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论文

2022-04-16

摘要: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人才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有深刻的挖掘和思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技术课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信息技术课程论文 篇1:

浅谈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及实施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是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在融入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起纽带作用,是融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能力素养,完善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素养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教育方针、原则,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提供了基本的工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思政课以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概述

1.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在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挖掘专业知识蕴涵的思政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应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自然融入课程中,而非简单的“植入”。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2.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要素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课程通过教学,不仅要协助学生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更要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与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这些可以算是信息技术课程所特有的思政要素。除这些本课程特有的要素以外,还要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基本思政要素。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的优良风尚,不断坚定学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信任和信念。应该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意识、创新意识、计算思维等相互融合,通过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师的思政素养有待提升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原是在其信息技术范围以外的另一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项育人活动,不管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其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教师的使命,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不能将课程思政看成是额外的负担,应把思政与信息技术教育融合。

2.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内容建设有待提高

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信息技术课全过程,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思政首要问题。信息技术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自然融合,是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也是信息技术教师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关键。

三、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提升途径

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可影响学生的知识建构,也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师只有明白这一本质关系后,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担当,从而主动自觉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建设当中去。

1.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理论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十分丰富的,包括理想信念、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等诸多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必须在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运用这些内容去影响学生。为此可以进行多层次、多方式立体化的理论体系培训。如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記的“十九大”报告,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明确思政教育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国家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学校承有重要的责任,作为学校教育实施者的一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把这些熟记于心,要时时课课处处展现与实施。

2.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有提高将知识与能力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教师要提高辨别、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教师要提高发现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除学业之外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等方面的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予以解决。疫情发生后,国内中国政府的抗疫决心与做法及效果,与国外一些大国的做法与效果的横向比较,可以做数据表、图表、图文编辑、演示文稿等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阅读、处理这些信息,更能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做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安全感、幸福感。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内容建设及实施方法

1.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建设

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仔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专业课程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基因式”融入。也可以在选取案例和故事的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既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关又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实例,在展开与实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课程思政部分也随之自然开展。

2.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体系

课程思政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所关心的问题,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个性化“滴灌”与总体性“漫灌”相结合。充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和教学方式,构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用好校园阵地,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的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就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思政体系教育的一部分,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学生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必须有自身的担当。

作者:元荣华 苏永

信息技术课程论文 篇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讨

摘要: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人才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有深刻的挖掘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思政;策略

1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1.1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针对具体的课程思政是思政育人的重要方面,是教育中思政课程体系的补充,但并不等同于思政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并不能取代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根本职能。实际上,很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其所教授的内容也难以真正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

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在充分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充分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教学全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合理有效的历史事件和科技发展规律去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思考智能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力量的家国情怀。

1.2 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笔者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深入理解,总结出课程建设的具体思路,具体包括如下4个方面。

(1)研究课程思政内涵:

通过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讲话,查阅分析相关文献,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确定具体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切入点。

(2)确定课程目标:

依据学科及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知识传授、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3个方面确定课程目标,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课程目标中。

(3)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通过对课程类型和特点的分析,从历史演进、技术发展和新时代需求等方面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实现隐性思政元素同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4)课程思政实践及其持续改进:

基于梳理后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以理服人、以情育人、以境动人,完成课程思政实践,并通过中期反馈等手段分析教学设计中涉及的课程思政元素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及存在的问题,并实现持续改进。

2 信息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

2.1 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的对应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中,笔者设计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每项教学目标中,都明确突出了课程思政元素,举例如下:

课程目标1:知识传授。能够理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趋势,理解并分析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电波传播模型。

课程目标2:能力建设。能够应用并讨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如何有效提升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能力的;同时依托所学的知识能够分析并讨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愿景、发展目标和潜在的关键技术,具备分析并设计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标3:人格养成。通过分析中国在通信领域的发展历程和5G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培養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面对竞争的紧迫感,使学生有能力、有意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增强学生投身祖国经济建设的意愿,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和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2.2教学的实施

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铸魂育人—知识迭代更新—考核挑战提升”的教学体系,利用雨课堂和智慧树2个信息化平台,从以下3个方面组织实施。

(1)思政案例与学科前沿知识相融合,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通过思政案例的介绍,提升学生对移动通信行业的理解和认知,展示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前沿,提升学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投身祖国经济建设的意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增强课程创新性:

紧跟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前沿,建设课程视频并进行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学习、课堂复习和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宽带移动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及标准的演进过程,加强对学科前沿的理解。

(3)过程性考核和个性化评价相融合,增强课程挑战度:

设计了包括视频观看、作业、课堂答题、课堂研讨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和个性化评价。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在平台上学习并完成各章习题,学习中突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应用,平台24小时开放,可以有效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章节测验重点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强化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并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根据章节测验的回答情况,确定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设计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具体案例和课程思政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在案例教学后,引入课堂测验,并针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课堂分组研讨,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讨论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语

课程思政强调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隐性教育,其目标是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笔者首先分析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以信息类课程课程为例,从课程特性分析、课程目标设计、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教学体系等多个层面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过程,并通过学生反馈证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8)[2021-6-1].

[2] 沙军.“课程思政”的版本升级与系统化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0):81-85.

作者:吴强

信息技术课程论文 篇3:

指向创客教育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重构探究

【摘要】随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互联网科技是非常常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影响到教育的进步。教育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为创客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初中信息技术与创客教育相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创客教育的增加也为素质教育扩大了培养范围,也同时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创客教育不仅丰富了教育的资源,同时扩大了学生的兴趣范围,为此,初中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创新,更新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根据社会的进步进行课程重构。基于此,本文将浅析创客教育在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的重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创客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创客教育作为新兴的领域,在推动我国教育方面有重大作用,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大主力军,现在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对于接收信息的速度以及传播信息的速度较以前都有重大提升。创客教育融入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有助于增加初中生对新科技事物的理解和深度思考,对互联网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能够在比较深刻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发现点,创造出新的奇迹。

一、指向创客教育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重构意义

1、教师教育观念的新转变

传统思想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课程全程都是教师满堂灌现象,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激发不出来,但当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的重构,会推动教师教学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不会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也不再是在课桌前被动地听,创客教育一切以学生的水平为基础,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全部围绕学生而展开,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创客教育迫使教师从知识教育转向技能教育。

2、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教师指向创客教育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时候,都要以学生的现有创造力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充分的平台,展现学生的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精神

教师在设计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目标,都离不开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而指向创客教育的课程重构也更加注重并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各种合作,这些都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分享信息,达到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指向创客教育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重构路径

1、教学目标需要体现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无价值观目标。为了突显创客教育的创新性,在三维目标当中要加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学生不断的创新,信息才会源源不断,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比如:在学生操作flash动画,制作动画中的关键帧动画,学生可以根据动画的要点展开讨论,这样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加,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在学习指向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学生逐渐信息化意识增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见解,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程内容聚焦知识教育和学生创造

在指向创客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也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布置,一方面要针对于多变的信息化社会,为学生提供可靠的理论性知识;另一方面还提供适应信息化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适应变化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候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设计:

第一,以学生创造力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而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体验;第二,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口头叙述就可以,他也是需要将知识落实到课本之上,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合并单元格的一课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落实教学内容,遇到不懂问题,引导学生之间合作或者通过微课的学习,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3、课程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和项目载体

创客教育的教学活动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如何突出,这就需要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制作“角色动画”一课之中,学生知道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了突显学生主体,学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总结角色动画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任何信息技术课程的展开都是需要依靠载体,改变传统课堂的形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例子项目,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需,设计出自己所喜欢的动画形象。但是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调整,需要考虑到各个小组之间的能力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本身的教学方法。

4、课程评价指向活动过程和作品成果

需要建立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的,符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创客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所以评价也需要向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需要评价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能力,这是重点之一,包含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学生热情如何?是否创造出有价值的行为等,然后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团结精神等进行评价,最后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就是创客作品,可以进行小组互评和个人评价,在整个完成项目的过程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负责对学生创造性行为进行总结归纳,使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一种常态化形式。

结束语:指向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推翻,这是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进步,是一种改革,作为教师,需要展示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将社会有用的信息合理教授给学生,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课程的资源,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的进步培养一批创造力强,实践能力强的栋梁。

参考文献:

[1]蓝孝骞.创客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路径[J].学周刊,2021(30):49-50.

[2]刘其建.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分析[C]/首届何以为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563-564.

[3]李兴稳.创客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3):104.

作者:孙艳平

上一篇:医药电子政务论文下一篇:企业会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