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分析论文

2022-04-15

作者简介:高强(1991.07~),男,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摘要:关于惩罚性赔偿,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争议,一般来说,在大陆法系国家将惩罚性赔偿当作公法责任来看待,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视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在我国法学界及其法律界多将惩罚性赔偿看做民事责任的一种,多从民法角度来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济法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法学分析论文 篇1:

以经济法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建议

[摘 要] 食品安全基于自身的属性,其安全问题历来都是人们共同所关注的焦点。自美国芝加哥肮脏加工肉产品、日本毒大米、欧洲发生的“疯牛病”“马肉风波”事件,在不同程度上均显露出世界各国在其保障机制上所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本文从经济法学的视角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法学;食品安全;成因及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7. 097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因化学添加剂和残留农药导致我国显性中毒的消费者人数超过10万人。21世纪初,冠生园月饼、苏丹红、三鹿奶粉等恶性事件的出现,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广大消费者尤为关注的焦点。在广大消费者千呼万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终于颁布实施了,但没有像广大消费者所期盼的那样美好,随后又出现了瘦肉精、地沟油、美素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在拷问着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督机制,一次次地冲击着消费者的心理底线,由此不难看出该法律及其所属的配套制度,在有效预防问题食品过程中还存在其自身的缺陷。

1 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阐述

1.1 食品安全内涵的界定

此前,我国实行的《食品卫生法》只是对食品要求很笼统的泛指为无毒、无害,具有色、香、味并应具有相应的营养成分,而对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潜在危害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如转基因食品、加入过量添加剂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对食品安全的界定,是按用途在生产和制作中没有超出规定的有毒、有害剂量的物质的加入,不会使消费者及其后代由此受到急性和慢性的危害及不良的影响。此次《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做出了明确界定,即能够供人饮用、食用的成品、原料,但不包含用于治疗的药品。同时,在第99条规定“食品安全、无毒,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类不会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对“食品”内涵的一个质的升越,这不仅表明法律对广大消费者人文的关怀,也彰显了法律“防患未然”的特有属性。

1.2 经济法对食品安全所提供的法律依据

①消费者的安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具有在采购和使用其商品以及在对其服务时应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合法权利。”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还包括,经营者所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和服务,必须符合消费者自身以及财产安全的要求;②消费者的知情权。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1962年3月15日向国会提交的“关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总统特别国情咨文”,首次提出知情权,之后国际条约和世界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对此都做出了相应而又明确的规定。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对消费者知情权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其宗旨是为了解决消费者自身局限性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其实质是为了更好地规制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2 从经济法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成因

我国市场不断发生问题食品导致伤亡事件屡见各种媒体,这种问题食品的产生从表面上看似矛盾,追其根源是有着很深层次的经济原因。

2.1 市场规制失灵的成因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规制措施的约束,不法生产经营者会不择手段地将成本降低到最小化,甚至转嫁成本乃至侵权等。在经济活动中不努力把企业做大,只图占有市场的大份额,这种经营策略最终会引发对市场规制的失灵。在经济学中对市场规制的失灵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市场自身调节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也是引发市场规制失灵的重要成因。①信息不够对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产经营者,还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都是最为理性的“经纪人”,也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群体。因此,两者只有在获取同等充分的信息时,才能真正做到实现市场资源最优配置;②外部问题。外部问题是指基于经济行为对外部所产生的影响,而造成企业或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企业或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相互偏离的一种现象;③公共物品供需不平衡。公共物品在经济学中是针对私人物品而言的一种产品,且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 Nonexclusion in Consumption ),其含义是消费资格不是以某个人是否支付了相关的费用而决定的;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 Noncompetition in Consumption ),即某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消费时,不排斥其他消费者同时消费同一种公共物品,而且该人消费公共物品的数量也不会因为其他消费者的消费的增多而减少对自身供给的减少。

2.2 政府管控失灵的成因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客观存在的缺陷,其很难对市场资源有效地调节配置。正是由于此种原因,社会性规制作为控制市场失灵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便应运而生。社会规制是规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规制是指对社会的劳动者、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安全、环境保护、防止灾害的保障为目的,对所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质量等所产生的一切活动而制定相应的标准并限定行为的管制。①利益博弈理论。法国哲学家埃尔维修( Claude Adrien Helvetius )认为“利益”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根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唯一的、普遍起作用的动力和造成社会矛盾的源头。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错综复杂现象都能从“利益”中找出合理的答案。利益,通常是由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需求和需求的现实条件,是指社会一定的主体生存、延续和发展以及享受并实现自我的需要,也包括了实现这些需要对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外部条件。可以说,一切社会活动的核心是“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②以利益博弈理论分析“政府失灵”问题的成因。在市场食品领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三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所做出的一切决策和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都是客观生成的理性经纪人。所以,这种博弈在这个环节中形成3种博弈结构。第一种生产者、消费者两者间的博弈;第二种生产者、监管者之间的博弈;第三种监管者内部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从理论上,在规制食品市场层面看,监管者与消费者有着利益上的根本一致性。执法部门应该为消费者营造一个信息既对称又充分的市场,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能够在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中以最小化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满足。

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议

3.1 转变模式、有效整合监管机构

我国食品监管模式一直都是采用分段管控的理念,多个执法部门分别把守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食品安全法》第4条规定:“国家质监、工商和食监部门按其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管。”这种监管模式看起来分工明确,但其实质上却隐藏重大的监管缺陷。陈君石教授一直从事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研究,他认为《食品安全法》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实质性的改革,是其最大的遗憾。①从各环节中就有一定的监管交叉、也有空白现象,这是客观存在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重复监管或出现监管缝隙;②各执法单位凭其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市面上所有食品进行监管是力不从心的,很难做到全方位的监管;③要求相关执法监管人员掌握各种食品的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同时在履行职责时肩负检查和处罚两项职能,由此很难实现信息专业化。因此,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变分段监管,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家负总责,对食品的分类、食品安全长期发展计划作出规定,研究制定信用体制的建设以及各部、委、办提出的有关食品安全的行政法规,协调各执法部门之间职权关系问题的处理。

3.2 风险评估和信息发布制度

消费者在交易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缺失共享机制、信息资源缺乏等,《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风险评估制度,以减少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 但该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①关于风险评估的规制。WTO框架中的SPS协定指出:“风险评估是指根据可能适用的动植物检疫措施来评价虫害或病害在进口成员境内传入、定居或传播的可能性及评价相关潜在生物和经济后果”。由于风险评估的专业性以及重要性,必须由相关的专家进行,并对其作出细化,保持其特有的独立性,才能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出客观公正的结果;②制度的发布。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红绿灯规制的办法,根据评估结果,将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不同的信号。卫生行政部门还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消费咨询站”,消费者从网上通过该机制就能轻易地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风险度,这会促使生产者加强自律意识,从源头就做好防患未然的预防。

3.3 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①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我国一直采取的是以政府为核心和主导地位,忽视了发生供求利益诉求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严重地削弱了具有原动力特性的社会力量可能对其做出的贡献;②对执法部门的责任追究。《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生产者是第一安全人的理念, 但对执法者却没有规定其责任问题,一旦有问题食品的发生,生产者便成为众矢之的,而对执法监管者问责的却很少。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对执法人员的问责才进入法律视野,但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年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再次出现,落马官员也再次复出,这不能不说是法律的缺陷。

3.4 健全行之有效的维权机制

在高昂的诉讼费面前,低廉的食品成本显得微不足道,加上消费者“坐蹭车”的心理,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学界对私人执行法规调研表明,私人诉讼有利于提高规制效率,完善机制等作用。 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诉讼制度有利于消费者维权。消费者诉讼时法律可以做出有倾向性的保护规定,如可以采取诉讼时效的延长、举证责任的减轻、加大受制主体的赔偿责任等,使消费者最终能降低诉讼成本。综上,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①移植国外的集团诉讼制度。相对个人来讲,集团诉讼最为核心的特点是一次性解决大量小额具有共同争议的请求,达到低廉化和效率化的目的;②建立公诉制度。调动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来,发现问题食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参与监管以及诉讼,这样会从更广泛的层面有效地进行社会监督;③在审理程序给予特殊规定。问题食品是具有争议明确、证据充分的特点,因此在审理过程中应该设立“绿色通道”,尽早审结有效遏制问题食品的流通,尽快使受害的消费者得到赔偿。

4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共同所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在此问题上不论是在立法,还是执法等方面都在不断加大惩治力度。本文在此简要地从经济法的视角阐述、分析了问题食品的成因,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面对现实,规制问题食品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它还关系到政治、经济、道德、技术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所以对问题食品的规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

第9号)[Z].2009.

[2]曾祥辉.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模式转化与法制化[M].北京:法律出版

社,2009.

[3]李长健.利益多元化语培下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以利益博弈为视

角[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9.

[4]张芳.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修正[J].东方法学,2011(2).

作者:于尧

经济法学分析论文 篇2:

惩罚性赔偿的经济法学分析

作者简介:高强(1991.07~),男,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摘要:关于惩罚性赔偿,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争议,一般来说,在大陆法系国家将惩罚性赔偿当作公法责任来看待,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视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在我国法学界及其法律界多将惩罚性赔偿看做民事责任的一种,多从民法角度来分析。但是,我们研究发现,我国的立法实践中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较多地与经济法契合度比较高,其符合经济法的属性、宗旨和内在精神,也具有经济性功能,因此从经济法角度研究惩罚性赔偿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准确的定义并分析惩罚性赔偿的经济法属性,有利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对市场经济的效益。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激励;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学分析惩罚性赔偿,并不是一项新鲜的制度,国内外法律都有相关的规定和适用。我国2014年3月最新修订并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都有相关规定。根据这些规定,我们认为,我国对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并不是仅仅是为了补偿受害人因不法行为所造成的各方面的损失,而是期望通过对受害人因不法行为造成损失结果进行赔偿的方式惩戒加害人,从而对不法行为或类似行为进行处罚、遏制和预防的目的。我们研究发现,惩罚性赔偿具有保护公共利益,追求实质正义的特征目的,这比较符合经济法学的理念。[1]因此,我们试图从经济法学角度分析惩罚性赔偿的属性,以求对惩罚性赔偿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来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一、经济法属性的客观要求

“我国经济法学界众多学者认为该部门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法律。维护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目的。”[2]因此,经济法属性在本质上就是维护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惩罚性赔偿使原告获得比实际损失更多的赔偿额,这部分更多的赔偿就是对其维护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行奖励。在市场经济中,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不但会对特定的利益受损者的利益造成损害,还会对市场上不特定的众多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从而侵害整个消费群体的利益。利益受损的消费者对经营者的这一不正当行为提出诉讼,主张权利,从表面上是为了其个人利益的实现,弥补他个人本身的损失,但是,我们追其行为的本质就会发现,他的这一维护自己正当权利的行为,首先是对经营者的不正当销售行为的惩罚,也是对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起到有效的维护作用,存进市场经济的整体利益长远发展。因此,这部分额外的赔偿就是其行为维护了整体社会利益,社会对其提出了公益诉讼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进行的奖励。这样的奖励,才能够促使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维权,与不法销售行为作斗争,确保整个消费环境良性运转和社会整体利益,这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3]

二、经济法宗旨的实质要求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宗旨的内容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防止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实现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5]惩罚性赔偿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惩罚,它能够使违法行为人不但要赔偿相应的受害者的损失,还要对侵害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失“埋单”,保持社会成本之间整体平衡。当赔偿金大于非法获利的情形时,它能使蠢蠢欲动的违法者放弃实行违法行为的念头,懂得违法行为损失较大不值得那样去冒险,还不如进行合理合法的市场交易。不过它不可否认的表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产生了巨大的正效应。这样一来,违法行为人在事后因惩罚不但没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还损失自己更多的利益,可谓得不偿失,所以,可以引导行为人改变原来的计划,“弃恶从善”。[4]不仅有助于按市场机制保障受害者的公平竞争权,更有助于维护健康、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经济法内在精神的追求

深入推敲惩罚性赔偿的实质,它的确具有经济法的内在精神。从维护社会全局利益方面还是实现实质正义理念方面,惩罚性赔偿制度无时无刻不追求着经济法的精神。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其功能方面的体现,从激励功能来讲,受害者从违法行为人的赔偿中得到多余损害的利益,这无非也从侧面激励了受害者进行诉讼的底气;从惩罚和吓阻功能来讲,把实行违法行为的违法人苛以较重的负担,使其“永远记事”,而下次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前,他们的心理预想就会多几分顾虑,预期利益值比违法成本相减得出负数的情况下,违法行为人就会放弃自己的念头和行动,实现惩罚和吓阻功能的完美呈现。这一点对经济法所倡导的优化资源的配置相契合。所以由此得出该制度最适合在经济法所管辖的领域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社会主体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惩治违法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威慑其二次违法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当然,笔者并不是认为任何地方、任何情况都可以运用惩罚性赔偿责任,民事损害赔偿就无力可使了。笔者认为两者还要配合一起发挥其整体的实效,两者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相得益彰,他们都使得法律责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惩罚性赔偿的经济功能

从经济学上来看,惩罚性赔偿的增加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违法行为相比其他损害赔偿制度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违法行为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那么可以试着对违法行为者施以较高的赔偿金的惩罚力度,像每个国家赔偿的标准不一样,但是像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惩罚强度大,有的时候可以瞬间摧毁一个企业的,这可以说是空前的或者灾难性的后果。违法者面对强大的法律威慑作用,只能认清形势,不敢再犯。在惩罚和激励作用的相互下,使得经营者和受害者勇于提起诉讼,整体上也增加了诉讼活动的总体数量,相应扩大了对不法行为人的制裁范围。这就是增加违法者违法成本的两个主要方面,以此预防和震慑不法行为的再次发生。这样,惩罚性赔偿根据实际情况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承担较重的法律责任,可以使已实施违法行为的主体和即将实施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增加心理预期的成本,对自己下一步的行为重新进行考量[6]。

综上可见,惩罚性赔偿与经济法十分契合,我们做此惩罚性赔偿的经济法学研究,就是为了更好的定位惩罚性赔偿的经济法责任属性,只有这样才能具体构建一套合法、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来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应有功能和效应,有效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威慑不正当销售行为的再次发生,营造健康、有序、高效的市场秩序,同时为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好的保障。(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J].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论坛,2004,(332).

[2]寿厉冰,陈乃新.略论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经济法属性[J].法商研究,2002,(26).

[3]金福海.论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性质[J].法学论坛,2004,(62).

[4]符启林,江惠.论惩罚性损害赔偿[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

[5]杨紫烜.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陈乃新.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作者:高强

经济法学分析论文 篇3:

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经济法学分析

作者简介:龙依婷(1988-),女,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摘要】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驰名商标给予相对或绝对的特殊保护。相比普通商标,注册的驰名商标获得跨商品或服务类别的较高的保护水平,驰名商标持有人享有优于普通商标持有人的一些特殊权利。本文试以“增量利益关系”理论为基础,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进行经济法学分析。

【关键词】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增量利益;劳动力权;经济法学分析

一、引言

目前,世界主流国家均以立法或判例的形式對驰名商标实行特殊保护。如美、法、德等国商标法都规定了对驰名商标实行跨类保护。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探索是从1985年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之后开始的,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相继颁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最新公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逐渐形成了对驰名商标比较完备和强有力的保护。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主要体现为,对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别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给予了等同于普通注册商标保护的待遇;对于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有权禁止别人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进行跨类保护。

“增量利益关系”理论作为诠释经济法概念的新型学说,与理解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存在契合之处,因而,本文试以该理论为全新视角,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进行经济法学分析。

二、“增量利益关系”理论概要

“增量利益关系”学说认为,经济法是以增量利益(即剩余价值)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增量利益关系包括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与分配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法的本质就是调整增量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所调整的增量利益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等市场主体之间在创造、实现和消费财富(即增量利益)过程中的增量利益关系,另一类是国家及其政府在调控国民经济过程中与市场主体间接发生的财富创造、实现和消费的再循环关系。而劳动在增量利益的生产与实现到最后的分配,乃至于在再循环的过程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力权是经济法权利的核心,对劳动力权的保护也成为经济法的重要责任。

三、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经济法学基础

(一)经济法本质的客观要求

经济法在本质上就是调整增量利益(剩余价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存量利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已经实现的利益,即既得利益;对应地,增量利益就是指潜在收益中可期待的增加部分。驰名商标是指在相关公众中具有广泛知名度和较高声誉的商标。要树立这样一种知名度和声誉,就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广告等方面倾注比普通商标更多的心血,然而仿制他人驰名商标的成本却很低。搭便车的竞争对手能以极低的成本攥取他人的强势商标所带来的利益,瓜分驰名商标持有者的市场份额和本应获得的增量利益。如果法律不加以禁止,搭便车者最终将破坏商标所内含的信息资本,使企业意图从市场竞争中增量利益的实现受阻。同时,在市场中,消费者往往认牌购物,驰名商标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较高声誉,对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在不同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标识,易引起消费者对该标识与驰名商标的联想,削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抢占驰名商标市场份额,即使并未引起消费者误认,只要产生淡化该驰名商标与商品联系的唯一性的效果,也将使企业对驰名商标大量投入所预期的增量利益受到亏损,也不利于企业利用已有驰名商标扩充市场业务范围。因而,驰名商标跨类的影响力就需要跨类的保护范围。

(二)经济法权利理论运用的必然结果

经济法是集中地确认和保护劳动能力权的一个现代法部门,劳动力权是经济法的母体性权利。智力成果作为人的劳动能力的物化,这种利益应当归付出劳动能力的人,包括该项智力成果和动用这项智力成果产生的增量利益。这种利益的归属权的权源仍是劳动能力权。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给予创造人一定的垄断权利,实际上就是对劳动能力权的印证。劳动力权是一种新的权利类型,具体可以表现生产力、竞争力与消费力。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更侧重于对竞争力与消费力的保护。驰名商标,较之普通商标,显著性更强,知名度更高,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信誉,因而也极易被他人模仿或利用。这种搭便车的行径,不仅使认牌购物的消费者因混淆而有选不到自己理想商品的危险,也会使消费者对该商标连续多次的低评价而影响到该企业的信誉,进而削弱驰名商标的竞争力。因此,为确保驰名商标权利人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不受其他竞争者的侵害,保障消费者对驰名商标信息的准确认知,获得理想的产品,有必要在驰名商标影响力的范围内扩大其保护范围,这也是保护劳动力权的体现。

(三)商标的经济功能

从经济学上来看,商标的功能是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而商标之所以能发挥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的功能是因为它能将有关商品的信息尤其是不可观察特征的信息高效地从厂商“运载”到消费者,从而消除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商品不可观察特征的信息的不对称,是一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工具。商标的这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功能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更对维护市场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减少使得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更充分的理由,同时也促使厂商正当经营并使厂商能够正当经营,生产具有多样性的商品。而驰名商标,相比普通商标,其较高的驰名度,能够将有关商品的信息更高效地从厂商“运载”到消费者,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驰名商标良好的质量和服务,也能够令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换取更低的搜寻成本和一致质量的更大保证,促使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量利益实现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乃新.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2]陈乃新.劳动能力权导论[M].湖南: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

[3]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从识别到表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作者:龙依婷

上一篇:高职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土鸡生态养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