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论文

2022-04-30

摘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新课改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基于此,就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这两个层面展开了具体分析,以期对大家有所助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论文 篇1:

关于信息素养优化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摘要: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从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提高小学生信息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小学生将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信息素養  小学信息技术  微课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还能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信息素养的相关概述

(1)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信息素养指的是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信息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以及信息技能。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增加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数学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优化的意义:①有助于达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的知识,扩大小学生视野,让小学生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客观问题,从而改善小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②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将会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步将小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信息素养优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1)巧妙导入,调动兴趣。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也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动力和精神支撑,而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趣味的导入设计往往能够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走进课堂之中。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情境创建等方式,进行导入环节的巧妙设计,促使学生在深入情境的同时,主动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并伴随思考的过程,激发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好奇心,以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主动地建构知识。

(2)引入信息技术,提高合作能力。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改变以案例、讲解、提问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自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其中的规律,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逐渐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了水结成成冰的过程,45立方厘米的水变成冰后体积是50立方厘米,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提出百分数的问题并解答;(1)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2)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3)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针对这几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讨论,在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单位“1”,教师又借助线段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由水结成冰体积增加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了体积增加变化情况。

(3)引入信息技术,丰富生活内容。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推行,要求教师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环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师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走进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标价,比如变形金刚标价399.99元,笔记本标价6.8元,铅笔盒标价25.98元,你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与我们学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这些数字中间都有一个点,教师为学生引入了小数的概念。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喜洋洋去超市的动画片,喜洋洋想买一个铅笔盒标价为25.98元,可是它一脸茫然,不知道这个数字怎么读,你能帮帮它吗?教师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左边代表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别代表什么?学生纷纷给出答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元、角、分,那么怎么读这个价格呢?小数除了表述金额,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学生总结出身高、长度等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借助动画片等形式,让枯燥的小数知识更加生动化,而且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加容易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结论: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殷楷.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路径[J].学园,2020,13(28):26-27.

[2]缪亚军.搭建学习平台促进信息技术素养发展[J].中小学电教,2020(10):49-50.

[3]赵飞宇.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6.

作者:魏建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论文 篇2:

探究基于信息素养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摘 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新课改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基于此,就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这两个层面展开了具体分析,以期对大家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策略分析

一、 引言

在信息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能力又不足,就觉得小学生既理解不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不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式。同时,还认为花费心思和精力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等于浪费时间。于是,部分教师不是很重视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

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不受重视。课程不受重视这一点本人将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周次安排。这门课在小学所有的周次课程安排中应该是最少的一门,它和美术、音乐等课程的周次安排是处于一个等级的,即一周一节课。那一个学期满打满算最多也就十几节课。十几节课能够将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吗?能够学到信息技术知识的精髓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较少的周次课程安排是难以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难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第二,信息技术课程理所当然地转化为主科课程。我们一般把相对重要、分值比较大,并且相对难学的课程称为主科课程,比如语数外。所以,当某个班的语文,或者数学,或者英语比较薄弱的时候,主科教师就会和信息技术教师商量,“你去休息休息,把这节课给我上吧,我给学生补补课……”将信息技术课程换成了主科课程。

教师的教学专业性有待提高。面对一周只有一节课的副科——信息技术课,部分教师就会有大把的空閑时间。他们不用担心学生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因为不用卷面考试;他们也不用担心学生的家长询问孩子是否学到了知识,因为家长的重心都在主科语数外上。因此,部分教师就利用大把的空闲时间做兼职。如此,关注点放在了兼职上或者副业上,也就不会花费时间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不会提升自我的信息素养了。逐渐地就影响到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基于信息素养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一)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如果这位引导者的知识都不够完善,不够全面,那么,他将如何指引这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呢?所以,为了使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能力能够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为了使祖国的花朵能够全面地学习、了解知识,学校要制定出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计划。这个培训必须是强制性的,时间安排上有冲突的教师,那就将其人性化地安排在下一次的培训中,务必让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参与到教学培训中,以此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如此,才能使学生得到熏陶,才能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这既是对学生的负责,又是对教师个人和学校的负责。另外,作为一位教师,还需要有斗志和上进心。对此,学校就可以进行课堂比赛,利用良性的比赛和竞争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并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公开课的比赛中。举行比赛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锻炼教师,提升其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逻辑性;二是借助其他教师的眼睛帮助参赛教师找出不足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完善参赛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进而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 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手段和工具。这一工具能否使课堂教学有效与教师本人,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是有着直接联系的。例如,在学习《制作简单的动画》这一课程时,教师就要丢弃全程讲解理论的方法,采取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动画的变化状态的方法,以抓住学生的眼球,并给学生以视觉和心灵的冲击,进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能够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攀比”。这个“攀比”是学习上的攀比,是谁比谁学得更好,更用心。面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攀比心”,教师要善于运用它,要善于通过一些活动或者比赛将学生的“攀比心”和“攀比意识”引导出来。如开展机器人篮球比赛,学生就会为了比赛,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些机器人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方式,就会比着学习,比着求知,进而使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四、 结语

通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文中策略的合理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其给学生所带来的直接影响,进而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衡.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N].怀化学院学报,2013,32(06):114-116.

[2]李丽霞.注重能力培养 提高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探索[N].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6):105-106.

[3]宋天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特殊性[J].科技展望,2016,26(33):312-313.

[4]邱钰.“学案引领、微课支撑”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6):28-31.

作者简介:

陈金涛,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河镇九年制学校。

作者:陈金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论文 篇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探讨

【摘 要】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进行现代科学工作的重要基础,而小学生作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其接受、理解、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仅反应着我国现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还关乎着整个社会未来的信息素养水平。本文通过阐述信息素养的概念,探究我国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一方面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另一方面也忍受着信息爆炸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而为了有效地应对信息时代的各种“推陈出新”的特点,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我国教育部门立足于信息时代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际,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我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来,并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现阶段多数小学都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以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信息捕捉的意识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并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为其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奠定基础。

一、信息素养概述

何谓信息素养?这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来的,其主要探索人类在信息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该如何判断信息,获取信息,并且有效地利用信息。根据相关的著作分析可知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知识层面、意识层面和技术层面。

知识层面是指一个人不仅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例如计算机操作知识、网络运行知识等,还要具备能够正确判断信息优劣的逻辑知识和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意识层面是指一个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分析能力,当一个人在面对新的信息时,能否意识到该信息的潜在价值是决定其信息意识强弱的关键,信息意识强的人善于捕捉任何细微的、毫不起眼的信息,而信息意识弱的人即使将大量的信息放在他眼前,他也会视而不见,更不会在信息与价值之间建立联系;技术层面是指一个人在实践中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上说的两个层面均属于思想认识的层面,而这一层面则真正涉及到了信息的处理,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不仅能够识别信息,获取信息,还能够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处理信息,以实现信息的价值。

二、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像其发展之初那样神秘,而现阶段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但是信息技术的实质并不是在智能手机上动动手指那样简单,要想让学生从小就对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培养其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上下足功夫。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任务教学法的作用,让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探索。所谓任务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其教学目的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前指导主动探索解决任务的方法,并在探索中获取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中的“画图”功能时,教师可以先对该窗口的主要功能进行简要介绍,同时保留一些功能留给学生进行探索,然后布置绘画涂鸦任务,并要求同学在绘画过程中不但要利用丰富的色彩,还要充分利用窗口中的各种工具,最后教师对学生任务的完成度进行评估,检验同学是否掌握了铅笔、橡皮擦、喷枪、刷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其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温床,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利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提高其信息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专门的网页,并在上面设置“创新标兵”、“学习标兵”、“教师信箱”等栏目,让同学通过评比,建立竞争意识,并不断开拓创新,同时教师通过网络信箱的方式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实践出真知”,再新颖的思维,如果没有实践的土壤也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因此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积极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到信息处理的实践过程中来,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检验自己信息处理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母亲节这一天为妈妈献上一张自己亲手设计的节日E-mail,以检验并提高其处理电子邮件的能力。

三、结论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必须创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小学生在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驱动下,努力探索信息、甄别信息、研究信息、构建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铭锐.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67.

[2]杨双梅.实现信息技术课授人以“渔”的策略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3:244-245.

作者:李嘉

上一篇:冬季建筑施工问题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教学下高等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