,能提供给管者更有用的信息,只有产品的销售才能给企业带来真实的利润,区别于完全成本法利用增加产量来增加利润是有悖逻辑的,从而有利于短期决策。②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边际贡献,有利于本量利分析,研究销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的分析企业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划分的基础上,以变动成本为前提。③变动成本法将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分离开,从而把产品成本归集于供应部门还是生产和销售部门都分得很清楚,便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通过制定预算,考核执行情况,来进行奖惩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做法。④变动成本法能促使企业的管理者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完全成本法下,销售的下降由于产品产量的增加,或许会导致利润的增加,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现象,在完全成本法下很容易导致盲目生产,存货积压,仓库保管成本上升。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与产量无关,企业利润只随着销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会使管理层更加重视销售环节,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⑤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主观臆断性,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一笔扣除,节省了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工作。

(2)缺点

①变动成本法目前还不合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有关要求,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变动成本法不能保证产品成本的完整性。②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本身具有局限性,一是成本的划分有些不是很明确,得按照一定的方法划分混合成本,二是成本性态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并没有形成理论。③变动成本法不适用于长期决策,当超出了相关范围,及不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产量下,固定成本是会发生改变的,单位变动成本也不会一成不变,当面临长期决策的时候,变动成本法的作用会随决策的延长而削弱。④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一次性扣除,会导致利润骤降。

四、完成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各有优点和缺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之间彼此是互补的,比如完全成本法不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对内部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变动成本法则对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再比如,变动成本法不适用于编制外部财务报表,而完全成本法适用。这些都可以说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不是相互排斥的,而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关系。

首先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单独运用,都会有一定的劣势,我们不妨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结合起来运用,建立以完全成本法为主,变动成本法为辅的成本核算体系。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成本加成定价依旧是要按完全成本法计价,保持成本的完整性,当产能过剩时,运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决策,提高利润,简化工作。在期末根据固定性制造费用账户调整出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报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阮小平.完全成本法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2]商迪.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应用问题[J].经营管理,2015(5).

[3]江林玻.关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应用浅析.[J].时代金融,2015(10).

作者简介:赵利玲(1996.06- ),女,汉族,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师,海南大学

作者:赵利玲

变动成本法研究论文 篇3: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比较研究

[摘 要]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理论上各有差异,本文首先提出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指出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进而分析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最后依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和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研究提出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综合运用情况。

[关键词]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综合;运用

doi:

1 相关概念

完全成本法是指将全部生产成本当作产品的成本,而将非生产成本当作产品的期间费用,并在当期损益中扣除的一种成本计算的方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将变动的生产成本当作产品的成本,而固定的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当作期间费用,并按期贡献方式来确定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2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2.1 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采用完全成本法,是将产品全部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采用变动成本法,是将产品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把制造费用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来进行核算。

2.2 产品成本的构成不同

完全成本法是将成本区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全部计入产品成本,而非生产成本是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变动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并将上述成本按成本性态作了进一步划分,主要是将制造费用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类,变动性制造费用全部计入产品成本,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一样,都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损益中扣除。

2.3 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两种方法下的产品成本构成不同,直接导致了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的成本构成也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时,期末存货只包含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含固定生产成本。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由于产品在已销售,库存和在产品中分配了所有的生产成本,使最终产品和在产品中不仅包括变动性的成本,而且还包括固定生产成本。

2.4 收益计算方法及分期损益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时,产品的成本中在制造费用,只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作为当期损益扣除的,即对固定成本的补偿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而采用完全成本法时,产品的成本在制造费用,既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又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对固定成本的补偿是由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的,期末未销售的产品与当期已销售的产品承担着相同的份额。

3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3.1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第一,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成本跟产品的产量是反比例关系的,即产量越高,产品的单位成本就越少,可以大大激励企业为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而努力;第二,成本会计的核心就是尽可能客观地计算实际成本,而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包括所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第三,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其提供的相关成本资料不需进行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编制对外报表。

缺点:第一,采用完全成本法时,其产品的单位成本往往不能反映出各生产部门的真实业绩;第二,确定的分期损益,难以为管理部门所理解,采用完全成本法下的净收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润和销售量的变化上不能保持相应比例;第三,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十分繁琐。完全成本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在不同产品中时,不仅工作量繁重,而且分摊时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2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第一,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变动情况,为确定边际贡献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有利于进行短期决策;第二,有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科学地进行销售预测和利润预测,本量利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影响利润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企业的利润结果,而这种分析方法的运用,是以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资料为前提的;第三,有利于进行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控制。变动成本法把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清楚地分开,从而把产量变动引起的成本变化与经营管理水平变化引起的成本变化分的很清楚,为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提供资料;第四,有利于促进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变动成本法的固定成本全部列入当期损益,这样可以保证利润与销售量同向变动,促使企业管理者重视销售环节,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生产;第五,能简化成本计算。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不再将固定成本摊入生产成本,减少核算工作量,可确保成本数据的时效性,也避免了间接制造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

缺点:第一,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长期决策会涉及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规模变动等问题,固定成本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單位变动成本也不会一成不变;第二,在采用变动成本法时,由于降低存货成本、加大销售成本而影响当期实现的利润额,也会暂时减少应上缴的所得税和应分配的利润,影响有关方面的收益;第三,成本划分不是很准确。变动成本法把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但是有些成本费用是混合成本,这样就必须先按一定的方法分解混合成本;第四,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要求。按照传统成本概念,凡是生产产品所发生的费用都应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去以保证成本的完整性,变动成本法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4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综合运用

4.1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同时使用

使用这种方式就是在完全成本法的计算以外,再制作出变动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方式和方法,并提供这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时要求的各种会计资料,以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这两种方法同时使用的优点是把平时发生的成本费用按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和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分别进行,以满足企业对外报表的要求,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不过这种同时使用的方法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企业的财务成本,所以这种同时使用的方法不可行。

4.2 基于变动成本法基础上的两种核算方法的综合

基于变动成本法基出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综合是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有效地进行综合起来使用,在平时核算时,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核算,以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期末核算时,再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调整,以满足企业对外报表的要求。这样综合起来使用,能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在原有的成本核算系统前提下,通过合理设置各种账户,利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实现对内管理、对外报表的资源共享,更适合企业的需求。将完全成本法下的“生产成本”账户分设为“固定生产成本”账户和“变动生产成本”账户;将“制造费用”账户分设为“固定制造费用”账户和“变动制造费用”账户; 将“销售费用”账户分设为“固定销售费用”账户和“变动销售费用”账户;将“管理费用”账户分设为“固定管理费用”账户和“变动管理费用”账户。平时核算时,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核算,将固定性费用和变动性费用分别记入这些账户中,到期末时,再制作出一份变动成本法下的核算材料给企业内部查看。然后再将“固定制造费用”记入产品成本,而固定性与变动性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相加得到完全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这样就能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燕慧.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6).

[2]高樱.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J].经济师,2010(2) .

[3]王颖.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J].冶金财会,2011(4) .

[4]张霓.浅谈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J].经营管理者,2011(3) .

[收稿日期]2014-12-19

作者:阮小平 俞婷

上一篇:审计工作的关系论文下一篇:经济立法权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