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技术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针对目前监狱系统的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人员位置准确度不高,信息更新慢以及不能对越界或越狱行为作出有效的预警等问题,介绍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监狱人员定位系统,详细说明了监狱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部署。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腕带技术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腕带技术信息技术论文 篇1:

浅谈患者腕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摘要:介绍了患者腕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用于重症监护患者、手术患者、昏迷或意识不清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儿童患者、老年患者、外科患者身份信息识别。腕带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识别准确性和诊疗安全性,而且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患者腕带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条码腕带和无线射频腕带的普及应为腕带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腕带技术 身份识别 诊疗安全 差错事故 患者满意度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身份的确认对于各项护理工作准确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患者、手术患者、昏迷或意识不清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儿童患者、老年患者、外科患者。为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规避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目前国内各级医院均先后尝试使用患者腕带技术,腕带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核对方法比较,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识别,降低了医疗差错。笔者对腕带技术的发展及在国内医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使患者腕带技术的应用更加完善和成熟。

1 患者腕带技术的发展

腕带技术首先由美国PDC公司发明,随后在欧美发达国家成为医院患者标识和管理的行业标准。上世纪90年代,由朱晓东院士引入中国[1]。患者腕带技术最初应用于昏迷、手术、无自主能力、神志不清的重症患者及母婴、儿童、老年人、智障患者等,后来逐渐发展到应用于所有患者。患者标识腕带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患者腕带上的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诊断等简单信息,腕带一端有多个小孔,另一端有一个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纽扣,一旦扣上纽扣后即无法拆卸;颜色以蓝色和红色为主;材质为无毒的医用PVC,一次性使用,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防水、防过敏、防乙醇擦拭褪色,书写方便清晰;规格:成人腕带长约25cm、带宽(填写患者信息处)约2.5cm,新生儿腕带长约16cm、带宽约1.8cm[2]。类型:根据信息录入途径分为直接书写型、标签粘附型和计算机打印型。患者入院时由接诊护士正确录入腕带信息,并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接诊护士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选择合适的小孔,将纽扣扣好后向患者交代使用腕带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出院时由护士用剪刀拆除并统一处理[3]。现在还出现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条码腕带及无线射频腕带,这两种腕带均属于信息技术腕带。根据现有文献报道,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腕带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书写型腕带,只有少数医院应用了条码腕带[4],无线射频腕带的应用暂未见报道。条码和无线射频识别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自动识别系统[5],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公共设施的完善,条码腕带和无线射频腕带将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成为医院内使用的主要识别系统。

2 患者腕带技术的临床应用

2.1 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特殊患者特指昏迷、无自主能力、神志不清的重症患者及母婴、儿童、老年、精神病患者。这些患者均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交流和沟通,导致一般查对制度无法有效实行,因而应用腕带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戴碧兰[6]将腕带应用于昏迷患者,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诊疗活动时均核对腕带信息,收到良好效果,未发生差错。李春花[7]在神经内科内选择意识障碍、语言或听力障碍、肢体偏瘫、老年性痴呆和三无患者使用身份腕带亦取得良好效果。熊衍君等[8]探讨了腕带对儿科患儿身份识别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是腕带的使用可以提高护士对患儿识别的准确性,加强对患儿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儿科患儿年龄小,不能表达或者吐词不清,无法有效沟通,只能接受被动识别。使用传统的床头卡识别时,一旦患儿离开床位识别就容易出错。而使用腕带识别后,可以准确快速地识别患儿。患儿好活动,在离开病室活动时如遇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可根据腕带信息实施有针对性的抢救,为患儿提供安全保障。曹艳丽等[9]分析了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使用腕带后,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差错,发现腕带可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住院患者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老年患者具有高龄、入院次数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且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易出现身份识别困难。老年患者发生突发事件如猝死、晕厥时,医护人员根据腕带上的信息可立即为患者进行急救、心肌复苏等。在院外发生跌倒、走失时,周围人员可根据腕带信息将其安全送回病房。

2.2 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文丽等[10]对2010年10月以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使用腕带技术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保证,极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科室规范化。耳聋患者因听力下降出现倾听困难,咽喉疾病患者因疼痛或声音嘶哑而无法出声,老人或幼儿因食道或气道异物病情危急等,这些常见疾病往往会造成沟通困难,患者标识腕带的出现,可避免仅仅依靠口头称谓或以病床号进行病人识别的做法。刘胜男[11]对2008年以来9280名各科手术腕带佩戴患者进行分析指出,在多个病区单元的患者转换过程中,通过身份腕带能迅速准确地辨识患者及进行各项操作,无接错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

3 小结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医院使用患者腕带技术后,完善了患者安全保障系统,减少了医疗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安全的满意度。因此,腕带的作用毋庸置疑。目前患者腕带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基于患者的安全考虑,医院管理者应积极推广条码腕带和无线射频腕带的应用,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庆印,赫晓莉,王树英,等.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9):57-58

[2] 戴艳萍.患者标识腕带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62-63

[3] 程书华,李争艳.腕带在住院患者身份识别中的应用及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57

[4] 李作君,迟凤玉,李焱,等.患者腕带标识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57-58

[5] 方华.自动识别系统——减少医疗差错的一项推荐措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8):71

[6] 戴碧兰.昏迷患者腕带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9):287-288

[7] 李春花.神经内科使用患者标识腕带的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436

[8] 熊衍君,李红艳,许明芳,等.腕带对儿科患儿身份识别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414

[9] 曹艳丽,黄玉兰,薛仕珍.浅谈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内科的使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9(4):80

[10] 文丽,李晓兰,叶金泉.病人标识腕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0):217-219

[11] 刘胜男.身份腕带在临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6):729

作者:周钰

腕带技术信息技术论文 篇2:

RFID技术在监狱智能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针对目前监狱系统的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人员位置准确度不高,信息更新慢以及不能对越界或越狱行为作出有效的预警等问题,介绍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监狱人员定位系统,详细说明了监狱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部署。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阅读器;腕带标签;监狱人员定位

近年来,监狱犯人数量日益增多,监狱的警力显得日益不足,而采用以往的靠人监视为主的管理模式则面临着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挑战。实现监狱管理的信息化,即将当前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监狱内的各项业务工作结合,将监狱的各项职能都进行信息的集成管理控制,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狱工作质量。而监狱管理中对于在押犯人的监管是始终都要进行的一个过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对在押犯人或犯罪嫌疑人进行实时、精确的跟踪管理有很大难度。设计一个能够实时的监控和定位在押犯人的系统,可以提高监狱管理的可靠性和严密性。本文研究的系统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监控。GPS定位主要应用在室外定位领域,对于室内信号衰减厉害,定位精度较低,因此无法应用在小范围的室内定位。

1 RFID系统原理介绍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或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阅读器和计算机网络。

电子标签(或称应答器)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耦合元件指标签天线,用来收发无线电波。芯片用来存储被标识物体的各种信息,如ID号,商品信息,二维码号等。

阅读器也称查询器、读写器或读出装置,是利用射频技术来读写电子标签里数据的设备。阅读器可以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然后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对阅读器传送给主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通信。

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递的自动识别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磁卡识别技术相比,它具有无接触、抗干扰能力强、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的优点。

2 监狱智能定位系统功能简介

本系统可以实现对监狱系统智能管理的功能,利用本系统监狱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监狱中在押人员的具体位置以及在做什么事情,当前时刻是不是有暴力事件发生,是不是有服刑人员想逃离出狱,是不是有警卫人员遭受劫持等。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实时调度管理人员,对违规人员进行警告或实施监控管理。由以上需求,本系统提供如下的功能。

1)实时监控管理:对预警、在押犯人进行实时定位监控,了解人员的去向以便于及时做出反应。

2)档案管理:对在押犯人、监狱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资料存档,可根据具体需求来调用这些数据。

3)电子地图:主要用于定位的实际需求使用,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图形化界面,快速直观。

4)用户权限设置:对于后台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给予其对应的操作功能,避免引起管理混乱。

3 系统架构介绍

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的软硬件架构,主要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系统实现的物理支持,软件是硬件的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

3.1 系统硬件

首先,监狱在押犯人或犯罪嫌疑人员佩戴设计好的腕带标签,在待监控的区域安装好适量的阅读器(阅读器的位置事先已知)。当佩戴有腕带标签的服刑人员进入该区域时,腕带标签会通过天线发出本身携带的ID信号,当阅读器接收到此信号后(实际中一个阅读器要读取多个腕带标签的信号,这里采用防冲突协议来避免信号冲突),将本身的ID号连同腕带标签的ID信息一并打包,通过无线中继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数据后,根据阅读器事先已知的地理位置和RSSI值,通过计算得打腕带标签的地理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对在押犯人的实时监控。

基于RFID的监狱智能定位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由腕带标签、阅读器、中继和服务器组成。

腕带标签和阅读器的设计是基于TI公司的无线片上系统芯片CC1110,此款芯片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8051微控制器核心,具有抗干扰能力和接收灵敏度高的射频收发器。

1)腕带标签:此标签是主动式腕带类型,即本身内含电池,此标签使用寿命大约有十年及以上,外壳材料为PC工程材料,具有防水和抗高强度振动等特性,工作频率在433MHz。主要佩戴在被定位人员手臂,每个腕带标签的ID与该人员一一对应,标签天线电路部分采用集成天线。腕带标签由处理器和天线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主动向阅读器发送自身的ID信号(包括标签的编号、发送的时间以及电池的剩余电量等信息)。

2)阅读器:选用工作频率为433MHz的RFID长距离阅读器,在待监控区域内安装的阅读器主要由数据处理器和天线组成,其负责与腕带标签和无线中继之间的通信。阅读器自身也有ID信息,包括编号、参考坐标值、RSSI值和电池电量等。此远距离阅读器能保证远距离、高速率传输下的低误码率,传输可靠,稳定性好,可以适应各种环境。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与计算机之间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采用防碰撞原理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通过可靠的CRC循环冗余校验来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阅读器在工作过程中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或触发状态。

3)中继和服务器:中继主要由无线网络设备和以太网两部分组成。采用无线中继主要是为了扩大通信距离,通过将阅读器发送过来的信息进行转发来达到扩大通信距离的目的。无线中继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上传给服务器,服务器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将用户的指令向下传给中继节点。工作人员和底层RFID设备之间的交互窗口是服务器,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器上的定位系统,对定位人员进行地理尾椎定位、信息管理等操作。

3.2 系统软件组成

本监狱智能定位管理系统的软件组成主要分为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在押人员和警务人员的信息管理。其功能是为了实现对监狱管理人员和在押人员的登记录入、查询和管理。针对不同需求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ID号或者人员姓名来查询该人基本信息,该模块还包括了工作人员的权限设置和分配功能,可以对信息进行添加、更改、删除等操作。

人员定位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佩戴腕带标签的人员进行实时的定位和监控。对于佩戴腕带标签人员进行实时的行程监控、定时清点人数和历史数据的调用。对于在押人员的定位主要是为了通过在押人员的行为去向来判断或预防异常情况发生,以保证监狱内的安定。根据读取到的由无线中继传送过来的数据与服务器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进行比较,经过定位计算并存入数据库中。人员定位子模块是整个系统实现的关键部分。结合定位算法,系统通过调用监控区域的实际地图,得到对应的定位坐标,以图像化的形式来展现在押人员在监狱范围内的活动情况,从而可以在监控屏幕上来实时动态的描述被监控人员的行为去向。

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作用是对基本信息的管理,包括操作管理和登陆信息管理。用户根据不同的类型,在登陆界面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若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中的相吻合则登陆成功,进入系统主界面。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权限来进行相关操作。

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无线中继和服务器的数据通信,是底层硬件与上层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枢纽。

4 结论

本文全面介绍了基于RFID的监狱智能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在押人员的实时定位跟踪。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这样的阅读器和腕带标签结构简单、功耗低,易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该系统可与监狱安防监控软件等系统联动,能够有效的协助监狱管理人员对监狱内部日常安防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屠家稯.监狱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与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黄鑫,黄振坤.谈监狱的智能化监控与信息化建设[J].硅谷,2009(13):56-57.

[3]陈实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狱人员定位可视化管理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2(6):31-35.

[4]周晓光.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秦贞华(1986-),女,山东枣庄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物联网应用研究。

作者:秦贞华

腕带技术信息技术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 聚焦监狱管理的“邹城模式”

科技工作是监狱安全发展的“助推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邹城监狱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实战为目标,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大力加强信息化研发与应用,全面升级“互联网+”警务,取得了新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监狱指挥中心、“腕带一卡通”等系统的相继启用,“微课堂”“育新网”等平台的不断推出,就是邹城监狱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深入推进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力作”。这些系统和平台的推出,让邹城监狱的综合管理呈现出独有的路径和模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监狱系统的前列。

信息引领、科技强警,已成为“敢为人先、唯旗是夺”的邹城监狱实现安全发展的新引擎和新特质。

三级监控指挥体系

“刷新”监狱固有运行模式

2016年4月2日,邹城监狱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凌晨6:10,邹城监狱一监区值班室民警陈洪波接到电话,二分监区罪犯付某某胸口剧烈疼痛;6:20,监狱医院院长景玉军和警官刘敬洪做出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结论;6:48,医院启动危重罪犯救治应急预案,向监狱指挥中心请求外诊;6:50,监狱长孟祥红做出紧急外诊的指示并报告省局;7:07,监狱铁门徐徐开启,救护车疾驰而出,驶向通往济宁人民医院之路……“假如不是你们反应快,先前急救得当,这个人可能今天就没命了。”济宁市人民医院参与救治罪犯付某某的医生不无感慨地说。在这场争分夺秒的生死大营救过程中,邹城监狱倾力构筑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处置高效、规范有序”的三级监控指挥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科技发挥的作用日趋突出,已成为监狱机关提高核心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牵引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邹城监狱充分认识到深入推进监狱信息化建设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监狱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三级监控指挥中心管理模式的启用,就是邹城监狱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科技杰作。

三级监控指挥系统,将原来分散管理、分块运行、条块分割的监管信息机制有机融合,形成了集中、统一、高效、便捷的指挥运行体系。据介绍,三级指挥中心管理体系,由“一长、四岗、两队、一室”四部分组成,自上而下健全了组织机构,形成了职能清晰、责任明确的指挥管理中枢。“一长”,是指监狱领导任指挥长,“四岗”,分别为指挥调度岗、巡查督查岗、信息收集岗和技术维护岗,“两队”,是指狱内特警队与防暴队,“一室”,是集监控、值班、备勤于一体的监区监控室。

三级监控指挥系统的实施,为全省监狱系统探索了新思路、积累了新经验,堪称监狱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邹城监狱监狱长孟祥红告诉记者,“三级指挥中心体系,实现了指挥中心管理职能由单一监控向综合指挥转变,组织机构由条块分散向实体建制转变,综合信息由孤立分布向融合集成转变,运行模式由分时分区向整体防控转变的‘四大转变’,提升了监狱管理效能和运行质量。”

除了“刷新”监狱原有运行模式的实体型实战化管理指挥体系,邹城监狱凭借信息化的领航,科技强警佳作迭出,警察履职能力不断增强,狱内改造秩序和整体管理效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邹城监狱自主研发武警哨位智能报警系统,业已实现了武警哨位“区别警情、一点报警、多点感知”功能要求,继而成为济宁市武警支队的“配备标准”。监狱还率先在全省监狱系统利用GPS定位系统,实现了对工程车辆违规启动的断电、断油控制,消除狱内工程车辆安全隐患。

在优化安全防范设施方面,邹城监狱不断完善周界监控、报警、智能跟踪摄像、高压电网、管理平台、物理隔离网等六大安防系统,建成集门禁安检、信息采辨、通道阻障等功能于一体的监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封闭隔离、监控报警、监听对讲、安检等八大系统。而监狱指挥中心大楼,把监控、报警、门禁、巡更等系统并网集成,实现与省局、驻狱武警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全面构筑起系统完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智能化防范屏障。

“深化建设”与“深度应用”并重

信息化全面渗入至监狱管理中

在邹城监狱的缝纫加工车间,流水似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半成品从一个罪犯手里传递到另一个手上。一个偌大的车间,300多罪犯同时劳动,只有几位民警值守,这是怎么回事呢?看到我们的不解,邹城监狱信息科科长牛立涛,指着罪犯手腕上佩戴的一个类似于手表的装置说:“这得益于我们的‘电子安全卫士’——罪犯腕带一卡通。” 近年来,邹城监狱深入贯彻科技安保战略,不断加大信息化和新技术建设的应用力度。和民警一起值守监区安全的“腕带一卡通”,就是邹城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2015年,邹城监狱抽调专人,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罪犯身份识别与活动区域定位统一管理等功能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最终联合技术开发公司,成功研发了罪犯“腕带一卡通”。

“腕带一卡通”,顾名思义,是佩戴于罪犯手腕的“一卡通”, 主要由身份识别卡、定位器、读卡器三部分构成,可实现各功能间相互关联,又可避免带多卡的繁琐。“没有使用‘腕带一卡通’时,需要一个一个点名,耗时耗力,使用后,我们每5分钟可迅速清点一次区域内的罪犯人数。另外,我们还可以对罪犯活动区域、路线和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监区值班民警告诉我们。

作为监管罪犯的专用装备,“腕带一卡通”一旦佩戴后无法自主取下,对罪犯起到一定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体现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现在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了它,可以用它查询减刑假释、考核奖惩、存款消费等信息,据说将来还可以‘领取’属于自己的亲情留言、亲情视频等,这让我们充满期待。”罪犯李某指着手腕上的“腕带一卡通”,不无感慨地说。

放眼当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监狱管理带来新机遇。邹城监狱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把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监狱管理的能力。除了“腕带一卡通”,邹城监狱通过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高度集成罪犯各类信息等,构建起了融汇通联、应用共享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指挥管理、分析研判和科学决策融合了强大的信息资源。其中,综合信息数据库,由安防、警务、狱务三网信息融汇合成,可实时监测狱墙电网、智能跟踪摄像、监控报警、防尾随隔离仓、腕带定位等安防系统运行情况,同步显示警察值勤、押犯情况、危重犯管控、外来人员、车辆等狱务信息。而罪犯信息融合集成,则把罪犯档案、考核奖惩、谈话教育、危重情况、所在监室、铺位监控并融集成,实现了一点进入、快速查找、智能统计、综合研判。

在邹城监狱党委看来,要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就要坚持“深化建设”与“深度应用”并重,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技在监狱管理领域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监狱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2016年3月9日,一场酝酿已久的矫正谈话正在进行,谈话的对象是一位“A级”自杀危险分子,为了使其重拾改造信心,由民警冯恒伟担纲谈话人。与传统的谈心和矫正方式不同的是,一对一谈话的背后,科技设备已经将谈话实时音频、视频传送到办公网络矫正谈话平台,由监区长张振东在办公室,通过矫正谈话平台对整个谈话进行提示、指导。前方的谈话出现了短暂僵持,张振东给主谈冯恒伟发出了 “让他自己分析,他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最需要什么?”的文字提示。此问题一出,点醒了罪犯的良知,谈话取得突破性进展。

做实“微”言大义的“微”文章 引领警察文化新风尚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9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中不断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并取得辉煌胜利,不仅在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还在于高高飘扬的党旗下聚集着一大批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视党和人民的事业如生命的实干家。”

“改变命运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载物。内心善良、柔和、宽厚,那是多么昂贵的化妆品都装扮不出来的。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学会调整心态,是人生中最大的价值。”

“他个头不高,但步履矫健,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他身材不壮,但神色坚毅,管起罪犯来公正严明……他就是邹城监狱二监区管教助理、支部委员宗恒。”

从理论文章到鸡汤美文再到先进典型、时政资讯,这些丰富的内容,均来自“邹城监狱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近年来,邹城监狱敏锐地洞察到“微时代”发展的迅猛和“茁壮成长”的势态,在省内率先推出了“邹城监狱共青团”“山东省邹城监狱”等公共服务平台,将警察文化建设进一步向新媒体阵地延伸。

着力建设文化监狱,推进文化强警,实现文化育魂,这是邹城监狱一直以来的秉持和坚守。邹城监狱党委深谙,要建设文化监狱,对民警来说,学习是先导,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学习,才能使警察文化深深根植在每名警察职工心中。“互联网+微时代”的到来,让这种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

在邹城监狱党委看来,新时代的警察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微时代”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和全民化等特点,积极创新方法手段,巧妙运用“微”元素,让“微”字彰显“微言大义”,才能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警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邹城监狱的民警在日常工作之余,已习惯于“微课堂”每天两次特别的“微学习”和“微交流”时光。这样的课堂和交流平台,在监狱民警们看来,随时随地而又平易近人,彰显出“微言大义”之功效。

如春风化雨般浸润警营的“微课堂”,只是邹城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一个侧影。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邹城监狱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以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监狱警察文化的发展、繁荣,形成了完整的监狱警察文化建设体系。其中,旨在于全狱中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价值追求的“敢为人先、唯旗是夺”的监狱精神以及“忠诚、秉正、求实、创新”监狱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更是有力推动监狱工作统筹和谐发展。

警察文化建设是个老话题,在“互联网+”时代,却彰显出“新风尚”:“学习思考”专栏的设置,局域网《廉政专刊》的创办,网上巡察、日常督察与专门督察相结合的常态督察模式的创立,公务员考核平台的启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探索,邹城监狱已形成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网上警察文化系统,在增强自身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的同时,更乘势而上,实现了自身崭新的跨越。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大数据建立的公务员平时考核平台。这个平台将庞大复杂的考核数据的运算分析等功能全部依托网络平台,从而实现无纸化操作,该技术得到了省公务局和省监狱局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现正陆续在系统内外推广。该平台的推出,落实了“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制度,有效推动了民警工作作风的转变,工作效能有了显著提升。

作者:王勉励 萧蕙 欧阳乾

上一篇: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环境保护广告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