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社会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来临,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化。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妇女福利,包括老年妇女福利与福利经济学思想的联系,从而肯定了建立社会福利,建立妇女福利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妇女福利的发展提出了完善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福利经济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福利经济学研究论文 篇1:

福利经济学研究议题的动态演进

[摘 要]增进社会福利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议题。福利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系统研究福利的一个理论分支,对效率、公平、发展进行研究,并将它们作为评判国家政府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的道德标准,实际上是对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不同阶段行为活动的目的及效果的关注,显现了社会进步的脉络。

[关键词]福利;效率;公平;发展;自由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季燕霞

福利经济学研究论文 篇2:

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对妇女福利的研究

摘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社会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来临,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化。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妇女福利,包括老年妇女福利与福利经济学思想的联系,从而肯定了建立社会福利,建立妇女福利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妇女福利的发展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字: 妇女福利;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

1引言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上升,社会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家庭的分工也发生变化,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在我国,有一部分妇女福利是和职业、工资相挂钩的,职业女性之外的妇女得不到同样的保障。如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妇女,权益相对难以保障。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的时代背景,维护妇女权利是很必要的。

2职业妇女福利与福利经济学思想

2.1阿玛蒂亚·森的福利思想与妇女福利。

森的福利思想更关注个人生存发展能力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更关注公平、正义等与福利相关的问题。他认为,贫困的实质是人们缺乏改变其生存状况、抵御各种生产或生活风险、抓住经济机会和获取经济收益的‘能力’,或者他们的能力‘被剥夺’了。”

妇女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处于弱势群体,在受教育方面,妇女地位并没有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在31省市2013年信息中选取了15个省市信息,男性文盲:北京57人,天津51,河北432,山西168,内蒙古238,辽宁205,吉林143,黑龙江188,上海184,江苏443,浙江560,安徽879,福建241,江西201,山东834;女性文盲:北京182人,天津171,河北1121,山西361,内蒙古520,辽宁377,吉林313,黑龙江420,上海474,江苏1705,浙江1590,安徽2136,福建1071,江西624,山东2770。由此可见,除山西外,其他省市妇女受教育情况明显低于男性,河北、江苏、福建、山东等省市男女文盲人数差距较大。

由此可见,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男性在社会、教育上比女性更加重视。这种思想使得女性受教育程度偏低,女性的“受教育义务”被不断剥削,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被不断剥削,继而影响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经济收入、就业岗位、幸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因此,为了让全社会福利得到增加,就得遵从“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不断实现妇女福利,特别是妇女教育福利。

2.2老年妇女与福利经济学思想。

在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人口高龄化的过程中,人均寿命逐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2015年人口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为76.34,男性平均预期寿命73.64,女性平均预期寿命79.43,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要高于男性,老龄化中的女性占比较高。表明,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这也表明,老年妇女发生贫困的概率要大于男性。

女性寿命高于男性,也就是老年女性丧偶的概率要高于男性。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全国来看,男性丧偶人数为289502,女性为689069。由此可以看出,老年妇女心理压力极大,孤独寂寞感较明显,往往会加重老年妇女的贫困状况。

老年妇女的在业率低于男性。目前我国女性退休年龄为55,男性为60。一般而言,女性在退休之后很难再就业,通常扮演着家庭妇女的角色,而男性则容易再就业,保持稳定的经济收入,女性难度较大。因此,老年妇女随着在业率的降低,贫困风险更大。基于女性寿命、在业率、丧偶情况,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正如阿玛蒂亚·森的“公平”、“正义”的道德判断,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等,对老年妇女进行社会福利帮助是正义且必要的。

3完善我国妇女福利的建议与对策

3.1女性个体以及女性群体应该逐渐培养出女性主体意识。

作为女性个体,应该主动参与学习与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的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就业资源、社会资源等等,以积极寻求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话语权,进而争取女性社会福利权利得到进一步有效的实施。

3.2社区建设应该有意识的加入女性社会福利制度的服务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建设在社会中起着尤为重要的地位。比如社会救助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区具有核查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有代为将低保申请交由当地政府的义务。对于社会福利中的妇女福利来讲,社区也有类似的作用。人数较大的社区,在社区建设中可以考虑加入妇幼保健院,老人福利院等建设,更好的发挥社区作用。

3.3重塑妇女福利的构建原则。

女性社会福利制度应以性别平等为出发点。在考虑女性社会福利制度时,公平、公正以及減缓贫困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在剧烈变化的家庭结构和婚姻生活的背景下,性别平等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里所说的公平并不是站在狭隘、单一的角度去考虑,而是要在社会、政策上真正引起重视。社会政策的制定需要将性别平等考虑进去,在社会上也要让女性有自主选择权。

4结论

我国当前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妇女福利制度也是增进社会福利的必要举措,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人民更好的服务。在妇女福利制度建设中,要不断扩大妇女福利的覆盖范围,除了职业女性之外,也要逐步完善对其他妇女的福利建设,将公平、正义原则体现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在社区建设中,体现在社会政策中,从而更好的维护我国妇女的相关权益。

参考文献

[1]沈雅玲.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上海市嘉定区为例[D].复旦大学.2008.

[2]何欧.北京市失地农村妇女就业保障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3]李丽.中国女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基于老年妇女贫困的角度[D].西南财经大学.2009.

[4]王财玉,尤磊.社会性别视角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实施中女性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09).

[5]贺利云.妇女权利平等保护的能力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9.

[6]任祥君.吉林省农村妇女社会保障缺失状况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李文丹 刘方钊

福利经济学研究论文 篇3:

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研究

摘要:高校捐赠是高校经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捐赠文化营造有利增强在校生未来捐赠意识。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对捐赠文化营造进行理论分析,运用SPSS计量软件对搜集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了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高校关于捐赠文化营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捐赠;在校生未来捐赠;福利经济学;营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但我国高校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我国高校习惯依靠财政拨款维持学校运转,对拓宽教育经费来源特别是校友捐赠缺乏重视,高校捐赠文化营造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

一、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研究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教育类捐赠金额不断提高,2013年为138.89亿元,2014年为399.45亿元。但我国高校捐赠事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筹资渠道、捐赠力度、数量等方面和欧美国家比较均存在较大差距。积极争取校友捐赠,提高高校捐赠文化营造对在校生的影响,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大学是一种文化组织,是传承文化和交流文化的场所,文化变革和文化创造的重要主体。[1]校友和母校有着特殊的感情,大学应该成为引领我国捐赠文化建设主要力量,特别是增强在校生对高校捐赠文化的认同感,及对在校生未来捐赠理念的培养,对于高校捐赠文化营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我国对捐赠文化的营造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深入认识,特别对在校生捐赠意识培养没引起重视。如美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校生离开校园时要象征性地向母校捐赠几美元,在事业有一定基础后再向母校回报以一定的财物,高校捐赠由此成了一种传统。[2]因此,研究如何培育在校生对捐赠文化的认知度、独特的信念,及对深厚的母校情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捐赠是指无偿地把有价值的东西赠予别人,经济学意义上捐赠又称赞助,即把货币或非货币形式财产的价值无条件出让给他人的、财产再分配的一种经济行为。[3]本文所指高校捐赠主要是针对在校生未来捐赠。目前,国外主要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格雷尼格的情景因素理论等与高校捐赠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关于高校捐赠行为的模型,即EBM模型和合理行为理论(TRA),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募捐的实践经验对募捐事业进行大量研究,产生了关于高校募捐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高校募捐影响因素和策略、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国内学者研究高校捐赠的理论主要是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多为中外高校捐赠文化对比、捐赠行为分析等,而对高校捐赠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对高校捐赠文化营造进行理论分析。根据资源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既定情况下,对资源配置是竞争的,这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利用最少资源达到最高效率。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人性本恶理论,即人都是精于计算且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而校友进行高校捐赠的目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并且教育捐赠行为本身是高尚的利他主义行为。具体来说,校友捐赠使受赠主体的状况变好,改善了其福利状况,而捐赠主体把自身的财产自愿转移给高校是其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决策,如其因改善在校生的生活学习状况而获得满足感,且自愿转移所带来的效用增幅大于其自身效用减少的幅度。从而捐赠改善了高校整体的资源配置状况,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三、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的培育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的重要性。而本文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的培养主要基于在校生视角分析的,以西北工业大学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38份,有效率100%。运用SPSS软件完成问卷的相关分析。

1.在校生对高校捐赠文化的认知。

第一,在校生对校友捐赠奖助学金的认知情况。由SPSS分析显示,有10.6%学生对奖助学金来源完全不了解,81.7%有一些了解,7.7%非常了解。了解奖助学金途径主要听老师、同学提的,自己主动查找了解的只占小部分。这说明西北工业大学对奖助学金的宣传不够。64.4%在校生获过奖助学金,但其中38.4%获得者认为奖助学金对自己帮助不大。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奖助学金获得者不懂得利用它给自己带来更好价值,从而影响捐赠文化营造。

第二,在校生对捐赠者的捐赠行为的认知情况。在校生对高校捐赠行为的认知直接影响着高校捐赠文化的营造。通过问卷分析,95.2%在校生对捐赠行为很认可,表示未来也会进行捐赠,4.8%对此行为持无所谓态度。对在校生而言,79%愿意在未来自己有能力时为学校做贡献,21%要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很多在校生对捐赠行为有认识误区。校友作为母校与社会联结的重要纽带既具有深厚的母校情结又兼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4]而“对所在学校有深厚情结的最大影响因素”这一回答中,59%在校生认为其“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27.6%认为母校能够让自己“结识了一群好朋友”,仅7.6%因“学校的人文关怀”而对母校产生感情,还有小部分是其他因素。这说明在校生对高校的情感联系不是很强烈,母校与校友没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从而会影响高校捐赠文化的营造。

第三,在校生对高校捐赠活动的认知情况。西北工业大学虽然会经常举办募捐活动,但在校生对学校募捐活动的参与和认可差异较大,40.4%表示会积极参加学校的募捐,55.8%会视情况而定,还有1.9%的人不会进行捐赠;37.9%在校生觉得捐赠的作用大,59.2%觉得作用一般,2.9%觉得作用不大。可见,高校没有形成良好的捐赠氛围。

调查还了解到,66.3%的在校生愿意通过现场活动帮助困难的同学,随着微信等自媒体的广泛使用,16.8%的在校生愿意通過微信帮助困难的同学,10.9%愿意通过学校、学院网站这种宣传方式,还有小部分希望通过别的宣传方式如海报等进行捐赠。可见,现场捐赠活动是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捐赠文化营造方式,有利在校生形成捐赠习惯,从而增加未来在校生的捐赠意愿。

2.高校捐赠文化营造培育的对策分析。校友捐赠是高校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但高校在捐赠文化营造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校生对其有认知误区。因此本文从在校生未来捐赠角度,提出高校捐赠文化营造的对策:

第一,增加对校友捐赠奖助学金的宣传。奖助学金是校友捐赠最直接体现,奖助学金也是在校生对高校捐赠文化认知中最为关键的方面,捐赠文化营造时应注重学校对其宣传,让在校生对其来源有清晰了解,从而增强对校友的情感联系,提高在校生对校友捐赠行为的认同感,增强学校的捐赠氛围,为在校生以后回馈母校及捐赠奠定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对母校的感情。学校可根据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自我展现意识、易接受新事物等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在校经历,从而培养学生对母校的感情。

第三,在高校中积极宣传捐赠文化。调查问卷显示西北工业大学在校生对捐赠行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学校可通过大众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捐赠意义和开展现场捐赠活动,促使在校生对校友、母校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观念,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高校建设的氛围,培养在校生的责任心,增强在校生对捐赠活动的认同感,从而营造良好的高校捐赠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邱洪斌,周文翠.论高校捐赠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认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196.

[2]王冬梅.高校社会捐赠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规律[J].现代教育科学,2007,(05):66-68.

[3]黄欣.基于校友捐赠行为视角的高校募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6.

[4]罗公利,李怀祖.试论高校社会捐赠[J].东岳论丛,2005,(26):201.

作者:张燕宁 余海滨

上一篇:语文演讲法研究论文下一篇:制度经济学研究论文