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论文

2022-07-03

【摘要】内部审计工作是高等学校长期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是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有效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国家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把审计监督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本文针对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如何面对审计工作新的形势与任务,进一步强化高校审计审计工作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论文 篇1: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服务性的思考

【摘要】 现有研究在讨论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时,强调审计监督的多,而对其服务职能涉及的较少。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除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好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和作用,使内部审计由监督型向服务性转变。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服务 高校

内部审计不仅是现实资产的守护者、财务账表的复核者、会计核算的勾稽者,更是强化管理的促进者、提高效能的推动者、价值增值的促导者。内部审计应立足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提供内向型的评价、控制与咨询活动,帮助学校领导机构提高决策水平,改善学校经营管理状况,更好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实现既定的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目标。在这种方式下,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将更趋于和谐。

一、内部审计服务性是内部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内部审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职责是查错防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科,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这种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管理的—个职能部门,一方面不具备独立性,其审计结果也没有强制性,如果审计部门一味地强调审计监督,强调查错防弊,总是事后算账,将自己凌驾于单位之上,就会使内部审计的路越走越窄;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定期开展的财务稽核实际就具有财务审计的功能,如果我们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领域,内部审计机构将逐渐失去存在的必要。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准确定位,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对被审单位的服务,以服务为导向,拓展审计领域,以防范风险、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为目的来开展审计活动,建立服务性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二、内部审计中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内部审计在强调服务职能时,并未否定其监督职能。审计的本质是监督,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内部审计监督包括对法律法令、公认会计准则遵守情况的检查督促,但更多的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对本组织、成员是否遵循单位内部的方针、政策、程序、制度及履行其职能的监督。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监督职能不能完全发挥效果,甚至被广大教职工所诟病,走出这一困境的办法是尽快完善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想方设法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不是因噎废食,淡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机构更不能为了生存而一味只讲服务不讲监督。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服务性,并没有削弱审计的监督职能,而只是对监督的出发点和方式进行转变。通过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可以促使其监督职能的到位,监督职能的到位又可从全局意义上促进单位健康、良性发展,从而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三、如何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服务性

内部审计能否发挥其职能,促使单位加强管理,取决于审计的内容和质量、领导的重观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服务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内审人员应明确内部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不仅要监督本单位遵守和执行财经纪律,而且要提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层次上来,能够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为提高本单位经济效益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将自己置身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之外,而应将自己视为本单位管理职能部门的一员,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再控制。

非审计人员中单位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转变尤为重要,领导是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能否接受和采纳内部审计的建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现代内部审计是完善企业高校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要改变那种内部审计是国家的要求、是一种例行公事的错误认识,真正意识到内部审计是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切实需要。此外,部分被审单位对内都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把内部审计仅仅看作是来查问题、挑毛病的,因而在配合审计部门工作和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方面重视不够。内部审计不具有强制性,如果这种观念不改变,对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发挥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2、改进审计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根据这种定位,衡量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的标准,也主要应看其在定位点上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能单纯地看查出了多少违纪违规问题和多少违纪违规金额。高校要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思想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3、强化审计规范,促进审计服务职能

作为对高校内部管理服务的内部审计工作,其内部审计的行为也必须更加规范。为更好地服务学校管理,促进廉政建设,要求其审计质量更加有保证,其所提供的审计信息要真正详实、可靠。同时也要求通过高质量的审计,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对内对外的信用。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加强、加快内审的规范化建设,除了严格按照《审计法》和審计准则实施审计外,还应根据高校管理的特点建立起符合高校管理的内审规范,让高校内审人员对内的各项审计都能实现审之有据。改变过去那种凭审计人员的良心和决心决定查多查少、查深查浅的现象,而是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减少内审工作的随意性。

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可以作为审计人员的工作规范,有利于明确审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避审计风险;可以增加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以赢得审计单位的尊重和认可,从而提高审计的服务水平。在审计实践中,从审计方案的制定到实施审计和审计处理都力求严格按审计规范去办,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贯彻落实审计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4、转变内审工作重点,为提高单位效益服务

内部审计要紧紧围绕高校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注意选择单位领导重视、员工关心和对单位效益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的效用和影响,使内审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除了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项目。

(1)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检查和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并通过科学的测评方法找出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堵塞制度漏洞,为完善内控制度服务,防患于未然。

(2)绩效审计。主要指在对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其在履行职责时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的专项审计行为。与一般审计指向钱是怎么花的不同,绩效审计重点是考量花钱的效果,扩展来讲就是对经营行为全方位的效果评价和分析。

(3)決策评价审计。主要是以监督经济决策权、评价决策效益性为主线,加大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过程的审计,追踪决策执行结果,分析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决策结果是否正确有效,促进领导干部科学执政。

(4)经济合同审计。主要是由内部审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和终结进行审计监督、评价和咨询的活动,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合同审计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可以完善合同条款,避免经济纠纷。强化单位内部控制,加强相关业务部门的责任,维护单位合法权益,预防经营风险,使合同得以正确履行。

针对以上四类审计项目,具体到建设系统来说,一是要以基建工程建设的相关方面为重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包括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年度预算的安排、资金的筹措和分解、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设备的采购和供应、小型基建的工程审计等,力求决策合理、降低造价、节约投资。这就涉及到决策评价审计和经济台同审计的内容。二是在绩效审计方面则要以当前公司改组改制为重点,深入调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和问题,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质量。三是要以经营目标为重点,开展以防范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增加单位价值。

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目标。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内审人员结构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审计人员不仅要包括财务会计人员,还要有工程、计算机、企业管理等各种专家。要解决内审人员结构单一的问题,首先就是要丰富内审部门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其次就是设立内审人员专家库。

(2)内部审计人员应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内部审计人员要成为风险管理的专家,就应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具备放大思维。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调查和测试,应了解影响本单位主要经营活动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总结与发展思维模式,能够以小见大,帮助单位识别各类风险。

(3)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交流技巧。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技巧,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被审计对象的抵触情绪,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及潜在影响,探讨改进措施和可行性。这种关系可以使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一种威胁。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深入调查,发现问题,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为学校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谭东杰:中美高校内部审计问题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 吴双双、锥洁:现代管理型审计——未来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J].管理观察,2009(6).

[3] 王国强:强化高校内部审计 为科学决策服务[J].中国内部审计,2007(4).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徐剑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论文 篇2:

依法治国背景下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浅析

【摘 要】内部审计工作是高等学校长期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是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有效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国家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把审计监督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本文针对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如何面对审计工作新的形势与任务,进一步强化高校审计审计工作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字】高校;依法治国;内部审计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和高校多渠道办学能力的逐步增强,高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多,风险防控需求也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揭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旗帜鲜明地就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回答,提出了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新观点、新部署、新举措。文件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审计监督的定位,强调了审计监督要严格依法,强化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进一步做好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则把审计监督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新时期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重的责任和使命,极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对这一新形势以及国家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如何紧随国家发展的步伐,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在内控管理、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为高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每个高校审计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将就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如何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初浅探析。

一、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新的形势与任务

1.强化审计监督,推进全面改革

近年来,内部审计部门在发现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审计对象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方面仍然存在重视不够、整改不力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审计监督的效果。《意见》要求,要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通过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维护经济安全;通过审计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这就要求高校内审必须要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审计监督作用,形成不想腐的保障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加大违规查处,促进反腐倡廉

党的十八大指出,如果解决不好腐败问题,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李克强也指出,“管好权、看好钱是防治腐败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倡廉中的尖兵和利剑作用”。面对当前形势,作为高校内部审计,要认真研究腐败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准确判断腐败现象多发领域、部位和环节,切实突出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审计监督,揭露和查处违法违规、腐败问题,以及严重侵害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揭露和查处铺张浪费、国有资产损失、资源毁损问题,促进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

3.加大制约力度,促进问责机制

党的十八大对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做出了部署,强调要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机制,对审计工作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情况的监督,实质上是对相关部门权力行使情况的监督,是对相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监督手段也更加有效,而这些要求正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审计工作要牢牢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审计质量、效率和结果运用水平,把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各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推动有关部门完善制度、落实问责。

4.加大建议力度,促进制度创新

高校内部审计在行使评价和监督职能的同时,还应在促进部门和加强单位管理和提高效益上下工夫,把定位点确定在为学校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上,由监督型的审计向管理型的审计转变。内部审计要站在高校全局的角度,分析和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从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持续推动学校改革,高校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接触领域广、熟悉政策法规、掌握情况详实的优势,一方面着力反映本单位在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管理不严格、制度执行不到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促进强化管理和监督制约;另一方面,着力反映机制扭曲、制度缺陷等方面问题,推动高校在各个方面的改革,促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5.拓宽审计领域,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

《意见》赋予审计工作新的使命,明确了审计要发挥保障和监督的双重作用,完善审计监督机制,强化审计工作制度保障,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中基础性、源头性的自我监管机制,作为国家审计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行政权力、经济决策权力执行和经济运行管理监督的第一道关口,是自我纠错改正的重要环节,同样承担着推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要任务,而且地位会越来越突出,职能会越来越宽泛。

二、依法治国背景下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新的形势下,应当把“提高水平,健全制度,创新方法,全面审计,提高效益”作为当前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不断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业务素质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关键在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属于实践操作要求高,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在根本上决定了审计项目的质量,只有从严管理审计队伍,狠抓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强化审计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提高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并与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相结合,具备充分的敏感度,深入贯彻落实,才能满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以及审计风险防范的需要。

2.创新高校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适应四中全会后依法治国的新背景,高校内审必须要改变单纯依赖观察、比较、分类等审计的老办法,充分利用数据式审计、资源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新的审计方法;改变现行审计的现场审计方法,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行非现场审计;改变对被审计单位的集中审计法,推行日常审计方式;改变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由事后披露向事前预防转化,协助本单位完善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改变审计项目的计划方式,借鉴计算机中的“显示”与“隐藏”方式,对审计覆盖面做出有“显”有“隐”的安排;创新审计资料的采集方式,变集中、一次收集为日常、多次收集;创新审计资源的使用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审计资源,校内可以利用教学、科研的力量,校外可以利用其他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加强高校审计工作。

3.全方位拓宽审计范围,努力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审计内容和范围窄的问题,常规审计多,专项、重点审计少;传统审计多,管理审计和前瞻性、创造性的工作少;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所以,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全方位拓展,在拓宽审计内容、审计对象上下功夫,加大服务和监督力度,在加强“两个常态化”监督,即加强对本单位工作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加强对本单位中心工作推进情况的常态化监督的同时,坚持抓重点、把重心、控源头,对学校重点部门以及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基建工程、资产管理等师生和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重点进行监督审计;审计重心向基层一线延伸,审计着力点向二级单位下移,尝试开展风险审计,随时预测风险,为学校有关决策部门提出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建议;完善专项审计,更好地组织并发现全局性、共性问题,随时提出建议,服务于宏观决策。从单位控制层面和业务控制层面,对单位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切实提高审计服务能力。

4.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为保证高校整体工作的效率,内部审计必须坚持“两个工作定位”,即保证本单位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保证本单位中心工作有效推进,真正全方位关注全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要做好内审成果运用,要切实把高校内审工作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有机结合起来,在审计结果运用、审计整改督查、案件查办等方面,积极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做到审计与组织工作的“三个对接”,即与问题整改对接、与责任追究对接、与干部选拔和管理监督工作对接,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监督,形成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同时,还要结合学校实际,深化、细化内部审计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审计与校内各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并完善内控制度,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形成长效机制,发挥内审职能,建立科学现代的内部组织机构,形成科学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堵塞漏洞,完善管理,提升审计效能,加密和坚固制度的笼子,确保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5.确保高校内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透明化

高校审计系统必须明确其职责,不能受控于其他部门,离开了独立性,审计的任何结论都将失去其控制作用,内部审计是代表高校对本校各部门开展的业务活动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直接对高校管理层负责,必须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应当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应该设立如总审计师等职位专门负责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样才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独立性,维护必要的内部审计权威,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审计还应将信息化、透明化落到实处,做到及时有效传递,让在校师生了解财政资金具体作用何在,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得到教职工的认可。审计部门可以通过校园网、校报、宣传册等定期披露审计信息,公开审计结论,并且增设交流渠道,允许在校师生问责,或者提出改进措施等,进而促进内部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

随着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意见》的实施,作为寓监督检查于服务之中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强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是保障教育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期待并坚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新华网,2012.11.1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14.10.24.

[3]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新华网,2014.10.27

[4]丁利国.关于开展高校审计的几点思考.创新科技,2014.7

作者:盛清燕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论文 篇3: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前,高校内审工作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环境欠佳、执行不力、风险加大、手段滞后等问题,为此,高校审计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高校审计;监督机制;对策研究

一、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的环境欠佳,工作缺乏独立性。高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审计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内审监督职能,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管理、服务和建设职能,加之内部审计受组织体制、审计技术、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监督职能弱化,服务、建设职能难以发挥。高校审计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首先,高校内部审计环境欠佳,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和其它职能部门一起在学校领导层下工作,在客观上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领导意志的左右;其次,审计人员组织人事关系隶属于学校,工资、奖金、职务升迁等受到学校的制约、牵制;再次,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同处于一个学校中,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情网,这些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工作独立性。

2.高校内部审计和监督执行不力。由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强制性和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因此,作为被审计部门对于高校的审计建议不太重视,加上高校领导对审计部门任务布置得多,对审计报告的结果督促和落实得少,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都属于学校的同级部门,平常工作和生活上都有着联系,审计部门也会在领导不追问情况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尽量少得罪人,不会督促审计处理或审计建议的落实。因此,在现有的高校审计体制下,内部审计的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监督执行不力。

3.高校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加大。随着高校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审计的对象复杂多样化使高校审计风险日益加大,主要表现在:(1)内部控制风险。科学的审计制度有助于内部审计部门强化审计管理意识,合理确定审计目标,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目前高校审计部门缺乏健全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管理薄弱。(2)审计建议风险。现代审计职能除了查错防弊,更多的是为高校领导层提供审计建议。审计部门提供的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被审计人以后的任用、提拔,如果提供的意见失误,就会误导领导决策,造成审计风险。(3)信息环境审计风险。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内部控制的范围和重点发生了变化,财务的无纸化和电脑操作的不留痕迹形成了财务数据风险,计算机舞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较大,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入侵,内部人员对数据的非法篡改和破坏等,都会增加审计风险。

4.高校审计监督手段滞后。目前,一些高校审计仍以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以查错防弊为审计目的,不重视高校整体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分析,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监督手段滞后,导致审计效果低、范围窄、深度不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审计任务,传统的审计技术无法实现高效率的审计。高校审计工作还未迅速上升到现代化审计层面上来,计算机审计技术较少采用,效率较低,如果不能及时完善和发展现有的审计监督手段,就会影响整个高校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审计职业风险。[1]

5.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工作责任心。(1)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普遍存在年龄与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多数审计人员由财务转入审计岗位,专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财会、经济专业为主,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审计业务复杂化的特点。新形势下,高校审计工作的项目和内容都在不断扩充,审计工作涉及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等审计项目。如果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势必造成审计判断失误、审计报告失实等后果,从而引发审计风险,降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2)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审计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才能从复杂的审计工作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形成真实、科学的审计结论。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审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审计报告流于形式。另外,受高校内部各种关系影响,审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不便于说实话、说真话,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没有被完全揭露出来,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个人品质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强化高校审计监督管理的对策

1.加强高校审计内部环境建设。内部环境的建设决定着审计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高校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法律法规环境,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范,通过开展审计法规宣传,让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争取到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自觉地接受审计监督。审计工作牵涉面广,审计部门要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具体分析,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2]

2.优化审计人员队伍结构。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对审计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关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首先,要造就一支政策理论高、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敢于坚持原则,促进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要优化审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培养既熟悉审计业务,又懂得经济、法律、工程管理和计算机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整体素质。再次,要优化审计人员队伍的能力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行业能力,从容应对高校审计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

3.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高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准则》、《教育系统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等建立高校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对学校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基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等实施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各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堵塞基建维修工程项目中的漏洞,纠正违法违纪现象,提出正确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发挥好审计的经济卫士作用。

4.强化审计监督执行力度。高校要定期对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审计结果问责制,学校要对被审单位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责,违规现象严重的要进行惩处,对干部由于违法违纪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提交校长办公会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被审单位要根据审计建议提出整改方案,校长办公室和审计部门要督促其限期纠正,并在规定时间内对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方案落到实处,对于多次督促仍不整改或整改工作不到位的,要及时向学校报告,强化审计监督执行力度,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3]

5.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信息技术是现代审计的主要手段,当前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对传统的审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在高校内部实行现代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三、结语

高校审计现代化进程中,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技术平台,加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为审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高校要加大对审计信息平台的资金投入,购买适用的审计软件,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迅速形成审计资料和证据,做出审计结论。其次,信息环境下,高校可以结合计算机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通过完善统计抽样、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再次,高校要积极利用学校互联网和财务网络,实现全校日常财会业务的在线监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推进高校审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日娟.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诱发因素及防范对策[J].会计之友,2006,(4):49-50.

[2] 赵建平.构建高校廉政建设的审计监督机制[J].中国审计,2007,(12):56-57.

[3] 刘夜.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J].事业财会,2006,(1):52-53.

作者:肖亚军 陈丽羽

上一篇:土地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