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尝试研究论文

2022-04-19

读了洛秦教授的《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发表于《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一文,颇受启发,同时又被作者讲述故事的行文方式,及历史就是故事的思考问题的视角所吸引。故事往往最能吸引人,被人们认识和记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历史文化尝试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历史文化尝试研究论文 篇1:

高中乡土历史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内容摘要:乡土历史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与学生关系紧密。从乡土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先修身后治国、积乡史成国史历来是我国传统历史教育的精华所在。对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活动范围和知识积累都有限,从周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是非标准和历史观念,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 实践 学习方式 思考

乡土历史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进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所在的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加入乡土历史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家乡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家乡历史人物、调查家乡的史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年的乡土历史教学实践,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思考。

一、学生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

学习乡土历史的方式多种多样,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乡土历史是不可能的。有三种方式学习效果最明显也最受学生欢迎。

1、老师讲解——找到教科书与乡土历史的链接点

乡土历史的一些内容与教材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老师教学时,适当加入乡土历史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如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有这样一道题目: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学生对C答案没有异义,但对这一段材料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日本人是侵入者,被消灭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为了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日本人也是值得同情的,我给学生讲了一件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人真事。

在我校不远处的扬州新胜街上有一家民国时期的旅社——绿杨旅社,这家旅社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人霸占成为慰安所,有一天,慰安所内来了一名日本军官,当他急匆匆推开房间大门时,发现里面的慰安妇竟然是自己的新婚妻子。原来这位叫宫毅的日本小伙子新婚刚刚三个月就被日本政府征兵派往中国,不久其妻秋子也被日本政府蒙骗到扬州当了随军“慰安妇”。一年后,当宫毅到绿杨旅社和慰安所提供的军妓见面时,双方都惊呆了。原来这名军妓正是宫毅的妻子秋子。夫妻二人想不到会在扬州绿杨旅社(慰安所)见面,彼此悲喜、愧悔交加,抱头痛哭,各自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因反对这场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最后,他们双双自杀于绿杨旅社。日军司令部怕影响士兵情绪,随即悄悄地处理了这起事件,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1939年重庆的《大公报》最先报道了这则消息。1942年1月31日至2月6日,歌剧《秋子》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今和平电影院)首演,在当时文化界引起极大轰动,周恩来、郭沫若等曾莅临观看。

这个发生在扬州的故事今天听起来还是觉得震撼人心。学生说,以前他们上学路上每天从绿杨旅社门口走过,从来没有感觉到什么。现在经过绿杨旅社门口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秋子,想到日本法西斯对中华民族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但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崇尚战争,在战争中,有很多日本平民,成了无辜的受害者。由此可见,反战并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情感,和平是全人类的主题,这样的乡土历史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小组合作——尝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心就是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生成爱家乡的情结。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研和乡土知识探究等系列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和关爱,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老师可以先征求学生的意见,让每个学生上报感兴趣的课题,先民主后集中。老师把学生上报的课题进行筛选,从专业研究角度确定研究方向。以下是我校2014年暑假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 :

亲爱的同学们,你生活的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利用暑假同学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你脚下的土地。在下列课题 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课题,并且依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收集相关数据、图片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开学前将你的研究成果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电脑小报等。也许你的一些研究成果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感谢你为古城的发展出谋划策。

A、史可法作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在扬州存留了很多和他相关的遗迹,请你搜集史可法的相关历史资料,经过自己的整理分析,总结在明末环境下,史可法抗清有怎样的积极意义?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可以从史可法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思路提示:

(1)参观史可法纪念馆,查找相关的文字、史料、图片。

(2)背诵史可法纪念馆内的对联,讲述史可法的事迹。

(3)你可以单独写出600字左右的小论文一篇,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论文。

B、东关街全长1122米,它是扬州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明清老街,这里除了有老字号店铺,还集中了很多文物古迹。选取东关街具有代表性的古迹或老店,了解一下它们的历史,完成以下课题:

(1)根据你的实地考察,画出简易的东关街游览示意图。

(2)拍摄两张你感兴趣的东关街老店或者古迹的照片,并且写出照片说明。

(3)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东关街这样“不售门票”的历史景点?你对东关街的开发有哪些建议?

C、我们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如:朱自清故居、清代盐商遗址、普哈丁园、汉墓、隋炀帝墓、古运河、大明寺、逸圃、汪氏小苑,个园、二十四桥、广陵书院、仪董学堂、明代的武当行宫、准提寺等。暑假里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感兴趣的地点进行考察研究,别忘了留下你的珍贵记录哦。

开学后我们把收上来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分类,学生研究最多的是人物方面的,朱自清、史可法、“扬州八怪”是他们关注的,几乎每一个课题都是厚厚的一大本。

3、个别学习——撰写名胜古迹解说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学生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设法向学生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乡土历史知识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家乡的一些文化遗存、历史人物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喜欢选一个课题自己学习,说明现在的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他们尤其喜欢撰写名胜古迹解说词,有的解说词写得像模像样,试想一下,如果学生没有对朱自清的热爱,没有到朱自清故居实地考察,能写出这样有水平的解说词吗?课程改革要求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能力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乡土历史教学实践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乡土史教学成果如何呈现

乡土历史教学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教师的工作无法量化,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加上乡土历史的内容对学生的升学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所以也很难得到家长的认可。有学生反映,假期中他们要出去参观学习时,家长明确表示反对,认为不如在家做几条题目对考试有用。这就提醒了我们老师,我们进行了乡土史教学,必须要向学校和家长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成果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如:每到开学初,我们就把学生写的乡土历史学习报告收上来,老师先认真看一边,再分类装订成册,到班上点评后保存起来。到家长会时,拿出来向家长展示。每学期学校还组织一次主题小报展览。老师们把一些写得比较好的文章进行修改,推荐到校报发表,近几年学生有多篇乡土历史学习笔记在校报上发表。

还有一些是隐形的成果,不能马上看得见,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有一定的机会才能体现出来。有一次语文老师在讲朱自清散文前先带全班同学参观学校附近的朱自清故居,当老师还在考虑如何讲解时,就有两位同学自告奋勇担任讲解员,语文老师说两位同学互相补充,讲得很专业,他们是有备而来的。我想这个“有备”应该得益于他们曾经的乡土史学习。什么是学校?它应该具有四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乡土历史教学呈现了学校的功能,乡土历史的乡情性、亲切感,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的真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服务社会,做到学以致用。当学校和家长看到了这些教学成果后,他们对乡土历史教学一定会支持和配合的。

教育家杜威所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乡土历史超出了教材的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知识,养成积极探究的思维习惯。乡土历史教学也激发了老师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增强他们服务于社会的各种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第一中学)

作者:梅亚娣 梅素琴

历史文化尝试研究论文 篇2:

音乐人类学阐释音乐历史的故事

读了洛秦教授的《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发表于《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一文,颇受启发,同时又被作者讲述故事的行文方式,及历史就是故事的思考问题的视角所吸引。故事往往最能吸引人,被人们认识和记忆。因此,忆起初读《人类的故事》(1912年由美国著名学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所作)时,一气“赏完”时的畅快心情。它是一部以故事揭示人类智慧,打破以往以“实证主义”为座右铭的通史式的历史写作方式,把历史的人和事串联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来进行描述的人类历史文化作品。作者以独特的写作视角,赢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不同阶层的读者的厚爱,成为风靡世界的优秀历史读物。今天读了洛秦教授的这篇文章又引发了同样的共鸣,作者运用民族音乐学即音乐人类学的学科视角的写作思路,及以故事讲述音乐历史的方式,使文章具有优美生动文学性的同时,又不乏专业学术论文的深刻性。文章内容本身就深刻体现了此学科的核心思想——把音乐本体与创造音乐的人及音乐的事,安放到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中,对创造音乐的人的行为、意识、创造音乐的过程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不仅是何时、何地、何人创造了何种音乐,更关心的是此人群为何在此地创造了此种音乐。正如作者所说:“民族音乐学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和一种思想。民族音乐学将音乐作为对象,从这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认识人自己,他的社会和他创造的文化。”

回顾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从“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及历史阶段,对同一事物认识视角、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折射了其在社会文化文艺思想背景中,由普遍主义思潮到相对主义思潮再到“文化全元论”思想的哲学思想的转变过程。其自成立之初就伴随着不断的变化、发展,在其学科形成过程中及其后发展中,因受语言学、民俗学、民族学、伦理学、认知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影响的不同,体现了各时期不同的特征,学科关注的焦点也有所区别。然而从其历史及研究范围来看,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内容从来没有脱离过音乐历史内容研究,而且其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对历史的研究。它需要历史的研究深度来扩充自身研究问题的深刻程度;而将民族音乐学的观念和方法运用于历史音乐学的研究,无疑给一贯“博物馆”式的历史研究方式以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获得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将要评述的这篇文章——《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就是一篇成功的范例。

前言部分作者从查理斯.利基的《人类起源》中一段文字,引申出了音乐历史研究视角的重要问题。音乐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历史研究比起人物性研究更为复杂,而由于许多因素导致了人类音乐历史记录的贫乏、破碎和消失,面对这些残存的有限的人类音乐历史材料及音乐文化的创造者的意识与灵魂,研究音乐历史的方法、视角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由此引出文章的出发点:以“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视角对音乐历史进行研究的新的理论尝试。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音乐学这一新的学科视角,如何作用于音乐历史的研究的论题。

民族音乐学是什么?

这一问题的论述中,作者从界定一个学科的三个重要方面: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对民族音乐学作为学科进行了论述。提出由于研究对象概念的宽泛,造成其与体系音乐学其它学科并列成为音乐学一个“分支”的不确定性,因此,从某种程度说:民族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还不是那么清晰。从研究范围看,从共时方面它不仅着重于研究欧洲古典音乐以外的音乐、研究现在活动着的音乐现象,而且热衷于对欧洲古典音乐的研究;从历时概念的研究看,其不仅研究现在活动着的音乐,而对音乐中的历史题材研究也很关心,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其研究范围的不断变化造成其学科范围的模糊性。另外,作者运用界定学科的内容方法论来论证民族音乐学,除了译谱和分析外,没有任何自己的方法论。

综合以上方面,作者总结出民族音乐学学科的解释(在本文第一段有提到),认为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的提出,是人的思维意识变化的结果,反映了人们认识音乐中思维角度的转变过程,而这些是建立在人们对文化认识提高的基础之上,之所以有这样思想意识的变化,是人们在认识、研究音乐的过程中,想进一步深入挖掘音乐本质的结果;通过不同于传统音乐的研究的思维,以多种视角对音乐进行更本质的理解。由此才能满足人们对音乐并非对独立的音符及简单乐曲的理解与认识,而且从文化的背景中认识音乐及其这些音乐所讲述的故事。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视角的转变,使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在此思维意识指导下不仅可以研究欧洲古典音乐以外的任何音乐,也可以研究欧洲古典音乐;同样,不仅可以研究世界上现存的音乐,也可以研究历史的音乐。研究音乐的范围不变,而其研究视角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对音乐史的研究大多是历史音乐学的方法,而民族音乐学从另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音乐,这也就是作者阐述的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要运用民族音乐学去研究音乐历史?

作者认为历史就是故事,那么音乐史也就是音乐的故事。历史音乐学讲述的音乐故事仅是发生了什么音乐事件,有关音乐人物及音乐作品的罗列;而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是将这些人物、事件、作品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生动的、完整的、真实的音乐历史故事。对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感兴趣是历史音乐学不能完成的,将音乐置入文化当中,完整地讲述音乐的创造者在何种思维意识阶段及文化背景下创造了何种音乐,及何种音乐是在何种文化背景及意识形态下被怎样产生出的一个有完整发生、发展、变化情节的故事,这正是民族音乐学帮助我们完成的。正像作者所说:“民族音乐学的‘音乐是文化’的观念就是将历史的音乐人和历史的音乐事背景化、情节化和过程化……”

作者认为:“民族音乐学所注意的‘过程’就是事情的故事和情节。采用这种对‘过程’关注的思维来认识历史,历史便就有了故事。”而这些故事不仅关注其纵向的历时过程,同样研究共时的与此有关的音乐文化,而且作者把这种关注上升到认识事物思想的高度。作者将民族音乐学运于用音乐历史的研究,不是简单的学科的相加与综合,而是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及意识形态的外现,反映出对待同一事物有多种视角的理论事实,其结果是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立体、更深刻、更全面。对于音乐也是一样,它使我们能讲述更生动、完整、真实的音乐故事。

民族音乐学如何作用于音乐历史研究?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力的,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作者运用了一个有力的例证,展示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这一论题《昆剧,中国古典戏剧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复兴》并非是一个新的论题,而新的正是作者采用的看待这一历史音乐的视角及支配这一视角的思维方式,作者正是在这一思维方式及视角指导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昆剧故事。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视角,也才有了作者的《昆剧,中国古典戏曲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复兴》这篇博士论文,正像绘画中从不同的角度观赏一件物品的透视效果完全不同一样,看待一个音乐剧目的发展也有其不同的视角,而作者正是选择了这种前人没有选择的艺术视角。作者通过对昆剧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复兴的叙述、研究、分析和讨论,阐述了昆剧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除对其进行史事性的叙述,最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历史戏剧或戏曲现象的位置;并将其安放在具体的文化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分析昆剧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这些变化现象的原因,即采用人类学的视角及社会学的立足点,对昆剧艺术的形式及文化进行评述。在这几部分的论述中,虽然是历史性的内容,但作者采用的独特的思路、视角,尤其第二部分更充分说明了作者对这一理论的实践尝试的价值和意义。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中,作者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法。结合了人类学的思想、民族音乐学中研究历史的观念、社会学的某些视角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将一个论题作为Text,安放在一个非常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范围中来讨论。叙述一个事物与影响它产生和经历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当代学术理论。作者通过Text-context之间关系的论述,说明并体现了其对待艺术的研究视角不仅仅就事论事,而是通过音乐本身及与生存环境间的关系的论述,来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本身及其存在的环境。

综上所述,如果说当今历史学界对历史的界定,不仅包括在过去时间中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且包含这些事实间相互关系、发展过程,及史学家对此主观认识的思想、观念和做出的判断。那么,作者的此篇论文,便是对昆剧历史研究内容的极大丰富。作者认为将民族音乐学运用于历史音乐的研究,是将音乐的人和音乐的事情绪化、背景化的过程。如果说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的研究,使音乐历史的研究更生动、立体;那么,将音乐历史学的方法和观念运用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同样会带给以共时音乐文化为主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有力史料证明,使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纵横坐标中获得历时与共时交叉的全面论证;而且使民族音乐学研究在横向文化研究的同时,其研究成果更具有“实证”主义的深刻性。联系普遍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及事物之间,作为音乐学科的分支学科的民族音乐学,也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与音乐心理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一系列的音乐分支学科及其它人文学科相互联系、交叉并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研究视角的选择尤为重要。它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对待同一事物的研究中,我们只有选择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更全面、立体地展现事物的本来面貌,才能更深刻、真实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作者的《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展示给了我们一个成功的范例。

张雪丽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作者:张雪丽

历史文化尝试研究论文 篇3:

北京“三山五园”整体性研究新思考

摘要:“三山五园”是我国重要的一处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片区。文章在对“三山五园”现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尝试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针对区域新的问题与发展需求,对“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片区整体空间尺度上的科学研究方向和內容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学科,“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片区

“三山五园”在历史上是指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这5座皇家园林组成的核心区、核心區内部穿插的过渡区(村庄、私家园林、农田、水利设施等)和周边的军事防御区组成的一个皇家园林综合功能区,它由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生态、人文和社会系统交织而成,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遭到了战争的致命打击,其庞大的聚落网络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解体,随后便在长年中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建国之后,党和政府加大了对该地区的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该区域划定为西郊皇家园林保护区:2012年的市党代会首次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片区建设列入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项目。

作为北京近郊一处重要的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片区,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界,“三山五园”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其现实意义在于:1)文化遗产的数量多、密度大、质量高,保护意义重大;2)作为北京西北郊历史文化公园的一部分和市区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既是休闲游憩的场所,也是抑制城市无序扩张的绿色隔离空间:3)由于地处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内开放空间的开发以及文教科研区的合理规划建设可促进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目前,由于“三山五园”地区已经融人城市之中,面临来自城市内部的诸多威胁与挑战,如何科学处理历史园林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人居环境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成为当今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区域新的问题与发展需求。对“三山五园”整体性发展提出新的研究思考。

1.研究综述

目前历史地理学科、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学科对于“三山五园”地区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且不同学科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图1)。

历史地理学科对“三山五园”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和梳理,侯仁之、张恩荫、张宝章等学者在总体规划布局、河湖水系变迁、古代园林及建筑的历史考证上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三山五园史略》《三山五园新探》等著作;此外,何瑜、赵连稳、岳升阳等学者也在地理历史的考证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填补了很多前人的学术空白。

规划与建筑学科对“三山五园”的规划布局理法以及总体格局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清华大学的周维权、郭黛姬、张杰、贾珺和天津大学的王其亨等学者在清代古建园林的设计手法、古代规划设计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颐和园》《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雷图档》《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北京私家园林志》等;此外,刘剑、胡立辉、李树华率先对“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及控制范围进行界定,并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手段分析不同时期景观格局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杨菁、李江对“三山五园”地区的视觉空间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此外,还有岳升阳、高大伟、王蒙等多学科的学者对“三山五园”的遗产价值进行了论证,并且对未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遗产保护提出了策略。

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性较强,除了与历史地理、规划建筑学科共同对“三山五园”的规划设计理论、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之外,还突出地对“三山五园”地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体来看,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三山五园”现有研究主要在于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5大领域,这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相一致,证明风景园林学科对于“三山五园”的研究涉及广泛、综合性强。然而很明显的是,无论是历史地理学科、规划建筑学科还是风景园林学科,对单个园林或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丰富且具有深度,但将“三山五园”视为一个综合片区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较为欠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作为我国古代人居环境的杰作,目前“三山五园”的研究多关注于核心的园林或河湖水系等单个构成要素,忽略了与众多其他构成要素的关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结论并不能代表整个“三山五园”地区。

2)目前对于“三山五园”地区整体格局的研究较为初步,许多只是在单纯强调整体格局对于海淀区乃至北京市发展的重要性,而与生态、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关联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3)作为北京重要历史文化区域的“三山五园”地区,大多以某个静态节点为限定开展相关研究,许多尚停留在对清代之后的个别时间节点进行分析与对比,较为忽视该区域内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发展变迁的全面研究。面对首都快速的城市发展,缺乏宏观发展的动态认知和互动关系的梳理,难以对区域的保护与建设做出科学的指导。

2.研究目标

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特点。本文尝试提出应对“三山五园”问题和发展需求的风景园林学科3大研究目标:

1)针对“三山五园”片区整体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风景园林学科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环境的协调为中心、以自然与人文为研究对象的新的研究框架,强调“三山五园”地区整体性发展对于区域的社会、文化、经济的重要意义。

2)风景园林学科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成为在“三山五园”研究领域中整合不同专业与研究领域的平台,最终以一个整合不同专业的模式来探索其中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解决思路。

3)将“三山五园”作为一个生态、历史、文化功能综合区域进行研究,更深入地辨识、描述和分析“三山五园”在历史发展中的空间变化规律和特征,系统地分析城市化过程与园林的相互关系与互动机制,为该区域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3.研究内容

3.1生态基础设施研究

由于“三山五园”地处北京中心城区西北部的城市建成区与西山之间,风景园林学科应紧密结合历史地理与规划建筑等学科,在宏观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避免出现“三山五园”中历史名园成为生态孤岛的情况持续恶化:应结合城市的發展,为区域内绿地系统的完善与更新提供宏观层面的指导,同时应在园外物质空间与视觉空间的开发建设中提供很好的指导和管控,避免出现违背生态发展的大小规模的建设,尤其注重天际线的保护。在微观层面,风景园林学科可能会着重于区域内诸多单体园林的外环境自然风貌的恢复(如万寿山、玉泉山之间的两山区域)以及新建公园绿地的建设(如北坞公园)。

3.2区域整体发展演变特征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应突破静态的“三山五园”的研究思维,加强该地区尤其是清代之前的历史研究,从而填补历史空白。当前城市的发展变化迅速,以动态的视角研究“三山五园”,可以突破原本以清代为主要研究的时间段,从而构建场地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全面发展关系,寻找区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对该区域的未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引。

3.3评价体系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继续坚持原有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三山五园”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研究该区域的历史发展轨迹并且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能为影响该区域发展的不同要素建立科学关联性,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其作用关系提供依据。

3.4绿色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研究

首都城镇化建设和气候变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三山五园”地区的历史格局,但同时也为它带来了发展机遇:风景园林学科应充分发挥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塑,包括将原有稻田改造为具有历史风貌的现代郊野公园,如北坞公园中还保留了京西稻的历史记忆。近年来西山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大西山景观规划、“三山五园”绿道建设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规划等研究实践已经开展,尤其是作为“三山五园”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的西山森林,因受到技术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任重而道远,风景园林可为这些实践中绿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3.5城镇化背景下区域规划方法论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三山五园”研究,应将针对三山五园的“特殊”研究上升为针对我国自然文化区域普适性的凝炼的理论成果,最终为我国众多具有集合了历史文化遗产、自然山水景观的历史文化区域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当下提供有效保护和合理建设的规划方法论。这将让风景园林视角下的“三山五园”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普适价值和实际意义。

4.结语

“三山五园”不但属于历史与现在,同样属于未来。对于科学界而言,如何综合多个学科的智慧,在有效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历史园林及周边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人居环境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当前,风景园林学科、规划建筑学科、地理历史学科已经对“三山五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会发现,一方面.“三山五园”作为一个庞大的历史文化片区体系,存在着整体研究上的一些研究空白,这些空白或许对于整个“三山五园”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都需要学者们持续地关注和挖掘:另一方面,风景园林学科应该多尝试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特别应综合吸收森林生态学的理论,开拓新的思路,将过去与现在和未来进行恰当的对接,如思考古典园林中山水关系、空间理法、建筑营造、文化意象表达等等对于当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启示,也可以思考文化遗产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对于未来该片区的整体发展提供不同的思路。

作者:朱强 张云路 李雄

上一篇:行政诉讼维持判决论文下一篇:隐性知识医疗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